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怎一个“热”字了得?今日是大暑,相传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大暑的热千万不可小觑,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引发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道传染等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因为中暑而丧失性命。为帮助大家安然过大暑,轻松度夏,39健康网特意专访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祖辉副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陈祖辉,男,流行病学博士,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擅长健康教育与咨询。现任广东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理事。
头痛、头晕、口渴……我这是咋了?中毒吗?还是中暑?大暑期间,中暑是常见的疾病,怎样判断自己或家人是否是中暑?
陈祖辉:一般在35℃以上的高温环境中,人们极易中暑。轻微的中暑,会导致头疼、头昏、恶心乏力,若不采取保护措施,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大量脱水,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导致极度乏力、反应迟钝、萎靡不振,更严重的就会出现脑水肿、昏迷、全身痉挛、抽风,甚至死亡。
通常中暑有以下三类: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汗出,口渴,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体温略升高等症状。
2、轻症中暑
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体温升高,可达38.5 C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或见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
3、中症中暑
在上述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昏厥,昏迷,痉挛,高热。出现以上症状,大家可要注意了,千万要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自己或家人的生命。
大暑易中暑”,这个话题是大暑期间讨论的热点,然而,为什么大暑前后老人、小孩和产妇最容易中暑?
陈祖辉:一般情况下,中暑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温度升高,通风不良造成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二是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体大量出汗,但又没有及时进行必要的液体补充(如水分、盐分、糖分等),出现电解质代谢紊乱,引发中暑。
老年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不敏感,平衡失调,身体各组织功能失控。如果天热时房间通风不好,出汗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往往会使老人体内水电解质发生紊乱而引起中暑。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来说,长期服用抗胆碱药物、β素体—组织剂、抗组织胺药物、利尿剂、安定类药物等,则会进一步加重中暑的可能与症状。
小孩易中暑,一是,小孩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差;二是,穿得多。有的小孩,尤其是新生儿时期,家长怕孩子受凉,一味地给孩子加衣保暖,导致幼儿体液减少,盐成分丢失,细胞脱水,容易发生中暑;三是,喝得少。孩子活动多,出汗多,却未能及时补充水分,父母要监督孩子多喝;四是,玩得疯。孩子都是好玩的,在大热天也不例外,大暑期间应该避免让孩子到高温户外活动,出去要给孩子用防晒霜,戴帽子,要保证充足的水份补充。
产妇皮肤代谢旺盛,体内产热增加,散热过程加强。由于受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炎热的夏天,产妇不但不注意居住环境温度的调节,而且将自己身着长袖长裤,包头盖被,影响出汗与散热,以至产妇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功能障碍,导致产妇中暑的发生产妇产后最初的几天,身体较虚弱,对自身的调节与环境的适应较差,是产妇易中暑的另一原因。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为什么人们会容易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情绪中暑”现象?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应对?
陈祖辉: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很容易动“肝火”,就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其实就是“情绪中暑”的表现。而“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危害,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障碍会使他们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的气温、气压、湿度和气流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气候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