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只老鼠》的故事情节简单可爱,就像是孩子自己亲历过的:
每一天从热热闹闹、乱乱哄哄的早餐开始,孩子们各显神通、玩耍嬉戏;
之后举家出游,家长自然免不了再三叮咛,可依旧免不了状况百出;
不过,最后通常还是有惊无险、皆大欢喜地玩儿累回家,甜蜜入睡。
熟悉的情节、熟悉的体会,当主角从100位小朋友变身为100个生活在田间树洞中的鼠宝宝时,这个经历就变得更加奇妙起来。
田野乡间的生活质朴而生动,充满着花草的清香,大树、早茶、面包、果酱、草莓、花圃、池塘……简直就是拥有良田美池、鲜花芳草的世外桃源,连天敌“卡布”猫看起来也肥萌有趣。
更为特别的是,在这个可爱的家庭故事展开的同时,许多数学概念也应运而生。让这本绘本除了具有正常的艺术、阅读、认知等方面的作用之外,更兼具了数学方面的启蒙作用,非常适合亲子共读。
各种数数
这一点非常明显,基本在每页中都有所表现,100个鼠宝宝、100片果酱面包、100颗草莓……
![小学数学基本概念 一本绘本,玩转数学基本概念](http://img.aihuau.com/images/e/76675/5911060511592060691132.jpg)
不管是散乱地分布还是整齐地出现,都让人忍不住想用手指着,开始一只一只地数:“1、2、3、4、5……”当面对满满一面的小萌物时,带给小读者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一再惊喜,更会让孩子们爱上数数。
排列分类
100只鼠宝宝实在是太多了,怎么才能一一找出来呢?
看聪明的鼠爸爸鼠妈妈怎么做:
那么,聪明的你呢 ,有没有看出来?
1级分类:10种颜色——咖啡、大红、粉红、橘黄、明黄、嫩绿、深绿、深蓝、淡蓝和灰色。
2级分类:通过运用纯色、横条、竖条、格子和圆点,轻松有趣地让鼠宝宝对颜色(基本分类)、图案(几何图形)、细节图像(逐级分类、配对)有了直观的了解。
3级分类……
大小多少
前面茶杯、面包中出现的大中小对比、爸爸妈妈与宝宝们身材的大小对比,2只与100只的多少对比等,教会孩子识别大与小,多与少。不同的分布排列方式还能引出密度的概念。
此外,爸爸妈妈的体形虽然比鼠宝宝大很多,但与猫咪一比则显得特别小巧,这又包含了参照系统的知识。
平均总量
一罐草莓酱要按需分成102份,怎么分?100个鼠宝宝被平均分成了10组,每组10个,还有多少种分法?能排列成不同的形状吗?
每个鼠宝宝平均摘一个草莓,看似不多,但100个鼠宝宝一起摘呢?总量是不是比爸爸妈妈多很多?
说了这么多,似乎这已经变成了一本数学绘本。的确,从数学学习的角度来看,绘本的确能通过故事、插图和对话,促进儿童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沟通,协助儿童学习数学概念,并进行推理思考。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也符合他们的游戏学习方式。
在《102只老鼠》这本书中,我们特别欣喜地看到,这种潜在的教育,极其完美地与故事情节、画面内容融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将学习变为直观的画面游戏,交给孩子们自己去掌握。
温馨可爱的故事、童真稚气的角色、明快清新的画面,都让本书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在这片葱翠欲滴、绿茵满园的桃花源中,鼠宝宝们开心地和爸爸妈妈喝着红茶、吃着面包、摘着草莓,诱人的红色、清新的绿色相互映照、沁人心脾。
随着这幅完美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画卷的展开,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之间,被作者偷偷地上了一堂数学课。
作者简介
徐白虹:儿童插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