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代表作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代表作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罗曼·罗兰旗帜鲜明地反对两次世界大战,反对纳粹德国迫害季米特洛夫、呼吁苏联停止对知识分子的流放、乃至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左翼作家的镇压等等,在维护正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罗曼罗兰简介

通过对罗曼·罗兰简介,可以发现其不仅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也是十分杰出的。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反战、反迫害,爱好和平的人士。

罗曼·罗兰的照片

1866年1月29日,罗曼·罗兰出生于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克拉姆西,因为他的母亲在音乐方面具有一定的成就,因此罗曼·罗兰也从小培养了对音乐的爱好。15岁的时候,他随父母一起迁居到巴黎,并求学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那里考取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

1897年,罗曼·罗兰的第一部作品《圣路易》在《巴黎杂志》上发表,标志他的创作历程的开始。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世界名著《名人传》,其中包括贝多芬、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等人的传记。同时,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也在此期间发表,并获得了1913年度的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的罗曼·罗兰正在瑞士定居,他发表了许多反战的文章。第二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法国政府的反对,他在1916年才得到奖金。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罗曼·罗兰又参加了欧洲帝国主义的活动。

1935年,在高尔基的介绍下,罗曼·罗兰和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见面。1938年底,罗曼·罗兰启程返回故乡,定居在巴黎。后来二战爆发,1940年德军攻占巴黎,罗曼·罗兰遭到了德军的严密监视。直到1944年,巴黎解放后罗曼·罗兰才重新活动自由。同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在家中去世,享年78岁。

罗曼罗兰代表作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代表作

罗曼罗兰的作品

罗曼·罗兰的作品形式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小说、戏剧、散文、传记等。而他最擅长的作品形式,当属小说和传记。

罗曼·罗兰的照片

在罗曼·罗兰开始创作文艺的初期,他主要以戏剧为主。在这段时期里,他参加了“人民戏剧”运动,主要的作品有《丹东》、《理性的胜利》、《阿尔特》、《狼群》等八部作品。这些作品被合称为“革命戏剧集”,他以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为基础,试图通过“革命戏剧”的形式,来对抗传统的戏剧艺术。

从1903年开始,罗曼·罗兰的创作方向有所改变,他开始以创作人物传记为主。在这个时期里,他先后发表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等三部传记,合称为《名人传》。他创作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给这些名人树碑立传,更为了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

在完成《名人传》后,罗曼·罗兰的创作形式又发生了改变,主要以小说为主。在此期间,他发表了长篇巨制《约翰·克利斯朵夫》,并凭借着这部小说,获得了191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此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罗曼·罗兰又发表了一系列以反对战争和反对迫害为主题的文章和论文。在战后,他比较著名的小说由《母与子》、《夏天》等。

除了戏剧、传记和小说外,罗曼·罗兰的作品还包括了散文、回忆录等,在他打算迁回故乡克拉姆西之前,在瑞士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书。此后,由于二战的爆发,巴黎被攻陷,罗曼·罗兰受到德军的监视,因此他在晚年并没有多少作品面世。

罗曼罗兰作品特点

在戏剧、小说和传记等各方面,罗曼·罗兰作品特点各有不同。

《罗曼·罗兰传》的封面

戏剧为罗曼·罗兰在初期创作的主要文学形式。在罗曼·罗兰生活的那个时代,欧洲的资产阶级矛盾已经显得尤为尖锐,而当时的法国人民,仍沉浸在物质方面的享受中,从而逃避崇高的精神。因此,罗曼·罗兰为了拯救正在堕落的法兰西人民,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一些政治性的、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主题。他通过对历史上的英雄事迹的描写,来试图通过英雄们巨大的精神力量来唤醒正在日渐消沉的人民,但是他这个时期的创作特点太过于理想化和抽象化,不符合当时人民对文艺作品的荒淫、庸俗的追求,因此罗曼·罗兰这个时期的作品并没有受到观众们的喜爱。

在传记作品方面,罗曼·罗兰写作特点是第一个阶段的延续。他通过对名人生平事迹的描写,来激励和鼓舞当时在物欲横流的巴黎人民。而他所谓的名人,是拥有“伟大灵魂”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他们所擅长的行业里,有了杰出的成就。同时他渴望通过这些名人的高尚灵魂,来拯救正在堕落的欧洲。

在小说方面,罗曼·罗兰作品特点有所改变,他主要通过表现自我精神探索的直接经验,来表现其个人主张的观点。换言之,这个阶段的罗曼·罗兰的小说里,都以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同时辅以其人生的遭遇。因此,他自称他自己的小说“不以故事为程序而以感情为程序”。

罗曼罗兰的思想

罗曼·罗兰的思想主要体现他在人道主义理想化方面,他的一生始终贯彻着这个思想,并将其推向全世界、全人类。他在人道主义思想上,重要突出三个特点,即对真理的追求和博爱精神,以及宗教思想。

罗曼·罗兰的画像

在初期,罗曼·罗兰的思想基础建立在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之上,他将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看作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在他一生的所作所为之中,都无不在朝着这方面进取,渴望着能将这些思想付诸实施。

除了受到启蒙运动的启发,罗曼·罗兰的这一思想,还来自于宗教。他认为“神”、“真”、“爱”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必定的联系,同时也有主次之分。他认为“神”是缔造一切的主要根源,而神的灵光无所不在,即体现在人的心理上和自然上,从而创造出如“真”、“爱”这样的思想。而“真”、“爱”正是神的主旨体现。

罗曼·罗兰的思想在当时是极其赋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他对于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太过于理想化。而实际上,他所谓的理想,在当时的法国已经成为了一纸空文,因此他所谓的理想,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其次,罗曼·罗兰的思想代表着小资产阶级知识者的阶级意识。第三,过于神论化。他将由、平等、博爱归功于神的仁慈和恩赐,成为了形而上学式的引申。

罗曼罗兰有什么之称

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一生除了在作品方面的成就杰出,其政治思想方面,也在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而进行不屈的斗争。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那么,罗曼·罗兰有什么之称?

罗曼·罗兰的油画像

现在说起罗曼·罗兰,一般都会想到他的几个称号,如“时代精神的代言人”, “世界的良心”, “和平主义教皇”等。这些称号,都是对罗曼·罗兰的高度评价。其中前两个出自于罗曼·罗兰的好友斯蒂芬·茨威格所说。他称赞罗曼·罗兰是一个有人性的,追求自由的斗士,并说他“关键性时刻将代表欧洲的良知”。由此可见,当时由于在欧洲大陆上,法西斯横行,人性和道德已经沦丧,而罗曼·罗兰正是那位一直和恶势力斗争不止的人,他通过自己的文章,发表反战宣言,抨击欧洲各国的迫害行为。因此,假如在恶势力真正霸占世界的时候,他将成为正义势力的精神领袖,所以,他也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世界的良心”。

“和平主义教皇”的称号是苏联的学者和思想家卢那察尔斯基提出的。他对于罗曼·罗兰在文学成就方面十分景仰,也对他一生追求的自由事业予以肯定。

因此,罗曼·罗兰有什么之称这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上是以上提到的三个称号,由此可见,罗曼·罗兰投身的进步政治活动中,为人类的自由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

罗曼·罗兰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以及社会活动家,在获得过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无论在文学界还是音乐界,都名声斐然。那么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呢?

罗曼·罗兰的照片

1866年1月29日,罗曼·罗兰出生于克拉姆西。克拉姆西属于法国的勃艮第地区,他在那里生活了14年。在他15岁的时候,跟随父母一起迁居至巴黎,后考入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就读三年后毕业,并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此后罗曼·罗兰在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多国旅游,归国后开始从事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创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罗曼·罗兰正定居在瑞士。191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由于法国政府的反对,因此知道第二年年底,瑞典政府才通知他这一殊荣。

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在自己的故乡去世,享年78岁。由此可见,对于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问题,已经一目了然。他生于法国,卒于法国,也在法国完成了他的学业,虽然其中他多次在瑞士、苏联等国外旅行和定居,在终究没有改变他的国籍。而罗曼·罗兰的第一任妻子,也是个法国人,那是一个巴黎著名教授的女儿,他们的婚姻维续八年时间,后罗曼·罗兰又娶了一个俄国女人为妻。而他一生最大的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过程,也受到法国政府的多番干扰,因此他始终和法国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这也是他在晚年的时候,放弃了他在瑞士的家庭和生活,也要回到自己故乡的缘故。

罗曼罗兰真正的英雄主义

罗曼·罗兰真正的英雄主义被集中体现的他说过的一句话中“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即认识这个世界(的现实),并且依然喜爱它。”这句话是在罗曼·罗兰早起受到托尔斯泰的影响而提出的观点,他主张以“爱”和“英雄主义”来抗衡这个世界的堕落和沦陷,在世风日下的当时和现在,他的英雄主义存在一定的积极性。

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封面

可以说,在1911年以前,罗曼·罗兰的创作还属于起步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主要以戏剧和小说为主。而无论他以何种文学形式表现,都无不体现了他的“英雄主义”。他早期的作品,主要以描写英雄事迹为主的戏剧,用以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形势。他的小说《名人传》,主要记录了贝多芬、托尔斯泰和米开朗琪罗三位伟人的事迹,通过给这些名人的树碑立传,他希望世人可以“呼吸到英雄的气息”,把这些伟人强大的精神力量,传送到每个世人的心里。

罗曼·罗兰真正的英雄主义集中体现为他在《名人传》中的一句话,即“以痛苦换取欢乐”。无论在哪个时期,当人们提起理想时,总是意气风发,而当遭遇到现实时,又是厌恶气馁。而罗曼·罗兰则希望人们从这些伟人和英雄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哪怕是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残酷和现实后,依然对其充满了希望。而希望,这是罗曼·罗兰想到表达的主题。

罗曼罗兰评价

罗曼·罗兰因其作品富含着英雄主义的色彩和反战的思想,因此一直以来,都受到读者和文学界的好评。

罗曼·罗兰的照片

奥地利著名的作家和人物传记家茨威格对罗曼·罗兰评价说,在罗曼·罗兰的房间里,他可以感受到一种在人性上和道义上的优势。他对此解释说,这是“一种不带骄傲情绪的,内心的自由”。他认为,这种气息体现在像罗曼·罗兰一样坚强的人身上,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他认为,罗曼·罗兰在关键的时刻,可以代表欧洲的良知。这是茨威格初见罗曼·罗兰的印象,在乍见之下,他已将罗曼·罗兰认定为欧洲思想的领袖。

在深入了解了罗曼·罗兰后,茨威格对他的才华佩服地五体投地,因此有对罗曼·罗兰评价说,在罗曼·罗兰一个人的身上,就把诗歌、音乐和科学三个方面完美地结合起来,不仅如此,在他身上,还完美地融合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文化。因此,这样的“三位一体”在罗曼·罗兰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让他可以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和“世界的良心”。

在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爆发之后,罗曼·罗兰发表言论,反对欧洲国家对苏联的干涉。因此,苏联的文学家、教育家卢那查尔斯基将罗曼·罗兰评价为和平主义教皇。

1915年,罗曼·罗兰以《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了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阅读了罗曼·罗兰的这部小说后,对其评价为“文学创作中高度的理想主义以及在描写各种不同典型时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心和真实性”。

罗曼罗兰爱情

和罗曼·罗兰结婚的第一个姑娘名叫洛蒂尔特,她是巴黎的一位著名教授的女儿,父亲是在巴黎教授语言文学。当时的罗曼·罗兰尚未成名,只不过是一位从外地来到巴黎奋力拼搏的穷酸书生。但是出人意料的,两人竟走到了一起。洛蒂尔特和罗曼·罗兰爱情成为了当时巴黎社交界的一段佳话。

罗曼·罗兰传记封面

洛蒂尔特也起来也算是一位富家千金,她擅长交际,经常出入于一些社交场合。而罗曼·罗兰则继续为他的事业而拼搏奋斗。刚刚结婚之处,洛蒂尔特和罗曼·罗兰的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但逐渐的,两个人竟起了一些隔阂。原因是尚未成名的罗曼·罗兰在物质上无法满足这位富家千金的要求。

虽然当时的罗曼·罗兰已经获得了教师的资格,偶尔也写一些文章发表,但在收入方面,只能够勉强维持生计。而事实上,他写的大部分戏剧作品,都无法得到出版商的认可。相反,还要是他妻子的帮助下,他的作品也有可能被搬上舞台。

为此,洛蒂尔特和罗曼·罗兰进行了几次谈话,洛蒂尔特的观点为不被人认可的作品都是无价值的,而罗曼·罗兰则坚持文艺创作。因此他们的感情出现了裂痕。1901年,洛蒂尔特和罗曼·罗兰爱情终于走到了尽头,两人离婚后各奔东西。从此,罗曼·罗兰被潜心创作其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多夫》。1915年,他以此书被评为当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的第二个妻子是俄国人,当时他旅居苏联,在苏联长期逗留,因此认识了一名名叫玛丽·库达切娃的俄国妇女。不久之后,两人结婚。这段婚姻,伴随着罗曼·罗兰终身,直到其去世。

罗曼罗兰徐志摩

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再别康桥》的作者,也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诗社的成员。罗曼罗兰出生法国,是思想家、批评家,也是一位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一生成就很高,他热爱音乐,被人们称为用生命在写音乐,那么罗曼罗兰徐志摩有什么关系呢?

徐志摩像

罗曼罗兰徐志摩直接的关系应该就是徐志摩曾经写过以罗曼罗兰命名的文章吧。那么他当时为什么会写到这位人道主义作者呢?那大概就是在他的心中他们是一样的。罗曼罗兰一生热爱音乐,他弹奏的音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他热爱音乐,热爱写作。他对当时欧洲战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他用音乐,用文字增强了战士的信心,鼓舞了他们的勇气。但是罗曼罗兰是孤独的,即使他一生成就巨大也掩盖不了世人对他的不理解。

徐志摩也是这样的,徐志摩一生追求爱情,但是他所追求的爱情是世人不能接受的,他追求自我的超脱,但是这种超脱是被认为在礼法之外的。当然罗曼罗兰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徐志摩,罗曼罗兰在他所处的时代是被不断批判的,但是他一直都坚持自我即使当时著名的托马斯曼都在批评他,他都坚持了自我,最后成就了他自己。徐志摩也希望像罗曼罗兰一样,即使遭到世人的谩骂也能够承受得住,他相信未来会好的。可惜他没有等到未来,从这个角度来说罗曼罗兰就是他的精神导师。

罗曼罗兰是徐志摩人生的一个风向标,指引着他不断前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6951/824323332621.html

更多阅读

罗曼罗兰简介 罗曼罗兰简介100字

罗曼罗兰(1866-1900)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罗曼罗兰除了在文学界享有不朽的地位外,也是研究贝多芬最认真的一位专家,以《贝多芬传》为蓝本所发表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世界文学经典中的经典。一八八六年一月二

郭沫若《罗曼·罗兰悼词》 罗曼罗兰悼词阅读答案

郭沫若站在国际民主主义的精神上,为罗曼·罗兰写的这篇悼文。郭沫若在文中热情歌颂了罗曼·罗兰的伟大功绩,表达了继承罗曼·罗兰反法西斯的民主精神与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的愿望。正文如下:罗曼罗兰先生,你是一位人生的成功者,你现在虽然

roland罗兰kb 9 曼罗兰Manroland

市场描述  曼罗兰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印刷设备制造商之一 ,其业务覆盖全球 140 多个国家。曼罗兰现有 11 , 000 名员工,年营业额为 20 亿欧元,是卷筒印刷机领域的巨头,全球每三张报纸中就有一张是在曼罗兰

贝多芬传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贝多芬传读后感

罗曼罗兰贝多芬传读后感(一)他,是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虽被耳聋症折磨着,但仍凭着顽强的意志创作出《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家喻户晓的音乐作品;他身材矮小,但有“乐圣”、“音乐巨人”之誉。他,就是

声明:《罗曼罗兰代表作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代表作》为网友改变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