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
炒菜时用油的关键是掌握好油温。炒菜时油温不宜太高,一旦超过180℃,油脂就会发生分解或聚合反应,产生具有强烈刺激性的丙稀醛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热锅凉油”是炒菜的一个诀窍。先把锅烧热,再加入油,不要等油冒烟了才放菜,待油八成热时就将菜入锅煸炒。有时也可以不烧热锅,直接将冷油和食物同时炒,如炒花生米,这样炒出来的花生米更松脆、香酥,能避免外焦内生。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判断油温是否适合炒菜。在油刚刚有一点烟影子的时候便放入菜肴,或者往油里扔进一块葱皮,若其四周大量冒泡但颜色不马上变黄,则证明油温适当。
盐
盐是电解质,有较强的脱水作用,因此,放盐时间应根据菜肴特点和风味而定。炖肉和炒含水分多的蔬菜时,应在菜熟至八成时放盐,过早放会导致菜中汤水过多,或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易炖烂。使用不同的油炒菜,放盐的时间也有区别:用豆油和菜籽油炒菜时,为了减少蔬菜中维生素的损失,应在菜快熟时加盐;用花生油炒菜则最好先放盐,能提高油温,并减少油中的黄曲霉素。
酱油
酱油具有增香添色的作用。烹调时,高温久煮会破坏酱油的营养成分,并使其失去鲜味,故应在即将出锅前放酱油。炒肉片时为了使肉鲜嫩,也可将肉片先用淀粉和酱油拌一下再炒,这样不仅不损失蛋白质,炒出来的肉也更嫩滑。
醋
醋不仅可以去膻、除腥、解腻、增香,还能保存维生素,促进钙、磷、铁等溶解,提高菜肴的营养价值。做菜时放醋的最佳时间在两头,即原料入锅后马上加醋或菜肴临出锅前加醋。“炒土豆丝”等菜时最好在原料入锅后加醋,可以保护土豆中的维生素,同时保持土豆丝脆嫩的口感,不会变绵软;而“糖醋排骨”“葱爆羊肉”等菜最好加两次醋:原料入锅后加醋可以去膻、除腥;临出锅前再加一次醋,可以增香、调味。
味精
味精应在菜临出锅时放入,烹调时适用于咸味菜而不适用于甜味菜,同时可以使中性食物味道更佳。鲜味食物(如鸡蛋、鸡肉、鱼肉、海鲜等)中不必放味精。成年人每天食用味精的量应不超过5克,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应尽量少吃味精,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最好不要食用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