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秦末汉初的人物,项羽总是神一样的存在,不过神总是需要人来衬托的,在我看来,宋义就是诸多牺牲品中的一个。
当年项梁项羽叔侄起义,带着吴中八千子弟兵过江打天下,凭着子弟兵的勇猛,凭借项梁的指挥得当,很快就拿下了不少地盘,也有不少英雄豪杰前来依附。这个时候有个叫范增的人出来指点项梁,项将军啊,之前陈胜打着楚国的名号起义,可他有了地盘之后,却自己当上了王,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现在因为您是楚国大将之后,才有这么多人向您靠拢,要想更进一步,您还是要立一个楚王后代才对。项梁接受了范增的建议,就找到了楚怀王流落在民间的孙子熊心,立他为楚怀王,自己号称为武信君。
从那以后,项梁的路就走的更顺利了,很多之前因为陈胜起义而称王的人,都向他臣服。除了这些,项梁在和秦军作战的过程中也是屡战屡胜。渐渐的项梁就产生了骄傲情绪,那情绪也就都显露在了脸上。
这时候我们的主人公宋义出场了,宋义很认真的对项梁进行了劝谏,武信君啊,打了胜仗之后,将领就会骄傲自满,士兵们也会懈怠,这就离失败不远了。现在我军就出现了得胜之后的症状,而秦军那头的人数可是一天天的增多,我担心您啊。
大家看看,宋义这分析的多么理性,而且说的多么直截了当,完全不会产生歧义和误会。
项梁那会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没有听从宋义的意见,不过也没有把宋义怎么着,只是派他出使齐国去办事。就在宋义去齐国的路上,他遇到了齐国的高陵君显,宋义一打听,原来高陵君是替齐国去见项梁。宋义就很好心的劝告高陵君,我劝您还是放慢一下步伐,因为武信君现在太骄傲了,我感觉他距离失败不远了。如果你慢慢的前进,说不定会躲过一劫,要是赶巧了,闹不好会丧命啊。
看来宋义对自己的判断是十分的自信,在劝谏项梁未果之后,他又极力想保住高陵君的性命。
(图)项羽
果然没有过久,项梁把手下的刘邦和项羽都派出去攻城夺地了,自己只留了不多的人驻守定陶。那时候项梁已经是秦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了,章邯发动了大规模的兵力向定陶进攻,结果楚军不敌,项梁战死。在解除了最大的忧患之后,章邯就移军北上去攻打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