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地开展长期围困斗争, 根据中共太岳区党委和八路军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的指示, 沁源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趁驻沁源各据点日伪军忙于修路、修工事, 无暇外犯的有利时机, 于1942年11月下旬决定将离二沁大道和安沁大道5里、离日伪军据点10里范围内的23个村镇、3200多户人家、1.6万多人, 全部疏散隐蔽到沁河两岸的深山密林中去, 给日军造成一个“没有人民的世界”, 使其难以在沁源长期立足。在经过紧张、深入的思想动员和教育后, 沁源人民陆续开始行动起来。在决死第一旅所属各部及沁源县游击大队和民兵的掩护下, 3200多户人家、1.6万多人仅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就全部疏散转移完毕, 而且这一转移始终是在日伪军毫无察觉的秘密状态下进行的。这样, 在二沁大道和安沁大道两旁方圆40余平方公里内, 除了据点里的日伪军和部分被抓去修路、修工事的苦力外, 真正变成了一个“无人区”。
为此, 沁源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组织老百姓盖简易茅舍, 解决住的问题; 动员老百姓互借互济, 同时发动大家在山上采集野果野菜, 解决吃的问题; 组织民间医生开办简易诊所, 帮助病人治病; 加强警戒, 防止日伪军的突然袭击。为了对付日伪军的搜山和奔袭, 沁源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于1943年又将山上的一些老百姓陆续转移到边远的村庄, 并建立起了联村联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