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开始前,提出本课学习中需思考的问题
PPT1:依据下列三个问题预习教材
1、如何理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本框题中两个关键词)?
2、“继承”与“发展”,涉及了文化本身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人来完成的,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传递,下一代人从上一代中接受,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3、文化的变化,以至于一种“新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会受制于哪些因素?
二、教学情景导入,值得深度观察的一种文化现象
师:今年春节,流行“抢红包”。各位亲,你“抢”了吗?“抢”字多难听,可是不“抢”不行啊。(学生笑)
PPT2: 从“发红包(收红包)”到全民“抢红包”
师:“红包”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小时候对过年充满期待,过年很开心,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红包好拿。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先请大家考虑几个问题:
(1)“红包”一般是长辈给晚辈的,是在什么场合下给的?长辈为什么要给晚辈红包?
(2)作为晚辈,我们拿了“红包”除了会说说“谢谢”之外,是否还有某种特别的东西在慢慢地、年复一年地滋长着?是什么?
(3)长辈给晚辈发钱,为什么要用“红纸”包起来?不可以直接给吗?
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合作学习,并推荐学生回答(略)。
师:“红包”文化,课后在百度上也可以查阅。老师结合刚才的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红包”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观念。长辈“发红包”,晚辈“拿红包”,这就做长幼有序,体现了家庭成员的等级和家族的秩序;所以春节的红包叫做“压岁钱”,这其中也透着一股浓浓的亲情,包含了长辈对于晚辈的期待、关爱,也意味着后继有人,家族繁衍和兴旺。过年的时候,有人发红包有人拿红包,发的人高兴,拿的人开心,就是看的人也心里热乎乎的,合家欢乐、喜庆吉利,“红包”成了一股凝聚家庭、家族的重要纽带。
第二,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红包”文化会慢慢地在心中产生这样的情感和观念:一方面,是一次次接受“红包”的过程中逐渐滋生的对于长辈的情感、家庭的温暖,等到我们懂事、长大之后,这种情感就会转化为对长辈的孝敬,以及肩上承担的家庭责任;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社会“礼尚往来”的观念耳濡目染,既然拿了红包,总还要送红包的,有拿有送,再拿不难。
第三,西方人在接受服务的时候,一般要给小费,不需要“红包”包起来吧,给多给少,一目了然。中国人却一定要“包装”,这个叫“面子”,其次叫“含蓄”,再深入点说,叫做“潜规则”。所以我们的资源为什么比较浪费,就是因为很多商品过度包装,一点点小东西都要精装修,就是好面子。
把钱塞进“红包”里,大家彼此都有“面子”,拿的人知道包里面肯定是有钱的,送的人知道包了多少钱,即使钱少拿不出手,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拿的人即使拆开后发现钱很少,也不会(无法)当面开销;以前大家庭里孩子多,爷爷如果特别宠爱小孙子,过年的时候红包里面可能就会多包一点,大家都不知道“红包”里面的真是情况,这样就不会当场闹出矛盾来,免得大家伤了和气。其次是含蓄,直接给“钱”,那多俗啊,用红纸一包,大家心知肚明,不仅喜气,而且也留点悬念和期待,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特点就是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味深长。这次两会上,记者提问“有没有更大的老虎”,发言人巧妙地回应“你懂得”,至于你懂什么,大家彼此自己清楚就可以了。最后,这里面有个“潜规则”,什么意思,中国人做事情,有些标准、原则,不是放在桌面上的,而是放在桌面下,比如用红包包起来,咱们中国人重视“礼尚往来”,现在的很多腐败就是藏在“红宝”里悄悄进行的,叫做“小意思”,“意思意思”,至于什么意思,各位亲,你懂得。
三、教学情境展开,“红包”代表的文化涵义变迁分析
PPT3:春节频现“抢红包”
(1)“红包”是谁“发”的?谁来“抢”?
(2)从“发(拿)红包”到“抢红包”,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否反映了某些文化观念(认识)的转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的发生呢?
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回答问题略。
师:现在的“红包”是商家为了促销,为了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而发的;谁来“抢”呢?大家一起“抢”,吃年夜饭的时候“抢”,看春晚的时候“抢”,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抢”,睡觉半夜里醒过来还要“抢”,全民疯“抢”啊。与传统的过年“红包”相比,除了开心、喜庆的氛围相同之外,这个“抢红包”体现了两个明显的不同,第一,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抢”,这叫做人人平等,在市场上,不管你是谁,都可以成为“抢红包”的主体,而在传统的“红包”文化中,身份、等级、地位是很明确的,怎么可以乱“抢”呢,成何体统;第二,一个“抢”,揭示了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是“竞争”,能否“抢”到手,就看你的能力、技术和运气了,这叫做“一哄而上”,重在参与。
从根本上说,传统红包代表了“礼文化”,而今年春节出现的“抢红包”现象,体现的是“利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既有继承的一面,又有变化的一面。
师:我们继续来分析。
PPT4: “红包文化”的变迁(发展?)
(1)不仅得到“红包”的方式、途径在方式变化,更重要的是“红包”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是我们大家要特别关注的——小小的“红包”从代表“礼”的文化转变为“利”的文化;
(2)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师:大家还记得《生活与哲学》中学习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观念吗?谁来说说看。
生:回答略。
师:如果我们把红包所代表的文化内涵、观念的变化,理解为社会意识的变化,那么这种社会意识当然是离不开社会存在的。社会存在主要是什么?
生:回答略。
师:社会存在最重要的就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大家看教材,注意这一段解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这是我们看代当前各种文化现象变迁的大背景,或者称之为时代背景、社会背景。进一步深入分析,我们还要关注“文化自身的传承”因素。如果说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是外在的影响因素,那么还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文化构成部分的“内在要素”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新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涌现,外来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人,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特别快,你们成长的过程,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对于在座的各位,这种基于市场发展基础上的平等、自主、竞争、自利的意识,很容易成为推动“抢红包”的重要推手。
我记得去年春节的时候,还没有“抢红包”这个话题吧?去年没有,今年怎么一下子就有了呢?对,网络,微信平台,手机,这些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样的软件开发出来了。否则啊,商家为了搞促销在闹市区扔红包,然后大家一起抢,这还不天下大乱了。我们现在都是在“网络世界”抢,又热闹有开心又安全,而且抢到的都是真金白银啊。
PPT4: 怎样使“红包文化”有新的积极的涵义?
师:在思考这个问题上,我以为要关注三个方面:
(1)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有什么态度?
(2)继承和发展,这一对关系怎么处理好?先要明确这对关系是什么?
(3)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要重视发挥教育的作用。
生:回答略。
师:我想简要地说三个意思,第一,我们作为后来者,向前人学习,从老师、长辈那里继承传统,这很重要,有人继承,就一定要有人传递,作为老师我很高兴自己正在做着一件“传道授业”的大事;第二,你们“接受什么继承什么”是不是需要鉴别?但是继承者往往由于受到年龄和经验、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传统接触不多了解不深,不易分清;所以继承什么往往取决于“传者”之选择,各位接受的,都是经过教材编者和我筛选的;第三,“传者”在此过程中,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注入“新因子”,从而使传统文化发生某种变化,所以老师在给大家讲课的过程中,我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绝不照本宣科,绝不人云亦云,我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我会在传递给这些东西中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命阅历,我衷心希望在座各位今后也会“推陈出新”有所创造。
请大家注意,传递、选择、创造,这就是教育的功能,就是教育发挥的作用。但是大家不要以为只有在学校里才有教育,家庭、社会,我们生活的环境,都是教育的舞台,我们所接触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此正所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也”。
衷心希望,我们在座的同学中,若干年以后,也会和我一样,做一点“传道授业”的工作,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