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大娘 唐朝的公孙大娘名字带“娘”字是老姑娘吗?

  杜甫有一篇著名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这位公孙大娘是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她的出身、年龄都不见记载。有的人根据"大娘",认为公孙大娘是个老大娘、老太太。

  杜甫的诗开头一句是:"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这是说杜甫小时候看到过公孙大娘舞剑。这时候的公孙大娘,是个"佳人",又能舞剑器动四方,不像是老年妇女,但杜甫仍称她"大娘"。杜甫56岁那年,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还是称她大娘。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中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书法家张旭,一般认为生于658年,卒于742年,比杜甫(712-770)大50多岁。杜甫年谱记:717年,玄宗开元五载,杜甫6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这时尚称得上佳人的公孙大娘估计也就是20多岁,而张旭已经年近花甲。可是张旭也称"公孙大娘"。

公孙大娘 唐朝的公孙大娘名字带“娘”字是老姑娘吗?

  诗序中有:"余公孙大娘弟子也。"这出自公孙大娘弟子之口,学生弟子也称老师为"大娘"。

  学生称她大娘,6岁的杜甫称她大娘,年近花甲的张旭也称她大娘,这个"大娘"就不应该是老年妇女那个大娘了。

  现在的"娘",北方地区多是指母亲。古代的"娘",可以泛指所有女性,也可以是母亲,许多女孩子的名中有个"娘"字。

  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中"唐人称呼喜标榜排行"一节说:"唐代的妇女也以行第称呼,丁六娘歌十索,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可见,公孙大娘的"大娘"是排行。"公孙大娘"其实就是公孙家排行第一的大女儿,并不是老年妇女。如果她是排行第二,那就得叫公孙二娘了,排在第三,就是公孙三娘。当然了,"大女儿"最终是要长成"老大娘"的,但那是另一回事儿。

  唐代爱以排行称呼人。李白称李十二,刘禹锡称刘二十八。诗歌中留下许多排行人名,仅从诗名就可以见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赠卫八处士》,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等等。

  这里要说明一下,虽然古代不讲计划生育,但生出十个八个的也不容易,裴十八、夏十二、邱二十二,是叔伯兄弟一起排行,并不一定是亲生兄弟。

  古代作品中经常出现"萧娘",萧娘并不一定是姓萧,而是贵族妇女的代称,许多诗中指女情人、歌伎。古代诗歌中又常见"谢娘",谢娘也不一定姓谢,而是美女、歌伎的代称。南朝的萧氏、东晋的谢氏,都是当时的权贵门阀,这些人家的妇女生活优裕、打扮入时、举止优雅,成为当时人追随的偶像,经常被写入诗文,后来渐渐改变了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4251/641100076407.html

更多阅读

我想知道汉朝唐朝的官话是什么_由子木 唐朝官话朗读

我觉得应该要已现在的闽南及福州一带的方言为准。因为众所周知,福建乃唐朝大将王审之所开发,在之前,福建只有闽越土人。今天的闽南语被称为河洛话,所谓河洛话就是当年的中原的语言。在福州,男子被称为唐部人,意思就是唐朝的男子,等等。所以

大唐的外来文明盛世大唐唐朝的外国人 唐代的外来文明

唐朝的外国人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这些人是怀着不同的目的到唐朝来的:他们中有些是出于猎奇,有些是心怀野心,有些是为了经商谋利,而有些则是由于迫不得已。但是在

闽南话真的是唐朝的官话吗? 明朝的官话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長李远哲曾在报章上表示:如果唐朝美女楊贵妃从墓地跑出來,他讲的话跟我們現在说的闽南话是一样的。意即閩南语是唐時的官话,然而闽南话真的是唐朝的官话吗?今日闽南人自称唐人,把家乡称为唐山都源于唐朝这段历史。台湾

社会学角度看留守儿童 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看“公知污名化”

     近日,当红女“公知”刘瑜与男作家慕容雪村对谈“公知污名化”,又激起了网友争论。他们跟之前吴祚来、张铁志的“反击”差不多,无非是把“公知污名化”归罪于阴谋论、专家跨界、民众价值虚无。应该说,这些反击都有一定道理,不排

守宫砂小说 唐朝的平阳公主李秀宁是怎么死的?

唐朝的平阳公主李秀宁是怎么死的?平阳公主(?年――623?年)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

声明:《公孙大娘 唐朝的公孙大娘名字带“娘”字是老姑娘吗?》为网友迷惑的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