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考试管理中心 机务 机务管理_机务


这是老师教学课件,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只能作为你的学习参考资料,决不能流传!! 这是老师教学课件,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只能作为你的学习参考资料,决不能流传!! 老师

汽车运输企业机务管理
第一节 概述

一、原交通部文件
交通部关于印发加强汽车运输机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

机务考试管理中心 机务 机务管理_机务

局)、计划单列市交通局: 为加强汽车运输机务管理工作,部起草了《关于加强汽车运输机务管理工作的若干 意见》,并在全国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经验交流和机务管理工作会议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和修改。现随文发给你们参照执行,并望结合你们的实际情况,制订加强机务管理工作 的具体办法。 汽车运输机务管理是保持车辆完好,减少各种消耗,充分发挥车辆效能的重要技术保证,是保 障公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公路运输正在加强行业管理,机务管理工作必须及时跟上改革 的步伐,牢固树立起行业管理的观念,面向全行业,真正实现思想和工作上的转变,并注意将机务 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以防止车辆超载、超拖,失保、失修,拼设备、吃老本的短期行为。 望各地将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随时报部。 附:关于加强汽车运输机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汽车运输机务管理工作是汽车运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 输经济效益,提供安全、及时、低耗、高效的运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汽车运输机务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车辆 改造、更新、节油、节胎以及推广检测技术等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我国汽车运输事业的持续 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四化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汽车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输企业经营机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汽车机务管理工作已跟 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思想跟不上,机构不适应,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关系没 理顺,以致出现车辆早期损坏,车况下降,运输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对汽车运输业的持 续发展极为不利,应当引起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特对加强汽 车机务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 一)、为迅速适应改革的需要,汽车机务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思想上实现两个转变, 也就是由过去只管交通系统专业运输车辆,转变为面向不同所有制和隶属关系的所有从 事客、货运输的全行业的车辆;由过去的单纯技术管理,转变为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全 过程综合性管理。 ( 二)、车辆是汽车运输业的主要生产设备,是机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汽车机务管 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主要任务是:保持车况完好,降低消耗,发挥车辆效能,及时保证运输生产的 主要任务是 需要。 其主要职责是 主要职责是: 主要职责是 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汽车机务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 2.制定各自管理范围内的规章、制度、定额和技术标准,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系统; 4.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5.积极开展各种经验交流、合理化建议和咨询服务等活动。 ( 三)、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汽车机务管理工作的领导,要有专人负责。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要明确汽车机务管理主管部门;汽车机务管理工作应纳 入公路运输行业管理范围,各级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必须相应设置汽车机务管理机构。企 业应建立汽车机务管理系统。 (四)、汽车机务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选型、配置与合理使用相结合,定期维护与计 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 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依靠技术进步,促进运输生产的发展。 (五)、各级汽车机务管理部门要做好车辆的选型、配置等前期工作,进行可行性论证, 并对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等各个环节注意技术和经济的结合,使车辆整个 寿命周期费用达到最佳值,提高车辆的投资效益。 (六)、要重视推广车辆性能检测技术的应用,积极发展汽车检测站、检测线和检测车, 逐步实现车辆检测的现代化。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制订建设各种 不同性质和规模的检测站(网)规划、管理办法和检测制度,对运输行业的车辆开展检 测。 (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要坚决防止盲目追求眼前经济效益,超限超载、超拖, 失维、失修,拼车辆,吃老本等短期行为。要求做到: 1.采用维修费用预提,分级承包、维修班组全面承包,以及维修车间、企业全面 承包等办法,确保车辆定期维护、及时修理; 2.加强爱车例维工作,建立车辆技术状况考核制度,及时奖惩,使其与经济责任 挂钩; 3.大修基金和折旧基金,必须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对车辆完好率和平均技术等级进行定期考核、评定,并列入企业领导人任期责 任目标,纳入离任审计范围。 ( 八)、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切实抓好全行业运输车辆的机务管理 工作,建立车辆技术档案,督促、安排定期维护,及时修理。根据检测制度,检查其车 辆是否符合运输条件。对不符合条件的车辆,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限期维修、直至吊扣 营运证的处理。采用各种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及节油、节胎等活动,提高车辆 使用水平,确保安全运输。 (九)、认真贯彻国家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所造成的大 气污染危害要有足够的认识,积极培训环保治理人员和添置必要的设备,摸索治理经验, 以便广泛开展治理工作。 (十)、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经 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不断探索改革汽车机务管理工作的路子,本着“管而不死,活而不 乱”的原则,通过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好的经验,加以总结完善,并根据这个意见提出 具体实施办法,使汽车机务管理工作迅速跟上改革的步伐。
微软用户1]: 桥梁 批注 [微软用户 是参照公路、 微软用户 承受能力、 有装载长宽高和承载质量 限制的标准 尺寸限制:总长、宽、高不超:18、 2.5、4 米;载质量对不同轴数,有不 同的轴载限制。 微软用户2]: 批注 [微软用户 超载是公载质量 微软用户 标准。 超限、超载适用范围有重合,由于货 物密度不同,超限不一定超载,超载 不一定超限。

二、汽车运输企业管理的内容 汽车运输企业管理 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汽车运输的特点,合理地组织运输经营活 动,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科学的方法,对汽车运输的整个活动进行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和监督, 最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实行独立经济核算,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完成尽可能多的客货 运输任务,并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汽车运输企业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1)思想管理工作 包括企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扬 主人翁的精神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是实现企业任务的重要保证,是企业管理的第一项重 要内容。

(2)组织领导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建立、健全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规定企业内 部各级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范围、承担的责任及拥有的权力,选拔和配置干部和人员,建立干部 档案和定期进行考核、评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人事上职工的录用、考核;人事档案、工资 和奖励、职工培训等。 (3)营运管理工作包括经营、计划、运务、安全和财务方面的管理,是指货源预测,了解 和综合产供销等方面的问题,掌握货运规律及运力情况,协调货主与企业间的关系,根据国家 计划,市场变化和社会需要制定各类计划,组织计划的实施、检查,分析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 调整计划,货运业务受理、运费结算和运价管理,资金筹措、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管理、成本 和盈利、财务收入计划和经济核算,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等。 (4)机务管理工作包括生产、技术、物资方面的管理,主要是指车辆、机具设备的管、用、 养、修工作,汽车运行与修理用材料的选用、保管、计量、领发,各项技术经济定额的制订、 统计和考核,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等工作. 汽车运输企业机务管理实质就是汽车运输专业性的工作与企业管理的职能有机地结合。 三、汽车运输企业机务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汽车运输企业的机务管理就是合理有效地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控制所有为汽车运输 生产服务的各项技术工作,保持车辆完好,减少各种消耗,充分发挥车辆效能,保障公路运输 的技术工作。 1.基本任务是: (1)全面组织运输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技术工作。努力推行优选的人员、车辆、机械、维修 设备和场地设施的最佳技术配套方案,提高车辆使用技术,认真贯彻计划——强制维护、视情 修理制度,保持车辆的完好技术状况,延长车辆使用寿命,保证安全生产。 (2)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努力开展车辆、机械和设备等的更新、改装、改造的技术 进步,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3)大力节约运行材料和维修材料。保证达到各项技术经济定额、降低运输成本。 (4) ,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强信息反馈和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行经济责任制. (5)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其它现代化管理。把车辆管好、用好、养好、修好,为运输 生产提供安全、质好、价廉、及时、舒适地运力。 机务管理为了实现上述的任务,必须建立生产技术指挥系统,设置必要的管理职能机构, 配备必要的技术人员,建立和健全生产技术工作责任制。 2.主要工作内容是: (1)车辆管理 包括根据市场对各类运力的需要,编制和实施车辆的更新、改装、改造计 划,制定车辆、机械、设备、场地设施方案,制订并实施各类车辆的装备标准、接收

新车规定、车辆技术档案、技术状况综合鉴定标准、车辆调拨、停驶、封存的规定、车辆 更新、改造和改装的方案和规定、车辆折旧里程和报废以及车辆的编号和标志等。 (2)机具设备管理 包括建立与实施设备的添置和验收规定、设备档案、设备的领用与保 管、设备的调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评比、设备的维修、设备的报废、设备的事故处理 规定等。 (3)汽车运行和修理材料管理 包括建立与实施计划供应、入库验收、装载运输、储存 保管、废料回收、领发和考核、燃料、润滑材料的正确选用与各项能源节约工作等。 (4)技术经济定额管理 包括编制各项标准,建立和推行技术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 制订和修订定额、定期执行计划、分析、计算和考核,以及定额的组织分工管理等。 (5)车辆的使用管理 包括制定和实施各类车辆的载质标准,使用拖、挂车的重量规定, 车辆使用条件的规定,汽和总成走合期规定,冬夏季车辆使用规定,例保和车辆技术 责任事故 处理的规定,安全驾驶操作规程等。 (6)轮胎的使用管理 包括建立和实施轮胎的装运、验收、保管、定期盘存、合理使用、 考核、修补和翻新的各项工作规定等。 (7)车辆技术维护 包括编制维护作业计划、划定维护分级、作业范围、小修作业范围、 确定维护工艺规程、工时定额、编制维护工艺文件、实施车辆技术维护检验工作等。 (8)车辆修理管理 包括制订并实施计划预防修理工作、编制大修作业计划、制订和实施 汽车和总成大修前的技术鉴定、大中修送修技术条件、汽车和总成修竣出厂验收、周转总成的 使用等。 (9)质量管理 包括在车辆维修、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全面 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显效育、标准化、计量、质量情报、原始记录和质量责任制等基础工作, 做好现场质量控制,发挥质量检验作用和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等。 (10)科学技术工作管理 包括开展同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相结合的群众 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加强科技情报、应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强环境 保护、治理三废、消除污染,进行工程技术人员、干部和工人的技术培训等。除有关技术标准 与操作规程。开展文明生产作业,全面实现各级维护和修理的费用定额和在厂周期定额。 四、企业机务管理的组织机构 企业机务管理工作由企业的技术经理分工负责领导,下设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企业的日 常机务管理工作。 机务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力求精简,做到组织精干,业务熟练, 组织精干 业务熟练, 组织精 彼此协调。即在机务管理机构中,没有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现象;没有不懂业务,滥竽充数人 彼此协调 员;自领导层到基层各级管理人员要求一致,相互支持,使机务管理工作和谐而准确地运行。 各企业的机务管理机构的设置不一定相同,与上级企业的职能部门不一定对口,但必须与 企业的管理体制相适应。例如:对于大、中型综合企业的机务管理机构一般可设置技术科、材料 科和维修场,分别负责车辆设备管理、使用,维修技术.科研和质量管理等日常机务工作。规 模较大的汽企业也可根据需要再增设其它科室。 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可合并设置机务管理职能科室 五、当前汽车运输企业机务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2、车辆结构搭配不当 3、车辆使用不合理、失维失修 4、法规不完善 5、机务管理机构不健全 6、公安、交通部门协调不够

第二节

设备管理概述

车辆是现代化汽车运输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运输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为保证车 辆的合理使用与维修,企业还装备有其它的机具设备。为了能使这些设备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效 能,汽车运输企业必须建立以车辆为重点,并兼顾好机具设备的设备管理。 一、设备管理概念 1、设备管理的内容 传统的设备管理内容,通常是从设备的使用环节开始。主要内容是设备的维护与修理,而 对于选购新车、新设备,更新、改造老车、老设备,以及对它们的价值运动形态等,往往是管 得不多,甚至不管。以致一提到设备的管理内容就被误认为是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制度。车辆 的维护与修理工作确实是很重要,但是把车辆与机具设备的管理局限在维修工作上,这就远远 不够了。维修工作仅仅是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的一个很小组成部分,设备的一生有它自身固有的 物质运动过程,对于使用单位应当是从选购开始的,经过合理使用、维修,直到被更新淘汰, 形成了整个过程。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比如,添置新车、新设备时,作严格的技术 经济分析和审查,当生产使用时才发觉它们不合 用,或是质量不好,老出毛病,要求勤停、勤 调、勤修,不仅要支出大量维修费用,还严重影响生产,最后成了一个“包袱” 。所以就要把这 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在前头,购买时做到严格把关,不让不合用、不合格的车辆、设备进场。这 样对设备的选择、评价和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就应当作为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再如,当 今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年代;制造业以新型、优质车辆代替了老旧车型的生产,运输企业为 了能优质、高产、安全地完成生产,特别是要达到节能、降低各种消耗,包括降低维修费用, 更大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就必须对现有的老旧车辆、机具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显然,这 也是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们通常把针对设备物质运动全过程的管理,称作技术管理。而另一方面,设备还具有价 值运动的形态,一般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以及更新与改造资金的筹措与 支出等。对于这些过程的管理称作设备的经济管理。所谓汽车运输企业的设备管理应当是针对 车辆和机具设备的物质和价值上的,即技术与经济上的两种运动形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 织和控制,将它们有效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设备管理体系。 2、设备管理的意义 加强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 (1)有利于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一些运输企业里,车辆与装卸机械的固定资产原 值约占企业总固定资产原值的 40%~50%,比重相当大。不仅车辆多,而且随着工农业生产的 发展,为了适应各种运输需要,企业拥有的车辆趋向于车型多样化、吨位大型化、动力柴油化、 结构控制电子化、自动化。企业的其它设备,如各类机床、汽车清洗、加注燃油、检查和维修 用的各种设备等,虽然固定资产原值占的比重不大,但用量仍较多、门类也很广,而且随着技 术进步。也日趋精密化、电子化、多能化和自动化。面一对这些资产很高、性能精良的汽车运 输设备,只有实行科学性的管理,才能使它们发挥最大的效能、增产节支、提高经一济效益. (2) 有利于企业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 汽车运输的生产活动是由驾驶员驾驶着车辆实现的, 运输离不开车辆,只有正确地使用车辆,并使它们经常处于技术完好状态,才能保证所有的车 辆随时都能投入生产,不带病工作,使生产秩序井井有条,顺利地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 (3)有利于加速实现生产现代化。实现汽车运输生产手一段现代化的途径是更新、改造车 辆和迅速掌握新型车辆的使用与维修的先进技术。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对运输生产的影响 从广度上看,它直接影响汽车运输生产所完成的数量、质量、安全、消耗以及投资费用等。从 长远上看,运输生产对车辆设备的依靠性是明显的、重要的,以前很多是手工做的工作, 现在已为先进的车辆功能所代替,机器逐步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是现

代化大生产的发届趋势,汽车运输的发展也不例外。 3、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环节 车辆与机具设备的现代化管理工作应当包括以下的主要工作环节; (1)设备的评价与选择 包括对购置的新设备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根据可行性分析的结 论选择设备。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应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故原则,正 确地选择车辆或机具设备的最佳方案。 (2)设备的合理使用 包括结合车辆或机具设备的特点安排生产, “配备符合条件的驾驶员 或操作人员,设置必要的停放和维修用场地,规定一系列有关正确使用车辆或机具设会的规章 制度,并以各种方式把操作者组织到设备管理工作中去,使设备管理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 上。 (3)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修理 包括规定维护与修理你分级、周期和项目,编制定期检查、 维护和修理计划并组织 实施,编制检查、维护和修理的工艺和标准,组织维修所用器材的供应、储备等。 (4)设备的改造和更新 包括根据国家更新设备的规定,企业发展生产、技术进步和经济 合理性的需要,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编制更新和改造的规划和方案,筹措更新、改.造资 金,选择、评价新型车辆和机具设备,做到有计划、有点地对现有车辆与机具设备进行技术改 造与更新,合理地处理老旧车辆与机具设备等。 (5)设备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健全,以及进行设备时日常管理工作前者包括划分职责范 围,配备一定数量的工稷技术管理人员和制订岗位责任制等。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设备分类、 登录、编号、调拨、事故处理和报废等。 二、 设备的损耗及其经济后果 1、损耗的类型 车辆与机具设备技术状况变坏的主要原因。是组成设备的零件在使用中由于磨损、腐蚀和 疲劳等逐渐损伤,使零件原有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发生变化,破坏了零件间的配合特性 和合理的相关位置,导致设备原有的正常工作规惨遭到破坏。 磨损是伴随摩擦产生的,配合零件作相对移动产生摩擦,使零件表层分子逐渐剥落,零件 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发生变化。事实是既使在完全正常的使用中也避免不了磨损,而且磨损随使 用时间的推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研究磨损是掌握车辆、机具设备在整个寿命期内技术 完好规律的一个重要基础和依据。 根据磨损的性质,车辆与机具设备的磨损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损耗。有形损耗是指通过人 的肉眼就能看得见的物质方面的磨损,无形损耗是指由于同类的新车型或新设备生产出来后, 一方面新设备便宜,另方面新设备揭示出原设备的功能落后。使原设备的贬值。这是一种无形 的损耗,也叫精神损耗。 有形损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使用磨损引起的使用损耗,另一种是由于自然磨损引起的 自然损耗。使用损耗是指车辆或机具设备在运行使用过程中,相对运动的配合零件因正常磨损 逐渐改变零件的材料物理性能、几何形状和尺寸,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设备的技术性能变坏, 就要进行技术性修复工作,即修理。否则车辆及机具设备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都会明显 下降。虽然损耗是指车辆或机具设备在保管或闲置过程中,遭受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损耗,如 腐蚀,以及受风、雨、雪的袭击和烈日暴晒等的损坏。合理地使用车辆与机具设备,做好养护 工作,可以大大减轻和延缓它的使用损耗。做好保管和停放工作,如做好涂油封存,架空长期 停放,做好防潮、防尘工作等都可以减少自然损耗。 设备的使用磨损规律。一般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它们的磨损速 度和程度是不均衡的,如

由图可以看出设备的磨损分为三个时期。 (1)初期或走合期。这是在设备开始运行后较短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零件加工表面多少还 存在着宏观和微观的几何缺陷和不平度,初期使用中名,胶合、传动、摩擦,发生了较强烈的 磨损,消除了制造缺陷,使磨损曲线在这一阶段内表现有较大的斜率,磨损较快,易成间隙.同 时,设备在设计,制造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在这一阶段也会迅速暴露出来。这时。应当多做 检查。及时调整、处理,否则磨损就加剧.

图 2 设备磨损曲线图(浴盆曲线) (2)设计和制造良好的设备,通过走合期后。进入稳定磨损的正常期。正常期内的磨损曲 线随时间变化连续,长时间内作均匀的少量增长,磨损量很小,是为设备的正常磨损时期。 (3)当设备经过长时期的正常使用,自然磨损增大到一定数量,达到极限磨损值时,设备 进入了后期磨损阶段.磨损急剧增长,曲线表现为抑角加大,迅速上升,在设备中表现间隙增 大,连接的传动、润滑等条件变恶化,冲击载荷大。结果是一方面会出现磨损加剧,另方面会 引起设备出现工作异常的现象,设备的零部件也大多进入老化。这时,要求认真地研究设备修

理的经济性,对比采取修理与改造更新的经济效果,进行决策。 无形损耗也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无形损耗是由于车辆设备的制造厂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减少,使生产成本降低,车辆或设备的价格便宜了,原有的设备贬值。 第二种无形损耗是由于新型车辆或设备的效率更高、性能更好、能耗更低,使原有设备的经济 效能相对降低,产生了损耗而贬值。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技术的老化程度也加 快。现在认为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设备,过一段时间后,技术上就变得陈旧了,继续 使用在经济上就不合算了。因此,无形损耗的特点是它影响着汽车运输企业仍继续使用老旧车 辆和机具设备。 为了消除原有设备与新型设备间的技术差距,采取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革新或技术改造。 比如针对解放牌原型汽车节能进行的发动机技术改造,改善它的经济效能。但是当采取技术革 新或改造仍不能达到应有的技术与经济目标时,就应当考虑对落后的设备实行提前更新。 2、设备损耗的经济后果 有形的和无形的损耗都会引起车辆与机具设备的原始价值的降低,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 不同处是有形损耗达到一定的程度。在大修前使设备不能再有效地工作,而无形损耗并不影响 它们进行生产,仅是影响效益、在车辆与机具设备管理中、常常遇到下述两种情况。 (1)车辆或机具设备已完全遭到有形损耗,但无形损牦期还没有到。这时。只要对遭受有 形损耗的车辆或机具设备进行一次大修理,或是更换一台同型的新设备就可以了,尚无需提出 使用新型设备的要求。 (2)车辆或机具设备到达无形损耗期早于有形损耗期的情况。这也是时常遇到的情况,由 于一辆汽车通常有形损耗可入达 10 年,甚至更长,而技术进步很快,经过 3~6 年又出现了新 车型、新设备。这样,无形损耗期就比有形损耗期短得多,企业就面临着选择,是继续使用原 有设备呢?还是应用先进的新型车辆或机具设备来代替尚未折旧完的原有设备呢? 显然,不论是选择进行大修,或是更换一台同型的设备,或是继续使用原有设备,或是更 换尚未折旧完的原有设备的这些问题,都须要进行经济什算和分析,力求做出技术上先进、经 济上合理、符合于国情、符合于企业实际的决策。 三、 设备的经济计算 投资效果是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核心,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主体。就是说,一个技 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效果的大小。投资效果计算与评价的方法的种类很多, 归纳起来,可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按照求取的目标:收益或是费用的大小来划分。 1、资金时间价值的涵义 资金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劳动量,把它投入生产或流通领域,能够产生利润或利息形态的 增值。就是说,货币形态的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使它获得了利润或利息的增值。不同时 间的等量资金(货币)是不等价的,是不能简单地相加的。例如,今天的 1 万元与 10 年后的 1 万 元是不等价的。这个差值就是以货币为形态的资金所带来的“时间价值”。 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尺度是指不同时间、资金价值的换算率。现有的换算率有两种: 一种采用银行的利率 一种采用标准动态投资收益率 对于市场经济社会,由于自由竞争和价值规律起着充分的作用,这样在各部门、各行业之 间就产生了一个平均的利润率, 很行利率就在接近这一平均利润中的上下波动。所以,普遍使 用银行利率作为计算尺度。我国现行的银行贷款利率偏低,若以银行利率作为尺度还不能充分 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间不存在平均利润率,资 金在各部门发挥的效益客观是不同的。因此,不能采用统一的资金时间价值换算率,而应该采 用按不同部门所制订的“标准动态投资收益率”作为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尺度。但是如何正确 制订标准动态投资收益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微软用户3]: 批注 [微软用户 参考 微软用户

2、时间价值计算方法 (1)单利法和复利法 时间价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形式有单利法和复利法。 1) 单利法是指资金运动过程中,仅本金 P 生利息 I,利息并不生息的一种方法,利息的 计算: I=P.i.n 式中:i——利率; n——期数。 单利法的出发点是资金在投入生产后的全部机能时间内, 每年以一定的效果系数(投资收益 率)为社会提供一定的经济效果。并且假定每年创造的新财富,不再投入到国民经济建设中去, 是从简单再生产的角度计算经济效果。这是一种静止的观点,不大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复利法是指资金运动过程中,不仅本金 P 本身生息,利息也随时间的递增生息,利息 I 的计算公式为, n I=P[(1+i) -1] 复利法的出发点是资金在投入生产后的当年,就得到一定的经济效果,投资者将这部分效 果又作为生产资金,重新投入生产领域。第二年它和原来的投资一起,以一定的效果系数为社 会提供经济效果,以后投资者又将这部分效果作为生产资金投入生产领域,如此不断地反复进 行下去。 西方国家对时间价值的计算,主要是考虑资金的利息或收益,以利率或收益率作为时间价 值的尺度,以复利公式作为计算基础,广泛采用贴现方法进行计算。例如,把投产前的一切费 n 用,按其发生年份,采用(1+i) 这一复利公式,折算成基准期的时值;把投产后的费用或收益, n 采用 1/(1+i) 这一复利公式,折算成基准期的时值。然后根据基准期的费用与收益,衡量方案 的效果。这样,计算中就包含时间因素的价值也具备可比的条件了。 (2).时间价值的基本计算公式 由于具体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资金筹措情况的不同,有的项目要求一次投入资金;也有的要 求分期分批投入资金;有的需要定期定量逐步投入、一次进行偿还;也有的需要一次贷入资金、 等额分期地偿还,还有其它进行投资和偿还方式。因此,有多种多样的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 法和公式,其中常用的计算时间价值的公式有六个。 1)计算公式中常用的符号和名词 复利计算公式中的符号,可以借助时间标尺表达出资金在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位置,如图所 示。

资金时间标尺 P:代表资金的现值,位于创始期开端; S 或 F:代表资金的终值,即未来值,等于本利和,是资金到未来某一特定日期的数额。位于 时间标尺的几个点上,或位于某一特定时间的终端; R 或 A:代表一连串的等额偿付的金额,发生在每一期末,且数值相等; I:代表每期的利率或收益率; 1,2,3,---n :代表计息的期数,通常以年、半年、季为一计息期。 常用的名词:

①时值 资金在运动过程中针对某一基准时间来说,所处的时间位置不同,价值不同。将资 金在运动过程处于某一时间的价值叫时值。 ②现值和贴现 在资金运功过程中,把将来一定时间发生的金额折算成现在时间的价值,这 种折算程序叫贴现,把折算到现在时刻的价值金额叫现值。 ③未来值 在资金运动过程中,现时的资金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后的资 金新值叫未来值,或将来值,也是指本利和,终值也是资金的未来值。 2)基本计算公式 ①以一次偿付终值(复利)系数[i-n Fci]计算。已知一现值金额 P,按复利率 i 计算,求 n 期 末的未来值(终值)S,计算公式: n S=P(1 十 i) 。 例 1 一公司向银行贷款购车,贷款资金总额 P 为 200 万元,利息为年率 12%,5 年末一次偿付本息,计算 5 年末 应偿还的本利和总额是多少?(352.468 万元) ②以—次偿付现值系数[i-nPpw] 计算。已知未来款或终值款总额 S 和复利率 i,求 n 期前那时 的价值,即现值 P。由前公式知,其计算公式应为: -n P=S (1+i) -n (1+i) 称“一次偿付现值系数”,以符号[i-nPpw]表示 。 (可根据已知的 i 和 n 值从现值系数去中查得) 例 2 一企业为保证 2 年后得到买 10 辆车的金额 30 万元,求现应向银行存入多少金额。 已知银行的半年利率为 8%,按每半年复利计算。(22.0509 万元) ③ 以等额系列复利系数[i—nFRs]计算。已知一连续等 额的期末偿付金额 R,按复利率计算,求 n 次偿付后的未来 值 S 本利和共是多少,参见图。计算公式:

等额系列资金时间标尺

式中 R 后的 称“等额系列复利系数”,或称“年金 终值系数”,以[i—nFRs]表示。 例 5 企业每年筹资 10 万元作为车辆更新基金,复利率 10%,求 10 年后的购车基金总额 是多少?(159. 3742 万元) ④以等额系列基金存储系数[i-nFSR〕计算。已知在 n 期末要获得的未来值,求在 n 期内,每 期应存入多少等额的存款 R。计算公式; n R=S(i/((1+i) -1 ) 该式为上式的逆运算。式中,S 后称为“基金存储系数”或“偿债基金系数”,以符号[i-nFSR] 表示,可根据 i 和 n 从基金存储系数表中查得。

例 4 一企业 10 年后要获得 10 辆车的更新资金额 300 万元,若年利率 12%,每年计息一 次,求每年应存入的等额存款是多少?(10 年内每年未应存入等额存款 17.094 万元) ⑤以等额系列资金回收系数[i-nFPR〕]计算。已知从银行贷入一笔资金 P 和应计的复利率 i, 求在 n 期内每期应等额偿还的本息金额 R 。计算公式:

式中,P 后称“资金回收系数”,以符号[i-nFPR〕]表示。 (可根据 i 和 n 值从资金回收系数附表查出) 例 5 维修厂为实施工序机械化,改造机具设备初期投资 5 万元,机械寿命 n=10 年,年 利率 12%, 每年计息一次, 求每年需要等额节省多少金额才能不亏本? (10 年内每年都节省 8849 元才能抵偿设备改造初期投资的 5 万元) ⑥以等额系列现值系数[i-nFRP]计算。已知在 n 期内,每期末付出的等额偿付金额为 R 和应 计的复利率 i,求全部偿付总额的现值 P。计算公式:

该式为上式的逆运算。 式中 R 后称“等额系列现值系数”或“年金现值系效”, 以符号[i-nFRP] 表示,可根据 i 和 n 值从等额系列现值系数表查得。 例 6 维修厂由于实施工序机械化每年可节约维修费用 l 万元,机械的寿命 n=10 年,年 复利率 11%,求改造设备的初期投资额(现值)最大值为多少才不致亏损。 (初期的投资额最多不能超过 5。 8974 万元,超过就会亏损。 熟悉并掌握上述的金额贴现计算公式,便于计算和分析投资的经济效果。但是一个项目所 发生的投资和费用,往往不是呈简单规律性的,有时有的年份有多有少,这就需要运用上述诸 公式分别进行计算,然后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某项工程投资开始时期一次投入 100 万元,在以后 6 年内每年末又投入 50 万元,其 中在第二年和第四年末又各增加投资 80 万元。在年利率 12%情况下,求相当于全部投资都在 建设初期一次投入的现值总金额。 解 建立资金时间标尺,如图所示。

资金时间标尺 投资总额的现值内四部分组成, ①P1=100 万元; ②P2 为 R=50 万元,n=6 期,i=12%的等额系列 偿付金额的现值。按第 6 法得到:P2=205.5705 万元,

③P3 为第二年投入 80 万元的现值,n=2,i=12%, 代人第 2 法得到:P3=63.7752 万元; ④P4 为第四年投入 80 万元的现值,n=4,i=12%, 代入第 2 法得到:P4=50.8416 万元 投资总额的现值为;P=P1+P2+P3+P4=420.1873 万 元. 四、设备寿命 在机务管 理中,要研究和分析车辆与机具设备的寿命,其寿命按属性可分为技术使用寿命, 经济使用寿命和合理使用寿命三种. 1、设备的三种寿命 (1)技术使用寿命或称物质寿命 是指车辆或机具设备从开始使用,直到由于使用磨损和疲 劳等,使车辆已不能用修理方法恢复其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完全不可用状态所经历的整个时间。 影响车辆与机具设备技术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对车辆来说,如:车辆运行条件,包括道路条 件、货物种类、装卸方法、驾驶操作方法、车速和装载质量等;车辆本身的制造与修理质量; 车辆维护程度和自然损托等。加强维护并提高修理工作质量,都能延长汽车的技术使用寿命。 (2)经济使用寿命 是指考虑了车辆或设备的有形与无形的损耗, 以最佳经济效益的观点进行 分析,保证车辆或设备的运行消耗最低,根据年运行总费用最低确定的使用期限。在车辆或设 备的技术使用寿命的后期,由于设备的老化,使运行总费用中包括的能源消耗和维修等项费用 日益增高,依靠这么高的运行费用来维持它的物质寿命,在经济上不一定合理。因此,必须根 据年运行总费用的高低来决定是否再继续使用下去。在车辆或设备的年运行总费用中主要考虑 的是:它的一次投资费、现行的基本折旧提成率(现行的汽车年平均折旧率为 8%)、大修费用、 维修费用、运行材料费用和管理费等。 在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时,是从技术与经济两方面考虑的,而技术上的成效,最终也会反 映到产量和利润上。因此,用核算有关运输成本的方法确定经济使用寿命,乃是研究经济寿命 的一种技本方法。 (3)合理使用寿命 是指以车辆或机具设备的经济使用寿命为基础,考虑整个国民经济的发 展、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汽车工业生产的发展等因素,制订出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使用期 限。这实际上是考虑了国民经济的现实性与可能性,而加以修正了的经济使用寿命。汽车合理 使用寿命的量标主要是以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计量,机具设备的是以使用年限计。 2、设备经济使用寿命的确定方法 确定车辆与机具设备的经济使用寿命,即选择更换它们的最佳时期是机务管理中的一个重 要问题。运筹学中的更新论是从计量的观点出发,运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各种设备的合理更新 方案的。确定它们的经济使用寿命所依据的原则应是:使设备的一次性投资和各年度经营费用 的总和达到最小。其计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低劣化数值法 假设 K。代表车辆或机具设备的原始价值,例如过去一辆解放 CAl0B 货 车车价 16600 元,7 套轮胎计入成本摊销,实进固定资产 12400 元,再减去残值 509 元,则一 辆解放货车的原始价值,即基本折旧为 11900 元。T 代表已使用的年数(或已行驶的里程数,千 公里),则每年分摊的设备费用为 K。/T 。随着 T 值增长,年平均的设备费用 K0/T 减少。 而车辆的使用时间越长,使用的和自然的损耗会加剧,它们每年(或每千公里)的维护、修理、 燃料和大修的费用就越增大,这就叫设备低劣化。如果,这个年度经营费每年(或每千公里)以 λ的数值增长,则 T 年后,这个数值增加到λT,在这 T 年内的平均增长数值为λT/2。而 T 年 内平均每年的设备费用总和为: Y=λT/2+K0/T

若使 Y 值最小,取:Y 的一阶导数为零。 1/2 TOPT=(2K0/λ) TOPT 即为车辆或机具设备的最佳的经济使用寿命年限 。 解放 CA10B 货车的原始价为 11900 元,车辆的燃料费、维护修理费、大修费用等随车龄增 长而增加,若每年以 375 元的速度增加时,则 TOPT 为 8 年。 应当指出,上述计算并未计入资金的时间价值。 (2)判定大修与更新界限法 是为了预测车辆与机具设备到达一定的使用期限后,进行大修 还是进行更新怎样才可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这里只是针对更新与大修汽车进行讨 论的,而机具设备的这一问题也是一样的。 考虑买新车,不仅要想到买新车需要基本投资,还要计入原有旧车那部分尚未折旧完的价 值所造成的损失,大修一次再用一个大修周期需要的大修理费用,以及大修后比新车增加的营 运成本部分。其增加值为大修车与新车的吨公里成本的差值,乘以到下一次大修期间可完成的 吨公里产量 。 另外, 由于新旧车的大修周期、 生产效率以及维修费用都不相同, 因此在比较时, 要使用适当的修正系数将新车的投资费用相应地稍许减小些,以体现在这些方面的效益。当更 新优于大修的时候,下列的判定式关系应当成立: Ri 十 Sa>Kaαβ+Sb Ri---车辆第 i 次大修费用,元, Sa------大修车与新车比较,营运成本上的损失。其值等于两者成本差值乘以到下一次大修间的运 输产量,元; Ka-----新车的原始价值(不包括轮胎),元; α---系数,是指大修车与新车在一个大修周期内的生产率比值; β---系数,是指大修车与新车在一个大修周期内的行驶里程比值; Sb-----因更新引起旧车未折旧完的价值损失,等于折旧余值减去残值。 由上式可知,仅当旧车的大修与经营损失的费用总和超过了新车修正了的原始价值与未折 旧完的损失之和时,更新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 (3)统计计算法 是根据企业常期大量使用同型车辆积累得到的经验统计数据,经过分析整 理,得出各车型的经济使用寿命。 目前,确定汽车经济使用寿命多采用低劣化数值法为主主,判定大修与更新界限法为辅进 行计算。在确定燃料费、维修费和大修均摊费随使用寿命增长而增高的数值关系时,利用了线 性回归计算方法。 五、 设备的更新 1、车辆与机具设备的更新 我国的汽车更新政策,为了保证汽车运输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先行作用,已从修到不可用 的技术使用寿命发展到以最佳经济观点分析,来保证营运比耗最低的经济使用寿命阶段。这充 分表明合理更新车辆是发展汽车运输事业的关键。 设备磨损到不能继续使用的程度,用相同的设备进行更新,这是一种简单的替换。在当今 技术进步很快的条件下,采取简单替换已是一种落后的机务管理方法,应当是用高效能的先进 设备来代替技术上不能继续使用、经济上不宜使用的陈旧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使汽车运输生 产技术装备的水平不断提高。在选择更新设备时,常常遇到下述的两种恃况。

一是针对长期使用同一类型设备的情况。这时应从不同厂牌、性能类似、投资和营运费用 各不相同的设备中,选择出最有利的设备方案。 一是在技术进步情况下,如何对待新、老设备的选择。 (1)针对长期使用同一类型设备的情况,方案的方法 要从不同厂牌、性能类似、投资和经营费用各不相同的设备中,选择有利的设备方案,需要 考虑资金的时间效益。方法是将未来费用值都贴现成为第一年开始时的现值,按一定的方法计 算它们的长期使用总费用,然后进行比较,从中选择经济上合理的最佳方案。 (2)技术进步情况下,针对新、老车辆或设备的选择:随着技术上的不断进步,应会出现 要不要采用新型车或新型设备的问题。方法如上:比较 N 年更新一次,长期使用时所需的最小 费用 Kn0 ,当新车 Kn0 小于原型车 Kn0 时,经济上合算。 2、评价技术方案常用经济指拣 选择技术方案进行投资决策,须要有一些具体的经济定量分析指标,除了可以利用前面介 绍的资金时间价值和以最小使用总费用确定经济使用寿命的方法以外,还可采用下述的一些指 标。 1)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法(CPB)也叫偿还期法,是从收益大小的角度比较不同方案的投资效果的静态计 算法。它表示某项投资全部收回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指标的时间越短,投资效果越好。投资回 收期 T 按下式计算: T=K。/M (年) 式小:K。——总投资额, M—每年的利润额,即每年的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 2)追加投资回收期 追加投资回收期是指一方案比另一方案要追加(多花)的投资,以两个方案的年成本费用节 约额来补偿所需的年数。这是一个相对的投资效果指标,适用于不同方案的比较,计算时无须 涉及投资项目的生产总成本、产品价格、利润等一些因素,计算简便,比较常用。它的计算公 式是: T=⊿K/⊿C (年) ⊿K----投资增加的差额; ⊿C ----增加投资使年成本降低的差额。 例如,A 方案需投资 3000 万元,年成本 1000 万元;B 方案需投资 2200 万元,年成本 1200 万元。则追加投资回收期就是 4(年)。【(3000-2200)/(1200-1000)=4(年)】 这点尚不足以说明哪个方案好,必须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投资回收期 T。相比,方能做出判 断。当 T<To 时,说明 A 方案增益得多些,投资花费相对少些,使追加投资回收期小于标准规 定值,应取 A 方案。 3)净现值 净现值(NPV)是一种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是把各期回收金额折算成基准年的现金 数,并累计起来与基准年的总支出相比较,看其实际效果。计算公式:

式中;Mn—每期的利润额;

n——回收第一期到第 t 期的期数; K。——总投资额现值。 4)利润指数 利润指数(PI)与净现值相比,同属一个原理,但它是个相对数。这个指标在对投资基数不 同的方案选择时,十分重要,是净现值无法解决的。计算公式:

5.年成本 年成本(AC)是指将各方案的投资和作业成本(年经营费), 按基准投资收益率(即最低要求的 投资报酬率)换算成等额偿付系列的成本模型。比较年成本最低者是经济可取的方案。这是一种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动态汁算投资效果的方法。步骤分三步: (1) 将投资和残值分别按等额系列资金回收系数和等额系列基金存储系数分摊 到使用年限内每一年度末(ACK)。 (2) 将不同时期每年年末未偿还的等额系列经营费,按标准投资收益率 i 折算 为现值金额(AC0). (3) 年成本 AC= ACK- AC0 六、设备综合管理学 1. 设备综合管理学概念 设备综合管理学又叫设备综合工程学,是对设备实行全面综合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 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在设备维修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 设备综合管理学是为了使与寿命同期的总费用达到最经济,把所有适用于固定资产的有关 工程技术、管理、财务以及其它实际业务综合在一起,构成一门新学科。或是说它是一门以设 备整个寿命期作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设备的效率为任务,使其寿命周期的总费用达到最经济的 综合性科学。 它与传统设备管理的区别是:综合管理的是设备一生的全运转过程,一生指从对设备进行 研究开始,直到报废为止,并且在内容上展开到技术、管理与经济等方面,涉及的部门也多。 需要技术、财务、物资、人事等部门共同协同进行,做到技术上、经济上都要管,特别是要讲 究经济效果和费用。传统管理仅是对设备的使用和维修阶段进行管理,内容上偏重技术;管理 上仅是由机务或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力量薄弱,常常是照顾不到经济效果和费用。 2.设备综合管理学的五个特点 (1)它把设备同期费用作为评价设备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追求最低的寿命周期 费用。设备综合管理学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对设备一生,即从方案研究——设计——挑选——安 装——试验——使用——维修——改装——更新一一报废为止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全过程所消 耗的总费用称寿命周期费用。最简单的例子是:买新设备不能单看价格是多少,还要看使用过 程中消耗费用多少,维修费用,安装调试费用是多少等等。 日本、欧美在设备管理方面的奋斗目标是综合效率,包含六个方面,即产量、质量、成本、 交货期限、安全卫生环境和劳动情绪。 (2)它是把技术、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对设备进行全面研究的边缘科学。 在技术上,高度现代化的设备是综合了机械、电子、化学、环保、安全诸方面的技术和各种专 门科技成果的产物。为了管好这样的设备,要从横向上掌握好这些技术;财务上不仅要对设备

价格、制造与维修费用进行核算,讲究经济效果,还须对折旧、经济寿命等进行认真地计算、 比较;管理上必须研究适合设备特殊要求的组织、人员和制度,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即在设 备工作中善于运用经营管理、质量控制、价值分析等管理方法。所以这种设备管理是多种技术 性的,须要综合性的人才. (3)它把重点放在进行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上。可靠性就是无故障,维修性就是容 易进行维修。可靠性的理想极限是“无维修”的设计目标。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设备来讲,现 在还不能实现“无维修设计” 。为了逐步接近这种理想,必须先进行提高可靠性和方便维修性的 设计,减少以至消除故障,使之易于维修。 (4)它把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作为研究和管理的对象。从研究、设计…直到更新、报废, 系统地改善各个环节的机能,使设备在生产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5)他把设备的信息反馈管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厂内外有关设备的设计、制造、 使用效果和费用情报信息反馈的处理,使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不断提高. 3、全员生产维修制 全员生产维修制是日本设备工程协会倡导的一种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制度。它的要点是: 1) 使用较完整的维修方式 事后维修——用于一般性设备; 预防维修——用于重点设备; 改善维修——对原有设备讲行改装,以提高设备的质量; 维修预防——设计新设备时,注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2) 划分重点设备,加强管理。从在用设备中,依据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采用评分的办法, 选出重点设备,加强管理。确定重点设备的依据,一般是: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产品质量、 生产成本、合同交货期、安全和环境卫生的影响程度。每年还根据生产的发展变化情况,对重 点设备做一次调整。 3)发动生产第一线上的操作工人参加设备管理,搞好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 4)重视维修记录和分析研究。完整地记录收集设备维修的实施情况的原始资料;对原始资 料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对各种故障原因分析。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分析等。绘制比较醒目的图 表,编写维修月报;制定各种标准化资料,编好设备检查标准、维修作业标准等。 5)强调工作作风上的保证,开展 5S 活动。5S 为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教养(指文 明礼貌、遵章守纪、遵守公共道德)五项活动的缩写。 6)积极培训专职设备维修人员。详细制订并执行各级、各类专职设备管理、维修人员的 业务教育计划,并进行考核。

第三节 车辆管 理 运输企业机务管理的中心是对车辆、设备的管理。车辆是运输企业从事生产活动最主要的 生产工具,又是一种技术复杂的运输工具。因此,车辆管理必然成为机务管理乃至企业全面质 量管理工作的重点。 车辆管理就其广义来说是指对车辆规划、选购、使用、维护、修理、改装、更新和报废全 过程的综合性管理。车辆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车辆前期管理;车辆基础管理;车辆使用;车辆检 测维修;车辆改装、改造、更新与报废五个方面。 一、车辆的前期管理 车辆的前期管理是指从制定车辆发展规划、择优选配、接受新车,到车辆投产使用初期这 一段的管理。 原交通部规定, 车辆发展规划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制定,旨在对运力的增长进行宏观控制。

汽车运输企业应在上述规划指导下,确定经营战略,做出相应的车辆发展中、长期规划。这部 分通常不是企业管理的内容。但是,企业新增营运车辆,必须事先向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提出申 请,说明数量与用途等,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购置。否则,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不予签发营运证, 不准参加营业性运输。特别是危险货物运输、旅游客运等运输。 从上述意义上讲,企业的车辆前期管理是从择优选配开始的。 1.车辆的择优选配 车辆的择优选配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包括择优选购和合理配置两方面内 容。 择优选购是指运输单位根据生产需要和运行条件,按照对车辆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 维修和配件供应的方便性,以及产品质量的优劣等因素,进行择优选型购置车辆,以提高车辆 的投资效益。在选择新的车型时,还应考虑企业管理水平和维修能力,讲究实事求是,避免盲 目性和随意性。 合理配置是指运输单位根据所承担的运输任务的性质、运量、运距和道路、气候,以及 配件供应情况等条件,合理配备车辆结构,确定大、中、小型车辆的比例;汽油、柴油汽 车的比例;通用车、专用车的比例等等,以充分发挥车辆的吨(座)位利用率。 车辆的择优选配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国家和企业都有利。因此,运输企业各级机 务管理部门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汽车运输企业选配车辆应紧紧围绕车辆发展规划来进行,并由有关部门事先进行可行性论 证,经审批列入计划后执行。 2.新车的接收 企业在接收新车时,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按合同和说明书的规定,对照车辆清单或装箱单进行验收,清点随车工具及附件等。 注意仔细检查车辆外部机件是否缺少或损坏,是否存在加工或装配问题。对于接收的 各种专用车,尤其应当加强检查。如果发现较大问题,要及时分析解决。凡不符合条件的,一 律不予接收。验收进口汽车,一定要委托商检部门进行商检,或邀请其共同参与验收,办好商 检手续。 (2)新车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椐制造厂的规定进行清洁、润滑、紧 固以及必要的调整。 (3)企业接收新型车辆,在投产前,应对驾驶员、维修工及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使用,维修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条件、调整数据;熟悉车辆结构和性能,以便掌握使用 技术和维修方法。经考试合格,方可使用车辆。 (4)新车在投入使用前,应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并配备必要的附加装备和安全防护装置。 (5) 新车必须严格按照走合期的各项规定进行车辆的走合运行这对降低车辆机件磨损的速 度,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6)新车在索赔期内,一定要严格按制造厂的技术要求使用,不得超载和改装,并做好使 用记录,以备查阅。燃、润料及车辆配件,一定按原厂规定合理选用。一旦发现车辆 损坏等质量问题,应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鉴定,查明原因,做出鉴定报告。若确属厂方 责任要及时索赔。对进口新车尤要特别注意。 二、车辆的基础管理 车辆的基础管理主要包括车辆的装备、车辆档案、车辆技术等级、车辆技术经济定额,车 辆的停放、车辆的调拨、停驶、封存和租赁、车辆折旧等七项管理工作。 1.车辆的装备 车辆必须按规定配备经常性装备和各种临时性装备,以保证在不同条件下,正常和安全运 行。

1)车辆的经常性装备 车辆的经常性装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保证齐全、完好,不得任意增减。 这里所涉及的标准包括国标 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4785《汽车及 、 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 位置和光色》 和交通部 JT3111 《公路客运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 JT617《货运全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JT3 115〈 〈货运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 由于明确了标准,从而保证了装备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也提高了可操作性。 2)车辆的临时性装备 车辆的临时性装备是在特殊运输条件下或运输特殊物资肘,配备的非经常性装备。临时性 装备有以下几种: (1)根据地区和气候条件配备的临时性装备。如:北方地区冬季的车辆保温与预热装备。 (2)根据道路条件配备的临时性装备。如:汽车通过冰雪、泥泞及翻浆道路时,需要的防 滑和牵引装备。 (3)根据货物的特殊性质,加装的临时性装备。如:运输超长、超高、超宽,以及鲜活、 易燃等物资时,配备的装置. 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装备,应符合交通部 JT617—2004《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有关 规定。 车辆的临时性装备,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备,在任务完成或季节过后,应主动拆下, 统一保管,及时检修,以备再用。 2.车辆技术档案建立与管理 车辆技术档案是指车辆从新车购置到报废整个运用过程中,记载车辆基础情况、主要性能、 运行使用、检测维修和机件事故等内容的车辆资料的历史档案。它是了解车辆性能和技术状况 及其变化原因,掌握车辆使用、维修规律,为车辆维修、改造、更新和配件贮备提供科学依据。 也是评价技术管理的依据之一,所以它是车辆的一项重要基础管理工作。 l)车辆技术档案的格式 辆车技术档案的格式,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统一制定。同时,车辆技 术档案应作为发放、审核营运往的依据。 2)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企业必须重视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将车辆从购置到报废全过程的技术管理活动, 系统而扼要地记入车辆技术档案。 车辆技术档案必须逐车建立,并做到“认真填写,妥善保管” 。车辆技术档案的记载应做到 “及时、完整和准确” 。所谓及时,就是档案中规定的内容,要按时记载,不得拖延。所谓完整, 就是要按规定内容和项目要求,一项不漏地记载齐全,不留空白。所谓准确,就是一丝不苟、 实事求是地记录,使其真实可靠。 3)车辆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 (1) 车辆基本情况和主要性能,记载车辆的装备、 技术性指和规格、 总成改装和变动情况; (2) 车辆运行使用情况, 记载车辆的行驶里程、 运输周转量、 燃润料消耗与轮胎使用情况, 车辆机件故障等情况; (3)车辆检测和维修情况,记载检测的时间、内容、结果以及查明故障或隐患的部位、原 因及解决对策,历次维修情况,以及主要总成的技术状况; (4 车辆事故处理记录,记载车辆机件事故发生的状况、原因、损失、解决对策及处理情 况等。 3.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鉴定 长期的生产实践告诉我们;定期地进行车辆综合鉴定,并核定车辆技术状况等级,是加强 车辆管理的有效途径。在改革车辆维修制度的条件下,更有其现实意义。开展车辆技术状况等

级鉴定,掌握车况变化动态,适时地组织车辆维修、是不断提高车辆素质的保障。 1)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鉴定 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鉴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制定制度,各级交通运 输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监督,企业具体执行。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 2)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划分 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划分,在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中做了较为明确的 说明,不仅定性,而且定量,便于核定和执行。 按照原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运行车辆的技术状况可按下列条件分级。 (1)一级、完好车:是指新车行驶到第一次定额大修间隔里程的 2/3 以前和第一次大修 后行驶到第二次定额大修间隔里程的 2/3 以前, 汽车各主要总成的基础件和主要零部件坚固可 靠,技术性能良好;发动机运转稳定,无异响、动力性能良好,燃润料消耗不超过定额指标, 废气排放、噪声符合国家标准;各项装备齐全、完好,在运行中无任何保留条件。 概括起来, 一级车的标准有三条: 一是车辆技术性能良好, 各项主要技术指标符合定额要求; 二是车辆行驶里程必须在其相应定额大修间隔里程的 2/3 以内,三是车辆技术状况完好,能随 时行驶参加运输生产。凡同时符合上述三项条件的车辆,为一级车。 (2) 二级、 基本完好车: 是指车辆主要技术性能和状况或行驶里程低于一级完好车的要求, 但仍符合 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能随时参加运输。 (3)三级、需修车:是指送修前最后一次二级维护后的车辆和正在大修或待更新尚在行驶 的车辆。即凡技术状况和性能较差,不再计划作二级维护作业,即将送大修但仍在行驶的车辆; 正在大修的车辆;技术状况和性能变坏,预期更新但还在行驶的车辆均列为三级车。 (4)四级、停驶车:是指预计在短期内不能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车辆。其含义是指已不能 行驶,短期内又不能修复或无修复价值,但尚未报废的车辆,列为四级车。 企业机务管理部门在定期评定车辆技术等级的基础上,要及时总结,认真分析,找出变化 原因,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改善和提高车辆技术状况。 4.车辆技术经济定额指标 车辆技术经济定额指标是车辆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运输单位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进行 生产和经济活动所应遵守或达到的限额,是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分析经济效益,考核经营管理 水平的依据。 1)汽车运输主要技术经济定额指标 根据当前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 汽车运输业应建立的主要技术、 经济定额和指标共有 11 项, 即: (l)行车燃料消耗定额。是指汽车每行驶百公里或完成百吨公里所消耗燃料的限额。它根 据 JT719 -2008《营运货车运行燃料消耗量限值和测量方法》和 JT711-2008《营运客车运行燃 料消耗量》的规定,按车型、使用条件、载货(客)量和燃料种类等分别制定; (2)轮胎行驶里程定额:是指新胎从开始装用,经翻新到报废总行驶里程的限额,根据车 型,使用条件和轮胎性能分别制定; (3)车辆维修与小修费用定额:是指车辆每行驶一定里程,维护与小修耗用的工时和物料 费用的限额,按车型和使用条件等分别制定; (4)车辆大修间隔里程定额:是指新车到大修,或大修到大修之间所行驶里程的限额,按 车型和使用条件等分别制定; (5)发动机大修间隔里程定额:是指新发动机到大修,或大修到大修之间发动机所使用的 里程限额,按型号和使用燃料类别等分别制定; (6)车辆大修费用定额:是指车辆大修所耗工时和物料总费用的限额,按车辆类别和型式 等分别制定;

(7)完好率:是指完好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的百分比; (8)车辆平均技术等级:是指所有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平均等级,计算公式如下。 车辆平均技术等级=
【 (l×一级车数)+(2×二级车数)+(3×三级车数)十(4×四级车数) 】/各级车辆的总和

(9)车辆新度系数:是综合评价运输单位车辆新旧程度地指标。 (10)小修频率:是指每千车公里发生小修的次数(不包括各级维护作业中的小修) ; (11)轮胎翻新率:是指在统计期内经过翻新的报废胎占全部报废轮胎数量的百分比。 企业可结合当地企业实际,对技术,经济定额和指标, 作适当补充。 上述技术经济定额指标基本上是企业所熟悉的,只是增 加了车辆新度系数一项。车辆新 度系数是综合评价运输单位车辆新旧程度,是保持运输生产能力和企业发展后劲的一项 重要 指标。它对于促进企业加速车辆更新,发展运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具有深远意义。这一指 标的确立,是完全符合 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综合管理的要求的。 2)技术经济定额指标的考核 交通部 《汽车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不仅确立了汽车运输业应建立的主要技术、 、 经济定额和指标,而且对指标的考核提出明确要求。运输企业必须将车辆完好率,平均技术等 级、新度系数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纳入经理(厂长)责任考核内容。这是因为上述指标综合 体现企业技术管理水平、技术装备素质和企业发展后劲。考核这些指标,对全面搞好企业管理, 保持运输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克服车辆使用短期行为有着重大作用。 保证上述三项指标的完成,也是企业长的重要职责。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一定要将这三 项指标纳入领导责任目标和离任审计范围。 企业必须按规定做好车辆技术、经济定额和指标的统计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资 料。 5.车辆停放 企业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便利出车,保证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下,设置必要的车库, 车棚或露天场地,供车辆停放使用。 (1)停车场应铺设水泥或沥青路面。暂不铺设的,必须保证地面平整。 (2)停车场应备有照明、通迅、排水、给水、充气、消防设施。停车应具有防寒、保温设 施。 (3)停车场(库)应按车种,车型或小队划分停车区域、车辆依次停放。车与车保持必要 的横向与纵向间隔。场内进出通道应保证车辆畅通。 (4)对于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应与其它车辆分开停放。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 施。 6.车辆的调拨、停驶、封存与租赁 车辆的调拨、停驶和封存,是运输企业的日常基础管理工作。 1)车辆的内部调拨 企业应根据承担运输任务的性质、运量、运距和道路、气候,以及油料供应情况等条件, 合理配备车辆。运输车辆一经配备,原则上不宜任意调动。但是,遇有企业变动,运输任务与 条件变化等情况,企业主管机构有权调拔车辆。 (1)车辆调拨应由主管部门填发车辆调拨通知单,分送生产、安全、财务各部门及调出单 位,各自办理有关的手续; (2)调出单位必须保持调拨车辆的正常运行状态及各部件总成、附件与经常性装备齐全完 好。接到通知单后,将车辆连同车辆档案、技术文件、随车工具、备胎及其它附属设备或装置, 一并移交给调入单位。技术档案不得涂改;随车备件、备品等,均不得任意拆卸或扣留。 (3)调出单位与调入单位双方交接车辆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由调出单位填写《车辆交

接表》一式三份,经办人清点,机务负责人确认,共同签字生效后留存,并报上级主管部门一 份备查。 2)车辆停驶 由于部分总成和部件损坏,在较长时间内无法解决、又不符合报废条件的车辆,企业可 作停驶处理。需由企业提出书面申请,征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对于停驶车辆,企业必须认真执行上级规定,组织入库,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拆借部件 或总成,以维持车辆完整。批准停驶的车辆,应将蓄电池、轮胎拆下保管,收存随车工具。必 要时,封闭驾驶室。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修复停驶车辆,以恢复运力,减少损失。 停驶的车辆恢复运行时,应进行一次必要的维护作业,经机务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 运行。 3)车辆封存 凡是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由于待发、待燃料、待轮胎,待驾驶员、或其它特殊原因,需要 长时间停止使用的车辆,企业可作封存处理。需由企业出其书面申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执 行。 车辆封存期间,不进行指标考核。但是,必须认真妥善保管,定期维护,使其经常处于良 好状况。应保持车的油、水存量适当,轮胎气压标准,蓄电池电量充足。每周试运转发动机一 次。不准以任何理由拆卸、借用、换用各部机件及附属装备,以保持车辆完好。 封存车辆在启封时。应进行一次必要的维护作业,经机务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车辆租赁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运输企业开始出现车辆租赁。加强租赁车辆的管理,对保持车 辆技术状况良好,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租赁车辆时,出租方与承租方必须签定租赁协议。对“车辆的技术档案,技术经济指 标完成情况和技术状况等级,由双方共同记录和考核” ,必须得到明确,以切实保证车辆技术状 况不受损害和车辆技术档案连续和完整。 7.车辆折旧 车辆折旧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按国家规定执行。合理地提取和使用车辆折旧基 金,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企业机务管理部门应负责认真掌握和正确使用车辆折旧基金,使其真 正用于车辆的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不得挪作他用,以便维持汽车运输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和扩 大再生产,保持企业发展后劲,推动企业发展。 车辆折旧里程的规定,只是提取车辆基本折旧资金的依据,而不能作为车辆报废的标准。 这符合关于设备管理提出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三、车辆使用 车辆的正确使用,是发挥车辆效能,减少行车事故,降低维修费用,节约能源,延长车辆 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必要保证。应经常教育驾 驶员,遵守驾驶操作规程,不断提高驾驶员技术水平,正确合理使用车辆。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条件下,抓好车辆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定挂的岗位责任制,对保持 运力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车辆的使用主要包括车辆装载、拖挂、走合,车辆在高温、低温、山区等特殊条件下的 使用,车辆的日常维护,车辆的技术检验等七项内容。 1.车辆装载 车辆装载是车辆合理使用的主要内容。 (1)载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汽车零件的磨损与变形,关系着车辆的使用寿命。严格控 制载质量十分重要, 车辆额定载质量,应符合制造厂规定;经过改装、改造的车辆,或由于运行条件(海拔高

度、道路等级、空气温度)等原因,需要重新核定载质量时,需经当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或公 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定;所有车辆的载质量,一经核定,严禁超载。 (2)轮胎负荷与车辆装载相关密切。当车辆换装与制造厂规定最大负荷不相同的轮胎时, 其最大负荷大于原轮胎的,应保持原车额定载质量;最大负荷小于原轮胎的,必须相应地降低 载质量。 (3)特殊情况下的车辆增载必须符合原交通部发布的《汽车旅客运输规则》和《汽车货物 运输规则》的有关规定。 (4)车辆总质量超过桥梁承载质量,或运输超长、超宽、超高货物时,为了保证安全,防 止意外事故发生,应报请当地交通公安主管部门,采取安全有效措施,经批准后才能通行。 (5)车辆运载易散落、飞扬、泄漏、污染物品时,为保护环境,应封盖严密。 (6)车辆运载危险货物,必须符合交通部 JT617-2004 规定,这是提高社会效益的一项措 施。 2.车辆拖挂 拖挂运输可以提高汽车生产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被专业运输企业普遍采用。 (1)汽车拖挂总质量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确定。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本着经济合理,科学求 实的原则,依据使用条件,通过试验来确定拖挂质量,其确定不同地区拖挂总质量的原则是: ①平原地区保持直接档(包括超速档)作为经常行驶档位; ②丘陵地区用直接档(包括超速档)行驶的时间占 60%以上,其平均技术速度不低于单车 的 70%; ③在山区一般坡度路段上可以二档通过,最大坡度路段可用一档起步。 (2)拖挂总质量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超拖。 (3)拖挂辆数为一车一挂。 (4)路况不好或车辆技术状况不良时,应暂停拖挂。 3.车辆走合 新车、大修车以及装用大修发动机的车辆,其使用寿命及工作可靠性、经济性,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使用初期的正常走合与走合维护质量。因而,对走合期的车辆使用作出相应规定, 是极其重要的。 (1)走合期里程应按原制造厂说明书执行,不得少于 1000 公里。 (2)走合期内,应选择较好道路,并减载、限速运行。一般汽车按载质量标准减载 20%~ 25%,并禁止拖带挂车;半挂车按载质量标准减载 25%~50%。最高时速通常不超过 5O 公里/ 小时。 (3) 走合期内, 驾驶员必须严格执行驾驶操作规程, 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 走合期内, 严禁拆除发动机限速装置; (4)走合期内,驾驶员应认真做好车辆日常维护工作,经常检查,紧固各部外露螺栓、螺 母,注意各总成在运行中 的声响和温度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5)走合期满,应进行一次走合维护,其作业项目和深度参照制造厂的要求进行; (6)进口汽车按制造厂的走合规定进行。 4.车辆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地形条件、道路条件相差很大。汽车在低温、高温、山区高 原等特殊条件下使用时,各机件和总成的工作状况发生显著变化,磨损严重,消耗增加,使用 性能变坏。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改善 其工作状况和使用性能,保证汽车的合理使 用。 1)车辆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的主要措施 (1)预热保温:车辆在低温条件下停放时,应采取防 冻、保温措施。保持节温器、百

叶窗、挡泥板齐全完好。在 发动机罩,散热器罩上加装保温套,蓄电池加装保温箱。车 辆在 使用前应先预热发动机,然后按操作规程起动. (2)更换油液: 各总成和轮毂轴承应结合季节性维护, 更换冬季润滑油(脂) ,柴油 发动机选用适合温度要求的低凝点柴油,选用合适的防冻液。 (3)调整油电系统:调整发电机调节器,增大发电机充电电流,适当增大蓄电池电解液 密度。适当增加断电器触点闭合角度,触点间隙调整为 0.30~0.40 毫米。 (4)采取防滑措施;配装轮胎防滑链或临时铺沙等。 2)车辆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主要措施 (1) 隔热降温; 对汽油发动机供油系采取隔热降温措施, 以防气阻。加强冷却系的维护, 清除水垢,保持冷却系良好的冷却效果,保证发动机工作温度正常。 (2)更换油液:各总成和轮毂轴承应结合季节性维护,更换冬季润滑油(脂) 。制动系 换用夏季制动液。柴油发动机可以采用高数点柴油。 (3)调整油电系统:调整发电机调节器,减小发电机充电电流。适当减小蓄电池电解波密 度,并保持蓄电池液面高度和通气孔畅通,调整化油器或发动机点火系,适当推迟点火时间。 (4)防止轮胎爆破:行车途中应经常检查轮胎温度与气压,必要时应停车于阴凉地点,待 路温降低后再继续行驶。但不得采用放气或冷水浇泼的方法降低轮胎气压,防止轮胎的人为损 坏。 3)车辆在山区或高原等地区使用的主要措施 (1)由于山区或高原地区空气稀薄,贮气筒气压偏低,制动频繁,耗气量大,制动鼓发热, 制动效果差,必须加强制动系和操纵系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制动和操纵装置可靠,工作正 常,防止制动鼓过热。严禁熄火空档滑行。 (2)爬长坡、陡坡时,应注意提前换档,不可以高速勉强行驶,以保持车辆有充足的力量 徐徐上坡。 0 0 (3)适当调整点火提前角和混合气浓度,使点火提前 2 一 3 ,减少供油量,调稀混合气, 改善燃烧,降低油耗。 (4)车辆在气候干燥和风沙严重的地区行驶,为了减少和避免发动机早期磨损,应重点加 强对发动机空气、机油和燃油滤清器的维护工作。同时,严格保证车辆的密封性能。 (5)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酌情采取提高压缩比,改变配气相位,增压等 措施,以增加充气量,改善热效率,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 5.车辆的日常维护 驾驶员精心爱护、认真维护车辆,是车辆使用的重要环节,是保持和巩固车辆技术状况, 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减少故障,降低车辆运行与维修消耗,增加效益的重要保证。车辆的日常 维护是驾驶员必须完成的日常性工作,不可推卸。 1)日常维护的基本内容 (1)坚持三检。即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视车辆的安全机构及各部机件连接的紧固情 况。发现故障和隐患,及时设法排除或报修。 (2)保持四清。即保持机油、空气、燃油滤清器清洁和蓄电池的清洁。 (3)防止四漏。即防止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4)保持车容整洁。 2)日常维护的检查与评比 (l) 企业应健全车辆出入库检查制度, 确定必检项目。 实施日常维护检查和车辆运行检验。 (2)建立日常维护检查组织,组织开展日常维护竞赛活动,每周定期进行检查,认真做好 检查记录。确定评检查分定级标准,每月根据检查实际计算分数,评定等级,挂牌显示。 (3)落实经济责任,切实将日常维护成绩与驾驶员经济收入挂钩,并作为对驾驶员长期考

核的手段之一,与评比先进和工资晋级相联系。 (4)企业应及时组织推广日常维护经验,促进日常维护工作的开展,并将日常维护工作作 为考核基层单位技术管理的一项内容。 6.车辆的技术检验 企业应在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认真做好技术检验工作,充分发挥技术监督作用,执行 各项技术标准与规程,控制车辆运用与维修质量,提高车辆技术状况。 车辆技术检验属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范畴,必须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行车前、行 车中、行车后检验相结合;使用与管理相结合。 1)车辆出入库检验 (1)行车前,驾驶员应按《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对车辆进行自检和互检。然后, 由出入库检验员进行专职检查。主要抽查油、水存量、轮胎气压,重点检查制动、转向等有关 行车安全的项目。 (2)行车后,应在驾驶员自检和完成日常维护作业的基础上,由出入库检验员对车辆这台 进行专职定位检查。基础总成要重点检查。发现隐息,及时判明,并组织排除。 (3)发现车辆技术状况不符合有关规定,驾驶员有权拒绝出车,检验人员有权制止出车。 直至排出故障,达到运行条件后,方可允许车辆投入运行。 (4)检验人员要认真填写检验记录。 2)车辆维修检验 (1)进场(厂)检验,应以专职检验为主。通过对车辆的外部检查和测试,并结合驾驶员 或用车部门技术人员的瓜秧,确定维修级别。然后填写进场检验记录单。 (2)过程检验,采用生产工人自检、上下工序互检为主和检验人员的专职检查相结合的 方法。生产工人与领导对维 修质量承担直接责任,并应服从专职检验人员的技术监督。 检验 人员负责做好全过程检验记录。 (3)竣工检验,由专职检验员对全车进行综合性检查和 必要的路试,按检查结果认真 填写检验记录。对检验合格的 车辆,负责签证出场(厂) (4)检验人员应了解并熟悉有关技术政策、法规、标 推、以及测量和测试技术。检验 工作应尽可能地采用仪器、仪表、器具等,进行有科学根据的检验和试验,提供定量数据。逐 步淘汰眼看、耳听、手摸的粗糙检验方式。 7 运输安全技术管理 确保行车安全,是运输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和基本要求,对维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 全、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安全问题,涉及到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其加强安全技术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立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运输管理制度,是确保运输安全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安全技术培训制度。在运输企业的行车事故中,属于驾驶员操作技术原因的事故占 大多数。因此,从人入手,对驾驶员进行系统的驾驶安全技术培训,并将这一活动 长期化、制度化,是防止不安全问题发生的重要途径。就培训的主要内容看,应包 括; ①车辆的一般构造与性能方面的知识,重点是车辆制动、转向性能与行车安全的关系,以及 在各种复杂的道路、气候条件下如何正确使用制动和转向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 ②车辆安全行驶的知识,包括超车、会车、转弯、交叉路口、夜间行车时的行车要求,以及 行车中的装载、停车、防意外事故等安全知识 ③车辆维护中涉及到安全部位的检查调整知识,以及临时故障排除技术等; ④交通事故处理知识,如事故报告、现场保护、对事故受伤人员的急救知识等。

(2)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安全检查监督是发现和纠正各种违纪操作行为,及时发现事故隐 患,堵塞漏洞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安全检查监督的内容、方法、处理办法 等。就检查的方法看,可实行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点线结合、重点与一般结合、固定与流动 结合等形式。内查主要是检查有关人员在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对事故发生较多的 企业和其它基层部门,要帮助其进行学习、整顿、采取纠正措施。主要是在生产现场对本企业 的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检查,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及驾驶人员违规操作行为,采集安全信息,进 行安全技术的现场宣传和教育。安全技术人员每日应有一定的时间上路、上车,深入站点进行 安全技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安全考核与奖惩制度。在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操作检查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制定并实 施安全考核和奖惩制度,使各个生产部门都能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并以实际行动积极地学习安 全技术,遵守安全技术规范,杜绝不安全的行为出现。安全考核的结果可以为奖惩提供依据, 因此,技术管理部门在制定安全考核奖惩制度时,应该对考核和奖惩两方面的内容同等对待。 在安全考核和奖惩制度中,主要应包括安全考核办法,考核指标,考核对象,以及考核标准、 依据、权限和责任界定等,同时包括奖惩的标准、方式和方法等。安全考核奖惩制度中的一些 具体规定必须符合一定时期企业的技术状况,做到合理适度,过于严格或较松,都不能起到约 束和激励作用,对此,技术管理部门要充分调查,把这一工作做好。 (4)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安全档率的建立和管理也要纳入制度化轨道。良好的安全档案对 于准确地考核车辆技术状况、驾驶人员的操作技术状况以及行车事故处理情况等有很重要的作 用,同时,也是分析安全生产情况,采取事故防范措施的重要资料。通过建立安全档案制度, 规定档案的记录内容、记录的方法和要求、档案的管理职责等,确保安全档案的完整、及时、 连续和统一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安全档案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功能。安全档案一般应包括以下 主要内容;驾驶人员的安全技术状况及主要行车事件记录;行车事故档案;重大行车事故的调 查、处理、结案方面的资料;最新的国内外安全技术信息;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颁带的运输安 全方 面的条例、法规和规定,以及个业自己的安全技术文件和制度等。 2) 、做好行车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对于企业发生的行车事故,技术管理部门都应及时调查分析,查明事故的原因,鉴定事 故的责任,做好事故的记录和报告,为进一步预防和杜绝此类事故提供基础资料。 ( 1) 、行车事故的现场调查 行车事故的现场调查是处理事故的基础,也是正确分析和鉴定事故原因、鉴定事故责任 的依据。现场调查不仅是事故处理机关的事,也是运输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技术要求高, 涉及因素复杂,因此,企业的技术管理部门必须及时、认真、细心、准确地组织技术人员做好 这一工作。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A. 丈量现场。包括丈量道路与事故有关的物体和车辆痕迹、制动拖印、肇事部位和在 地面上确定的接触点位置等。 B 绘制现场图。即用专门的绘制方法绘制事故现场状况,主要用来反映事故现场地点、 道路走向,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数据等。 C 现场摄影。直观地反映事故现全貌。 D 现场复核。在丈量、绘图、摄影等工作结束后,应对有关主要的数据或事故情节进行 复查,经确认无误后乘 g 可结束现场保护。 E 技术鉴定。主要鉴定车辆的技术状况、装载状况、道路条件等。 (2) .行车事故的原因分析和责任鉴定 事故原因分析的目的在于,客观分析引起事故的因素,做出正确的判断,一方面对事故 的责任做出鉴定,另一方面为寻找预防措施提供依据。造成行车事故的原因大致有两大类,即 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就主观方面的原因看,主要有驾驶员违反安全技术规定、安全操作规程,

驾驶技术水平不过关等原因;客观方面的原因是指道路、环境、气候、车辆及与事故有关的其 它人、物等方面的因素。一般情况下,造成事故的原因比较复杂,各种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 因此,在分析事故原因时,一定要在调查的基础,认真、细致地加以分析和研究,找出事故的 真正原因。过去。一些运输企业在事故发生后,往往只注重尽快了结,忽视对事故原 p 的分析, 对安全问题的解决未能起到好的作用,而不断重复错误,付出一次又一次大的代价。 行车事故的责任鉴定是在对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以交通法规为依据来衡量、确定事故 的当事人双方的责任。 (3) 、行车事故的善后结案处理 行车事故的善后结案处理是行车事故处理的最后环节,企业技术管理部门要协同执法机关 搞好这一工作。结案处理应在条件成熟以后方可进行,一般来讲,在材料掌握齐全,事故情节 清楚,责任已有定论,各项损失情况已查明的时候结案。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 情况;①由交通事故处理部门报送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②由交通事故处理部门给予各种处 罚,如扣证、罚款、行政拘留、吊销驾驶执照等;③根据企业内部的有关规定,由企业进行行 政、经济等方面的处罚。具体应根据事故责任大小以法进行处理。 3) 、做好行车事故的预防工作 加强行车事故预防工作,是安全管理的关键性工作,因此,安全管理部门在预防方面具体 要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1) 安全管理的领导工作 所有安全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掌握有关的安全技术知识政策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 平和管理水平。为此,要自上而下地对各级安全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责任制度、管理方法培训 等,做到管理者先接受教育,使安全管理者不仅有高超的技术,而且有积极负责的敬业精神和 工作主动性。因此,要把安全技术人员的管理作为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 (2) .驾驶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安全技术管理部门要把加强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作为预防行车事故的经常性措施加以落 实。安全技术包含的内容很多,从驾驶人员的角度看,安全技术管理部门要搞好以下几个方面 的培训: A 驾驶技术培训、驾驶技术培训要结合不同年龄、不同技术水平等情况区别对待。对年轻 的驾驶人员或刚从事驾驶工作的人员,除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外,更要进行监护实践,即让技 术熟练、经验丰富的驾驶人员进行实际指导和保护,使其熟悉各种站点、道路、地理环境下的 驾驶技术和应变能力。对有较高驾驶技术的人员,也要不断地进行先进驾驶技术和经验的培训 和交流,使驾驶队伍的技术水平不断地改进和提高。 B 心理学教育。实践证明,仅有较高的驾驶技术还下足以从人的因素方面杜绝事故的发生, 这就要求从更高层次上进行全面教育,其中包括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通过事故心理活动规 律的分析,使驾驶人员了解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和控制,从而在意外现象 出现时,能有良好的心态感知、判断和反应。平时一些出现事故的驾驶人员总是抱怨自已回一 念之差而导致了事故发生,这种增况也正反映了心理活动在安全问题中的作用。 C 生理活动规律教育。通过人的生理活动规律分析,使驾驶人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理习 惯、生理特征,以便合理地安排行车、休息时间。比如,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证明,人体生物 节律与运输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应用生物节律预防行车事故发生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随着汽车运输业的发展,行车环境的不断变化,如高速公路的出现等,对安全技术的要求 会越来越高。因此,只有不断通过各种安全技术的培训,才能更好地适应斯的要求。 ( 3)做好车辆安全性能的监控工作 对车辆安全性能进行严格的监控,是预防行车事故发生的又一重要途径。为此,安全技术 管理部门要结合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切实做好车辆安全性能的监控工作。具体包括:

A 掌握各种车辆的安全性能和操作技术要求。 B 对修理后的车辆,进行安全性能的把关和验收,对本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坚决予以否 决,防止安全性能不过关的中激投入使用。 C 进行日常性的检查监督,及时检查发现得在的安全技术隐患,及时提出有关措施加以 解决。 对大多数驾驶人员来说,对车辆技术性能不可能有较深人的了解,因此,安全技术员把好 安全检查、监督关,对于从车辆方面预防事故发生,有着特殊的意义。 4)开展运的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工作 运输安全技术工作中,除了上述日常性的管理工作外,还包括运输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引进 工作。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对于不断提高运输安全技术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组织有关 技术人员进行基础性研究。 运输企业的技术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优势,对运输安全技术问题进行 系统研究。为此,要做好以下具体管理工作: ( 1)制定研究计划。即要通过计划明确一定时期的研究内容、目标、分工安排、时间进度、 研究方式、方法等事项,以确保研究工作有步骤地进行。 ( 2)组织研究人员。在研究成员组织方面,要有数量和质量上的保证,具体要根据研究的 内容、工作量大小来确定,既要有理论研究人员,又要有实际经验丰富的部分生产一线工作的 人员参加。除了企业的安全技术人员外,还可以邀请各种专门规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参与阶段性 的研究。 (3)选择好研究内容。运输安全技术包括的内容较多,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只 能一个一个地分阶段进行,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比如,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与运输安全问 题,高速公路上的行车技术与安全、特殊车辆的安全技术问题等等,具体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确定研究内容。 ( 4)充分利用企业行车的档案资料。这是企业从一安全技术研究的最大优势,因此,要对 历史上的、现时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加以充分的利用,当然,也要全面吸收国内外的有 关研究动态和信息。 ( 5)进行运输安全技术的引进 运输企业作进行运输安全技术的研究工作外,还要进行技术引进工作,其中包括硬件技术、 软件技术及技术人才的引进。就硬件技术来说,如国内外先进的安全检测设备、安全设施及安 全行车辅助产品等。从软件技术来说,如先进的技术措施、经验,其中包括企业的安全技术人 员到有关部门和接受培训及外部门的技术专家来企业传授先进的技术等。 四、汽车的检测与维修 车辆的检测诊断和维护修理是当前机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车辆实行定期、不定期检测,认真做好车辆的维护和修理工作,对于保持车辆技术状况 良好,减少零部件和总成故障率,延长车辆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切实抓紧抓好。 1.车辆的检测诊断 车辆检测诊断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项目,是车辆管理水平的进步,是推进汽车运输现代化 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推广车辆检测诊断技术,是检查、鉴定车辆技术状况,监督车辆正确使 用和维修质量的必要手段,是促进维修技术发展,实现视情修理的有力保证。 (l)车辆检测诊断,就是应用必要的仪器设备,准确、迅速地确定车辆的技术状况和工作 能力,查明故障的部位及原因,以代替许多年来的人工经验判断方法,从而达到科学、高效、

正确的目的。 (2)企业应视规模和能力,立足于适应本单位车辆检测诊断的需要,配备检测诊断设备。 通过检测诊断,对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证安全生产,充分发挥 运输车辆的效能,降低运行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检测诊断设备应当能在车辆不解体的情况下,确定其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以及查明 故障或隐患的部位和原因。 (4)车辆检测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的安全性(制动、侧滑、转向、前照灯等) 、可 靠性(异响、磨损、变形、裂纹等) 、动力性(车速、加速能力、底盘输出功率、发动机功率、 扭矩和供给系、点火系状况等) 、经济性(燃油消耗)及噪声和废气排放状况等。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是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管 理和监督,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认定,经认定的检测站方可代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车 辆行使质量监控。 (6)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职责范围包括: ①对车辆的技术状况检测诊断; ②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维修车辆进行质量检测; ③对车辆改装、改造、报废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以及节能、科研项目等进行 检测、鉴定; ④在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下,对汽车污染进行监测; ⑤接受公安、商检、计量和保险等部门的委托,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测。 (7)经认定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在车辆检测后,应发给检测结果证明,作为交通运输 管理部门发放或吊扣营运一证依据之一,并作为确定维修单位车辆维修质量的凭证。 (8)企业应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统一组织下,对车辆进行检测诊断。 2.车辆的维护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技术状况不斯发生变化,使用性能也逐渐变坏, 直至最后完全不能工作。因此,需要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 强制维护是在计划预防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强调维护的重要性和强制性。维护车辆的目的 能在于保持车容整洁,及时地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从而保证: ① 使车辆经常处于良好的林技术状况; ② 在合理使用的条件下,不致因中途损坏而停歇,不致因机件事故而影响行车安全; ③ 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降低燃、润材料以及零件和轮胎的消耗; ④ 减小车辆的噪声和对环境的污染。 车辆维护作业包括清洁、检查、补给、润滑、紧固、调整等,除主要总成发生故障必须 解体时,不得对其解体。 车辆的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等。 日常维护是日常性作业,其作业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由驾驶员负责执行, 属于使用的范畴。 一级维护由专业维修工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 紧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 二级维护由专业维修工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为 主,井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季节性维修可结合定期维护进行。 应当指出,交通部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取消了整车解体式的三级维护,是 车辆维修制度的改革,是生产发展的需要,是符合技术经济原则的,并且消除了原来三级维护 对于维修与修理作业的混淆。 为防止车辆的早期损坏,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和正常使用,车辆二级维护前应进行检测

诊断和技术评定。根据结果,确定附加作业或小修项目,结合二级维护一并进行。 车辆维护必须遵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规定的行驶里程或间隔时间,按期强制执行。各级维 护作业项目和周期的规定,必须根据车辆结构性能、使用条件、故障规律、配件质量及经济效 果等情况综合考虑。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一经确定某种车型的维护项目和周期后,不要任意 更动,但是,随着运行条件的变化,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维护项目和周期,经交通运输管 理部门同意后,可以及时地进行调整。 企业的运输车辆,应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认定的维修厂(场)进行维护。双方应建立维护 合作关系,确保车辆按期维护。维修厂(场)必须认真进行维护作业,确保维护质量。车辆维 护后,应将车辆维护的级别、项目等填入车辆技术档案,并签发合格证。机务管理部门应坚持 车辆维护检验标准,严格贯彻检验制度,组织质量复查,控制车辆维修质量指标,提高维护质 量。 3.车辆的修理 在检测诊断的基础上,实行视情修理,是车辆维修制度的一项改革,是随着检测诊断技术 的发展和维修市场的变化而提出来的,体现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视情修理,就是根据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结果,来确定修理的作业范围和深度。由 于视情修理实行状态检测,既可以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化,又可以防止提前修理造成浪费。 从而,克服了以行驶里程为基础确定的计划修理造成的弊端。 具备汽车大修条件的企业应积极配备检测诊断设备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开展车辆检调 诊断和技术鉴定,不能再凭人们的主观意愿确定修理时间和修理项目。 车辆修理必须根据国家和交通部发布的有关规定和修理技术标准进行,实现文明生产确维 修理质量。车辆修理按作业范围可分为车辆大修、总成大修、车辆小修和零件修理。 (1)车辆大修:是新车或经过大修后的车辆,在行驶一定里程(或时间)后,经过检测 诊断和技术鉴定,用修理或更换车辆任何零件的方法,恢复车辆的完好技术状况,完全或接近 完全恢复车辆寿命的恢复性修理。其目的是恢复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原有装备, 使车辆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性能达到规定的技术条件。 (2)总成大修:是车辆的总成经过一定使用里程(或时间后) ,用修理或更换总成任何 零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其完好技术状况和寿命的恢复性修理。 (3)车辆小修:是用修理或更换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车辆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 理。主要是请除车辆在运行或维护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临时故障和发现的隐患从局部损伤。 (4)零件修理;是对因磨损、变形、损伤等而不能继续使用的零件进行修理。零件修理要 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它是修旧利废,节约原材料,降低维修费用的重要措施。 企业的运输车辆应根据其修理作业范围,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认定的修理厂进行修理。车 辆和总成大修的送修标志,车辆和总成的送修规定,修竣车辆和总成的出厂规定,应分别按照 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机务管理部门应坚持大修检验标准, 严格贯彻检验制度,组织质量复查,控制修理质量。企业应按规定,提取车辆大修理基金,用 于保证车辆正常大修。 4.车辆维修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1)企业的维修计划员根据车辆行驶里程、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结果,以单车为基 础,编制企业的车辆维修计划,井按期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年度计划在计划期 40 日前;季度 计划在计划期 20 日前,月份计划在计划期 10 日前。同时,提报月份计划大修车辆的入厂前技 术鉴定。 (2)上级主管部门维修计划员根据各企业的维修计划进行汇总、调整、平衡、编制全企业 的车辆维修计划,并按期报送企业计划部门。年度什划在计划期 30 日前;季度计划在计划期 10 日前;月份计划在计划期 8 日前。

(3)公司车辆维修计划平衡会每月下旬定期召开。会议由上级主管领导主持,上级主管部 门召集,各企业技术经理、维修计划员、各维修车间技术主任、出入场检验员、企业财务、计 划、供应、质量等有关部门派员参加。会上研究、部署、检查、总结车辆维修工作。 (4)由于车辆每月的实际行驶里程受多种因素影响,经常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必须根据 变化了的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月份计划,作为年度与季度计划的调整与补充。 (5)各期各级车辆维修计划,必须经本单位车辆维修计划员与技术负责人签字盖章。 (6)企业、维修车间于每月企业维修计划平衡会后召开维修计划会议,召集有关部门人员 参加,具体落实月份维修计划。 (7)当运输生产与车辆维修发生矛盾时,一般情况下应优先安排维修。 (8)企业生产部门必须组织车辆按时入场维修;维修场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缩 维修停场时间,保往车辆按时出场。 (9)机务管理部门应按季、年统计考核大修理计划实现情况。 五、车辆的改装、改造、更新与报废 车辆的改装、改造、更新、报废是车辆全过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合理地改装与改造,适 时地更新与报废,对充分发 挥车辆效能,满足运输市场需要,改善车辆技术状况,提高,经济 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车辆的改装、改造、更新与报废,关系到运输装备的技术素质与运输生产持续、稳定、协 调发展。因而要重视这方面工作。 1.车辆的改装与改造 (l)在用的运输车辆,为适应运输的需要,经过设计、计算、试验、改制成为其它用途的 车辆,称为车辆技术改装;为改善车辆性能或延长其使用寿命,经过设比 计算、试验、改变原 车辆的零部件或总成,称为车辆技术改造。 (2)车辆改装和改造,必须事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且符合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 原则。 (3) 企业对营运车辆提出改装和改造, 应将改装、 改造的方案及数量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 待审批后实施。改装、故造后的车辆应由 L 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4)安装节油装置等一般性技术改进,企业可自行决定。 2.车辆的更新 以新车辆或高效率、低消耗,性能先进的车辆更换在用车辆,为车辆更新。车辆更新是维 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手段之一,是提高车辆技术状况,降低车辆消耗,增加经济 效益的重要措施。运输企业必须重视车辆更新工作,编制车辆更新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 施。 车辆更新应以提高运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原则,应体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原则。企业 在进行车辆更新前,应进行可行性论证。 更新下来的运输车辆,企业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变价收入应用于车辆 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3.车辆的报废 (1)车辆经长期使用,车型老旧,性能低劣,物料超耗严重,维修费用过高,继续使用不 经济、不安全的,应予报废。 车辆折旧里程不是车辆报废的依据,而性能低劣,不经济、不安全,才是车辆报废的核心。 (2) 企业的运输车辆需要报废时, 由其主管部门鉴定、 审批, 并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备案。 (3)需要报废而尚未批准的车辆,应妥善保管,严禁拆卸挪用住何零件和总成。 (4)凡经批准或确定报废的车辆,企业应及时办理吊销营运证。报废车辆不准转让或挪作 他用。严禁用报废的总成和零件拼装车辆。

第四节 维修设备管理 汽车运输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离不开车辆维修,现代化的汽车维修,必须具有先进的 技术装备,并保证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因而,企业要十分重视维修设备管理。 企业的维修设备管理应以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 划、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到报废的整个过程实施全过程管理。 维修设备管理的原则是:依靠技术进步,服务于运输生产,坚持预防为主,强调正确合理 使用,做到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维修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充分 发挥设备效能,促进运输生产不断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谋求最佳的设备投资效果。 维修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维修设备的基础管理,前期管理,使用、维护、润滑管理, 事故处理,以及修理等。 一、设备的基础管理 企业的维修设备是进行车辆维修的物资基础,维修设备资产大多属于固定资产的范畴。要 搞好设备资产管理,机务部门、生产车间和财会部门必须同心协力,互相配合,健全并完善各 项基础工作。 (一)设备分类与资产编号 1.固定资产及其折旧 设备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都处于运动状态,分别表现为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两种形态。前 者包括从设备的选购、验收、保管、安装、试验运行、使用、维修、更新改造、事故、直至报 废的过程。这一运动过程的管理称为技术管理,是机务部门的工作。后者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 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与支出。这一运动过程的管理称为经济管理,是财 会部门的工作。应当指出:过去那种只重视技术管理而忽视经济管理的倾向必须加以改变。 按现行财会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 (2)单位价值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上。目前,小型企业为 200 元,中型企业为 500 元,大 型企业为 800 元。 有些劳动资料,单位价值虽然低于规定标准,但属于企业的主要劳动资料,也应列入固定 资产。有些劳动资产虽然具备固定资产的两个条件,但由于更换频群,性能不够稳定,变动性 大。容易损坏或者使用期限不固定等原因,也可以不列入固定资产。如:专用工具。夹具、模 具、工位器具、简易设备、仪器仪表等。而将它们列为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 具体划分,应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同类企业制定固定资产目录来确定。 固定资产折旧, 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简称“折旧” 。企业为了保证固定资产再生产资金的来源,应将这部分价值从运输收入中及时提 出来,形成折旧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维修设备固定资产折旧应使用平均年限法。 2.设备分类 机务部门对维修设备必须按上级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和编号,这是设备验收移交使用单位后 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 设备分类的方法是将机械设备和动力设备依次分为若干大类别、小类别、组别,并分别用 数字代号表示。对设备进行分类编号的目的:一是可以直接从编号了解设备的属类性质;二是 便于对设备数量进行分类统计,掌握设备构成情况。 3.设备资产编号 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其资产编号由两段数字组成。

对于列为低值易耗品的简易设备,也应按上述分法编号。 对于成套设备中的附属设备,如由于管理的需要予以编号时,可在附属设备的分类编号前 标以“F”字。 同一台设备,可能同时具有图号、型号、出厂号与资产编号。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含义 和用途。图号是指设备设计时,对其制造所用图纸的编号,用以区别其它设备的设计图纸。对 专用设备及其它非标准设备,其图号还起到代替型号的作用。机务部门可以利用设计图纸编制 设备的结构特性和型式规格。用户在选型可货及技术管理工作中,型号是大家共认的、最常用 的一种称谓。 出厂号是设备产品检验合格后,在产品标牌上标明的该设备的出厂顺序号,有的也称为制 造厂编号,用以区别其它出厂产品。当用户需要与制造厂联系处理所购设备的有关问题 时,必须说明订货合同号,设备型号与出厂号。 资产编号用来区别设备资产中的各个设备,故每台设备都应有自己的编口。新设备安装调试 合格,正式验收以后,应由机务部门给予编号,并填入移交验收单上。财会部门和机务部门据 此建立帐卡,纳入正常管理。 设备资产编号应制成统一式样的标牌,并因装于设备的指定位置,以便实施管理。 (二)设备资产卡片与台帐 1.设备资产卡片 设备资产卡片是设备资产的凭证。在设备验收移交生产时,机务部门与财会部门均应建立 单位设备的固定资产卡片,登记设备的资产编号,固有数据及变动记录,并按照使用保管单位 的顺序建卡片册。随着设备变动,卡片位置可以在卡片册内调整,补充或抽出注销; 2.设备台帐 设备台帐是掌握设备资产状况,反映各类设备保有量、设备分布及其变动情况的主要依据。 它一般有两种编排形式:一种是设备分类编号台帐,它以设备分类与资产编号为依据,按类别、 组别代号分页,按资产顺序排列,这一形式便于新增设备的资产编号和分类分型号的统计;另 一种是按使用单位顺序排列的设备台帐,这一形式便于生产维修管理和资产清点。以上两种台 帐分别汇总,构成企业设备总台帐。 对精、大、重、稀有设备及生产关键设备,应另行分别编制台帐,并上报各级主管部门。 对传导设备应建立《传导设备编号总帐》 ,以便维修管理。 按照财务管理规定,企业每年末由财会、机务部门与生产车间组成设备清点小组,对设备 资产进行一次现场清点。要求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物相符。对实物与台帐不符的,应查明 原因,提出盈亏报告,进行财务处理。清点后,应填报设备清点登记表。 (三)设备档案 设备档案是设备从规划、选型与购置(或设计与制造) ,经安装、调试、使用、维修、调转、 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所形成的图纸、文字说明、凭证与记录等文件资料,通过不断 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建立起来的全部资料。设备档案对设备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 机务部门要为每台主要维修设备建立设备档案。对精密、大型、重型.稀有与关键设备、 重要进口设备、以及起重设备、压力容器等的设备档案,要进行重点管理。 1.设备档案内容 1)设备前期管理的主要资料有; (1)设备选型和技术经济论证; (2)设备购置合同; (3)设备购置技术经济分析评价; (4)自制专用设备设计任务书与鉴定书; (5)检验合格征及有关附件;

(6)设备装箱及开箱记录(包括随机备件、附件、工具及文件资料) ; (7)进口设备案赔资料(复印件) ; (8)设备安装调试记录,精度检验记录和验收移交书 2) 设备后期管理的主要资料有。 (1)设备登记卡片; (2)设备使用初期管理记录; (3)设备利用情况记录; (d)使用单位变动情况记录; (5)设备故障分析报告; (6)设备事故报告; (7)设备技术状况记录; (8)定期维护与检修记录; (9)大修任务书与竣工验收记录 (10)设备改装与改造记录。 (11)设备封存与启封记录; (12)设备报废记录; (13)其它。 2.设备档案管理 设备档案应按单台建立,有专人负责管理,存人档案,明确档案资料的归档路线、归档时 间、交接手续,现定设备档案的借阅管理办法。 (四)设备变动 设备变动属设备的动态管理,指闲置封存、移装调拨,借用租赁、报废等。 1. 闲置设备的封存与调转 闲置三个月以上的设备,应由使用单位填写设备封存申请,经机务、生产、财会部门共同 审批后,予以封存。封存设备应切断电源,放净油液,擦试干净,导轨及光滑表面涂油防锈, 覆盖防尘罩,挂牌标明保管人,负责妥善保管。不得任意拆卸零部件,所有附属设备、附件及 专用工具均应随主机清点封存。 闲置一年以上的设备及已确定不需要的设备,由机务部门于每年一季度填写闲置设备明细 表,报请上级主管部门确定调出或转让。 封存设备启封时,应由使用单位申请,经生产、财务部门同意后,会同机务部门检查启封。 2.设备移装与调拨 凡已安装并列入固定资产的设备,原则上不允许擅自移位和调动。如果由于生产需要或工 艺改变需要在企业内部迁移时,应由生产部门提出方案,机务部门会签后,方可办理。 机务部门每月初编制设备变动情况报告表,分送财会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作为资产卡片 和帐目调整的依据。 设备调拨是企业与外单位之间的设备调出与调人。双方应按设备分级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 手续。当接到主管部门签发的设备调拨通知单后,方可办理交接。 设备调拨分无偿与有偿两种。上级主管部门确定为无偿调拨时,调出单位填明调拨设备的 资产原值与已提折旧,双方办理转帐和卡片转移手续,确定为有偿调拨时,通过双方协商,合 理作价,收款后办理设备出厂手续,调出方注销资产卡片。 调拨设备的同时,所有附件、专用备件、图册及档案资料等,应一并移交给调入单位。调 人单位应按价付款。 3.设备的借用与租赁

企业内部单位之间设备的借出与借入称为设备的借用。企业与外单位之间设备的租入与 租出称为设备的租赁。经主管经理同意借用或租赁的设备,应由机务部门办理设备借用(租赁) 合同 具体填写双方协议内容,经双方经办人及负责人签章。租赁合同还应办理公证手续。 对借出的设备,借出单位照提折旧与大修理基金,借入单位则按月向借出单位缴纳相应 的提存金额。借用设备的日常维护,预防修理及有关考核由借人单位负责。 对租出的设备,租出单位亦应按月照提折旧与大修理基金,租入单位则应向租出单位缴 纳税金,租金除包括折旧与 大修理提存金额外,还应考虑租出单位的资金利税率。 借入或租入的设备,下得列进借入或租入单位的固定资 产。 4.设备报废 通常情况下,设备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报废。 (1)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老旧设备,其主要结构和零部件严重磨损,设备效能达不到 工艺最低要求,无法修复或无修复改造价值时; (2)国意外灾害或重大事故受到严重损坏的设备,无法修复使用者; (3)严重影响环保安全,继续使用将污染环境。引发人身安全事故与危害健康。进行修 复改造又不经济者; (4)因产品换型,工艺变更而淘汰的专用设备,不宜修改利用者; (5)技术改造和更新替换出的旧设备,不能利用或调出 (6)按国家能源政策规定,应予淘汰的高耗能设备。 设备报废应由生产车间提出申请,机务部门与财会部门共同鉴定,并经主管经理签署意见, 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需要用更新设备替换的拟报废设备,必须在更新设备到货投产后,再办理报废手续。在此 之前仍要坚持正常维修管理,保证生产,但不再进行大修。 不需要用新设备顶替或工艺上被淘汰,且不能调作他用的拟报废设备,可以随时提出申请, 办理报废手续。 报废的设备可作如下处理: (1)作价转让给能利用的单位,但按政策规定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 (2)将可利用的零部件拆除留用,不可利用的作为原材料或废料处理; (3)处理回收的残值应列入更新改造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设备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又称设备的规划工程,指设备从规划开始到投产这一阶段的管理。对设备 前期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将为设备后期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设备前期管理是设备一生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和投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 举足轻重的影响。设备的前期管理主要指投资规划,选型购置,验收安装,初期使用等。 1.设备的投资规划 设备投资规划应依据企业经营方针、目标,兼顾节能、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需要来制定。 它包括通过调查研究和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经过对现有设备能力与资金来源综合年衡,井 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认可的投资项目,也包括根用企业更新改造计划而制定的中长期投资项 目。 设备投资规划是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保位,是企业生产经营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一 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坚决反对盲目上马立项,给生 产经营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2.外购设备的选型与购置 设备选型应遵循的原则是: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设备的选型要注意调查研究,采取预选一细选一精选的三步选择方法,选出最理想的机型

和厂家。最后,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正式签订合同。 国内合同条款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订货合同及协议书,以及订货过程中往返电函、订 货凭证都应妥善管理。 选购进口设备,应充分考虑国际贸易的特点和有关法规。 3.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与安装调试 设备的开箱检查由设备采购与机务部门联合组织安装部门、使用部门等参加。进口设备的 开箱须有海关检验机关代表参加。开箱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检查外观包装情况; (2)按照装箱单清点零件、部件、工具、附件、备品、说明书和其它技术文件; (3)检查设备有无锈蚀。如有锈蚀,应作防锈处理; (4)凡属十清洗过的滑动面严禁移动,以防磨损。清除防锈油时,最好使用非金属刮具; (5)不需要安装的备品、附件、工具等,应注意移交,井妥善保管, (6)核对设备基础图和电气线路图与设备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检查各部安装尺寸与说明书 是否相符; (7)检查后,作出详细检查记录。对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应予以拍照或图示说明,作为 向有关单位交涉和索赔的依据。 设备开箱检查后,应即就位于预先制作的设备安装基础上,并按说明书和有关规定安装找 平。 (8)调试。 (9)结论。 4.设备使用初期的管理 设备使用初期的管理是指设备安装、试运转到稳定生产这一观察时期内,设备调整试车、 使用、维护、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操作人员培训、维修技术信息收集与处理等全部工作。加 强设备使用初期的管理,是为了使投产的设备尽早达到正常稳定的良好状态,满足生产效率和 质量的要求,同时可发现设备前半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设备的使用 设备在负荷下运转并发挥其规定功能的过程,为使用过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技术状 态会发生变化而逐渐降低工作能力。控制技术状态变化和延缓工作能力下降的首要工作是抓好 设备操作者的合理使用。设备操作者运用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允许的工作规范控制持续工作 时间,精心维护设备,设备技术状况就会得到保巨。 1.凭证操作设备 新工人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接受有关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维护要求等方面的 技术知识教育和实际操作与基本功的培训,经考试合格,领取设备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使用设 备。这是保证正确使用设备的基本要求。企业应有计划、经常地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安全教育, 以提高对设备使用维护的能力。技术安全教育应分企业、车间、班组三级进行。技术熟练的工 人经教育培训确有多种安排,考试合格后,可取得多种设备的操作证。公用设备不发操作证, 但必须指定维护人员,落实保管和维护责任,并随定人定机名单统一报送机务部门。 2.实行定人定机 使用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制,以确保正确使用和落实日常维护。定人定机名单由设备使用单 位提出,一般设备经车间机械员同意,报机务部门备案;精、大、稀有、与重点设备经机务部 门审查,技术经理批准执行。定人定机名单审批后,应保持相对稳定,确需变动时,应按上述 规定程序进行。 多人操作的设备应实行机台长制,由使用单位指定机台长,负责和协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3.明确基本要求

1) “三好”要求 (1)管好设备:操作者应负责保管好自己使用的设备,未经领导同意,不准其他人操作使 用; (2)用好设备:严格贯彻操作维护规程和工艺规程,不超荷使用,禁止不文明的操作; (3)修好设备:设备操作工人要配合维修工人修理设备,及时排除设备故障,按计划维修 设备。 2)四会”要求 (1)会使用:操作者应先学习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熟悉设备性能、结构、传动原理、弄懂 加工工艺和工装刀具,正确使用设备; (2)会维护:学习和执行设备维护、润滑规定。上班加相、下班清扫,经常保持设备内外 清洁、完好; (3)会检查:了解自己所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易损部位,熟悉日常点检、完好检查的项 目。照规定要求进行日常点检; (4)会排故障:熟悉所用设备特点,懂得拆装注意事项及设备异常现象的鉴别,会作一般 的调整和简单故障的排除。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并协同维修人员排除。 3) “五项纪律” (1)实施定人定机,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证合理润滑; (3)遵守交接班制度; (4)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 (5)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4.操作维护规程 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是设备操作人员正确掌握设备操作技能与维护的技术性规范。其基本内 容包括;开机前清理工作场地,检查操作装置、安全装置、各种油液和各部状态,作好润滑。 开机时,按设备说明书操作,保证机器与人身安全;不超负荷运行,不擅离工作岗位;发现故 障,立即停机检查;关机后做好交接班工作。 四、设备的维护 搞好设备维护,可以减少停工损失和维修费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给国家、 企业和个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1.设备维修的“四项要求” (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齐全,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铁路、管道完 整。 (2)清洗:设备内外清洗,无锈斑。各滑动面、丝杠、但条等无照油污、无碰做 各部不 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切削垃圾清扫干净。 (3)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油嘴齐全,油毡、油线 清洁,油标明亮,油路畅通。 (4)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设备结构,遵守操作维护规程,合理使用、 精心维护、监测异常、不出故障。 2.设备维护的类别与内容 设备维护工作分为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两类。 1)日常维护 设备日常维护包括每班维护和周末维护两种,由操作者负责进行。 (1)每班维护:要求操作工人每班生产中必须做到:班前对设备各部进行检查,井按规定 加油润滑;规定的点检项月应在检查后记录到点检卡上,确认正常后才能使用设备。

设备运行中要严格按操作维护规程正确使用设备,注意观察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 理。操作者不能排除的故障,应通知维修工人检修,并由维修工在故障修理单上年做好检修记 录。 下班前,用 1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认真清扫,擦拭设备,并将设备状况记录在交接班记录簿上 并办理交接班手续。 (2)周末维护:要求在每周末和节假日前,用 l~2 小时,对设备进行较彻底的清扫.擦 拭和涂油,并按设备维护地四项要求检查评定,予以考核。 日常维护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 2)定期维护 设备定期维护是在维修工辅导配合下,由操作者进行的定期维修工作。它是机务部门以计 划形式下达执行的。 两班制生产的设备约三个月进行一次,干磨多尘设备每月进行一次。其作业时间按设备复 杂系数,每单位 0.3~0.5 小时计算停歇,可视设备结构情况而定。设备定期维护的主 要内容是: (1)拆卸指定的部件、箱盖及防护罩盖,彻底清洗、擦拭设备内外; (2)检查、调整各部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位,更换个别易换件; (3)疏通油路,增添油量,清洗滤油器、油毡、油线。袖标,更换冷却液,清洗冷却液箱; (4)清洗导轨及滑动面,清除毛利及划伤; (5)清扫、检查、调整电器线路及装置(由维修电工负责) 。 定期维护后的设备必须达到:内、外清洁;呈现本色。油路畅通,油标明亮;操作灵活, 运转正常。 3)精、大、稀有、关键设备的使用维护特殊要求 精密、大重型、稀有,关键设备是重点设备,其使用维护必须做到五定。即定使用人员, 定检修人员,定操作维护规程。定维修方式和备品配件。其使用维修上的特殊需求是: (1)必须严格按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设备。每半年要调整一次安装水平和精度,并做 出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2)对环境有特殊要求(值温、恒湿、防震、防光)脚高精度设备,要采取措施,确保设 备精度、性能不受影响。 (3)精、稀有、关键设备在日常维护中,一般不许拆卸,特别是光学部件。必要时,应由 专职修理工进行。运行中如有异常,要立即停车,通知检修,绝不许带病运行。 (4)严格按规定的加工工艺操作,不允许超性能、超负荷使用设备。精密设备只允许用于 精加工,加工余量应合理。 (5) 使用的润滑油料、 擦试材料和清洗剂, 必须严格按说明书的规定使用,不得随意代用。 特别是润滑油、液压油必须经化验合格,方可使用,在加入油箱前必须过滤。 (6)精、稀有设备在非工作时要盖上护罩。如长时间停歇,要定期进行擦试、润滑及空运 转。 (7)设备的附件和专用工具,应有专用柜架搁置,妥善保管,保持清浩,防止锈蚀和碰伤, 并不得外借或作他用。 五、设备的润滑管理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修工作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或油脂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 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设备润滑工作,对于减少故障,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减少机件磨损, 延长使用寿命,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的经验表明,某些企业和单位由于忽视设备润滑工作,造成设备故障与事故频繁,加 速设备技术状态的劣化,使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各级领导与专业

管理人员,以及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都应十分重视设备润滑工作。 1.润滑管理的组织形式 企业一股由供应科所属的油库兼管润滑站的职能。机务部门与车间不再重复设立分站。机 务部门应设置润滑技术管理人员(可由油料管理员或设备管理员兼职) ,负责企业设备的润滑技 术与业务管理工作。 考虑到维修设备数量不多,作业分散,利用率不高,可以不配置专职润滑工,设备润滑工的 工作可由专业维修工成班组长担当。 2.润滑管理制度 针对上述企业维修设备的特点,为了切实搞好设备润滑,使设备润滑管理有章可循,避免 脱节、混乱,企业应建立这全各项润滑管理制度。 1)润滑材料供应管理制度 (1)供应部门根据机务部门提出的年度、季度及月份润滑材料申请计划,按期按牌号,数 量、质量采购供应; (2)入库油品一定要经化验室检验其主要质量指标,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对不合格的 油品,要求供应单位退货。 (3)供应部门对供应紧缺的油品,应提前与机务部门研究采用代用油品。以免影响使用; (4)进度油料入罐、转桶要过滤。油罐、油桶要专用; (5)润滑材料在库存放一年以上者,油库应负责重新检验油品质量,十取得合格者,禁止 发放使用; (6)油库的各种设施必须符合有关安全规程。严格遵守安全防火制色 按特级防火区要求 设置防火设施; (7)保持库内清洁整齐,地面无油液,各种油罐、油箱、油桶要定期清除沉淀积存的污物, 至少每半年排放冲洗一次。库内使用的润滑工具、器具,不用时应摆放在柜子里, 以保持清洁; (8)收发油料必须按规定做好记录,不得乱发、错发,每月定期按要求汇总上报机务、财 会与供应部门,按月分析消耗情况,核对帐目与实物数量。发现某种油品储量不足时, 应及时与供应部门联系解决; (9)做好废油回收工作,回收的废油要用专用油桶,适当分类存放,做好标记。 2)设备清洗换油制度 (1)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清洗换油,是避免润滑油质劣化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润滑技术人 员与专业维修工要密切协作,共同探索各种设备经济合理的清洗换油周期; (2)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安排的月份,应尽量与设备的定期维护和计划修理月份相一致,以 节省劳力,减少停歇台时; (3)新设备与大修后的设备,第一次清洗换油应安排在运行 30 个班次之后,第二次安排 在运行 100 个班次之后,第三次及以后按常规换油周期执行, (4)换油周期一般按原厂说明书执行。在计划清洗换油之前,可先抽样进行油质检验。如 油质符合要求,可将油放出过滤,在清洗油黠底部后重新加人使用。不足部分,补充新油; (5) 清洗换油工作一般以专业维修工为主, 操作人员必须配合, 润滑技术员负责检查验收, 并按规定填写设备换的卡片。换下的废油及洗涤用煤油,擦拭布料需要回收退库,并搞好现场 卫生,防止污染环境; (6)清洗换油的工艺按有关规定执行。 3)工艺用油液管理制度 (1)切削液等工艺用油液的配方,配制方法及质量的定期检验鉴定,工艺用油路的选用及 消耗定额等应由机务部门确定;

(2)油库要严格按照工艺规程配制工艺用油液,并负责保质、保量、保证生产用油。凡质 量不合格及贮存变质者不得发放,以免影响产品加工质量和腐蚀机床, (3)使用者要定期更换切削冷却液,清理储液箱,不使用变质腐败及会使机床、工件发生 锈蚀的工艺用油液; (4)做好工艺用油液的回收处理工作,防止浪费和污染环境。 3.润滑的“五定”与“三过滤” 1)润滑“五定” 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保持其清洁与完整无损,实施定点给油。 定质。按润滑图表规定油脂牌号用油,润滑材料及掺配油品须经检验合格,润滑装置和加 油器具保持清洗。 定量:在保证良好润滑的基础上,实行日常耗油量定额和定量换油,做好废油回收退库, 治理设备漏油,防止浪费。 定期:按照润滑图表或卡片规定的周期加油、添油和清洗换油。对贮油量大的油箱按规定 时间抽样化验,视油质状况确定清洗换油或循环过滤,以及下次抽验或换油时间。 定人:按润滑图表上的规定,明确操作工,维修工对设备润滑的分工。操作工负责每班每 周加油(脂)一或多次的润滑点,用手动润滑泵加油(脂) ,及开关滴油作,旋拧脂杯,监视油 面来油及油位置。维修工兼有润滑工的职能,负责为贮油箱定期添油,清洗换油。向机动和手 动润滑泵内添加油脂,为共用设备定期加油(脂) ,按计划取抽样送检。井负责润滑装置与滤油 器的修理,清洗与更换,大修与检修中拆卸部位的清洗换油(脂)及清理漏油等。 2) “三过滤” (三级过滤) 入库过滤: 油液经运输入库泵入油罐贮存时,要经过过滤。 发放过渡:油液发放注入润滑器时,要经过过滤。 加油过滤:油液加入设备贮油部位时,要经过过滤。 4.润滑管理图表 设备润滑图表应发到润滑工(维修工)和生产班组,是指导设备操作工、维修工和润滑 工对设备进行正确合理润滑的基础技术资料。它用文图显示出“五定”内容。 设备换油卡片由润滑技术人员编制,润滑工(维修工)记录。记载换油与添油时间与数量, 反映油耗正常与否,反映换油周期。 年度设备清洗换油计划表由润滑技术人员编制。它是依据设备换油卡片的记载资料,参照 换油周期的规定,并结合设备预修时间,确定单台设备计划换油月份。然后将全企业维修设备 计划清洗换油时间汇总而成。同时,利用本表反映清洗换油完成情况。 月份清洗换油计划执行情况表由润滑技术人员参照年度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和月份设备检修 计划编制,并下达给润滑工(维修工)执行。 年、月换油台次、换油量、维护用油量统计表可以反映计划与实际用油量,并为编制与平 衡计划,以及经济分析提供资料。 5.设备润滑状态检查 I)设备润滑状态检查内容 设备润滑状态检查包括日常润滑检查与定期润滑检查。 (1)日常润滑检查:由操作工人在班前检查、加油试车时,察看润滑装置与润滑系统是否 完善、畅通,发现缺陷,应立即通知维修工排除;维修工在日常巡视检查时,有重点地察看主 要润滑部位是否缺油,协助操作工排除润滑缺陷和故障。 (2) 定期润滑检查: 由润滑技术人员与维修工 (润滑工逐台全面检查鉴定设备的润滑状态, 作出记录,也可结合季度设备技术状态鉴定进行。对在用油实行定期抽样化验,按质换油,也 是设备润滑状态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2)设备润滑状态良好的条件 (1)所有润滑部位、润滑点应按润滑图表中的“五定”要求,按期按质加油,消除缺油干 磨情况; (2)所有润滑装置,如油嘴、油杯、油窗、油泵及系统管路等齐全、清洁,完好,润滑系 统畅通; (3)油线、油毡齐全清洁,放置正确; (4)导轨、丝杠等重要部位干净,有薄油膜层; (5)油与冷却液不变质、不混,符合使用要求, (6)不漏油。 六、设备的修理 设备技术状态劣化或发生故障后,为了恢复其功能和精度,而采取的更换或修复磨损、失 效的零件(包括基准件) ,并对整机或局部进行拆装、调整的技术活动,称为设备修理。它是使 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规定功能和精度的重要措施。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并结合汽车运输企业的特点,企业维修设备的修理宜采用 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维修方式——定期维修。 1.修理类别 修理类别是根据修理内容和要求,以及工作量的大小,对设备修理工作的划分。 预防维修的修理类别有:大修、项修、小修、定期精度调整。 1)大修 设击的大修是工作量最大的一种计划修理。大修时,对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部件解体;修 复基准件;更换或修复全部不合用的零件;修理、调整设备的电气系统;修复设备的附件以及 翻新外观等,从而达到全面消除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的规定精度和性能。 2)项修 项修(即项目修理)是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对状态劣化已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项 目,按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修理。项修时,一般要进行部分拆卸、检查、更换或修复失效的 零件,必要时对基准件进行局部修理和校正坐标,从而恢复所修部分的性能和精度。项修的工 作量视实际情况而定。 项修是在总结我国过去实行设备计划预防修理制度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 L 产生的。它表 现了修理的灵活性,克服了以往过剩修理与失修的弊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已广泛实行项修, 并取得良好的效益。 3)小修 设备小修是工作量最小的一种计划修理。其工作内容主要是根据掌握的磨损规律,更换或 修复在修理间隔期内失效或即将失效的零件,并进行调整,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能力。 4)定期精度调整 是对精、大、稀有机床的几何精度进行的定期调整,使其达到(或接近)规定标准。精度 调整的周期一般为 1~2 年。 2.修理计划 设备修理计划是企业组织管理设备修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重要 组成部分,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编制计划应优先安排重点设备。计划草案应与生产、 供应、财会部门共同讨论分析,从生产、维修、资金三方面进行综合平衡,确定什划,送主管 部门审定后,报主管领导批准,并与企业的各级生产计划同时下达执行,同时检查与考核。 企业设备修理计划通常分为按时间进度安排的年、季、月计划及接修理类别编制的大修理 计划两类。汽车运输企业直采用后者。 年度设备大修理计划,主要供财会部门准备大修理资金和控制大修理费用。

1)修理计划编制 年度设备修理计划编制依据主要有: (1)设备的技术状况;企业设备管理员根据日常点检,定期检查、状态监测和故障修理记 录所积累的设备状态信息,结合年度设备普查鉴定的结果。综合分析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填报设 备技术状况表。对技术状态劣化需修理的设备,应在设备技术状况表上提出计划修理的意见。 企业的设备普查一般安排在每年三季度, 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编制下年度修理计划的通知。 (2)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对设备的要求。 (3)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要求。 (4)设备的修理周期结构及修理间隔期。 2)大修、项修项目的变更及年度修理计划的修改 年度修理计划是经过充分调查研究, 从技术和经济上综合分析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后制定的, 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必须认真执行,应按规定程序办理变更申请和修改计划。 大修、项修项目变更的原则是; (1)由于设备发生事故或突发故障,必须追加安排大修或项修才能恢复其功能和精度; (2)设备技术状态劣化速度加快,必须追加安排大修或项修,才能保证生产工艺要求; (3)经复查后确认,设备技术状态劣化速度比预测的慢,年内可缓做大修或项修; (4)尽管采取措施,修理技术及生产准备工作仍不能满足需要,年内无法完成大修或项 修计划, (5)根据修前检查,原定修理类别不当,需要变更 计划变更的申请时间与程序是: (1)对上述(1)(2)两种情形,使用单位应及时提出 申请,报送上级主管部门。经 、 详细调查分析,作出决策,按规定工作流程报主管领导审批。 (2 )对上述(3)(4)(5)三种情形,在年中小结年度计划完成情况之后,由使用单位 、 、 或修前准备的部门提出变更计划申请。 年度设备修理计划的修改与审定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上半年设备修理计划执行情况和大 修、项修计划变更申请单,提出年度设备修理计划的修改方案。并按原工作流程,经与生产、 财会及使用单位讨论协商一致后,制定出修改的年度设备修理计划,送主管部门审定,报主管 领导批准,年终应按修改的计划考核有关单位和部门。 3)设备修理计划的实施 对单台设备来讲,使用单位应按修理计划规定的日期,在修前认真做好生产任务的安排, 按期向修理单位移交设备,并办理交接手续。 设备大修理完毕,经修理单位试运转并自检合格后,办理竣工验收。验收由上级主管部门 的代表主持,要认真检查修理质量,查阅各项修理记录。经主管部门,检验部门和使用单位的 代表一致确认,达到修理技术任务书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条件后,各方代表在设备修理竣工 报告单上签字验收。 设备修理竣工验收后,由修理单位将修理技术任务书、修换件明细表、材料明细表、试车 及精度检验记录等, 作为附件随同设备修理竣工报告单报送企业上级主管部几 作为考核计划完 成的依据。 4)设备修理计划的考核 企业维修设备的预防维修,主要是通过完成各项修理计划来实现的。设备修理计划完成率 反映了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此,必须予以认真考核。 七、设备完好率及考核 设备的技术状态是指设备所具有的工作能力,包括性能、精度、效率、运动参数、安全、

环保、能源消耗等所处的状态及其变化情况。 设备完好是指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设备完好标准总的有三条要求。 (1)设备性能良好,机械设备精度能稳定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动力设备的功能达到原设 什或规定标准,运转时无超温、超压现象。 (2)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安全防护装置良好,磨损、磨蚀程度不超过规定的技术 标准,控制系统、计量仪器、仪表和液压润滑系统工作正常,安全可靠。 (3)原材料、燃料、动能、润滑油料等消耗正常,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汽) 、漏电 现象,外表清洁整齐。 凡不符合上述三项要求的设备,不得称为完好设备。设备完好的具体标准,应能对设备作 出定量分析和评价,由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总的要求结合行业设备特点制定,井作为本行业检查 设备完好的统一尺度。 企业生产设备的技术状态完好程度,由国家以“设备完好率”指标进行考核,其目的在于 促进企业加强设备管理,经常保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设备完好率的计算 式如下: 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主要生产设备完好台数/主要生产设备总台数)×100% 凡完好标准中的主要项目,有一次不合格或次要项目中有两项不合格者,即为不完好设备。 能立即整改者的算合格但应作记录。 企业完好设备台数应是逐台检查的结果,不得采用抽查和估计的方法推算。正在检修的设 备,应按检修前的实际技术状况计算,检修完的设备按修后技术状况计算。 八、设备事故 1.设备事故分类 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规定,设备事故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 故和特大事故三类。 按照原机械工业委员会颁发的《机械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定} )有关条款,设备事故的具体 分类是: (1)一般事故:一般设备修复费用在 500~10000 元;精、大、稀有及关键设备修复费用 在 10000~30000 元者。或因设备事故造成全厂供电中断 10—30 分钟。 (2)重大事故;一般设备修复费用达 10000 元以上;精、稀有及关键设备修复费用达 3000 元以上者;或因设备事故造成全厂电力供应中断 30 分钟以上。 (3)特大事故:修复费用达 50 万元以上;或由于设备事故造成全厂停产两天以上;车间 停产一周以上。 2.设备事故的分析 设备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持现场。按设备分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报,及时组 织有关人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到 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进行调查分析,严肃处理,汲取经验教训。 一股事故由企业技术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在上级主管部门参加下分析事故原队如果事故性 质具有典型教育意义,则应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召开现场会。重大及特大事故由企业上级主管 领导(总工程师)组织机务、安全技术部门和事故有关人员进行分析。 对事故分析的基本要求是。重视、及时。严格察看现场,详细记录和照像,保存原始证据, 多了解情况,依据调查情况和测定数据分析判断。 发生事故单位应立即在事故后三日内认真填写事故报告单;报送机务部门,一般事故由技 术经理签署处理意见,重大及特大事故由企业上级主管领导批示。 设备事故经过分析,处 理,设备修复后,应按照规定填写维修记录,由车间机械员负责计算实际损失,载人设备事故 报告的损失栏,报送机务部门。

企业发生的各种设备事故,机务部门每季应统计上报。并记入历年设备事故登记册中。 3.设备事故的原始记录 设备事故报告单的格式由上级统一制定,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编号、名称、型号、规格、事 故概况、事故经过与责任者、事故原因分析与处理。设备事故报告,现场照片及其它原始记录、 有关资料,应一并存入设备档案。 4.设备事政性质的划分 (1)责任事故。凡属人为原因,如违反操作维护规程、海离工作岗位、超负荷运转、加工 工艺不合理、维护修理不当劳,一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音,称为责任事故。 (2)质量事故:凡因设备原设计、制造、安装等原因、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者, 称为质量事故。 (3)自然事故:凡因遭受自然灾害,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者,称为自然事故。 5.设备事故的处理 任何设备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责任,对事故责任者应按桔节轻重、责任大小、认错态度、 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触犯刑律者,要依法制裁。 对设备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第五节 汽车运行和维修材料的使用和管理 汽车的运行和维修材料一般包括钢材、铸铁、有色金发答非金属材料、木材、粉末冶金、 特种液体、各种配件、燃、润滑材料等。其中的燃料,汽油和柴油是国家主要能源之一,在国 民经济各部门中都具有相当的作用,在汽车运输企业中尤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汽车运输业每 年用掉的燃油占全国汽柴油消耗总量的 40%左右,花费在燃料上的费用,约占成本的 25%以上 是成本中比重居首位的一项费用。所以,汽车运输企业管好、用好燃油、降低耗油量,对提高 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对发展国民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材料的管理过程和目标 1、 管理过程. (1)定额管理——根据车辆类别、运行条件和汽车营运和维修计划,制订合理的消耗定 额和储备定额等。 (2)计划管理——编制、审批购料计划,申报和组织供应,市场采购、帐务结算和提货等。 (3)储运管理——装载、运输、接货、验收、记帐、保管、盘点等。 (4)领发考核——燃油按定额和票证领发,当日考核实耗、登帐、结算和公布,按月奖励, 废油收集及送交处理。维修材料的配料、送料、记帐及复核等。 (5)材料供需信息的分析和反馈——报表审查,动态监察,数据对比,图表分析,总结平 衡和管理决策等。 2、管理目标 汽车运行和维修材料管理的目标是; (1)保证生产第一线汽车运输生产的需要,保证汽车维修工作能正常按计划地进行。 (2)适量地储备材料,加速资金周转,供应及时,避免超储积压。组织平衡,缩短企业内 部材料流转的各个环节见的时间。 (3)降低材料费用。包括通过合理选购材料,力求质优价廉,加强消耗管理,充分利用物 资,来降低所用材料的原有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改进材料流转途径,来降低采购、装运、验收、 保管、发送等流转费用。 (4)建立良好的供需协作关系。通过供需企业间的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树立信誉,建立 良好协作关系,保证外部供应的连续性。 (5)建立完整的材料供需信息系统。当材料通过采购、运输、交接、验收等一系列实物流 动的同时,在材料管理工作中也伴随出现了订货计划指标、余缺平衡、价格变化、技术标准、

政策法令、市场动态,以及各种单据、记录等一系列信息的系统。 “它们是有效控制材料流转的 重要工具,是正确作出决策的客观依据,是协调各供应环节、保证流转畅通.的重要条件,是 科学管理材料的不可缺少的基础部分. 二、 燃料、润滑材料的使用特性 1、汽车用燃油 汽油: 柴油: 生物柴油 甲醇汽油 天然气 2、 汽车用润滑油 发动机润滑油 齿轮润滑油 自动变速器油 汽车润滑脂

三、 燃料消耗指标 汽车燃油消耗指标是评价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参数,运输工作中常用的指标是:车辆每行驶百 公里所消耗燃料的升数或千克数,以升/百公里或千克/百公里计,和完成每百吨公里货物周 转量所消耗燃料的升数或千克数,以升/百吨公里 或千克/百吨公里计 a 1、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试验方法 (1)无控制规范的路上试验法 是指对道路、交通、气候、驾驶方法、车速等使用条件 不加任何限制,组织对几十辆车辆进行长距离(1~2 万公里)的试验,测定并记录其行驶里程、 装载质量、油耗的数据,求出平均的百公里或百吨公里耗油量。一些运输企业就是依据这一规 范,针对一些车型相同、运输任务基本固定的车辆,进行一段时间(3 个月以上)的认真实测、 记录、统计整理, 最后确定出企业某一种车型的平均运行油耗定额:空车行驶百公里耗油数 (升 /百空车公里)和重车行驶百车公里的贴油数或称重车贴油数(升/百重车公里) 。 (2)限定条件的路上试验法 可以是限定道路、平均车速,驾驶人员等。例如测定载货汽 车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平均使用油耗量的试验方法,规定试验道路是平坦、干燥、设有里程碑 的平原干线公路,试验路段的长度不小于 50km,最大坡度不大于 5%,坡道长不大于 1km;气 候条件除大雾、大雨、大雪、积雪、结冰及风速大于 10m/s 外,其它一般不限。车速按正常使 用规范,保持平均车速 45km/h 左右,尽量等速行车,往返进行试验各不少于 2 次,每一单程测 量燃耗量 1 次,取各次试验的平均值。 在进行比较性的汽车油耗试验时,往往是由于道路等条件的限制,常采用变通的方案进 行。选一特定的路段,长一公里或数公里,上坡或平路皆可,往返匀速行驶,使用车上另备的 一副油箱,测量试验前后的燃油量,即可确定耗油量。这种方法简单,但应争取试验中各项可 变因素尽可能一政,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3)路上循环试验法:是指完全按规定的车速——时间约进行的试验.其中可以规定何时 换档、制动、怠速和加速等,这可以是一种很简单的等速油耗试验,也可以是一种多工况油耗 试验。 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多工况循环油耗试验: 2、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与测量方法

四、汽车节油途径

影响汽车燃料消耗的因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可以用单位体积的燃油能行驶多少里程(即 km/l)来 表示,因此: 汽车的油耗(km/l)=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里程(km)/汽车每小时所消耗的燃油量(l). 影响每小时所消耗燃油量的因素较多,也较为复杂。根据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和汽车行 驶工况分析, 对燃油消耗量的影响因素,便可清楚地得出如下结论: 1、发动机的比油耗越低,汽车油耗越低。 2、汽车的总质量越小,汽车的油耗越低。 3、汽车的滚动阻力系数越小,汽车的油耗越低。 4、汽车的旋转件质量越小,汽车的油耗越低。 5、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越小,汽车的油耗越低。 6、汽车的迎面投影面积越小,汽车的油耗越低。 7、车速越高,加速度越大,汽车的油耗越高。 8、制动、怠速运转、强制怠速工况等所消耗的能量越少,汽车的油耗越低。 9、附件所消耗的功率越少,汽车的油耗越低。 10、汽车的传动效率越高,汽车的油耗越低。 11、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越高,汽车的油耗越低。 这实际上指出了节油的主要途径,即:为了降低汽车的油耗,必须降低发动机的比抽耗, 提高发动机机械效率,减少汽车自身质量,减小滚动阻力、空气阻力、迎面投影面积,限制车 速和加速度,减少制动、怠速、强制怠速油耗,提高传动效率。 五、燃料的合理使用与节油 汽车燃料的经济性与改善燃料的雾化和燃烧性密切相关,提高燃料质量,合理使用燃料,使 燃料燃烧及时、完全,充分利用燃料放出的热能,都是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的重要方面。 1、按地区特点,合理改革汽油蒸发性指标 要提高发动机经济效益和驱动功率,重要的是要使充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完全、正常、 及时地燃烧,这与燃料的蒸发性有关。充分利用轻质汽油组分,不仅可提高汽油收率,而且能 改善其燃烧性能,提高热能利用率。汽车发动机使用终馏点 205℃的汽油,油耗要比使用终馏 点 240℃的汽油的低 5%~8%。 我国地区广大,气候差别显著,应按地区、分季节供应不同蒸发性的汽油,规定相应的饱 和蒸气压指标。这样,既能保证寒冷地区的低温起动性和燃烧性,又不致在气温高的地区 产生气阻,从而经济合理地利用燃料。 为尽量减少燃料品种,方便供应及使用,国家燃料标准把汽油饱和蒸气压按照冬季和夏季 分为两种产品,应该分地区、按季节合理地供应和使用不同饱和蒸气压的汽油。 2、合理调整,利用稀混合气燃烧 要使燃料在发动机中形成均匀、经济的可燃混合气,不仅要求燃料雾化良好,还必须随时 保持最佳的空气—-燃油混合比,在保证车辆正常牵引性能的前提下,使发动机常用工况处于最 佳的高效经济区。发动机用浓度较低的混合气,既有利于改善燃烧,还可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后 备功率,使经济性最好。油耗随过量空气系数 a 的变化而变化,当 a=l 时,油耗比 a=1.11 时约大 4%;a=0.88 时要比 a=1.11 时增加油耗 18%;如果进一步加大混合气的浓度,油耗

更会增加。 六、 润滑油(脂)的合理使用与节油 合理使用润滑油(脂)就是为机械提供良好的润滑,降低摩擦磨损,提高油品的抗氧化安定 性、洁净分散性,以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 选用合适粘度的润滑油,改进润滑性能,降低边界摩擦等,可减少燃料消耗 2%。可见从 润滑方面可取得的节能潜力是非常大的。 研究表明, 流体润滑和弹性流体润滑部位要求润滑油在各种工作条件(温度、 压力、 剪切力) 下都应具有最佳粘度;边界润滑部位则要求具有优良的抗磨性能(通过加入减摩添加剂实现)。 要实现这两方面的要求,只有使用低粘度油、多级油,加入减摩剂和提高油品热氧化安定性、 清净分散性。 1、润滑油的低粘度化 润滑油的低黏度化,是指在满足摩擦副润滑的条件下,润滑油的最低允许黏度。降低发动机 润滑油和齿轮润滑油的粘度对汽车油耗有一定的影响。 2 发动机润滑油 100℃粘度每降低 1mm /s,大约节省燃料 1.5%;发动机正常运转时,理论 上降低一个 SAE 粘度等级,可节省燃料 0.5%~2.5%。 齿轮油的低粘度化、多级油化,减小了齿轮运转时的搅油阻力,提高传递效率,可以减少燃 油的消耗。 影响润滑滑油耗量的因素是润滑油闪点以及剪切后具有稳定数值的粘度。因此,SAE 有的报 告中认为,控制滑油基础油馏分在 400℃以上,会减少润滑油耗量。而渗入合成油是降低滑油 耗量的最好的方法,因为合成油低温流动性好,蒸气压低,粘度指数高。因此合成油或掺合成 油(即半合成油)的起动性好,磨损小,蒸发损失少,燃料和润滑油耗量都低,这里要强调的是 节约润滑油,也是节约能源。 2、多级油 多级油是在低粘度油中加黏度指数改进剂配制而成,有着良好的粘温性能。低温时,多级 油粘度小,有较好的低温流动性。据测定,发动机起动时的磨损要占总磨损的 50%,而多级油 低温性能好,可保证车辆迅速起动,能大大减少磨损和燃油消耗,冬季效果更为显著。高温时, 多级油还能保持一定的黏度,形成足够的油膜厚度。所以,多级油既可保证良好的润滑,又改 善了燃料的经济性。 使用 SAE10W/30、 10 W/40 发动机油要比 SAE40 发动机油节省燃料 2. 或 4% 左右,如再使用合适的多级齿轮油,要是考虑到冷起动,则节约的燃料还要多些。 3、润滑油中加减摩剂 摩擦表面被油膜隔开是最理想的润滑状态,但往往不能达到这种理想状态。这时,就需要 润滑油有一定的油性和极压性,也就是说油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减摩剂,如胶体石墨、胶体二 硫化钼、聚四氟乙烯等。 当摩擦副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时,油中的减磨剂可以使摩擦副的摩擦力减小,从而达到运动 流畅、降低能耗的目的。发动机润滑油中加入一定量夫人减磨剂,可节约燃油 1%左右,同时可 减小摩擦磨损的影响。 4、提高润滑油的热氧化安定性、清净分散性 润滑油的热氧化安定性是在高温下油品抵抗氧化变质的能力;润滑油的清净分散性是油品 切制胶膜、沉淀形成的性能。提高油品的这两种性能,可以延长润滑油的使用期,降低 燃油和润滑油耗量,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和动力性,延长机械寿命。 发动机润滑油在高温下工作,加上机件本身金属的催化作用,使油品氧化加剧,结果粘度 增加,酸值增大,生成漆膜和积炭等沉积物,对发动机工作有很大影响。积炭在燃烧室中形成 高温颗粒,易引起发动机产生早燃,使发动机功率损失 2%~15%。如果在活塞环区生成漆膜, 会降低活塞环的灵活度,失去密封作用,使功率下降,甚至发生拉缸,损坏发动机。沉积在曲

轴箱底部等处的沉积物,会堵塞油路,使摩擦面得不到润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发动机单位容 积功率的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条件越来越苛刻。因此,应生产高温抗氧化能力强、清净分散性 好的润滑油,满足高强度发动机的要求。 在合理使用润滑脂方面,主要存在加脂量过多,润滑脂消耗量偏高,稠度偏大,质量不高, 用脂不当等问题。 降低润滑脂稠度和发展低摩擦润滑脂等措施, 可能节约 3%~5%的动力消耗。 七、 汽车的正确维护、调整与节油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技术状况不断变化,动力性、经济性、工作可靠性逐渐变坏。这主要 是零件磨损造成各部件之间静配合松动,动配合间隙增大,润滑条件变坏的缘故。零件的自然 磨损虽然是不可避免的,并随行车里程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如果能及时地进行必要的技术维护 和调整,不仅可以使磨损减少,而且可使汽车用油降低到最小。 1、曲轴、连杆机构及配气机构 发动机将燃料的热能转变为机械功的过程,是由曲轴、连杆和配气机构进行的。气缸压缩 压力大,混合气被点燃后的燃烧速度快,热损失就少。而气缸、活塞环及气门、气门导管等零 件的磨损,会使气缸压缩压力降低,曲轴箱窜气量增加,导致油耗增大。当上述摩擦副严重磨 损时,将增加油耗 4%~6%。 2、点燃式发动机的点火系 对点火系维护的要求是要保证适时产生强烈的电火花。这是混合气正常燃烧的先决条件之 一。没有火花或火花很弱,混合气则不能燃烧或燃烧速度降低,热量损失增多,耗油量增加。 因此,要求经常保持火花塞清洁,间隙合乎规定,并有合适的点火提前角。 3、气门间隙调整 气门间隙过大或者过小,都能使耗油量增加并影响发动机动力。因为气门间隙过小时,气 门关闭不严,在压缩和燃烧时,气缸内的气体将会漏掉,使耗油量增加,功率下降;气 门间隙过大,气门开启高度不够,同时开启时间也会减少,结果使发动机进气量减少,而废气 在气缸中残留的较多,同样使耗油量增加,功率也随之降低。 4、润滑系的维护 润滑系的正常工作对减少燃油和润滑油的消耗,减少机械摩擦损失和提高发动机功率有重 要意义。因此当一种发动机允许用两种不同粘度的滑油时,应选择粘度较小的润滑油。汽 车在使用中,应按时更换润滑油滤清器滤芯,以保持滤清器的滤清效果。要经常保持润滑油 面稍低于油尺的上标线。添加滑油时,应掌握“勤加少加”的原则。加油过多会增加曲轴转动 阻力,易引起润滑油窜进燃烧室烧掉,增加滑油的消耗量,同时积炭增加;加油过少,会造成 润滑不良。 5、主要机件的准确装配和调整 发动机中运动机件,如间隙过大过小,都使摩擦阻力增加,机件磨损加大,耗油量增加。 因此在维护修理时,必须保证主轴承、连杆轴承松紧适度。风扇皮带要及时检查,不能过紧过 松。此外,水泵及分电器轴承等要及时添加滑脂,以减少摩擦损失。 6 、轮毂轴承的间隙过小,会使滚动阻力增加,耗油量增加,过松,车轮歪斜,增加行驶 阻力,增加阻滞力而增加耗油量。 7、前轮前束的调整, 前束不准,当车速超过 30km/h 以上时,方向盘 振动,难以操纵, 只好降低车速,同时滚动阻力增加,因而使耗油量增加。 8、行车制动间隙的调整,应该保证既能可靠地制动,又要在放松制动踏板后,车轮没有 拖滞现象。若间隙过小,阻滞力增加,增加油料的消耗量;若间隙过大,则制动不灵,影响安 全。驾驶员为照顾安全,随时都必需作制动准备,放慢行车速度,增加耗油量。驻车制 动隙过小不仅增大耗油量 ,也易使制动盘烧坏。因此,应适时检查和调整制动间隙。

9、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太小,则离合器易打滑。为获得必要的行驶速度,就提高发动机的 转速,发动机的一部分功率就消耗于离合器零件无益的摩擦上,使耗油量增加,也加速零件的 磨损。如自由行程太大,则离合器分离不良,换档困难,变速箱内有撞击声。因此在维护时, 都应检查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10、轮胎的影响。汽车行驶中所受到的阻力,包括来自车轮的滚动阻力。据试验,当汽车 以 40km/h 速度行驶时,车轮的滚动阻力就占行驶阻力的 40%,而影晌滚动阻力大小的因素主 要是轮胎气压和轮胎的类型。据试验,只要轮胎气压比正常值降低 0.5~1.0bar,就会增加油耗 5%~10%。至于轮胎的类型对车轮该动阻力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因此,在较好的道路上,不 宜用越野花纹轮胎,防滑链只有在冰雪路段上使用等等。实践证明,冬季使用防滑链时的油耗, 比夏季气候干燥时同一条道路上行车的油耗增大 70%左右。此外,子午线轮胎滚动阻力比一般 轮胎降低 30%,用其代替斜交帘布轮胎大约可节油 3%~8%。 11、要经常检查变速箱、差速埃及其它部位是否漏油,油面高度是否合乎规定,差速器的通 气塞是否良好,对经常涉水的车辆更要及时捡杏,如发现有水应及时换油。在油料 需要换季的地区,应及时更换油料牌号。如冬季使用夏用齿轮油,燃料消耗增加 8%~10%。 总之,汽车的任何技术故障,都直接、间接地造成油耗增加,甚至刮雨器不灵和灯光不佳 都会增加油耗。汽车主要技术状况对油耗的影响, 八、汽车在高原、严寒地区的维护与节油 1、汽车在高原地区的维护 高原地区大气压力低,空气稀薄,每升高 1000m,空气压力约降低 9.3kPa。这样,汽车在 5000m 的高原上行驶时,大气压力只有 53.2kPa 左右。如供油量不变,则混合气变浓,燃烧不 完全,发动机功率下降,耗油量增加。为了节约油料,可以适当减少供油量。 汽油发动机在高原地区工作,气缸压力降低, 不易发生爆震燃烧 ,应当增大提前点火 角,以提高功率,减少油料消耗。一般每升高 1000m 可提前 2~3 度。同时,为了提高燃烧速度, 减少积炭生成,火花寒间隙可以比原规定数据增加,车况较好的可增加 0.25mm,车况较差的可 增加 0.15mm。 2、汽车在严寒地区的维护与节油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很低,常使润滑油粘度变大;进气管温度及空气流速低,混合气 质量变劣,电瓶供电量不足,造成起动困难,增加耗油量。对此,除要求使用粘温特性较好的 润滑油及挥发性较高的燃油外,还可采用下列方法: 1) .预热润滑油 2) .改善燃料雾化条件 3) .保证蓄电池良好放电 4) .正确暖机 九、 正确驾驶与节油 驾驶技术是影响汽车油耗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驾驶操作,可以大大降低汽车的燃料消 耗。据试验,技术水平不同的驾驶员,同一条路线驾驶同一辆车, 油耗可相差 20%~25%。 1、掌握经济车速 汽车在同一路段、同一挡位的条件下行驶时,耗油量的差异较大。 汽车行驶中有一个耗油量最小的速度, 即经济速度。 高于或低于经济速度, 都会增加耗油量。 因为车速增高时,因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功率消耗增加,汽车燃料消耗量增加; 反之,若低于经济速度,虽然空气阻力减少了,但因节气门开度减小,发动机热量损失增多, 耗油量增加。 2、减少起动、停车、倒车次数及其它

要减少油料消耗,必须计划行车,避免途中停车,因为起动是比较费油的。车队行驶要待 前车行驶一段距离再起步,行驶中不要跟得太紧,避免走走停停。停车时要选择便于起步的地 点,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条件下,尽量停在下坡平坦道路上,以减少起步时的油料消耗。要看 好位置,认 真驾驶,减少前进和倒车的次数,尽量一次就位。据试验,汽车前进和倒退一次移 动 3.5m, 就要消耗汽油 50ml。 要正确判断道路情况, 避开不利的时机和路段, 保持相应的车速, 减少制动次数,减轻制动强度,提高平均车速以节约油料。经试验,汽车以 30km/h 行驶时, 每制动一次,就多消耗汽油 66ml。 山地行车,上短坡或通过起伏路时,应预先加速冲坡,而上长陡坡时,冲坡后应适时换挡, 不要加油猛冲,也不要拖挡行驶,以免加速发动机及传动装置的磨损。此外,上坡时,如听到 发动机有较重的爆震声,应换低速挡, 消除爆震。 车辆陷入泥坑,车轮打滑空转时,不应加油猛冲,必须修路排除故障。否则,不仅使车辆 遭到严重磨损,而且会大大增加油料消耗。 3、脚轻手快 “脚轻”即轻踩加速踏板,缓慢加油 “手快”指换挡迅速而准确。 “脚轻手快”是驾 驶员操作的一项基本功。 脚轻,关系到油门开度的大小,发动机转速高低和稳定,而这些变化又关系到供油装置 起作用的时刻和时间。猛踩加速踏板,会使供油装置的附加供油机构作用,增加了不必要的燃 油消耗。同时,发动机转速增加过快,由于克服旋转件的惯性也会使油耗增大。猛加速比缓慢 加速多耗油 30%左右,至于无目的的猛踩加速踏板,只能增加耗油量。 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汽车发动机基本上是在不稳定工况下工作的。在加速初始阶段,因充 气量减少,混合气变浓,理应增大点火提前角,但实际上这时的点火提前角几乎不变,这就必 然引起发动机功率减低,有时可低 5%~7%,在完成加速阶段,发动机扭矩和功率变化比开始 加速阶段小,但仍比稳定工况下有较大变化。如曲轴加速度过高,有效指标可能比在稳定工况 下降低 20%~30%。可见,发动机加速,破坏了正常的工作过程,导致各项工作指标降低,而 在加速初始阶段尤为显著。 如果速度在 25km/h 和 50km/h 之间来回变动, 则油耗相当于 50km/l 稳定行驶油耗的两倍。因此,在汽车驾驶操作中适当控制加速工况,力求车辆稳定前进,是提 高汽车经济性、动力性的重要一环。 “手快”关系到换挡过程的长短。及时换挡能使汽车的行驶速度不因为换挡而产生少急剧 波动。手快须与脚轻紧密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实现换挡过程中燃料的节约。如手脚配 合不当,在离合器还没有完全接合时就猛踩加速踏板,发动机高速空转,必然造成油耗增加。 汽车在运行中,选择适当的挡位,使发动机大部分时间在中等转速运转,对减少油耗关系 也很大。汽车在不同道路和条件下行驶,驾驶员应以路取速,及时换挡,不要高挡低速行驶或 低挡高速行驶,行驶中尽量少用中间各挡,起步后及时换至高挡。

十、 燃料、润滑油的使用管理 1、燃油的运输、保管和加注 2、行车节油管理 汽车节油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建立、健全节油管理机均,完善节油管理工作制度,科 学制订油耗标准,加强节油技术培训,认真做好检测、记录和信息反馈,正确制订和落实各项 技术措施,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节油水平。 汽车节油管理工作要抓的因素很多 a 实践表明,抓好用油过程中的领、发、耗、存这些过

程的管理,切实做到帐、卡、物三相符,是搞好节约用油的关键。为此,对用油过程曲管理提 出有如下的一些要求。 1.用油过程的管理 1)领用有凭证 领用燃油要凭当班的行车路单到油站加脑。油站在加油前,管理员要核对 行车路单上的车辆编号是清与加油车号相符,加油后,还要用数码章分别在行车路单增用栏内 和领油单上加盖领用的数量,驾驶员要在领油单上技章。这样,做到车号、班次的领用数与发 出数相一致,既次明跨月度时间,早中班的领发数也相符合。 2)消耗有定额 交通部在汽车运输和修理企业技术管理制度(试行)第四十四条中规定有 两种油耗考核办法,而考核结算用的定额标准是按当地上级部门下达的油耗定额标准结算的。 两种办法是: (1)对场和企业是用全部营运车的百吨公里平均燃油消耗的 L/ 100t·km) ,这一综合性指 标做为考核结算定额; (2)对单车或驾驶员是用百空车公里燃油消耗量(升/百空车公里) ,这一定额作为基数。 再以计入实际载质量或拖挂质量的重车百吨公里多用的燃油消耗量(升/百吨公里)作为附加 贴油的定额来考核。 对单车考核在实际应用中,有的采用按车辆额定吨位和有强计算贴油,也有的按实际运 载质量与行程计算重车贴油。按额定吨位和行程 u·算贴油的好处是超载不贴油,起了限定闪 的作用。但对车吨利用不好的情况,仍按原车核定吨位照贴,如集装箱运输的贴油,有时仅有 1/5 的实我率,这就 _产生了单车或个人的节油虚数。采用按实际载质量与行程计算贴油,看来在贴油计算上更符 合于实际,符合多装多贴,少装少贴,但又可能起了鼓励超载、并车、虚报里程的作用。因此, 在承认这种计算方法较合理的 R 时,还可制之超载不贴、认真查定里程等有效措施。 (3)计量有手段 领发燃油的计量基本都已使用自动计数加油泵,但这种泵还存在可靠性 差、准确度时常有变化、质量差的问题。为此,也应制定管理人员的定期测试与加到制度车耗 油数和油箱存油数尚缺少计量仪表,借助油尺测量油面高度粗略计量。每班采取了驾驶员自量 和量油工专人测量的办法,驾驶员填写好燃油交接卡,量油工负责填写单车存油表。 (4)考核有依据 行车路更是一份最原始的凭证,是驾驶员在运输生产中的一份本车作业 单,又是结算运费和各项效率指标的计算考核依据。行车路单要求在使用周转进程中,明确分 工填写的职责,要求填写正确、完整。从调度开始制单时,就要注意做到这一点。到完成任务 后,由驾驶员或车长负责填写业务完成的情况,以及用油栏内油箱的存油数、车班耗用数、当 班存油数。值班调度在收单时应负责查对有 关项目是否填写齐全、正确。疑问不清的应当面向清、纠正。值班调度还应负责结算好车次、 完成吨位、空车和重车公里还等事项。 ( 5)节费有记录 统计员负责对行车路单上各栏应填写的项目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就按规 定进行结算,记录好个人的用油和节油数。八日就应写好生产日报,送交有关部门和分管领导 查阅,并公布驾驶员个人当班和累计的节费数。企业与机务部门之间对于耗油情况建立十天一 小结制度,如有超耗要及时进行分析、采取措施。 (6)超耗要查清 发现超耗达 5%的定为耗油车,由分管节能技术人员会同驾驶员作初步检 查,分析耗油原因,制定措施,进行调整、排障、帮助学习驾驶技术,再复查耗油情况。若仍 有问题宜送维修工段对车辆做深人分析、检查诊自,一直到能达到节油目标为止。 用油过程的管理工作在一些企业、企业已逐步形成制度地,而且在方法上不断改进、完善。 2.TQC 方法在行车用油管理中的应用 汽车节油中对 PDCA 循环方法的应用,包括以下主要内 1)收集并分析数据 由统计员记录每个驾驶员行车路单上的运量、行程、油耗量等必须核

算的数据。根据企业内部油耗定额进行油耗数据资料的分析、整理。对平均超耗 5%或超过限 值的车号定为耗油车,通知分管部门和领导。 2)寻找耗油原因,制订节油措施 由分管节能的技术人员与驾驶员一道及时检查耗油车, 找出耗油原因。送调送修,并做好记录。排障后,再行观察 8—10 天。复查统计资料是否正常, 仍达不到标准时应继续找原因,作人、车、料法分析,车辆也可送维修工段做二级诊断,准确 地找出原因,制订措施。 3)组织各项措施落实 要求做到:有效地消除技术故作,及时帮助驾驶员提高驾驶操作能 力,制订并定期修订企业内部的油耗定额,在确实做到爱护车辆、安全行车、节约燃油。 4)检查实施结果 改进节油管理,制订合理的用油制度和耗油标准,进行再循环。 79 3、润滑油料的更换和保管 (1)润滑油的劣化原因 (2)润滑油劣化的判别 (3)润滑油的更换 (4)润滑油的保存与节约 (5)润滑油的回收 十一、轮胎的使用和管理 1 .节约轮胎的意义 轮胎的费用很高,买一辆载货汽车,六套轮胎要占购置费的 20%左右。据统计,运输企业 每千吨公里的平均单位成本中:燃料、维修费和轮胎三大消耗为成本的 55%,而轮胎每千吨公 里费用占平均单上成本的 10%,占三大消耗的 18.6%。在成本构成的 11 个项目中,它排在燃 料、维修费和管理费之后,列第四位。按 A、B、C 管理分析法来说,它属 A 类因素是应当重点 采取对策的因素。 再看看企业用胎的情况, 一个拥有 1000 辆营运货车的城市专业汽车运输企业, 据统计装在车上的轮胎有 1.1 万条,备用胎约 3 千条,一年里要消耗 3800 条轮胎,消耗量是 很大的。所以,节胎是运输企业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一项重点工作。 节胎就是节能和节约外汇。汽车轮胎的主要原材料是橡胶、炭黑和尼龙帘线。橡胶有天然 胶和合成胶。合成胶、炭黑、合成纤维都是用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些能源材料制成的。因此 使用轮胎即意味着消耗能源材料。根据资料,制造一条新的中型货车轮胎需要半桶石油原油, 约 100L。制造一条 9.00—20 轮胎要使用能纺织 630m 的确凉的合成纤维帘线。而天然橡胶和 合成橡胶在新胎和翻新股的用料成份中是各占 50%。制造一条 9.00—20 轮胎需要使用 25kg 左右的干天然胶,这要一亩橡胶田才能种出来。我国天然胶的自给率从 1983 年的 10%已提高 到 30%,但由于气候等地理条件的限制,今后仍需大量依靠进口来解决。因此节约轮胎就等于 节约能源、节约大量的外汇。 同时,还应看到正确地使用轮胎,如在行车中保持合理的胎庄、中速行车、稳步起动、少 做紧急制动和急转弯等等,不仅会带来节胎的好处,还能获取节油的效益。 2.轮胎的选用 1)轮胎负荷能力应与汽车的载质量相匹配,这对汽车运输的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东风 EQ1090 汽车分别装用 HN9.00—20 十层级和十二层级轮胎的经济效益是不一样的,10 层级轮胎 的安全系数 N 减小,轮胎的寿命有所降低,但是从比较轮胎价格、节油金额和寿命当量价格上 的节支差距上看,可以认为装用 9.00—20 十层级轮胎的综合经济效益是好的。 应当指出,轮胎承受的负荷小于颁布的“载货汽车就胎系列”GB2977 中规定的负荷,即 N <1,对延长轮胎寿命是有利的。但是,也允许使用中瞬时超载,如紧急制动时最大的减速度达 2 到,甚至超过 6.5m/s ,前轮的法向力增大,接近或超过额定负荷;或是满载状态在干路面上

转弯行驶,最大侧向加速度达 0·4g,车身的相应侧倾角Ф=4 左右.这时会使前、后外轮瞬时 超载。这些是国标已考虑到的因素,是可以允许的。但人为的并车超载则是轮胎负荷能力所不 能允许的。 2)轮胎结构对汽车燃料经济行的影响 子午轮胎相对斜交轮胎的滚动阻力小,可达到节油的效果。同时,装子午胎比装外交胎的 加速时间短。这些都说明装用子午胎,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明显得到改善。 目前,子午胎采用两种帘线,钢丝或是人造纤维。钢丝由强度高,帘线层少,节油效果 好。但胎体壁薄,行驶稳定任差,防机械刺伤能力差,适合于公路好的地区使用。人造纤维作 帘线,胎壁要厚些,节油效果比钢丝的稍差,但耐刺穿和稳定性比钢丝的好,适合于公路条件 稍差的地区使用。 3)轮胎花纹对汽车行驶稳定性影响。我国载货汽车一直沿用横向烟斗花纹轮胎。这种花纹 胎在松软、泥泞路面上行像有较好的抓地能力,但在湿混凝土、湿沥青路面上抗侧滑能力极差。 用东风 EQ1090 型汽车装用不同花纹的轮胎进行侧滑试验表明;当空载时,装横向烟斗花纹轮 胎,汽车在环周通道上等速行驶,车速达到 37~38km/h,后轴便起滑,并导致汽车激转。采 用纵向曲折花纹胎,车速达 45—46km/h 时出现前轴缓缓外滑,可以借方向盘操纵来校正。采 用许“DF”9.00—20 纵向曲折花纹并开有排水槽的轮胎,以及采用“DC”8.25R 一 20 联烟斗 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5051/864164259839.html

更多阅读

经办机构:常熟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一、机构设置和沿革2007年4月18日,常熟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简称合管中心)成立,为行政管理类全民事业单位,隶属于常熟市卫生局领导,核定人员编制10名,经费由市财政全额拨款。负责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工作。各镇的公共卫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考试管理规定 山西师范文理学院官网

总 则第一条为规范考试管理,做好考试工作,客观、准确地检验教和学的效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优良的学风、考风,制定本规定。第二条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检查与评定的手段,是

湘潭大学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 湘潭大学校园网密码

您的位置:首页-职责范围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职责范围作者:xxkstu来源:互联网时间:2010-10-22 16:09:55一、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是在校党委、校行政领导下,负责学校网络信息发布及保密、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建设工作的职能机构及业务

苏州园区公积金管理中心 园区公积金可以取吗

关于印发《苏州工业园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操作细则》的通知苏园劳保【2010】39号公积金管理中心、各有关单位:现将《苏州工业园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操作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苏州工业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工

声明:《机务考试管理中心 机务 机务管理_机务》为网友我活着我爱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