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以来股价表现一直平平无奇的千山药机(300216.SZ),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第二季度股价却实现翻番,涨幅位居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前十。
千山药机股价飙升的故事肇始于2014年3月14日的一纸公告,这家主营注射剂生产设备的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间发布公告称,将对湖南宏灏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宏灏基因”)进行部分股权收购并增资控股,进入当下热门的基因检测领域。
截至收购公告前尚未投产、也没有任何营业收入的宏灏基因受到如此热捧,关键在于其获得的两项准入许可。
千山药机公告称,宏灏基因于2012年10月29日获得全球“第一个(以获取国家级产品注册许可为准)”、国内“独家”的“高血压个体化药物检测基因芯片”(下称“检测芯片”)产品注册许可证;该产品于2014年1月份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下称“国家卫计委”)的技术准入审查许可,获批进入《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2013 年版下称“《目录》”)。
而上述两个许可在2014年2月9日国家食药监局25号文件发布后,成为国内从事临床应用基因检测必须具备的两个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同时具备这两个许可的,即使正在应用,也必须立即停止。
由于目前全国范围基因检测市场中,同时拥有上述两项许可的企业屈指可数,且在高血压领域宏灏基因又是独家,这则短短的公告给予投资者巨大的想象空间。4月4日,股票复牌后,千山药机股价力克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带来的不利影响,节节攀升,从停牌前的11.88元一路最高上涨至26元上方,第二季度末收于25.03元/股;静态市盈率则从股价启动上涨前的25.6倍膨胀至53.9倍,反映了市场普遍乐观的预期。
然而,宏灏基因相关产品技术是否真的成熟?业务前景是否明朗?背后操盘的又是什么人?这些问题的答案才是千山药机股价后市能否继续保持坚挺的关键。遗憾的是,当《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上述这些问题尚无法得到肯定的回答。
打折的准入许可 未通过的专利
根据公告,千山药机将通过收购股权并增资的方式,最终对宏灏基因控股53%。宏灏基因是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基因导向下个体化用药领域的为数不多的院士产业转化平台,主要产品是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芯片,并拥有“用于恶性肿瘤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突变检测的基因芯片”和“焦磷酸测序法检测CDA基因多态性的试剂盒及方法”两项专利。
据公告描述,在患有相同疾病的病人当中,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型存在差异,不同人对同一种治疗药物的剂量耐受度是不同的,如果只是按照常规剂量开药,耐受度低的病人很有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对病人进行基因检测后,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基因型资料实施给药方案,“量体裁衣”式地对病人合理用药。
公告称,应用于临床个体化用药的药物作用相关基因检测凭借其在改善临床用药方面的显著效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其市场规模正在逐渐壮大,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基因检测领域的第一增长极。
千山药机称,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基因检测业务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宏灏基因具有核心的基因检测技术,该部分新业务的注入将充实千山药机医疗器械品种,增强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实力,使千山药机的产业战略格局更加完善,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将公司做大做强。
正如袁隆平之于隆平高科(000998.SZ),奠定宏灏基因在国内基因检测领域领先地位的则是周宏灏。周宏灏为中南大学药理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持有宏灏基因20%的股权(千山药机增资后持股比例降为16.22%),更重要的是,宏灏基因的主要产品及专利均因周宏灏而存在。
公告称,周宏灏院士发现和阐明了遗传因素引起药物种族和个体差异的若干现象和机制及其规律,建立了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遗传药理学理论体系,并启动了以遗传药理学理论为基础的“量体裁衣”个体化药物治疗时代。
周宏灏在高血压病个性化用药领域的研究成为宏灏基因的基石。2009年1月,周宏灏在名为“用于高血压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突变检测的基因芯片及其应用”的专利申请说明书(下称“专利说明书”)中表示,目前高血压药物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现象,其发明产品可“方便、快捷、系统地检测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基因突变,确定药物反应性”。
简而言之,周院士在这项专利中做了两件事情:首先是从临床研究中筛选出与常用5类降压药的反应性相关的13个基因突变位点;其次是在已经有的常规检测法和权威检测法之外,设计了针对上述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检出特定的基因突变位点。
然而,国家食药监局网站上关于宏灏基因检测芯片注册许可证(下称“注册许可”)的信息则显示,13个基因突变位点中只有5个获得了注册许可,可进行检测;另外,《证券市场周刊》记者从国家卫计委网站上获得的《目录》也显示,也只有上述5个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被纳入了《目录》。而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目录》规定以外的检验项目。
按照周院士在专利说明书第8页的总结,上述5个基因突变位点覆盖了3类降压药,另有两类降压药的反应性无法通过对这5个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获知,这两类降压药分别为钙拮抗剂和利尿降压药。而根据周院士在专利说明书第4页给出的降压药市场份额数据,钙拮抗剂和利尿降压药的合计市场份额达到45%(其中钙拮抗剂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2%,份额位居第一),其他3类降压药的合计市场份额为48%。
对于专利覆盖范围超过最终许可范围的情况,一名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的业内人士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专利申请人通常会尽可能多地扩大专利覆盖的内容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尽管最终应用的往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然而在周院士的案例中,占市场份额最大的降压药,其药物反应性居然因为相关基因突变位点被注册许可和《目录》排除在外,无法通过检测而获知。而千山药机在相关公告中对此只字未提。进一步考察专利说明书,与钙拮抗剂反应性相关的实际上只有1个基因突变位点CYP3A5*3,其余7个未纳入注册许可和《目录》的基因突变点,6个只是与市场份额最小的利尿降压药有关。
为何国家食药监局在颁发的注册许可中没有纳入对CYP3A5*3的检测?一种可能性就是对CYP3A5*3检测的注册申请实际上并没有随同其他5个基因突变位点一起提交,监管部门没有收到申请,自然也无法对其授予许可。如果是这种情况,宏灏基因是出于何种原因选择留下CYP3A5*3不申请呢?未来是否会对千山药机不利呢?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查询发现,已有一位名为刘辉的自然人为“一种检测CYP3A5基因多态性的试剂盒及方法”申请专利,申请时间为2013年9月22日,比周院士的专利申请时间晚了6年,2014年1月8日,该专利申请已经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目前为止,公开信息未显示其是否已获得专利授权。这项专利申请对宏灏基因检测芯片产品的影响还无法评估。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对CYP3A5*3检测的注册申请已经提交,但没有获得监管部门的审查通过。如果是这种情况,没有获得通过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周院士的解决方案存在瑕疵?
上述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高血压是一种多成因的疾病,如何准确用药一般很难直接判断。采用基因检测方法判断出如何用药,理论上不是没有可能,但需要长时间的临床研究,积累庞大数量的数据来检验其可靠性,这个周期在美国一般是5-10年,通常还伴随着巨额的科研投入费用,规模动辄在千万元乃至亿元人民币的级别。
与此同时,根据该人士的经验,国内高校的实验小组每年能够拿到的经费一般只是几百万元的量级,不可能完成一种成熟治疗手段的开发,尤其是针对高血压这样的大病,顶多只能做出一些初级的结果,要进入到很成熟的阶段,必须通过采集大量的样本、做大量的实验,这个是一般的高校实验组甚至大部分企业所无法承受的。
该人士同时指出,在基因检测的应用领域,国内的技术水平一般跟在美国之后,而且还会慢上几年。监管方面的态度整体是趋于谨慎的,一般国外应用成熟的技术,没有太大问题后,才会选择在国内放开。
周院士在专利说明书中曾提到美国罗氏公司于2005年推出的一种基因检测产品,不过周院士认为,该产品虽然可以检测多达28个基因突变位点,但其中仅有一个位点与降压药的反应性相关,在指导高血压个体化药物治疗时“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周院士充满信心地表示,其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周院士在评论美国罗氏公司产品时还提到,“在长期的高血压治疗过程中会用到多种药物,因此需要对高血压药物治疗相关基因进行系统的检测”,但宏灏基因获得检测许可的基因突变位点数量却不到系统检测所需的一半。
而对于此次收购,宏灏基因拥有的“用于恶性肿瘤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突变检测的基因芯片”和“焦磷酸测序法检测CDA基因多态性的试剂盒及方法”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是千山药机公告中的一大亮点。这两项专利原来都归属于周院士个人所有,2014年2月份周院士将两项专利都转让给了宏灏基因。然而,这两项专利与宏灏基因最引以为豪的两项关键准入资格所在领域——高血压治疗并没有关系。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显示,宏灏基因检测芯片产品所依赖的周院士专利——“用于高血压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突变检测的基因芯片及其应用”(即前文专利说明书所对应的专利,2009年2月6日该专利的权利人由周院士变更为宏灏基因)于2009年3月4日公告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但2012年3月21日公告信息显示,该专利被驳回(驳回原因无法查询),这也意味着周院士的高血压个体用药相关基因检测法未得到国家授权。
由于专利内容已经公开,理论上任何机构或个人都可以拿来使用而不构成侵权。
医院配套难跟上成为制约瓶颈
从另一角度而言,即便只能覆盖3类降压药,宏灏基因凭借两项关键的准入许可,短期内似乎不必担心会有其他竞争对手加入。然而在产品之外,医院配套能否跟上将成为决定产品前景的关键因素。
中国卫生部(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前身)于2009年11月发布《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基因芯片诊断技术提出了技术门槛要求,该规范对医疗机构提出的门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条目:
三级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检验科诊疗科目,有涉及生物安全的样本采集和处理的相应安全等级的,经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验收合格的临床基因扩增诊断实验室;
有专用的样本核酸提取和模板制备操作室、扩增和杂交操作室,并配备相应的专用仪器设备,有专用的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室(区)及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
具备样本保存和基因芯片贮存的基本条件。应配备数据保存及保证数据安全的软、硬件设施,相关数据保存不少于5年;
医院设有管理规范、运作正常的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基因芯片诊断技术临床应用伦理委员会;
有至少两名具备基因芯片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的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规范对医疗机构人员提出的门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条目:
对基因芯片检验人员:
检验医学等医学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本院在职人员;
具有一定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及3年临床检验操作经历,熟练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
经过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相关检测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对基因芯片诊断人员:
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的相关专业的本院在职医师;
有8年以上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过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可见,监管部门对于医疗机构开展基因芯片诊断,从机构到人员都设定了严格的要求,全国范围内能够达到上述要求的医疗机构恐怕寥寥无几。如,2010年12月16日《云南日报》的一则报道显示,截至彼时,云南省全省仅有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通过了卫生部的技术审核,获得了进行基因芯片诊断的资格认证。
2011 年5月份,卫生部发布通知,允许医疗机构只要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审核,即可开展基因芯片诊断技术,不再像之前要求的那样需要得到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验收合格。
该法规发布后,获批的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数量较以往大幅增加,《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网站上查询到,上海市目前获得临床基因扩增检测准入的医疗机构共有74家,但获批基因芯片诊断资格的医院却很少。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上海市拥有基因芯片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仅有杨浦区中心医院和第一妇婴保健医院两家,而且没有其他医疗机构申请该资格。
由此可见,未来数年内有资格开展基因芯片诊断的医疗机构数量能否快速增加,仍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和前述专利问题一样,千山药机在公告中对产品市场拓展受医院配套制约的风险同样只字未提。
宏灏基因操盘手黄庆玺
面容清俊的黄庆玺,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商业嗅觉。1994年,还在读大二的他创办了桑瑞商务拓展有限公司,成为湖南大学生中首位在校创业的学生。
《长沙晚报》2008年10月26日文章《“雨花创业之星”20强人物榜》对黄庆玺进行了如上介绍。报道称,“通过10多年奋斗,他将公司发展成为总资产近1亿元,净资产7200余万元,目前湖南省规模最大、生产设备最好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材的生产基地。”
不过在2006年第三届“湖南青年科技创业奖”候选人的评选中,黄庆玺的创业时点却推后了两年。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公示的候选人事迹介绍称,1996年大学毕业后黄庆玺创办湖南桑瑞商务拓展有限公司,致力于专业媒体经营,营销策划,创意设计;后“把握未来,投身于纳米生物医疗领域……不断扩大营运规模,不仅成功开创全国省市分公司,更成功收购湖南湘佳医用器材有限公司,筹建安信纳米医用器材生产基地,完成了企业集团化的组建工作。”
此时黄庆玺的头衔包括:湖南桑瑞商务拓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安信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信纳米”)董事长兼总裁、湖南湘佳医用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最终,黄庆玺顺利地获得上述奖项(共10人得到此奖项,候选人为20人),新增了一项响亮的荣誉。
相关公告显示,黄庆玺从2004年起一直从事生物医疗产业的投资,除了担任安信纳米董事长外,在公告发布时还担任湖南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目前已不再担任)、湖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常委和湖南省委统战部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秘书长。
千山药机发布的宏灏基因评估报告(下称“评估报告”)显示,黄庆玺控制的安信纳米于2008年12月承接浏阳市工业园管委会下属企业转出的宏灏基因60%股权,此时周院士持有另外40%股权。公告未透露安信纳米接盘时的对价,作为参考,浏阳市工业园管委会下属企业早在2004年8月以180万元出资参与设立宏灏基因,获得60%股权,而宏灏基因的注册地就在浏阳市工业园。
2009年3月下旬,安信纳米在先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接连两次对宏灏基因增资,累计注资1485万元,安芯纳米持股比例膨胀至93.3%。此前于2009年3月4日,已经被周院士转让给宏灏基因的高血压个体化药物基因芯片专利申请被通知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2009年4月,周院士通过另一项属于其个人、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技术向宏灏基因进行增资,对应无形资产评估价值为2535万元,这项专利技术同样与个体化药物基因芯片有关。此次增资后,周院士的持股比例一下子反超安信纳米,从3月末的6.7%扩大至61.5%,这是周院士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获得宏灏基因的控股权。
然而这种局面只维持了一个月,2009年5月,安信纳米以对长沙制药三厂70%股权向宏灏基因增资1665万元,同时引入其他小股东,变更后安信纳米重新获得控股权,并维持至千山药机收购之前。
截至2014年1月31日,安信纳米持有宏灏基因52.5%股权,周院士持有20%股权。浏阳工业园管委会下属企业也重现在股东名单中,持股2.50%。黄庆玺因持有安信纳米63.5%股权,间接持有宏灏基因33.3%股权。
2009年8月,黄庆玺在长沙市华菱大厦21层安信纳米的办公室设立了宏灏基因长沙个体化药物治疗咨询指导机构,自己任负责人。在这个多功能的办公室里,黄庆玺还经营着 “医械通俱乐部”等其他多项业务。
打开医械俱乐部(下称“医械通”)的网站,尽管其自称为“医械行业一站式系统集成服务平台”,但记者发现,这更像是当地医械行业的一个融资平台。在网站首页的显著位置上,是一幅对“医械好融通互助基金”的推介广告。广告文字称,该互助基金为医械通会员企业提供纯信用、无抵押的融资贷款服务,主要满足医疗器械产业链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资金需求。在广告的右侧,一个名为“获批企业公示”的栏目,反复滚动着一些当地企业的名字和其从互助基金获得贷款的金额,每个企业的获贷额一般在100多万元左右。
在医械通的网站里,可以查找到在华菱大厦21层办公室发生的许多故事,其中就有几则在别处无法了解到的与宏灏基因相关的消息。
2014年4月22日,也就是千山药机收购并增资宏灏基因的公告发布一个多月后,长沙市人大副主任、长沙市老年协会执行会长彭可平和创投健康产业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到访华菱大厦21层办公室,黄庆玺以中部生物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医械俱乐部主席的身份接待宾客,“共同探讨宏灏基因创新商业模式‘产品+服务包’”。所谓“产品+服务包”,黄庆玺解释,指宏灏基因全球首个高血压个体化基因芯片+中部生物谷提供的私人定制服务系统解决方案,整体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建议、分析遗传缺陷构成及发病原理、健康饮食方案、中医保健疗法及健康计划等服务。黄庆玺表示,将以“血压康”命名这一套产品和服务。
黄庆玺还特别强调了宏灏基因具备的两个关键准入许可优势,并预计“在3-5年内进行30-50个批号的注册,实现10-20个基因技术相关公司的并购”。
5月9日,黄庆玺又在华菱大厦21层接待了北京金鸿泰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行人,“商讨投资成立宏灏基因全资子公司,与宏灏基因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并购基金)”。
时隔不到20天,黄庆玺对宏灏基因的壮志雄心似乎更加高涨了一些,这次他对来访人士表示,“宏灏基因将在1-2年内实现10-20个拥有基因核心技术相关公司的并购,并购资金预计在一个亿左右。等并购落实后,宏灏基因将为并购企业推出‘血压康’这一新型产品。”
对于合作细节,黄庆玺建议,“新金鸿资本可以持股的方式进入。宏灏基因主要是负责无形资产的输出,新金鸿资本按照一定的比例实现并购过程中资金的配比与供给。”
令人疑惑的是,在千山药机宣布收购并增资后,安信纳米持有的宏灏基因股权已经下降至17%,与周院士的16.2%相当;千山药机拥有控股权,持股52.6%。不再具有实际控制权的黄庆玺如何能代表宏灏基因进行合作谈判?另外,黄庆玺对宏灏基因的“规划”看上去具有较大随意性,而周院士在两则消息中也从未露面。
2014年6月24日,千山药机再次公告,拟以4248万元继续收购宏灏基因其他27.2%的股权,其中包括安信纳米让出的15%。转让完成后,千山药剂持股比例达到79.7%,周院士持股比例不变,保持在16.2%,安信纳米持股仅剩2%。这意味着黄庆玺已经基本退出宏灏基因。
此前第一次股权收购中,千山药机已经向安信纳米支付2898万元现金对价。本次收购中,安信纳米虽然名义上获得2346万元现金对价,但直接能收到的只有446万元,其余1900万元安信纳米“授权受让方(即千山药机)直接支付给宏灏基因,作为转让方(即安信纳米)应付长沙制药三厂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金”(评估报告中提到,在千山药机第一次收购宏灏基因股权以前,交易双方已经达成协议,宏灏基因将全资子公司长沙制药三厂100%股权转让给安信纳米,安信纳米之后有义务将长沙制药三厂的土地和厂房租给宏灏基因作为生产基地使用)。
这意味着,长沙制药三厂转了一圈以后,又回到安信纳米手中,安信纳米在入局宏灏基因的过程中,有记录的投入资金约为1665万元,“离局”时获得2792万元,增值67.7%。不过与黄庆玺描述中宏灏基因能够产生的价值相比,1100多万元的收益似乎显得太少了一些。对于黄庆玺这种已经沉浮商海20年的老手,精打细算应是早已熟稔于心的本能,不到3000万元转卖了宏灏基因的控股权,是否就是他心目中宏灏基因真实价值的反映呢?
但对于千山药机而言,宏灏基因给其带来的价值则远超过这个数字。2014年6月30日,千山药机每股股价收盘报25.03元,对应市值46.2亿元。而4月4日,公司股价复牌以前,股价为11.88元,对应市值21.9亿元。整个二季度,由于收购并增资控股宏灏基因,千山药机市值膨胀了2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