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崔液·上元夜“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滴漏箭壶不要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今夜京都城门要一直敞开直到天亮呢!哪户人家看见月色能够闲坐?什么地方听说观灯不跑去看?以两个反问句结尾表示倾城出动,也让人回味无穷。 2.唐·卢照邻·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异乡游子于重阳日思家。九月初九我与友人登高眺望山川,归家的心思愿望像烟雾积聚不散。在他乡异地共喝祈福的金花酒来排遣愁绪,天上鸿雁南来我们更同感离家万里的悲伤。诗人与王勃、邵大震同题而作。 3.唐·王勃·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表现佳节思亲之情。九月初九重阳节我们登上望乡台,在他人地方借他人筵席举杯送客。我的内心已经饱受客居南方的痛苦,无知鸿雁为什么还从北方跑来南方?重九登高,思念亲人,客中送客,愁思倍增。无理问雁,更显情切。 4.唐·邵大震·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行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重九思亲。九月初九在玄武山上远望长空,秋水秋天之间黄昏时风儿吹过。北来的雁排成一行向南远远飞去,离家的人几次三番徘徊在菊花丛。南飞的雁当春暖花开便回北方老家,而异乡游子却归期难卜,故不禁徘徊再三。 5.唐·沈佺期·北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表现人生短暂富贵无常。北邙山头之上堆着座座坟茔,坟茔千年万载对着洛阳高城。城中从早到晚歌声钟声不断,山头之上只听到风吹松柏声。诗人把“坟茔”与“洛城”、“歌钟声”与“松柏声”互相映衬就让人自然陷入深思。 6.唐·杜审言·赠苏绾书记“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另类的送别。知道你本来官书写得文采优美,却为什么要投身军队远赴北疆?佳人该在楼中按日计算归期,燕支山虽好但请勿超过一年!一二句先答后问,用赞美写倾慕难舍之情;三四句自己盼他早归的想法让他的妻子说出。
7.唐·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流放途中即景抒情。今春想起往昔在春日园林游玩的快乐反觉悲伤,今年春天花开鸟鸣使我更加感到在边疆的哀愁。特别怜惜那个来自京城的人往南流放,他比不上湘江的水幸运能够向北流去。诗人曾被流放最南端的峰州。
8.唐·张汯·怨诗“去年离别雁初归, 今夜裁缝萤已飞。征客去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牵挂远征的丈夫。去年与你离别大雁刚从南方回来,今夜裁制衣裳萤火虫已到处飞舞。远征的丈夫走后音讯断绝,不知往何处寄出御寒的冬衣?从分别到今夜,已一年多没有消息,冬衣制成也不知寄往哪里? 可见闺中征妇愁怨之深。 9.唐·郭震·野井“纵无汲引味清澄, 冷浸寒空月一轮。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由井所处有宜与不宜使人知所自处。虽然没有井绳但水质清明澄澈,井中清冷地浸着空中寒月一轮。如果开凿地正当交通要道,便要你经常救助往来的人。井水虽好,而处野外,只是无用的野井;若处要路,便成众人所需的好井。 10唐·郭震·惜花“艳拂衣襟蕊拂杯,绕枝闲共蝶徘徊。春风满目还惆怅,半欲离披半未开。”为花的凋零而惆怅。艳丽的花蕊拂过衣襟和酒杯,我绕着花枝与蝴蝶一起徘徊。虽然满眼春光我还感到惆怅,因为一半未开时一半要凋零。诗人花开而喜,花谢而悲,他未必不懂花开花落本平常,只是身处具体场合,难免感情用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5251/66192495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