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教案18杯子变热了

18杯子变热了

教学目标:

1.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2.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3.能够发挥想像力,大胆猜想。

4.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能够发挥想像力,大胆猜想。

教学准备:

支架、酒精灯、铁丝、火柴棍、蜡(或凡士林)、课件:热传导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盛热水的杯子变热了这是为什么?你能想象热灶怎样传过来的吗?

生讨论后回答。

这样的想法对不对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新授:

1.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

学生实验。

(1)实验器材:铁丝做的实验架、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

(2)实验步骤:

用铁丝做一个实验架。

把三根火柴的尾端用凡士林(或蜡)依此在实验架的铁丝下。 点燃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在使用酒精灯的时候,让学生看一看课本上写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3)观察发生的现象。

(4)汇报实验现象;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5)汇报实验结论: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导温度较低的部分。

2.指导学生认识容易传热的物体和不容易传热的物体

学生实验。

(1)实验器材:烧杯、热水、铜丝、铝丝、木筷、竹筷、瓷勺、铁勺、塑料棒、玻璃棒等

(2)实验过程:

在烧杯中加入半杯热水。

将铜丝、铁丝、木筷……玻璃棒等这些实验材料放入杯中。 过一会儿,摸一摸这些物体露在烧杯外面的一端,说说有什么感觉。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教案18杯子变热了

(3)汇报实验现象:金属材料的物体变热了;非金属材料的物体不太热。

(4)总结实验结论:物体传导热的能力不同,金属材料容易传热,非金属材料不容易传热。

(5)小结:各种物体传导热的能力是不同的。金属传导热的能力强,木头、竹子、陶瓷、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传导热的能力差。

三、巩固应用:

1.出示课件。讲解:了解热传导的规律,在生产和生活中跟有用。

2.谈话:下面这些物体,哪部分是容易传热的物体?哪部分是不容易传热的物体?为什么这些物体要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四、课外拓展:

观察厨房里的用品,哪部分是用容易传热的物体制作的?哪部分是用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制作的?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6051/158560587766.html

更多阅读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观察—发现—推测—验证1、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3、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怎么作沙盘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的考察计划一、教材设计说明本单元为“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由《考察前,我们要……》和《考察计划展示会》两个活动标题组成。“计划与组织”是本学期探究能力的训练要项,本单元旨在教师指导下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6年级班牌图片大全

第一单元 骨骼与肌肉课 题1、骨骼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 能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 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完成骨骼拼图;· 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作用;科学知识:· 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懂得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在这一学期,我继续任教六年级科学课,感受颇多。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提高科学课的实效性。我本人积极参加科学课竞赛活动,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研讨活动,获得同时的指导,努力

声明:《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教案18杯子变热了》为网友谈笑风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