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斑病 玉米霉斑病


霉斑病 玉米霉斑病
病名玉米霉斑病症状在叶片上形成矩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多限于叶脉之间,大小为4-20×2-5毫米,褐色,边缘不明显。病原菌Cercospora sorghi Ell. Et Ev.。属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尾孢属,高梁尾孢。子实体生于叶背,无子座或具球形、暗褐色、直径12-32微米的子座。分生孢子梗5-12根,束生,榄褐色,顶端色淡,不分枝,直或有1-3个膝状节,0-7个隔膜,孢痕显著,顶端稍狭,近截形,16-96×4-6微米。分生孢子倒棒形,少数圆柱形,无色,直或微弯,基部截形或倒圆锥截形,顶端微尖,具3-9个隔膜,大小29-112×4-6微米,极少数可达300×5-5.5微米。寄主范围玉米、高梁病害图片发生规律-分布与危害我国玉米各产区均有发生。防治方法-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玉米霉斑病"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4151/94293635231.html

更多阅读

番茄叶霉病的防治 防治番茄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主要侵害叶片,也在果实上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发病初期叶正面先出现不规则浅黄色褪绿斑,叶背面病斑处长出初为白霉层,继而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霉层;在高温高湿条件

番茄叶霉病的防治 防治番茄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主要侵害叶片,也在果实上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发病初期叶正面先出现不规则浅黄色褪绿斑,叶背面病斑处长出初为白霉层,继而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霉层;在高

番茄叶霉病的防治 番茄叶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爱华行业知识配图   (1)症状和流行规律  此病主要侵害叶片,茎、花、果也可被害。叶片发病由下部老叶向上发展,而以中部叶最易感染。叶正面首先出现微黄色褪绿斑,边缘不清晰,叶背面生灰白色霉点,以后褪绿部分变成椭圆形或不规

白斑病的症状与防治 玉米灰斑病症状与防治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叶斑病、玉米霉斑病,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椭圆形至矩圆形,无明显边缘,灰色至浅褐色病斑,后期变为褐色。病斑多限于平行叶脉之间,大小(4-20)毫米*(2-5)毫米。湿度大时,病

声明:《霉斑病 玉米霉斑病》为网友银色一片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