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发明的一种工具 中国古人那些牛逼发明 老外看后傻眼

来源公众号历史惊呆你

商代妇好墓出土三联甗

宋太祖蹴鞠图。

在中国古代,蹴鞠这种最早形式的足球,深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喜爱,绝不亚于如今我们熬夜看世界杯的疯狂。南宋时期,宋代的球员还组织了博纳养生杯,相当于今天的中超联赛。球员们团体,叫做“齐云社”,是专门的蹴鞠组织,这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可是直到1863年,现代足球运动才在英国诞生。然而中国足球人没有发扬光大,丢了先人们的脸,一双烂脚!

宋太祖蹴鞠图

南宋球靴。

这双出土的南宋球靴是用牛皮制成的鞋面,在鞋底上钉上圆头铁钉,向外突出,很耐磨,再涂以桐油,使之不漏水,让人感叹其工艺之精湛,足球鞋还带钉子,小编以为跟现在的异曲同工啊!

南宋球靴

战国时期的皮鞜履。

小编告诉你,千万别以为皮鞋是现代人的发明,早在战国时代,古人就已经穿上了皮鞋。这双战国时期的“皮鞜履”,憨憨而舒适的样子,难道不像白领精英必备的TOD’S豆豆鞋?资料考证,战国之后皮靴盛行了两千年,隋唐宋元明几乎代代皆穿用,直到清朝才改为布制靴子。

战国时期的皮鞜履


古人装备齐全下水采珠。

看看他们的装备:有氧气罩有潜水服,高科技啊!

小编查了《天工开物》,里面有记载:凡没人以锡造弯环空管,其本缺处对掩没人口鼻,令舒适呼吸于中,别以熟皮包络耳项之际。极深者至四、五百尺,拾蚌篮中。气逼则撼绳,其上急提引上,无命者或葬鱼腹。凡没人出水,煮热毯急覆之,缓则寒栗死。宋朝李招讨设法以铁为构,最后木柱扳口,两角坠石,用麻绳作兜如囊状,绳系舶两旁,乘风扬帆而兜取之。然亦有漂溺之患。

古人装备齐全下水采珠


古时的高尔夫球。

捶丸,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但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非对抗性比赛,取消了球门,该用球穴,球进穴得一分。竞赛形式变了,名称也随之改变了,叫“捶丸”, 小编想这大概就是现代的高尔夫球雏形了。

古时的高尔夫球


唐朝腰带扣。

至今依然有这样的款式,我们的祖先老早就流行过了!牛!

唐朝腰带扣


汉代的记里鼓车。

这个是大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含金量高了,简直就是古代的出租车。据载,计里鼓车每向前走一里,车上的木人就会敲一下鼓,每走十里敲一下钟。故名“记里鼓车”。

汉代的记里鼓车


汉朝节能环保无烟雁鱼铜灯。

此物设计精巧,颇有科技含量,现收藏于山西博物院。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与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与雁颈、腹腔中空相通。圆形灯盘附柄,可自由转动,盘下圈足与雁背直口套合。

古人发明的一种工具 中国古人那些牛逼发明 老外看后傻眼

鱼腹部与灯盘相对应为圆形覆口,覆口与灯盘之间插立两块弧形屏板,交错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雁腹,可防止油烟污染空气。妙!

汉朝节能环保无烟雁鱼铜灯


战国秦时期的排水管道。

这组陶制排水管道距秦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北方向200多米左右,在一个约5米深的施工工地下面,排水管道一节58厘米,外表绳纹,里面麻点纹,一头粗一头细,大头套着小头,3组并列呈品字形绵延东西南北,东西长达到78米,南北长10米。另外在西边还有一处18米长呈南北走向的排水管道。其规模之庞大,保存之完整,实属罕见。

战国秦时期的排水管道


古寿州自动排水系统--月坝。

小编提醒注意,这个系统牛就牛在它是自动的!

这是安徽寿县的月坝,明朝万历时的知州杨涧修建现代化的排水系统,清朝乾隆年间的知州刘焕在其基础上加筑了月坝。涵洞的防水和排水功能,主要是依靠图中侧“凸”型木塞实现的,涵洞通过不同方向水压对木塞的作用力和作用方向,实现木塞的自动移动,起到了奇特的防水效果,使防、排水“自动化”。


唐代被中香炉。

被中香炉是中国古代盛香料熏被褥的球形小炉。又称“香熏球”、“卧褥香炉”、“熏球”。它的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同心圆环。这个小香炉牛就牛在可以把被子熏的香香的暖暖的,最主要的是任凭你在被子里怎么折腾,这香炉都能保持水平,永远不会倾覆熄灭。

唐代被中香炉


越窑青瓷方格盒。

你可曾想过,早在三国时期,古人已经开始使用和我们现在一样的快餐盒,不过小编告诉你,这个盒子是用来放干果点心的。

越窑青瓷方格盒


西汉白玉长流匜,又称灌药器。

这是给病重张不开口或者不听话的小孩灌药用的。捏住下巴,用那个又长又尖的喙,从上下牙中间撬开道小缝,然后手一抬,药就灌进去了。它既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西汉时期珍稀玉雕艺术品,同是也是中国魁宝中医器具历史研究的实物资料。

西汉白玉长流匜,又称灌药器


唐朝发网。

想一想当年我们的祖先真的超有创意,造型时尚。小编想,如果没有更新换代,一直按大唐风格走下去,今天的世界也许充满东方味道!

唐朝发网


隋唐帏帽(用于遮挡风尘)

据小编了解,本图戴帏帽、穿襦裙的妇女出自唐三彩。妇女所戴的帽子,是帷帽发展变化而来,它虽然没有宽檐的“斗笠”和网状的纱面,但仍属帏帽的一种,且比原来的形制更为简便,所以在当时非常流行。它的作用,仅限于遮挡风尘,与原来用以“避人窥视”已完全不同。

隋唐帏帽(用于遮挡风尘


隋朝背带裙。

小编发现,原来现代女孩子穿的背带裙,老早就流行过了!

隋朝背带裙


东晋灰陶彩绘女俑的头巾。

1955年南京砂石山石子风出土,高34.6公分,南京博物馆藏。你看,帽子象不象现代的护士帽?

东晋灰陶彩绘女俑的头巾


敦煌壁画中的17窟唐侍女的提包。

看这唐朝提包,这形状这花纹,跟现在的是不是没啥差?

敦煌壁画中的17窟唐侍女的提包


战国的水晶杯。

战国的水晶杯,高15.4厘米,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罕见。

战国的水晶杯

明朝的毛笔。

敢情先人早就这样弄了,现在用的水笔之类算是他的子孙后代了。

明朝的毛笔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或补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5451/907281164855.html

更多阅读

冬季进补中药 中国人最需要进补的一种良“药”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以儒家文化治国,官场文化和潜规则十分发达,但在精神和道德层面却鲜有民族基因沉淀下来。倒是官场的各种为人处世、攀龙富贵、阿谀奉承、厚黑游说等等各种史家褒贬不一的名人发迹史越来越受社会的挖掘和欢迎,大

“中国车”的一种可能

  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在购买和驾驶的过程中,关注的是“德国车”、“日本车”、“美国车”还是“中国车”。而作为中国的汽车产业,需要从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入手,思考“中国车”的一种可能。  1. 中国汽车产业链  2003年,在全

声明:《古人发明的一种工具 中国古人那些牛逼发明 老外看后傻眼》为网友战犯心上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