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是立夏,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省中医院专家黄传兵提醒,气温升高后,市民要注重养生,在饮食上要有所变化。
三联阅读配图
立夏之后多补充水分
黄传兵介绍说,夏季的气候特点就是天气炎热,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而且天气变化反复无常,较难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易使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症状,如咽喉干燥疼痛、牙龈肿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口舌生疮、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和小便发黄等。同时人们容易胃口不好,常常是“无病三分虚”消化功能降低,易产生精神疲惫、食欲不振、胸腹胀闷、体重减轻等症象。
“身体所需热量降低,使人不觉饿而出现脱水现象,如空调房里感觉不到水分蒸发,因此水分摄取少,可是肠胃组织已经轻微脱水,而影响食欲喝太多含糖饮料,而‘糖’能抑制食欲,且糖可很快被血液吸收,让人一下子觉得饱了。”所以夏季炎热高温,人们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功能障碍时,宜食用清淡食物,少食油腻食物。
宜食用养肺气食物
黄传兵表示,夏日时暖风或暴热袭人,易引动体内郁热而生肝火,或致体内津液外泄,夏季阳气上升,人体的心火容易过旺,根据心火克制肺金理论,心火过旺就会抑制肺的功能,因此,人们宜食用养肺气的食物,如味辛的食物,不宜食用过多味苦的食物,可适当配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的食物,如荞麦、薏苡仁、荠菜、菠菜、蕹菜、 菊花苗、莴笋、茄子、荸荠、黄瓜等 。这类食物均性凉味甘,可清解里热,润肝明目。 若需解里热,也可以吃甘凉的香蕉、生梨、甘蔗或干果柿饼之类为好。多吃些杏子、桃子、李子等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在炎热夏夜喝些绿豆粥、莲子粥、竹叶粥、冬瓜粥、荸荠粥、鸭梨粥、山楂粥、藕粥等,既能调和胃口,又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增进食欲之功效。
此外,夏季人们流汗较多,会导致体内缺盐,宜多食用味咸的食物;夏季病菌、病毒容易滋生,因此,应注意讲究饮食卫生,禁忌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
夏日起居应劳逸结合
夏天天气炎热,因此在劳动或运动时,应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在烈日炎炎或持续高温等环境下劳动时间过长,尽量避免中午进行劳动或运动,养成晚睡早起的好习惯。
随着空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中老年人开始选择风扇这一相对传统的消暑电器。黄传兵提醒说,用电风扇纳凉,必然要对着风吹,而夏季气温高,人体皮表的毛孔都是舒张的,这个时候不断吹风的话,电扇的强风更容易造成关节酸痛,尤其是在睡眠时。有些人怕热,用凉水洗澡;有些人洗完澡后因为热而吹风或立即进入空调环境,都会导致发病或病情加重。因此,洗完澡后一定要先把全身擦干,然后在常温下休息一段时间,等舒张的毛孔重新闭合后再纳凉。
同时夏季天气炎热,注意调摄情志,人们往往心情烦躁,不利于养生。善养生者在夏季应注意避免天气炎热带给自己的负面情绪,“心静自然凉”,保持一种平和、乐观的心态。
此外,夏天也要加强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改善关节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增强体力、促进食欲,但是夏季天气炎热,要注意不宜在烈日炎炎、气温过高时进行运动,而且也不宜运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最好选择在早晨或者黄昏时进行强度较小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尤其是夏日酷暑,游泳既可以消暑,又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但是运动后不宜用冷水洗澡,也不要喝大量凉开水。
未病先防很重要
黄传兵说,夏天普遍高温、多雨、火邪、暑邪、湿邪很容易侵入人体危害健康,勿暴饮暴食,少食冷饮:夏季暑热,肠胃减弱,容易因饮食不节而腹泻。人们往往还会出现湿痹、伤暑、中暑等病症。人们应做好预防疾病的准备,例如,通过食用防暑食物,保证充足睡眠的方法预防中暑。
另外, 此阶段是防治类风湿关节炎、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的疾病的最佳时机,此类疾病患者应抓住这一良机进行防治,例如参加“冬病夏治”等活动,以防止疾病在冬季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