孟母三迁
关于人的发展问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孩童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之成为社会人,一个人从生下来,到成长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
孟母图片
孩子在现实社会中学习能力,以及参加各种各样活动,进而发展其社会性。因此,人的成长多多少少要受环境的熏陶,一是大自然的环境,二是人类社会的环境,由此基础上获得一定的生活常识和社会生存经验。从孟母三迁事例中,说明了古人已意识到自然、社会与教育的关系。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如此。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积极能动的:人们总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所以家庭的环境、学校的环境以及社会的环境对学生的将来有着十分大的影响。
孟母三迁故事中,家长的行为,与人交往所说的言论,自身的受教育程度都对子女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也有的影响;社会上一些学生可感受到的事物,对学生的三观也有较大影响。教育要有选择性与主导性:从孟子的母亲对他的教育,我们可知道择善而居,对于家庭教育,孟母的三次迁徙而择邻,巧妙的是家庭中母亲的选择;对于学校教育,更多取决于教师所把握的培养目标。因此,老师课堂的发挥,对学生未来成功有很大帮助。这就是“孟母三迁”给人们带来的启迪。所以好的环境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十分大的帮助,家长应注重孩子的生活环境。
孟母三迁的启示
孟子为后世所熟知不仅因为他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其母三迁定居所而被后人传颂的孟母三迁一语,这个成语传颂至今必有其可鉴之处,关于孟母三迁的启示实际上是仁者见仁的。
孟母相关图片
说到孟母三迁的启示便要从这个成语的来历说起,孟子幼时父亲便因病去世,母亲仉氏肚子抚养他长大。最初他们母子二人居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和周边的小孩便学着大人祭祀时哭嚎的样子,仉氏看到后皱眉道“这里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并带孟子搬迁到集市,这时孟子又和周边小孩学商人做生意的事,仉氏又带孟子搬到了屠宰场附近,孟子又学着屠夫宰猪杀羊,仉氏对此无奈道“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便带着孟子再次搬家,这次的移居地在学校附近,孟子每每看到官员到文庙跪拜、以礼相待便深深记在心里,仉氏终于满意道“这才是适合我孩子生活的地方”遂定居于此。
这则看似简单的小故事实则包含了诸多对后人的启示,比如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品格养成非常重要,孟子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思想家,这与其母为他创造的良好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再者,孟母三迁的启示告诉我们良好的人物环境对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现代人不单纯只追求高品质的物质层面,对精神生活层次的要求更是不断提高,环境造就人才,特别是现代青少年的成长更是与之生活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