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衣敝衣以耕
曾子的品行和名声在外被人广为流传,当时处于乱世时期,很多君主都有招揽人才的心思,于是鲁国君主便请人前去请曾子到鲁国。
曾子像
曾子家境清贫,经常穿着麻布旧衣服,自己在田里耕地,鲁国国君知道之后就派人对他说:“你所居住的附近区域就当做你的封地吧,然后你在这里收租金,就可以买好点的衣服,过好一点的生活了。”曾子没有接受,鲁国国君不放弃,又派人去了好几次。国君派出的特使劝他:“这不是你自己求来的,这是国君赠予你的,你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呢?”
曾子摇摇头:“接受别人的馈赠但是又没有什么回报,如果不接受又会对不起人家一番好心,让别人觉得傲慢,虽然你们真心相邀,但是我仍然感觉亏欠。”来使心悦诚服的离开了。孔子后来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很是敬佩,觉得曾子保全了气节。
这件事情体现出曾子无功不受禄,他要靠自己的实力吃饭。鲁国君主给了他一片封地,虽然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容,但是如此丰厚的馈赠,让曾子不敢接受。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馈赠都会有亏欠之心,过分的拒绝也会让亲友之间的感情受损伤,如果接受了,又会让自己的品行有损伤。不过亲友之间多是情谊,这和君主对自己的馈赠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己接受亲友馈赠还有可能不谈报答,但是用城镇想赠送,真的没有办法接受。
曾子换席
曾子活到七十岁的时候,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疾病缠身,他怕自己时日无多,于是把弟子叫到床前,交代他们一些处事的原则。
曾子像
只见曾子掀开自己的被子,让弟子看自己健全的双手双脚,对他们说:“我这一辈子正像诗经里面说的,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好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为了能够保全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不受损毁,你们以后要记住,要用君子的言行举止来要求自己。容貌上要健康斯文不能暴戾,说话言辞都要彬彬有礼,时刻记住自己和乡野粗鄙之人不同。不要忘记修身养性之道。”
曾子挨到了七十一岁的时候,大限已经到了,一天晚上,乐正子春、曾子的两个儿子曾元、曾申还有一个仆人在旁边伺候,这时候仆人无心说了一句:“主人的席子好华丽,是士大夫用的吧。”乐正子春连忙说了一句:“住嘴”。但是曾子还是听到了,连忙努力的爬起来,让别人把他的席子换了:“我这一生都没有做到士大夫,怎么可以士大夫才用的席子。”乐正子春心疼曾子:“您老人家现在行动什么的都不方便,不宜移动,咱们等到天亮再换好么?”曾子怒道:“你对我的关爱还不如小童对我的关爱,君子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自己的德行,我没有到那个位置,就不应该享受那种待遇,要克己复礼,遵循自己的本分。我这一生都在要求自己,死的时候也要这样。”但是还没等席子换好,他就死了。
曾子杀猪
曾子师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深受孔子等大儒的教导,自己本身也是恪守礼数,这不仅体现在他的学术观点中,还体现在他的教育观点中,他认为言出必行,做人要诚实,哪怕是无意中说出的话也要兑现,一言九鼎。
曾子杀猪
有一天曾子要出门,他的夫人也要出门买菜,家中无人照看孩子,但是孩子吵着闹着要跟母亲一起去集市。曾子夫人想了一个办法,她哄孩子,说道,你要是乖乖在家听话,等我们回来,我就给你杀猪做猪肉吃。
于是孩子很听话的坐在家里等,小朋友叫她出去玩都没有去,就坐在村口一直盼着,然后对小伙伴说:“我妈妈今天回来给我杀猪做猪肉吃。”傍晚的时候,母亲回来了,他赶紧迎接上去,喊着:“快点做猪肉,我快饿死了,杀猪杀猪。”
曾子的老婆笑着说:“咱家就这一头猪,还要长膘呢,他抵得上咱家两个月的口粮了,怎么能随便杀了呢?”曾子的儿子一听哇哇大哭起来。曾子出来之后看见孩子在哭,于是问出了什么事,曾子老婆就把事情说了一遍,曾子听完后默默的回到家里,到厨房拿了一把刀直奔猪圈而去。
妻子不解,你干嘛要去猪圈,于是跑过去。没想到曾子正要杀猪,曾子老婆傻眼了:“不年不节的,你杀猪了,日子怎么过。”
曾子严肃地说:“言而有信不仅仅是对别人说的,对自己更要这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曾子老婆惭愧的低下头,两人把猪杀了,宴请了乡邻。
曾子杀人的启示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都以为他是杀人犯,流言可畏。
曾子像
首先是曾子家的一个邻居,听了一个目击者说他在案发现场看见一个行凶的人叫曾参,但是曾子的邻居并不知道这个曾参是同名,下意识认为是自己认识的人。邻居听完之后慌里慌张的回到家,敲开曾子家的门,当时只有曾子母亲在家。
她听到儿子杀人的消息之后并没有多惊讶,因为她不相信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知子莫若母,曾子的母亲知道曾子一直以来都是克己复礼的人,又是孔子的学生,和孔子出门游学,怎么可能杀人呢?于是她安之若素的织布蓑衣,斩钉截铁的回答道:“我儿子是不会杀人的,你们一定搞错了。”
没过一会,又有一个乡邻过来了,敲开门说:“您儿子在外面杀了人,现在官府正在缉拿他。”曾子的母亲还是原话回答道:“我儿子不会杀人的。”然后还是没有停下织布的手。
但是之后,又有第三个第四个人出来了,他们紧张的跑过来高速曾子母亲:“现在外面都传开了,都在议论曾子杀人的事情。”曾母开始慌张起来了,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当时杀人是要连坐的,她母亲怕受牵连赶紧躲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