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阳渐渐升起,整个纳木措一幅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地睁开眼。随着太阳的缓缓升起,纳木措的蓝从暗色变成鲜艳的蔚蓝色。犹如宝石般熠熠生辉。纳木措的湖是念青唐古拉山冰雪融化后积聚形成。在西藏古老的神话中,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不仅是神山圣湖,更是对生死相依的恋人。雪山、湖水,它们交融在一起,远远望去,分不开彼此,让人生生心疼。每天,朝圣的妇女带上木桶来此打水,都会静静地矗立一阵,此情此景,一定会勾起她们诸多想象与回忆……
法舞是一种粗扩、豪放的表演。它的突出特点是通过面具,形象地介绍人物身份、善恶角色,而不需要通过语言。随着乐队的伴奏,演员们一会儿欣喜若狂,一会儿焦躁不安,一会儿又得意洋洋。法舞借鉴了民间舞蹈的风格,展现了高原民族宽广的胸怀,豪爽的气质,以及人民嫉恶如仇、淳朴善良的性格。
神舞,藏语叫羌姆,又译称“金刚神舞”、法舞。相传莲花生在建造桑耶寺时,编创了金刚神舞,为藏传佛教神舞的开端。神舞是藏传佛教僧侣们表演的一种独特的宗教舞蹈,只有在寺庙举行特定的祭神仪式时,才会向公众演出。由于和神灵鬼怪密切相关,神舞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动作灵活多样,如同跳舞一般,也有人将这种宗教仪式,称为跳神。
僧人们精湛的舞艺并非一日之功。神舞大会是逐鬼节的重头戏。在腊月二十九正式上演前的一个月,僧人们都要在寺庙的一块像麦场一样圆形平坦地面练习法舞。临近法舞大会的时候,还会举行一场不带面具的彩排。这一天,担任各种舞蹈角色的僧人身着平日绛红色大氅舞动起来。
五千年前,在古老的印度,高僧们为追求进入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经常僻居原始森林,静坐冥想。在长时间单纯生活之后,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再从生物的生存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逐步地去感应身体内部的微妙变化,于是人类懂得了和自己的身体对话,从而知道探索自己的身体,开始进行健康的维护和调理,以及对疾病创痛的医治本能。几千年的钻研归纳下来,逐步演化出一套理论完整、确切实用的养身健身体系。这就是瑜伽。
每年夏末秋初,农妇们要将大量的新鲜草或者作物收割后的秸秆等物收集储存在这个高高的木架上。整个漫长的冬天,牲畜们要靠这些干草过活。农妇们将干草搁置在木架上面,一来可以防止干草被雪水浸泡后受潮变坏;二来每当牲畜进食的时候,藏族妇女会将架子上的干草抖下适量喂食。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牲畜每天的食用量,以确保整个漫长的冬天牲畜都有食物。
藏族妇女在打酥油时,两手握住木柄,把“甲洛”压到桶底,然后松手,任凭浮力把“甲洛”缓缓托起来,这样要反复近千次,酥油才从奶中分离,浮于表层。这时,要小心地把酥油捞起,把粘在桶壁上的油点捏出,一起放入盛凉水的大盆里,在凉水中用两手反复捏、攥,直至将酥油团中的杂质——脱脂奶除净为止。
珠峰大本营是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必经之地,也是珠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唯一向游客开放的景区。1978年,一条全长110公里、路面宽3.5米的四级砂石路,从中尼公路318国道边绵延至珠峰脚下的珠峰大本营,这条路被称作“珠峰公路”。30年来,这条路引领无数人从千里之外来朝拜珠峰。这是一条真正的天路。
藏北最美的是湖。这里有中国最密集的湖区,湖水的味道是咸的,也是五彩缤纷的。它们深深浅浅,不仅每个湖各自不同,就算同一个湖,在一天之中也是变化万千。
在藏区随处可见转经的人,藏族同胞随身携带着转经筒,一有闲暇,便转动经筒,转山、转湖、转寺院。藏族同胞有自己的人生观,他们不注重现实生活的物质享受,而是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祈盼乃至自己的来生都寄托在这个转动着的玛尼轮中。千百年来,玛尼轮在生死轮回中不停地转动;那些虔诚的信徒手上沾满酥油,口里喃喃念着“唵嘛呢叭咪吽”的六字真言,将玛尼轮一圈圈的转动着,承载着今生来世最美好的愿望。
接近晌午,雾气散去,阳光暖暖地晒在身上。村头的小溪,勤劳的藏族女孩带着要洗的衣服来到河边。她看上去是那样的清纯、动人,脸上的高原红像极了两片红霞。发现有人盯着她看,一抹羞涩的笑容浮上她的眼睑,然后底下头,自顾自地刷洗衣裳。
沿着喜玛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脉穿行,一路生机勃勃,风光无限。这种诗意的美,如仲夏之梦,牵引青草绿遍天涯,让牛羊骏马消失在苍茫的旷野之中。极目远眺,白云之上的蓝天深如大海,看过去是天,走过去却是海。饮马嬉戏其间,恍若人间天堂。
绕到布达拉宫的后面,开阔的土地上,牦牛纵情奔腾;神圣的宫殿巍峨的耸立在群山之中,庄严、沉静。这里没有布宫广场前的车水马龙,也没有如织的游人。回望布宫,回望历史的烙印深深凝聚于此,牛、羊各得其所,享受童话一般的境界。这才是永恒的布达拉宫。
万物皆有灵,阿里古格曾是朝圣者的天堂,众多虔诚的信徒,将象泉河中的鹅卵石刻上佛像、经文以及各种吉祥图案代表自己的心愿,让灵魂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辉。夕阳西下,石刻佛像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天堂梦工场。
林芝桃花。
中国人不得不看的西藏最震撼画面。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