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兴趣;教学;激发
“学习必须是一种主动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的重要条件。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当前的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重新把握自己的角色:归还课堂的主权,做学生课堂的学习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把强迫式的“要我学”转变为激发式的“我要学”。
下面笔者谈谈在具体课改中的一些体会:
一、做学生学习的对话者,创设充满兴趣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实践中,要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共同探究,切实打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高临下的权威。和谐的课堂气氛也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要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平等互动,消除学生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使他们敢于参加、勇于参加、乐于参加教学活动,改变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为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打基础。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课堂的时间是有趣、有意义、有收获的,因此,创设一种愉悦、和谐的氛围,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兴趣盎然,乐于积极参与到其中来。
1.尊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日趋成熟的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对来自老师的态度与评价十分重视,希望教师能够和他们平等相处,并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他们。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深厚的感情关怀和爱护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虚心听取学生的见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沟通,关心他们,带着爱心同他们多交谈,交流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乐事。尤其是差生,通过接近他们,使他们改变胆怯自卑的表现,主动和老师推心交谈,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做一个充满朝气、有信心、有勇气的青春少年,使他们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目的。
2.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平等对话
人人是平等的,这是交流的基础。所以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应该“平等对话”,这样才能有利于师生交流,才能发挥素质教育中民主教学思想和理念,创设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主动探究、平等互动和大胆提问、和谐的教学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要充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与此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
二、应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合理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供足够的情景,给教学带来高效逼真的效果,使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富有趣味和吸引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使学生要学语文,爱学语文,最终善于学习语文。
在平时尽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如:幻灯片、课件。在教学《在山的那边》时,我制作了一个课件,展示了在山的两边的图片。这样,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激发了他们了解节日文化的强烈愿望。
2.鼓励学生质疑,提高学习兴趣
质疑,顾名思义就是提出疑问。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疑才会问,有问才会引发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道理。学生有疑问,才会主动地去思考,才能进一步去探究,才能有所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扼杀学生勤问的习惯,应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教学不在于传授,而是重在激发、启发、引导。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大力解放学生的言语自由,让他们敢想、敢问。对学生的质疑行为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即使提出的问题脱离了教材,也要循循善诱,以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变得爱动脑筋,爱思考,爱提问题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教学中,我遇到了许多这样的成功教学案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课堂上,我把教学中的问题分等级,创造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把那些难度大,有发挥性的问题让“优秀生”答;较容易的客观题让中等生答;一些简单的诸如朗读单词、对话等让差生回答。同时,我还侧重发现差等生的优点并加以赞扬和鼓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慰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去关注学生,为他们提供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唤回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的积极性,他们就会主动发现问题,探求新知,由“要我学语文”变成“我爱学语文”,最终学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