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指导(文本)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情况说明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是一村一管理类专业的新开课程,是一门选修课。
课程概况
课程性质:
《农村发展概论》是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中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面向具有高中(含同等学力)及以上学历者开设。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学分为3学分,54学时。
本课程立足可持续发展和系统综合等发展理念,充分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方法,从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对农村发展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教授。 课程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建立起农村发展理论的知识框架,较为深入地了解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将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国际经验相衔接,以推进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在现实工作过程中,打下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前修课 在进行《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应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储备。完成《农村政策法规》、《乡镇行政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前修课的学习,为学好《农村发展概论》打下基础。
2.学习层次要求
各章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分为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是指应在熟记的基础上,对该知识点应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一定程度运用;掌握是指对知识点熟记,并有所理解;了解是指对该知识点的核心内容清楚知道。
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材,包括文字、录像、IP等教学媒体。在多种媒体教材中,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视频)教材、网上动态教学资源及文本辅导等为辅助媒体,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文字教材为主媒体,融各章导学、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提示、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
—1—
为一体,即合一型教材。
录像(视频)教材根据课程的特点,为重点讲授型。引导学生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本课程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自学、看录像(视频)、看IP课件、参加网上和教学点辅导、小组学习等。
学生以自学为主,利用文字教材、录像(视频)教材及网上学习资源自主学习;通过网络、集中面授、学习小组活动等与中央电大主持教师、教学点辅导老师及同学联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考核方式
1. 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学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农村发展概论》课程的学生。
2. 启用时间
2014年春开始使用
3. 考核目标
了解学生的对本课程的学习程度,督促学生学习。
4. 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发展概论》(高启杰主编,2014年第一版),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均依据本考核说明,本考核说明的制定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5. 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由平时作业构成,占总成绩的40%,终结性考核采用提交课程结课论文的形式,占总成绩的60%,总成绩60分为合格。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目的
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考核手段
形成性考核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由中央电大与地方电大教师共同实现教学过程的引导、—2—
指导和管理。
3.考核形式
计分作业。
4.考核要求
形考任务共4次,按百分制计分。
(二)终结性考试
1. 考试目的
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
2. 命题原则
(1)本课程考试命题的范围不超出教学大纲。
(2)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
3. 考试方式
课程结课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4. 题目拟定
结课论文题目可由指导教师给出,或从下列范式中选择: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传统农业改造的视角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5. 考试时限
第16-19周,并于20周前上交结课论文。
6. 特殊说明
结课论文必须由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严控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
终结性考试试题、要求及评分标准
【试题内容】:
请结合自己工作或生活所在地实际情况,运用课程学习的相关理论,梳理概括本地传统农业改造,或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就本地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论述。
【试题要求】:
—3—
1.论文要以具体地区为分析对象,不可泛泛地停留在理论综述层面。
2.对传统农业改造及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尽量依据调研,或实际工作展开。
3.对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借鉴可以出自教材内容,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
4.对本地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论述,至少要包括发展定位、发展主导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等方面。
主要内容
考试难度按掌握、理解、熟悉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其中掌握的内容约占80%,理解的内容约占15%,熟悉的内容约占5%。
【第一章 导论】
考核内容:
1. 农村发展问题的提出
1.1国外农村发展问题与实践
1.2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提出
2. 农村发展的含义
2.1“农村”和“发展”的理解
2.2农村发展的基本含义
3. 农村发展研究
3.1农村发展研究的兴起
3.2农村发展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内容
3.3农村发展研究的相关学科与研究方法
考核要求:
掌握农村发展问题的由来与意义;
理解农村、发展以及农村发展的含义;
熟悉农村发展的基本框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发展理论与农村发展思想】
考核内容:
1. 当代发展理论
1.1“二战”后的主要发展理论概述
—4—
1.2发展理论演变的新趋向
2. 传统农村发展思想
2.1传统农村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2.2对传统农村发展思想的反思
3. 参与式农村发展思想
3.1参与式发展的兴起与内涵
3.2参与式农村发展
考核要求:
熟悉当代主要的发展理论,明晰发展理论演变的新趋向;
理解传统农村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反思其诸多弊端;
掌握参与式发展的内涵,明确参与式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及实施原则。
【第三章 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
考核内容:
1.美国的合作推广服务
1.1合作推广服务体系的建立
1.2合作推广服务的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
1.3推广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
1.4推广服务方式与方法
1.5推广服务的经费来源
1.6推广服务的影响与启示
2. 德国的城乡等值化战略
2.1城乡等值化理念的提出
2.2城乡等值化战略的内容
2.3城乡等值化发展的中国实验
3. 韩国的新村运动
3.1韩国新村运动的启动背景
3.2韩国新村运动的实施情况
3.3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
—5—
考核要求:
熟悉美国合作推广服务体系建立的背景与组织结构,熟悉美国合作推广服务的内容、方法与经费来源,体会美国合作推广服务的特点与影响;
熟悉德国城乡等值化战略开展的背景知识,理解德国城乡等值化战略的基本内容,并能举例说明德国城乡等值化战略给我国农村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熟悉韩国新村运动实施的背景情况,理解韩国新村运动的基本内容,并能获得一些关于农村发展方面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沿革】
考核内容:
1. 中国历史上的乡村建设
1.1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思想和实践
1.2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
1.3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实践
2.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发展
2.1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发展实践
2.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历史经验
3. 中国新农村建设
3.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与内涵
3.2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3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展望
考核要求:
熟悉我国历史上乡村建设运动的大致顺序、基本内容以及所取得的经验;
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的大事件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掌握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取得的成就和发展方向。
【第五章 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
考核内容:
1. 传统农业的特征与改造
—6—
1.1传统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1.2传统农业改造的举措
2.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发展
2.1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2.2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道路探索
2.3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4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3. 家庭农场与涉农企业的发展
3.1家庭农场的发展
3.2涉农企业的发展
4. 农业规模经营与产业集群的发展
4.1农业规模经营概述
4.2农业产业集群概述
考核要求:
熟悉什么是传统农业,为何以及如何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熟悉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现状;
理解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和发展现状;
掌握现代农业组织经营形式的优势及发展途径。
【第六章 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
考核内容:
1. 技术创新与农村发展
1.1技术创新的内涵
1.2技术创新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1.3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及其本质特征
2. 农业技术创新实践
2.1农业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与趋势
2.2中国农业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相关制度的完善
—7—
3.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式
3.1项目推广
3.2综合服务
3.3技术承包
3.4技术转让
3.5技术入股
3.6技术开发
3.7公司(企业)加农户
3.8农民合作组织加农户
考核要求:
熟悉技术创新的内涵以及技术创新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
理解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及其本质特征;
理解农业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与趋势,分析中国农业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熟悉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及相关制度的设计思路;
熟悉农业技术推广的具体方式。
【第七章 农民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
考核内容:
1. 农民就业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1.1农民就业
1.2农村劳动力流动
2. 农村留守人口与农村空心化
2.1农村留守人口
2.2农村空心化
3. 农民增收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3.1农民增收
3.2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4. 农村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4.1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8—
4.2中国农村教育目前面临的困境
4.3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促进措施
考核要求:
熟悉当前农民就业的状况和基本特征,理解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史脉络和主要特点,对农民就业和农村劳动力流动现今面临的问题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较为清晰地编织出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的生活图景,并对农村空心化现象的成因和困境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熟悉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并能就非农产业发展的必要性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理解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掌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及其促进措施。
【第八章 农村土地与金融制度改革】
考核内容:
1. 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村土地流转
1.1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
1.2土地产权的可分解性分析
1.3现行土地制度下的农村土地流转
2. 农村金融发展与资本形成
2.1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2.2农村金融理论与资本形成
3. 金融支农制度体系的构建
3.1金融支农的现状及问题
3.2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
3.3金融支农制度体系的构建
考核要求:
熟悉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之路以及土地流转的可能渠道,熟悉土地流转的未来方向。
熟悉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并在熟悉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资本形成的影响;
掌握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脉络,掌握我国金融支农制度体系构建的基本举措。
—9—
【第九章 农村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
考核内容:
1.农村生态环境与景观建设
1.1农村生态环境概述
1.2乡村景观建设概述
2. 农村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2.1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
2.2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2.3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和经验
3. 农村文化遗产保护
3.1农村文化遗产概述
3.2农村文化遗产的现实境遇
3.3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
考核要求:
熟悉农村生态环境的概念和特点;
熟悉农村景观建设的概念、特点、意义和可借鉴的国内外经验;
理解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国内和国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经验; 掌握保护农村文化遗产的意义及可借鉴的国内外经验。
【第十章 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
考核内容:
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1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范围与供给状况
1.2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两大关键问题
1.3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的路径选择
2. 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与秩序的构建
2.1我国农村社会关系的研究现状
2.2农村社会关系研究的新视角——社会网络分析
2.3我国农村社会秩序的多视角分析
—10—
2.4我国农村社会秩序的构建
3. 农村组织结构与村级组织治理
3.1“乡政村治”与我国当前的农村组织结构状况
3.2当前村级组织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3.3转型时期提高我国村级组织治理水平的路径探讨
4. 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4.1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合作组织的变化与演进
4.2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律界定与发展现状
4.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的角色
4.4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新趋向
考核要求:
熟悉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两大关键问题;
理解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的路径选择;
多角度地理解我国的农村社会关系。
掌握社会秩序的内涵、熟悉我国农村社会秩序的构建思路; 熟悉当今我国农村基本组织结构状况;
深入理解村级组织治理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思考提升治理水平的路径;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特点与问题,以及与政府间的互动关系。
—11—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