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记事,回忆,植物花卉,梨花,月
【名句】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出处】
宋·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黄昏庭院柳啼鸦 描写梨花 ?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http://img.aihuau.com/images/e/78997/4622060410463215435368.jpg)
【译注】
已经到了黄昏,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柳阴里传来阵阵鸦鹊的叫声。曾记得,那时她在月色之下折来一枝梨花。
【说明】
陈亮,字同甫,浙江永康人。光宗绍熙四年(1193)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同甫才气超迈,喜谈兵,力主抗金,曾几次遭受迫害。他与辛稼轩交往至密,词风亦相近。其爱国壮词豪气磅礴,令人感奋。但他的《水龙吟》、《虞美人》等词,则又婉秀疏宕,不以豪壮著称。著有《龙川词》,有《四印斋所刻词》本。
【赏析】
此词通过写景,抒发春愁。上片着重描写春景,下片对景怀人,以春景映衬春愁。
东风轻吹,浮云片片,时而下起阵阵春雨。春燕初回,衔泥筑巢,美景如画。海棠花已经落了,散在地上,铺了一路,枝上已是绿肥红瘦,春天也快要走了。“黄昏庭院柳啼鸦”,时间已经到了黄昏,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柳阴里传来阵阵鸦鹊的叫声,在这样的情景下,作者忆起了一段美好的往事。“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人是“那人”,事是“折梨花”,十分简单的动作,却造就了一个绝美的境界。“那人”定是作者思念的人,关于她的外貌,作者只字不提,只一个“折梨花”的动作,便惹人浮想联翩。她一定是一个梨花般清丽脱俗的女子,她爱梨花,要折来一枝送给心上人。梨花是纯洁无暇的,是素净淡雅的,代表着她的那份最纯洁真挚的感情。那个场景是在“花前月下”,朦胧的月色笼着清雅的梨花,梨花映着女子美丽的面容,虽不是“人面桃花”的美艳,却让人见之不忘,一生牵挂。
全词和婉秀丽,意境幽美,表现了陈亮词风的多样化。
(责任编辑:夏素筝)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