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防病提示 炎热7月份要小心这些疾病
7月份我市进入炎热夏季,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气温高、湿度小,酷热难耐。日前,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防病提示,这一季节,市民除了预防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和媒介生物传播等疾病,还应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青少年还要注意因游泳发生的溺水等意外伤害的预防。
据悉,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腹泻日10余次或更多,但量不多,左下腹往往可有压痛。食欲减退,并有恶心、呕吐。
“细菌性痢疾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预防细菌性痢疾要注意水源卫生和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疾控专家提醒,市民要喝开水、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品做熟后再吃,慎用凉拌菜;剩饭菜要加热后吃;生熟食品要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
做好个人卫生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的常见于儿童的传染病。7月仍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易在幼托机构出现聚集性发病。
疾控专家提醒,未放暑假的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儿童家长、学校老师、家庭保姆等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防止因大人隐性感染而传播给儿童;对于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儿童家长要及时告知患儿所在的幼托机构,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
做好防暑降温措施谨防中暑发生
炎热的夏季,发生中暑危险因素除了高温、烈日暴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市疾控中心提醒,在露天或高温环境下工作者,须注意通风降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合理调整工休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外出时宜穿宽松透气性好的浅色衣服,并戴防护眼镜和遮阳帽,随身带上必要的防暑药物如清凉油、人丹等;活动应放慢速度,合理饮食,及时补充水分。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
贪凉易发空调病早晚开窗通风
空调给人们带来舒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疾病”。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会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这类现象被称为“空调病”。
“预防对策就是少开空调。限定空调时间,不要整天开着空调,更不能让它直对着身体吹。同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7℃,因为温差过大,冷热剧烈相搏,易伤身致病。”疾控专家说。
此外,注意保持房间空气新鲜。建议至少早晚开窗通风一次,每次10—20分钟。空调过滤网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在空调房里抽烟。
防蚊灭蚊预防蚊媒传播疾病
进入夏季是蚊子活动的高峰季节,蚊子可以传播许多传染病,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疟疾、登革热等。
“要切断传播途径,重要措施是防蚊、灭蚊。充分利用蚊帐和驱蚊剂、灭蚊剂,消除积水,填平洼地,消灭蚊子的产生地。”疾控专家说。
市疾控中心提醒,进行乙脑等相关疫苗的免疫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一项非常有效措施。本市适龄儿童应根据计划免疫程序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外来人口也应到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补种,以降低乙脑发病。对于出境到东南亚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旅游时,要注意防止蚊虫叮咬,避免感染登革热。
延伸阅读:控制传染病源头 勤洗手管好口早就医吃顿饭染上传染病 有可能是筷子没用对夏季传染病 确实保障在校师生健康夏季肠道传染病“活跃” 防止病从口入是关键卫生监督局 游泳注意卫生安全防止传染病东莞进入肠道传染病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