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晋绥军炮兵号称十个团,实际上是九个,番号为第二十一团至三十团(缺二十九团)。炮兵司令周玳,副司令刘振蘅。装备除第二十二团两个营配备射程万米的重炮,第二十三团一个营配备日造四一式山炮外,其余每团配备射程七千米的山西造一三式(仿四一式)山炮三十六门(每连四门)。此外,司令部还直辖野炮一个营,配备日式75毫米口径炮十二门,重炮一个连,配备口径105毫米炮二门,还有一 个观测通信大队。每团人数一千余,马三百余匹,枪三百余支。
抗战开始后,炮兵九个团先后开到忻口参战。共计山,野炮二百余门。在激烈的炮战中炮二十四团营长赵中锐身先士卒,亲临前线,不幸阵亡。其中又以二十六团第三营伤亡最大,该营的山炮射程六华里,打不到八华里的标准。于是,营长陕文光把阵地推近二华里,摧毁了日军部分阵地。但也引来了日军步兵攻击,经反复拉锯战,打推了日军进攻。营长负伤,伤亡官兵二百三十余人,山炮被击毁九门。娘子关告紧时,炮三十团曾转用于该方向。日军逼近太原,炮二十一,二十二团配属傅作义部参加城防战。具体情况不祥。
再来看看太原会战后的炮兵战斗序列。1938年6月;炮兵司令周玳,二十三团戴英,二十四团李春光,二十五团刘振蘅,二十七团阎作霖,二十八团柬云普。大约在1939年春,二十五团随傅作义部赴绥远河套地区,(属第八战区)并参加了该年的冬季攻势中的五原之战。似乎脱离了二战区。而到了1940年7月,二十八团团长换了于泽普。同时多了一个炮干团,团长为刘倚衡。1943年4月,二战区的炮兵司令换成了胡三徐,二十三团团长不祥,二十四团,二十七团照旧。二十八团换成了郑仪,炮干团团长换成了金振声。到了1944年4月,炮二十三团团长换了侯殿成,二十四团团长换成了李翰斋,炮干团团长是郭如彬,一直到抗战胜利。由此可见,太原会战后的晋绥军炮兵由于伤亡大,兵工厂又沦陷,难以补充,有原来的九个缩编成五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