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体现的广博、散淡、恬静、闲适,衍生出诸多文人墨客的人生感悟。人生如茶,茶本性苦而后甘,人生亦苦,回味而后淡定从容;人生之痛之乐亦如茶,开始浓酽,但终将被如水的岁月冲淡。
作家三毛在一篇散文中更把茶分为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正如青年,虽然清苦,但充满希望;第二道甜似爱情,如同中年,品尝到了活着的清香;第三道淡如微风,绝大多数人犹如这茶,注定在平凡的生活中走完一生,甚至看不到自己生命的浪花。由此便有了茶味人生的说法,我则想到另一个题目茶味老年。
我喝了几十年的茶,只是喝茶不会品茶。前几年朋友小聚,一位女士带来好茶叶,给每人都泡了一杯很浓的茶。她说觉得很郁闷时就喝这种浓茶,笑称这是借茶浇愁。我仔细品味,这茶的确有很厚重的苦涩,再慢慢地体味,苦涩中别有一种甘甜,有一种清香。我恍然大悟,世人都喜欢借酒浇愁,其实不如品茶,酒如诗,而茶如道,独自品茗,茶洗尘埃,心静如水,物我两忘。
我们常说生活当中五味杂陈,其实无论是酸甜苦辣咸,都是一种心理上的偏执。只有茶味平和,恰如无论刚刚吃了什么,一杯茶水入口,什么滋味都平和了。老年人应该让中庸的茶性净化自己的心灵,茶乃"查"也,查找自己的内心,去其不正,弃其偏执,随遇而安,乐天知命。
有人说品茶可以品出八味人生,乃是爱心、虚心、清心、诚心、信心、专心、耐心、宽心。口含香茗,闭目静思,心如同杯中的茶叶慢慢舒缓,一种空灵就会注满身心,诚如一位作家所言:"一杯茶的工夫很短暂,喝久了自然变得很清淡。其实人生何尝不如此。穷究天际,不过春秋时。岁月沧桑,自当呼吸间。人走茶自然凉,非是人为如此,而是自性使然。世间之物本有浓淡之分,不必感慨世情之相。由浓变淡遵循物性法则。明白了人生世相于绚烂之极本趋平淡,由此能把握生活,活出自由。"老年人何必去斤斤计较身边的世态炎凉呢?
其实,仓颉在造字时,就暗含了茶的自然心性。茶字的构成人在草木间。想想看,人这一辈子,最后是什么结果?不论是谁,都是空空而来,空空而去,不会带走任何东西,只有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人们时下追求时尚,茶叶讲究品级,茶具讲究高雅,喝茶也多出许多规矩。在我看来,这茶不必十分在意怎么喝法,拘其之束,反受其累,失去了应有的欢喜。这也如同我们老年人的生活,没有必要天天照着报纸、电视上介绍的"秘诀"来安排,只要符合科学道理,何必凡事孜孜以求?
过日子粗一点,也许这样的质朴更接近生活。在平淡中寻找乐趣,在质朴中经营快乐,哪怕是显得有点俗,你依然能品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绵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就在这里。
有个茶馆门口的楹联写:"茶味人生随意过,淡泊知足苦后甘。"人的一生其实都只有一杯茶的工夫,让我们活出个茶味老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