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3 年 9 月
目 录
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 3 1.1 培养目标
与服务面向 ............................................................................................ 3 1.2 学科与本科专业布局 ............................................................................................ 3 1.3 招生规模与生源质量 ............................................................................................ 4 1.4 师资队伍结构与水平 ............................................................................................ 5 1.5 教学条件与设施 .................................................................................................... 6 2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年度工作目标 ............................................................................ 6 2.1 落实责任教授制度,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 6 2.2 推进教授治学,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 6 2.3 推进励志教育,培育优良学风 ............................................................................ 7 2.4 聚焦工程教育,深化教学改革 ............................................................................ 7 2.5 完善教学设施建设,保障办学质量 .................................................................... 7 3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措施与成效 ................................................................................ 7 3.1 实施责任教授制度,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 8 3.1.1 定岗定责,建立专业责任教授团队 ............................................................ 8 3.1.2 名师挂帅,以团队建设提升课程质量 ........................................................ 9 3.2 政策导向,制度保障,提升一线教学的师资水平 .......................................... 10 3.2.1 政策导向,强化教授治学 .......................................................................... 10 3.2.2 制度保障,强化青年教师培养 .................................................................. 11 3.3 《跃升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形成学风建设的正能量 .................................. 11 3.3.1 建立新生励志教育机制,培养学生自主我成才的意识 .......................... 12 3.3.2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搭建展示学生才能的舞台 .............................. 12 3.3.3 搭建本科生国际交流的平台,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 13 3.4 校企融合,中外合作,联手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 14 3.4.1 探索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 .............................................. 14 3.4.2 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15
I
3.5 多方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 17 3.5.1 未雨绸缪,软硬件并举,搭建新校区创新教育的平台 .......................... 18 3.5.2 筹集资金,重点投入,支撑实践教学改革 .............................................. 18 4 需要解决的问题 ............................................................................................................ 19 4.1 增加数量,优化结构,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 19 4.2 继续完善多校区运行机制,提高办学效益 ...................................................... 19
II
华东理工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多科性研 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也是“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重点建设高校。学 校以传承文明、培育人才、发展知识、探求真理、服务社会为己任,经过60年的不 懈努力,综合实力和办学规模得到显著提高。学校坚持育人为本,高度重视本科教 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通过优化招生规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育 人环节、健全质量评估制度和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1 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学校围绕“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 斗目标,确立了“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 的办学思路,提出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势利导,努力塑造懂‘物理’、辨‘事理’、 明‘人理’,具有独立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明确了培养“厚基础、 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英才”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立足 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输送高级 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1.2 学科与本科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 65 个本科专业;25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46 个硕士学位授权 点;13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1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 11 个博士后 流动站;8 个国家重点学科,1 个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0 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学科专业范围覆盖理、工、农、医、管、经、法、文等 11 个学科门类,为本科教育 提供了学术支撑。美国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我 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四大学科跻身全球前 1%。 为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持续调整和优化本科专业的结构,细化各专业 的人才培养目标,使本科教育成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基石。现有本科的专业分 布为工科类 48.4%,理科类 12.9%,文法类 12.9%,经管类 25.8%,已形成了以工 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兼备的专业布局。本科专业中现有 12 个国家特色专业, 即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3
环境工程、制药工程、自动化、社会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资源循环科学与 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其中 7 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的试点单 位,4 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计划。同时还建有国家级工科化学基础教学 基地,国家工科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材料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 级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 个上海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和 1 个上 海市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表 1.1 学科门类 专业数目 2012 年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专 业 名 称
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应用化学、应用 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 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与动 工 学 29 力工程、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 仪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 质量与安全、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安全工程、新 能源材料与器件、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景观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材 料物理、药学、材料化学、化学 工程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 管理学 11 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劳 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文 学 法 学 经济学 合计 5 4 3 60 英语、日语、德语、广告学、艺术设计 法学、社会工作、社会学、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
理 学
8
1.3 招生规模与生源质量
2012 年在校全日制学生总数为 25219 人,其中本科生 16351 人,硕士生 6902 人, 博士生 1440 人, 留学生 516 人。 本科生占总人数的 64.8%, 较 2011 年下降 1%,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相对稳定。 2012 年,我校本科招生专业 60 个(包括 1 个第二学士学位) ,招生人数 3934 人。考生来自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数量充足、质量呈持续稳定上升
4
趋势,在全国各省市的录取分数逐年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12 年我校录取分数线 高于当地重点线 60 分以上的省市数有 11 个, 高于当地重点线 50-60 分的省市数有 6 个,高于当地重点线 40-49 分的省市数有 7 个。与 2011 年相比,平均录取分数线明 显提高。 为提高生源质量,学校大力推进优质生源工程。2012 年首次在全国部分省市的 重点高中建立了优秀生源基地,首次在上海市实施了高中校长直推优秀生方案,选 派我校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的专家学者,为中学生开设科技发展前沿的科普讲座, 扩大我校在高中学生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取得实效。
1.4 师资队伍结构与水平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2012 年在岗专任教师为 1724 人,其中,正教 授占 21.8%,副教授占 39.3%,45 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 68.1%。50 以下的专任教师 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从 2011 年的 69.3%提高到 73.7%,具有留学经历的教 师比例从 2011 年的 30%提高到 34%。生师比为 17.9,比 2011 年降低了 5.5%。 师资队伍中,云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与教学名师,现有两院院士 4 名,“千人 计划学者”5 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与讲座教授 14 名,杰出青年科学基 金获得者 15 名,“973”首席科学家 7 名,“863”计划领域专家 3 名,“百千万人才工 程”国家级人选 8 名,国家级教学名师 2 名,全国优秀教师 7 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 的中青年专家 11 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 53 名,国家级 教学团队 4 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 3 个, 上海市教学名师 11 人, 上海市教学团队 5 个。 一大批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中青年教授、副教授活跃在本科教学第一 线,组成了一支勇于探索、热心教育事业的核心教师队伍。 2012 年,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1 人(肖立华教授) ,引进中组 部“青年千人计划”人才 1 人(谢贺新博士) ,新增长江学者 2 名(王健农、汪华林教 授) ,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 人(王健农、杨弋教授) ,入选中组部首批“青 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白志山、张显程博士)。2 人入选“上海千人计划”(韩一帆, 吴清林教授) ,3 人受聘上海市东方学者(刘劲刚、李浩、江浩) ,3 人入选上海市领 军人才(张金龙、轩福贞、程建新),高层次优秀师资的浓度进一步提高。
5
1.5 教学条件与设施
学校校园环境幽雅,办学设施完备。目前共有徐汇、奉贤、金山三个校区,占 地总面积为 2652 亩,其中徐汇校区 869 亩,金山校区 239 亩,奉贤校区 1544 亩。 徐汇校区环境幽雅,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奉贤校区坐落在上海享有“碧海金沙”美誉 的奉贤海湾,是按照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的目标建设的现代化大学校园。本科 教学工作分布在两个校区,低年级主要在奉贤校区,高年级主要在徐汇校区。学校 拥有完备和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以及配套齐全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截 止 2012 年,各类教学用房面积 38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总值 9.2 亿元,图书馆总 面积 5 万余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约 265 万余册,电子图书 197.6 万余册,电子期刊 约 5.6 万种,电子图书与期刊共计为 203 万余种。拥有 SCI、CA、EI 等 68 种中外 大型数据库和网络镜像数据库。学校校园网上设有本科教学信息平台、课程中心、 教学实验中心网站、大学生创新教育网站、教务管理系统,以及学生评教、教师评 学系统。学生可通过校园网进行个人信息、公共信息、学习信息、图书资料的查询, 开展自主选课、预约实验、网上学习、课程评价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 学习条件。
2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年度工作目标
2012 年我校本科教育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方向,以确
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着力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风学 风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条件设施的建设,以夯实本科教育的基础,为学生营造良 好的学习环境。具体的工作目标如下:
2.1 落实责任教授制度,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通过实施责任教授制度,建立以专业责任教授为核心,课程责任教授为主体, 教学管理干部为保障的专业建设团队,将教授的业绩,学院的荣誉直接与人才培养 质量挂钩,强化教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意识,为专业建设做好顶层设计,推进 专业内涵建设。
2.2 推进教授治学,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分析师资队伍现状,尊重师资成长规律,引导教师工作重心分流,提高本科一
6
线教学的师资水平,培育教学名师。强化培训基地建设,规范培训要求,评估培训 效果,制定奖励约束制度,建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长效机制。
2.3 推进励志教育,培育优良学风
实施《本科教育跃升行动计划》 (以下简称 “跃升计划”) ,以励志教育为先导, 通过专业教育、成才规划、学业支持、政策激励和条件保障,激发学生自主成才的 意识,鼓励学生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力争做到人人有目标,事事有计划,步步向 前进,积蓄优良学风建设的正能量。
2.4 聚焦工程教育,深化教学改革
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的 研究与探索为先导,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 理顺体制机制,优化培养方案,推进以校企深度融合、中外联手互动为特色的工程 教育改革。
2.5 完善教学设施建设,保障办学质量
按照学校建设规划,加速奉贤校区教学条件设施的建设,完善新校区的办学条 件,为本科教学的布局调整做好准备;积极争取和筹措资金,加大对教学实验基地 的投入,提升实验室的技术装备,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为创新教育创造条件。
3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措施与成效
围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年度目标,2012 年学校党委认真分析本科教育存在的
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大讨论,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在此基 础上,学校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校教〔 2012〕 30 号) 。该文件明确提出学校将举全校之力,将最优秀的教育资源投入本科教育,全面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并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保证教育质量目标的达成。具体 措施和成效如下。
7
3.1 实施责任教授制度,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3.1.1 定岗定责,建立专业责任教授团队
为强化教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意识, 学校全力推进和落实“专业责任教授制 度”,在 2012 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 规定“专业责任教授原则上由学校二级或三级教授担任, 暂无条件的学院可选派四级 教授或其他骨干担任。专业责任教授对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课程 建设、实验实践基地建设负责,并负责组织制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撰写《专业 年度质量报告》”。同时,在 2012 年卓越津贴岗位中,专门设置了“专业责任教授” 岗位和“课程责任教授”岗位,通过责权利挂钩,将教授的个人荣誉与专业人才培养 质量直接挂钩,强化了教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意识。 通过实施责任教授制度,全校所有本科专业都配备了高水平的责任教授,建立 了以专业责任教授为核心,课程责任教授为主体,教学管理干部为保障的专业建设 团队,将专业建设的任务落实到人,落实到事,有力推动了专业的内涵建设。在责 任教授的带领下,专业建设的步伐加快,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大,专业办学水平持续提 高。 2012 年,我校四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计划;国家工科化学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顺利通过验收;新增 1 个国家级材料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上海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1 个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新建 1 个本 科新专业-经济学。 2012 年,我校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先后接受了 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得了 6 年的认证有效期,三个专业按照工程教育的认证 标准,持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实质性地提升了专业的办学水平。我校化学工程与 工艺专业作为国内首个接受美国 ABET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 2012 年按照 ABET 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操作程序和要求,积极准备认证资料与数据、起草 自评估报告,进行专业自评。在此基础上,正式向 ABET 提交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的自评报告,得到该机构的专家认可。ABET 将在 2013 年对该专业进行预审,并根 据预审结果决定是否进入正式认证程序。 专业建设带动了教育教学改革。2012 年,我校新申报的 3 个上海市重点教改项 目获得批准;已立项的 9 个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143 个校级教改项目按计划完成,
8
其中 9 项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顺利通过市教委专家组的验收。 2012 年学校启动了 华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评选工作,全校教师共申报教改成果 335 项,经过 专家网评和现场答辩,评选出一等奖 48 项。
3.1.2 名师挂帅,以团队建设提升课程质量
作为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多年来着力推动课程责任教授制度,建立 以责任教授领衔的课程教学团队,以确保课程质量。在 2012 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的文件中再次强调: “全校公共基础课、 技术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程必须明确课程责任教授,课程责任教授原则上由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 担任,教授人数不足的学院,可选派优秀副教授担任。课程责任教授对课程团队建 设、教学安排、质量监控和教学改革负责,并全程讲授本门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可 跨学科、跨专业组建,由 3 人及以上组成,并至少与一个科研团队或科研基地挂钩, 在科研成果进课堂、进实验室、进教材方面有举措、有成果”。 2012 年全校所有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均选聘了课程责任教 授,一批国家、上海市和学校的教学名师领衔课程建设,打破传统课程设置上专业 各自为政,因人设课的陋习,实行课程师资校内互聘共享的制度,以课程建设凝聚 师资,促进交流,带动教学团队建设。同时,通过课程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或基地 挂钩的措施,促进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提升师资水平,提高课程质量。 通过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并通过 优秀的课程团队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落到实处,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2012 年,我校 4 门课程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3 门课程入选上海市全英语示范 课程;8 本教材入选首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刘昌胜教授主讲的《生物材料》 课程入选国家视频公开课程。2012 年全校教师申报的 335 项教改成果中,60%是课 程建设的成果。 2012-2013 学年,针对全校 3308 门次的理论课程,学生评教的统计数据显示, 评分在 90 分以上的课程占比 85.55%,比去年提高 19.2%,评分 85 分以上的课程占 比 97.49%,比去年提高 6.0%,评分低于 70 分的课程仅占 0.06%。学生认同度的显 著提高,客观地反映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不仅课程质量提高,课程教学的小班化也得到了推进,2012-2013 学年,学校开 设各类课程总数为 1901 门, 开课门次数为 4726 门次, 开课门次数比去年增加了 21%。
9
在课程总门数中,理论必修课占比 49%,理论选修课占比 41%,实验实践类课占比 10%。开课规模小于 60 人的课程占总门次数的 61%,开课规模小于 90 人的课程占 比 81.6%。
3.2 政策导向,制度保障,提升一线教学的师资水平 3.2.1 政策导向,强化教授治学
为确实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优化一线教学的师资队伍,2012 年学校认真分析 了师资队伍现状,从尊重师资成长规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对不同年龄层 次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工作要求,籍此引导教师工作重心分流,充实和优化本科一 线教学的师资队伍,培育教学名师。学校在 2012 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本科教 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规定: (1)全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含理论课程、实验 课程、系列讲座、指导实习) ,学年工作量最低要求为 3 学分。校级领导应主动深入 本科教学第一线,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为教师做表率。 (2)46 岁及以上的教授,应积极投入到本科教学工作中,每学年至少主讲 1 门本科必修课程,并积极承担本科班导师、学业导师或指导大学生创新活动等工作。 这些教授对本科教学的贡献度将作为其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 这项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推进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工作,一大批学 术上颇有成就的教师走上讲台,不仅充实了一线教学的师资队伍,提升了队伍的总 体水平,而且也有力的推动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将科研成果引入了课堂,使案例 教学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有效,还带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本科教学的质 量。同时,老教师担纲一线教学,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留出了空间,为教学名师的 培育和选拔创造了条件。 2012 年,本科课程主讲教师共计 1490 人,其中正、副教授的比例为 64.5%,比 2011 年提高 3.2%。 教授中为本科生上课的人员比例由 2011 年的 79%提高到 83.3%, 副教授中为本科生上课的人员比例为 95.8%。2012 年全校开设各类本科课程的总门 数为 1901 门,开课总门次数为 4726 门次,其中正、副教授承担的本科课程占课程 总量的 53.7% 平均班级规模为:大面积基础课 180 人/班以下,专业课 90 人/班左右,外语课
10
20 人/班左右。
3.2.2 制度保障,强化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为帮助青年教师打好职业发展的基础,练好教学与科 研的基本功,培育厚积薄发的青年师资队伍。学校在 2012 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提 高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的文件中明确规定: “理工类学院新入校的青年教师 (大 面积数学类课程、大学物理课程教师除外) ,入校 5 年内以科研工作为主,必须加入 一个科研团队,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期间必须完成学 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基地》规定的教学培训任务,每学年担任至少 1 门课程 的助教或实验教学工作”。 为此,2012 年学校着力强化了两大青年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其一,师资博士 后流动站的建设,流动站的任务是培训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帮助青年教师找准自 己的学术发展方向;其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基地的建设,该基地按照九个学 科大类设置,由 108 门优质课程、20 个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构成,其任务是培训 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学校通过这两大培训基地,为每位 青年教师配备了学术导师和教学导师,并提出了明确的培训要求。青年教师在博士 后流动站期间除了完成博士后研究计划外,还应承担学院安排的教学任务,担任助 教、班导师等工作,而在教学能力培训基地则必须完成“六个一”的培训任务,即全 程参与 1 门课程的辅导,独立开设 1 门公选课,精读 1 本国外名校教材,独立指导 1 个实验,独立指导 1 次实习,撰写并发表至少 1 篇教学研究论文。 2012,年共有 30 位青年教师接受了流动站的中期考核。共有 140 青年教师报名 参加了“教学能力培训基地”的培训,各培训基地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制定了具体 的培训方案,并采取各具特色、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开展培训,取得实效。与培训 基地建设相配套,2012 年教务处组织开展了中、青年教师授课大赛,全校 640 余名 本科一线教师参加了竞赛,其中青年教师 372 名。青年教师中有 9 人获得一等奖, 50 人分获二、三等奖。
3.3 《跃升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形成学风建设的正能量
2012 年学校持续推动《本科教育跃升行动计划》 (以下简称 “跃升计划”)的实 施,以励志教育为先导,通过专业教育、成才规划、学业支持、就业指导、政策激
11
励和条件保障,激发学生自主成才的意识,鼓励学生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力争做 到人人有目标,事事有计划,步步向前进,积蓄优良学风建设的正能量。
3.3.1 建立新生励志教育机制,培养学生自主我成才的意识
学校将新生励志教育作为学风建设的切入点, 建立了以“教授-新生互动课”、 “教 授团队-学生班级结对子”、“新生专业交换制度”、“班级攀升计划”为核心的新生励 志教育机制,并在 2012 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 件中明确提出:“为强化新生励志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学院实行学业导师制,每 6-8 名新生配备 1 名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从 2012 年发文之日起,要求全校二级 以上的教授全部参与新生《专业概论》课程的教学活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 方式为新生导学”。2012 年全校 90%以上的教授都直接参与了面向新生的《专业概 论》课程教学,受到学生欢迎。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成才意愿,注意倾听学生的呼声。2012 年针对新生开展了 《个人发展志向与学业期望》调研,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成才意愿、学习期望和发展 规划。针对三年级学生开展了《学习满意度》调研,了解学生对本科教育的意见和 建议。根据学生的需求,调集优秀师资,在“公共选修课”平台上,开设 80 多门次的 学科基础拓展课程,供有志成才、学有余力的学生自由选读,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同时通过调整保研政策、召开信息发布会、邀请专家讲座、开设 “跃升行动沙龙”等 措施,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中形成了勤奋学 习, 追求卓越的正能量。 统计数据表明, 2012 年我校学生的研究生平均录取率由 2011 年的 31.5%提高到 2012 年的 33.5%,理工类专业达到 40.1%。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当 中,30%被国外著名高校录取。
3.3.2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搭建展示学生才能的舞台
多年来, 学校坚持在创新教育中倡导 “三个融合”, 即创新教育与教学改革融合, 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融合、创新教育与素质培养融合。通过推进案例教学、探究式 教学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将创新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创新课题的设计,将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的能力; 通过团队式的创新活动模式,将创新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融为一体,培养学 生合作攻关的能力。有力地推动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教授与学生的互动、课内与 课外的互动,提升了创新活动的水平。
12
2012 年,学校大学生创新活动蓬勃开展,全年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 项 308 个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 85 项,含创新训练类 75 项、创业训练类 7 项、创 业实践类 3 项;上海市级项目 120 项,含创新训练类 117 项、创业训练类 3 项;开 展大学生课余研究(USRP)项目 579 项,覆盖学生 2800 人次;组织各类学术竞赛 70 余场次,覆盖学生 2500 余人次,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竞赛获奖 206 项,其中 一等奖 31 项。 在 2012 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中获特等奖提名奖; 在 2012“中国石化‐ 三井化学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特等奖;在 2012 第二届‘东富龙’ 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 在 2012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 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一等奖。
3.3.3 搭建本科生国际交流的平台,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校积极拓展与世界知名高校之间的教育教学合作,为本科生创造到国际知名 高校联合培养、学业深造、短期游学的机会。2012 年共有 312 名本科生参加了各类 国际交流项目,交流学校分布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 等国家。 目前已开展的校际本科生合作培养项目包括: 美国休斯顿大学 3+1+X 项目、 拉马尔大学 3+1+X 项目、阿克伦大学 3+2 项目、密苏里大学 2+2 和 3+2 项目、爱达 荷大学交流生项目和罗林斯大学-迪士尼项目;英国邓迪大学 3+1+1 项目、伦敦大学 玛丽女王学院 3+2 项目、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3+1+1 项目和格拉斯哥大学交流生项 目;法国里昂一大 2+2 项目、法国化学工程师大学校联盟(Federation Gay Lussac) 3+3 本科-工程师文凭和法国南锡大学交换生项目;日本札幌大学、佐贺大学和东京 农工大学交流生项目;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交流生项目等。 3.3.4 建立四年不断线的职前教育机制,用职业期望激发学习动力 作为推进“跃升行动计划”的重要环节,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在学生成长中的 导向作用,将学生就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规划。设计了覆盖大学四年的职前教 育系列讲座,针对职业生涯认知期、职业规划期、实践体验期、实战培训期等各个 阶段的不同要求,开展职业规划、职业储备、职业道德、求职技能的教育,帮助学 生了解道德修养、学业积累与职业发展的关系,用职业期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 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积极开拓就业市场,疏通信息渠道,规范就业 服务,强化就业指导,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学校的就业工作向“专业 化、规范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就业满意度。
13
2012 年,我校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共计 6838 人,占上海市高校毕业生总量的 3.84%,其中本科毕业生 4674 人,硕士毕业生 1937 人,博士毕业生 227 人,毕业生 总人数比上年增加 440 人,增幅为 6.88%。截至 2012 年 8 月 31 日,我校毕业生总 体就业率达到了 95.38%,较 2011 年同期增长 0.99 个百分点,其中本科生总体就业 率为 93.77%, 较 2011 年同期增长 1.30 个百分点。 65 个本科专业中, 就业率高于 95% 的专业 28 个,就业率低于 80%的专业 1 个。本科毕业生 82.4%在上海地区就业,面 向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保持稳定。 114 名毕业生参加下基层项目就业, 人数 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92 人被授予“基层就业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3.4 校企融合,中外合作,联手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2012 年,学校聚焦工程教育,着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 点项目《探索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为先导,以教育 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理顺体制机制,优化培养方 案,推进以校企深度融合,中外联手互动为特色的工程教育改革,取得实效。
3.4.1 探索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
我校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探索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 养模式,其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在培养体制、办学体系和管理机制方面探索符合工程 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要求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以突破我国国际化工程科技领军人才 稀缺的瓶颈制约,在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和国际化精英工程师培养方面实现突破和创 新,提高我国工程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2012 年该项目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首先明确了学校行政一把手是本项目实施的 第一责任人,学校党委常委会是项目实施的决策机构。其次,成立了推进项目实施 的组织机构-国际工程师学院,该学院作为学校的代表,负责与国外知名高校和跨国 企业进行沟通与联系,就携手开展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项目的招生、培养、管理 等问题进行协商,并协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将联合培养的各项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与此同时,2012 年我校还联合国外知名高校和跨国企 业,共建了“国际工程博士创新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进一步深化、拓展工 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养工作。 作为合作样板,2012 年 11 月 5 日我校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手成立的“华东理工
14
大学上海诺丁汉高等科学院”在我校奉贤校区正式揭牌。 该高等科学院利用双方的优 势教育资源,以生命科学、绿色科技以及航天航空等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专业 重点,紧紧围绕国家和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开展前沿研究,联合培 养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并以此为依托,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致力于提高具有 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质量,探索国际化合作培养人才的 模式创新。目前,双方已就资金投入、工作体制、运行机制、课程对接、教育模式、 师资共享、招生选拔、工作场地等问题达成一致,培养的学生覆盖本科-硕士-博士, 实行双方共同颁发学位、在两地同时进行培养的办学模式。 为充分利用国外知名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培养工程科技领军人才,2012 年我校继续推进与美国里海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德国柏林工 业大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英国诺丁汉大学、贝尔法斯 特女王大学、法国化学工程师学院联盟等国际知名高校的合作,共建工程科技领军 人才的合作教育平台, 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我校与美国休斯敦大学合作开展的 3+1+X 本科生交流项目、3+1 本科 - 硕士合作项目,以及 3+2 本科 - 硕士合作项目,涉及 化工、化学、数学、物理、机械、信息和计算机等多个专业领域,每年联合培养学 生 60 余人。我校与美国里海大学在本科生联合实习方面开展合作,取得成功,双方 合作的“地球村”国际合作企业实习项目,已进入试点阶段,每年都有十余名学生参 与该项目,开辟了实践教学的国际合作平台。我校与德国高校已建立了由本科(吕贝 克)、硕士(克劳斯塔尔大学)、博士(柏林工大)的组成中德联合培养体系,获得国家专 项/计划单列批准。我校与法国工程师学校联盟(FGL)也已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 FGL 合作的 3+3 本科-硕士联合培养项目进展顺利, 发挥双方学校的特色和优势, 秉 承法国 FGL 联盟工程教育的优势和精英教育特点, 为学生搭建了接受高水平工程教 育的平台,使学生接受严格而系统的工程训练,培养国际型化学工程师人才。 同时,我校以“国际工程博士创新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形式,与国外 高校、跨国企业建立国际化的校企合作联盟,为产学研合作、专利申请和技术成果 的产业化推广创造条件。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均可找到实习实践的跨国企业,并获 得全额奖学金,真正体现高端科技领军人才的国际合作特征。
3.4.2 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2012 年,我校七个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深入开展,在培养方案的
15
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师资队伍的调整与培训、实践基地的拓展与 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探索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模式。 (1)设计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工程训练 为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的深入开展,2012 年学校要求相关专业以《培 养方案》的设计为项目实施的切入点,充分发挥专业教授团队和企业专家的主导作 用,依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的培养标准,结合专业特色,认真研究和设计 卓越工程人才的 《培养方案》 , 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的设计, 做到“三个不断线”, 即工程知识教育四年不断线,工程实践教育四年不断线,专业教育四年不断线,着 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精神、科学素养、工程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调整了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体系,将专业教育、工程教育 和实践环节向低年级延伸,形成了循序渐进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并通过增加化工 设计、化工专业实验等课程的学分、强化实践教学。 生物工程专业设计了 “基础理论学习、科研方法训练、企业工程实践 ”三阶段的 课程体系。一、二年级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三年级以科研方法训练为主,四年级 以企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同时增加了设计类课程的学分,增开由企业高管主 讲的课程和讲座,精简了必修课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根据现代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特点,在培养方案中设计 了“过程、装备、控制一体两翼”的知识结构体系。打破原有的课程壁垒,以“过程- 原理-装备-控制”为主线,以过程原理作为学科综合的交集点,精心设计了全新的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综合课程体系。在一年级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使学生建立起 工程概念和探索式学习的习惯。二、三年级增设了《过程装备技术》 、 《过程装备集 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综合课程,以此培养学生工程综合与集成的概念。 (2)改革教学方法,项目贯穿教学,企业设置课堂 大力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探索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以解决 项目的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专题研究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研究性实验报告等 学习方式为载体,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工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探索“做 中学”的学习模式,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同时,打破传统的课 堂教学模式,将工程类课程的课堂直接搬到企业的现场,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 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并与学校教师共同授课,让书本的知识活起来,
16
使学生看的见、摸得着、听得懂,记得住。比如,生物工程专业将主干课程《发酵 工艺学》的教学直接搬到了在生物炼制微型工厂和生物发酵实验平台等实验场所, 边教学,边实践。制药工程专业和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将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实践教学环节全部放在企业 中完成,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显著提高。 环境工程专业直接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概论(HSEMS) 》 课以及三门专业课的主讲教师,使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加贴近工程实际。化学工程与 工艺专业专门聘请工程设计院和鹰图(中国)有限公司的专家为化工卓越试点班学 生开设了 3 学分的《SP3D 工厂设计软件应用》的课程,以强化设计规范的教学,培 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3)拓展实践基地,配备校企导师,强化实践效果 2012 年, 我校共有 5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准建设, 并于 2012 年 7 月正 式挂牌。5 个中心的合作单位分别是: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自 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校企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各中心均已完成了管理机 构的组建,运作机制的制定,以及合作培养方案的设计,联合培养工作已开始按计 划实施。2012 年共接纳学生实习 400 余人。作为国家级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 双方合作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了企业对工程教育的责任意识,来自这些中心的企业专 家以教师身份实质性地参与学生指导、课程教学和教材编写,有效地弥补了高校教 师工程经验不足的缺憾,使工科专业的教学更具工程特色。比如,如来自河南天方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专家,不仅先后为我校生工专业开设了 3 门关于制药企业 的 GMP 规范、企业管理和发酵工厂设计的课程,还承担了包括入职教育培训、工 程基本技能训练、生物反应器设计和工艺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环节等 多项实践教学工作。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专家不但为我校制药工程专 业的学生举办了 15 场专题讲座,参与了该专业核心课程《药物分析》授课,还与学 校教师联合编写完成了《制药工艺学》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药物分析》等 五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3.5 多方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2012 年学校按照建设规划,加速推进奉贤校区教学条件设施的建设,完善新校
17
区的办学条件,为本科教学的布局调整做好准备。同时,积极争取和筹措资金,加 大对教学实验基地的投入,提升实验室的技术装备,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为创新 教育创造条件。
3.5.1 未雨绸缪,软硬件并举,搭建新校区创新教育的平台
按照学校的发展规划,2013 年我校本科一、二、三年级的教学活动将全部迁往 奉贤新校区,由于地域限制,两校区的教育资源难以共享,给教学与科研的互动,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造成困难。针对这个现实问题,学校 党委多次专题研究对策,组织教师集思广益,寻求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对新校 区的硬件建设和师资配备进行了提前布局。在 2012 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本科 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 (1)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奉贤校区新建实验室资源,建立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 和管理机制,为教师在奉贤校区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创造条件。奉贤校区所有 的专业和基础实验室必须在实验资源配备和时间安排上留出余量,用于开放共享, 并有计划地接纳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2)利用奉贤校区新建实验室的物质资源,配以有效的人员激励和约束机制, 推动科研团队、研究生团队入驻奉贤校区,逐步浓厚奉贤校区的科研氛围,为本科 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条件。三年级本科生留驻奉贤校区的学院,必须有科研 团队同步进驻奉贤校区。 按照上述思路, 2012 年学校斥资 7000 多万元, 完成了奉贤校区的 3 大专业实验 中心和创新教育平台的建设,即化学专业实验中心、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中心、物 理专业实验中心和数学实验中心。同时启动了 5 个大类工科实验教学中心和创新平 台的建设规划,即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资源环境实验中心和生物工程实验中心,使奉贤校区实践教学的条件设施建设稳步 推进,不断完善。同时,学校通过基础科研经费投放政策的倾斜,鼓励各学院的科 研团队移师奉贤校区,各学院积极响应,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提出了有针对 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调兵遣将,排兵布阵,将科研工作逐步向奉贤校区转移,为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3.5.2 筹集资金,重点投入,支撑实践教学改革
为支撑学校的工程教育改革,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012 年学校多方筹集
18
资金,重点加强了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 2012 年本科专项教学经费的支出总额为 15176 万元,生均 9281 元/生,比 2011 年增加了 43.7%,其中,生均本科实验经费 617 元/生,比 2011 年增加了 9.6%;生均本科实习经费 399 元/生,比 2011 年增加了 8.5%。此外,2012 年我校本科系统共有 15 个实验基地建设项目获得国家改善办学 条件基金的资助,资助金额 3895 万。学校对这些建设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和推进, 确保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 2012 年,我校与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 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 公司等 6 家国有大型企业联手建立的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获得教育部的批准 和经费支持,并实质性地开展工作。同时,与上海尚光娜贸易公司携手,在奉贤校 区建立了大学生创新教育基地-“PHYWEI 联合实验室”, 引进德国先进的科学仪器支 撑大学生创新教育。 2012 年学校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16078.09 万元,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为 2.65 万元/生,比去年增加 0.51 万元。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15.1 平方米/生,比去年 增加了 1.2 平方米/生;生均实验室面积 7.6 平方米/生,比去年增加了 0.3 平方米/生。 生均图书(纸质)76.6 册/生,比去年增加了 3.8 册/生;电子图书总数 1975740 册, 比去年增加了 148415 册;电子期刊种类为 55818 种,比去年增加了 2641 种;本科 图书流通量为纸质图书生均 15.4 册次/生,与去年相当;电子图书生均下载 25.0 册 次数/生,比去年增加了 3.3 册次/生。
4 需要解决的问题
4.1 增加数量,优化结构,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专任教师的总量为 1724 人,这些教师要支撑 16350 余人的本科教育、 6900 余人的硕士生培养、1440 余人的博士生培养、近万人的继续教育,以及大量的 科研工作,作为一个研究型大学,学校的生师比尚未达到理想的配置,加上两校区 办学的因素,教师的工作效率下降,师资力量会更加吃紧,因此,需要在优化结构 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师资队伍的总量,以满足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需求。
4.2 继续完善多校区运行机制,提高办学效益
我校本科教育分布在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 因为两校区教学资源存在一定差异,
19
且地理位置相距约一小时车程,给本科教育的运行与管理带来诸多困难,特别是三 年级本科生移师奉贤校区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所需的支撑条件将被弱化,无 论是教学资源的共享、跨校区的教学管理、跨校区的师生互动,还是校园文化的传 承与融合等都存在着隐性和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需要 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需要学校领导的智慧和魄力,更需要上级领导和 社会的更多支持、帮助和理解。因此,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学校将集中力量,着力 解决多校区办学的瓶颈问题,探索多校区运行的良性机制,使两校区的优势能够得 到互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办学效益。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