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大师
鸠摩罗什大师是后秦一位得道高僧,同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和佛学家。鸠摩罗什从小天资聪颖,少年时候其名声就传遍西域各地。他的父亲鸠摩罗炎出身名门望族,曾经是朝廷宰相,后来弃官周游各国修道。在龟兹的时候,认识了龟兹王的妹妹两人相恋生下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大师按现在的说法是个混血儿,长相十分出众,很多人说他是舍利弗转世。
鸠摩罗什像
鸠摩罗什大师是中国佛教之祖,他的译经与佛教成就几乎无人能与之相比。据资料记载,他译出的经论有三十多部,将近三百卷,十分精美。鸠摩罗什可以说是一个奇才,半岁的时候就会说话。他三岁的时候就会认字,五岁可以阅读各类书籍,相对一般人来说简直是个神童。
鸠摩罗什大师如此聪慧,为什么不读书考取功名,最后却成了一代高僧呢?这可能是受家庭的影响,他的父亲弃官学道。鸠摩罗什七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带着他一同出家修道。那时候他每天能背诵几万字的偈颂,开始学习佛教造诣。在他十二岁的时候随着母亲返回龟兹,在途中他学会了很多佛教经译。回到龟兹后,他刻苦钻研经论,后来成为了中观大师。
鸠摩罗什大师不仅长相俊俏,而且文笔也非常好,在当时可以说是一流的。如此得道高僧,如果在三十六岁没有破色戒,都说他会成为第二个佛陀。当时有传闻为了争夺鸠摩罗什,前秦与后秦曾发起两次战争。
鸠摩罗什心经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佛学家,翻译家,是中国佛学先人之一。他在译经和佛学上的成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生收了很多弟子,很多弟子在佛学上也有很大的成就。后秦姚兴年间,专门请鸠摩罗什入住长安,并在长安修建了大型的译场,请他钻研译经事业。鸠摩罗什苦心钻研十多年,译出的经论非常多,其中《心经》就非常出色。
鸠摩罗什剧照
《心经》的全称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中心思想可以从全名中体会出来。鸠摩罗什心经是以佛学为中心,高度赞扬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教育我们后来都应该向她学习。不能怀有害人之心,要心存善念,尽力帮助身边的人。
从心经的全名去理解其中的含义是比较透彻的。摩诃的意思是:我们要像菩萨一样有包容之心,心胸宽广。般若表意思,主要是教授我们要像菩萨一样远离尘世烦恼,心向自由,内心圆满。人应该一切都从心出发,心无杂念,才能走得快乐。后面的经字是契机的意思,我们要像菩萨一样自学助人,一切思想都要符合佛菩萨之道,这样大家才能得到菩萨要样的安乐。鸠摩罗什的心经一直流面意思是智慧,也就是说教诲我们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用智慧去帮助世人。波罗蜜多是彼岸的意思,我们要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做事有始有终,才能达彼岸,才能圆满。全名最后两个字心经,心是德性的传至今,成为千古佳作。
鸠摩罗什的爱情在中原地带,僧人是不可以结婚生子这是众所周知的,后秦高僧鸠摩罗什为什么破戒娶妻生子呢?鸠摩罗什呕心沥血钻研佛教译经,最终成为一代宗师,这不是一般僧人可以做到的。但是万人眼中的尊师,却娶妻生子,破了佛教十大戒律之首。到底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使其破戒呢?
鸠摩罗什雕像
或许是人们说的为了心中的“爱情”,也许是由于外在原因被逼,还有可能就是这两者都有再加上外在力量的推动。不管是哪种,个人希望他是因为爱情。从古至今有句名言,爱江山,更爱美人的说法。更何况鸠摩罗什从小就异于常人,不仅天资聪明,才智过人,而且长相十分英俊,是一个英姿潇洒的混血男儿。
其实像鸠摩罗什这样高僧爱上凡尘女子的不只他一个,但鸠摩罗什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一个。在鸠摩罗什之后的一千多年,还有一位高僧仓央嘉措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嫁给他人。他是吐番最高的一位佛僧,坠入情网之后,由于身份的原因最终丢失了自己的爱情。后来只能利用手中的笔,留下很多情诗,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
虽然我们现在不知道鸠摩罗什在当时是以一种什么心境面对众人眼光的,但不管怎样他赢得了自己的爱情。一位佛门高僧,两种身份同时加在他一人身上,压力可想而知。虽然他对爱情的看法我们现在也不得而知,只能猜测推敲,到底是真是假,只知道他为此付出了行动。
鸠摩罗什破戒
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同时也是位语言学大师。他出生于现在的新疆库车,家世非常好,先祖为世代相国。鸠摩罗什从小天资聪明,不到一岁就会认字,五岁的时候就能阅读书籍。他七岁的时候母亲带他一同出家,周游很多地方,由于天资聪颖佛学造诣很深。
鸠摩罗什像
鸠摩罗什是一代高僧,为什么历史上记载他有两次破戒呢?根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鸠摩罗什第一次婚姻是被迫破戒。当时前秦吕光攻占龟兹国,鸠摩罗什成了俘虏。由于鸠摩罗什名声远扬,前秦皇帝想收为己用,于是把他灌醉与龟兹王的女儿关到一起。他的这次经历与天龙八步里面的虚竹和西夏公主的结合很相似,只是两对的结局不一样罢了。
鸠摩罗什的第二次破戒更让人不可思议,当时后秦皇帝很喜欢听他讲经义。鸠摩罗什则告诉皇帝,他看到有两个小人站在自己的肩上,只能用姑娘让他走开。后来皇帝赏赐给他一名宫女与之结后,一连生下两个儿子。
鸠摩罗什之所以两次破戒,表面上看都不是自己的意愿。但仔细琢磨,第一次破戒虽说是被破,但还是说明他的个人意志不够坚定。第二次破戒是他自己告诉皇帝,肩上站有两小人,但实际上这是他本人自己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也无人知晓。总的来说,鸠摩罗什的破戒主要是外在力量与主观意识共同作用下决定的。从古至今,像鸠摩罗什这样的得道高僧娶妻生子的还有很多,这并不能判断他们个人的好与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