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是同性恋吗
作为一个以诗歌著称的诗人,其诗歌其实也就是他的个人生活及性格的写照。而在20世纪这个以理论为据的时代,惠特曼的诗歌却引来了另一股新流——同性恋,这是为什么呢?
惠特曼(中)图片
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因为赞颂了同性恋之间的爱情而一度不曾被商家接手出版。于是,1955年他自费出版了《草叶集》的第一版,五年后又在这本诗集中加入了更加大胆奔放的诗歌,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本诗集,他本人也开始把这种直白的爱掩藏起来,把男性人称代词换成女性人称代词,遮掩这种同性之情爱。因此,有人怀疑惠特曼同性恋,那么惠特曼本人到底是不是同性恋?
要想知道惠特曼同性恋是不是真的,要追溯到特惠曼的童年。惠特曼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并且排在九个兄弟姐妹中的第二位,只能早早辍学,辍学后的他常常与码头工人、车夫等人一起过着漂泊式的生活。有人认惠特曼此时就已经对男人产生了异样的情感。剧史料记载,后来,即美国内战以后,名为彼得道耶——十九岁的马车夫与惠特曼相恋并相爱,而且两人还共建了家庭,并且在一起生活直到惠特曼离世。可是晚年时期,面对大众对他性取向的诘问,惠特曼却是不愿回答。
惠特曼对后人的影响巨大,不仅仅是他留下且流传后世的诗歌,还有他这种对爱情的追求,对爱的呼唤,对同性之爱的坦然和勇敢接受,鼓舞了这一群同性男女对爱情的真挚勇敢的追求,同时也是对世人眼光歧视的一种抨击!
惠特曼到底是哪国人
惠特曼是世界著名的诗人,他自费出版的《草叶集》让他声名远扬,但很多人却不知道惠特曼是哪国人。很多人都认为惠特曼是法国人,他的思想深得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的真传,但因此认为他也是法国人未免有几分牵强。也有人认为惠特曼是苏联人,因为他的脸上带有苏联名人惯有的络腮大胡子。当然,也有人认为惠特曼是美国人,独有美国人能够行事特立独行,并且开放自由。
惠特曼图片
关于惠特曼是哪国人,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其实,参考惠特曼自己的著作,便不难发现惠特曼实际上确是美国人。由于19世纪美国国情的原因,美国人们普遍希望追求民主自由,深得启蒙运动的要义,而惠特曼作为政务职员,甚至民主共和的利弊,因而他的思想也呈现出了美国人民固有的民主观念。此外,惠特曼对于性的开明态度也可以作证他是美国人。在惠特曼的生平介绍中,鲜明地写道惠特曼出生于美国纽约长岛,理当算作美国诗人。
之所以有很多人不知道惠特曼是哪国人,主要因为人们对他十分陌生,以至于人们会通过看脸而认定他是哪个国家的诗人。因其长相酷似苏联人,就此认定他是苏联人,这种说法已经遭到了众人的摒弃。此外,部分人说他是法国人也是不可取信的,启蒙运动虽对欧洲有重大的影响,但这不代表惠特曼本身就是法国人。
惠特曼浪漫主义特点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称文学当中的两大主义,作为美国著名诗人之一的惠特曼与浪漫主义又有怎样的渊源呢?
惠特曼图片
浪漫主义有几大特征,其中超现实主义就是这其中的一个,而惠特曼的诗歌特点就与超现实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惠特曼基本是靠自己自学而成才,在当时,荷马、但丁等人的文学作品对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者,因惠特曼出生于贫困的家庭,可是他却能够自学感兴趣的内容,并对自己的处境淡然看待,这也足以说明惠特曼的超现实主义思想是从那时就出现的。
惠特曼浪漫主义不仅仅结缘于此,浪漫主义的一大特点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极端的情感。在惠特曼的成名作《草叶集》中不仅大胆的以同性之爱作为素材,用词更是毫不避讳。加上他六年级就辍学后来便一直与码头工人、车夫等市井俗人生活,是非观与价值观也已经形成,爱憎比较分明,而具有浪漫主义的人大抵都有爱憎分明的特点,故此惠特曼浪漫主义不仅仅是机缘巧合,更多的是与成长环境有关。
另外,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一般都非常强烈,这一点与惠特曼的写作风格以及他自己的爱情是完全符合的。虽然惠特曼极力洗清自己的性取向,甚至向外界透露自己有情妇和私生子,可是后人还是从蛛丝马迹中找出了与惠特曼相识相恋并且一直携手走到最后的同性伴侣——马车夫皮特,这足以说明惠特曼情感的专一。惠特曼浪漫主义并不完全是巧合,除去无法选择的成长环境,更多的其实是他自己对情感的尊重与专一的特性造就了他的浪漫,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留下著名的诗集以供后人欣赏。
为什么说沃尔特惠特曼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诗人
沃尔特·惠特曼被称为“诗歌之父”,由此可见,他在诗歌上的造诣非常深厚,但是他却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诗人,那么,为什么沃尔特·惠特曼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诗人呢?
沃尔特惠特曼图片
为什么沃尔特·惠特曼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诗人还要从他的著名诗集《草叶集》说起。《草叶集》是惠特曼的一大名作,这一诗集不仅在内容思想上有所超前,连诗歌的基本格式也被打破。可是改过的格式完全没有规律可循,大多是长句,加上惠特曼只上过六年学的背景,许多人都带着有色眼镜,认为他的诗歌是粗俗的。可是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惠特曼虽然上的学不多,可正是因为他早早步入社会,极早了解了生活的疾苦,加上做过书童、报纸印刷、小工等等工作,这都极大的拓展了惠特曼的阅读面和生活经历,而这样才能让诗人赋予诗歌最真挚的感情。
论诗歌内容,惠特曼自从辍学过后就一直与码头工人和车夫这些低等职位的人们一起生活,见多了社会对这些底层人的不平等以及对他们权利的制约,因此他在《草叶集》中写了大量呼吁民主的诗歌;后期的惠特曼更为大胆,甚至将同性之间的爱也融入到了诗歌之中,这在十九世纪的文学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而那些评论家更是因此对惠特曼褒贬不一。也正是因为惠特曼的思想超前才使得他一直颇受争议。
纵观惠特曼的一生,可以知道他确实是一位桀骜不驯的诗人,他不拘于方正的规矩,富有创造力,并且对世俗有自己的主观看法,甚至不惜牺牲声誉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甚至认为爱是平等的,是可以跨越性别的,这在当时甚至现今社会都是比较超前的思想。如此看来,惠特曼的确打开了诗歌的新大门,从以上种种来说,这也不难看出惠特曼为什么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诗人了。
爱默生与惠特曼的关系
爱默生是被称作“美国文明之父”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惠特曼则是被称作“诗歌之父”的著名诗人,而且爱默生长惠特曼16岁,那么二人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爱默生图片
首先,从职业上来说,两人同样是诗人,可是却不是同辈之人。据说,惠特曼在第一次出版他的诗集《草叶集》之前就写了一封信给爱默生,而关键是,爱默生不仅用他独特的热情回信给了惠特曼,更是认真的阅读了惠特曼的作品,并给予了中肯的评价,虽然当时他并不知道惠特曼是谁。所以,爱默生与惠特曼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同道中人。
但是尽管如此,二人的家庭背景却是完全不同。爱默生出生于较为富有的牧师家庭,八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此后直到成年,爱默生都由母亲和亲戚抚养长大。在九岁那年,爱默生就被送去学校进行正常的学习。在校期间,他一直阅读大量的有关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大大拓展了视野,为他后来的哲学思想和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反观惠特曼,出生于贫困家庭,因为家中兄弟姐妹过多,所以不得不早早辍学打工,但是惠特曼也一直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他十分喜爱荷马、但丁等人的作品,后来也因为做过报纸的编辑排版,得以有机会拓展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尽管二人所在的家庭背景不同,可正是由于都对文学的如痴如醉,二人才得以结识。对惠特曼的《草叶集》,爱默生给了不低的评价,从这一方面来说,二人对惠特曼所表达的自由的追求是相似的。之后,爱默生与惠特曼相识,成了同盟好友。
对惠特曼的评价是什么
关于对惠特曼的评价,人们总结了两点:自由与民主,也正是因为这两点,早在十九世纪的美国,他就被称作“诗歌之父”。而惠特曼之所以追求并呼吁自由的真正原因是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的。惠特曼出生于拥有九个孩子的贫困家庭,排名第二的他早早便辍了学,打各种小工来赚取津贴补贴家用。
惠特曼图片
所以对他而言,自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东西,在后来的自学过程中,他发现不仅仅是行动上的自由被限制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自由被局限了。在十九世纪,惠特曼历经了许多战争,曾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而即便是这种时期,他却依旧致力于对战争中受伤战士的救济,这是他追逐于人道主义伦理素养自由的表现。
第二个便是民主。出身并不是上流贵族的惠特曼自小就是和车夫、码头工人这些底层民众一起生活的,而他也从小就辍学进入社会,他先后卖过报纸、做过学徒,深知社会的残酷性,也深知身份对于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性。但是纵观历史,上流贵族的后代永远是贵族,而车夫的儿子也永远是车夫,世世代代无穷尽,这时就体现出了民主的重要性。
以一名普通民众的身份来呼吁民主,提出权利的平等,这本就是十分艰难的,但惠特曼的一生都在致力于这件事。即便是在1873年,也就是惠特曼54岁时,依旧执着于他的民主思想,而在他的诗集《草叶集》中,也充分表现了他的民主思想。很多人对惠特曼的评价都是从他诗歌出发的,从他的诗歌中可见其人、其性格,而在他的诗歌中基本就可以看到这两点:自由与民主。所以在后人眼中,惠特曼是一名对自由和民主不懈追求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