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现代快报发起全媒体行动,探访南京大屠杀丛葬地,告祭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引发强烈反响。市民和网友纷纷表达了对“全城同祭”行动的支持,愿意到遇难同胞丛葬地缅怀、凭吊,有的市民还表示愿随记者探访丛葬地。现代快报微博发出“12·13全城同祭”话题后,阅读量很快超20万次。现代快报记者将探访、寻证丛葬地的第一站选择在下关电厂死难工人纪念碑,这是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第一块纪念碑。接下来现代快报记者将陆续探访遍布南京的20多处纪念碑、丛葬地,请读者与我们一起走近那段历史,以史为鉴,不忘过去。
探访
纪念碑坐落在下关电厂院内
11月18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中山北路北端的下关电厂,探寻这座“死难工人纪念碑”。
由于厂区早已搬迁,这里没有昔日的热闹景象,电厂的门卫告诉记者,电厂院内西北角有一块碑,平时很少有人到那里。
记者绕过厂内一道施工围挡,来到院子的西北角,在一片树林前看到了这座碑。在两级青色大理石砌成的平台上,一座长碑屹立而起。碑身是一块橙红色的大理石,约5米长,2米高,上面写了“死难工人纪念碑”7个金字。石碑底座是黑色大理石,碑墙前砌有3 座黑色祭台,两边祭台为方形,中间祭台台面斜立,上面刻着碑文,祭台正面刻有45位死难工人的姓名。
纪念碑上的碑文将近千字,碑文上写道:“十二月十八日,南京沦陷后五天,被迫留守的工人李春江等四十五人惨遭日寇杀害了……为纪念和安慰死去的被压迫、被剥削、受难牺牲的弟兄们,建立起这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
平时很少有人到纪念碑凭吊
记者看到,纪念碑附近有些荒凉,其所在的一片平地前堆放着几摞一米多高的石砖,旁边堆着一堆黄沙。纪念碑周围是一片树林,因大树无人修剪,石碑被隐藏在茂密的枝叶之中。绕到石碑背后,地上有不少塑料袋、果皮等垃圾。记者在下关电厂周围探访了一圈,大多数人称,不知道下关电厂内有一块死难工人纪念碑,只有部分居民知晓这块纪念碑。
李老先生今年70多岁了,是老南京人,他称从没听说这里有座纪念碑。“我家从爷爷辈开始就在南京生活了,但我只知道江东门纪念馆,知道煤炭港、中山码头有丛葬地,不知道下关电厂里还有纪念碑。”
下关电厂的门卫师傅告诉记者,平时电厂纪念碑这里很少有人来,不过前几天曾有一名60多岁的老太太来到纪念碑凭吊。“她从上海来的,60多岁了,是一名遇难工人的孙女。”
讲诉
电厂老职工讲述纪念碑由来
由于下关电厂2009年搬迁到栖霞区,电厂对面的居民区已经拆迁,要找到了解纪念碑历史的知情人并不容易。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辗转联系到一位电厂老职工——83岁的老人肖宏书,他1972年进下关电厂,曾撰写过《下关发电厂工人运动史》,记录了从1909年到1990年下关发电厂的历史。
“那45名死难工人,是在日军侵占南京城时,坚守岗位而牺牲的。”肖老先生告诉记者,根据厂志和相关史料,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入侵南京,副总工程师徐士英带领84名员工留在电厂,坚持发电。“一直到12月份,发电所里面全都是逃难的人,没法发电了,这时候工人们才决定撤离。”肖老先生说。12月13日,徐士英下令熄火停机,带领工人到英商和记洋行蛋厂避难。当时,途中冲散31人,尚余53人。12月14日,日军冲进蛋厂,将包括电厂工人在内的数千难民押至煤炭港江边拘禁。这时,日军为开动停在蛋厂的汽车,留下徐士英修配钥匙及维修汽车,又将工人曹阿荣等5人留下烧饭。此时,被押至煤炭港的下关电厂工人共47人。12月18日子夜,日军将难民分批用机枪轮番扫射,下关发电所47名工人中的两名工人中弹未死,死里逃生,其余45人均惨死于这场集体屠杀中。
“这块碑应当被重视起来,我们要给年轻人讲讲这纪念碑是怎么来的,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肖老先生激动地说。
回应
电厂:将打扫纪念碑,方便市民凭吊
下一步下关电厂面临拆迁,纪念碑何去何从,也牵动着不少人的心。
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鼓楼区滨江商务区管委会了解到,下关电厂的征地拆迁协议已经签了,但目前尚未移交,在下一步具体规划中,肯定要保护好下关电厂这块纪念碑。
电厂相关人士表示,对于首个国家公祭日,每家单位、每个人都有责任,该厂将会打扫好纪念碑周围的卫生,方便市民前来凭吊遇难同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蓝月传奇 美女陪玩 热血传奇 套装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