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江户时代有一位盘珪永琢禅师。他一生接引学人,要求应具有佛心和高贵的道德。他说法事理圆融,深入浅出,不仅易懂,还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信徒很多。
一天,有位信徒上前请示盘珪禅师说:“我天生暴躁的性情,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改正?”
盘珪禅师听了以后,对信徒说:“你把这天生暴躁的性情拿出来,我帮你改掉。”
信徒回答说:“不行啊!我现在没有。但是,一碰到某些事情的时候,那‘天生’的暴躁性情就会跑出来,然后自己就会控制不住地发脾气。”
盘珪禅师于是说:“这个情形倒是很奇妙的。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些偶然的情况下你才会心情暴躁,可见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的。可是现在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把过错推给上天、推给父母,未免太不公平了。”
经过禅师的一番开示,信徒终于会意过来,从此努力地改掉了暴躁的个性,再也不轻易发脾气了。
有很多毛病其实是自己的恶习。除了清净的真如本性是本有的,其他的都是一种习惯。习惯并不是天生的,只要我们有勇气,恶习都可以改掉,不能“讲时似悟,对境生迷”。境界来的时候,也要有勇气抑制,没有什么暴躁的脾气是改不掉的。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4751/376822646303.html
更多阅读

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75集 2014年7月13日 讲于 台南我们要记住:大乘经教佛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我们这一生得人身,佛法难闻,我们闻到。不但闻到,还闻到净土法门;不但闻到净土法门,我们还遇到夏莲居老居士为我们会集的

网络误导性文章很多,需要慧眼?作者湖心亭看雪客网上流传着一篇《勿将佛法当做获取世俗利益的工具》,署名大宝法王,被广泛转发,许多人没有看出其中的问题。前些天因为有师兄转发到西直门共修群而引起我的注意,当时我在群中说了,这是噶玛巴

道,就在你心中有一天,我心里感到非常烦闷,就去见广钦老和尚。顶礼过后,广钦老和尚第一句话就问说:‘你现在在做什么?’我就回答说:‘现在在研究戒律和替佛祖做一点事,讲经说法。’老和尚说:‘佛还要你帮他做事吗?你现在是为你自己做,不是替佛祖

七月徐闻真武寺佛七第四天上午开示下面我们分享,学佛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我本人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明白到,首先佛陀为解脱生、老、病、死、苦创立佛教,所以佛教是围绕生命来讲道理,人生非常需要平安,活需要平安,走也需要平安,达到这个作用,叫做

我们最近有个同学在澳洲做了个实验,身体不好,虔诚的佛弟子,专修净业的。他得了一个哮喘,很久了,很多年了,怎么治也治不好。他闭方便关一个月,念佛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这个哮喘是怎么来的?他一个冤亲债主在他身上,叫他受这个罪,他发现了。发现了,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