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曾任蜀国军师、丞相,受封为武乡侯。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27岁的诸葛亮经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又经刘备“三顾茅庐”的一番“隆中对策”后,被恳请出山,投身于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足智多谋:用激将法说服孙权,实现孙、刘结盟,赤壁败曹,形成三国鼎立之势;施以“占据险要,徐图发展”的战略,使刘备称雄西蜀;采用“攻心为上”的方略,七擒七纵孟获,一举平定南中;以及奉行“治戎讲武,足食足兵,出师有名”统一中国的军事战略方针。以至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是谋略与智慧的化身。然而他也一再失误,为实现“隆中对策”中的“图取中原”的方略,连续实施了长达8年之久的5次北伐,次次都不克而还,终至积劳成疾,病亡五丈原。
1、错用将 街亭失守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1月,诸葛亮领兵北上,丞相司马魏延建议兵分两路:即一路由精兵取子午道(从关中直达南通汉中的通道)袭击长安;另一路大部队从斜谷道(今陕西眉县西南,为秦岭太白山170里长狭谷的北端部分)出击咸阳。诸葛亮认为魏延傲才不驯未采纳,坚持采取“稳扎稳打,先夺取陇石,再相机进图关中”的战略方针。为实现此方针,他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扬言出兵斜谷,进攻关中,并使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为疑兵进驻斜谷,吸引魏军;亲率主力6万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西汉水北岸地区)。诸葛亮的出其不意,达到了一举掠取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等陇西广大地区的第一中间目标,取得了下一步发展进攻的战略据点。蜀军的行动大出魏军所料。曹睿急忙坐镇长安,并调张督步骑5万西拒诸葛亮,调大将曹真守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南)。
2月,诸葛亮在西城(今甘肃西和县)得知魏军5万前来拒战,乃遣参军马谡、裨将军王平、督将军李盛和黄袭等为前锋,疾趋街亭(今陕西清水县北)以堵塞陇坻西方隘口,另以将军高翔屯柳城(今陕西清水县北)为其翼。大将军魏延曾自告奋勇请当先锋,但诸葛亮对魏存有戒心,“违人拔谡”。
街亭,位于渭河与麦积山(今甘肃天水东南)之间,是由陕入陇的要隘,地位极为重要。马谡等率军到达后没有贯彻诸葛亮的意图,认为街亭是山僻之险,魏军不会前来攻取,只有街亭侧面的一个高地才是天赐之险,“居高视下,势如破竹”。对马谡违背主率意图的决策,王平进行了多次的劝说,依然无效,只得请马谡分拔部分人马另立据点,成犄角之势。马谡拔给王平千余人马后,自率大军安营扎寨。张大军一到,便直逼山下,把马谡层层围住,马谡多次冲击无效,军中断水,军心浮动,在魏军的威胁下。有的开始投降,马谡控制不住局面,只好突围逃跑。王平鸣鼓自恃,张恐有伏兵,不敢相逼,王平才得以收拢残兵退回。
魏大将军曹真见诸葛亮败退,随后收复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同时估计诸葛亮可能会改从陈仓方向进攻,便令郝昭等率兵在陈仓抢修城郭,准备坚守。
街亭失守表现了诸葛亮在用人上的重大失误。他不使用既有作战经验、有胆有识又有勇有谋的魏延,却用了一个长期从事地方行政事务、从未带兵打过仗、空有一套书本理论、连最起码的军旅实践和作战经验都没有的马谡,“好论军计”、“言过其实”,且刘备早已对其存有戒心。诸葛亮事后也认为:“街亭之败不在其他,而在选人不当。”
2、误料敌 陈仓受挫
诸葛亮败回汉中后,及时对军队进行了整顿,厉兵讲武,以为后图,半年多后,即建兴六年(228年)11月,诸葛亮得知魏发动三路大军东下攻吴,认为关中虚弱,便决定再次举兵击魏。
当时,蜀群臣大多数认为要吸取街亭失败的教训,魏不可伐。但诸葛亮却极力阐明攻魏是先帝之托,王业不可偏安,强调“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于是12月3日,诸葛亮率兵沿故道(今陕西凤县)、散关路线进攻陈仓。
陈仓地形险要,是蜀军伐魏的必经咽喉要道。正如诸葛亮所说:“陈仓西北是街亭,必得此城方可进兵。”魏将郝昭依托陈仓天险,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还在陈仓口筑起一城,深沟高垒,遍排鹿角,十分严谨。先锋魏延率军猛攻数日,仍不能破城。
为打破僵局,诸葛亮采取政治诱降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方针,曾派郝昭的同乡两次向其喊话劝降,均遭拒绝。诸葛亮自恃拥有数万精兵,而郝昭只不过千余人马。且援军又不可能很快赶到,于是便决定对陈仓展开强攻。
蜀军起初用云梯攻城。郝昭发射火箭。烧毁云梯,登城士兵均被烧死或摔死。蜀军继而用载重冲车攻城,郝昭令士兵运石凿眼,用绳子拴着石盘上下飞打,冲车皆被打坏。蜀军又在城外搭起高架向城内射箭,用土填堑,企图直接登城,郝昭则在城墙内加修一道城墙防护。蜀军改挖地道攻城,郝昭也在城内挖地道截击。这样昼夜不停,针锋相对激战了20余天,郝昭的援军赶到,蜀军弹尽粮绝,只好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