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 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掌心化雪

作者:丁立梅

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大冬天里,雪花飘得又紧又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冻得瑟瑟发抖。她想起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想,若是她也有一把可供燃烧的火柴该多好啊!她实在太冷了。

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地站着看,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她慌张地回答:“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别人窥见她衣服背后的贫穷。

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教室里一下像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的,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月是故乡明

作者:周克武

我又梦见了故乡的月亮。

她还是那样温婉、明丽,像一位端庄娴静的古典美女从遥远的天宫款款而至,轻轻撒下一地清辉,点燃了乡村的夜晚,也点亮了村民们劳作一天之后渴望小憩的心灯。

这些年我一直蛰居街巷,钢筋水泥垒筑的厚实墙壁将大自然紧紧关在城外,连赏月也成了奢侈的事。偶尔从两幢大楼之间的一线天里望见那轮高悬的孤月,又总觉冷冰冰的,遥不可及,仿佛与夜幕下这喧嚣繁华的都市没有丝毫联系。

这样的时候,我会油然想起曾经读过的一首诗一城市里没有月光。月亮这恒久不熄的精灵只属于乡村,属于印满我儿时履痕的那一方水土。

在我的意识里,日复一日轮回于故乡山水之间的月亮,是乡村流动的生命。当我家老屋背后那座名叫上吾寨的大山刚刚隐入浓黑的暮蔼时,她便悄悄挑开四合的夜幔,透过房前屋后的树丛,毫不吝惜地将白玉似的碎银洒落下来,令人迷离乱眼。晚风吹拂,草木摇曳,月光跳跃在草尖上、花蕊上、菜叶上,山南水北,流泻着一地浪漫。

不知是谁家的孩子扯开嗓门喊了声“月亮出来啦”,原本渐渐归于沉寂的山村又开始涌动起生命的声浪。通往村外的小路上,顽童们踏月如飞,打打闹闹;月亮走,他们走,笑声叫声涨满了幽深的山谷。我生性好静,时常面对月亮,枕在奶奶的腿上,缠着她一遍又一遍地讲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古老故事。突然,几只流萤从眼前划过,耀眼的萤火在我脸上播下一抹辉光。奶奶霎时双眸一亮,一把将我搂进她的怀里亲一口,转过头,笑眯眯地凝望着淡蓝色的夜空,仿佛天上的月亮多了一个。

月亮当顶,在村口的池塘中投下一个玉盘似的倒影。隔着清澄如镜的水面望去,晶莹剔透;缕缕波光随着晚风拂动一圈圈地扩散,瞬间织成了缤纷夺目的水底世界。此刻,周遭蛙鼓频敲,远处流萤盘旋,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艾草味,池塘边的禾场上摆开了月光盛宴。两鬓飞白的老人半躺在油光发亮的竹椅上,轻轻摇动蒲扇,说起镇守边防的儿子、刚刚盖好的猪圈,还有满垄饱壮的谷穗,月色下,皱褶巴巴的脸膛笑得灿若菊花;姑娘、后生子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像是在分享晴耕雨作的欣喜,又像是在悄悄牵扯月下老人手中的红线;禾场边,娃娃们搂住母亲的脖子,仰头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渐渐地,眼睛微闭,双唇翕动,带着他们摘星揽月的幻想融进了斑斓的梦境。

柔情似水的月夜,许是上苍格外恩赐给村民们的另一片世界,他们咀嚼着月光碎片,忘却了生活的羁绊,一任时光在竹篱茅舍间悄然飞逝。待到起身离去,早已是月影东移,夜露沾襟。

淳朴的乡邻像依恋太阳一样钟情于月亮,哪怕只是短暂的分离,也会如丢魂失魄似的空落。“天狗”吃月的时候。全村人一齐涌出家门,敲响手中的脸盆、竹筒和木桶,在咚咚嘡嘡的击打声里,沸腾着驱“狗”护月的呐喊,也激荡着对春花秋月般美好日子的呼唤。当月亮终于抖落身上的阴霾,重新回归山野的上空时,人们欢呼雀跃,点燃一挂挂鞭炮,俨然迎接久别的亲人一样迎接他们心中的光明天使。

童年远去,我带着月亮的体温走进了城市。城市里疯长着形形色色的诱惑和欲望,再也没有萤光蛙鼓,没有恬淡的月光盛宴,曾经的繁星皓月遗落在人们步履匆匆的行色里。在这样的夜晚,我眼前的城市仿佛变得异常的陌生。茫然不知所往的灵魂,久久地徘徊在它的边缘,无法找到入口,一转身,久积于心的乡恋怦然进发——

明月几时有,追梦到童年。

明月几时有,追梦到童年

作者:戴召平

贾平凹说:“真正好的散文,不在于它写了什么,告诉了读者多少东西,而在于让读者想到了什么,有多少唤醒。”周克武的《月是故乡明》就是这样一篇好文章。

客观地说,无论何处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人附着在月亮之上的情感。作者不吝笔墨,大事渲染故乡的月光盛宴,缘于对故乡明月的极度喜爱。那场景,简直就是一份作者恩赐给读者的视觉和精神的饕餮大餐,让我们沉醉于温柔的乡情乡恋之中而无法自拔。那明亮皎洁的乡村月亮,那湿漉漉的乡村月光,那诗意淳朴的乡村风俗,无一不撩拨着每一个游子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早已成为一种心灵的指引和灵魂的寄托,人们对月凝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依恋情结。“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以清新凝练的笔调描绘了一个诗意自然、柔情似水的故乡月夜图,稀释着那团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陶渊明笔下安详宁静的田园景象和诗一般的意境,也让我们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羁绊,一任时光在竹篱茅舍间悄然飞逝”。诗意的乡村,诗意的月亮,诗意的风俗,在作者的笔下,一切有形无形的东西都被赋予了诗一般的神奇妙境,又像一阵阵乡愁雨。淋湿了作者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也淋湿了作者的梦。

而在城里,望月竟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曾经的繁星皓月遗落在人们步履匆匆的行色里”,村庄的月亮在这里已渐行渐远。而让人难觅它的踪迹,作者为此深感惋惜。“明月几时有,追梦到童年”,身居城市的作者在无奈中只好到梦里去追逐。在这里,作者把城市望月的奢侈与乡村赏月的惬意作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处处泼洒着自然诗意、祥和安康的乡村生活的怀念与向往,从而抒发了自己浓浓的家园之思。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有一篇同名文章《月是故乡明》,叙述了作者虽然见过世界各地的美丽的月亮,尤其是作者所居的燕园朗润园更是适合赏月,景色清妙,但他魂牵梦绕的还是故乡小苇坑上的月亮,以此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本文和季先生的文章虽都是借月亮来表达故园之思,但本文主要写了城乡月亮的差别,在自己故乡月色的恬淡明亮和城里的赏月是奢侈事的对比中阐发主题,不同于季文的在世界各地的月亮和自己家乡小苇坑里的月亮的对比中引发主旨,而没有农村和城市的月亮的差别。

曾经,作者“带着月亮的体温走进了城市”,而如今,“城市里疯长着形形色色的诱惑和欲望”,使作者再也感受不到萤光蛙鼓和恬淡的月光盛宴。作者对此深深感慨,自己身居城市,而灵魂却“茫然不知所往”,“久久地徘徊在它的边缘,无法找到入口”。那么,灵魂将安放何处?自己的精神家园又在何方呢?唯有故乡才是最真切、最让人安心的,那里才是栖息自己灵魂的唯一场所。文末,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惆怅、哀伤、怀念一并喷涌而出:“一转身,久积于心的乡恋怦然进发——明月几时有,追梦到童年。”好一个追梦到童年!

但我要说,作者又是幸运的,毕竟还有梦可追。回望我们身边的许多城里人,恐怕连梦都没有了追的机会了。

本文语言优美凝练,清新自然,含蓄蕴藉,富于诗的神韵,读来有很强的感染力。

母亲

作者:肖云儒

在编《民族文化结构论》这本集子的时候,常常想起我的母亲,要是她活着,今年已是80岁整。二十八年前弃我而去,她52岁,正好是我现在的年纪。

几十年来,思念有如流不断的涧水,剪不断的云翳。思念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而在研究学问时,如此执拗地、排解不开地想起她,还是头一次。

好不惑然。

半岁丧父,亦无兄弟姐妹,母亲终生守寡,将我拉扯大。我于她,她于我,都是唯一的、独有的。她携着我,我搀着她,脚印交织在人生路上。

母亲大半生任教于中学,晚年调入图书馆,一直住在单位的单身房间。我初中以前,被寄放在外婆身边,她每周回来看我。高中起我在市郊一所学校住宿,每周必定回去看她。

有次她对我说:下星期有事不能回来了,不要想我。那分外的温存,使我过敏地感到这是要扔下我远行,竟然怀着少年人不该有的悲哀和惶惑,悄悄跟在母亲后面足有一个钟点,直到看见她确实进了学校的大门,而不是去了车站,才脚踏实地踅回。

又有一个星期天,因为下雨我留在学校没回家。雨停,时已过午,想不到她让一位学生步行15华里来看我。我便又步行15华里回去,让她确证儿子的安然无恙。那时中学生很少有骑自行车的,我们用脚板一步一步丈量感情。

每一次离别,无论短长,母子都要和孑然一身的孤独作一次搏斗。大约从那时候起,中国古典文学中描绘“倚门倚闾”的诗文书画,便一遍一遍地感动着我。

实在也苦了她。因着浓洌的爱不能不压抑自己的爱。

母亲是知识女性。整整四大本相册,记录着她挥斥方道的激情的青年时代。

“一二·九”运动在北京的有轨电车上散发传单。

搂着卢沟桥的石狮子大笑。

六位女同学平卧雪地,摆成六角的冰花。

在教会学校和美国神父面对面论辩……

她并不封建,在自己的历史论文和历史剧中,一再为被封建文化窒息的中国女性呼吁。但在28岁守寡之后却没有重新组织家庭,尽管有人撮合,尽管外婆催促。我想那是为了我。成年之后,我才加倍痛切地感受到母亲这样生活的孤寂。孤灯冷月下的二十四年,八千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是容易的吗?每当她听唱片,便有如一颗孤寂的心在自言自语。囿于当时的文化氛围,加之我不是女儿,上大学后几番欲言而未启齿。

母亲的感情生活中为儿子的自戕,使我终生内疚。

母子之间的爱都无私。

就连母爱,她也不能不斟酌着、节制着表露。

作为寡母,她必须同时具有父之尊、师之严、友之诤。

对我的功课近乎残酷的督查,每每使外婆暗自流泪。至今想来,仍然引起甜蜜的战栗。我甚至恨过她,又终于懂得能够从小接受大松博文式的教育,是我的造化。那远低于家庭经济水平的简朴要求使我简朴,那不完成计划不能睡觉的训令使我勤奋。铁器是在铁砧上锻打出来的,若要一位寡母如此锤打自己的独子,心里是怎样的滋味?

直到今天,母亲严厉的目光,仍在天宇中监测着我,催我奋力奋进,催我自思自审。

由不惑而届知命,母亲有了一点变化。先是稍稍超脱了繁忙的学校行政,而后又稍稍超脱了省图书馆的机关事务,重新拣起历史专业,开始了女性系列历史剧的写作:《嫘祖》、《班昭》、《李清照》、《赵飞燕》、《武则天》……直到《秋瑾》。有的演出了,更多的存于箧底。《秋瑾》只写了第一场,便和一封给我而未发出的信,一块掰开吃了一半的点心,永远留在了桌上。——第二天,她被死神遽然劫持,因为脑溢血在省人代会发言后倒下。从此,长卧于江南的红土地中。

转向历史,对母亲来说,也许是一种人生的沉凝,也许是一种感情的蒸腾,我不得而知。也许阅历总要使人皈依土地,皈依文化土壤。

也恰恰是由不惑而届知命,我的兴趣悄悄地发生转移,开始钟情于历史文化。内中原因我不得而知。分明不是有意识要接续母亲在52岁时戛然中断的工作,只能说是生命自然运行的结果了。

生命来源于母体,精神根植于历史和现实既在的文明成果。每个人都从脚下的土地上起步,经历了青春的翱翔,总有一天要重新降落在土地上。尽管那是另一块土地,尽管那里有另一番风致。

自从剪断脐带,我和母亲的联系由血肉的直接交融转而为语言和文字的传递,为眼的流盼,为心的感应。五十多年中,我们日甚一日娴熟地在各种有声和无声的频道中联系,哪怕地隔千里,哪怕分隔于两个世界,一直相依为命。

有时我想,母亲之于我,已经是一种传统,一杆标尺,一个基座,一种象征。有了喜悦,走了弯路,面临抉择,很自然地就和冥冥中的她对话。那往往是以历史和人生的基座检视自己。

真应了郭沫若早年的名句:“一的一切”,“一切的一”。母与子这两个“一”,占有着对方的“一切”。母与子这两个“一切”,凝结为对方的“一”。

近三十年了,回江南扫墓的机会那么少,我几乎没有正式祭奠过她,也没有一篇怀念母亲的文字。这都是儿子的罪过。

我的母亲,愿这本涉及历史和文化土壤的书,能寄给你些许的慰藉,能赎回我如山的歉疚。

1992年1月28日(选自《新正气歌》)

款款切切 情挚意浓

作者:潘兰林

以一则两千字的文章,来写一位历经坎坷与磨难的母亲的一生,其篇幅和容量显然是不足的。然而,无论谁读这篇文章,都会产生一种发自心底的感动和一份无法释却的情怀。

浓于真——

作品以母亲一生的磨难、忍耐、不屈与牺牲,赞扬了母亲的伟大与坚韧,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一颗蓬勃着母性之爱的崇高与不屈的心灵。

母亲是一位曾经历过“挥斥方道的激情的青年时代”,并在自己的历史论文和历史剧中一再为被封建文化窒息的中国女性呼吁的知识女性,却在28岁丧夫之后,伴着年仅半岁的独子,“因着浓洌的爱不能不压抑自己的爱”,在感情生活中为儿子自戕,母子相依为命地走过了“孤灯冷月下的二十四年,八千七百多个日日夜夜”。

于细微处见精神,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之一。每周一次的探望,儿子怀着“悲哀和惶惑”跟踪母亲,母亲让学生步行十五华里确证儿子的平安等一系列事件,均娓娓道来,感人肺腑。

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母亲还全身心地担负着儿子成长的重任。“就连母爱,她也不能不斟酌着、节制着表露”,因为“作为寡母,她必须同时具有父之尊、师之严、友之诤。”

母亲,就这样以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来诠释着母爱的内涵,将“母爱”二字书写得熠熠生辉,感天动地!

浓于挚——

写这篇回忆性的文章的时候,作者已经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学者。丰富的阅历与学识赋予了他深刻与冷峻,儿子的视角赋予了他以真挚与炽热。

在“我”与母亲相隔于两个世界二十八年的漫长岁月中,“我”对母亲人生的认识与领悟仍经历着不断的升华:

母亲之于我,已经是一种传统,一杆标尺,一个基座,一种象征。有了喜悦,走了弯路,面临抉择,很自然地就和冥冥中的她对话。那往往是以历史和人生的基座检视自己。

这份真挚的亲情,这份厚重的情感,世间无与伦比。这对苦难中的母子,他们的真情构成了他们人生最富有的珍藏。他们的感受。他们的经历,他们曾经的心理,无不令人为之动容——“每一次离别,无论短长,母子都要和孑然一身的孤独作一次搏斗”的心路历程,“倚门倚闾”的诗文书画所激起的共鸣,母子“用脚板一步一步丈量感情”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成年后“甜蜜的战栗”的回忆与对“从小接受大松博文式的教育,是我的造化”的领悟,还有“铁器是在铁砧上锻打出来的,若要一位寡母如此锤打自己的独子,心里是怎样的滋味”的感悟,更有“直到今天,母亲严厉的目光,仍在天宇中监测着我,催我奋力奋进,催我自思自审”的精神鼓舞,无不体现着真挚之美,赋予了读者一份久远的感动。



作者:方 叶

一直喜欢泊的意境。一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地系在清浅的水边;粼粼波光,倒映出幢幢的剪影,那是一种何等凄幽而灵动的韵致!

总忘不了古镇小溪上木船停泊的情景。这种小船形如周作人笔下的乌篷船,促狭修长的船身,半弧形的雨篷,显得格外娇小玲珑。不过,溪船一般不用来载客悠游,“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也不用于捕鱼捉蟹,在烟波白浪里弄潮。溪船最大的用途是运货,运载着沉甸甸的山珍土布或日用百货,“欸乃一声山水绿”,穿梭在幽深的断崖溪谷之间。对于山里人来说,溪船运载过他们的企盼与悲欢,因而每当木船出现在古镇的清溪上,好事的山里人总是争相奔向水边。最是夜幕垂落时,木船如一只只鱼鹰栖息在岸边桥下,或溪心岩渚,劳累了一天的船工们常常是点亮一盏风灯,拥坐在船头上谈天说地,吹拉弹唱,任琴声、笑声伴随着水声、蛙鸣、灯火流了一溪,让溪边浣衣担水的村姑、小孩听醉了,久久不肯睡去。尽管那时我并不谙诗情画意,那摇拂晃荡的船影灯火,却如一粒凄美的种子,飘落在心田上,让我恍惚迷离,浮想联翩。

我常想,泊应该属于一种静美吧。泊往往离不开平静的流水,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之中怎么好停泊哩?唯风平浪静的溪岸湖畔、河洲烟渚,最好是僻远的荒村野水,花坞柳岸,千尺断崖之下,茫茫芦荡之中,才是泊的最佳去处。这时,把舟楫系在江风水月里,落日熔金中,哪怕是烟波浩浩,雨雾迷茫,当你独坐船头,静卧船舱,也不管是“独钓寒江雪”,画船听雨眠,静水观鱼动,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鸥”。这一瞬间,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会渐渐离你而去。在这样澄静寥廓的氛围里,自然而然也就泊出了一种心境。你看,当谢灵运把船泊在彭蠡湖口时,正值一轮秋月当空,烟波浩浩的湖面上,归帆点点,岛影幢幢,而湖边却是蒹葭苍苍,野菊灿灿,时有阵阵猿声鸟啼随风飘来。于是,诗人独立船头,昂首仰望,“乘月听哀狖,渑露馥芳荪”,感受到的正是大自然的静美,天籁的亲切,以及天地间一时无从知晓的玄机奥秘。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张志和,就不仅仅把一叶渔舟,更把自己淡怀逸致的襟抱,闲适脱俗的意趣,永远泊在了鹭飞鱼跃、桃花流水的西塞山前。那“烟波钓徒”的妙境,也常常令我们想起来就禁不住心醉神驰。如此看来,泊,正是巧妙而充分地利用了江汀远渚的奇峭、静谧,利用了天光水色的飘逸、妩媚,酿造出一种凄幽的美,一种空灵的美,一种宁馨素洁的美。人置身其间,既可暂时逃避喧嚣尘缨,又能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故此,“移舟泊烟渚”,往往成为淡泊的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最好选择。

最美的泊自然在江南。江南水乡,河湾湖汊纵横交错,溪流水道密如蛛网。水光潋滟的西子湖,二十四桥的“瘦西湖”,以及苏州众多的园林水榭,何处不有画舫轻系、渔舟唱晚?在那湖光水色里,真不知泊过多少柔情蜜意、离愁别绪!当然,也泊过富贾豪绅、腐朽君臣的骄奢淫逸、寡廉鲜耻!那六朝金粉古都的秦淮河畔,更有数不清的歌楼舞榭、画舫游艇,“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在那桨声灯影里,晃荡过孔尚任的南明遗恨,晃荡过朱自清、俞平伯的文采风流,更有不知亡国恨的商女那靡靡之音,以及“秦淮八艳”、“金陵十二钗”的悲愁哀怨和脂粉血泪。不妨说,秦淮风月里泊的正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条繁绮香艳的画舫。

泊,或许还是一种精神境界。漫漫人生旅途上,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自然也少不了收篷歇棹、停舟靠岸。在那幽幽水边、淡淡烟波里,栖息着高蹈文人的高情远意,他们用清风明月、溪声乌韵、柳浪荷香祛除尘廛,清心滤思,“偷得浮生半日闲”。唐代诗人张继进京赶考落第之后,驾一叶扁舟夜泊在枫桥下。他不以落第为意,伫立船头,把耳濡目染的秋月、红枫、渔火、江桥以及乌啼、寒山寺的钟声,熔铸成寥廓的胸臆,熔铸成一帧“枫桥夜泊”的不朽画卷,道出了泊的深刻内涵。其实,停泊不光是休憩、等待,更是一种蓄积和进发,航程的目标还在遥遥的远方啊,岂能松懈自己,坐视观望?一生宦海浮沉的苏东坡,是深谙“泊”的意蕴的,他常常停棹湖山,息帆远岸,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江风明月磨砺心曲,壮阔襟怀。然后,以昂然无畏的风姿去迎接人生航道上的湍流险滩,惊涛骇浪。“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孤傲不屈、落拓旷达的精神写照。

是的,一个泊字,写尽了世间众生相,荡漾着人生的几多情怀!

(选自散文集《临水而栖》)

凄幽空灵 宁馨素洁

作者:王周平

岁月中,有一种另类的芬芳,叫书香。走进方叶的散文,沐浴着古典的清风,细细品味,静静享受,那份耐人寻味的美与芬芳,在心田流转,让人如痴如醉,惹人遐思无限。

读方叶的《泊》,你就如登上了一条古色古香的画舫,触目皆是古典的静美,船轻轻地摇,你的心也随之荡漾。他所写的景和物,皆是充盈着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意象。比如断崖野水、江雪秋月,比如荷香柳浪、渔火归帆,比如青箬笠绿蓑衣,这些山水风物被作者描绘成一幅幅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画面,这些画面都被作者酿造成“一种凄幽的美,一种空灵的美,一种宁馨素洁的美”,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读方叶的《泊》,你会听到从历史深处传来的钟声,一下一下轻轻敲击你的心灵,你还会感到一股浓浓的书卷气。他写蒹葭苍苍,写野菊灿灿,写鹭飞鱼跃,往往自由自在地出入于古今诗文和文化的世界。他会引领你从眼前景物出发,穿过苍苍茫茫的历史通道,走进《诗经》,走进《楚辞》,走进唐诗宋词,在那里徜徉遨游,和谢灵运一起听阵阵猿呜鸟啼,和张志和一起把闲适脱俗的意趣泊在西塞山前,和张继一起驾一叶扁舟夜泊在枫桥下,和苏轼一起用江风明月磨砺心曲。这种穿越时空的写法拓展了审美空间,使文章有了历史的深度和文化的厚度,让你产生一种古今相通的感觉。

读方叶的《泊》,就像从喧闹的都市走进一座宁谧的古寺,本来烦杂的心绪变得宁静淡远,你会从文中感受到作者的自适豁达和简素高洁。作者没有壮志凌云的气概,没有仄仄不平的悲愤,而是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对“泊”进行了多层面的感悟与透析,并融入独特而深切的人生体验。他以为,“泊”属于一种静美,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不光是休憩、等待,更是一种蓄积和进发”,其透出的理趣可谓甘绵深厚。作者笔下的“泊”其实已经超越了“泊”本身的意义,从而进入了人生、社会和历史等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

读方叶的《泊》,如饮佳酿,醇厚而悠长,其语言清丽柔婉,典雅优美,骈句与散句互用,长句与短句相间,通篇光华流转,灵动含蓄。作者善于化用古典语词和句子,把现代语言和古典诗词相结合,使之水乳交融,如“溪船最大的用途是运货,运载着沉甸甸的山珍土布或日用百货,‘欸乃一声山水绿’,穿梭在幽深的断崖溪谷之间”。又如“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鸥”’,这些引用和化用,用得巧妙而不露痕迹,犹如风过松林,了无挂碍,圆转自如。

总之,全文以“泊”文化为线索,先写“泊”的客观状态。再写“泊”的静美,最后写“泊”的精神境界,构思缜密新巧,达到了“情中景,景中情”的佳妙境地。

海上

作者:冰 心

谁曾在阴沉微雨的早晨,独自飘浮在岩石下面的一个小船上的,就会感到宇宙的静默凄黯的美。

岩石和海,都被阴雾笼盖得白蒙蒙的,海浪仍旧缓进缓退的,洗那岩石。这小船儿好似海鸥一般,随着拍浮。这浓雾的海上,充满了沉郁,无聊,——全世界也似乎和它都没有干涉,只有我管领了这静默凄黯的美。

两只桨平放在船舷上,一条铁索将这小船系在岩边,我一个人坐在上面,倒也丝毫没有惧怕,——纵然随水飘了去,父亲还会将我找回来。

微尘般的雾点,不时地随着微风扑到身上来,润湿得很。我从船的这边,扶着又走到那边,嘹望着,父亲一定要来找我的,我们就要划到海上去。

沙上一阵脚步响,一个渔夫,老得很,左手提着筐子,右手拄着竿子,走着便近了。

雨也不怕,雾也不怕,随水飘了去也不怕,我只怕这老渔夫,他是会诓哄小孩子,去卖了买酒喝的。——下去罢,他正坐在海边上;不去罢,他要是捉住我呢;我怕极了,只坚坐在船头上,用目光逼住他。

他渐渐抬起头来了,他看见我了,他走过来了;我忽然站起来,扶着船舷,要往岸上跳。

“姑娘呵!不要怕我,不要跳,——海水是会淹死人的。”

我止住了,只见那晶莹的眼泪,落在他枯皱的脸上;我又坐下,两手握紧了看着他。

“我有一个女儿——淹死在海里了,我一看见小孩子在船上玩,我的心就要……”

我只看着他,——他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却又不言语。

深黑的军服,袖子上几圈的金线,呀!父亲来了,这里除了他没有别人袖子上的金线还比他多的,——果然是父亲来了。

“你这孩子,阴天还出来做什么!海面上不是玩的去处!”我仍旧笑着跳着,攀着父亲的手。他斥责中含有慈爱的言词,也和母亲催眠的歌,一样的温煦。

“爹爹,上来,坐稳了罢,那老头儿的女儿是掉在海里淹死了的。”父亲一面上了船,一面望了望那老头儿。

父亲说:“老头儿,这海边是没有大鱼的,你何不……”

他从沉思里回过头来,看见父亲,连忙站起来,一面说:“先生,我知道的,我不愿意再到海面上去了。”

父亲说:“也是,你太老了,海面上不稳当。”

他说:“不是不稳当,——我的女儿死在海里了,我不忍再到她死的地方。”

我倚在父亲身畔,我想:“假如我掉在海里死了,我父亲也要抛弃了他的职务,永远不到海面上来吗?”

渔人又说:“这个小姑娘,是先生的……”父亲笑说:“是的,是我的女儿。”

渔人嗫嚅着说:“究竟小孩子不要在海面上玩,有时会有危险的。”

我说:“你刚才不是说你的女儿……”父亲立刻止住我,然而渔人已经听见了。

他微微地叹了一声:“是呵!我的女儿死了三十年了,我只恨我当初为何带她到海上来。——她死的时候刚八岁,已经是十分的美丽聪明了,我们村里的人都夸我有福气,说龙女降生在我们家里了;我们自己却疑惑着;果然她只送给我们些眼泪,不是福气,真不是福气呵!”

父亲和我都静默着,望着他。

“她只爱海,整天里坐在家门口看海,不时地求我带她到海上来,她说海是她的家,果然海是她永久的家。——三十年前的一日,她母亲回娘家去,夜晚的时候,我要去打鱼了,她不肯一个人在家里,一定要跟我去。我说海上不是玩的去处,她只笑着,缠磨着我,我拗她不过,只得依了她,她在海面上乐极了。”

他停了一会儿,雾点渐渐地大了,海面上越发地阴沉起来。

“船旁点着一盏灯,她白衣如雪,攀着帆索,站在船头,凝望着,不时地回头看着我,现出喜乐的微笑。——我刚一转身,灯影里一声水响,她……她滑下去了。可怜呵!我至终没有找回她来。她是龙女,她回到她的家里去了。”

父亲面色沉寂着,嘱咐我说:“坐着不要动。孩子!他刚才所说的,你听见了没有?”一面自己下了船,走向那在岩石后面呜咽的渔人。浓雾里,她的父亲,和我的父亲都看不分明。

要是他忘不下他的女儿,海边和海面却差不了多远呵!怎么海边就可以来,海面上就不可以去呢?

要是他忘得下他的女儿,怎么三十年前的事,提起来还伤心呢?

人要是回到永久的家里去的时候,父亲就不能找他回来吗?

我不明白,我至终不明白。——雾点渐渐地大了,海面上越发地阴沉起来。

谁曾在阴沉微雨的早晨,独自飘浮在小船上面?——这浓雾的海上,充满了沉郁无聊,全世界也似乎和它都没有干涉,只有我管领了这静默默凄的美。

(选自《小品文选刊》2008年第12期)

爱、自然与美的交响

作者:李 雁

散文《海上》反映了埋藏于冰心内心深处的人道主义的情怀和一个玲珑剔透的少女对于生命、自然与爱的深切的思索。对于文中的饱受着丧女之痛的老者,冰心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老人和孩童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进入文字的世界以后往往具有多重的意蕴。在冰心的笔下:老人的形象象征了人类生命的“残缺”,老人脸上的泪水象征了人类在遭受了自然与社会的打击之后的无奈与伤痛。“人要是回到永久的家里去的时候,父亲就不能找他回来吗?”痛苦与超越、生命和死亡,冰心借用一个稚嫩的少女的眼睛表现出对人类的苦难的富有人道主义情怀的关切和对生命奥秘的深长的思索。

冰心的散文充满细腻精致的女性柔情和含蓄温婉的东方意境美。在冰心的文章里,自然、爱、美构成了其圆融、和谐而优美的生命世界。对冰心而言,爱是其文字乃至人生、宇宙的起源与终点。冰心得天独厚的家世,幸福的童年生活与美满的青年生活培养了她对爱的基本的信仰,留学美国的经验又使冰心进一步融合了基督教的博爱理念。而这所有的一切建构了冰心终生不变、至死不渝的对爱的信仰。在这一点上,冰心与现代史上另外一名浪漫主义的诗人徐志摩存在着共性的基础。自然在冰心的世界里往往幻化成海的符号。冰心生长在海边,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海的波浪、声音、气息给了冰心最初的灵感和最久远的激励。在冰心的笔下,大海具有多重的意义:一方面是人化的自然,反映了主体的喜怒哀乐和对现实的深切思考;另一方面,大海是与残酷、冰冷的现实世界相对立的神秘、遥远的存在,是来自神性世界的化解俗世的喧嚣嘈杂获得心灵与精神的宁静与安谧的力量,是来自天堂的像是携带着温暖与慰藉的母亲的胸怀,是由文字符号构建的人类的最终的精神家园。而冰心散文的美,首先在于其文字构造的形态美,段落的回环往复的节奏美,写景的细腻精致的意境美等形成的散文的外在美。另外,就是其中蕴含的内在的质素,这种素质并不体现于澎湃起伏、披荆斩棘的雄性力量,而是孕育着博大的爱的信仰和生的坚韧的由内而外的柔性的力量。这种柔性的力量与雄性的力量一起构筑了一个民族刚柔并济的力量的源泉。

喜欢苏东坡(节选)

作者:方 方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可人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有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鳞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从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当年神宗陛下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不肯放手,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和仰慕,再无话可说。

苏东坡之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一般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了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

只因为喜爱

作者:杨继光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说:“喜欢哪个诗人,完全是由于哪一种癖好。我想李白更为崇高,而杜甫更为伟大”,“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恕我直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读完女作家方方的《喜欢苏东坡》,我们又一次在热情洋溢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了那种不加掩饰的喜爱。

历来抒发喜爱苏东坡的诗文不计其数,而这一篇《喜欢苏东坡》仍能在众多文章中彰显特色,给人以平易清新之感,这源于作者坦率热烈的情感、行云流水的文字和准确新颖的评论。

既不同于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中的凝重,也不同于朱增泉的《文赤壁》中的思索,方方女士的文字少了些关于东坡先生历经坎坷的沉重,更多的是由心而出的,真诚的喜欢和热情的赞颂。文章开头第一段,作者用中国其他文人与苏东坡进行对比,突出苏东坡耀眼的光芒,再在苏东坡“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有魅力”的评价中表达着对苏东坡的喜爱,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好了感情上的铺垫。紧接着,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文章第二、三段从东坡先生的诗文成就和人格魅力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详细说明作者喜欢的理由。

第二段关于苏东坡诗文的评论中,作者没有从理论的层面上冷冰冰地下结论,而是独具慧眼地选取了最能体现东坡先生诗歌灵韵和他最具魅力的诗句,结合着“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最具文化意义的水”,结合着最能体现相思的明月,把苏诗中的种种“之最”写得更加生动可感,神宗“举箸不食”和章元弼休妻的故事从侧面表现了东坡诗文的魅力,更在诙谐之中流露出了作者对东坡的佩服和仰慕。

如果只凭诗文成就,还不足以使东坡跃居于众文人之上。“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历经坎坷的东坡依然“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他一戏墨”,“他一写字”,“他一好吃”,“他一穿戴”,“他一说笑”,“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这不无夸张的酣畅淋漓的表达既是东坡魅力的张扬,也无一不洋溢着作者的赞叹,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作者在文字间举头仰望、深情鼓掌的无限赞佩之情。

文章最后一段跳跃性较大,初读时似觉多余,仔细琢磨才发现与前文浑然一体,一方面“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既点了题。又照应第一段。同时写自己愿意嫁给苏东坡,是从侧面衬托苏东坡才华横溢、性格可爱、人品完美,表达更平易也更真诚。

正是这“天才诗人”和“大家气度”让作者深深喜欢,然而如果没有全面的了解,深入的思考,精准的评论,独到的见解,这样的喜欢则难免会流于肤浅。而作者在文字的运用与评论方面也确实值得称道。比如“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一般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文字凝练,比喻生动。再如“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用比拟与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全文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如行云流水,颇具气势,也使文章读来满口余香。

乌龟与蝴蝶

作者:陆 波

乌龟和兔子赛跑,因兔子骄傲,乌龟出人意料地赢得了那场实力悬殊的比赛。蝴蝶知道此事后,也要求与乌龟比赛。乌龟略加考虑了一下,接受了蝴蝶的挑战。但要求由它来确定比赛的项目及场地。

见蝴蝶表示同意,乌龟说道:“你是飞行,我是爬行,为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我们就比60米障碍赛吧!”

随后,乌龟把蝴蝶带到了比赛的场地:20米荆棘、20米河流和20米花丛。

比赛一开始,蝴蝶便一路领先,轻而易举地飞超了许多动物都难以通过的荆棘与河流,来到花丛。到达花丛后,蝴蝶发现乌龟还未爬出荆棘,便放心地在花丛中玩耍。

当蝴蝶在花丛中玩得起劲时,乌龟已经游过河流,不声不响地上到岸上,并一鼓作气地悄悄爬过了终点,赢得了又一场实力悬殊的比赛。

(选自《少年文摘》2008年第10期)



作者:芥川龙之介

在我住所旁边,有一个旧池塘,那里有很多蛙。

池塘周围,长满了茂密的芦苇和菖蒲。在芦苇和菖蒲的那边,高大的白杨林矫健地在风中婆娑。在更远的地方,是静寂的夏空,那儿经常有碎玻璃片似的云闪着光辉。而这一切都映照在池塘里,比实物更美丽。

蛙在这池塘里,每天无休无止地呱呱呱嘎嘎嘎地叫着。乍一听,那只是呱呱呱嘎嘎嘎的叫声。然而,实际上却是在进行着紧张激烈的辩论。蛙类之善于争辩并不只限于伊索的时代。

那时在芦苇叶上有一只蛙,摆出大学教授的姿态,说道:“为什么有水呢?是为了我们蛙游泳。为什么有虫子呢?是为了给我们蛙吃。”

“对呱!对呱!”池塘里的蛙一片叫声。辉映着天空和草木的池塘水面,几乎都让蛙给占满了,赞成的呼声当然也是很大的。恰好这时候,在白杨树根睡着一条蛇,被这呱呱呱嘎嘎嘎的喧闹声给吵醒了,于是抬起镰刀似的脖子,朝池塘方向看,困倦地舔着嘴唇。

“为什么有土地呢?是为了草木生长。那么,为什么有草木呢?是为了给我们蛙遮阴凉。所以,整个大地都是为了我们蛙啊!”

“对呱!对呱!”

蛇,当它第二次听到这个赞成的声音的时候,便突然把身体像鞭子似的挺起来,优哉游哉地钻进芦苇丛里去,黑眼睛闪着光辉,凝神窥视着池塘里的情况。

芦苇叶上的蛙,依然张着大嘴巴进行雄辩。

“为什么有天空呢?是为了悬起太阳。为什么有太阳呢?是为了把我们蛙的脊背晒干。所以,整个的天空也都是为了我们蛙的啊!水、草木、虫子、土地、天空、太阳,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蛙的。包罗万象,悉皆为我这事实,已完全没有任何怀疑的余地。当敝人向各位阐明这事实的同时,还愿向为我们创造了整个宇宙的神,敬致衷心的感谢。应该赞颂神的名字啊!”

蛙仰望着天空,转动了一下眼珠儿,接着又张开大嘴巴说:“应该赞颂神的名字啊……”

话音没落,蛇脑袋好像抛出去似的向前伸,转眼之间这雄辩的蛙被蛇嘴叼住。

“呱呱呱,糟啦!”

“嘎嘎嘎,糟啦!”

“糟啦!呱呱呱,嘎嘎嘎!”

在池塘里的蛙的一片惊叫声中,蛇咬着蛙藏到芦苇里去了。这之后的激烈吵闹,恐怕是这个池塘开天辟地以来从来也没有过的。

在一片吵闹声中,我听到年轻的蛙一边哭一边说:“水、草木、虫子、土地、天空、太阳,都是为了我们蛙的。那么,蛇是干什么的呢?蛇也是为了我们蛙的吗?”

“是呀!蛇也是为了我们的。要是蛇不来吃,蛙必然会繁殖起来。要是繁殖起来,池塘——世界必然会狭窄起来。所以,蛇就来吃我们蛙。被吃的蛙,也可以说是为多数蛙的幸福而作出的牺牲。是啊,蛇也是为了我们蛙的!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悉皆为蛙!应该赞颂神的名字啊!”

我听到一个年老的蛙这么回答道。

(选自《小品文选刊》2008年第12期)

别样的高度

作者:吕翠梅

看到这些青蛙聒噪地淡水、草木、虫子、土地、天空、太阳乃至宇宙万物都是为了青蛙的存在而存在,你是否会嘲笑这些青蛙的浅薄无知、自以为是。甚至狂妄自大呢?这个层面我们姑且不讨论。然而,请注意老青蛙的话——即使是蛇——青蛙的天敌,也是“因我而生”的。它选择了一个至高点俯览全局,以博大的胸怀来审视、接纳万物,为“我”所用。

我们都知道,蛇是青蛙的天敌,那么,既然“万物皆因我而生”,去掉这个天敌,青蛙的世界岂不完美了?然而,蛇为什么没有成为青蛙的“眼中钉”?那是因为青蛙看到了蛇是青蛙前进的鞭策者与驱动力。有蛇,青蛙才有生存的压力,才有进步的助推。作为青蛙天敌的蛇,同时也扮演着青蛙优胜劣汰的选拔者的角色。因而,即使是天敌,也是“因我而生”。这只青蛙真伟大!伟大在它能意识到这一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狭隘的敌我之分中;伟大在它能够站在超越自我的高度去审视自我的存在,审视敌人存在的合理性,并且进一步看到了这现实的敌人正是蛙类繁衍长存的鞭策者。

这是何等的高度!俯视全局,包纳万象。我们的生活中也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人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时时让我们感到忧患、焦虑不已,以至于不得不竭尽全力地去发展自己,以便不被打败击垮。对此,亲爱的朋友,你是否能像那只年老的青蛙一样,站在另外的高度去重新审视自己和对手呢?如果能够的话,则善莫大焉。

让自己奔跑起来

作者:李 晓

10年前的一个夜晚,满天星光,一个来自乡下的打工仔,高一脚低一脚地迈着怯怯的步子和相恋的女友来到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看房。

一幢高楼正拔地而起,这是一处新开发的房产。他们白天不敢来,便趁着夜色而来。夜色中,他们至少可以仰起头看看那空中傲慢的楼房。那一年,是他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第三年,爱上了城里的一个姑娘,姑娘的父母坚决反对这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他一咬牙,要带着姑娘去买房。然而,通过公用电话和开发商联系,即使买最小的一套房,也差不多要10万元。那天晚上,夜色中的这个男人,望着星空落泪了。

那天以后,这个男人开始了他生命中真正的奔跑。他先后成为几家知名品牌的代理商,他给自己的生活定下一条法则:每天起来,开始奔跑!这种奔跑,不是田径场上的飞奔,而是一种生命状态的加速度。这位年轻人说,第一天,他争取一个客户,第二天,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争取两个客户。每天增加一个客户,这就是他自己的奔跑。10年后,这个38岁的男人,已成为一家坐拥数千万元资产的老板。这位男人,便是我那来自同一个村庄的老表张元奎。他的名字,就像乡村的大豆一样普通。今年国庆节,他在同我喝茶聊天时,告诉我一个关于奔跑的哲理。张元奎这样说,小时候在乡村,平时走路慢吞吞的,可有一天,一条疯狗猛追着他撕咬,惊吓的张元奎开始了风一般的奔跑。当他在山坡上喘息时,他才惊异地感到,自己竟比一只狗跑得还要快。当他在城里遇到了生命中最灰色的地段时,他把这个朴素的道理给予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为什么,我就没有别人跑得快?他开始了在城里的奔跑。一个成功的男人,因为一只乡村的狗,给他带来了生命需要快速奔跑的启示。

一、是的,让自己奔跑起来。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是惰性带来的慢条斯理,是空空等待后的一声叹息。而很多人没有发现,一旦让自己开始奔跑起来,那其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人生。因为只有奔跑的人生,才会绽放出生命最奇妙的风景线。

(选自《中国国门时报》)

幸福的第一道门

作者:张鸣跃

一个离家出走的女孩慕名拜访一位隐居的大师,想请教一个问题。

这个女孩越来越苦恼,人生的许多梦想到头来都是一堆无谓的重复,就像磨道里蒙着眼睛瞎转的驴,自以为行程万里,其实只是一个圈子而已,人的上帝就是驴的主人,幸福,是一场大骗局——她想听听大师怎么说。

女孩找到大师的居所时,又觉得是自来了。传说中无所不知的大师,竟是一个瘦小憨相的老头儿,一座破庙,一片山地,土灶柴火粗茶淡饭。有客来,大师就到地头坐下,问有啥事。

女孩笑问:“大师幸福吗?”

大师说:“我也是刚找到幸福的第一道门。”

“就这种生活?”

“是啊!说说你吧。”

女孩不想说自己了,只问:“大师也有七八十岁了吧?能找到幸福的门还真不容易。”

大师笑了:“是啊,不少人从生到死都是在门外呢!”

女孩有点嘲意地问大师是怎么找到这个门的,大师说:“跟我来吧!”

大师先带女孩回家,让她先把行囊放下,然后带她进深山野谷,走了好久,进了一个山洞。山洞入口处很小,钻进去,里面挺大,很深,越走越黑暗。女孩有点怕了,问:这是去哪里?大师说,快了快了。说话间女孩就惨叫一声,踩翻一块旋转的石板,掉下去了。

原来洞下还有洞,女孩掉在一堆烂草上,爬起来,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从下落的时间看,再爬上去是不可能的。她哭叫,没任何回音。

她不知道大师是什么意思,心里恼火,只有自己找出路了。

绝对的黑暗,女孩只能用手摸索着前行。她发现洞中还有洞,拐了几个洞口之后,她更恐惧了,这洞好像没有尽头,而且也走乱了,洞洞相通就像迷宫似的,就算有出口也很难走出去了。她想到大师可能是谋财害命,那自己就必死无疑了。什么都没用了,包括哭和喊,包抒恨,也包括死。在这绝对无人无光的地下幽洞,就如同在死亡里,死亡就是这种黑暗。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女孩觉得至少有一天一夜那么长了,她已经从走到爬了,从发疯到垂死挣扎了,但还没有停息努力,她只剩下一个念头:从死爬向活,从黑暗爬向光明。

忽然间有一丝光亮,女孩尖叫一声就站了起来,朝光亮处跑,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到了。有台级,往上走,有一扇木门,是从门隙透进的一丝光亮。她推开门,愣了,竟是在大师的屋里!

大师就在门里坐着,笑着说:“我算着你也该出来了!”

“你……”女孩跌坐在地上,先是哭,哭着哭着就羞笑了。

大师说:“我也是进香求福时被一位大师领进这个洞的,大师的大师也是这样,第一个大师是寻找宝藏掉进洞的,爬出来就有了这座庙,这座庙就叫福庙。现在,你该明白幸福的第一道门是什么了吧?”

女孩说:“光!”

大师笑着说:“这就对了。从死到生,只是从黑暗到光,光就是人生的最大幸福,而且是人人都有的幸福,只是许多人出生之后就慢慢地把这道门锁闭了,光就成黑暗了,幸福就成痛苦了,没有光,一切也都看不见了。”

女孩明白了,因为她真的从没想到过光就是幸福,她一出来就强烈地感觉到这种幸福,而且,光中的一切都好像是第一次看见,屋里的每样东西,屋外的树,鸟叫声……一切的一切,都在给她传递一种清新浓郁的幸福感,从来没有过的幸福感!原来自己十多年来连光都没看见,原来光中的一切全是幸福,只要看见光,幸福的门就大开了!

她跪下来给大师磕头:“谢谢!”

(阿紫摘自《小小说月刊》2008年第7期)

渐近故乡

作者:李建东

渐近故乡,是什么感觉呢?是荣归故里的自豪,还是落魄返乡的情怯?要么这两种都不是,只是阔别已久的思念与怀想?

去年春节期间,“春运”爆涨,千百万民工北上返乡,加上南方冰’雪肆虐,车站臃滞,道路阻塞,返乡之路被席卷的冰雪无情地斩断。看来“春节文化”,不仅是饺子、春晚和庙会,还应包括浓得化解不开的“故乡情结”。人为什么要“返乡”,与人为什么要“离乡”一样,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离乡”,是为了生存;“返乡”,也是为了生存,这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生存。前者偏重物质,后者偏重精神。有了物质保证,而不能返乡“夸官”,仿佛“锦衣夜行”,徒有口腹安顿,缺失精神安顿,终究不是生命的最佳结构。故乡,是自己的出身,也是自己以后成功的坐标。人,有时候是一种易于满足的动物,不论成功与否,只要比故乡原点有起色,总有可“夸”的理由,那就归乡。不论漂泊在外时如何打拼艰辛、升降浮沉,只要是往前走,任凭风雨磨难都可以乐得其所,只要归乡返家,就将那逆旅的疲惫、委屈甚至羞辱暂置脑后,而以一名游子的热恋,不顾一切地扑向母亲的怀抱。因此,我们需要返乡,故乡是我们人生险浪的避风港,返乡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表征,甚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后的难以驳倒的理由。

对于那些铩羽而归的落魄者,他们回归故乡的理由是由谁来设定的呢?是自己无颜面对故乡,还是故乡不愿接受这些落魄者呢?前不久,韩国被异国劫持的人质(旅游者)被政府重金赎回。当他们重返祖国后,迫于舆论压力,不仅向政府和国人谢罪,而且还要返还赎金。我国古代的策士苏秦,第一次游说失败,落魄归乡时,别说是乡亲,就连母亲与嫂子也对他冷眼相待。谁能想到他即将“挂六国相印”,并对势利的嫂子进行“前踞后恭”的批评呢?可见,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对于漂泊而归的游子,也是持着两种不同的态度的。世间冷暖如斯!

我国古代的末路英雄,楚霸王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因为不愿意以失败者的面容展现于家乡父老的面前,于是背水一战,自刎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将士远离故乡,抗敌戍边,要么百战载誉归,要么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砥情砺志的大丈夫,似乎无可厚非。殊不知,如此却远离了故乡的精神。故乡,既是生我养我之地,也是安身立命之所。所谓“安身立命”,其所指向的并不只是“成功”,“安”与“立”之本意,是延续的意思。只有故乡,能够毫无保留地延续自己的生命,毫无保留地接纳她的那些受委屈、遭戕害的孩子;也只有故乡,才能够成为十年生聚,十年修兵的备战之所,从而有一个可靠而坚实的大后方、大本营,进而站稳脚跟,以图再起。然而,说起来容易,付诸实践并不如此简单,有谁愿以落魄者或失败者的面容重回故乡呢?又有谁愿接受他们呢?

我想,这也许是渐近故乡情怯的原因吧!不正是游子情怯的另一种表现吗?谁也难以说得清楚自己是否是一个成功者,因为各自都有不同的成功标准。然而,最少可以知晓既敢走出故乡,就已经成为一名将要和命运抗争的跋涉者。二十年来的民工潮,使春运逐步升温,形成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涉及国计民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大景观。当年所谓“盲流”、“打工仔”等带有贬义的称呼,也随时而去。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涌向他们愈来愈感到熟悉和亲切的城市。城市需要他们,他们也愈来愈城市化。这种社会历史的趋势,使令人感到温馨的字眼“故乡”,不仅是文人墨客笔下不断言说的永恒母题,也成了当下更多的农村人漂泊打拼的精神港湾。有人根据国家这种春运期间不堪重负的局面,提出鼓励在当地过春节的设想,但我们认为至少在当下这还难以实现。因为“过大年”,意味着万象开泰、阖家团圆。还乡的目的是团圆,团圆的手段是还乡。就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喜讯的杜甫,也漫卷诗书、涕泪满襟,忙不迭地打点行装,勾勒出一幅“却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归乡欢乐图。可见,“离乡”与“返乡”这两者构成了游子情结的核心内涵。

既如此,回到故乡的感觉又如何呢?如果说,理想与现实会周而复始的循环,那么“离乡”与“返乡”也具有同样的性质。“离乡”是为了实现身居故乡时的理想,“还乡”又是“离乡”的游子们拼搏奋争以求建功立业的又一种形式的理想。如果只有“离乡”而无“返乡”,那么,“离乡”又是为何呢?“离乡”及其所带来的功业名利,如果没有“返乡”的感召与激励,就不会给离乡者带来真正的快乐。那些忍受思乡之苦,甘愿付出一切而为“返乡”做准备的游子们啊,他们可以傲视群雄,也可以藐视白眼和冷漠,还可以“英雄”不问出身的心态暂时回避故乡。但是,他们不可能永远这样。否则,无根的感觉也就油然而生——这是一种无边的精神之痛。

在当代社会,运载速度最快的飞机呼啸而过,似乎来不及品尝渐近故乡的滋味;火车是慢一些,但还是朝发夕至,一觉醒来,朝思暮想的故乡便赫然矗立在眼前。如孙犁小说《嘱咐》中,“离乡”八年的水生,返乡近家前的蹲下抽烟,以平息还乡“情更怯”的不安心情。这在今天是很少见了,大概只有在古文古诗中去寻觅了。然而,渐近故乡时的心情,既复杂,又甜蜜,毕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这次春运归家,辗转于江苏、安徽、山西、河南等省,距离不远,却逶迤长行。好在终于到了万家灯火的郑州。故乡渐近,稍冷的心蓦地又鼓热了起来……

最牛的岗位

作者:潘国本

1776年的某一天,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在宫中散步。就在她走过那片空地时,她惊喜地发现了一朵盛开的小花。那是开春第一朵花,在这片寂寥而寒冷的土地刚接上春意时,它就开了。小花深深地打动了女皇,触发了她对生命的别样眷爱:这个黄豆大小的生命:已准备了一年!女皇于是命令:“就在这个地方设一个岗,好好看守,别让任何人踩到这朵小花。”

小花虽然从来没有自卑过,但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打动谁,可这一次,幸福还是冲它来了。当然,它并不名贵,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只是这次它遇上了二双特别的眼睛,这双眼睛是女皇的,而这位女皇又是十分有威望的。就这样,一朵小花,得到了一名卫士终日守护在身边。

或许还有一朵,比它开得更早,女皇没有看到;或许前一年,前数年,这里也开过这样的小花,女皇没有发现;它的前辈,也在这些地方,这样自在地开花,自在地凋谢,有几朵比它还早,有几朵比它还大,有的甚至开到伊凡四世(第一任沙皇),彼得大帝他们的脚下,都没有得到这样的珍爱。

这朵小花,后来凋零了,但女皇叶卡捷琳娜没有拆岗。第二年开春的第一朵小花,不在这里开了,叶卡捷琳娜也没有命令换地方。这个王朝一直在延续,这个岗位就一年一年设着。一茬一茬的卫士,一直守到尼古拉二世任上的1903年,也就是说,小花这个岗位一直设了127年。1776年以后的126年。与叶卡捷琳娜看上那朵小花已毫无关系,只与女皇说的那句“好好看守”有关,当然也连接不上什么对生命的珍爱了。

这世上,会有这样的小花,也会有这样的岗位。

听风说话

作者:庞华坚

趁着夜色,我缓步走出村子。这个叫盐坡尾的村落一下子仿佛隐入虚无。其实也并非虚无,是一片模糊的背景把村子挪到身后了。

走着走着,便上了山坡。脚下软软的,是在夜色中依然精神的草。它是牛们、猪们、鹅们的灶房。

这时我回头望望盐坡尾,这个村子却反而清晰起来了。

高而柔弱的竹子,一株连着一株,不知多少株连在一起,摆成一个椭圆的阵势,把一间间的房子圈在里面。房是砖瓦房,砖是青砖,瓦是黄瓦,清清爽爽的三三两两结伴而坐。房子旁是或黄麻,或竹子,或丝瓜,甚至是一垄葱、几株生菜。

都清清楚楚。

月儿升上来了,像过年时节孩子的脸,因兴奋和无以言表而红并光亮着。它四处瞧望,好奇地巡视每一个角落。

月的目光就是此时我的目光,水银泻地一般禁不住流向四周。然而,什么具体的物事也看不清。村子,房子,远处起伏的群山,仿佛画里的事物,都在白光中那么模糊而遥远。

突然我发现自己变了,此时竟想到了村子及包围村子的月光在自己心里形成的所谓“美”。不自觉地望去,觉得村子有点悠远,有点古意,而泛起丝丝依恋和缕缕甜甜的味道。

于是惆怅了:自己不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了。

村子里的人是不会惆怅的。祖祖辈辈,如野草,一枯一荣;如流水,在世上的拐角处打一个转,然后远去,谁也不会也不能在这里多呆一会。风花雪月,阴晴圆缺,白日苍狗,世事如风。村里的祖辈和孙辈达观、大度,谁为此而惆怅?至少我看不出他们惆怅。或者是他们像保护传世珍宝那样,把惆怅都深埋心底,成为人人遵循的自觉传统。

也许是吧。于是他们成为这个村子的主人,成为这方水土的一部分。而我,分不清村里的人、狗、山坡、树、草儿,谁是谁的主人,搞不懂如果没有了其中某些部分,某些内容,如果少了今天这样的夜晚,村子可还是这样的村子?草儿可还是这样的草儿?

如果没有了这样的村子,哪还有像我这样的人?背叛了脚下的泥土,却又一辈子摆脱不了乡野的气息及村落、山坡甚至狗啊、草啊的吸引!泥土滋长着枯荣,也滋长着我远不止惆怅这么简单的情绪。

月还在斜斜的远处好奇地瞪眼张望。草儿、花儿、高高矮矮的树,纤纤缕缕,清晰可见。宁静、寂寥。

凉意不知不觉隐隐而来了,我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没有风,是下露水了。风没来,我却隐隐约约听见风在村子的背后轻轻说话。

一个人坐在离村子不远的山坡上,我听到了风在说话。平静的语言,却让身边的草儿哭了。

自己暗一点

作者:查一路

这辆品牌商务车在公路夜行。我坐在车上,想到另外一个城市去看望病中的母亲,有些归心似箭的急迫。

迎面的车辆,一辆辆疾驰而过。雪亮的车灯透过车窗玻璃打过来,让人眼花缭乱。可是无论我的心情怎样急迫,每当前面有车过来,迎面相遇时,这辆车总会减速缓行,狭窄的路,它近乎停下来,让其他的车辆先过去。

司机扭过头,满怀歉意地说,没办法,这辆车的车灯很暗,这样彼此都安全。

我向前方看看,这辆车的车灯确实较暗,其他的车,车灯雪亮而刺目,唯这辆车车灯的亮色是桔黄的,只能照亮自己和眼前的路,不能刺对方的眼。我只能抱怨这车的质量,谁知,司机说,这辆车的性能相当好。

一路上,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聊的都是单位的人和事。最后,意见竟然达成一致,那些懂得谦逊和礼让的人,在单位都受人欢迎,人缘都很好;而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无论头顶有多少光环,又多么耀眼,但终究让人避而远之。司机说,我们行车讲究“礼让三先”,其实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是至理名言。

快到目的地了,我终于忍不住内心的好奇,问,车灯这么暗,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技术?

司机笑了,要想亮,车灯可以要多亮有多亮,私营的小厂,也能生产非常亮的车灯,可这种车原配的车灯都这么暗,技术不是问题,这车的生产厂家的品牌实力技术都非常强,可能跟生产厂家的设计理念有关,它想让别人亮一点,自己暗一点。

这些话,给我很深的感触。

让别人亮一点,自己暗一点——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理念。不与人争“亮”,把“暗”留给自己,以此求彼此的安全。

我终于折服设计者的苦心。自己暗一点,不是在实力上的露怯,而是将朴素的体贴通过小小的细节体现出来。

(选自《家庭科学》2008年第9期)

态度也是财富

作者:刘克升

在北方有一座建筑精美、保存至今的古老庄园。

这座庄园的院墙,由长长的条形石垒砌而成。相传在建造这座庄园的时候,庄园主人把建造院墙的工程承包给了老大、老二两兄弟。

开工前,庄园主人给了老大、老二每人一袋铜钱。他嘱咐老大和老二:为了让条形石结合牢固,一定要把条形石的上下两个平面打磨平整;实在无法打磨平整的,就在条形石之间的缝隙里塞上一枚铜钱。

两个多月后,院墙砌成了。庄园主人过来一看,很满意。虽然有些条形石之间塞了一些铜钱,但这种做法是他所允许的,早在预料之中。

这时,老大站了出来,想把先前庄园主人给他的那些铜钱,还给庄园主人。砌墙的时候,他非常用心,把每一块条形石都打磨得异常平整,庄园主人给他的那些铜钱,一个也没派上用场。

庄园主人却笑了,把那些铜钱重新推给了老大。他狡黠地说:那些铜钱,自打给了他们,就没打算回收。也就是说,老大、老二手里的铜钱,现在不论剩下多少,都属于他们的了。

望着大把的铜钱,老大高兴坏了。

老二却懊悔极了。他的手艺,本来和老大不相上下,可是接到铜钱后,他失去了打磨条形石的细心和耐心,条形石之间一有不平,就拿铜钱来塞。结果,手中一枚铜钱也没有剩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态度也是财富!用心做事,往往会有意外的回报。

(选自《城市晚报》2008年10月17日)

环境与眼界

作者:殷珊娜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明·刘元卿《贤弈编·应谐录》)

注释:

①南岐:指岐山之南。②秦蜀山:即秦岭。③瘿(yǐng):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④焦:枯瘦。⑤累:累赘下垂。

译文

南岐这个地方在秦岭的山谷中,那里的水虽然甘甜,但水质有问题,凡是喝这种水生长的人都要患上“大脖子病”,所以当地居民没有一个人不是脖子肿大的。

山外的人一旦来到这里,小孩和妇女便立即围上前去观看,指着山外人笑着议论:“瞧,这个人的脖子真是奇怪呀!枯瘦得像是根干柴,跟我们一点儿都不一样。”

山外人说:“你们的脖子肿得又粗又大,这是一种疾病!你们不去寻找良药治病,为什么却来讥笑我呢?”

这些人说:“我们这里的人都是这个样子,我们为什么要除掉它!”

那里的人始终不认为“大脖子”是丑陋的。



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经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选自《列子·杨朱》)

注释:

①缊(yùn)黂(fén):组,碎麻;黂:乱麻。②懊(ào):房屋的深处。这里指大屋子。③纩(kuàng):丝棉。④暄(xuān):温暖。

译文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平日穿的都是碎麻烂絮做的衣服,终于熬过了寒冷的冬天,盼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就跑到外面去晒太阳。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他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子,从来就不知道天下有高屋深宅,也不知道还有用丝棉和兽皮做成的衣服,以为晒太阳就是最大的享受了。于是他就对妻子说:“晒太阳的暖和劲儿,别人准不知道,要是把这种取暖的法子奉献给咱们国君,肯定会得到重赏的。”

启示

南岐那个地方,人人都患上了“大脖子病”,当地人甚至以为人的脖子本来就应该如此,所以看到正常人的脖子反倒认为不正常。即使别人好意告诉他们,脖子肿大是一种疾病,必须赶紧医治,也没人信他的。这是为什么?因为闭塞的环境限制了他们的眼界。这里的人一生都生活在大山深处,见到的都是“大脖子”的人,根本不知道世上绝大多数人的脖子是不肿大的。

那位宋国人也一样。除了他的四面透风的茅草屋,没有见过高屋豪宅,除了碎麻烂絮做成的衣服,不知道还有丝棉衣和兽皮衣,只是体验过蹲在南墙根下享受阳光的温暖,所以才冒出了把晒太阳作为重大发现奉献给国君的念头。他的眼界被自己狭隘的经历限制住了。

这两则寓言中的人物可谓愚昧,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环境和眼界限制。见识太少让他们只知道自己生活的天地,以病为正常,以常事为稀奇。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它们使我们获得了认识,同时也制约着我们的眼界。而我们要想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准,必须打破环境和经历的藩篱,接受更多的信息。在当今信息瞬间万变的时代,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必须敞开心胸,以开放的心态接收四面八方的信息。

最痛是亡国 夜夜数星到天明

作者:龚志民

天下最难忘的是故乡情,因为那里有自己的亲人和生命之根;天下最痛心的是亡国恨,因为一切都被剥夺,人变成无根的水上浮萍。看李煜略带夸张的表达:江山易主后,连故国的雕栏玉砌都痛得变色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我们不难体会这种心情。

历史上有许多亡国后不事贰主的忠臣名垂青史,也有两个亡国之君让人难忘:一个是“此处乐,不思蜀”的刘禅,一个是错投生在帝王家的词人李煜。蜀主刘禅亡国后自己都不觉得痛苦,我等当然不用替古人担忧。只有愚忠的姜维才会气急得“胆大如斗”,还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白忙活了一场,叫后世骚客发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叹息。

帝王生涯对李煜来说像一个凄美的梦。李煜不断地从中体验、回味,并编织出千古绝唱。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给予他的词以极高的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眼界大,首先是因为痛苦大。当一个人绝望于现实,自然会无可奈何地全力以赴去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圣人云:心死则神活。

一个生在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的亡国之君能有这样的体验,可以说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李煜独有的痛、伤、忆、悔,再加上父亲李璟“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那种名家风范的家学熏陶,使得李煜的情感体验卓尔不群。

如果说人生有百味,那么李煜自愿或不自愿地在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已经品尝了其中九十九种:十五年至尊的帝王生活的奢侈享乐、两年“违命侯”高级囚徒的绝望苦闷……且每味都是皇家的绝艺——作帝王时的温柔汤是南唐皇宫的厨子做的,最后催命的断肠汤是北宋皇宫的厨子奉宋太宗赵光义的圣旨做的,汤名叫“牵机药”。

可见,词至李煜而眼界大开,绝不是偶然的。一切杰出的文艺作品都有赖于作者个人天才的、独特的体验。李煜那种富贵的、屈辱的、出入冰里火里的生活,经其提炼升华成极其自然的绝美语言。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水面的波纹和喷射出来的岩浆,而李煜体壳内的灵魂的徘徊挣扎,只有李煜自知。

天生的多情善感,否泰如天地的命运转换,使李煜数量有限的诗词在中国文学史的地面上投下了庞大的身影。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你是否觉得这句词写思念和离愁,比李白的“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更形象生动、缠绵美丽,更有生活情趣呢?而同样是写静与空,李煜的“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比起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不是少了几分禅意的超脱,多了几分现实的忧伤和深情的关注呢?“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的描写,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相比,是不是少了几分空灵,多了几分俗艳之气?与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相比,是不是少了几分朴素与深刻的寓意,多了几分富贵的脂粉气呢?

坦率地说,以上这些词句尚不能代表李煜的最高水平。李煜的词达到艺术的顶峰是在成了亡国之君作了俘虏后。情爱、富贵、江山,一切转眼成空,从帝王的天堂跌入囚徒的地狱,强烈的碰撞当然会使李煜的头脑进溅出灿烂的火花。

文章憎命达。语言的巨大感染力是需要苦行的,学者不可不察。一首《浪淘沙》,把千古诗词中的春怨、春愁、春思的境界提升了何止一个档次?个人的悲欢对比、天上人间的空间错落、春花秋月的时间跌宕、阑珊的春意与料峭的春寒,眼前的景色与凭栏远眺永远不可企及的远方的“无限江山”,苦苦的思念与不可能实现的现实,都只能眼睁睁地看它随春风而逝!

如此的情怀,岂一声叹息、几杯淡酒了得!所以李煜在《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的结尾处不像陆游那样来几句“错错错”、“莫莫莫”的悲鸣,干脆不作任何悲愤叹息,反而来一声惨烈的呼叫:天上人间!叫人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长歌当哭,什么叫千古绝唱。

亡国——痛啊:“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想当年年轻得意时,李煜为写好人间情爱别离,揣摩过多少人心中的离情别绪?这一次作了阶下囚,就不用再揣摩了,自己就是上天选中的天才演员!而且是本色的,无须导演!

亡国——悔啊:“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看李煜可还有早年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闲适?可还有“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的轻狂?可还有“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的浪漫?”

无论在历史、文艺还是其他领域,人的结局都是存在某种前后的因果联系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李煜的悔与痛,都太晚了。政治的惨淡与诗词的辉煌,都是李煜在人生的秋天应该得到的收获,或者叫因果报应。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天地无言、有泪,人间有痛、无悔。

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假若让李煜带着一身亡国哀痛的记忆再世为人、为君,他是否会抛弃心爱的文艺,投身曾经认为枯燥的政务中,励精图治,成为唐宗宋祖那样的一代明君呢?我不得而知。

诸葛亮影响了海明威一生

作者:王贞虎

早年,海明威以独具刚气的“个性作家”风格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后,许多家报纸杂志争相以重金向他约稿,先前对他不屑一顾的文学界同行纷纷刮目相看,广大的读者中更掀起了一股“海明威热”。这真是“平地一声雷,飞步青云上”,金钱滚滚而来,赞誉滔滔不尽,到处有盛情的款待,到处有多情的秋波,这让海明威着实得意了一阵子。

但也仅仅是“一阵子”。不久,一个真正作家的良知就使他产生了“兴尽悲来”之感。他发觉手中的笔仿佛绕着一个圆心,在一个等高线打圈子,写来写去都是那么个水平。为了实现“自我突破”,攀登新的高度,他谢绝一切应酬,拒绝种种卑辞厚礼的求稿者,关起门来,潜心构思,精雕细刻。结果,苦头吃了不少,写出来的东西仍不见有什么大的起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他不相信自己就只是一块二流作家的料子,也不承认自己已经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但是他想来想去,怎么也看不到束缚自我的框架,找不到超越自我的途径。

就在海明威被崇高的使命感逼迫着、煎熬着,陷入彷徨苦闷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位华裔朋友家看见诸葛亮的座右铭:“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开始,因为中文程度有限,他并不怎么理解蕴含在这副对联里的深刻隽永的哲理。后来听了朋友的阐释,他那双本来微微眯缝着的睿智的眼睛蓦地睁大了,闪耀出异样的光彩。

他从沙发上跳起来,翘着大拇指,连声称赞:“诸葛亮,了不起!诸葛亮,了不起!我,海明威,被捧为美国的骄子,可是,真惭愧,我只做到诸葛亮的一半——淡泊以明志,而我最需要的正是他的另一半,宁静而致远。”他像一头饥饿的雄狮猛然攫住了一块美味,兴奋得手舞足蹈,喃喃自语:“宁静而致远,是啊是啊,妙极了……不宁静就不能致远,千真万确……谢谢,伟大的诸葛先生!谢谢,伟大的中华智慧……”

海明威凭借“宁静而致远”这把智慧的火炬,照见了阻碍自己达到创作新境界的最隐秘的障碍——潜藏在自己生命中的弱点:性格刚烈、脾气急躁,遇事不能冷静思考,动辄大动肝火,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难以洞察生活的底蕴。他决心从改变脾性人手,再跨上创作新途。他在腰间吊一个小小的橡皮环,路见不平时,首先暗暗策动着富有弹性的橡皮环,提醒自己“忍耐,别冒火”!他还特意买了一艘小游艇,常常一个人驾驶到海上,一边写作,一边让大海陶冶心胸。

有一次,海明威在海上碰到了这么一件事:一个老渔翁驾着一条小舢板在跟一条上了钩的大鱼搏斗。老渔翁看上去有七十多岁了,满头白发,瘦骨嶙峋;小舢板也小得像一片韭菜叶子。而那条大鱼却大得出奇,简直像一座暗礁,稍一摆动就掀起几尺高的浪圈,把小舢板抛上波峰,埋进浪谷。

海明威估量了一下双方的力量,担心老渔翁抓不住大鱼,还有葬身鱼腹的危险,便小心地把游艇靠近小舢板,喊道:“老人家,这家伙太大,你对付不了啊,让我来助你一臂之力吧!”一连叫了几遍,老渔翁只是斜着眼睛朝他瞪一下,话也不搭一句。他以为老渔翁怕他分享猎获物,赶紧声明:“你放心,我绝不拿走你一片鱼鳞。”不料老渔翁竞怒吼道:“你吃饱了撑得难受?讨嫌!滚开!”

“真是一个不识好歹的老蠢货!”海明威好心受辱,愤愤难忍。但是想起“宁静而致远”,他立即镇定下来,又小心地把游艇移开去,一面“坐山观虎斗”,一面也等着帮这个可怜的怪老头一把。

老渔翁显然是久经风浪的“海混子”。只见他时而跟大鱼“拔河”,一分一寸地收拢着钓绳;时而跟大鱼“逗狮子”,左旋右避,伺机进攻。一任大鱼撒野,巨浪滔天,他那两条干瘦的腿像铁桩似的稳稳钉住小舢板,两只浑浊的眼也利箭似的紧紧盯着隆起的鱼背,从容沉着,毫无惧色。“啊!钢铁般的意志,神话般的人物!”海明威被老渔翁的雄姿壮举深深震撼了,并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显示人的气质、意志、精神、力量的极好题材。于是他更加留心观察着、体验着老渔翁在惊涛骇浪中,跟大鱼进行殊死搏斗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细节。

时间在悄悄地流逝着,太阳已接近地平线,海面上已铺盖上第一层阴影,而那条可怕的大鱼依然桀骜不驯,又不见有丝毫“束鳍就擒”的迹象。不能再袖手旁观了:海明威再一次向老渔翁提出“助捕”的请求。他满以为这回该受到欢迎了,哪知回敬他的依然是冷冷的拒绝、严厉的喝斥。“不可思议的人物!简直是海的化身!”他的心战栗着,默默地把随身带到的食物全都抛到小舢板上,依依不舍地挥手离去。

不久,海明威就根据这次海上奇遇写出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正是这篇《老人与海》使他实现了超越自我的愿望,登上了创作的新高峰,成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牛bb文章网欢迎您转载

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 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3551/430735150721.html

更多阅读

小小说名作、佳作阅读与欣赏32 中国小小说年度佳作

小小说名作、佳作阅读与欣赏(32)目录:(本资料由牛马坡编辑整理,信息来源于各文学网站。名作、佳作、名人、新人排列不分先后。陆续添加中。)(1) 梁小萍 《想念温柔》(2) 梁小萍 《三 代》(3) 梁小萍 《十年》(4) 梁小萍 《幸存者》(5) 梁小萍 《发生

小小说名作、佳作阅读与欣赏6 小小说欣赏60篇 1

小小说名作、佳作阅读与欣赏(6)目录:本资料由牛马坡编辑整理,信息来源于各文学网站。名作、佳作、名人、新人排列不分先后,陆续添加中。)(1)滕 刚 《第五次陪聊》(2) 许行 《抻面条》(3) 宗利华 《大 嫂》(4) 蔡 楠 《马涛鱼馆》(5) 谢志强 《一片白

转载 吴作人画牛作品欣赏 吴作人油画作品价格

原文地址:吴作人画牛作品欣赏作者:书朋画友程志强吴作人画牛作品欣赏吴作人先生取法造化  吴作人在接受了西方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的熏陶之后,很自然地形成尊重自然、以造化为师的艺术信念,力图以加强写实来克服艺术语言日益空泛、概

浅谈如何欣赏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阅读与欣赏

(2011年5月23日,成都,我在第五届全国眼科医师会议专题发言的部分内容)欣赏一首好的诗歌,不但能给读者一种意境和感动,也常常使心灵深处产生共鸣;欣赏一首好的诗歌,既能使读者

声明:《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 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为网友旧居妒海的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