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高僧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五)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五)

  十二、安徽

  58、九华山

  九华山在安徽青阳县境内,东与太平湖毗邻,南与黄山接壤,总面积为120平方公里。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九华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全国“一庄(承德避暑山庄)一河(北戴河)十四山”的避暑胜地之一。九华山原名九子山。椐《太平御览?九华山录》: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焉”。九子山改名九华山,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去江汉访道途中,在青阳县令韦权舆处作客,憩于九华山下夏侯回之堂,见此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而九子山之名,又“按图征名,无所依据”,于是改名为“九华山”以“传之将来”。并与韦权舆、高霁等作《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以记其事。诗中称此山是“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并追羡其中“青荧玉树色,飘渺羽人家”的仙境。两年后,李白在写赠韦仲堪的诗中,对九华山仍留恋、赞叹不已:“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银河浮绿水,绣出九芙蓉”。名山经过名人题名,更加以名诗播扬,就更加声名远播。

  九华山不仅风景秀丽的山水名区,而且是座声名远播海外的宗教名山。初为道教圣地。早在汉代陵阳县令(今青阳县陵阳镇)窦伯玉因好神仙道术,遂辞去县令,入九华山修道;其后,三国时道家赵广信和东晋时著名道士、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都曾来九华山采药炼丹;唐乾宁年间道士赵知微在凤凰岭创建延华观,开坛传道,并炼丹于沙弥峰。九华山成为佛家道场,是从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禅师来九华山传经布道,创建茅庵开始的。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即有僧名伏虎,在九华山拾宝岩建伏虎庵。千余年来,九华山佛教历经兴衰,大体有五个时期:唐中期初创;唐后期至五代衰微;宋元有所发展;明清达到鼎盛。明朝洪武、宣德、万历年间屡次赐金修建化城寺,万历年间还两次给九华山化城寺颁赐《藏经》。自明代起九华山日益兴旺,寺庵总数超过一百,僧尼众多,与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共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巡游江南,分别钦赐“九华圣境”、“芬陀普教”御笔匾额,屡赐重金修缮化城寺。九华山佛教又有了进一步发展,除化城寺十方丛林外,又形成了百岁宫、甘露寺、东崖寺、祗园寺四大丛林。到清朝未年,九华山寺庙一度增至一百五十余座,僧众多达三、四千人,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九华山九华街一带佛教群落

  九华山之所以能与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共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新罗国僧人金乔觉关系极大,如果说李白的题名和诗篇使九华秀色声名远播的话,朝鲜僧人金乔觉则使九华成为享誉天下尤其是海外的佛国梵天。金乔觉并非来九华修炼的第一位僧人,但却是使成为香火甲天下、声名远播海外的第一位僧人。椐唐宪宗时费冠卿所作的《九华山化城寺记》记载:金乔觉为新罗国王子的近属,为人“项耸骨奇,躯长七尺,而力倍万夫”,因仰慕佛教,遂落发为僧。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55)在九华山苦修。初居于九子峰下的地藏洞(又名堆云洞)内,“终日面壁,迹绝人寰”。直到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757),当地乡绅诸葛节等游山至此,见一老僧在此苦修,“其旁折足鼎中,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众人大受感动,“投地号泣:和尚苦行若此,某等深过矣”。于是众人集资,在当年僧人檀号修炼的旧址建庙堂,请金乔觉移居庙内。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描绘建寺时的情景是:“近山之人,闻者四集,伐木筑室,焕乎新居…..开凿澞涧,尽成稻田,相水攸潴为放生池。乃当殿设释迦文像,左右备饰。次立朱台,挂蒲牢于其中,立楼门以冠其寺。丹素交彩,层层倚空。崖峦对起于前面,松桧阵横于后岭。日月晦明,以增其色云霞聚散,而变其状。松声猿啸,相与继续,都非人间也”。从记中描绘的情景来看,新殿不但气象庄严,周围也建起了配套设施,而且为解决大师及僧众的衣食之源,又开辟了一些稻田,为广宏九华山佛教奠定了物质基础。到了唐德宗建中年间,大师居处地一带的佛教建筑已有相当的规模,大师的新罗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又“相与渡海,其徒实众”。建中二年(公元781),池州太守张岩奏请朝廷赐名“化城寺”,取《法华经》中佛祖化险山为城池之典。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金乔觉圆寂,享年九十九岁。椐《九华山化城寺记》记载:金乔觉临终时,“山鸣石陨,寺中扣钟,无声坠地”。大师火化,“经三周星,开将入塔,颜一如活时,舁动骨节,若撼金锁”,众人方知大师为地藏菩萨转世,所以此塔又称“地藏塔”,塔前所建的大殿叫“肉身宝殿”,又叫“地藏殿”。于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又有了个独特的名字叫金地藏。

  正是有了金乔觉,九华山在佛教史乃至世界文化史又多了层意义:它与五台山、峨眉山、菩陀山分别为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的道场,其佛教史上意义和价值自不待言,更可贵的是:其它三山供奉的都是源自印度的大乘教佛祖,惟有九华山供奉的却是韩国的僧人。一个因仰慕中华文化而不辞辛劳西渡的僧人,又因其虔诚和真知受到寄居国百姓的百代供奉,这在中国佛教史上虽不是唯一的,却是非常典型的。它的意义,已超出了佛学的范畴,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以及思想史上,皆有普遍的意义。另外,金乔觉的道德意义上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今日九华山的一些景点,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多与他有关连。《青阳县志》中记有金乔觉向当地居民吴氏化缘时所写的一首诗,题为《酬惠米》:“弃却金銮衲布衣,浮海修身到华西。原身乍是酋王子,慕道相逢吴用之。未敢扣门求它语,昨叨送米续晨炊。而今飧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吴氏名孟光,字用之,为化城寺施主,经常接济金乔觉米油。金乔觉此诗,即表感谢之意,当然也是自我志向的表白。金乔觉与当地施主之间的友谊和供求关系,代代相传,形成了一个传统,直到1949年以前,化城寺的执事僧每月还要到吴氏宗祠去象征性的领取月米灯油费。另外,九华山的一些景点,如二圣殿、龙女泉、明眼泉、娘娘塔、地藏洞、东岩云舫等也无不与金地藏有关。地藏洞为金乔觉苦修之所,洞在东崖峰顶,饮用之水需攀藤附葛,下到涧底汲取,十分不便。有次,金地藏在石上打坐,被一毒蛰,巨痛之间,忽见一美妇人上前奉药致歉,说:“小儿无知,愿出泉补过”,遂用手一指,之间坐石中裂,有泉从中汩汩而出,原来这位美妇人即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无量诸天大龙王”之女,此泉遂被称为龙女泉,“龙女献泉”也就成为九华山的“地藏圣迹”之一。娘娘塔的传说是:金乔觉出家来华后,新罗王室发生内讧,金乔觉父亲被杀,母亲在两个家将的帮助下,来到了九华,见到了儿子,悲喜交加,连哭了三昼夜,哭瞎了双眼。金乔觉在化城寺前掘井,让母亲用此泉洗眼,七天七夜后母亲双眼复明,所以,人们把此泉称为“明眼泉”。母亲去世后,金乔觉在泉后建塔葬母,此塔遂称娘娘塔。

  九华山现有寺庙庵堂一百五十多座,散落在天台峰、东崖、九华街、神光岭诸处,成为比峨眉、普陀更为广泛众多的的佛教群落,其中最著名的是肉身殿、百岁宫、天台正顶、化城寺、祗园寺、旃檀林等著名寺院,下面撮其要者加以简介:

九华山寺庙景点图

  肉身殿

  是安葬金地藏王金乔觉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位于九华街西的神光岭上。因“地藏塔”塔基夜间发光,称为圆光,颂赞为“神光异彩”,于是此岭得名“神光岭”。据《九华佛教》介绍:唐贞元十年(794),金乔觉99岁,“忽召众徒告别,跏趺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佛徒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现,遂建三级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称‘肉身殿’。与广东曲江南华寺慧能真身,为中国最古老、最着名的肉身菩萨、肉身佛。明万历年间朝廷赐银重修塔殿,赐额“护国肉身宝塔”。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殿宇。咸丰七年(1857)大部分殿宇遭兵燹。光绪十二年(1886)肉身塔大规模重修,移殿门正南向,门额悬挂“东南第一山”横匾。1914年殿宇重修。1917年黎元洪书赠“地藏大愿”匾额。1955年和1981年又两次重修。

  肉身殿为塔殿式建筑,殿宇宏伟,全寺建筑面积705平方米。殿高15米,殿顶全为铁瓦覆盖,四角有宫殿式翘檐。二十余根石柱立于四周回廊,重檐斗拱,雕梁画栋,青狮蟠龙雕饰在重檐之下,风铃钟罄响于回廊之间。大殿南门上悬两块匾额。上额书“肉身宝殿”,为青花古瓷竖匾,下额书“东南第一山”。“东南第一山”大字金匾。殿前平台下,有陡峻石阶八十四级,取九九八十一再加三级之数。入殿须登八十一级台阶。台阶上下两端,各有石狮一对;阶下一对,年深日久,只有形似,相传为唐代遗物。东侧有明刻松枝化石碑《地藏圣迹碑记》,记载了地藏菩萨在九华山的修行功德,为明万历年间刘光复所写。该碑以化石作碑材,石上松树的枝干、树枝、木纹清晰可辨,以化石作碑,实为难得之物。宋人诗云:“八十四级山头石,五百余年地藏坟。风撼塔铃半天语,众人都向梦中闻。”殿前四周回廊上方雕栋画梁,其仙鹤、糜鹿、牡丹等珍禽异卉雕饰,鲜艳夺目。立有石柱20根。南北檐下石柱上均刻有对联,北边是:“誓度群生离苦趣,愿放慈光转法轮”楹联。南边两联,一曰:“福被人物无穷尽,慧同日月常瞻依”;另一联曰:“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极天高海月升”。两联的首字,连读是“心目福慧”,表示僧尼心目中依靠地藏、修到“福慧”。

  殿门前阔地又称为布金胜地。外有半月形瑶台,上有三座大铸鼎列于殿前。看瑶台下林木茂繁,四时苍翠。奇葩异卉,与嘉木争荣;群鸟雅鸣,与风铎谐音。凭栏远眺,山外长江如练,白帆点点;东望群峰如屏,隐隐九华。上山古道旁的香炉石、洗手亭都隐于深谷丛林之中。晨曦甫现,台下云层如海台下云层如海,称为“云铺海”胜景。多雨季节,低云布雨,云层含有细微水珠,在日光照耀下,银光闪闪,因此又称为“银铺海”。

九华山肉身宝殿

  肉身殿殿宇面阔三间,进深16米,地平铺汉白玉石。中央为1.8米高的汉白宝塔基,上矗七层八方木质宝塔一座,高17米。塔的每层八面皆有佛龛,每龛均供奉金地藏金色坐像,供五十六尊大小不一,塑造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塔基四角有回柱顶梁。木塔内置放三级石塔,内藏金地藏肉身。木塔外为汉白玉神台,上面站着双手捧圭的十殿阎罗立像,朝奉“幽冥教主”地藏菩萨。塔前悬着镂空八角琉璃灯,不分昼夜,终年灯火长明。塔北门廊下,有黑底、金字的小篆横匾,写的是地藏誓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为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所书。与塔基相平处横一巨石,似人工洞顶,南面横刻“磐石常安”四字;北面刻着“神光异彩”四字。

肉身殿内金地藏肉身塔

神光岭上三步一跪匍匐向前的朝圣僧

  据佛经记载,农历七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为地藏菩萨圣诞日,传说也为金地藏成道日,九华山僧侣都要在肉身殿举行重大活动,称“地藏法会”,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地藏肉身塔。法会一般历时七天(夏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六),圆满之日设斋供众,广结良缘。法会期间,民间有“百子会(团)”等朝山进香,凡人数满百人即可组一会,称“百子会”。百子会设香首和副香首。朝山途中香首口诵“南无幽冥教主本尊赦罪地藏王菩萨”,余众接诵“阿弥陀佛”。每逢地藏菩萨诞期,僧众及香客于肉身塔诵经拜菩萨通霄达旦,常见僧尼和信士一步一步跪拜塔不止,求其超度亡灵,赦免罪孽,消灾延寿。与此相应,各地还有类似会(团)朝山进香,如“万胜老会“、“香山胜会“、“同人老会”等。1978年以来,九华山佛教协会每年都举行“地藏法会”或“祈祷世界和平法会”,悬挂“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法会”飘幡。来山参加地藏法会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四众弟子及十方善男信女,逐年增多。今日肉身殿,成了朝山进香的香客和游览九华山的游人所必到之地。

九华法会上三跪九扣前往肉身殿朝拜金地藏的僧人

  肉身殿西边数间厢房,为佛教文物陈列室,宝藏无数。较为珍贵的有明代皇宫内供佛用的铜质供碟;梵文贝叶真经;八世纪唐代铸造的螭龙金印,利生玉印以及明代铸造的龙印,均为帝王所赐,并有“地藏王”名号,这是地藏菩萨的正式印信;古铜“谛听”,又名独角兽,长一米,宽六十多厘米,高七十厘米,重约一百五十公斤,为清初广东一居士远道跋涉奉送上山的。“谛听”地藏菩萨脚下那条似犬非犬、似虎非虎、似狮非狮的神兽,是根据金乔觉当年携带的一条善听的犬而塑造的。据说只要朝拜者用铜钱在它背上磨擦几下,带回家系在小孩身上,便可避邪降福。

  天台寺

  又名“地藏寺”,位於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的天台峰顶,海拔一千三百零六米,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天台峰又称天台正顶,海拔1306米,在九华山的九十九峰之中仅低于十王峰、七贤峰。天台寺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必到之处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地藏寺历史悠久。相传唐时金地藏曾在此居住,洁瓶僧常从罗汉墩来此与地藏晤谈,留有「金仙洞」遗迹。宋时高僧宗呆笔下的天台寺已是“踏遍天台不作声,清钟一杵万山鸣”了。後寺废毁。明洪武元年(1368)居士陈履泰捐资,住持僧昭莲法师重修,但十分简陋,仅是“茅屋几间草色青”而已。嘉靖年间(1522~1566),寺僧玺玉,巡山护林,几十年如一日,享年一百一十岁,其事迹流传甚广。清康熙年间(1662~1722),僧尘尘子重建,名曰“活埋庵”。至清代中叶,天台峰周围四十八座寺庙已形成“八刹”,香火甚旺。咸丰年间毁於兵燹。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一九二○年住持僧彻德法师重修“天台正顶”,始为今日之规模。一九二一年住持僧兰田重修天台石板路。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九年住持僧义方法师重整仪轨,大振沙门。一九三六年大国师章嘉呼图克图赠匾额一块,今已佚。天台寺原是四层木结构的走马通楼,长期以来,因受到湿润空气和山泉流水的影响,底层地板和立柱都已腐烂。为维持原来面貌,从一九八○年起,动工改建。在极其困难的施工条件下,以最原始的运搬手段,把六百多吨建筑用料运驮到天台峰上,将底层的木结构换成混凝土结构,上面三层木结构仍然保存原有风格。这一处理方式,大大延长原来建筑的寿命。一九八三年重修佛像,上漆贴金,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四十平方米。现任住持为普光法师。

  古拜经台    
  
  在通往天台寺的山道上,今登上缆车终点有一座古寺叫“古拜经台”。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僧人建此寺纪念,名为“大愿庵”(佛教称金地藏“大愿菩萨”)。因为“拜经”较通俗易记,所以都称它“拜经台”。古拜经台现存建筑为清末民初重建。寺依山而起,前后三进殿字筑成既无天井又无院落的整体建筑。大雄宝殿重檐歇顶,框架结构,造型庄重、浑厚。殿宇前面三尊大佛,左右文殊、普贤,后面海岛观音,两旁十八罗汉。殿门对古拜经台,门槛下临万仞深渊,诸峰皆在足下。从大雄宝殿旁上石阶十余步,即到金地藏拜经遗址。上筑敞厅式瓦屋一间,高约二丈,宽丈许,供有金地藏坐像。右边墙壁上嵌有“古拜经台”字样的碑刻一方台内有一块长方形岩石,上有凹下的脚印。传说当年金地藏就在这块凸出的平台上拜经,这方岩石即是跪拜时的垫脚石,因而留下了足印。后来在伏虎洞苦修的和尚,效金地藏拜经、拜《华严经》几十年,也在地板上磨出了凹痕出。

前往天台寺上的“古拜经台”

  从古拜台向上,走完十王峰下一段弧形山路,沿龙头峰下的青龙背旁山道向前即达天台正顶的天台寺前。天台寺左有龙头峰,右有龙珠峰,对面十王峰。龙头峰下为青龙背,因骄立如屏,故名玉屏峰。龙珠峰,又名天台岗,上有一颗巨大滚圆的岩石,名“龙珠石”。传说九华是“活的龙脉”,青龙即居此高处,这颗“龙珠”,则是它戏耍的宝物。十王峰则迎面而来,谓之“十王朝地藏”。地藏寺寺门在龙头峰、龙珠峰间的渡仙桥下,由桥底登石阶十余步,即进入寺内。拱形桥上的横梁镌“中天世界”四个大字。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间”等巨字摩崖石刻。全寺由三组居民式殿堂组成。横卧岭凹间,东面以峰脊(青龙背)屏障,南以玉屏台作为墙身,西南和北面以突兀的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个建筑借高耸的悬崖峭壁来隐蔽,卸防风寒,又十分坚固。山门在大殿山墙南面,是一直径三.四米的卷拱下洞,进深四.二米。三进殿堂通连,宽敞、明亮、整齐。大殿(亦为万佛楼)宽十米,深十三米,各种木质佛雕像悬满梁间,被香火熏得似铁铸佛像。

  出弥勒殿角小门,上岗头,可见岩石上有一凹下的巨大脚印,传说为地藏菩萨足迹。有路可行至捧月亭。亭建在龙珠峰上,高丈许,呈六角形,於清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用花岗石琢成。亭内列石雕佛像、神台,前设石凿香炉。旁有平台,不大,四周是悬崖绝壁,有铁栏杆环护。前人池州太守李鉴溪曾作有《捧月亭赞》以记其胜,称在台上可以捧月,能摘星,揽月,是观月出、看云海的佳境。从寺後小门可到天台最高处“云峡”。两块巨大岩石,并峙如门,只容一人通行。右边岩石上直镌“云峡”二字,左边岩石横琢“一线天”三字。在此处看日出,观云海,无比瑰丽、壮观。“天台晓日”为“九华十景”之一。

  每逢晴日,伫立云峰之上,拂晓前,凝视东方,启明星尚未坠落,曙光初露;眨眼间,一轮红日踏出山巅,天地一片光明,九十九峰清晰可辨,如在眼前。置身其中,确有「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阳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的美妙感觉。

  其左侧为悬空寺,乃用木柱斜插入石壁中,上面再铺板盖屋见庙,规模自然不可能宽宏。天台寺被尊为九华之首,因此,来九华山进香者多到此朝拜,也是游客游九华必到之处,所谓“不上天台,等于没来”。

天台正顶上的天台寺(寺右平房为悬空寺)

  祗园寺

  位于九华街入口处,乃九华山唯一一座宫殿式庙宇,为九华“四大丛林”(百岁宫、化城寺、祗园寺、甘露寺)之首。1983年,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庙之一。祗园本来是印度佛教圣地,相传释迦牟尼在祗园宣扬佛教二十馀年,祗园寺即依此而得名。九华山祗园寺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末和民国期间多次重修和扩建,今建筑面积5157平方米。主要由灵官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客堂、斋堂、库院、退居寮、方丈寮和光明讲堂等9座单体建筑组成,除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属宫殿式建筑外,余皆民居式建筑。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布局紧凑,层次分明。寺院还借松林、溪流布置了天然优美环境,引人入胜。藏经楼内珍藏的经书以《龙藏》最为著名。《龙藏》又名《清藏》,全称《乾隆版大藏经》,是清代唯一的官刻汉文大藏经。寺内有铜质大锅一口,名“千僧锅”。1933年开办“五百罗汉期”的授戒法会,就用它供应千人的斋饭。

九华山祗园寺

  祗园寺有两项建筑比较别致:

  一是金钱甬道,以象征释迦圣迹。祗园寺内甬道,由一百多块长方形石条铺砌而成。每块石条均有等距相同的浮雕图案三个:左右金钱古币滚圆,似两串金钱;中间一路方形图案,像一条斗方画图集锦条幅。佛寺建筑多以莲花装饰表示对七宝莲池琉璃世界的憧憬,但祗园寺甬道却以金钱铺地,以此来象征释迦祗园圣迹。当年释迦牟尼在摩揭陀国说法时,舍卫国的孤独长者皈依了佛教,准备请释迦牟尼去他家乡说法,选择了最美好的园林建造精舍。当地惟有波斯匿王家的祗陀太子园林最佳,但要以黄金铺地为价。后来祗陀也信佛,就将园林献出,请释迦牟尼到此说法,于是这座园林以二人的名字冠名,称为“祗陀树给孤独园”,简称“祗园精舍”成为佛教圣地之一。祗园寺甬道以金钱铺地即源于此传说。

  二是寺内护法神不是常见的韦陀,而是道教的“王灵官”。佛教寺院却用道教灵官护法,关于其中蹊跷有段传说:九华山寺庙护法本来也是韦驮。有一天韦驮外出巡山,地藏塔前来了一位状元。他为了测试真假,拿针刺进了地藏王金身的左腿。拔出针后见针孔处出血。状元大惊失色,慌忙下山而去。韦驮巡山归来,见地藏王金身受伤,怒不可遏,拿起兵器出门追赶。地藏王菩萨慈悲为怀,他估计状元早已走出了十里八里,吩咐韦驮只可追赶五里,倘若追不上,尽可放他离去。金乔觉说“五里”,韦驮却听为“五溪”。就在五溪桥头,韦驮追上了状元,手起仵落,当场毙命。金乔觉见韦驮杀生,勃然大怒,将他撤职,赶了出去。可是,山门不可一日无人把守,于是,金乔觉请来了道教的王灵官。从此,道教的王灵官开始为佛教看守大门。现五溪桥北还有状元坟一座,即传说中的遗物。这当然只是个传说。真正的原因与全真教有关。祗园寺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金元以后,道教中全真教盛行。全真教的创立者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认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所以祗园寺内建灵官殿正反映了明清时代,三教之间巳显现出相互融汇的趋向。

  祗园寺进门便是灵官殿,其中供奉的便是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王灵官传说名叫王善,是萨真人萨坚的弟子,在湘阴城隍庙当城隍时,因得罪了萨真人,被萨真人一恼之下轰雷致电,焚毁了城隍庙,这才四处云游,被道家请为护法神,象佛家供奉韦驮一样,进了道家经典。又传说王灵官为唐太宗时人王善,“有臂力,性刚暴质直。”曾因为民除害焚烧一江怪古庙,致怪风大作,幸值萨真人赶到,作法反风灭妖。玉帝欣赏王恶疾恶如仇,敢作敢当,便封他为豁洛元帅,赐金印掌监察之职,后被道家尊为护法神。

  灵官殿内王灵官塑像安放在殿内正中高约三米的玻璃龛内。威武凶猛,红脸膛,额上还有一只眼,三目圆睁,锯齿镣牙,虬须怒张,手举钢鞭,威风凛凛,有“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之说。

祗园寺灵官殿

王灵官

  化城寺 

  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开山主寺,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的“总丛林”。化城寺的名称源于佛典《华严经》所载的“佛指化城”:相传释迦牟尼曾和一小沙弥下乡布道,山重路阻,小沙弥口渴腹饥,无力前行,释迦牟尼只得向前方一指,点化一城,让小沙弥前去化斋,以图继续前行。后来佛教徒取其中前进途中“化一城郭”的间歇,以图继续精进之意,将寺院题名为化城寺。化城寺不仅九华山有,安徽当涂城内也有一座寺庙名化城寺,系三国时期孙吴所建。李白曾为该寺作《化城寺钟铭文》。

九华山化城寺

  九华山化城寺为东晋隆安五年(四○一年)高僧杯度始建,旧志云: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始创寺,曰‘九华’。唐郡守张严(岩)奏额始名‘化城’。”唐人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唐开元末有僧人檀号居此,寺额即曰“化城”;至德初年,青阳诸葛节等发现正在东岩石室苦修的新罗僧地藏,深为感动,于是买下檀公寺基,构筑台殿,以成琳宇,请地藏大师居之;建中初年,池州刺史张岩奏请朝廷移旧额置于新寺,于是化城寺成为地藏大师传经布道的大伽蓝。贞元十年(794)大师圆寂,被僧众视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从此九华山逐渐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地藏道场。化城寺历经兴废,但代有名僧、官府和乡民的护持,一直位居九华诸寺的中心地位。唐代诗僧应物、冷然等留有吟咏化城寺莲宫胜境的诗篇。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住持僧宗琳重建殿宇、廊庑、禅堂、斋僧、养老、学事、净业诸堂,并建土库、方太寮,使化城寺成为九华山总丛林。乾隆三十一年(1766)派钦差朝山进香并赐御书《芬陀普教》。此时化城寺东西两序(亦称二宫)七十二寮房已具规模。据清周赟《九华山志?化城寺僧寮图记》载:“天下佛寺之盛,千僧极矣。乃九华化城寺,当承平时,寺僧且三四千人。寺不能容,则分东西两序;又不能容,各分十余寮至六七十寮之多。化城寺遂成为“九华诸寺之冠”,“香火之盛甲于天下”。咸丰七年(1857)全寺几毁于太平天国之兵火,仅存藏经楼。1914年成立青阳县九华山佛教会,会址设在化城寺。1926年住持僧镇安。1929年住持僧容虚在此创办“江南九华佛学院”。1942年住持僧智云。1949年住持僧悟月。1958年青阳县人民政府重修。1968年全寺佛像因文化大革命而毁。1981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化城寺,辟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化城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4月国务院公布化城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含肉身殿等9座寺院)。

  九华山化城寺面积为3500平方米。现存寺院为山门和藏经楼为16世纪所建,大雄宝殿和后厅为19世纪重建。全寺对称严整,布局有序。四进殿宇分别坐落在3个台基上,层层递升。第一进灵官殿,殿前廊檐长20米、高6米,3扇大门,殿内进深16.5米,面阔5间。有2个天井,两侧为厢房;第二进天王殿,长20米,宽20.5米,敞厅堂有四落水天井,东西两侧有半廊;第三进大雄宝殿,宽20.5米,内有天花藻井3只,中间大藻井直径440厘米,深170厘米,其“九龙盘珠”图为浮雕艺术珍品;第四进为藏经楼,保持明代建筑风貌。长20米,宽14米、高1.3米。三、四进之间院墙上嵌有明、清以来的石碑8方。

  今日化城寺前是一个面积约六千七百平方米的广场,阶下有一放生池偃月池,又名月牙池,均取其形如新月之意。环池有石砌栏杆,澄澈如镜,天光云影,苍山古刹,尽人其中。这个千年古池,也曾饱经沧桑。唐武宗“会昌法难”,九华山佛寺均被毁废,月牙池也在劫难逃,成为废池。晚唐诗入薛逢游九华山见废月牙池,曾写诗叹道:“曾发萧声水槛前,夜蝉寒沼两蝉娟。微波有恨终旧海,明月无情却上天。白鸟将带林外雪,绿荷枯尽渚中莲。荣华不肯人间住,须续庄生第一篇。”所述清萧寒蝉,白鸟枯荷的荒凉凄楚,可以想见当时废池的情景。唐宣宗即位后九华山寺院方得以恢复,僧伽得以重聚,月牙池乃重现生机。现约六百七十平方米大的池塘,碧波澄潭的景色依然如故。寺前的广场上还有“娘娘塔”址,正中有一口井。月牙池以北,寺前阶下并峙石狮一对,高大古朴,传说为唐宋时代遗物,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原貌已无法辨析。人石狮旁上十五级台阶至瑶台,再上三级即到大门廓下。廓内卷檐下三个大门,雕梁画栋,顶梁为石柱,刻有楹联。化城寺依山势而建,前后为四进,逐次升高。从山门至藏经楼前院墙,以凸凹字形相连,浑然一体,具有江南山区古寺建筑的典型待征。山门与二殿相联,二殿后为天井,再后是大雄宝殿。这些建筑除四壁砖墙和瓦顶外,内部为木结构。柱、梁、檩、椽全部采用闩缝对榫、互相楔咬的传统方法,不用一颗钉子。门楣、斗拱和横梁上都镂刻着凤凰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以及花草图案,施以重彩。大雄宝殿为化城寺的主殿,原悬有明崇祯和清朝康熙、乾隆御题匾额,“文化大革命”中化为灰烬。殿门正面佛像台乃汉白玉砌成,仰观藻井,就是著名的“九龙盘珠”。这是用整块檀木雕成的图案,九条缠绕交错的游龙,首尾相顾,龙头伸向正中一颗明珠。游龙生动多姿,明珠光焰四射,实为古代木雕艺术精品大雄宝殿内供奉地藏菩萨立像。其塑像不同于其他寺庙。菩萨像:其它佛寺中菩萨塑像一般为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地藏菩萨则多为光头或是戴毗卢冠、身披袈装的出家僧相。双手垂下,手掌向外,表示能与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称为与愿印或施愿印,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这尊地藏菩萨塑像双手下垂,两边楹联是:“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意在化渡众生。

  大殿后进为明代建筑藏经楼。楼殿之间是一个小院。院内东西两壁上,嵌有十四方碑刻,其中明刻碑记三方,清康熙等年间刻碑十一方。值得注意的是几方《严禁弊害碑》,刻于明末清初。是当时政府对僧徒的法律要求,具有较高文献价值。藏经楼高二层,底层前檐向前延伸三米多。藏经楼与楼前三进殿宇原为明代同时建造,清代遭兵燹,三进殿宇尽遭焚毁,惟藏经楼安然无恙现为佛教文物展览馆,藏有明神宗颁经圣谕,御赐藏经一部共六千七百七十七卷,这部明版大藏经,极为珍贵。另有明代高僧海玉(字无瑕)手书《血经》81卷、印度贝叶经2札以及清康熙、乾隆帝的御书手迹、地藏的九龙方印以及其他佛教文物共一千三百余件。

化城寺大士阁与藏经楼

  化城寺内原有大钟一口,重五千公斤,已毁于兵燹。现存之古铜钟,重约一千余公斤,与九华山其他诸寺的大钟相比并不算大,但因其悬于主刹开山寺内,化城寺又地理居中,群山环绕,似自然回音装置,音声倍响。古钟铸造精美,音质悠扬宏亮。“化城晚钟”为“九华十景之一”,《九华山志》云:“每当红曰西沉,白云出岫,蒲牢一振,锵铿徐发,四山响应”。

  百岁宫

  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位于九华山东峰之巅,外表有如民宅,其实是一座拥有99间半殿宇和僧房的大型寺庙。这些建筑物立于高低起伏的岩石之上,错落有致佛殿内部有石洞和巨石,有的巨石稍加劈凿,成为别致的佛座,由此可见匠心之巧。

九华山百岁宫

  百岁宫原名摘星庵,后为了祭奠活了100多岁的明代高僧无瑕而改名。“无瑕”是这位高僧的字,法名海玉(1513-1623),正德七年(1513)出生于顺天宛平(今北京市)芦沟桥,与金地藏一样也是二十四岁出家。他在五台山出家后,历游名山。于嘉靖十七年(1538)来到九华,择东崖摩空岭上卓锡,在云海雾涛中的摘星亭下,结茅苦修,取名“摘星庵”。他不吃烟火熟食,终年以野果山草充饥。他刺舌血拌金粉,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每隔二十天,刺舌血一次,前后用三十八年时间,抄完了这部八十一卷《血经》。天启三年(1623),一百一十岁高寿的无瑕法师圆寂。这位超人大法师临终时拈一偈,曰:“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摩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远相离。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又见梅。”众僧徒将无瑕肉身跏趺缸中,三年后启缸,肉身完好,容颜如生,惊诧不已,认为老僧苦修百年已成正果,就将肉身装金供奉,尊称“百岁公”,遂将庵名改为“百岁庵”。后来,因一则神奇的传说,使这百岁公与百岁庵名声大振。据传崇祯三年(1603),朝廷派兵部尚书王在晋来九华,代圣进香。当晚住宿肉身宝殿,忽见神光岭上放出一道白光,直射摩空岭百岁庵;当即,摩空岭上也射出一道白光照向神光岭,两光相照,奇异天象。翌日,王大人赶到百岁庵察看,问明无瑕身世,特别是见到这部稀世珍宝《血经》,惊叹不已,认为无瑕和尚与金地藏一样,也是地藏菩萨的应身。奏明皇上,敕封海玉法师为“应身菩萨”,御书匾额;同时又御书“为善为宝”题额,并赐海玉肉身塔名“莲花宝藏”,赐金扩建庙宇,赐寺名为“百岁宫”。后有黎元洪题书“敕建万年寺,钦赐百岁宫”竖匾,高悬山门门厅之上。清道光年间扩建后,又称“万年禅寺”,成为香火盛极一时的“十方丛林”。

  “文革”之中,“无暇”肉身还有一段令人不可思议的经历:“文革”浩劫中,百岁宫三位僧人见甘露寺都监僧九十岁的常恩、翠云庵住持九十六岁的法龙、龙池庵住持画僧华德等五位高僧肉身都在“破四旧”中被烧毁,生怕无瑕肉身也遭劫难。于是深夜悄悄将其埋藏到庙堂地底下,直到一九七七年十月浩劫结束,这三位僧人把埋在地下整整十一年的无瑕老法师挖了出来。出土时,当年埋的砖头、铁棍都已锈烂,而无瑕肉身却安然无恙。至今供奉在百岁宫的玻璃神龛里。他用咬破舌头滴的血写的81本《血经》,依然完好无损,朱色未褪,字迹清晰端庄,经国家评为“一级藏品”的国宝。两本现存化城寺藏经阁,其余存北京故宫。

  九华山地处华东皖南山区,气候湿润,雨多雾重,物体极易腐败。但在这样高湿度的自然环境中,九华山竟先后出现了十一尊高僧肉身。无暇是继金地藏肉身之后的“第二代应身”。除了“文革”中被焚毁的五位高僧肉身外,“第三代应身”大兴和尚,是一位济公式的人物。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出生,享年九十一岁,今供奉在九华后山九子岩下僧家山双溪寺的大兴和尚肉身堂内;慈明和尚肉身今供奉在新建地藏寺;一九九九年元月,又发现通慧禅林比丘尼释仁义师太真身,这是迄今全世界出现的第一尊比丘尼肉身。这些高僧肉身经久不腐,栩栩如生,创天下名山之最,引起了中外游人、香客和科研学者们的浓厚兴趣和无限遐想。

百岁宫无暇肉身

  旃檀林

  座落在安徽省青阳县九华街西南。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为化城寺十二寮房之一。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年)释定慧募化重建。一九一二年,住持僧镇安扩建殿宇,安单接众。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五年为九华山佛教协会驻地。一九八三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九华山旃檀禅林

  旃檀禅林全寺建筑面积二千八百四十九平方米,由四座厅堂式民居和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而成。东为僧房和斋房,敞厅堂,三层楼阁,有内落水小天井。西为云水堂,敞厅四开间,二层楼,小天井。僧房和云水堂之间为前厅,内用板壁隔成弥勒殿和韦驮殿,进深20.5米。韦驮殿前有两个小雕像,一个是济颠和尚,另一个是疯僧;弥勒殿里供“阿弥陀三尊”。从韦驮殿向左,进门又是一幢楼阁,楼上佛堂敞,楼下厅堂高大,古色古香。厅前天井狭长,左右为库房、僧寮。由韦驮殿向右,进角门穿过楼间小巷,是又一组楼堂。楼下三间敞厅,屏风後和左右两端有十间客房,楼前天井,上有巨幅壁画,为“墨龙行云图”。穿过长方形天井,就可达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高18米,宽11.5米,深15.5米。仰观大殿,铁黑色葫芦矗立在正脊中间,鱼龙尾翘在两边。重叠的飞檐,条条鱼龙飞来,装点得八角殿更加壮观。重檐间,绘著青狮彩凤。四周廊柱上,雕有“八仙”人物像。廊下和佛幡前有黑底金字楹联和泥金雕花楹联:“山中作伴莫负烟霞,林下相逢祗谈因果”;“把臂入林可复有太白联吟阳明打坐,现身说法恍然悟新罗月满南海波澄”。说的是李白在九华,吟诗联句和王阳明在东崖晏坐等历史人物故事。佛像座前一联曰:“奉双亲参礼九华,喜今日旃檀林中便是极乐世界;愿一心长持半偈,想当年菩提树下用何等刻苦功夫。”

  大雄宝殿后有花厅五间,中间二开间为敞厅,两端和屏风後有房间,与二楼、三楼共有十六间卧室,为接待贵宾下榻之处。敞厅装有玻璃隔扇,雕刻著各种神话故事。闲坐厅堂,便可欣赏神光岭、芙蓉峰上方木苍翠,白云袅袅,群鸟飞翔的景色,悦目清心,实为福地洞天。

  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殿宇,建筑面积2849平方米。从1990年起,住持僧慧深尤感旃檀林过于破旧,难以为继,遂发心规划募建大雄、大悲、大愿3座宝殿,移建旃檀林老殿,为弘法创造条件首先于1994年在旃檀林老大殿旧址东南侧建成大悲宝殿。坐南朝北、宫殿式,重檐翘角,琉璃歇山顶。殿长、宽、高各19米,环廊长25米。建筑总面积1104平方米。内供四面千手观音菩萨樟木雕像,高9.19米(莲座、莲台3米,菩萨像6.19米)。东西两旁供陀罗尼八十四像,后方供三十二应身、禅宗6位祖师像。1999年又在旃檀林老大殿旧址西南侧建成大愿宝殿。坐南朝北、宫殿式、重檐歇山顶。殿长、宽、高各19米,环廊长28米。建筑总面积1340平方米。内供四面金身的地藏铜像,9.9米高。四维供120尊地藏菩萨坐像(金身铜像),高1.4米。大雄宝殿,位于大悲、大愿两殿北侧,占地近千平方米。坐南朝北,宫殿式,脊高30米,长44米、宽32米。建筑面积1660平方米(地上面积729平方米,地下室面积931平方米),殿内供华严三圣铜像,高14.8米(底座1.8米)。佛像背壁是巨幅海岛群雕。殿内两旁供十八罗汉塑像,高9米。旃檀林老大殿将按原貌移建于大愿宝殿西南侧芙蓉峰麓,占地350平方米。

  旃檀林供奉有九华山第十一尊佛教不败金身,当代的明净和尚。明净和尚祖辈信佛,三岁母亡,家境贫困,自小不茹荤腥,幼时帮人放牛、打短工,挣钱补贴家用。他为人心地善良,慈悲为怀。出家前,他坚持素食、入定、修学佛法。1984年,他来到九华山旃檀林寺,指着旃檀林说:“这就是我的家”。他常年行头陀行,日食一餐,赤脚,身穿衲子衣,少言,香客礼佛时,他与韦驮菩萨一道受人礼拜,被众人误有疯颠,他站禅时,示弥陀定印,也常有香客献钱于他的手上,可他总不留钱物,而转放于旃檀林寺的功德柜中,也许是体力的缘故,站禅三年后,又坐禅三年,而后又卧禅三年。1992年9月6日,明净和尚跏趺示寂,临终前嘱托他唯一的弟子心兰,遗体不要火化,六年后他将成就不坏真身。明净和尚圆寂六年后,于1999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开缸,人们赫然发现,明净和尚颜面如生,身体完好无损,全身肌肤皆有弹性,于是,人们就在神光岭坐缸处建庙供奉。

旃檀林寺大雄宝殿九华山第十一尊佛教不败金身明净和尚牌位就供奉在这里

  59、乾元禅寺

  又称三祖寺,位于安徽天柱山南潜山县凤形山上,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系南朝梁武帝(503─547)时高僧宝志禅师所建。

  三祖寺所在的凤形山为天柱山谷口。这里历史悠久、景色秀丽。春秋时这里曾是大夫皖伯封地,封地内有“皖山”与“皖水”,今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武帝刘彻南巡,曾到谷口,在凤形山东侧台地上设坛祭拜,封天柱山为“南岳”。嗣后,汉宣帝刘洵、南朝宋孝武帝刘骏、明成祖朱棣等,均遣使列式,到这里来诏祭南岳天柱山,使得它名闻遐迩,声播九州,故而历代道徒、释子都视此为“洞天福地”,争相据为已有,建观造刹,传道布经。另外,这里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的南大门,环境清幽,景色怡人。三祖山一峰独秀,翠黛苍郁,东西两侧岗峦逶迤,向南蜿蜒伸展,对三祖寺呈环围合抱之势,使山前形天一个天然谷口。清澈甘冽的山谷流泉从三祖山西侧谷底潺潺流出,滚珠嘎玉,泠泠有声,向南经谷口汇入潜河。宽阔的潜水河像一条洁白的玉带,自西向东轻盈舒展,系于山前。河水清涟,波光粼粼,映现着青山塔影。水光山色,浑作一体,构成了谷口的独物风貌,成为天柱山风景名胜的重要一景从地形上看,三祖山宛如一只蹁跹的彩凤:卓锡峰是它耸立的顶冠,朝天峰是它高翘的尾翎,东西南侧蜿蜒起伏的岗峦,则是它翻飞的羽翼。三祖寺就建在凤项下。寺东的白鹤峰、白鹿岗、白鹤泉、应梦井、香泥洞诸胜和汉武祭岳坛、真源宫遗址等,如在身侧;寺南潜水两岸的旌驾桥、吴塘晓渡诸景和诗崖漱玉、酒岛流霞、莲崖、钓岩等胜迹尽收眼底;寺西的山谷流泉、石牛古洞、涪翁亭、秋兴亭以及唐宋以来的300多处摩崖石刻,犹在眼前;寺北的卓锡峰、朝天峰争与觉寂塔媲美。更有三祖山上下,古柏苍松,绿竹修笪,层层叠叠,郁郁葱葱。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融荟萃,相互辉映,移步换景,目不暇接。历史悠久又加上景色宜人,使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仅北宋一朝,就有林逋、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李公麟、陆宰等游寺题诗,有的还居寺读书,修身修性,潜心学佛。有诗云“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

  三祖寺为南朝国师宝志禅师开创,据《潜山志》记载:南朝梁武帝时,建康道林寺高僧宝志与江南云游方士白鹤道人门法,卓锡凤形山,建刹布经。初名“菩提庵”,武帝萧衍闻奏,赐名“山谷寺”。后隋朝僧璨(510-606年)师承禅宗二祖慧可衣钵,隐居在这里,扩建寺庙,并传衣钵给四祖道信,于公元606年在此立化,故称“三祖寺”。

  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有宝月禅师驻山谷寺,玄宗天宝四年(745年),舒州别驾李常取三祖遗骨火化,得五色舍利子300颗,100粒进献进廷;100粒送故乡赵郡供奉;100粒塑僧璨像并造三祖舍利塔。乾元元年(758年)肃宗李亨敕赐“三祖山谷乾元禅寺”;大历七年(772年)代宗李豫赐三祖塔为“觉寂塔”,谥僧璨号“鉴智禅师”。“会昌法难”时,寺塔遭毁。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山民柯萼在古松下掘得一石篆,上镌宝志手书“圣祚绵远”四字,进于朝廷,太宗赵光义取名“瑞石”,并遣使向三祖寺致谢,谥宝志名“宝公”,赐号“道林真觉禅师”。

  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章献皇太后降旨,为仁宗赵祯增寿,选天柱山山谷寺为道场,降赐佛牙舍利,建资寿宝塔。宋徽宗政和年间,法宗禅师驻锡该寺,三祖寺香火鼎盛,宗风大振,有“三千僧人八百道”之称。其后历朝屡兴屡废三祖寺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历经沧桑。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有藏经楼、觉寂塔、立化亭、三高亭等,近年来又逐步修建恢复了其他殿堂、僧舍。1987-1997年的十余年间,三祖寺先后建成无量千佛殿、大雄宝殿、山门殿、法堂、客堂、五观堂、上宾寮、东西寮房、塔院东寮楼、圆通门、海会堂等佛教建筑,总建筑面七千多平方米,总投资一千一百多万元。先后雕刻或铸造5.5米高、重达十吨的汉白玉释迦佛像,2.5米高各重一吨的迦叶、阿难汉白玉像;铜质释迦太子、千手千眼观音、弥勒、韦驮、达摩、慧可、僧璨、宝志等偈,各重300-500斤。寺内现存寺僧灵骨墓塔29座,各类碑刻17块,珍藏《龙藏》2部。

  从天柱山野寨区,沿凤凰山麓而上便是乾元禅寺山门。石阶两旁苍松迎宾,翠竹掩道;左边有明朝安庆郡守胡缵宗题刻的“山谷”大字碑,右边是清朝皖江郡守张楷书的“香岩”石碑。拾级登高,踏上三百多级石阶,才来到寺庙建筑群前。从这里,西可俯视“石牛古洞”、“山谷流泉”,东可远眺汉武帝当年封禅拜岳之台,北览司命真源宫祠、应梦井,南望古堰吴塘、诗崖酒岛,风景名胜尽收眼底。寺内石壁上镶嵌着南宋绍熙二年十月(1191)著名词人张孝祥之子张同之一首五律:“飞锡梁朝寺,传衣祖塔丘。石龛擎古木,山谷卧青牛。半夜朝风起,长年涧水流。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

天柱山下三祖禅寺

  三祖寺的山门殿在三祖山脚,由门厅、耳室和寮舍组合而成。门厅为山门殿的主体建筑。重檐翘角,顶脊高15米,上饰两条戏珠游龙。两檐之间,镶以木质格棂,并嵌以玻璃。正门楣上方,悬挂一方由全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题写的“乾元禅寺”黑漆大字匾额。门前,置一对2.8米的高的青灰色花岗石雕坐狮,门厅内东西两侧,兀立着7.5米高的“金刚力士”塑像。

  登上通天阶最后一级石阶,迎面即是天王殿,是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及韦驮塑像的殿堂。天王殿纯砖无梁结构,攒尖6角,内穹无梁,亦称“六角无梁殿”。顶高12米,檐高8米,东西跨度与南北进深均8米。顶端有一盖式“法轮”笼罩其上,与穹顶相扣而不相接,使殿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透光效果。殿门楣上,嵌有水泥磨砂“天王殿”黑底金字匾额一方。殿门东墙壁,嵌镶国务院于1983年4月9日批准的“全国重点寺庙乾元禅寺”的大理石质匾额一方;天王殿内,居中的供坛上,供奉着铜铸大肚弥勒佛像,四周分别供置6米高的四大天王塑像。与弥勒佛像向背而立的,是铜铸韦驮像——释迦牟尼的护法天神。

三祖寺内砖砌无粱结构天王殿

  天王殿后的大雄宝殿,始见记载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1365),为邑人弟子葛暹捐建,与天王殿同时建成。始为乾元阁,不久阁圯,其子葛永授改建大雄宝殿。明崇祯三年(1630),知县李新重又鼎新,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初,东源和尚又予复建。到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15年),巡抚梁世勋又捐资复修,清末与天王殿、宝公殿同时遭毁,俱成废墟。1944年,三祖寺方丈月海、监院宏超将塔前拜殿改建成大雄宝殿。

  今日的大雄宝殿其殿基高出天王殿4米,为歇山式殿宇,砖木混凝土结构。殿脊高17米,檐高10米,东西跨度25米,南北进深17.5米。殿内8柱架枋,5枋架梁,朱柱红墙,琉璃黄瓦,飞檐翘角。4壁嵌枋桃梁,4楞桃梁撑角。嵌枋和挑梁上,遍绘龙凤、狮麟等珍禽异兽及奇花异卉图案。正门4扇,窗开8面,均饰以镂格雕花。正门楣上,悬置木质黑底金字赵补初手书“大雄宝殿”匾额一方。 门前丹墀内,分东西对置一对高2米的青灰色花岗石质坐狮石雕。石狮之间,安置一只铁宝鼎。丹墀东西宽25米,南北深8米。南沿中段,建有4米宽的混凝结构的挑台,直抵天王殿后墙。丹墀的东、西、南3南边沿的挑台的东西两沿。砌有汉白玉围栏。栏高1.2米,22柱,柱头及栏板上,均饰有浮雕花卉图案。殿内正厅,供奉一尊汉白玉石释迦牟尼佛像。释迦像的在右,供奉其弟子迦叶和阿难的汉白玉石雕像。释迦像的前面,供置一尊铜铸释迦太子像。

  大雄宝殿后面的祖师殿为三祖寺五大重殿之一。此殿为楼阁式建筑,硬山重檐,上下2层。上层为藏经阁,内藏有《大藏经》等及其它典籍千余卷(册)。在上层楼檐正中下方,悬置木质黑底金字赵朴初手书“藏经阁”匾额一方。下层是祖师殿,为3间通间,中有4柱架楼。在殿门及窗棂上,均镂有雕花图案。在两层楼檐正面的嵌梁、撑解和内枋上,均绘有“唐僧取经”的彩色浮雕。殿门前有廊,殿廊两端,分置钟鼓。正门楣上,悬置五方木质黑底金字“祖师殿”匾额。正厅中央的供坛上,供奉铜铸达摩、慧可、僧璨三祖师像;正厅东后侧,供奉一尊铜铸宝志禅师肩扛锡杖的立身像。正厅供坛的后面,有楼梯通向藏经阁。

供奉达摩、慧可、僧璨三祖师像的祖师殿

  三祖寺历代祖师名僧有:开山祖师宝志(418-514),南朝齐梁时江苏金城人,梁武帝萧衍拜为帝师,宋太宗赵光义赐号“道林真觉”禅师;禅宗三祖僧璨(510-606),北朝及隋朝汴州陈留人,受二祖慧可衣钵,遗骨舍利三百,唐朝代宗李豫谥名“鉴智禅师”,其着《信心铭》为禅宗经典;禅宗四祖道信(580-651),隋唐时河南沁阳人,受僧璨衣钵在山谷寺驻锡16年,后在双峰山传衣五祖弘忍;牛头宗禅嗣智岩,唐初江苏曲阿人,曾为隋中部将,频着战绩,隋亡后出家,住山谷寺二十余年;天柱山和尚,唐末五代时舒州人,得传青原单旨,住持三祖寺。雅泉彻闻禅师,宋初蜀郡西芜人,礼侍元白尊宿二十余年,后参南山惟一和尚授受心要,住山谷寺多年;天衣怀禅师之嗣圆智,宋临安人,与守禧住持三祖寺;性懂(?-1597年),明朝黄山人,曾为九华道场住持,万历时应请住持三祖寺;中兴祖师智海(1615-1683年),清朝江宁高淳人,顺治时随师入三祖寺,师寂逝后继其法嗣,三祖宗风大振;方丈月海(1895-1969年),安徽亳州人,抗战期间险遭日寇加害,住持三祖寺多年。

  除此,还有崇慧、马祖道一、彻闻、白云守端、法演、慧勤、清远等几十位有名望的大和尚都与三祖寺有缘,或礼佛,或驻锡,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下面简介三祖寺最有特征的建筑:

  觉寂塔

  俗称三祖塔,在千佛殿北侧。据《潜山县志》记载,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舒州别驾前河南少尹赵郡李常访得三祖僧璨之墓,启真仪火化,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百粒捐奉建塔,并在塔下层塑三祖僧璨像。唐代宗大历年间,扬州牧御史大夫张延尝奏请于朝得册,谥塔号曰觉寂。此塔在唐武宗灭佛时被毁,唐宣宗大中初年(847年)复修。宋明年间也屡加修建。

  此塔为楼阁式建筑,砖木结构,现塔分7层,高达9丈。每层有四站相对,两虚两实,有阶梯可逐层登顶。每层外廊均砌有80百米高的砖栏环围,塔外壁镂有砖质佛像近千尊。塔底层南窦,原龛置一尊李常塑的僧璨舍利像。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今重新供置近年塑制的三祖僧璨像。塔中尚存明嘉清三十四年(1555年)寺僧了莹修复时所立碑纪。塔顶相轮高1.5丈,为宋乾道八年(1172年)所立,有相轮九节,上为葫芦形铁圈,下为壶形宝瓶,瓶颈部有佛家咒语四行。中间五节如轮镂有几何花纹。底部相轮似锅反扣,上铸铭文170字,记载了舒州怀宁县玉照乡(今潜山县梅城一带)佛教徒黄氏及胡仲明舍铁铸塔顶之事。塔顶相轮以一木柱串起,直立在塔的上部,八条铁练由塔顶系向八方,上系串串挂铃,微风吹过,叮当作响,十分悦耳动听。据《潜山志》载:“塔上莓苔不生,鸟雀不栖,每年都有龙来洗塔。到时,雷电晦螟,风雨交加,腥风扑鼻,令人生怖”此载虽属荒诞,但登临塔顶,凭栏远眺,但见三祖山上万木稠环,浓郁苍翠;三祖山下清泉潺湲,千花竞艳,古刹深藏,隐隐似凤项坠玉;塔影雄峙,丽丽如彩云浮空,气象万千,确也美不胜收。

三祖寺觉寂塔

  立化塔

  立化塔是为纪念三祖僧璨禅师在大树下说法时,合掌立化而建,塔体高三米,须弥座呈六棱形,塔身外圆中空。塔顶六角两层,专家认为此塔具有喇嘛塔风格,系明朝以前所建。周武灭佛时,慧可护法南下,来到了舒州皖公山(即天柱山),找到了高徒僧璨,便驻锡现属岳西县的司空山。从此,僧璨遂往来于司空山与天柱山之间,隐姓埋名,行化山野,积十余年,无人知晓。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帝逝世,宣帝、静帝即位,灭佛运动过去,佛教再兴,僧璨于隋开皇二年(583),在司空山得到慧可传承衣钵后,便审时度势,于隋文帝开皇十年(590),正式驻锡山谷寺(即三祖寺),研着《信心铭》经典,公开传经布法。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将衣法传给了道信,即往广东博罗县的罗浮山,两年后旋即返回山谷寺,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十月十五日在寺前法会大树下,为众说法后合掌立化,葬于寺后。寺内藏有僧璨像。像高1.5米,结跏趺坐姿式,原供置于祖师殿正厅达摩像右侧,今供置于藏经阁。

立化塔

僧璨像

  三祖山摩崖石刻

  位于三祖寺右下方山涧处。这里山谷流泉,曲径通幽,内有石牛古洞,石如牛眠,周围环崖如洞,幽泉潺潺,石泉周围和石壁上存有唐、宋、明、清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墨客的诗文摩崖石刻三百多处。其中最早的一为唐文学家李翱题刻,一为唐三州刺史李德修题刻;宋朝题刻有一百幅,以王安石、李师中、苏东坡、黄庭坚等刻记最为著名,内容直接涉及三祖寺的有六幅。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祖寺下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宝公洞

  为宝誌禅师开山所居之处,在达摩崖下。南朝刘宋明帝泰始初年(465),建康(今南京市)道林寺高僧释宝志,云游各地,来到天柱山,酷爱谷口凤形山的山光水色,意欲安禅弘法。便在在凤形山下茂林修竹之中结茅,曰“菩提庵”。今仍存锡杖井、卓锡泉。关于锡杖井、卓锡泉有一传说:梁天监四年(505),江南云游方士白鹤道人,亦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拟建观传道。僧道两家争夺一块地,梁武帝萧衍闻奏,遂命二人各显灵通,以物识地,得者居之。白鹤道人即展开手中羽扇,口中念念有词,顷刻扇子化成白鹤,向凤形山飞来,落地而立;释宝志当下挥动手中锡杖,投向凤形山。本来是白鹤先到,当听到锡杖飞声刺耳,昂头一望,正向自己打来,即起身飞到右边的山岗上,锡杖稳稳当当地插在地上。宝志得到此山,便住在石洞里习静参禅。锡杖插地之处有泉涌出,后人称之为锡杖井、卓锡泉。至今泉水清净,用它冲泡云柱山云雾茶,色呈清绿,味浓香甜,成为游人香客的一件乐事。时有潜邑隐士何求、何点、何胤三兄弟见状,遂将私宅献给宝志,供其开山建刹。今宝公洞旁有“三高亭”,初名“菩提庵三高亭”,即是为纪念献地为寺的三位兄弟而立。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邑民柯萼于玉镜山古松树下掘一石刻,上镌释宝志手书“圣祚绵远”四字,进献朝廷,太宗赵匡义取名“瑞石”,遣使来三祖寺致谢,谥宝志名“宝公”,赐名“道林真觉禅师”。宝志像:像高1.5米,结跏趺坐姿式,原供置于祖师殿正厅达摩像的左侧,今供置于藏经阁。

三祖寺内宝公亭

宝志像

  千佛殿

  三祖寺五大重殿之一,为砖木结构的无梁式殿宇,建筑面积100平主米,攒尖4角,灰墙白疑缝,琉璃黄瓦。顶高12米,檐高8米。殿门楣上,嵌有水泥磨砂仿赵朴初手体“千佛殿”匾额一方。殿门两侧,悬置一副木质黑底金字仿赵朴初手体的“三祖道场重现,千花满载而归”的联语。殿门前正中的石阶上,安置一只铁宝鼎。大殿中央2米高的供坛上,供奉首一尊木质装金毗卢遮那佛像。殿内四壁的千余个砖砌小佛龛中,供置千余尊陶质鎏铜小佛像,与毗卢遮那佛像成为一组“千佛朝毗卢”群像。

三祖寺千佛殿

  60、明教寺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三国古战场逍遥津公园南面的“教弩台”上。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教弩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教寺则在1983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开放寺院。

  三国鼎立时期,魏主曹操四次到达合肥,临阵指挥,筑此高台教练强弩兵将,以御东吴水军。教弩台高4.3米,面积3800平方米,呈正方形。面积4260平方米。据清朝《嘉庆庐州府寺》记载,此寺为曹操所建,原名铁佛寺:“南朝萧梁天监年间,魏武教弩台上始营佛刹,铸宝像,谓铁佛寺。”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在废墟中挖得铁佛一尊,高丈八,庐州刺史裴绢奏闻朝廷,代宗皇帝李豫诏令重建寺庙,定名“明教院”。明代以后,称“明教寺”,沿用至今。后毁于战火。唐人吴资诗曰:“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诗的前两句说的是明教寺的来历,后两句说的是三国古战场中逍遥津上飞骑桥,即《三国演义》中的张辽威震逍遥津》所以明教寺作为佛寺,主要因三国故事而知名,和荆州当阳玉泉寺相近。

建于曹操点兵台上的明教寺

  据清嘉庆《县传城郭图》载:“合肥城郭有寺院四十余所,明教寺规模宏伟,为众寺之冠,明教寺为明朝院式建筑,山门朝南,从两侧拾级而上,循序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西侧有法堂、方丈室,后殿两翼为寮房、藏经楼及齐堂(原禅堂、客堂已由改建的客厅取代),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教弩台上有屋上井、听松阁诸名胜。前殿天王殿东厢建有“三国文物陈列室”,陈列着当年魏、蜀、吴军队旗帜,战场上使用过的刀枪剑戟,以及与教弩台有关的强弓硬弩。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五尊明代铜制大佛像,为明教寺镇寺之宝。改革开放初,万里在安徽任省委书记,出面与北京市有关部门磋商,北京市有关方面赠送的。宝殿东面是卧佛殿,往后是地藏殿,东南角为寺内花园, 著名的听松阁在小花园的东南角。

  明教寺历代高僧有通圆、学道、赛陀、梦东、藏印、懒悟诸僧。通圆为太平天国将领,俗名袁宏谟。太平天国失败后袁宏谟慨叹“英雄气短,佛海春长”,便遁迹空门,法号通圆,隐于肥西紫蓬山西庐寺,取法号通圆。明教寺是西庐寺的下院,属禅宗临济派。此时明教寺在清咸丰三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寺宇破残不堪。通圆立愿重修旧观。他浪迹天涯,经过十多年的苦行募化,于光绪十一年(1886)夙愿终偿。现存的大殿和后殿,仍保留通圆原建时风貌。学道,浙江湖州人,其文才出众,佛学造诣精湛,为求悟增慧,曾多次赴名山大刹参学。据浙江普陀山文史馆保存的《光绪皇帝御批碑文》记载:“光绪二十五年,安徽省合肥县明教寺住持僧人学道,请领藏经,维时因龙藏经无存,其版片在柏林寺,尚属全备尼衙门奏明,由请经人自赴柏林寺刷印。”据传明教寺最早收藏的一部《康熙龙藏经》即为学道从北京柏林寺拓印的版本。赛陀,湖北黄石人,师从通圆法师;驻锡明教寺,做苦行僧,浪北迹天涯,十方募化,三年归,筹资甚丰,为完善庙设施,惨淡经营,先后为全堂佛像装金,增置钟鼎法器,兴建禅堂甫定,于1915年再次北上募化,在化缘于皖系军伐段祺瑞时,陈述寺院建设事,因段祺瑞本为合肥人,且信佛虔诚,遂赠与功德银洋五百元及日本大正《大藏经》一部。自此,明教寺在建制规模上,佛、法、僧三宝齐备,千年古刹,更见庄严。梦东,安徽岳西人,他在任朝间先后举行过三次传戒,一次为幽冥戒,一次十戒,一次五戒,三次受戒的四序大众共五百余人,堪称为一代法事活动的宗师。藏印,安徽亳州人。1938年春,日寇进攻合肥,城内死于炮火的百姓,尸横街坊,惨不忍睹。藏印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避艰险,会同红十字会,组织人力,收尸掩埋,据统计在半个月内共埋尸千余具。合肥沦陷后,1939年日军派“日宗”和尚衙藤春海进驻明教寺,成立所谓“新亚佛教会合肥支会”,自命为会长,采取威莲胁利诱手段,挟藏印出任副会长。藏印激于民族气节,不甘屈辱,遂以身殉国殉教。1949年后,懒悟法师任明教寺监院,他悟性过人,多才多艺,出家后除潜心钻研佛学哲理外,勤攻书画,技艺日臻精湛。其山水画初学四王,晚年致力于石涛、石溪的技法,直逼云林,深受当代画坛赞誉。1966年“文革”浩劫中,明教寺除殿宇幸存外,佛经佛像及佛教设施均毁于一旦,僧人被监管,寺院变成红卫兵司令部,继之寺院被外单位进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拔乱反正,落实政策,寺院归还僧人管理,政府又拔专款38万元,进行修整。明教寺现为安徽省佛教协会所在地。明教寺现在僧人20名,现任方丈妙安法师,80岁,1930年出家为僧。

  明教寺内主要古迹有听松阁和屋上井:

  听松阁    

  听松阁在教弩台的东南隅,是曹操在台上“瞭望敌情、运筹帷幄、纳凉休息”之所。昔时这里松木成荫,松涛有声,寺僧建阁,取名“听松”。“教弩松荫”之誉,被称为“庐阳八景”之一。 阁上撰有楹联:“教弩耸高台不为炎刘消劫难,听松来远客谁从古佛识真如”,抒发怀古之幽情。

曹操“纳凉休息”之所:教弩台上听松阁

  屋上井

  屋上井在大殿左侧,以井口超出寺下民房屋脊得名,原为魏军汲水用井。晋朝整修,井口石栏刻有“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隶书12字,为公元268年遗迹。在石栏沿口可见到23条被汲水纯磨成的深沟,堪为千年历史之见证。

曹军将士饮水之源:明教寺内“屋上井”

61、迎江寺 

  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门外濒临长江之处。安庆乃历史文化名城,迎江寺即在该城之东南,它上接九华,下临匡庐,北攘天柱,南临长江,可谓多得天地之灵气,占尽人文之辉光,为长江中下游重要古刹。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迎江寺创建于宋开宝七年(974),由邑绅阮自华募建,名“古万佛寺”。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重新募建;明光宗皇帝御书敕名“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敕改“迎江禅寺”意为寺院迎长江而立;清康熙二年(1663年),巡抚张朝珍重修大殿和山门,至此迎江寺方成规模。乾隆帝又赐“善狮子吼”匾额。以后整修扩建,终成沿江一带名刹。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同治元年(1862)重建;光绪元年(1875),慈禧太后赐给迎江寺“妙明园”匾额,悬于藏经阁上;光绪八年(1882年)题匾“迎江寺”;光绪二十四年(1898),近代名僧月霞于九华山创办中国第一所佛教院校以后不久,即来到迎江寺担任方丈。在其住持期间,留下了著名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月霞方丈公案”。月霞离去之前,前派弟子心坚来迎江寺担任方丈。清末至民国初年,在无凡、竺庵二位老和尚先后主持下,寺庙声誉倍增,并称之为安徽省的首刹。

  迎江寺占地3万余平方米,该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 、藏经楼、大士阁、法堂、广嗣殿等建筑组成。以四进殿堂及一塔为主体。

  天王殿,殿高10.4米,面积约300平方米。正中坐一尊袒胸露腹、张口憨笑的弥勒佛像,背后站韦驮像,面对释迦牟尼佛。殿两侧分列“四大天王”,各高3米余,气势威严。天王殿大门上方书有“迎江寺”三字匾额,门两边各置铁锚一个,重约3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据民间传说,安庆地形如船,塔为桅杆,若不以锚镇固,安庆城将随江东去,故而设之。

  二进大雄宝殿,高17.72米,面积409平方米。殿内三尊大佛,居中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东西两侧为消灾延寿药顺佛和阿弥陀佛。殿后骑狮的为文殊菩萨,骑象的为普贤菩萨。两厢佛台上供降龙、伏虎等十八罗汉塑像。

  三进毗卢殿,脊高17.7米,面积约580平方米。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毗卢佛,左边是大梵天王,右边是帝释天神。毗卢佛背后的悬壁上塑的是高达10多米的海岛,岛上有《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等一百多个人物塑像,海岛下塑有“四海龙王朝观音”。 

  四进藏经楼,楼高16.2米,面积981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藏经楼为现代式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是近代寺院建筑。内藏有稀有国宝《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金粉写经。此经用金水在瓷青纸上写成,赵体楷书,笔法庄重秀逸;经书中有50幅佛像和菩萨度化众生图,画法技术高超,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此外还有清人翁同、曾国藩等人的竹书扇面;近人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山水花卉作品;当化画僧懒悟大师的禅机国画。另有明清时代的各类碑记九块。 中层是西方三圣像。楼下为法堂,供讲经说法和重大宗教活动之用。      

  此外,迎江寺还有宜园(放生池)、大士阁、慈云阁、迎江楼等建筑。迎江寺的素食文化有很久的历史约有一百多年,精制各种素菜400余种,风味独持。

  迎江寺最著名的建筑即是振风塔。

  振风塔    

  振风塔是迎江寺最具特色的建筑,又名“万佛塔”,是长江流域少见的迎江七级浮图。振风塔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现存的振风塔共七层,高60米。塔的底层供奉一尊5米高的接引佛,二层供弥勒佛,三层供五方佛,四层以上有浮雕佛像600多尊,塔顶为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形覆钵和5个铁球(佛称相轮),1个葫芦宝瓶,用铜轴串在一起构成塔刹。塔身平面形状为正八边形,底层边长约5.5米,两对边距离约13米,逐层收缩。塔内空心,有石级直通塔顶。该塔七层八角,内共有168级台阶,每层有石栏环卫。塔中心为八角瓜皮顶空厅。二层由塔外入口,三层以上设在两道正八边形夹墙之间。另有三或四面设供涵直通塔外,石级出入口设在拱涵一侧,无拱涵之塔面设一拱形壁龛,各层拱涵或壁龛两侧对称设一至五个小壁龛,龛内供六百多座砖雕佛像,龛后有缝直通塔内夹道和空厅顶部各壁佛,使佛灯常明。塔底层高一宽约三米的有柱长廊,两层以上设无柱长廊,檐角发戏,戏下系铜铃,梵声常鸣。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勒座,上接覆钵、相轮、瓶等,以铜轴相连构成塔刹。振风塔已被安徽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迎江寺建立以来,历朝香火兴盛,延绵不绝。浑厚的塔身衬着造型优美的塔刹,巍然高耸,直入云霄。“塔影横江”是一幅晴空月夜美丽奇异的图画,被誉为安庆胜景之一。“过了安庆不说塔”、“万里长江第一塔”和“宝塔王”的美称,已被安徽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迎江寺振风塔

  62、广济寺  

  在芜湖市区赭山西南麓的半山腰上,与普济寺、能仁寺、吉祥寺并称为安徽四大名寺,而以广济寺为首。1983年,该寺被国务院确立为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广济寺建于唐昭宗乾宁(894-897)年间。初名永清寺,又名广济院。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改名为广济寺,一直沿用至今。明朝永乐年间,寺庙荒废,殿堂失修。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僧人宏德重修广济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戴溥、汪昭和等募修。清朝嘉庆三年(1798),僧人越江再次重修。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乱毁于兵火,光绪年间又重新修建。“文革”期间广济寺改建工厂,文革后,市政府又出资恢复广济寺“文革”前的原貌。

  广济寺也是新罗国太子金乔觉来中国后最先修持之地。唐玄宗开元年间(719),金乔觉带着一条白犬“谛听”手拿锡杖渡海来唐,顺长江而上在芜湖弃舟上岸,在此处搭茅住锡建寺,住持数年后,南去九华山开辟丛林道场。因此广济寺也称为小九华,寺内的地藏殿又叫九华行宫,中外朝九华山的香客,多先到此进香。唐肃宗颁给金地藏的九龙背纽金印一枚,也一直保留在该寺。

  广济寺殿宇依山构筑,自下而上有天王殿(又称“山门”)、药师殿、大雄宝殿(又称“大佛殿”)、地藏殿、广济寺塔,共有88级台阶,四重殿宇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后殿比前殿高出数十米。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最上一层为主殿——地藏殿,两旁护以铁链。该殿是寺内最具特色的建筑,它仿照九华山的肉身宝殿式样建造,正中供奉着地藏菩萨像,高达12米,十分庄严。殿前一株银杏古树,为宋代所植,至今枝繁叶茂。地藏殿西侧,有一栋两层阁楼“滴翠轩”,传为宋朝书法家黄庭坚隐居读书处,楼下墙上嵌着许多碑刻。

广济寺主殿地藏殿(九华行宫)

  广济寺镇寺之宝是一枚重八斤八两的九龙金印,这枚金印,是至德二年(757)唐肃宗为纪念地藏王菩萨(金乔觉)而铸造,印头铸有精美的九龙戏珠,印的一侧铸有“唐至德二年”的字样,印文为“地藏利成金印”。凡经芜湖进香朝圣九华山的信徒,必先到广济寺顶礼膜拜,在香袋上盖上金印,引以为幸。

  1938年芜湖沦陷,驻在广济寺附近的日寇得知寺中所藏唐金印之事,于当年年底派一队全副武装的日本兵闯入广济寺,把广济寺全部僧人集中在大殿前,用刺刀抵着当家和尚昌明法师要他把金印拿出来,昌明法师及全部僧人不顾死亡的威胁,齐声念佛,绝不承认有金印,日寇搜遍全寺也没找到金印,只得悻悻而去。其实,在芜湖沦陷之前,广济寺当家和尚就把金印藏到了安全的地方。广济寺的僧众用生命保住了这件一千多年的历史文物。

九龙戏珠地藏王金印模型

地藏王金印内文

  广济寺一带风景也绝佳:赭山海拔86米,矗立在市中心。山上翠柏修篁,葱郁成林,花木吐芬,“右控长江,舳舻连云,俯瞰城廊,历历如绘”,自古以来是芜湖登高揽胜的最佳处所。元朝欧阳元有《赭山》诗赞曰:“山分一股到江皋,寺占山腰压翠鳌。四壁白云僧不扫,一竿红日塔争高。龛灯未灭林鸦起,花雨初收野鹿嗥。千古玩鞭亭下道,相传曾挂赭黄袍。”

  广济寺塔   

  位于广济寺地藏殿后,南宋治平二年(1065)建,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塔高20余米,五层、楼阁式砖石结构,穿心式阶梯直上塔顶。现塔为砖砌,飞檐铁马,八面玲珑,每层外墙嵌着佛像砖雕。传说大风曾将塔顶吹落,雨漏不止,一日突然飞来一口大锅扣在塔顶,从此不再漏雨。赭山塔北濒长江,东有九连塘、五里汀,南环弋水,雨量充足,空气湿润。周围林木葱茏,芳草遍野,景色清幽。每当雨过天晴,或朝晕夕照之时,林中薄雾辉映出五色光芒,变幻无穷,这就是古代著名的芜湖八景之首的“赭塔晴岚”,被赞誉为“尺幅绽红萧寺嵌,松竹阴中孤塔白。”

广济寺塔(赭山塔)

  十三、浙江

  63、灵隐寺  

  位于西湖灵隐山麓的灵隐寺,为杭城最早的古寺,宋代列为禅宗五山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灵隐寺为印度僧人慧理所建。东晋咸和三年(328),慧理从中原云游入浙,登临灵隐山时,见山中一峰似曾相识,说:“此乃天竺灵鹫山一小峰,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在飞来峰下卓锡建寺,取名“灵隐”。当时慧理在杭州连建五刹:灵隐、灵山、灵峰、永福、下天竺(另有一说为:灵鹫、灵隐、灵山、灵峰、灵顺)。除灵隐之外,其他四寺或废或更,均已不存。

中国历代高僧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五)

  灵隐寺又叫“灵鹫寺”和“云林寺”,与“飞来峰”一样,皆与传说有关:据说一位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为天热,将道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只大雁鹫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现在的灵隐寺落下。吴僧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吴僧人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鹫寺”。关于得名“云林寺”的传说是:康熙南巡时,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后,即兴为灵隐寺题匾,“灵”字的繁体字“靈”为上面一“雨”字,中间横排三个“口”字,最下面一个“巫”字。他兴奋之中,把上面的雨字写得太大,这样下面三个“口”和“巫”就无法与上面一个组成“靈”字。情急之中,他突然想起在北高峰上时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有云有林,显得十分幽静,于是灵机一动,顺势在“雨”字下加一“云”字,赐灵隐寺名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字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这当然是小说家的附会。据《灵隐寺志》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南巡至灵隐。一日早晨灵隐寺住持谛晖法师陪同康熙帝登上北高峰,只见灵隐寺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一派云林漠漠的景色,回到山下,谛晖法师请康熙帝为寺院题字,康熙帝即景生情题了“云林禅寺”。但灵隐寺已名扬天下,人们依旧称“灵隐寺”。

康熙题匾:云林禅寺。下一匾为“灵鹫飞来”

  灵隐寺初创之际,僧不甚众,游客清淡,香火寂寥。南朝刘宋时智一法师住持时,因寺院法务清淡,有足够的时间来啸聚群猴,自称猿父,与之玩耍竟日。南齐的竟陵王萧子良与梁武帝萧衍等都大力推崇佛教大兴土木,建寺立塔,一时间,佛刹林立,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盛况。当时,在杭州,就建有天真寺、净空寺、东林寺、建国寺、发心寺、孤山寺等,还有许多俗家居士,舍宅建寺,供奉香火。灵隐寺也得到了梁武帝的青睐,赐田扩建,规模粗具,香火渐盛。但至北周武帝年间(561-578),一度宣布废佛,并下令僧徒还俗,焚烧法器佛典,将寺庙充作公产。隋文帝仁寿二年(602),佛教复兴。文帝派僧人慧诞法师来杭弘扬佛法。在灵隐寺前飞来峰与莲花峰间栈道建神尼舍利塔(后倾圮)。到了唐代,灵隐寺宇已具相当规模。唐朝茶圣陆羽的在《灵隐寺记》对灵隐寺的规模和美景作了形象的描绘:“晋宋已降,贤能迭居,碑残简文之辞,榜蠹稚川之字。榭亭岿然,袁松多寿,绣角画拱,霞晕于九霄;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修廊重复,潜奔潜玉之泉;飞阁岩晓,下映垂珠之树。风铎触钧天之乐,花鬘搜陆海之珍。碧树花枝,舂荣冬茂;翠岚清籁,朝融夕凝。当时的灵隐寺的规模宏大,天下高僧云集。据白居易《华严经社石记》载:唐长庆二年(822年),道峰在龙兴寺开讲《大方广佛华严经》时,听众达数干人之多,盛况空前。

  唐会昌五年(845年),发生了佛教史上再一次大规模的“会昌法难”事件。唐武宗力主排佛废佛并禁佛。灵隐寺噩运难逃,寺毁僧散,钟寂烟灭。其后,稍作恢复,然一时难成气候,仅延香火而已。到了吴越王钱戮时,情况大有改观。钱氏三代五王始终奉行“信佛顺天”之旨,使得杭州城乡遍布寺院,寺与寺之间,梵音相闻,僧众云集。据《五代史》记载:“吴越国时,九厢四壁,诸县境内,一王所建,已盈八十八所,含十四州悉数数之,不胜举目矣。”吴越寺庙“倍于九国”,扩建创建的寺院有史可据的就有二百余所。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吴越王钱弘仿曾扩建灵隐寺为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一时间僧众三千之多,常有异邦僧侣前来取经。后周显德七年(960年),他又从奉化请来高僧延寿主持灵隐寺,新建僧舍五百余间,建石幢二座。东建百尺弥勒阁,西有只园,共有殿宇房舍一千三百余间,廊庑曲折萦回,自山门左右连接方丈,称寺为“灵隐新寺”。从宋初文学家罗处约的《重修灵隐寺碑记》可以看出,那时灵隐寺的建筑精美,环境清幽,内部装饰非常华丽,寺容极为庄严。唐人司空曙《灵隐寺》曰:“春山古寺绕烟波,石磴盘空乌道过。百尺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前覆地多。不与方袍同结足,下归尘世定如何”诗中的“百尺金身”与“万龛灯焰”,足以说明当时灵隐寺寺容之伟,规模之大。也引得文人雅士纷至沓来,白居易游灵隐寺诗云:“我来恍人金天界,三丈蒸炎半点无”,身心都沉浸在“清凉世界”之中。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改灵隐寺为“灵隐山景德寺”。天禧五年(1021),又赐名“景德灵隐禅寺”;仁宗天圣二年(1024)章懿太后赐脂粉钱九千五十四贯给灵隐寺,作为修茸寺庙之用,后又因灵隐寺斋僧施粥的需要;天圣八年(1030年),将位于杭州、秀州(今嘉兴)两地良田一万三千佘亩,赐与灵隐寺作为庙产。此时北宋云门宗的名僧契嵩主持灵隐寺。契嵩是北宋云门宗的名僧,主张融合儒释两教,以佛教“五戒”、“十善”会通儒家的“五常”。他著《原教论》,以“原教论明,儒释一贯”的立论,来维护和阐发佛教教义,强调佛儒两家都以“教人为善”为宗旨,“相资善世”,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敬重。庆历年间,丞相韩琦、参政欧阳修等奏赐契嵩所著书《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论》三书入藏。仁宗准奏下旨传法院编入《藏经》,并赐契嵩“明教大师”的称号。自此之后,灵隐寺名闻遐迩,海内外佛教信徒纷纷前来探求佛法。当时的灵隐寺已成天下禅宗圣地。苏轼《游灵隐寺》一诗中有“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之句,可以想见灵隐寺在那时的空前盛况。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政暇之际,常到灵隐寺休闲赋诗,不但将白居易所书“冷泉”两字之后补上一个“亭”字,还写了许多有关灵隐寺的诗篇,其中《留题灵隐寺方丈》一诗,描绘了当时灵隐寺晨钟暮鼓、香火鼎盛的寺庙盛况:“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因父兄被掳北去,思亲之际大力宣扬“孝道”,将一些名刹梵宇改为祀庙斋宫,把净慈寺改名为“报恩光孝禅寺”。绍兴五年(1135),将灵隐寺改为“灵隐寺崇恩显亲禅寺”,绍兴二十八年(1158),灵隐寺仿净慈寺建“田字殿”,塑五百罗汉,一时间,杭嘉湖地区盛传“数不清的灵隐罗汉”。孝宗乾道六年(1170),赐灵隐寺住持慧远号“佛海禅师”,乾道八年(1172),宋孝宗亲临灵隐,宣慧远奏对,又赐号“瞎堂禅师”,改法堂名为“直指堂”,又赐瞎堂禅师“直指堂”印。高宗和孝宗时常到灵隐寺进香;宋理宗把“显亲禅寺”原有的大雄宝殿改名为“觉皇殿”,另外赐书“妙庄严域”四字;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评定浙江禅院:径山为第一,灵隐次之,净慈又次之,宁波天童寺又次之,阿育第五。

  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寺毁于兵火,损失惨重,尽管住持辅良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重修,但仅建了方丈室与伽蓝堂,灵隐寺的盛况已不再。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后,就诏今天下举荐佛门高僧,召开“无遮大会”。灵隐寺为江南名刹,自然派了不少僧人前往参加。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把灵隐寺住持见心来复召京说法,轰动朝野,四众归敬。明太祖亲封他为“十大高僧”之一,授以金褴袈裟,并命他撰“正心”、“崇本”、“观道”、“敬贤”四箴,后因胡唯庸案牵连而被下狱杀害。洪武三年,灵隐寺失火,损失较重。洪武十七年(1384年),住持慧明重建了觉皇殿,改寺名为“灵隐禅寺”。因一时资金不足,佛殿内的佛像直到永乐元年(1403年)才增塑完毕,由僧善才募施装修大佛诸天及诸供具。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寺僧弦理建直指堂,堂额为张即之所书。这时,寺内已恢复建有弥勒阁、莲峰阁、千佛殿、延宾水阁,望海阁及白云庵、松源庵等,稍具旧时规模。隆庆三年(1569年),灵隐寺全寺均毁于雷火,仅剩直指堂。其时正值海寇纷扰,无暇顾及,寺僧德明等欲图复兴,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到了崇祯十三年(1640),灵隐寺又遭火灾,除大殿、直指堂等殿幸免于难外,其余悉付祝融之口。

  清顺治六年(1649)灵隐寺住持具德和尚力排众议,历尽千辛万苦,花了十八年,终于使灵隐寺面貌焕然一新。灵隐寺大雄宝殿上梁之日,前来观看的人达十多万!《灵隐寺志》载:“自建造以来未见若斯盛者也!”具德和尚修复后的灵隐寺规模非常之大,共建成“七殿”、“十二堂”、“四阁”、“三楼”、“三轩”。七殿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轮藏殿、伽蓝殿、金光明殿、大悲殿、五百罗汉殿;十二堂:祖堂、法堂、直指堂、大树堂、东禅堂、西禅堂、东戒堂、西戒堂、斋堂、客堂、择木堂、南鉴堂;四阁:华严阁、联灯阁、梵香阁、青莲阁;三楼:响水楼、看月楼、万竹楼;三轩:面壁轩、青猊轩、慧日轩。另外,还仿净慈寺建有“五百罗汉殿”,也称“田字殿”,共五十四间,建于西禅堂下。王益朋在《重修灵隐寺碑记》里盛赞当时的灵隐寺:“钱塘三百六十寺,未有先此者也。”后人评说灵隐寺历史,说:“理公为祖,延寿为宗,具德中兴”,可见这三人名望均很高。具德和尚可以说是一个改革家,经过他的十八年努力,终于使灵隐寺的积弊尽除,禅风重振,时人皆称灵隐寺为“东南第一山”。

  继具德和尚主持灵隐的是晦山和尚。据《灵隐寺志》载:晦山和尚具大才,未出家时,与吴梅村先生为同窗好友,文名甚著。明甲申(1644年)舂,他听说李自成破京,崇祯殉国,就恸哭焚书,无意于仕途。《灵隐寺志》载曰:“以金刚王宝剑斩断葛藤,于千华老人处受具,于具德老人处传法印。”他曾当过几个大丛林的方丈,著《锻炼禅人说》十三篇,为诸方所钦仰。住持灵隐寺后,不改故常,建飞来峰碑坊、具德和尚慧日塔院、普同塔三座,以补未备。但晦山和尚的功迹尚不在此。他主要的功德在开示后人,得正法眼藏。《灵隐寺志》记载“每结制一七之期,必有数人省发正法眼藏之利益。学人有如此滹沱绝学,重开生面,以大展具老人未竟之绪,灵隐重兴,固不在殿宇鼎新已也。”意思是说,具德和尚因把主要精力花在重振灵隐寺的建筑上,而很少有时间去开示后人,而晦山和尚正好弥补了具德和尚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情,其功甚伟!

  清代诸帝亦颇重灵隐:据《云林寺志》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杭州时,驾幸灵隐寺。当时的住持是谛晖,请康熙皇帝题一块匾额。康熙亲书“云林”二字,灵隐寺遂改名为“云林禅寺”。之后,康熙皇帝在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二年(1703年)、四十四年(1705年)又三至灵隐,均有记游诗文留下。清雍正六年(1728年),由总督李卫重修大雄宝殿、天王殿及诸堂字灯楼阁等。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初二日,颁帑金五百两,斋僧二千人。乾隆年间,乾隆帝分别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年(1755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六次驾幸灵隐,都有诗汜游,刊刻于石,至今仍立在寺前碑亭之中。嘉庆二十一年(1816)秋,灵隐寺毁于火。工程浩大,恢复不易,只得奏请朝廷,特赐帑金一万两重修。官员捐款一万一千两,加上富绅汪大临、金肇新等捐资,共得银十万七千两。当时的住持是仪谦,前前后后向浙西绅士募得银二万两左右。这次的修复工程,耗时五年,共用银十三万七千余两,使得灵隐“还灵鹫之壮观,复名山之胜景”。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入杭州,大多寺宇被毁,灵隐寺仅存天王殿与罗汉堂。灵隐书藏中的珍贵藏物大量流人民间乃至湮没此。民国26年(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进入杭州,市民逃难到灵隐与天竺。当时灵隐寺内的客堂、伽蓝殿、梵香阁及东山门,都因难民夜半失戒于火而被毁。1966年“文革”,红卫兵要到灵隐“扫四旧”。幸得周总理下令“封闭灵隐寺”,灵隐寺方幸免于难。寺自创建以来,曾毁建10余次,1956年和1975年两次整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杭州灵隐寺

  今日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己巳岁闰五月》题记。

  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重檐高33.6米,十分雄伟。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是中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佛像,于1949年大雄宝殿正梁因白蚁蛀空倒塌时被毁。现在这座佛像是在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中国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庄凝重,气宇轩昂,低眉细目,极具风采。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生前考定,两石塔亦雕造于吴越末年。据说建于公元969年。

药师殿为近年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罗汉线刻石像。

  灵隐寺的古迹和景点还有铜殿、飞来峰、冷泉亭、玉乳洞、墓塔林、辟支塔等。

  玉乳洞深处有一石径可通往龙泓洞,又名通天洞,洞内壁上有一尊天冠观音,是观音造像中难得见到的一尊。西过通天洞往前便是一线天,举首可在石隙中见到一线天光,因名一线天。

  墓塔林位于灵岩寺千佛殿西侧,为该寺唐至清历代住持高僧墓地。依山而建,分上下两层,现存大小墓塔167座,另附志铭碑刻81通。其中除l座砖砌墓塔外,均为全石构筑。按建造年代区分,计有唐初1座,北宋6座,金代5座,清代3座,馀皆为元明所建。其造型多似经幢、阙柱,少数为立钟、竖瓶状。各种墓塔,体量不一,高低错落,各具时代特征。

  辟支塔为宋代砖砌佛塔,位于灵岩寺千佛殿西侧。始建于唐天宝年问,楼阁式,八角9层,通高54米。石砌塔基,束腰处精雕人物世俗、阴曹轮回。塔身为磨砖细砌,底层每边长为4.29米,逐层递减,至第九层收为1.56米。东西南北四面辟门,其他各面均饰直楞或簇花盲窗。塔心柱砌至四层,内设登梯,五至九层实砌塔体。下3层作重檐,上6层为单檐,檐下均作双挑华拱。顶座叠涩外挑5层小檐。置砖砌覆钵,上承露盘铁刹。刹由相轮、宝盖、圆光、仰月、宝珠组成。

  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另外还有著名学者两浙巡抚阮元创建的“灵隐书藏”,有宋明教契嵩禅师的上堂槌,宝达的照佛镜、白沙床,宋孝宗赐的直指堂印,范仲淹所遗之床,秦桧赠送的斋僧锅,龙文拜石,沈周飞来峰图、灵隐山画卷,程嘉燧的冷泉亭图,李流芳的西湖卧游画册、冷泉红树图,以及董其昌、密云、三峰、谛晖、巨涛、陈鹏年、翁方纲、胡高望、王时敏、张照、梁同书、白松麟、石韫玉等人墨迹。

  铜殿

  在五百罗汉堂内新建有“灵隐铜殿”,高达12.62米,为中华第一高铜殿,获世界基尼斯最高铜殿纪录。“灵隐铜殿”由杭州市佛教协会委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主持设计制作,八易其稿,历时400余天,计万余工而制成。“铜殿”为单层重檐歇山顶的传统古建筑结构,飞檐雕瓦,翼角飞举,翼展达7.77米,底面5米见方。歇山顶上龙吻对峙,火球腾金,窗花、斗拱、雀替、龙柱、额、枋都精雕细刻,诸形工美,铜殿正方四面雕有四大佛山的自然风貌,或天苍地茫,玉宇澄清;或古刹巍峨,大江环流,展示巧夺天工的锻刻雕技艺。殿基有铜砖铺地,须弥座铸有佛山经典图画。铜殿运用现代表面处理技艺,金灿尊贵,光芒闪烁。

五百罗汉堂后“铜殿”

  飞来峰   

  位于灵隐寺对面,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称为“飞来峰”。飞来峰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可与重庆的大足石刻媲美。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灵隐寺飞来峰石刻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这些雕琢于石灰岩上的佛像时代跨度从五代十国至明代,在470多尊造像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妙相庄严,弥足珍贵。其中年代最早的是青林洞入口靠右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南唐中主李璟保大九年(951)年所造。而卢舍那佛会浮雕造像则是北宋造像艺术中的精品。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大肚弥勒和18罗汉群像,此为飞来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造像,也是国内最早的大肚弥勒造像。佛像雕刻生动传神,坐于佛龛中的大肚弥勒坦跣足屈膝,手持数珠,袒胸鼓腹而开怀大笑,将“容天下难容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周围并环的十八罗汉,也是神情各异,细致生动。元代的100余尊汉、藏风格的石刻亦容相清秀,体态窈窕,为佛教艺术之鸿宝。

南唐保大九年(951)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飞来峰上最早的摩崖石刻

大肚弥勒和18罗汉群像,此为飞来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造像

  冷泉亭

  位于灵隐寺天王殿外,建于冷泉之侧。杭州官府有个习惯,每有一个刺史来杭州,必会在好山好水处建亭寓志,那时,刺史相里在灵隐山谷中建了虚白亭,刺史韩皋建候仙亭,刺史裴常棣建观凤亭,刺史卢元辅建见山亭。后来,右司郎元写出任杭州刺史时,建了冷泉亭。白居易有《冷泉亭记》,称此亭在诸亭中最佳:“东南山水,余杭为最。就郡则灵隐寺为尤,就寺则冷泉亭为甲。”唐代冷泉上有5座亭子,后因山洪四亭俱毁,冷泉也于明万历年间移建岸上。现在冷泉上有“壑雷”、“冷泉”二亭。亭建于宋代,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饮宴赋诗。苏东坡有诗“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亭因诗得名。冷泉亭上有一副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之句。过冷泉,往北高峰半山腰有韬光金莲池,为杭州第四名泉。

                                                                            灵隐寺天王殿外冷泉亭64、净慈寺 

  位于杭州西湖南屏山慧日峰下,周显德元年(954)吴越王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称净慈寺,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名为“净慈禅寺”,由玄烨亲书寺额。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时,又亲书“敕建净慈禅寺”寺额。是杭州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禅宗五山之一,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净慈寺与日本佛教临济、曹洞宗有很深历史渊源。坟塔,日本佛教曹洞开宗祖师道元即受学于该寺宋代高僧如净禅师,为日本临济、曹洞宗广大信徒向往朝礼之地。

杭州净慈寺

  净慈寺由道潜禅师开山,延寿大师继主法席。净慈寺近城临湖,踞南山之胜。宋时为其鼎盛时期,人文荟萃,儒释交融,与灵隐寺相埒。宋太宗于太平兴国二年(977)赐慧日永明院为“寿宁禅院”,并重加修葺。翌年(978年),吴越王钱弘俶听从延寿禅师遗嘱,“上表入宋,尽献十三州之地”。后人评钱弘俶之举时称:“重民轻土,舍别归总,用师之劝谕也“(《大明一统志》)。由此,朝廷对净慈寺格外青眼相待。天禧二年(1018),宋真宗曾特赐寿宁禅院铜毗卢迦佛像等。从此,诸多达官名流纷纷与佛门弟子结为方外之交。延寿禅师所著《心赋》由吴越王钱弘俶之子钱惟善撰序。延寿弟子法涌在校《宗镜录》时,就由尚书郎中杨杰为序。历代杭郡州官大多与寿宁院僧人往来莫逆,互相唱和,参佛论经,甚至蹉商政事。如雷峰慧才法师逝世后,时为杭州知府的赵抃(赵阅道)在寿宁禅院见其壁间画像,题诗云:“白鹤丛林古梵宫,壁间留像见真风。忆师去岁雷峰别,只似南柯一梦中”。圆照宗本原在苏州住持瑞光寺,经杭州二府陈襄、苏轼相邀,经上疏奏准才来杭住持寿宁院。苏轼治杭时,对佛门好友至为关切,曾抱病探访圆照宗本,并和大通善本长老,楚明宝印(后为该寺十三代住持)、法涌(延寿弟子)、臻谦(即梵臻法师)等“参请最契”,还常在一起商谈竣湖救荒善策。他曾请法涌进京“继扬宗法”。熙宁五年(1072),臻谦由朝廷诏命居寿宁院,苏轼“以师敬事之”,相交甚厚;苏轼元祐时第二次来杭任知州,闻臻谦已逝,不胜伤感。在《东坡志林》中,苏轼对这些僧人都各有评价,对圆照特别推崇,称其为“志行若卓,教法通洽,昼夜行道二十余年,自辨才归寂,道俗皆宗之”。所说之辨才,即上天竺寺住持元净,也是“寿宁禅院”第十八代住持。他和赵抃、苏轼以及诗僧道潜(即参寥子)等均曾反对王安石变法,受过牵连和迫害。当时的寿宁院号称“南山之冠”。宋人陈尧佐赞寿宁院云:“附郭山光峭若悬,倚空楼阁白云颠。孤轩半出青松杪,灏气疑游碧汉边”。

  宋徽宗时,净慈寺为宋徽宗占为香火院。北宋末,方腊起义中烧庙,湖寺尽毁,唯寿宁院独存。宋室南渡,建都临安(杭州)。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赵构下旨敕改寿宁院为“净慈禅寺”。不久寺毁,宋高宗又亲临察看,然后下诏命湖州佛智寺道容来杭,由其聚集工匠,主持重建殿宇,五年而成。其功业卓著者为依据《涅盘经》塑五百罗汉,置田字殿。

  为行孝道,特将净慈禅寺改名为“报恩光孝禅寺”,并将惠照寺并入。绍兴十九年(1149)十月,又改称为“净慈报恩光孝禅寺”(简称净慈寺),诏命道容住持该寺,并赐予经藏。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朝廷起用退谷义云禅师,命其在净慈寺说法并主持寺务,杭城士民都很崇敬,爱国诗人陆游赞他为“才能绝人”。一日,退谷义云率众僧入城,当晚火起,净慈寺尽毁。宋孝宗闻悉后,立即出内帑库金重建净慈寺。重建后的净慈寺“广殿邃庑,崇闳杰阁”,比前更加宏伟,宋孝宗亲临察看并手书“慧日阁”额。嘉泰四年(1204年),净慈寺又毁,住持德辉禅师随火焚化,由郡守奏请赐金重建。时道济(即民间传说中的济公)依德辉为师,并为该寺书访,由他参与募化,再建寺院。,嘉定三年(1210),少林妙崧奉旨住持该寺十二年,他效永明大师,常上山坐禅修持,并曾重新整修,于嘉定十三年(1220年)重建。这次重建后的净慈寺,“寺故宏大,显于湖山”,可谓壮观之极。为此,妙崧于嘉定十四年(1221年)奉召入内廷说法,宋宁宗赐予紫衣并封号“佛行禅师”,下旨为妙崧建“泰宁庄”。嘉定年间,朝廷品第江南诸寺,净慈寺以“闳胜甲于湖山”列为禅宗五山之一。并以“南屏晚钟”称胜湖上。当时该寺中心五层主殿,两旁“配有偏殿,各类阁、堂、轩、楼等三十三座,寺僧达数千人。南宋后期,日僧纷纷入宋求法。日僧无关普门(日本“圣一国师”圆尔辩圆弟子)、寒山义尹、南浦诏明等先后来杭在净慈寺从断桥、义远、虚堂等禅师学法。这些日僧在杭长期修学,均得要旨,学有成就,回国后均成为日本禅宗巨匠。

  元初,“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原奉蒙藏密宗(喇嘛教),对佛教禅宗不予过问。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净慈寺火焚后,都由各代住持募化重建。经古田德垕、愚及至慧、方山文宝等禅师悉心筹划,先后修建了蒙堂、两库司、观音殿、大殿、罗汉殿、法堂、最后重建山门,才恢复了旧观。

  对于异族统治,净慈寺一批名僧,大多采取消极抵制。元初,晦机元熙,为净慈寺书记,其兄唐元龄原系南宋临江通判,随文天祥起兵抗元而战死。当时,杨链真伽曾邀晦机元熙同去阿育王寺取舍利,他就托辞探母避往江西。元代王室对净慈寺第六十代住持千濑善庆(人称“濑翁”)大加封赏,除授以金襕衣外,并封号“慧光普照文明通辨禅师”。而千濑毫不动容,置之度外。住持本源善达还和住寺名僧及庵法师等相约“誓不历职”,在当时佛门弟子中形成了很大影响。

  由于净慈寺是南宋评定的禅宗五山之一,故从元代中期开始,朝廷对该寺一些高僧采取怀柔政策,藉以安抚僧徒。几经邀请,晦机元熙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重来杭州并请其住持净慈寺,入寺之日,中书省、宣政院大批官员曾俯伏迎请,竭尽尊礼;在晦机上堂说法时,参加的僧众数以千计,其中还有高丽、日本等国的佛徒。此后,朝廷对净慈寺历代高僧都常加封赏,如大辨希陵,因他是宋末净慈寺住持东叟促颖在径山寺说法时,云峰法师曾称他有“诸老遗风”,于是元世祖、元成宗、元仁宗三代皇帝都有封赏,前后封号就有佛鉴、大圜、慧照;原叟行端亦因他是宋末石林行巩门下弟子,除元成宗赐号“慧文”外,元仁宗又赐号“普照师”;高峰原妙、中峰明本等都是当时住净慈寺的名僧,他们先后上西天目山,元仁宗、元英宗、元文宗三代帝王对中峰也都有封赠,并赐号“智觉”,中峰均回避拒受。圆寂后又追谥“普应国师”。其他如悦堂、会堂、孤峰等名僧也都受过朝廷封赏,分别封号为慧通、普济、圆明定慧。而石屋清珙以“清苦自守”闻名,断绝外缘,但元至正年间,朝廷也“降香币以旌”,皇后亲赐金衲衣。尽管元廷如此笼络,此时杭城佛教重心已转移西天目山。当时名闻南宋京师的高僧、人称“净慈三峰”的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孤峰明德都先后离开净慈寺,对朝廷远而避之。

  元代统治近百年,净慈寺研习佛学之风逐渐衰微。徐玉冈蒙润著有《四教仪集》为台宗学徒入门之书,千濑善庆遗有《扶宗显正论》外,即使被当时名流称颂学行甚高,“奇采烂然”,曾受元文宗封为三品官阶的笑隐大欣和为元代学者宋濂等尊崇的悦堂颜明等名僧都没有遗世之作。元代后期,佛门风行参禅语录,大多名僧都以问法参佛时论述的言论编辑成语录,如平山有《四会法语录》大辨、石屋、高峰等都有以自己法号命名的《语录》,成为有别于历朝的一代佛门文风。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竭力倡导佛教,整顿佛门,净慈寺等名刹高僧也都开始致力于重振佛门宗风,杭州佛教再次兴盛。洪武四年(1371),明太祖在金陵(明代京城、今南京)钟山天界寺举行“无遮大会”,招揽佛门弟子,两浙名僧都参加了这次大会,净慈寺愚庵智及名列榜首,但他自称老病,未能参加大会和奏对。于“无遮大会”第二年(1372年),明太祖又于金陵蒋山寺举行“广荐法会”,命各地举荐高僧集会点校藏经,净慈寺由清远怀渭、逆川智顺两代住持参加,逆川还升座说法,明太祖亲临加以慰问。

  洪武七年(1374年)朝廷决定举荐“耆硕名僧”住持江南名刹,先后命中竺无旨可授(号休庵)和德隐普仁住持净慈寺,他们都以净土法门为佛事,弘扬延寿、圆照“净土之业”。德隐在奉旨继净慈寺法席入院时讲法,日夜环听者达万人,都表叹服。洪武十一年(1378年)由同庵易简主净慈寺,他募化集资,聚铜二万余斤,葺殿治钟,栽竹植松,不数年寺宇为之一新。史称“两山阒寂之秋,独南屏成此宏伟”。为此,明太祖封其为僧录司左善世师,奉旨清理全国寺僧,征集高僧住金陵善世院。 明成祖永乐初期,朝廷篡修《永乐大典》,净慈寺祖芳道联和希古师颐都奉诏参加了修典。永乐四年(1406年)征召祖芳为“释教总裁”,他博通经典,纂集有方。明成祖重其声望,命他到各地名刹征集古代文物彝器归朝,得朝廷封赏;藏典校定后,又赐佛像等物。在修典中,希古师颐也曾居第一座,至永乐十六年(1418年)住持净慈寺;他开堂阐法时,佛徒甚多,时称“灵山再会”,很得人心。明永乐年间,因杭州高僧道衍(即姚广孝)助燕王靖难复国有功,明成祖即位后封其为上柱国,太子少师荣国公,道衍虽居高位,仍不忘禅事,上朝冠带,下朝僧服,佛学著述甚多,并常来杭州各寺参佛,特别与净慈寺止庵德祥,祖芳道联等均为同参佛友,对杭州市佛教发展也很有影响。  明正统年间,朝廷认为自设善世院后,在该院阐佛弘法的大多出自净慈寺高僧,于是明英宗于正统十年(1445年)二月十五日下旨,将《大藏金经》(共四龛)赐藏净慈寺。

  清初康、乾之治,对杭州寺庙倍加重视,两代帝王南巡,必到寺院遍访。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玄烨曾亲临净慈寺;三十三年(1694年)以御书《金刚经》一卷赐净慈寺;三十八年(1699年)三月,玄烨再次到净慈寺,改“净慈报恩禅寺”为“净慈禅寺”,由康熙手书“净慈寺”寺额和“西峰”两字,并书对联云:“云开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康熙还题《南屏晓钟》、《由净慈寺经南屏诸山》等诗。雍正、乾隆间,朝廷对净慈寺屡有封赏,曾赐赠智觉(延寿)禅师法像、画轴、菩萨碑图等。雍正十一年(1733年)四月六日,清世宗胤祯下谕,称赞净慈寺“宋初永明延寿智觉禅师实为出类拔萃”,“可谓曹溪以后善知识中杰出之人”,认为其著作“《心诀》、《心赋》、《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等书”,“实皆宗教合一之论,与后学参证禅徒大有裨益”,因此“亲加选录,刊刻颁示天下丛林”,并加封加封智觉为“妙圆正修智觉禅师”。由于雍正朝对永明大师的褒扬,至今北京香山碧云寺五百罗汉殿正中仍供奉永明延寿铜像。乾隆十六年(1751年),弘历南巡时曾为净慈寺手书“正法眼藏”、“敕建净慈禅寺”等殿额和门额,此后曾五临该寺吟诗题吟,仍将“南屏晓钟”改为“南屏晚钟”,并拨库银重修寺宇,时人熊学鹏撰《净慈禅寺重修碑记》称,重修后的净慈寺“重轩广墀,崇宏坚固,旁及偏厢,夹道楼阁堂亭,金碧丹绿,无不聿新”。

  新中国成立,净慈寺在1955年进行大修,寺庙更显庄严瑰丽。文革中寺庙遭到破坏。1985随着宗教改革的落实,净慈寺逐步得到恢复。现在的寺宇、山门、钟楼、后殿、运木古井和济公殿,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

  净寺历代高僧辈出,北宋时,净慈寺名僧接踵,大德辈出,有的成为佛教禅宗一代宗师。宋初有“两寿”(即延寿和洪寿法师)兴教于南屏,其佛学教观盛行于当时;“两寿”之后,又有圆照宗本和大通善本相继住持净慈寺,世称之为“大小本”。他们都曾遍访名山,弘扬禅宗佛法,而且都先后成为北宋京都开封的高僧。宋神宗曾赞圆照宗本为“真福慧僧”、“僧中宝”,要他“方兴禅宗,宜善开导”。

  在《东坡志林》中,苏轼对这些僧人都有评价,其中对圆照尤为推崇,称其为“志行若卓,教法通洽,昼夜行道二十余年,自辨才归寂,道俗皆宗之”。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圆照住持该寺,时属岁旱,湖水尽涸,寺西有甘泉,据传泉内有“金色鲤鱼游焉”,于是凿泉为井,寺众千余,饮之不竭,故名“圆照井“。大通善本为汉董仲舒后裔,也被尊为“大通师”。净慈寺历代高僧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当首推永明延寿、济公活佛和如净禅师三位:永明延寿大师(904-975),五代时人,三十岁出家,后参德绍禅师发明心地,为“法眼宗”第三代传人,宋初佛教界“两寿”之一(另一位为洪寿法师)。北宋建隆二年(961),入主净慈禅寺,前后长达十五年,从学僧众一千七百人,著《宗镜录》一百卷,取“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之义,调和各宗分歧,主张禅教一致,高丽国王闻其盛名,遣僧三十六人入华向其求法,清雍正皇帝对其推崇备至,誉为“曹溪后第一人”,称其著述为“震旦宗师著述中第一妙典”,被后世尊为净宗六祖。

  济公(1130-1209),法名道济原名李修元,南宋天台永宁村人。出生世家,少年时受到释道二教的薰染。十八岁父母双亡后,舍弃百万家财而不顾,毅然出家。他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拜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济”。十八岁投灵隐寺瞎堂慧远出家。因其言行癫狂,嗜食酒肉,见义勇为,抱打不平,慧远圆寂后为寺僧所不容,遂移住净慈寺。先是替人念经兼作火化工,后来升了书记僧,渐渐显出不凡的道行,给后人留下生动记载的便是他净慈寺的所作所为。他号称“湖隐”、“方圆叟”,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似丐似氓,非僧非道,活脱脱一幅“游戏人间”形象,因此又被人们称作“颠僧”。实际上他学识渊博,擅诗善文,出语谐谑,往往超诣,是禅宗“杨岐派”第六世得道高僧。济公的大知大觉和充满神奇浪漫色彩的事迹使其逐渐被人们神化为“活佛转世”,民间更流传有许多他的神异故事,被编成小说、戏曲等,广为传颂,以至家喻户晓,深受百姓喜爱。净慈寺内现尚有与济公传说有关之运木神井。传说杭州净慈寺被烧后,济公前往四川一家大乡绅募化建寺用的木头。乡绅就在山上砍伐了100课大树借给济公,木头顺着长江水放到东海,再漂进钱塘江。在流到钱塘江的时候,遇到关卡拦住木筏要抽税,故意刁难济公,关卡说“和尚,木头只会浮不能沉,你若有本事叫木头沉到水底去,我就不抽你的税!”济公使木头入水后,让那关卡随着木头一并沉入了水中。净慈寺的和尚到第三天等到济公回来,急问木头在哪,济公拉着老方丈跑到净慈寺醒心井旁边,只见一根根木头从水中冒上来,“醒心井”因为曾经运过木头,后来人们便叫它为“运木古井”。

  2007年2月7日, 由桐庐陈霞芬潘禹祥夫妇捐助的汉白玉济公像在净慈寺运木古井处落成。这尊汉白玉高1.5米,重3吨。潘禹祥本人就是著名雕塑艺术家,其雕塑的济公像颇有神采。

净慈寺内运木神井

2007年2月7日,净慈寺汉白玉济公像在运木古井处落成开光

  如净禅师(1163-1228),南宋人,曹洞宗第十三代祖,两度来杭住净慈寺。圆寂后亦葬于净慈,至今墓塔犹存。如净原在雪窦寺出家,从智鉴学法,为杭州高僧歇清了再传弟子,他浪迹江湖二十余年,于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受法,住持建康清凉寺,后迁台州瑞岩净土寺、杭州净慈寺,又转定海瑞岩寺,再住净慈寺,于宝庆元年(1225年)住天童寺。如净参学临济,得法于曹洞,成为一代宗匠。如净禅师注重禅定实践,强调只管打坐。时人评为“近世尊宿,绝无仅有者。”嘉定十六年,日僧道元入宋求法,与如净一见相契,尽得所传,归国后创立日本曹洞宗,奉如净为始祖,净慈寺被如净墓塔被日僧奉为祖塔。

  净慈寺不仅历史悠久、高僧辈出,而且风景绝佳。净慈寺位于杭州的西湖南岸,寺之主山为南屏山。“南屏山发自天目,千里蜿蜒而东,苏轼称之为龙飞凤舞,萃于临安”。南屏山峰峦耸秀,怪石玲珑,峻壁横披,宛如屏障。凌空而中峙者为慧日峰,峰下古寺,即净慈禅寺。《净慈寺志》描绘该寺是“凭山为基,雷峰隐其寺,南屏拥其后,据全湖之胜。”净慈寺亦如寺名所言,体现了一个“净”字,它有别于同处于西湖边的“灵隐寺”,净寺以宁静而著称。周围有“南屏钟声”和“雷峰夕照”等著名风景。南宋时,这里是十里荷花,接天莲叶,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万里有诗形容夏日早晨的净慈寺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寻林子方》)南屏山钟灵毓秀,净慈寺香烟氤氲,为历代文人向往之处。不少士大夫为避世出尘,常来该寺谈禅吟咏,成为古代杭城文风。还有不少人来此筑室隐居,读书撰文。如元代的莫维贤在寺旁建“南屏别墅”;明代的孙一元筑室“高士坞”;柴绍炳“南屏书屋”;黄汝亨在雷峰塔旁建“寓林”;著名文学家袁宏道曾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长期寓居净慈寺;清时,南屏常有诗社雅集,也有诗僧参加,此为南屏古文化之一大特色。

  明清时,杭州曾以净慈寺为主,形成南山香火。每年正月六日为“定光(即燃灯佛)诞辰”,杭城男女倾城出游,成为旧时风俗,俗称“赛爆竹”,游人取道净慈寺至法相寺进香,“沿途张筵,笙歌杂奏”,多以爆竹相互斗放。每遇除夕,则官府设筵寺中燃放焰火,全城男女来观者摩肩接踵,不下数万人,昭庆、灵隐、三竺都如此,而净慈寺尤甚。

净慈寺旧貌

  南屏晚钟

  明洪武十一年(1378),住持夷简修葺寺宇重建钟楼时,以旧钟较小,曾积铜二万余斤重铸大钟,“高悬扬声,响彻湖上”。钟声传播到十多里外。每日傍晚,夕阳西下,暝色苍茫,钟声在碧空中回荡,响彻云霄。又由于南屏山空穴怪石较多,钟声经石穴回荡互激,复由南屏山石穴回荡互激,经湖面远扬于十里之外。因此“南屏晚钟”久享盛名,成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载:宋时画家绘西湖湖山四时景色,最奇者有十,(即后人称“西湖十景”),其中即有“南屏晚钟”。晚明著名小品文作家张岱有诗:“夜气滃南屏,轻风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把净慈寺钟声的美妙写得出神入化;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高宗弘历南巡,于净寺山门外建一碑亭,刻“南屏晚钟”四字于内。可惜在清朝末年,铜钟在战乱中消失,直到1984年10月,净慈寺在日本佛教界的相助下,重铸铜钟。1986年11月21日举行大梵钟落成法会。这口铜钟悬挂在净慈寺重建的二层三檐的钟楼内,高3.6米,直径2.3米,重一万公斤。造型古朴,外面铸有《大乘妙法莲华经》,6.8万余字,铸造精致,每敲一下,余音达2分钟之久,余音袅袅,十分浑重动听。

南屏晚钟

净慈寺新铸大钟,上有《大乘妙法莲华经》,6.8万余字

  雷峰夕照    

  净慈寺前有雷峰古塔,建于南屏支脉夕照山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古人更多地称之为“黄妃塔”。它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因为此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中峰之上。据《淳祐临安志》称:因古时有雷姓居此,故称雷峰。也有人考证,中峰又称回峰,回峰之回字旧作雷,后人以形致误,错作雷峰。毛希龄《西河诗话》说:“南屏山前回峰,以山势回抱得名。……宋有道士徐立之筑室塔旁,世称回峰先生。此明可验者。”民间以地名指称,称此为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黄妃塔的。

  雷峰是夕照山的中峰,北宋诗人林和靖有《中峰诗》云:“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岭闻”,可见当时已是悠游赏景的好去处。每当夕阳西坠,塔影横空,自成一景。故宋代诗人林逋有“夕照前村见”之句,康熙玄烨、乾隆弘历均题名“雷峰西照”,后人仍复原名为“雷峰夕照”。由此,“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成为净慈寺两大胜景,又为名刹增辉。“南山净慈,北山灵隐”,为东南两大名刹,古人称:“两峰胜概山僧得,好为南屏一写图”。历代题咏作画的难以计数。雍正年间的《西湖志》这样赞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是过也。”

  雷峰塔比起其他的古塔来,厄运更多:北宋宣和二年(1120),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重修,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命名为“雷峰夕照”,列入西湖十景(李嵩《西湖图》);南宋以后,“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赏最受青睐的名胜之一。在元朝的时候,它还是“千尺浮图兀倚空”的雄壮姿态。到明朝时遭到了大破坏。嘉靖年间(1522-1566),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所谓“雷峰残塔紫烟中,潦倒斜曛似醉翁”。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将其与湖对岸的保俶塔合在一起加以评说:“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所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人们清理残基时,在砖孔内发现经卷开头写着“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王钱弘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奉,乙亥八月。”查乙亥年是钱弘俶吴越八年、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也就是吴越国的最后一年,证明了这塔修成的年代。但“雷峰夕照”部胜景却从此名存实亡。

  1999年底,浙江省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发掘雷峰塔地宫,发现地宫存放着珍藏有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龙莲座释迦牟尼佛坐像等数十。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砖内,还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建造雷峰塔遗址保护设施,并对遗址保护设施的内在功能和外观形象加以延伸、拓展,按雷峰塔原有的形制、体量和风貌建造雷峰新塔。雷峰塔重建工程于2000年12月26日奠基后进展顺利。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

雷峰夕照

1924年未倒塌之前的雷峰塔

  莲花洞 

  净慈寺后山坡上,无顶片片石芽从坡地升起,如巨型石莲,故称莲花洞。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称:“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又据《净慈寺志》载:开山祖永明延寿每晚在此坐禅称念“阿弥陀净慈寺佛”,以至“天花如雨”,故名莲花洞,又名雨花台。明代司礼太监孙隆曾在崖上镌刻“花雨缤纷”题字,惜已漫漶难见。洞前旧有“居然亭”,取意于明代绍兴太守洪玉方诗句:“一日茅栋成,居然我泉白”。此处历来是文人墨客观景吟诵的胜地。清时古亭废圮成为竹园。莲花洞上有奇岩隆起,摩崖上镌刻有“少林”两字,故称少林岩。相传南宋高僧少林妙崧禅师于嘉定年间住持净慈寺时常在此坐禅入定。莲花洞右有石佛洞,平地两石屹立形如佛龛,内镌有石佛三尊。左壁有明代浙江总督胡宗宪题刻“寰中天室”四字,右壁亦有摩崖题刻,为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所镌,字迹已模糊难辨。石佛洞东南有两石相对称“欢喜岩”。古时曾镌有三佛,现已不存。此处石景,袁宏道称之为“净慈之绝胜处”。

  65、宁波七塔寺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为浙东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刹,为浙东佛教四大丛林(即天童寺、阿育王寺、七塔寺、延庆观宗寺)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开放寺院。现为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七塔禅寺初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距今已有1140余年历史。当时有江西分宁县令任景将其住宅舍为寺院,并迎请天童寺住持心镜禅师住持寺务,是为开山始祖,寺初名“东津禅院”。心镜禅师任七塔寺第一任住持后,致力于修整寺院,树立禅风,史载唐咸通二年(861),有兵昼入寺,心镜禅师冥心坐禅,神色不动;众兵皆惊,叩礼而退,郡绅为表彰师德,奏请朝廷将寺名改为“棲心寺”。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赐名为“崇寿寺”。此时,寺院已成四明地区的著名道场之一,与同处市区的天台宗山家派延庆寺相并立,并为山家派提供了不少优秀人才,如广智法孙明智中立、神照法孙觉云智连、以持律闻名的戒度法师等。政和八年(1118),宋徽宗因受道士林灵素之惑,崇迷道教,下旨将佛教寺院改为道观,崇寿寺随之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徽宗宣和二年(1120),仍还原为栖心崇寿寺。

  明洪武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为抗御倭寇侵扰,实行坚壁清野政策,将海岛居民迁徙内地,焚毁普陀山宝陀寺(即普济寺前身)殿舍300余间,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圣像于宁波府崇寿寺内供奉,寺院住持惟摩禅师舍地以建宝陀寺;寺东三分之一面积,复建栖心寺。同年,太祖诏改寺额为“补陀寺”,从此遂成观音菩萨道场,人称“小普陀”。七塔寺与普陀山历史渊源非浅,即因此故。一般寺院供奉观音时,或设观音殿,或在大殿背后修海岛,大殿正面供奉释迦牟尼像,唯独该寺大殿正面供奉千手观音像,可谓七塔寺独具特色。同时表明七塔寺与普陀的历史渊源。 

  明末清初,天童密云圆悟法孙、浮石通贤法子拳石沃禅师及其弟子自天育先后住持寺院,弘扬圆悟一派所传的临济宗禅法。顺治年间(1644-1661),七塔寺建成方丈殿。康熙二十一年(1682),修建大悲殿,超育建云来庵塔院。因寺前建有7座佛塔,故俗称“七塔寺”。咸丰十一年(1861),寺经太平天国兵火,遂成废墟。同治十年(1871),宁波江东周文学母子发心重修佛殿,早磬晚鱼,募化不倦,最终建成大佛殿及山门等。光绪十六年(1890),慈运法师任住持,对全寺进行大规模重建或扩建,改造天王殿、大雄宝殿;新建法堂、藏经楼;梵宇一新,衲僧云集。1895年,慈运法师专程赴京请颁藏经,光绪皇帝赐寺额为“七塔报恩寺”。

  新中国成立后,十年动乱之际,七塔寺遭到严重破坏,七塔道场名存实亡。改革开放后,成立七塔寺修复小组,由宁波市佛协会长月西老和尚任组长,经过10余年苦心经营,终于将寺院殿堂一一修复,成为市区内唯一一所大型寺院。

宁波闹市中的七塔禅寺

  七塔寺历代高僧辈出,开山祖心镜禅师藏奂为洪州宗创始人马祖道一嫡传法子、五泄山灵默大师的弟子,故东津禅院属于禅门洪州宗一脉。藏奂深通禅宗心法在甬城大开法筵,广设禅席,接引十方英灵衲子奋志冲关,直参本来面目。《宋高僧传》称其”凡一动止,禅者必集,环堂拥榻,堵立云会。(藏)奂学识泉涌,指鉴歧分。诘难排纵之众,攻坚索隐之士,皆立褰苦雾,坐泮坚冰;一言入神,永破沉惑”。唐懿宗咸通元年(860),浙东裘甫率兵起事,攻城掠地,四明亦遭荼毒。一日裘甫率领二千多乱兵闯入寺院,欲行抢掠。寺众惊骇逃散,唯心镜禅师临危泰然,在殿中瞑目禅定,神色不变。众兵惊异慑服,作礼而退,寺院得以保全。第二年,郡守以此事奏闻朝廷,盛称师德,懿宗诏改“东津禅院”为“栖心寺”,宰相裴休为此捐帛书匾。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三月,日本国派遣使节致书四明郡庭问佛法大意,郡庭太守召集众僧研读使函,无人敢出来应命。栖心寺高僧维那忻然而出,逐条进行了分析解答,同时指出了日本来书的7处错误,使日本来使惭惧而退。栖心寺维那为国争光,为佛教争光,太守尊称其为“天下维那”。明成祖时,在《永乐大典》编修中任释教总裁的高僧道联禅师亦曾住持于此。光绪十六年(1890),天童寺退居方丈慈运长老因请主持七塔寺,住寺期间,广集净资,大兴土木,重修了大雄宝殿,重建了天王殿、三圣殿、中兴祖堂、藏经楼、法堂、禅堂、念佛堂、云水堂、大钟楼、门前七佛塔等,塑千手观音圣像,梵宇一新,衲僧云集。光绪二十一年(1895),慈运长老晋京请颁《龙藏》一套,并蒙光绪皇帝敕赐寺额为“报恩寺”,因此全称“七塔报恩禅寺”。

  为临济宗第39世传人,他大弘临济禅法,传法嗣48人,皆一时之法门龙象,其中以圆瑛、道阶、溥常等最为著名,四明地区(宁波)大小寺院主僧,多为其门徒法子。七塔禅风因此广传海内外,分布在湘、滇、蜀、陕、闽、浙、苏、赣、皖、豫、台等地区,乃至南洋、印度、日本、韩国等地,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七塔寺法派”,七塔禅寺因此成为中国近代临济宗中兴祖庭之一。后人缅怀慈运之功德,建“慈荫堂”以纪念之,尊其为七塔禅寺中兴之祖。民国时期,觉圆和尚担任住持时,礼请华严学大师溥常长老在寺内创办了七塔报恩佛学院。佛学院创办10年(1928-1938),培育学僧288人,多为佛门俊才,弘化十方。溥常长老住持寺院时,主持编纂了《七塔寺志》,编修了《七塔报恩寺宗谱》,编辑了《七塔报恩佛学院院刊》。圆瑛大师任住持时,在鄞县五乡同岙庾山岭辟建了塔院道场,为七塔寺年老僧众修行之所;设立普同塔,供奉七塔寺圆寂僧人灵骨,在佛教界享有盛名。现任监院可祥法师,25岁,福建人,毕业于南京棲霞山佛学院。

  七塔寺的殿宇建筑,基本保持明、清时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为典型的禅宗伽蓝七堂建制,主要建筑有:七佛塔、山门牌楼、天王殿、圆通宝殿、三圣殿、法堂暨藏经楼、玉佛阁、祖堂、钟楼、鼓楼等。山门、天王殿、圆通宝殿、三圣殿、藏经楼(下为法堂)由南向北,先后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东侧厢房,由外及内,依次为钟楼、香烛(法物)供应处、五观堂、诸经坛、自动化办公室、报恩讲堂等,厢房北面为玉佛阁(慈荫堂),东面为库房、综合楼、招待所等。西侧厢房,依次为鼓楼、客堂、净土坛、电脑监控室、栖心一览(文物陈列室)等。

  圆通宝殿

  乃七塔寺之正殿,为七塔寺整个建筑中心。殿前庭院宽敞,中置一高大香炉宝鼎,正面镌“七塔禅寺”正书,背面刻“万年香火”篆文。七开间建筑。四周山墙之外,围以玉石栏杆,黄墙白栏,相映成趣。殿顶覆青灰色筒瓦,歇山顶,重檐斗拱,气势峥嵘。殿内正中,供奉香樟木雕刻、贴金之千手观音坐像四十八臂一尊,高丈六,重千斤,外部装金,结跏趺坐在莲花座上,妙相庄严,为镇寺之宝;龛背供杨枝观音像,妙相庄严。大雄宝殿墙壁上嵌有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所刻五百罗汉像,雕刻工巧,神态各异,为国内稀有壁上雕刻罗汉像。殿后两侧,左塑文殊,跨青狮;右塑普贤,跨白象。圆通宝殿外东侧,有钟楼一楹,重檐翘角,古意盎然。有大铜钟一口悬其上,铸于南宋绍兴四年,双首龙钮,呈竹筒形,重八千斤。底层供地藏菩坐像一躯。与钟楼遥相对应之西侧,为新建之鼓楼,其造型与钟楼相似。上置大鼓一面,直径约2米左右。圆通宝殿外墙,嵌有石柱,上刻楹联,皆清代显官鸿儒墨迹,文革之时,幸免厄难,弥足珍贵。殿东西两边,为小石子铺成的甬道,中植6棵银杏,树种珍稀,其中四棵于一九九九年被市政府确立为二级古树名木。

圆通宝殿东侧悬有宋代大铜钟的钟楼

  三圣殿

  在圆通宝殿之后。殿前过道,有青石栏杆遮护,阶下空地开阔。三圣殿宽、七开间,极为宽敞。寺中拜忏、诵经等佛事,多于此殿举行之。殿供西方三圣装金立像,雄伟而庄严。龛背供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妆金立像。殿后两侧,分塑伽蓝菩萨、祖师菩萨坐像。殿之两侧,悬《九品莲台图》,宣纸设色,工笔精绘,装于玻璃镜框之内,画面人物,线条流畅,神采飞动。

  藏经楼

  贮清乾隆时颁行之《龙藏》一部,分贮于两侧十口大经橱之中,橱门刻《千字文》标目。此外,尚有竹纸方册线装日本卍字正续藏经一部;民国时影印《宋碛砂藏》一部,宣纸横册线装;铅字排印、硬封面日本《大正藏》一部;楼中并珍藏梵文贝叶经一束。

  心镜禅师舍利塔  

  人称唐塔。塔基上刻有“唐敕赐心镜禅师真身舍利塔”12个大字上为四层石刻莲花座塔身。此塔是咸通十四年(873年)所立,清光绪年间慈运重修。

心镜禅师舍利塔

  66、鄞县天童寺 

  位于宁波市东25公里鄞县东乡太白山麓(现属于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天童村境内),是宁波东部地区最著名的两大古代寺庙之一(另一座为阿育王寺)。禅宗五大名刹之一,号称“东南佛国”。1983年为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关于此寺的得名有一传说:西晋僧人僧人义兴云游至南山之东谷,见此地山明水秀,遂结茅修持。有一童子日奉薪水,临辞时自称是“太白金星”化身,受玉帝派遣前来护持。自此山名“太白”,寺曰“天童”。

  天童寺创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唐开元二十年(732年),法璇禅师建太白精舍,后人称之为“古天童”。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宗弼禅师将寺迁到太白峰下;乾元二年(759),肃宗赐名为“天童玲珑寺”;唐咸通十年(869),唐懿宗敕赐“天寿寺”。宋代以后,我国禅宗著名高僧长翁如净等人相继住持此寺,为禅宗丛林的重心:景德四年(1007),宋真宗敕赐“天童景德禅寺”额;熙宁年间,寺僧惟白多次与神宗皇帝研讨佛理;宋徽宗御书“天童景德寺”,敕赐惟白“佛国禅师”称号,并为惟白《续景德传灯录》作序;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曹洞宗著名禅师正觉(1091—1157)任天童寺住持30年,弘传曹洞宗教义,倡导“默照禅”。绍兴四年(1134),虚庵禅师来寺住持,扩建千佛阁,寺内修建容纳千人僧堂。中建卢舍那阁,称“千佛阁”,高3层12丈,成为东南第一大殿。寺内常住僧人上千,被称为中兴时期;淳熙五年,孝宗赐“太白名山”四字。淳熙十六年(1189),日本僧人千光荣西来天童寺习禅,承临济法脉,回国后创立日本临济宗。并从日本募大批百围巨木,助建“千佛阁”;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太师右丞相史弥远奏请定“禅院五山十刹”,天童禅寺定为五山之第三山,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扬州高雯寺并称禅宗四大丛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曹洞宗第二十三代祖如净禅师(1163——1128年)住持天童,他在修持上偏重打坐,认为参禅是身心脱落,只要打坐离五欲。除五欲,便是和佛祖相见。时日本僧人道元漂洋过海,从如净禅师学曹洞宗,得法后回国创立了日本曹洞宗。日本一代绘画巨匠雪舟和尚也曾在天童寺习禅,还任过天童寺首座。以后代有日僧来此学禅。今日本曹宗洞有信徒八百万、寺院一万五千座,该宗每年组团来朝拜祖庭。1980年11月,天童寺云水堂后院内落成《日本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碑正面为赵朴初会长题额及赞颂,碑背面是日本曹洞宗管长、永平寺贯首秦慧玉撰文。日本佛教临济宗及曹洞宗均以天童为祖庭。

  元大德三年(1301),成宗帝赐千佛阁为朝元宝阁;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元良禅师重建朝元宝阁,铸万铜佛供于阁中,阁旁增置二楼;至正二十年(1360),惠宗敕赐元良禅师“善觉普光祥师”号。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6)册封天下名寺,赐天童山景德禅寺为“天童禅寺”,列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二山。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七月二十一日,鄞县发生特大水灾,风雨骤作,山洪暴发,天童禅寺殿宇尽圮,础砾无存。是年岁冬,住持因怀在废墟上重建殿堂。明毅宗崇祯四年(1631),密云禅师住持天童,鼎力重兴,于崇祯八年陆续修建佛殿、天王殿、法堂、先觉堂、藏经阁、方丈殿、云水堂、、延寿堂、西禅堂、东西两客堂、东禅堂、新新堂、迥光阁、返照楼等建筑,并重浚万工池,修造七宝塔,奠定了今日寺院的规模和格局。时为寺院的鼎盛时期,现存的铸于崇祯十四年(1641)的千僧锅,直径2..36米,深1.07米,重4000公斤,可见当日盛况。

  清顺治十六年(1659),清世祖帝召寺僧道进就敕谕,并赐三衣、黄衣、缘云缎袍各一袭。次年赐帑金千两命重修佛殿,敕封道“弘觉禅师”号,并赐“弘觉禅师之印”银印一颗御书僧诗一首,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忱。”康熙四十四年(1709),敕赐天童寺御书金字心经宝塔一幅,五月又赐金字心经一卷、僧诗一幅、白绫四条;雍正十二年(公元1733年),世宗帝赐御书“慈云密布”匾额及柱联、赞释迦、观音偈各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敬安禅师(1851-1912年)任住持,将十方丛林住持继承制度改为十方选贤制度,这是佛教丛林制度一大进步。敬安,字敬禅,湖南湘潭人。他在阿育王寺礼佛舍利,燃二指供奉,自号为“八指头陀”。创办僧众小学和民众小学,成为我国佛教办学之始。1912年被选为“中华佛教总会”第一任会长。生平以诗交友,有“我虽学佛未忘世”、“国仇未报老僧羞”等诗一千九百多首,被称为“爱国诗僧”。现代著名僧人圆瑛大师于1930年任天童住持,他在升座时宣布了“十一不”,并着手整肃寺规,树立道风,修葺殿堂,建树颇多。中华民国十九年至二十五年(1930-1936),中国佛教界领袖圆瑛大师住持天童6年,使古刹更为壮严,他主持铸成的大铜钟高2.76米,下口径1.86米,钟面铸有81卷《华严经》,重达1.5万斤,现挂钟楼上;1966年文化大革命“扫四旧”中,佛像被毁,僧人逐出,寺院移作它用。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并拨款进行修复。兼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天童寺现任方丈明旸法师,幼年在天童寺剃度、受戒,是圆瑛大师入门弟子,临济宗第四十一世法嗣。

  今日天童寺全寺占地面积7.6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8万余平方米。天童寺现存规模,基本上保持明朝格局。寺宇布局严谨,结构精致,主次分明,疏密得体。有殿、堂、楼、阁、轩、寮、居30余个计999间。天童寺寺院殿堂顺着山势,由低渐高,从寺前的六塔到天王殿到佛殿到法堂再到罗汉堂,整个建筑梯级布局,错落有致。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外万工池、七塔苑、内万工池、照壁、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先觉堂、罗汉堂,均重檐歇山顶,筒瓦骑缝,并饰以鸱尾脊兽。天王殿、钟楼、东禅堂等由圆瑛大师主持重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落成,近几年重修。天王殿高19.6米,宽31.77米,深23.64米,四天王总高7.77米,特高特大,为江南诸刹所不及。殿正中供奉欢天喜地弥勒佛。佛龛门柱有明旸法师书写对联:“深具慈忍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诸事;广结欢喜缘,满腮含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现存佛殿为明崇祯八年(1635年)建,系寺内最古建筑,殿高21.5米,宽39米,深29.25米,殿内三世佛坐像3尊,总高13.5米,其中佛身高6.38米。迦叶、阿难侍立释迦佛左右,两翼为高约2米的十八罗汉坐像。三世佛后为海岛观音。法堂改建于1931年,上层为藏经楼,堂西为罗汉堂,内层高1.5米的十八罗汉石刻像碑,刀工精细,形象生动,传说在水灾时,这18罗汉拯救了此寺。

天童寺内最古建筑明崇祯八年建的佛殿

  从天王殿到法堂,两侧有庑廊与配殿相连。中轴线西有佛祖殿、选佛场、禅场,后有东、桂堂,又西为大鉴堂。中轴线东有钟楼、御书楼、御碑亭等。登上台阶,从上面望去枣色的屋瓦像波浪一般伸展开来,煞是出色。有诗赞其规模云: “山外青山翠满峰,丛林禅宗九州同。楼堂仟阁难相数,广厦千座是天童。”

  寺内文物有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周葵撰文、状元张孝祥书写的《宠智禅师妙光塔铭》碑石;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铸造的,直径2.36米,深1.07米,重2吨的千僧铜锅;著有81卷的《华严经》,重6.5吨的铜钟;清顺治赐鎏金药师铜像,清顺治帝书“敬佛”碑、康熙帝黑书“名香清梵”匾、雍正帝书“慈云密布”匾等宋、元、明、清碑刻30余方。

  天童寺风景极为秀丽,四面群山环抱,重嶂叠翠,古松参天。寺院坐落在层峦叠嶂的太白山下,“群峰抱一寺,一寺镇群峰”,东、西、北三方有六峰簇拥。背枕巍巍主峰太白峰;左依东峰、中峰、乳峰;右靠钵盂峰,圆秀突起,状如覆钵,聿旗峰,陡惊峻险,似旌展扬。唯独南面天阔山远,一条郁郁葱葱万松大道恭迎宾客朝山进香。有“深径回松”、“凤岗修竹”、“双池印景”、“西涧分钟”、“平台铺月”、“玲珑天凿”、“太白生云”等十大胜景。宋王安石在鄞县任县令时;曾留下描绘天童的名句:“山山桑枯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

群山环抱中的天童寺

67、鄞县阿育王寺 

  位于浙江省鄞县鄮山南麓,为我国佛教禅宗名寺,佛教“中华五山之一”,素有“东南佛国”之称。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阿育王寺因寺内珍藏有释迦牟尼的真身的舍利及玲珑精致的舍利宝塔而闻名中外,深为国内外佛教信徒所崇敬仰慕,日本古代来我国求法高僧多曾在此寺研修。

宁波阿育王寺

  据传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皈衣佛教,造了八万四千座宝塔,每座塔中均藏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造好后,“会羽飞息”护送遍安于天下“八吉祥六殊胜地”。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僧人刘萨诃(法名慧达)决心寻找宝塔,当他由北而南走遍山泽,来到鄮山鸟石岙(现北仑区大碶镇)时,忽闻地下有铮铮钟声,便诚心祈祷膜拜,诵经念佛,三天三夜后,果见从地里涌出眩人心目的小宝塔,塔四方五层,高约尺四,方广七寸,内悬宝磬,中缀舍利。这就是阿育王所造的那八万四千座舍利塔之一。慧达寻得宝塔后,即就地修持行道,结茅供养。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安帝敕建塔亭、禅室,赐二十七个僧人守护,这就是阿育王寺。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宋文帝敕寺僧佑创寺院,立阿育王常住田。十二年又建塔寺。至此阿育王寺已初具规模。

  梁武帝萧衍大兴佛教。普通三年(522年),武帝赐“阿育王寺”额,并扩建寺院。大同五年(539年),梁武帝听说阿育王寺藏舍利塔的木浮图遭损坏,立即下诏,由其孙岳阳王萧察负责把原三层的浮图增为五层;赐黄金五百两,造铜佛四百躯,写经论五百卷,铸四铁鼎以镇四角;拨兵士三千在舍利塔周围设营防守;敕免阿育王寺田赋。自此阿育王寺名闻天下,塔居神州第一。

  唐天宝三年(744),著名高僧鉴真和尚第三次东渡日本阐扬律宗,船在舟山海面触樵沉没,鉴真及随员被救起,安顿在阿育王舍利塔殿,绍兴、杭州、湖州、宣州等地寺院的僧人纷纷来请鉴真讲道受戒。唐中宗遣使赐金,下诏加护,阿育王寺达到了初盛。唐曾昌五年(845年)武宗下令灭佛、废寺,焚佛经,迁舍利塔藏诸越州官库。懿宗咸通中,观察使杨严奏舍利塔发出异光,,认为国内祥瑞,要求朝庭增派僧人守护。懿宗准奏,诏度三十七僧守之。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阿育王寺被朝庭定名为“阿育王山广利禅寺”,拓展为十方禅刹。熙宁元年(1068年),大觉禅师怀琏出任阿育王寺第五任住持。是时“法席鼎盛,名播天下”。元祐六年,怀琏筑宸奎阁珍藏宋皇御笔,苏轼作《宸奎阁碑铭》。一时人才辈出,四方问道者源源不绝。阿育王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兴景象,继怀琏之后,两宋住持阿育王寺的先后有真戒、净昙、了空、介堪、圆悟、大慧、佛照、妙智、笑翁诸大师。他们学问高深,弘扬佛法,阿育王寺成了浙东著名大道场。宋室南渡以后,杭州成为全国佛教重地。阿育王寺地位也显得更加重要。高宗即位不久,即赐阿育王寺舍利宝塔“佛顶光明之塔”匾。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高宗委派径山僧宗杲大师住持阿育王寺,“四方学徒,川奔涛涌”。淳熙元年(1174)十一月,孝宗遣天使李裕文请舍利入禁中供奉,住持从廊护送之。孝宗三番瞻仰舍利,御书“妙圣之殿”匾额。又封从廊为“妙智禅师”,并赐钱万缗。淳熙间,明州郡守赵恺更“以金造成一座(塔),奉安宝塔于其中”。宋宁宗时,大师右丞相史弥远奏请制定禅院等级,有“五山十刹”的规定。阿育王寺被列为五山之第二山,与径山寺、灵隐寺、净慈寺、天童寺一样,成了禅宗游方参请要地。

  宋亡后,元世祖即遣使江南,迎奉阿育王寺舍利塔至开平府华严寺供奉。同年九年奉旨迁宝利塔到燕都圣寿万安寺。世祖忽必烈诏集僧尼十万于禁廷、太庙、还需宫及各官署设十六道场,香灯花幡,梵吹歌诵。世祖亲临致敬,赐阿育王寺名香、金银,然后遣僧录怜占加大师送塔南还,诏江浙省区修复阿育王寺殿宇。一年以后,金碧辉煌的阿育王寺以重新雄踞于鄮山南麓。元至正年间,阿育王寺许多荘田财产为豪家所占。太尉纳麟闻知,即于至正二年(1342年)委派蜀僧雪窗光住持阿育王寺。雪窗光不负众望,力馀弊端。几个月后,不但全部恢复被豪家所占的荘田、园林,还大兴土木,上至祖堂、法堂,上至廊庑、库房、杂屋依次建成,使阿育王寺成了一处名副其实的大丛林。四方僧徒慕名云集,内外不下千人。至正十年(1350年),悟光用朝廷所赐白金建成承恩阁。翰林侍学讲士黄晋撰《承恩阁碑记》。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册封阿育王寺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五”。清康熙元年(1662年),寺毁于火,康熙十八年(1679年)开始重修。乾隆十六年(1751年)三月乾隆南巡至杭州时,特赐住持畹荃紫沙门镶龙缎袍及宫绸彩缎、御荣秀袋等物。畹荃回寺后建承恩堂珍藏皇家钦赐物。以后乾隆又陆续赐给阿育王寺御书《心经》一卷,《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函及“觉行具圆”匾额。光绪年间掀起了一个修建阿育王寺的热潮。自光绪十一年至二十九年(1885——1903年),一共重建成和新殿等房屋九十馀间,并疏通阿耨过池,筑围墙,栽松柏竹梅。慈禧太后赐藏舍利之铜塔,住持傅飞重建舍利塔殿,造廊庑、神堂、僧寮百馀间及舍利塔龛。宣统三年(1911年)又重修大殿,从而使阿育王寺形成了一个殿宇重叠、纡廊回环、富有民族气派的古建筑群。

  民国元年至五年宗亮任住持时,阿育王寺先后重建了舍利殿、藏经楼,全部盖以琉璃瓦;藏经楼内贮有乾隆版《大藏经》。“文化大革命”中,寺中佛像及历代传下来的名人字画多被红卫兵破坏。1979年,政府拨款六十馀万元进行修复。阿育王寺现任方丈通一法师,73岁,浙江绍兴人,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兼任中国传教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阿育王寺占地八万能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二万四千多平方米,是古建筑、绘画、雕刻、园林、文物和风景名胜等艺术文化综合建筑群体。寺内殿宇雄伟,金碧辉煌;寺周峰峦叠翠,樟松参天。因寺前有形似笔架的玉几山,又好像是五支凤凰伸向寺院,故旧有“天童年(寺)是九江捧珠,阿育王(寺是五凤朝阳”之说。主轴线上的建筑有阿耨达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等。阿育王寺最有价值的佛教建筑是康熙十七年建的舍利殿:  

  舍利殿

  舍利殿始建于1678年,上盖琉璃瓦,内陈五彩宝幢,内外相映,金碧辉煌,为其它寺院所罕见。殿面宽五间,重檐歇山黄琉璃顶,高约13米。殿前屏门,浮雕绮丽。檐间方形额,上书“妙胜之殿”为宋孝宗御制,下檐黄匾上书“舍利殿”,殿后壁外有四幅护法神雕,形象威武生动,为唐朝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殿内正中梁上悬竖额“佛顶光明之塔”,是宋高宗御书,横匾“光明庄严”挂于南面,殿正中是高七米的石塔,塔身青色,五层四角,四面窗孔,每层雕菩萨神像,内顶悬宝磬,内放置七宝镶嵌的“舍利放光”之佛龛,塔下列利宾及阿育王像,石塔后面供置释迦牟尼卧佛像,长约4米。殿前月台两侧壁上立有四块珍贵的碑记,其中有唐朝万斋融撰文、处士范重书的《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朝为寺内“宸奎阁”落成书写的记事文章和张九成撰并书的《妙喜泉铭》碑。殿后有“母乳泉”,池长约2米,宽约1.5米,泉上方刻有“散曼陀华”为清朝书法家高振霄所书。殿前两棵金桂,合抱有馀,枝叶扶疏,覆盖殿庭。

舍利殿及殿内佛祖舍利塔

舍利殿后“母乳泉”

  阿育王寺内较有特色是佛教建筑还有:

  阿耨莲池

  阿耨莲池是恒河边上贵族洗澡处。鄞县阿育王寺的阿耨达池仿印度阿耨达池而建。池长约50米,宽约30米。相对于较远处的“外万工池”,阿耨达池也叫“内万工池”。这是佛教信仰者放生之池,是个鱼乐世界。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的“鱼乐园”在南栏内侧,池南边有畹荃禅师书的“妙喜泉”石碑,碑旁有石井,泉水清冽,源源不断,池东北角是三重檐歇式三开间钟楼。阿育王寺与天童寺一样,寺内只有钟楼而没有鼓楼。

阿育王寺内阿耨莲池

  天王殿

  重檐歇山黑瓦顶底层开间,上层五间,高约14米,正脊上有“国基巩固”四个字;檐间横匾书“天王殿”;大门上有“八吉祥地”四寂横匾,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殿内石壁,嵌有金刚经石刻18块,前后石柱刻有六对楹联,如“阿育王造浮图,其数八万四千,惟斯独著;萨诃求舍利,已历一十二代,仰如此常灵”。殿供大肚弥勒、韦驮及四大天王像。

  大雄宝殿

  面宽七间,重檐歇山黑瓦顶建筑,高约14米,正脊上有“风调雨顺”及龙鱼戏珠彩塑,檐间有“大雄宝殿”方额;下层檐下横匾书“觉行俱圆”为乾隆皇帝御书。楹联为“五千经藏,三宝法论,记从白马驮来,众生普渡;两浙名山,六朝古刹,几历红羊劫换,绀宇长新。”殿内横匾额题“善狮子吼”也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殿之中塑释迦牟尼佛,东塑药师佛及阿难尊者,西为阿弥陀佛及迦叶尊者。两旁十八罗汉,后面塑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海岛图》及文殊、普贤像。殿前之两株樟树,大约三抱,高过殿顶。

  法堂、藏经楼
 
  在舍利殿后之左侧,二层五间,高约12.5米。楼下法堂,左右两壁嵌有释贯林十六尊者石刻像楼上为藏经楼,有徐世昌所书“天龙共护”匾。楼内珍藏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原物,清乾隆初年刊印的》钦赐龙藏计1662部、7168卷,民国时期影印的《砂藏》计经文519册、1532部、6362卷,商务印书影印的日本《续藏》和其它一些珍贵文物。

  寺内还有全省仅存的两座元塔,砖木结构,仿楼阁式,六面七层,每层置腰檐、平座,底层四周有围廊。阿育王寺现存唐、宋、明、清、民国及现代碑刻58块。其中以《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宸奎阁碑记》和《妙喜泉铭》最为珍贵。

  68、新昌县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三里南明山中,这里群山环抱,奇岩突兀,亭台楼阁环布,古树修篁,故大佛寺又有“石城古刹”之称。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

  大佛寺的开山和尚是东晋名僧昙光。昙光是江苏昆山人,自幼出家,拜访名师,钻研佛学,成为一位有影响的僧人。东晋永和(345-356年)初年,昙光漫游江左,宿石城山下,见这里古木参天,石壁千仞,青藤绕石,环境十分清幽,就在这里劈荆斩棘,在山洞里修行。据《新昌县志》记载,大佛开凿于南北朝时齐梁年间(约486-516),经僧护、僧淑、僧祐三人相继建造,前后历30余年而成。在今大佛寺大雄宝殿的三层楼阁上,立有“三生圣迹”的匾额,即是纪念三位法师锲而不舍雕凿石佛的历史。据《嘉泰会稽志》载,唐会昌五年(845年),石城建瑞像阁三层。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石城寺遭火焚。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镠钱八千万,起弥勒宝阁三层及殿宇300余间,赐寺名为“瑞像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奉沼改瑞像寺为宝相寺。明朝永乐九年(1411),重建毗卢阁,三层五极,高十三丈五尺,改寺名为毗卢阁。后遭兵燹,殿堂均毁,唯十丈金身石弥勒佛像独存。清朝末年,重建五层高阁,重装大佛及罗汉像。1925年,在寺门口立碑,上书“大佛寺”,寺名遂沿用至今。

  大佛寺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西方殿、大雄宝殿、大佛殿、地藏殿、藏经楼、隐鹤楼等,还有千佛院、智者法塔等建筑,此外还有朱子题字、隐岳洞、无量桥、放生池、龟化石,回音壁、米芾所书“面壁”题刻等古迹。这里山清水秀,岩石嶙峋,古树苍苍,飞瀑泱泱,曲涧微转,幽洞深邃,是风景幽奇的旅游胜地。大佛寺风景名胜区总面积共25.5平方公里,由大佛寺景区、十里潜溪景区、南岩寺景区三部分组成。共有景点165个,其中人文景点45个,自然景观120个,最著名者有锯解岩、誉为“江南敦煌石窟”的千佛岩、放生池、隐岳洞、晋昙光舍利塔、天台宗创始人隋智顗大师法塔、朱子亭(又名木化石,距今已1亿5千年历史的硅化石)、石门幽谷、磨崖石刻等景观。 

  智顗法塔是天台山国清寺开山祖师智顗的衣钵塔。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智顗法师应诏进京,路经新昌石城寺(今大佛寺)讲演佛法,随即圆寂,建“智者大师法塔”。现在的塔是1983年重建。朱子亭为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所建。朱熹曾在此著书立说。亭旁有摩崖石刻“天柱屹然”四字。朱熹自书一联曰:“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百世圣贤心”;解开岩,指一中裂如锯开的磬石,民间传说是两位神仙化成孩童,用茅草锯开岩石,鼓励僧淑要持之以恒地雕凿佛像。解开岩有一断石如和尚倒立,称“倒施和尚”。传说一和尚见顽童以草锯石,讥笑说:尔等能锯开石头,我就倒着走。结果巨石锯开了,那和尚只得倒立在那里。千佛院又称千佛岩,为天然溶洞;内塑海岛观音像,岩壁上分布着南齐永明三年(485年)开凿的1040余尊佛像。这些佛像高仅数寸,工艺精致、栩栩如生,与大佛一样,是中国早期南方石窟艺术的瑰宝,是研究南朝齐梁间雕塑艺术的重要实物史料。

  石雕弥勒大佛

  大佛寺里最负盛名的文物是寺内依山崖开凿的石雕弥勒大佛。南齐永明(483-493年)年间,僧护来到石城山隐岳寺,做了隐岳寺的住持。他见寺北有青壁干余尺,每至其下,“闻管弦声或发光怪”,决心就壁刻成佛像。石壁坚硬,进展慢,至齐建武年间(494-498年),僧护圆寂时,只粗粗凿出头部形象。其弟子僧淑等继其业,因“资力莫由”而停工。梁天监十二年(513),齐梁名僧僧祐受建安王萧伟之邀,专程来到隐岳寺主持凿刻石佛的工程。僧祐(445-718年)是齐梁时代的一位律学大师,也是古代杰出的佛教文史学家、雕刻家。僧祐来到隐岳寺,见僧护和僧淑所凿的石佛“失在浮浅”,于是再次招集工匠,“大事更张,因旧功铲入五丈”,“扪虚梯汉,构立栈道,状奇肱之飞车,类仙腹之悬阁,高张图范”,前雕刻四年,造成极精美的石弥勒佛坐像。南朝梁著名文学论批评家刘勰,特为之作了2200多字的《梁建安王造石城山石佛像碑记》,赞誉这座石弥勒像是“不世之宝,无等之业。”这座“命世之壮观,旷代之鸿作”是经过僧护、僧淑、僧祐三人相继建造而成的,主体工程的设计和完成者是僧祐。在大佛寺大雄宝殿的三层楼阁上,立有“三生圣迹”的匾额,就是指这三位法师楔而不舍地雕凿石佛的历史。

  据1984年有关部门测算,这座被后世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佛座高1.91米,佛身高13.74米,佛头高4.87米,耳长2.7米,两膝相距1016米。此佛像是中国江南第一大佛,可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石窟中大佛相媲美,目前仍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尊石雕大佛之一。石弥勒像不仅以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著称于世,而且在佛教造像艺术上也独具特色。石像盘膝而坐;面容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端庄慈祥。额部宽阔,鼻梁高隆,眉眼细长,方颐薄唇,两耳垂肩,顶有螺髻。身披架裟;中胸袒露,衣着绉招,自然流畅身段秀丽,体态匀称,给人一种超脱、庄严的感觉。在造像上作了两个艺术处理:一是适度地放大头部,处理好视差关系,使人们仰视大佛时,毫无比例失调之感,反面感到佛像比例协调,佛面容亲近真实。另一个巧妙的创造是凿成穴代替眼珠,使观瞻者不论从哪一角度仰视,均有与佛陀目相接之感。

大佛寺石雕弥勒大佛

  千佛院

  又称千佛岩,为天然溶洞;内塑海岛观音像,岩壁上分布着南齐永明三年(485年)开凿的1040余尊佛像。这些佛像高仅数寸,工艺精致,栩栩如生,与大佛一样,是中国早期南方石窟艺术的瑰宝,是研究南朝齐梁间雕塑艺术的重要实物史料。

  千佛院的前身是元化寺,为高僧于法兰、于法开师徒所建立,是与江南第一大佛同时代修筑的又一处石窟。元化寺到齐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开始开石窟,造千佛。比僧护到石城还早一年。石窟成后改寺为千佛院,会昌年间毁。后晋开运三年(公元 946年)重建。宋大中祥符改七宝院,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复名千佛院。

  千佛院处于新昌县半山茂林修竹之中,南向临崖,内有相通的大小两窟。大窟石壁东四 西六分为10区,每区10×11格,每格一佛,中间九格合为一大格,雕一较大佛像。每区104尊佛像,10区共1040尊。两旁有护卫菩萨两尊,立于覆莲座上,虽曾作外敷改形,但今已剥落,原形重现。宝缯垂肩,披帛交于胸复之际,也有褒衣博带的,仍存南朝造像风格,南朝石窟造像在南方较为罕见,千佛院的文物价值就非常高了,可与云冈、龙门石窟造像媲美。小窟有石像35尊,识者以为“当年释迦说法(由35佛)化成为53佛,三劫之中相继而升,又名千佛,“贝叶载其文,兹院造其像”, 说明两洞佛像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上下左右十方,象征了一切诸佛都在其中。

  关于千佛院还有一传说:高僧护凿大佛。但连凿了二世,难毕全功。于是第三世又投胎为僧祐,不知劳累地凿着大菩萨。这事传到天庭,天神受了感动,就派了1000余名天兵天将下凡到南明山来协助他,终于凿成了石弥勒像。这些天兵天将帮助僧祐凿成大佛后,却爱上了人间,不肯再回天上去了,便一齐往大佛寺山门外的一个寺窟里走去,化成了一个个小佛,整整齐齐地坐在石窟内的壁岩上,后人就把这儿称为“千佛洞”。这虽是人们的想象附会,倒也说明了千佛院早被人们看作了是大佛寺一景。

大佛寺内千佛院

  69、天台县国清寺

  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天台县城北3公里处。是我国著名古刹之一,南宋列为“江南十刹”之一,与齐州灵岩寺(在今山东长清县)、润州栖霞寺(在今江苏南京市)、荆州玉泉寺(在今湖北当阳县),并称天下“四绝”。 天台国清寺系中国佛教天台宗祖庭,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国清寺创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是依据天台宗创始人智岂页亲手所画的样式所建的。智岂页开创天台宗后,想建一寺庙,作为该宗的正式祖庭,但限于资金,迟迟不得动工。他在临终遗书晋王,说:“不见寺成,瞑目为恨”。晋王杨广(后为隋炀帝)见书后,极为感动,便派司马王弘监造。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赐额国清寺。唐唐武宗会昌灭法时被毁,唐宣宗大中五年(851)重建,柳公权题“大中国清寺”额,宋景德二年,改名“景德国清寺”。

清雍正题额的国清寺

  国清寺自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建寺,1300余年来,名僧辈出。创寺者智顗(538-597),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世称智者大师,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俗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人。父亲是梁朝的官吏,智顗随父居住在梁的首都南京。十七岁时,值梁末兵乱,家庭分散,颠沛流离,遂在荆州长沙寺佛像前发愿为僧。十八岁投湘州(今湖南长沙市)果愿寺法绪出家,授以十戒;师父叫他去慧旷律师处学律,二十岁受具足戒。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听说慧思禅师从北方南下,居于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大苏山,他就前往请益。慧思为他演说四安乐行,他日夜勤习,造诣甚深。陈光大元年(567)慧思临去南岳时,嘱他往金陵(今南京)弘传禅法,他就和法喜等二十七人一同东下,到达陈都讲禅。过了两年(569),受请主瓦官寺开讲《法华经》,树立新的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一宗教观的基础。智顗住瓦官寺前后八年,除讲《法华经》而外,还讲《大智度论》和《次第禅门》(即《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写出《六妙法门》等。陈太建七年(575)离开金陵,初入天台山,于北面山峰,建庵堂修持。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为扬州总管,遣使到庐山坚请智顗往扬州传戒,他即前去为杨广授菩萨戒,受到“智者”的称号。次年(592)他回到故乡荆州,于当阳县玉泉山创立玉泉寺。开皇十五年(595)春,智顗又从杨广之请,再到扬州,撰《净名经疏》,九月,辞归天台,重整山寺,习静林泉,这时他已五十八岁了。两年杨广遣使入天台山迎请,他勉强出山,走到石城,疾亟不能前进,不久入寂,世寿六十岁,智顗生平造寺三十六所,入灭后,晋王杨广依照他的遗愿在天台山另行创建佛刹,后于大业元年(605)题名为国清寺。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始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宗。因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故亦称法华宗。他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发明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道理。在传承系谱上,尊龙树为初祖,以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思为三祖,智顗是四祖。自智顗以来,代代相传。十一世纪初,因争论智顗《金光明玄义》广本的真伪,分为山家和山外两派。山外不久衰微,今所传者都是山家派。因隋炀帝授予他智者之号,故世称『智者大师』。著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二十卷及四教义等著作,生前度僧四千余人,传业弟子三十二,以灌顶、智越等最著名。

  智顗之后,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大衍历》,亦至国清寺求算学,今寺内存有“一行禅师之塔”和“一行到此水西流”碑;众所周知的济公和尚释道济,即是天台人,在国清寺出家为僧。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也曾在国清寺为僧,与名僧丰干俱为寺内火头僧。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国清寺蕴光法师所撰《国清高僧传》除上述诸僧外,国清寺历代高僧还有:

  智越(542—616)俗姓郑,南阳人,依智者大师学禅诀及五门大妙,尝诵《法华》至满万遍,后随智者至天台山习静林泉,智者付以四众,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国情寺工成,智越为首任住持。《国清百录》卷三之奉启:“天台寺沙门智越一众”。任道斌《佛教文化辞典》:“因主天台国清寺,几达二十年”。

  道邃生卒年代不详。号兴道,俗姓王,长安人,唐大历中(766-779)依荆溪湛然大师习天台教观。后居国清,详为讲解,昼夜不辍。后人谥为台宗第十祖。贞元二十年(804),日僧最澄浮海至天台山求法,从其受菩萨戒。最澄之《天台法华宗传法偈》有“道邃座主”之句。按座主,即大众一座之主,亦即住持。

  元琇,讳妙说,天台人。出家国清,依正定物外大师学止观。洞达妙旨,于讲说不已。后说为天台宗十三祖。《国清高僧传》:“僖昭间,天下方乱,学徒忽聚忽散。然师屡开讲席,不以法众多寡而二其心也”。

  慧远(1103-1176)号佛海,字瞎堂,俗姓彭,眉山人,年十三岁从宗辨出家,后游诸方,谒圆悟克勒得法。乾道六年(1170)赐号“佛海大师”。周必大《灵隐佛海禅师远公塔铭》:“……至台州,住台州天台山景德国清禅寺”。

  行机,号简堂,俗姓杨,仙居人。自幼风姿挺异,才压儒林。年二十五岁时出家,参护国元公得法,出世莞山,历主庐山圆通等寺,寂于国清。《天台山方外志要》:“归主国清,有示众语录”。《中国佛学人名辞典》:“历主江州圆通、台州国清,寂焉”。

  国清寺与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许多佛教宗派有着很深的渊源:智者大师圆寂之前曾交给大弟子灌顶法师一把金锁,郑重告诫:“国清寺建成,就用金锁锁住藏经阁,代代相传。200年后,有东土高僧来取经,如与天台宗有缘,钥匙一碰,锁扃自开,可以阁中《法华经》一部相赠”。207年后的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国最澄和尚带着弟子义真、空海浮海入唐,在台州刺史陆淳的保护下,赴天台国清寺求法。先从天台宗第十祖道邃受《摩诃止观》等天台宗要义,与弟子义真等一起受菩萨戒。接着,又向行满大师学习天台宗教旨。道邃亲择吉日,在妙法堂举行隆重仪式,将金钥匙交给最澄。最澄踏上藏经阁,钥匙一碰,金锁自开,观瞻众僧齐声欢呼:“最澄有缘,台宗东传”。道邃法师遂将阁内珍藏的《天台法华章疏》128部计345卷赠给最澄法师。行满大师也有诗相赠:“异域乡音别,观心法性同。东来求半偈,去罢悟真空。贝叶翻经疏,归程大师东。行当归该国,继踵大师风”。最澄回国后果然不失众望,选择与天台山风光逼似的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寺宇形制格局也仿同国清寺,创建了日本天台宗、日莲宗。唐宣宗大中七年(853),该宗五祖圆珍亦东渡来国清寺求法;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该国临济宗初祖荣西等,亦来此巡礼求法。日本佛教天台宗及日莲宗均以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从此,以天台宗为中心的大乘佛教一直成为日本佛教的主流。日本佛教界称比睿山为日本的“天台山”,延历寺为日本的“国清寺”,天台国清寺从此成为日本天台宗的“祖庭”。日本佛教界念念不忘根基所系,到国清寺朝拜“祖庭”时,都在胸前的锦带上绣上当年最澄取经的金钥匙。最澄入天台山后又二百多年,高丽国僧人义天来山求法,归国后,建愿刹高丽国清寺,创立了高丽天台宗,朝鲜半岛,飚扬起一股经久不衰的天台宗朝拜热。同样,朝鲜人也把天台山视为圣山,把国清寺尊为祖庭。东南亚许多佛教宗派也与我国天台宗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

韩国“高丽天台宗”在国清寺资建的“中韩天台宗祖师纪念堂”

  国清寺初建的寺址在现在大雄宝殿后面约100米处的八桂峰前山坡上。唐会昌中(约845年),原寺毁于火,旋即重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寺后石壁上题写的“大中国清之寺”六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辨。从唐代大中到清雍正朝的880多年间,国清寺几度或毁于兵火,或摧于风暴,但都是屡毁屡建。每次重修,寺宇规模都有所发展,位置也越来越往下移至山麓平旷地带。国清寺究竟何时移到现在的位置,并形成现在的布局已很难查考。但从明人李汶在《游天台纪略》一文中提到的国清寺“最后委藏处石泉,名锡杖泉”句分析,可见当时锡杖泉已在寺的最后,即今位置。那么说明至迟在明代,国清寺已移至今址,并基本完成现在的布局。另外,而今梅亭的位置上原建有迦蓝殿三间,系明代建筑,也可从旁说明。国清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奉敕重修。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寺院占地达7.3万平方米,现有殿宇房舍6000多间房舍,建筑面积2.8万平方,形成了四条建筑轴线:正中轴线为山门弥勒殿(门神殿)、钟鼓楼、雨花殿(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西轴线为安养堂、三圣殿、罗汉堂(文物室)、妙法堂(楼上为藏经阁)。东一轴线为聚贤堂(僧众餐厅)、方丈楼、迎塔楼。东二轴线为里客堂、大彻堂和修竹轩。寺宇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既有佛教建筑严整对称的特点,又给人以灵活自如之感。纵观山门外各建筑物,莫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隋塔、寒拾亭、“教观总持”照壁、丰干桥、“隋代古刹”照壁和国清寺山门。它们顺地势安排,没有一个相互平行,也没有互相垂直,自自然然地散落各处,却显得非常和谐协调。加上青山绿水,古松曲径,给人们高雅的美的享受。

  国清寺的山门就很有特色。国清寺象其他寺庙一样面南而坐,具有正规的建筑轴线,严格的布局,但在山门处理上,却陡然转过九十度,朝东而开。这种处理方法并不是因地形之故所使然,而是完全出于匠心独运。因为这样一变化,便给古寺增添了无限生趣。游人过寒拾亭,越丰干桥,见到的不是一般常见的寺庙建筑前方方正正的大广场,而是完全自然的缓冲地──长12米、宽25米的空地。给人们似小不小,似封闭而又不封闭的特殊空间。一进朝东的山门转入正中甬道,甬道两旁是仅高1.7米的黄色矮墙,矮墙后面是茂密的竹林,黄绿相衬,色彩和谐,人行其中,有一种轻松自然、亲切舒适的感觉。山门额题“国清讲寺”,也与别的寺庙不同,多一个“讲”字,大概跟国清寺作为“天台宗”的发祥地,讲学传道方面的功能有关。

国清寺独特的山门

  大雄宝殿

  国清寺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主尊释迦坐像为明代铜铸,高近7米,重达13吨。像前又有白玉佛一尊。释迦旁立胁侍菩萨、两侧置十八罗汉像,为元代楠木雕制。佛龛旁立钟鼓。佛龛后倒座立海岛观音,像后为慈航普渡群塑。大雄宝殿前有香樟4株,据说为唐代所植,至今已逾千年,仍然生机勃勃,树荫遮满庭院。和一般寺庙不同的是:此殿题额“大雄宝殿”四字是竖着写的,因为国清寺是当时皇家直接斥资建造的,以显示级别不同于其它佛寺。殿内的释迦牟尼佛像为明代用青铜铸成,高6.8米,重达13吨;其左右两旁分坐十八罗汉,为元代用楠木雕成,外贴真金,皆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佛像后面的“慈航普渡”壁画,也十分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大雄宝殿上竖写的题额

  观音殿

  与锡杖泉相邻处。原殿中观音像极为精美,明代才子唐伯虎曾游国清寺观音殿,有诗赞曰:“拈花微笑破檀唇,悟得尘埃色相身。办取凤冠与霞帔,天台明月礼佛真。”今观音殿为新建的重檐歇山,斗拱翘角建筑,雄踞于大雄宝殿之后上方,殿内正中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木雕贴金像一尊,两旁或立或坐着观音的三十二化身。满殿金光耀眼、光彩夺目。此殿为美国洛杉矶天台山国清寺护法会夏荆山、杨茂慈先生、吴梅影女士等捐资十五万元建成。1983年10月29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大典和法会。

  雨花殿

  位于钟、鼓两楼中间,匾题上书“雨花殿”三字。面宽三间,歇山顶式。殿前有石狮一对,殿後钟鼓楼上悬挂的梵钟。是清嘉庆年间铸造,音响宏亮,每日午夜回荡於五峰幽谷之中。此殿在别的佛寺中陈为天王殿。相传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曾在此讲述《妙法莲花经》,其精诚所至,感动天庭,天上花瓣洒落如雨,所以号称雨花殿。殿中供奉有“四大天王”神像。

  妙法堂   

  位于大雄宝殿左侧,是一座两层楼五开间的精舍。楼上为藏经阁,珍藏着《妙法莲华经》、《大藏经》等经籍。楼下为“台宗讲席”,是弘扬天台宗教义的场所。妙法堂左近有罗汉堂,现辟为文物室。1975年文物室整修开放,集中展出了佛教天台宗的历代祖师造影,天台宗主要经典著作,国清寺与日本佛教界友好交往等方面的文物。其中智者大师遗物衣钵及钦赐龙衣、造型精美的钦赐银亭、白玉卧佛、明万历铜镜。还有唐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高僧最澄入唐求法时的“度牒”(护照),上有台州刺史的指示,更显得珍贵。近年来日本朋友来天台山访问一年四季不断,并留下了“风月同天永,万古结深缘”等字画,及法器、文物,使文物室锦上添花。与其他名刹相比,国清寺的自然景观更具有地方特色。

  从自然景观来看,国内大部分古刹均选址于三面环山的谷地(如宁波天童寺、普陀法雨寺、杭州灵隐寺、嵩山少林寺等),而国清寺却坐落于四面环山的“五峰层叠郁苕绕,双涧回环锁佛寮”世外桃源式的地理环境之中。国清寺北倚八桂峰,东靠灵禽、祥云两峰,西依映霞、灵芝两峰,五峰环绕,只在南面有个豁口,为通向天台县城的通道,使古寺深藏幽谷之中,可见寺址的选择是很有一番深意的。出城关三五里,先见“雁塔高排出青嶂”,高达59.3米的隋塔忽隐忽现,直到国清寺“南大门”木鱼山下,才窥塔身全貌。而国清寺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转过寒拾亭,只见“隋代古刹”一照壁,古刹山门不知开于何处。等过丰干桥,向东数步,方见古刹山门。原来国清寺山门一反常规,朝东开而不朝南开。进山门转直弯,甬道两旁浓荫蔽日,修竹夹道,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气氛。进弥勒殿,国清奇观“到眼宛如展画屏”。这就是国清寺匠心独运的建筑布局的“起、承、转、合”。宋人夏竦写诗赞道:“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小院分寒水,虚楼半落晖。”清代学者潘耒将天下名山与天台山诸景对比后得以这样的结论:“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唐代皮日休有诗,抒发他沉浸在天风海雨、十里佛国中的感受:“十里松门国清路,饭猿石上菩提树。怪来烟雨落晴天,原是海风吹瀑布。”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游天台山,在《徐霞客日记》中写下他的感受:“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欲往天台去”。

  除了自然景观外,国清寺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刹。孟浩然、李白、贾岛、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洪适、郭沫若、邓拓、赵朴初等文人雅士均留下不朽名篇。寺内有中国佛教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的“隋梅”一株,至今仍郁郁葱葱;念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的“三贤堂”;重13吨的明代释迦牟尼青铜像;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罗汉;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朱熹的摩崖手迹;王羲之的一笔到底“鹅”字碑;碑寺外有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大衍历》至国清寺求算学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及“一行禅师之塔”等。而且与许多有趣的故事相连,如:独笔“鹅”字碑:在三圣殿左边,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相传他曾入天台山华顶峰旁灵墟山中向白云先生学书,后定下此字。现存鹅字右半边是王羲之的真迹,左半边是天台山人曹抡选补写的,两边浑然一体,达到了乱真的程度。传说,有一天曹抡选夜宿华顶山华顶寺,正在灯下练习书法,突然听见窗外“扑”的一声,接着闪起一道亮光。他掌灯出门观看,只见石砚深陷地下,俯身拾起石砚,这块石砚竟变得晶莹如玉。他想莫非是地下的宝物显异,便请人连夜挖掘,控不多久,忽然挖到了一块石板。曹抡选要僧人把石板抬到室内,洗净一看,原来是一块上面刻着半个“鹅”字的残碑。曹抡选书法造诣很深;认得这半个“鹅”字是王羲之的手迹,决心把它补全。他就日夜临摹王羲之的碑贴,整整练了7年,终于将“鹅”字残缺的半壁补上。

国清寺内一半为王羲之书、另一半为曹抡选补的独笔“鹅”字碑

  清心亭与“鱼乐国”

  在寺的西南角。从“双涧萦流”的小门进去只见古木苍郁,鱼池如镜,乾隆御碑、清心亭、鱼乐国石碑、放生池等小品布置得错落有致,环境优美宁静。御碑为清代乾隆皇帝所赐,镂刻非常精细,碑侧刻有鲤鱼跳龙门的图案,碑文中写着国清寺的优美自然环境和历史沿草。放生池边立有一块石碑,上书“鱼乐国”三个大字,是明朝大收法家董其昌所书。相传董其昌来国清寺避暑,老方丈知道他是海内闻名的大书法家,请他题碑额,可是董其昌不肯下笔。一天晚上,月明如水,董其昌来到放生池边纳凉。阵阵轻风,吹得他睡意顿起,恍惚间遇到了名叫鱼珠、乐珍、国珍的三位仙女。她们为董其昌唱起优美的歌曲,跳起优美的舞蹈,吹起优美的玉笛,乐得董其昌赞美不已……董其昌醒后,若有所失,便依梦中情景,吟诗:“鱼珠妙歌喉,乐珍柳枝腰;国珍金玉笛,游梦实逍遥。”这时方丈来到他的身边,听了他的诗,笑呵呵的说:“你的诗真好,他把这道诗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不就是“鱼乐国游”四字吗?”于是董其昌应方丈之请,写下了“鱼乐国”三个大字,同时题写了“清心亭”亭匾。 

  “一行到此水西流”碑

  位于寺前天台八景之一的“双涧回澜”边。据《旧唐书》记:唐代学问僧一行为编《大衍历》,遍访名师,曾至国清寺求访。当时正值雨季,暴雨不断北涧洪水猛涨。一行见水往西流,激动之余留下墨宝,后人故立此碑以志。

  下面简介国清寺主要名胜古迹:

  三贤堂、丰干桥

  三贤堂为纪念寺内唐代寒山、拾得、丰干三位高僧。张景脩《三贤堂》:“如是国清寺,宜乎天下闻。水声常夜雨,山气即朝云。今古三贤隐,仙凡两路分。唐人书画在,明日更殷勤。”

  丰干为唐代国清寺专司舂米的僧人,弥陀化身。闾丘胤遣往台州任刺史,赴任前忽罹头疾。丰干和尚特地从台州赴京以水淋头治好闾丘胤的头痛。寒山是唐代该寺一位伙夫,也是一位疯疯癫癫的诗僧。《寒山子诗集序》对此作了十分具体的描述:“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疯狂之士,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每于兹地时往还国清寺”,在寺中与和尚丰干友好。他言行怪异,每到国清寺,“或长廊徐行,叫唤快活,独言独笑”,寺人“捉骂打趁,乃驻立抚掌,呵呵大笑”。又常“与牧牛子而歌笑,……自乐其性”。他的装束也很荒唐:“桦皮为冠,布裘破弊,木屐履地”,“国清寺中人,尽道寒山痴”,“时人见寒山,各谓是风颠”。拾得则是丰干禅师在国清寺山道旁捡回来的孩子,故名“拾得”。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渐渐长大以后,上座就让他担任行堂(添饭)的工作。时间久后,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贫子,相交最为莫逆,因为寒山贫困,拾得就将斋堂剩饭菜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用。据说两人是文殊、普贤二大士化身,游戏人间。唯有丰干知两人不凡:丰干和尚为闾丘胤治好头痛病后。闾丘胤问丰干,他此番去台州,那边有何可以延请叨教之人?丰干说,有个寒山是文殊菩萨化身,还有个拾得是普贤菩萨化身,俱在国清寺当伙夫。闾丘胤至台州,进香国清寺,往访丰干、寒山、拾得等人。在厨房灶火前见有二人向火大笑,闾丘胤上前礼拜,二人笑道:“丰干饶舌,丰干饶舌。你们不识弥陀,为何却来拜我。”寺内僧众不胜惊诧。二人却携手而去,奔归寒岩。后闾丘胤派人送衣服、香药等至山上,遇寒山子,寒山退入山洞,说道:“回去告诉大家,各自努力”,山洞随即闭合。拾得也无影无踪。闾丘胤派人搜寻他俩的遗迹,在竹木石壁上和家人厅堂上抄得寒山子所写诗300余首,又在土地堂墙壁上抄得拾得偈语数十首,编集成卷,此即今日流传的《寒山子诗》。其中寒山有诗云:“重岩中,足清风。扇不摇,凉冷通。明月照,白云笼。独自坐,一老翁。”,拾得诗云:“沙门不持戒,道士不服药。自古多少贤,尽在青山脚。”疯癫外形下,俨然两位智者、高士形象。

  今三贤堂中刊有寒山、拾得问答的一副偈语。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国清寺三贤堂

  寒拾亭、丰干桥

  从隋塔下方过七佛塔进国清寺,必经一亭一桥。亭名“寒拾亭”,桥名“丰干桥”。这是为纪念唐代国清寺内寒山、拾得和丰干三位高僧而命名的。寒拾亭,飞檐翘角,石砌门窗,亭名取自寒山、拾得两人名字。亭的前后有“五峰胜境”和“万松深处”的匾额。过寒拾亭不远,就是丰干桥,桥下清流潺潺,桥头有石狮守护,显得古朴庄严。

国清寺前丰干桥

  隋梅亭

  大雄宝殿左又有一小庭院,入圆门,有六角攒尖顶“梅亭”。亭对面红墙下石台上有古梅一株,苍老遒劲、冠盖丈余。墙上有石刻隶、篆、楷书“隋梅”各一。隋梅为国清一绝,相传是智顗大师弟子灌顶法师手值,至今已历1400多个春秋,大概是中国现存最老的一棵梅树了。解放前,因照料不周,隋梅曾数度枯萎,经过精心照料,主干枯而复生,枝桠峥嵘,逢春繁花满树,疏枝横空,暗香浮动,冷香袭人。

  文革中“三家村”之一的邓拓曾到过天台国清寺,写有题梅诗一首:“剪取东风第一枝,半帘疏影半题诗。不须脂粉绿颜色,最忆天台相见时。”

国清寺隋代古梅

  隋塔

  矗立于寺前祥云峰西麓,背山临溪,位于寺庙的西北不远处,是浙江省内仅存的历史最为久远的一座宝塔。这座六角空心宝塔是国清寺的镇寺之宝,它与千年古梅一起是这座千年古寺的历史见证。

  隋塔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竣于仁寿元年(601)。原名报恩塔,隋晋王杨广为报答智顗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而命名。塔高59.3米,由于砖与砖之间采用嵌入式搭建,此塔屹立千年依然不倒。隋塔顶部外壁嵌有砖刻佛像,每块三尊佛像,有数块脱落下来的砖雕佛像,镶嵌在国清寺鱼乐国清心亭墙壁上。原塔心内壁还镶有线刻佛碑和佛经石碑,《菩萨像线画碑刻》共7方,每方碑高124厘米,宽42厘米,分别刻着弥勒、观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导师、药王等七尊菩萨像。菩萨头顶宝盖,脚踩莲花。石刻刀法纯熟,线条流畅,形象生动逼真,光彩照人。《经文碑刻》共5方,每方长127厘米,宽65厘米,都用端庄的楷书刻着《妙法莲华经》,经考古专家陈振铎鉴定为隋代作品,属稀世珍品,已嵌在国清寺三圣殿两厢,供人观赏。

  据《天台山全志》载,隋塔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重建,六面九层空心,原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可沿塔内楼梯盘旋至顶,因年久失修,塔外部木结构包括平坐围廊损失殆尽,现残高59米,塔身黄褐色,每层每面辟有壼门,壁上留有斗栱空洞残迹,底层补间置一朵,其上各层均两朵。塔檐斗栱为四铺作。砖之间用糯米粥拌和粘土为粘合剂。塔基筑于花岗岩山坡上,底层东西方向各开一拱券门,今为加固塔身封堵。

  隋塔建造别致,除砖砌塔壁上,精雕佛像外,塔顶上没有通常的尖形塔头,站在塔内,仰见蓝天白云,远眺天台、祥云诸峰,俯视寺院殿阁丛林。郭沫若有登览诗云:“塔古钟声寂,山高月上迟;隋梅私自笑,寻梦复何痴”。

  隋塔下有纪念“过去七佛”的七佛塔,塔旁是藏有唐一行禅师衣冠冢的“一行禅师塔”。寺内观音殿西邻还有座“报恩塔”,建于1985年9月,是日本莲宗信徒捐赠1000万日元建造。取名报恩是由于天台山是传教大师(日僧最澄大师)曾经留学过的最兴盛的灵址,日莲僧人非常敬仰天台大师(智者大师),而且坚信作为正法的法华经的源流是天台国清寺,以表“知恩报恩”的深意。报恩塔高约3米,塔顶为黄铜宝顶,紫铜瓦盖成,塔体呈四方形,正前方为日文“南无妙法莲华经(日莲)”碑名,另三面各嵌有黑底金字的经文。整座经幢结构精美,光彩照人。

  碑亭

  国清寺主建筑群后的小山坡上,在苍郁的松林中有一座重檐挑角、方石铺地的碑亭。亭额上写着“法乳千秋”四个金字,亭中品字形排列着三座长方形的石碑。正中的丰碑为“天台智者大师赞仰颂碑”,碑座高0.86米、宽0.86米、长1.86米、碑身高2.6米、宽1.26米、厚0.11米,十分壮观。长篇碑文和诗赞颂佛教天台宗创造人智顗大师。右连的丰碑为“行满座主赠别最澄大师诗碑”。丰碑稍低于智者丰碑。左边的一座丰碑是“最澄大师天台得法灵迹碑”,这座碑的大小与行满碑大小相同。三座丰碑的背面,有日本山田是谛1982年5月写的敬白,长篇日文铭记了高祖先德,祈念中日两国永远亲善友好的虔诚心意。在“法乳千秋”碑亭左方,有一口围着石栏的古泉,上刻“锡杖泉”三字,相传宋僧普明坐禅于此,因寺内取水不便,遂以锡杖顿地曰:“此处当有泉!”即有泉水涌出,故名。

国清寺西北隋塔

70、天台县高明寺 

  坐落在天台县城东北10公里的幽溪之旁。离国清寺约8公里,以背倚高明山而得名。始建于唐天祐七年(910),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手创天台山十二古刹之一。现为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南朝陈宣帝太建七年(575),智头顗天台山,先是结庐山于天封山,自号“灵墟”,并于此注《涅槃经》。后卜居佛陇山,讲《净名经》。有一天,他正在讲解《净名经》,突然一阵大风吹来,经页翩翩向东飘去。大师追求经页坠落之处,只见此地峰峦环抱,幽溪静谷,是一处非常理想的坐禅修行之所,因而伐木结茅,辟为“幽溪道场”。大师圆寂后,将他用过的衣钵和具叶经保存在这里,成为学佛修行者朝拜的圣地。

  高明寺在唐朝昭宗天祐年间(904-907年)建寺,因寺处半山腰,又寺周青色莲峰,顶锐而足阔,好像处于凹形镜的聚集点,日月二光常照不散,故高而大明,取名高明寺。后唐清泰三年(936)改为智者幽溪塔院。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净名寺。后几经兴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秋,高僧传燈大师驻山,重兴高明讲寺,立幽溪讲堂,复兴沉寂已久的天台宗。传燈(1553-1627),又名祖,号无尽,俗姓叶,太末(今浙江衢州市龙游)人。少年时在贤映庵出家,万历八年随百松法师在智者塔院研习上观之学,承其衣钵,成为天台宗第三十代传人。后住持高明讲寺,在太史冯开之和东邑居士赵海南等人资助下,陆续修建了僧房、禅房、山门、两廊、钟楼、藏经阁等,精心制作了“楞严坛”。此坛按经论构建,为全国仅有的三座之一,名闻海内。传灯大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佛学家,与名僧黄檗(号无念)、博山(号无异),并称“三无大师”,他对天台宗、净土宗和华严宗的各种经典均有深入研究,佛学著述达42种,计百余卷。他还修了《天台山方外志》30卷、《幽溪别志》16卷,保存了不少历史文献资料,至今仍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后人称他为“智者大师再来”。高明寺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十年动乱中,寺宇毁坏殆尽。1981年,由住持觉慧主持,在爱国华侨夏荆山、周勤丽和广大群众的资助下,对高明寺进行全面整修。

高明寺

  今日高明寺分3轴13院,依山而建,10余座殿宇,屋宇400余间。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西方殿山门及大雄宝殿,分布在三条中轴线上,题额均系康有为题额,康氏于1924年来游天台山,留此墨迹。

  大雄宝殿所塑佛像与他寺不同。佛寺大雄宝殿一般都是释迦牟尼三世身,即如来佛、阿尼陀佛和药师王,但高明寺大雄宝殿内却是中间为释迦牟尼,左为文殊菩萨,右为弥勒菩萨。据《幽溪别志?幽溪道场规制考》中说:“本寺所祖者,智者;所宗者,《法华》。以释迦入定,弥勒腾疑,文殊决答。故殿中尊像中建释迦如来入定,文殊菩萨居其左,弥勒菩萨居其右,以为当时回答之状,与他寺不同者,在乎此地”。高明寺题额为“高明讲寺”,既突出其寺讲习研读经典的特色。原有的三尊佛像都是铁铸的,佛身连底座共高一丈二尺,文殊、弥勒二菩萨略低二尺。三尊铁像共重一万七千斤。但俱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扫四旧“毁坏,如今已易为檀香木雕像。大殿两侧,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手书的楹联,上联为:牛宿耀峰,风飘经至,百代咸尊至者;下联为:幽溪映月,人悟性空,三乘共证中观”。

康有为题额的《高明讲寺》突出其“讲读研习“特色

  寺东有钟楼一座,原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七千斤巨钟,为浙江省内之最。撞钟时山鸣谷应,声闻十里之外,故前人以“塔头风、高明钟、万年柱、国清松”为天台山寺庙四绝。明钟后毁,今易为铜钟,高0.96米,直径1.48米,重2.5吨,系法籍华人周勤丽所捐赠。

  高明寺原藏文物很多,如《雍正龙藏》、《贝叶经》、楞严坛镜等,俱有较高文物价值,大都已移送国清寺珍藏。方丈堂中有楞严坛,为传灯结侣行道遗迹。今楞严坛内有古井一口,名“福泉”。寺内外多名胜、碑刻、摩崖。坛前西方殿殿壁嵌有高1.2尺,阔3.4尺的“楞严海印三昧坛仪碑”一块,记述传灯法师建造楞严坛之事,由虞淳照撰文,董其昌手书,陈继儒镌碑。寺西三圣殿,墙上还镌有五块“楞严台碑记”,字迹秀丽,均出自董其昌手笔。西方殿壁嵌明万历年间董其昌所书《楞严海印三味坛仪碑记》。寺东百步临溪有圆通洞。寺东南有清凉桥。寺东摩崖“佛”字,直径2丈余,笔力遒劲,为兴慈和尚所书。

  高明寺四周古迹众多,景色清幽,有香谷岩、灵响岩、巾子岩等诸景。寺东幽溪亭,上刻“幽溪”两字,每字约一尺见方,为智顗大师手迹,现于崖上建亭以保护其墨迹。据《幽溪别志》载:幽溪上有八大景:狮峰松吼、象案花红、幽溪雪瀑、香谷云坪、金台远眺、丹照清修、日窗暖色、月岭秋明。又有幽溪十六小景,即:圆通洞、般若台、补衲窝、翻经堂、行道庵、照我潭、空心泉、石斛井、龙尾流,灵乡岩、巾子岩、西天竺、金银岭、白花庵、圆伊室、跨壑桥等。从幽溪过桥往北走,登伏虎岗,崖边有“松风”、“伏虎”四字,笔力遒劲。溪边有洞,深约六米,上跨巨石,洞下可容数人,洞南有两棵巨松,高摩云天,这就是圆通洞。《幽溪别志》中说“圆通洞在芙蓉峰下,顶下三石鼎峙,上片云横覆,中空如庵,涧下溪声瑟瑟,洞侧松音幽幽,于是跏趺,耳根圆通,时时现前,因名。”洞下有看云石,传为传灯大师当年晏坐看云观瀑之处。洞附近有许多摩崖石刻,崖北峭壁上有一大“佛”字,直径达7米,为民国名僧兴慈所书。东南幽溪清凉桥旁,有明玉禅师笔冢。徜徉其间,足以使人留连忘返。高明寺东南是“螺溪钓艇”,为天台山八大景之一,两山夹峙,缺处如门栏,称“石门栏”。进岩门数十米,茫茫碧潭上一石孤耸云端,即石笋岩左右峙壁围抱,飞瀑从后冲下,直击岩根,其声轰轰,如雷贯目,潭水深而清澈,称“螺蛳潭”。相传智者大师放螺于此,故名。

高明寺东幽溪

  71、天台县方广寺 

  方广寺位于天台县石梁镇石桥山莲花峰下,原有上方广,中方广、下方广三寺,现上方广寺已废。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方广寺是天台宗著名寺院,“南岳四绝”之一,传说为五百罗汉现身应化之处,国内寺院“五百罗汉”及建“罗汉堂”即源于此。罗汉是僧人个地达到的最高果位。五百罗汉本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后随佛修道得阿罗汉果,因天台山的奇山异水使五百罗汉常来此现身度众生。据《高僧传》记述,东晋兴宁年间(363—365)西域高僧昙猷法师在此修行。一天,他曾过石桥,见五百罗汉在此或坐、或卧、或立、或行。后来他住万年寺,又见五百罗汉留连于八峰双洞之间。这曾与《西域记》记载的“佛言震旦天台山方广圣寺,五百罗汉居焉”相吻合。从此,天台山一带不断传有“罗汉显圣”、“罗汉化身”、“罗汉转世”等传说。。另有传说五百罗汉原是一群有文有武、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他们在此相聚,抢劫赌博,无所不为。有一次观音菩萨到此,为了点化这批狂徒,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教义相开导,结果,五百罗汉深受教诲,终于改邪归正各成正果。不管哪种说法, “五百罗汉”之说是始发于天台,而后传向全国的。

  方广寺历史也很悠久,是六朝古刹。据《南岳志》载: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南岳高僧之一的惠海来到这八座青峰围绕的狭长山谷中,见此地与世隔绝,岩壑幽邃,就在这里结草为庵。惠海建寺还有个“五龙听经,平沙献地”的传说:据《一统志》载:一天,惠海正在庵中诵经,忽然有五位身材伟岸的壮士求见。来人面容各不相同,分青、黄、紫、白、黑五色,都身穿白袍。五人请求惠海和尚允许他们听经学佛。惠海问他们是何方人氏,他们回答说是南岳山中的五位龙神,如果允许他们听经,他们愿意让出一块平地,献给惠海建造寺院。惠海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当天晚上,山谷中乌去骤起,霎时雷声隆隆,大雨滂沱,传来阵阵“哗啦啦”的响声。第二天清早,惠海起来一看,只见山下出现一块宽敞的平地。惠海到处化缘募捐,在这块平地上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寺名方广,寓佛法“十方广布”之意。据《南岳志》记述,这座六朝时的古刹,在唐代曾改名为“方广圣寿寺”,宋初又赐名“方广崇禅寺”。寺院经过隋、唐、宋、元、明五次修建,屡修屡废,屡废屡兴。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始建下方广寺,初名“石桥寺”,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重建,中有应真阁及妙音、响空、瞻风、伫真、许耒、先照诸亭。

  明初,浩空和尚将寺院改建为板屋,盖上铁瓦,增设佛堂。并在寺院内雕龙绘凤,把寺院装饰一新。万历二十二年(1594),明神宗赐给方广寺一部佛经及佛像、宝幡,并专门建造藏经阁予以安放;天启年间,寺院颓圮。到了崇祯十六年(1634),王夫之兄弟及夏汝弼等人受巡抚褚胤锡委托,再次筹款,重新修建。经过两年时间,方广寺焕然一新,雄伟壮观。清顺治五年(1648)十月,王夫之在莲花峰下组织抗清义师,曾在方广寺内聚会,方广寺由此声名远播。不久,方广寺毁于大火,“门庑不设,僧葺茅舍以居”。直到清道光年间,由曾国藩弟弟曾任陕甘总督的曾国荃重新修建,费资白银二万余两,才成为现在的规模。

  新中国建立后,方广寺寺院因年久失修,庙宇房屋毁坏殆尽。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后,在国清寺方丈唯觉法师主持下,得到海内外佛教徒的资助,进行全面整修,使古刹重放光彩。1989年10月14日,下方广寺举行了隆重的佛像开光仪式。

今日中、下方广寺

  方广寺分为上方广,中方广、下方广三寺。

  上方广寺

  今已不存。据《天台山志》:上方广寺位于金溪枕流处。环境十分清幽,丛篁古木缭绕四周。内有藏经阁,贮雍正敕赐经文72函,分装18橱。题墨有阮元、钱大昕、朱伦瀚、孙衣言、陆润痒、俞樾等真迹,甚可贵。后因两次失火,殿宇荡然无存。

  中方广寺

  建于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历经兴废,明代崇祯年间,堵允锡与王夫之兄弟等又进行了修缮。寺位于石梁之右,有正殿和祖师殿,为亦亭亦寺之式建筑。大雄宝殿气宇轩昂,风格异于天台诸寺。亭名昙华亭,传佛茶杯底突现昙花而得名。为南宋宰相贾似道祭祀其父制置使贾涉而建,后又塑已像。清康熙年间,台州知府张联元恶贾似道之为人,捣毁贾像。寺侧有“二贤祠”,专为纪念南宋朱熹、张栻到此游览和讲学而建,寺周围有黑沙潭、黄沙源、石漳潭、白沙潭等,现存其此处风景幽深,有悬泉飞瀑,最宜啜茗观瀑。

中方广寺

  下方广寺

  居石梁之下,原为石桥庵,东晋昙猷曾在此结庐修道之处。正式建寺始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后毁于火。宋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八年)复建,有应真阁及妙音、响空、瞻风、伫真、许耒、先照诸亭。据《天台山全志》记载:下方广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一六○四年)居士葛一鹏集资重建,明神宗赐给方广寺一部佛经及佛像、宝幡,并专门建造藏经阁予以安放。后又屡废屡建,直至清道光年间,由曾国荃重新修建,才成为现在的规模。寺现有山门、大雄宝殿、五百罗汉殿、会佛堂、地藏殿、伫真堂、左右厢房等建筑,占地4000多平方米。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引人留恋忘返。

  下方广寺最著名之处有二:一是清顺治五年(1648)十月,王夫之在莲花峰下组织抗清义师,曾在方广寺内聚会;二是始创五百罗汉堂,由此推向全国。下方广寺一带竹树秀蔚,风景清幽。寺前有古代石拱桥一座,块石垒砌,古朴大方,站在桥上,仰望石梁飞瀑,蓝天、白云、翠竹、红枫、寺观、铜亭、石梁瀑水如在天上。

下方广寺

  方广寺处在深山环抱中,寺深、山深、林深这三大特点,更加把它的神秘性和感召力发挥到了极致。而其深远的文化渊源也使它在寺庙中有相当高的价值。沿南天门山脊南行,经西岭顺北麓约走5公里,就到了深邃幽雅的方广寺,这里古木森森,银泉淙淙,周围八座山峰如莲花瓣瓣,方广寺就是莲心。方广寺在莲花峰下,寺上一里为狮子山,稍下有两座青山对峙,形成一个狭口,宽仅三、四丈,多枫树、杉树,十分茂密。每年深秋,枫叶火红,杉枝墨绿,置身密林分外清爽。林中有溪涧,涧水注入深不见底的潭中,声若洪钟,水从潭口溢出,迂回曲折。顺溪而下,有许多珍稀树木,如横豆杉、银雀、香果树,其中有一株娑罗树,生长在岩上石缝中,已有数百年树龄。距寺十里有黄沙潭、白沙潭、黑沙潭等诸多潭水。黑沙潭潭深不见底,水呈苍黑色,形成高达二丈、宽一丈余的瀑布,深潭石壁上宋徽宗亲笔题词“海南龙湫”四个大字尚存。

  这一带人文景观亦多。摩崖石刻达30多处,如宋丁大荣所书“盖竹洞天”、明甘雨所书“飞梁悬瀑”、清康有为所书“石梁飞瀑”,均甚可贵。方广寺正殿中原有宋徽宗写的“天下名山”四字金匾。寺前有一条小溪,寺左有石涧潭,泉水从石上流下,成为瀑布,注入深不见底的潭中,声若钟鸣。这里林泉山峦秀美处境幽静深邃,游人到此必有一种“幽深”之感,故前人有“不至方广,不足以知南岳之深”之说。公元1167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应湖南提刑张栻的邀请,到长沙岳麓书院讲学。就在这年冬天,他们踏雪来到南岳,朱熹此时不禁诗兴大发,七在之内,二人互相唱酬,作诗149首。其中三分之一的诗篇是在方广寺写的。后人为了纪念他们这次胜游,特意在方广寺旁修建了二贤祠,并将朱、张的神主供在祠中的嘉会堂上,让他们永享儒家的香火。陈宣帝太建七年(575),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初来天台山,度石梁,夜宿定光禅师的草庵石桥庵,这里即是东晋昙猷和尚隐居的地方。

位于莲花峰莲心处的方广寺

  72、温州市江心寺  

  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北部永清门外江之中一个小岛上,为浙东著名古刹。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江心岛原来面积仅约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岛,后经填塞于浅地面扩大。岛两端各有一座小山峰,峰顶都各有一座凌空宝塔,东西相对峙,即名为东、西塔。东峰西麓原有“普寂禅院”,又名“东塔院”, 唐懿宗咸通七年建成东塔,咸通十年(869)建成“普寂禅院”。西峰东麓有“净信讲寺”,又名“西塔院”,为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所建。

  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兀术举兵南下,进犯临安,宋高宗由越州(绍兴)、明州(宁波)航海至温州,避居岛上普寂禅院,御书“清辉浴光”四字榜其轩。第二年,宋高宗回临安后,赐改普寂禅院为“龙翔禅寺”,改净信讲院为“兴庆讲寺”,绍兴七年(1137),宋高宗书诏青了禅师由普陀山来主持普寂、净信两寺寺务。青了担任龙翔、兴庆寺住持后,见两寺隔水相望,东西对峙,就亲率僧众篑土垒石,填塞两屿之间湍急川流,使两岛连为一体,并在中川新基兴建“中川寺”。把这三个寺院融为一体。宋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因其立在照江之中,俗称“江心寺”,并沿习至今,当时,江心寺禅风兴盛,规模宏大,岛上一切亭台楼阁、殿堂庙宇,皆归寺里。朝延赐田一千亩,并将江心寺奉为高宗道场。每年春秋二季派京官来寺朝拜进香,特建望江亭于永清门外,作为横江待渡之处,自八字桥至永清门建立僧街(现仍称麻行僧街),命市民开设店铺,专为僧寺服务,江心寺香火鼎盛于南宋,延续至清末民初,官家来寺朝拜者仍络绎不绝。原寺宇横列数百间,庄严宏伟,金碧辉煌,为南宋江南十刹之一。文天祥曾写诗赞曰:“楼高百尺蜃吐气,塔耸双角龙昂头”。历代诗人游踪所至亦题咏不绝,宋时的唐朝的孟浩然、李白、杜甫,宋朝谢云运、文天祥,清朝的朱彝尊、袁枚及近代的郭沫若等都有佳作流传于世,尤其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状元王梅溪,以及明朝的功臣顾锡畴、卓敬等留下爱国热忱的史迹,更使后人缅怀。

  宋以后八百年岁月里,江心寺屡废屡兴。在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江水灌城,寺宇毁者几半,寂光禅师再建如初,元朝至元二年(1336年),江心寺又毁于兵燹,斗崖觉山、无际等禅师相继重建。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又毁,至正十五年(1355年)希逸禅师又主持修建。明宣德四年(1429年)。昙旭禅师任江心寺住持,重建毗虑阁,刻佛肖像,复建经钟二楼,加节应身罗汉,使殿堂焕然一新,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佛鉴法师对江心寺再大规模维修,明末又被战火所毁,清初大云禅师任住持,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重建江心寺大雄宝殿及左右配殿。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住持通榛(1767-1828)在总督伍拉纳和巡抚资助下,对寺院进行维修和重建,乾隆皇帝御笔“圆通殿”赐额。自此香火大盛,官客渡江络绎不绝。 

  解放初期,龙翔寺被改作温州烈士纪念馆,兴庆寺被改作温州博物馆。寺僧星散,寺屋折栋断柱,残垣颓壁,破烂不堪,几将倾隳;一九五二年,开始对年久失修的江心寺进行修复,邀请寂山和尚担任住持,恢复僧团,领众熏修。现在的天王殿为当时所修建;经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江心寺又遭严重破坏,寺内所有珍贵文物散失无遗;一九八三年,国务院确定江心寺为全国142个重点开放寺院之一,并在木鱼法师的住持下对多处殿堂进行修葺,自1985年起,经连续六年的修复,而今寺宇又挺立于煙波江上。成为庄严的寺院,并对外开放。江心寺现任方丈木鱼法师,85岁,浙江平阳人,毕业于厦门大学文学系,1936年出家,皈依钦云上人剃度,1937年在瑞安仙岩圣寿寺受具足戒。

温州江心寺

  江心寺新建寺院建筑仍依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的建筑原貌,恢复旧观。全寺建筑面积达四千平方米。寺分三进:前为天王殿,中奉弥勒、韦驮,两边为四天王坐像。门口寺额“江心寺”三金字为赵朴初先生所书,面向圆通殿檐下悬挂“三洲感应”匾额,为湖洲谭建丞所书。两侧配以钟、鼓楼,东厢廊为“三畏堂”。西厢廊为“去来齐”。中为圆通殿,殿额亦是赵朴初先生所书,下檐为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题“江山福地”四大字。正中供奉香樟木雕成的观世音坐像,总高八米,两边侍立善财、龙女。两旁靠壁塑三十二应身像,上悬顾延龙先生“慈航普航”四篆字。正殿内外的对联都是当代书法家所写,如苏渊雷、林剑丹、沈定庵、徐无闻、刘江、郭仲選等。后进三圣殿,中供三圣立像,有弘一法师“极乐庄严”四字真迹。“三圣殿”三字由老书法家张鹏翼先生所书。

  江心寺声名远播,在海外影响很大,远在南北朝时,西域高僧诺巨那尊者来到这里结茅而居。江心寺素传临济宗风,唐宋时远传日本、新罗(朝鲜)。唐朝即有日本高僧慧运、圆珍,宋有义介、义尹与新罗的绍明,元有祖能及明朝的清启,都是为法忘躯,相继渡海来此寻师访道,与江心寺僧众发六和的优良传统同参共学,江心寺也派了大休、宗觉、子昙等前往日本、新罗参学,对中日、中朝两国的文化交流起了良好的作用。现在每年接待国外来宾如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法国等不下数千人次。

  江心寺高僧辈,如宋朝的青了,明朝的昙旭、日庵、正庵,清朝的大云、中川、通榛以及民国的弘一等,都是大开慧悟、弘法利生、博学鸿词、著书立说、博古通今、诗文并茂、兴建佛刹,对佛教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高僧。青了(1088-1151年)全名为“真州长虑真歇青了禅师”,谥号“悟空禅师”,俗姓雍,四川左绵人。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受诏由普陀山来主持普寂、净信两寺寺务。青了担任龙翔、兴庆寺住持后,见两寺隔水相望,东西对峙,就亲率僧众篑土垒石,填塞两屿之间湍急川流,使两岛连为一体,并在中川新基兴建“中川寺”。

  将中川、龙翔、兴庆三寺融为一体,宋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因其立在照江之中,俗称“江心寺”,并沿习至今。当时禅风兴盛、规模宏大、香火鼎盛,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初。大云禅师(1634-1685年)任住持时,于康熙十九年(1680)重建江心寺大雄宝殿及左右配殿,并开堂说法,使香火重新兴盛,“缁素云集,法筵之盛,誉满东南”。在庵法师一方面开堂说法,启蒙后学,培育僧才;另一方面“丕新佛像,爱置齐田,增添禅室”,“开名山之面目,复法苑之规模;千年香界重新,一郡灵区又振”。他圆寂后,乾隆皇帝旨谥号为“醒悟大师”。

  江心寺一带殿堂林立,亭阁密布,景点众多,有谢公亭、澄鲜阁、文公祠、浩然楼,一片古老的建筑群,排列齐整,蔚为壮观。樟、榕、松、柏,古木参天;珍禽异鸟,楼息其间;奇花异草,光彩夺目;花香鸟语,四时如春;江流浩荡,四面煙波;耸翠流丹,空水澄鲜,远看恰像一艘巨轮停泊在江中。江中东有象岩,石色皎洁;西有狮岩,石色青翠,素有“江天佛国”之美称。东晋著名诗人谢灵运任永嘉(温州)太守期间,与西域高僧诺巨那尊者交往甚密,常来岛上游历,写下了“乱流趋正统,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诗句,描绘了江水与孤岛、红日与白云构成的壮丽景色。

孤处小岛上的江心寺

73、普陀山寺庙群

  普陀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传为观音菩萨道场。位于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南北最长处为8.6里,东西最宽外3.5公里。最高处佛顶山,海拔约300米。

  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普陀山的名称,出自佛教《华严经》等六十八卷,全称为:“补坦洛迦”、“普陀洛迦”,是梵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由于中国历代帝王多建都在北方,所以自元朝以来,惯称此山为“南海普陀”。普陀山又有“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的美誉。

  普陀山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论在哪一个景区、景点,都使人感到海阔天空。虽有海风怒号,浊浪排空,却并不使人有惊涛骇浪之感,只觉得这些异景奇观使人振奋。来此旅游的人,在岛上的小径间漫步,经常可以遇到身穿袈裟的僧人。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佛教气氛,使它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种色彩,也正是它对游人有较强吸引力的所在。

  普陀山既以海天壮阔取胜,又以山深邃见长。登山揽胜,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岛浮在海面上,点点白帆行驶其间,景色极为动人。前人对普陀山作了这样高的评价:“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

  普陀山的风景名胜、游览点很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这是现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盘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沙滩:岛的四周有许多沙滩,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是一个弧形沙滩,长约3里,沙细坡缓,沙面宽坦柔软,是一个优良的海水浴场。夏天去游览,可带上游泳衣在这里畅游。

  树木:岛上树木葱郁,林幽壑美,有樟树、罗汉松、银杏、合欢等树,大樟树尚有1000余株。其中有一千年古樟,树围达6米,荫覆数亩。还有一株“普陀鹅耳枥”,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母本,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普陀山留传着许多有关佛教的民间故事。

普陀山寺庙群岛

  普陀山作为佛教胜地,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其中普济、法雨、慧济,世称普陀山三大寺,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

  普济寺    
  
  俗称前寺,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白华顶的灵鹫峰南麓,是全山219处寺院中最大的一处,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它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创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日僧慧锷请五台山观音像归国,因风阻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潮音洞上共建此院供奉观音。后梁末帝贞明年间(915-920年),由“不肯去观音院”扩大为寺,后迁到现在这个地方的(一说最早的不肯去观音院即建于此地)。宋代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与“宝陀观音寺”,香火始盛。宋嘉定七年(1214),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明洪武十九年(1421)实行海禁,命汤和进山烧殿毁佛,并将僧人迁到明州栖心寺(今宁波七塔寺),直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明孝宗嘉靖年间(1522-1566),普陀山的寺庙被毁,宝陀观音寺也未能幸免。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朝廷派太监张千来山扩建宝陀观音寺于灵鹫峰下,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庙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康熙八年(1669),荷兰殖民者入侵普陀,该寺除大殿未毁外,其余均荡然无存。康熙三十八年(1699),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并赐额“普济群灵”,始称“普济禅寺”。清雍正九年(1731),扩建殿堂及用房,寺庙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普陀山最大的寺庙普济寺  

  历代普济寺高僧有:

  日本僧人慧锷,又作惠萼、慧萼、慧諤,日本天台宗始祖最澄之高足。唐会昌元年(841)首次入唐求法,朝拜五台山,登天台山过冬。为求五台山供养费,次年春,乘唐人李邻德船返国。会昌四年(一说五年)携带日本桔皇后手制绣文袈裟、宝幡、镜奁等再次入唐,送供养费至五台山,到杭州灵池寺谒见齐安国师,聘请国师之高足义空长老,于大中元年(847)年六月乘张友信、元净等人船回日本,在日本开创佛教禅宗。咸通三年(862),慧锷等三次入唐求法,随平城天皇子真如法亲王搭乘张友信、全文习、任仲元等人船从日本肥前国值嘉岛出发,航海4天,于九月七日到达明州(宁波)石丹岙。咸通四年(863)春,在五台山岭头中台精舍请得观音圣像一尊,肩负至明州开元寺。四月,觅得张友信船归国,途经梅岑山(普陀山)潮音洞附近,遇风涛,舟不能行。夜梦一胡僧曰:“汝但安吾至此山,必令便风相送。”锷以梦泣告众人,皆惊异,乃诛茅置像于洞侧,祈拜而去。居民张氏请像供奉于宅,称“不肯去观音”。至后梁贞明二年(916),地方官府在张宅故址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1080)诏改“宝陀观音寺”(今普济禅寺)。后人尊慧锷为本山佛教第一祖师。清康熙间潮音和尚题其像赞云:“亲从五台来,欲向日本去。普门名号遍十方,何必绘像图归计。忽然舟不行,菩萨应无住。听其止而休,此货已成滞。一山名胜待师开,天下群瞻两足地。”

后梁贞明二年(916)所建“不肯去观音院”:普陀山最早寺院

  印光法师(1861-1940),号常惭愧僧,俗家姓赵名丹桂,又名圣量。陕西合阳县赤城东村人。幼随胞兄习儒经,涉猎释教经典,矢志参佛。12岁在终南山莲花洞出家,后赴北京红螺山资福寺。光绪十九年(1893年),印光随普陀山法寸禅寺赴北京请藏经的僧人化闻来普陀山,遂在法雨寺研究佛经,长达四十余年。来山向他问道的人络绎不绝,有数万人在他的影响下皈依佛教。1930年,印光在苏州灵岩山寺净土道场,弘扬净土法门。1941年圆寂,僧众推他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后人在普陀山法雨寺将其方丈室辟为纪念堂,以纪念这位高僧。印光大师一生著述甚丰,遗著有《印光法师文钞》四卷、续编《文钞》二卷、《增广印光法师文钞》。

  普济寺在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上独具匠心,是中国寺院建筑的典型代表和浙江清代官式建筑的重要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普济寺占地37019平方米,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共有10殿、12楼、7堂、7轩,计23l间。全寺有六进殿堂,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整组建筑坐北朝南,寺前有石牌坊、照壁、御碑亭、八角亭、瑶池桥、海印池附属建(构)筑物等,沿中轴线依次筑有正山门(御碑殿)、天王殿、圆通殿、藏经楼、方丈殿等。主殿两旁有钟楼、鼓楼、配殿、客房等。

  普济寺前有一个广约15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建于明代。池上筑桥三座。中间一座,桥面平阔,北接着普济寺的正门,南衔御碑亭。桥中有一湖心亭,又称八角亭,正对普济寺山门。周围玉液拥抱,粉墙环绕。夏日荷花盛开,绿叶田田,红花亭亭,景色迷人,憩此玩赏,凭栏临风,清香扑鼻,顿觉暑气全消,令人心旷神怡。桥南的御碑亭,在湖心亭前,与海印池相连。亭系清雍正九年(1731年)所建,中竖雍正所书丈六白玉碑一方,高3米,宽1.5米。碑文记载普陀山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石刻非常精美,可谓双绝,碑极名贵。

普济寺前莲池和中间桥上的御碑亭

御碑亭内雍正所书丈六白玉碑

  东面一座为拱桥,称永寿桥,长40米,宽7.5米,高6米,系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所建。桥上石栏柱头,刻有狮子40座,形态各异,生动逼真。石桥古朴典雅,为雕刻中的珍品。桥前有菩萨墙影壁,上书“观自在菩萨”五个大字,字高五尺,苍劲有力。墙旁刻有《心经》,颂云:“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度众生住此山。”西面一座为长堍拱桥,四隅镂有龙首,逢雨水从龙嘴喷出,似袅袅轻烟。莲花池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每年六月莲花盛开,池中树影、亭影、桥影倒映,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夏夜入静,荷香沁人,池中银花伴月影,形成普陀山十景之一-“莲池夜月”,令人流连忘返。

  御碑殿  

  在山门内,有明万历、清康熙时的御碑三块,正中一块刻的是普济禅寺历史沿革,立于3.5吨重的赑屃上,赑屃昂首伸颈,服珠能转动,可见其雕刻之精。   

  钟鼓楼

  山门东侧是钟楼,重檐歇山,内悬大铜钟一口,重3500余公斤,铸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西侧有鼓楼,建筑形式同钟楼。     

  大圆通殿

  是普济寺的主殿,相当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圆通是观音菩萨的别号,这座殿供奉的正是观音菩萨。殿堂宏大巍峨,殿面阔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黄琉璃顶,九踩斗拱,门心板雕二龙戏珠。大殿可容数千人,有“活大殿”之称。殿前平台周有石雕栏板,台中有钢鼎炉,高约4米,上铸,“普济禅寺”、“千秋宝鼎”、“光绪辛丑(即1901年)冬月吉旦”等字样。殿内正中端坐着高达8.8米(毗卢观音趺伽坐像本身高6.5米,座高2.3米)的观音菩萨,全身金黄,眉清目秀,慈祥含笑,身边站立着她的门徒善财和龙女,神态天真活泼。

  东西两壁又各塑有16尊不同服饰,不同形态的菩萨,称观音三十二应身,即观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时的现身说法形象。主殿两旁建有配殿。东首文殊殿,供奉应化于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西首普贤殿,供奉应化于峨眉山的普贤菩萨。两侧回廊是罗汉堂,各塑9尊共18尊罗汉。

  普济寺内有龙眼泉、菩提泉、菩提井。

大圆通殿高达8.8米主像毗卢观音

  法雨寺 

  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也称后寺,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白华顶左、光熙峰下,距普济寺2.8公里。

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法雨寺

  法雨寺创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麻城僧大智(名真融)从西蜀华莹山普陀禅佛,见此地泉石幽胜,结茅为庵,取“法海观音”之义,题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寺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增建殿宇,次年朝廷救敕“护国镇海禅寺”匾额并《龙藏》一部。后几经兵火,寺院遭毁,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别庵和尚前来住持,再度扩建。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济、法雨二寺领朝廷赐帑,同时兴建;后法雨寺的明益禅师又孤身入闽募资,历时三年,将所募财物用以建圆通殿,专供观音佛像,两年后又建大雄宝殿,供诸菩萨。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赐金修寺,修缮大殿,并赐“天华法雨”和“法雨禅寺”匾额,改名“法雨寺”沿用至今。雍正九年(1731年)又进行大规模扩修,从此殿堂楼阁,规模宏伟,雕梁画栋,辉煌瑰丽,遂成东南名刹;同治、光绪年间又陆续建造殿宇。“文革”间全部佛像被毁。1983年开始由普陀山佛协大规模修复,重建拜经楼,大修九龙殿。1987年在天王殿外新建九龙壁和石经幢2座,1995年在莲池畔建石碑坊1座。1983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重点寺院。2006年5月25日,法雨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法雨寺占地33408平方米,现存殿宇194间,计8800平方米,依山取势,分列六层台基上。入山门依次升级,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又后依次为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印光法师纪念堂等。

  现寺宇庞大,有殿宇194间,分列六层台基上。有天王殿、玉佛殿、九龙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方丈殿、印光法师纪念堂等。

  法雨寺寺门

  不在中轴线上,而在东南角上,建筑为重檐方亭,也不同于一般寺院山门,匾额表蓝底金字,上题“天花华雨”四字。寺门亭西是影壁,原是砖雕三龙壁,上书梵文“唵嘛呢叭”,意即神力不可思议,“文革”中被毁。1987年,在这里建立了九龙壁一座,宽12米,高9米,厚1米,全部用青石浮雕砌成,群龙飞舞,栩栩如生。

法雨寺独特的山门及题额

  天王殿

  重檐歇山,檐间额题“天王殿”,为两座五座石经幢塔。天王殿前古樟厉林,中间甬道两侧竖有旗杆两根,这也有别于山上其他寺院,据说,其一根已变换过七八次,而另一根虽常被香客当作神物,剥皮作药,但仍名巍然高耸,故有“后寺活旗杆”之美称。

法雨寺天王殿

  九龙观音殿

  又称“圆通殿”,为法雨寺主殿,寺内各殿以九龙殿建筑最为辉煌。大殿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赐“法雨禅寺”额时,批准法雨寺住持性统的奏请,仿明故宫九龙殿盖成,为目前国内寺院建筑上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殿。殿中“九龙盘拱”等建筑系康熙时由金陵(南京)明旧宫九老殿迁移于此,甚为珍贵。殿高22米,面宽7间,深5间,重檐歇山,黄琉璃顶,斗拱承托。内槽九龙藻井,一龙盘顶,八龙环八柱昂首飞舞而下,正中琉璃灯宛若一颗明珠,组成九龙抢珠立体图案。殿内八根金柱的柱础是精致的雕龙砖。藻井是按古朴典雅的九龙戏珠图案雕刻的。正中供奉毗庐观音像。殿前有古树十馀株,其中有两棵银杏高入云天,树围粗约三抱。东侧的龙凤柏蟠屈如虬螭,形奇状怪。殿台前三面石栏板上分刻二十四行孝图,取自元郭居敬编辑的古今二十四孝子故事。

九龙观音殿正中供奉毗庐观音像       

观音殿内九龙戏珠图案的藻井

  玉佛殿

  原供有清光绪八年(1882)普陀山僧人慧根赴印度礼佛,途经缅甸时请得的释迦牟尼玉佛像一尊,像高2米,玉色皎洁,雕琢极工。文革中被毁,现在供奉的玉佛高1.3米,是1985年从北京永乐宫移来的。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前有外廊,斗拱承担,殿中供三世佛。殿东耳殿三间,为“三圣殿”,供三圣立像。西耳殿三间为“关帝殿”,供关公金坐像。两侧配房(客堂)各五间。

  方丈院

  在全寺最高处,二层檐楼房一排共27间,分隔为五个院。中间七间过去为印光法师方丈室,后改为纪念堂。印光法师(1861-1940年),俗名赵绍俨,被称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清咸丰十一年(1861)生于陕西,21岁在终南山莲花洞出家,光绪十九年(1893),印光随僧人化闻赴普陀山法雨禅寺,遂在此研究佛经,长达40余年。后到苏州灵岩寺建立净土道场。

  法雨寺山门前有一段香道,称“玉堂街”。之所以叫“街”,是由于过去香道两旁寺院众多,且山上岩珍石奇,珠玑琳琅,沿途罗陈,宛若街市。这条玉堂街如一条金丝线,将洪筏房、法华洞、仟人井、朝阳洞、悦岭庵、大乘庵、香林庵、雨华庵、杨枝庵、法雨寺等风景点珍珠似地串了起来。沿街而行,游人香客都必然要去杨枝庵拜谒普陀三宝之一的杨枝观音碑。杨枝庵在雪浪山西,清凉岗下。明万历十六年(1588)抗倭名将侯继高督师海疆,顺游普陀,将历年所得阎立本和吴道子所绘观音像勒石,植碑于宝陀寺(今普济寺)前殿。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殿宇毁于兵灾,碑亦遭劫。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宁绍参将刘炳文觅得阎立本观音碑拓本,请名匠重新勒刻杨枝观音碑,并建庵供奉,遂以“杨枝庵”命名。三百多年来,殿宇几经废兴,此碑得以幸存,是普陀山一件艺术瑰宝。碑石高2.5米,宽1.2米,中间刻观音大士立像,珠冠锦袍,缨珞飘披,右手执杨枝,左手托净瓶,袒露趺足,端祥庄严。碑右镌“唐阎立本书”,左间刻“明定海备倭梁文、台州痒生刘聚福同勒”,下端刻“武林孙良镌”。此画像线条流畅,造型壮丽,刻划细腻,刚柔相间,造诣深湛,确系艺术珍品。玉堂街的尽头就是海会桥,此桥是进入法雨寺的正路,桥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法雨寺住持化闻募修而成。桥前古木参天,极为幽静。

  沿街而行,还可东望千步金沙美景,西赏烟墩,前望象王诸峰的翠霭。古人颂此路:“竹内鸣泉传飞语,松间群路露金强。山到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此路原为沙路,行走不便。明万历年间(1573-1619),法雨寺僧人如珂募石彻成石板路如珂字玉堂,后 人纪念他筑路功绩,以其字“玉堂”名路。“珠茅秋石见康庄,以字题名变亦不忘。从此脚跟归正路,涛声山色转风光”,诗句中所记的便是这件事。

  法雨寺不远处的“千步金沙”空旷舒坦,海浪声日夜轰鸣,北宋王安石曾赞之“树色秋擎书,钟声浪答回”。

法雨寺东“千步金沙”美景

  慧济寺

  慧济寺位于浙江省普陀山之佛顶山(又称“白华顶”、“菩萨顶”)右上方,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寺最早时仅有石亭,明朝僧人慧圆始创“慧济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1783)僧人能积扩庵为寺。光绪三十三年(1907)僧人德化请得《大藏经》,又经僧人文正大力建造,遂成巨刹。与普济、法雨共称“普陀山三大禅寺”。

  慧济寺占地面积二十余亩,建筑面积五千五百平方米,布局不规则,颇具江南园林特色。该寺山门简朴,上写“慧济禅寺”。天王殿与普陀山其它寺院不同,系硬山建筑。主殿大雄宝殿供奉释加牟尼佛像,两边侍立阿难与迦叶。大殿两厢各塑有十尊塑像,是佛教传说中的“二十诸天”,后两侧供观音及千手观音木雕像。大雄宝殿屋顶全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阳光下映出万道彩红,形成“佛光普照”的绮丽景观。寺内现存御印三枚,其中清乾隆六十年(1795)赐金印一枚,印文是“敕建南海普陀名山观音宝印”,嘉庆元年(1796)赐翠玉印一枚,印文是“南海普陀佛顶观音大士宝印”;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赐铜印一枚,印文为“敕建南海普陀禅寺观音宝印”。

普陀山慧济寺大雄宝殿

  慧济寺后门左侧有普陀山三宝之一的“普陀鹅耳枥”。该树从地表处分两杈并列长出,在一丈多高处又分两杈,往上再有规律地一分为二,故又称“夫妻树”。这棵树是二百多年前由缅甸僧人到普陀山朝拜时携来,目前为世界稀有植物。1932年经植物学家郑万均先生鉴定,认为是一新树种,定名为“普陀鹅耳枥”,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另有被誉为“佛光树”的新姜子木,也是稀有树种,好似一个报春的使者,每当春天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大士圣诞之日,它的嫩梢枝叶就披上金黄色的绒毛,在阳光里熠熠闪光,为佛国增光添彩。

  佛顶山是普陀山最高处,晴天四望,远山近礁,环列奔趋,遇山雨欲来,则白雾围绕山腰,渐至混蒙,云扶石都如青帆一片,出没云涛,充满诗意。历来有“不上佛顶,等于未到普陀”之说。华顶还可看到罕见的海市蜃楼和佛光。民国五年,孙中山与胡汉民等人乘“建康”号军舰,往舟山群岛视察,顺道登上了普陀山,看到了可遇不可求的海市蜃楼,并写下《游普陀山志奇》:“……纤回升降者久之,已登临佛顶山天灯台。凭高放览,独迟迟徘徊。”

  已而旋赴慧济寺,方一遥瞩,奇观现矣:则见寺前恍然大矗立一伟丽之牌楼,仙葩组锦,宝锦舞风,而奇僧数千。窥厥状,似乎来迎客者。殊讶其仪观之盛,备举之捷。转行近益僚然,见中有一大圆轮,盘旋极速,莫识其成以何质?运以何力?方感想间,急杳然无积,则已过其压处矣。既入慧济寺,丞询之同游者,均无所睹,遂诧以为奇不已。余脑藏中素无神异思想,竟不知是何灵境?然当环眺于佛顶台时,俯仰间大有宇宙在乎手之慨。而空碧涛白,煙螺数点,觉平生所经,无似此清胜者,耳闻潮音,心涵海印,身境澄然如影,亦既形化而意消。鸣呼!此神明之所以内通歟?民国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孙文志。”原墨迹挂于普济寺客堂,惜毁于十年浩动。

  由法雨寺到慧济寺需经香云路登高而上,全程有石级1088层,约二华里。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慧济寺住持文正,东监院庆禅募资砌石而成,路旁又设铁栏杆。一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沁人心脾。路西的青玉涧,自山顶至山麓,一带飘流,淙淙汨汨之声,时有所闻。过香云亭向前,有略呈方形巨岩矗立路侧,垂面上镌数尺见方四个大字:“海天佛国”,为明朝抗倭名将侯继高所书。“海天佛国”石上又叠一石,状如巨钟,高插青冥。石上有摩崖题刻“云扶石”三字。云扶石上有一小潭,如碗若钵,承受天露,日积月累,清冽不腐。

慧济寺最高处佛顶

陈友冰编写

参考资料:杜继文《佛教史》、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薛林平《中国佛教建筑》、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曹昌治、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佛教》、周维权《中国园林史》、陈友冰《《应用美学》、《文化专题电视系列片:中国寺庙》、互联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5151/721605642045.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历代皇帝金,元,明,清 明朝历代皇帝

金国历代皇帝金国[完颜氏]历代皇帝公元(1115-1234)公元1115年—1234年,共历九帝,统治中国北部120年。由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后在蒙古和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完颜

中国历代禁毁小说百部 中国古代禁毁小说

中国历代禁毁小说百部 第一类:狭邪类名妓忧怜风月无边,无愧品花宝鉴  浪子狎客奇技淫巧,堪称嫖客指南《品花宝鉴》《青楼梦》《九尾龟》《海上繁华梦》《海上花列传》《十尾龟》《花月痕》《比目鱼》第二类:艳情类帝王将相,淫风最盛,禁

科学网—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问题

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我们这个国家从两千多年的经济发展史来看,只要没有内忧外患,只要没有战争,用30年就会变得非常繁荣,用50年就会成为全球经济最强的国家。但往往在国家强大了以后,国家主义又要统治这个国家,然后民间经济就会被

声明:《中国历代高僧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五)》为网友戎马作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