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气候一样,柬埔寨的季节只有旱季和雨季,每年的四月到十月是雨季,十一月到次年的三月是旱季。第二次和老爸一起去柬埔寨是在雨季,相比旱季的吴哥窟苍劲古朴,雨季的吴哥窟显得更有生气。那些精美绝伦的石雕上覆盖了一层绿油油的青苔,古树更是郁郁葱葱,在雨水的浸润下石头表面泛出质感的色泽。
虽说是第二次去吴哥窟,带老爸走的线路几乎与第一次一样,补去了第一次没有去的洞里萨湖。和老爸一起旅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为终于有人给我拍照片了!第一次去柬埔寨回来之后发了很多博文,那个时候真能拍,几乎一个寺庙一篇文...第二次我拍得比较少,几乎都是老爸在拍,不过吴哥窟还是有一些角度是多少次都拍不腻的,这篇博文是我和老爸吴哥窟之行的纪念,和老爸一起旅行的下一站希望是土耳其。
吴哥王城有五扇大门,北、西、南各有一扇大门,东面则有两扇,其中已经被完全修复的南门是最受欢迎的,不过因为在通往吴哥王城的主通道上,所以游客非常多,拍到好照片不容易。
四年前第一次来巴戎寺的时候人非常少,也有可能是因为当时在小吴哥看完日出直接到巴戎寺,清晨的游客不是很多的关系。第二次带老爸去的时候游客灰常多,拍出来都是黑压压的人头,难得可以找到清净的角落拍几张无人的,但这样的照片拍出来都不像是在巴戎寺...
巴戎寺拍人像最热门的地点之一,让老爸给我拍了一张和四年前一模一样角度的照片,回来对照两张照片感觉好奇妙。
班提色玛寺是我第一次去吴哥窟回来后强烈推荐的寺庙,时隔四年,它依然是那么惊艳,整座寺庙几乎没有游客,静静享受着当下的这份美妙。
班提色玛寺又一次给我惊喜,在这里遇到几只小猫,在石头间爬来爬去,跳来跳去,实在是太萌了。
托马农神庙虽然不是一个热门的寺庙,但是个拍人像的好地方,游客比较少,在周萨神庙的北面。
在托马农神庙偶遇了一个在等愿意和他练习英文游客的少年,他倚在窗口对我笑,老爸抓拍得很到位,把“故事”都拍出来了...
崩密列还是老样子,至今仍是吴哥最神秘的寺庙之一,上次来是旱季,没想到雨季更美了,但路也相对来说不好走了,非常湿滑。
本来没有把崩密列做到这次的行程里,担心雨季路不好走,怕老爸崴脚,没想到他比我还灵活,走得比我还快,在乱石间游刃有余的穿行,还能和我玩对拍...
没想到雨季的时候这里居然变成了一个池塘,旱季来的时候地面都是干的,一点水也没有可以从地面直接走到对面。
崩密列也是个出人像的好地方,很多地方拍出来的效果都非常赞。
雨季的崩密列比旱季要漂亮很多,令人有“整座寺庙淹没在热带雨林中”的感觉,树木郁郁葱葱,根茎泛着光泽,让人觉得它是一处有生命力的遗迹。
乱石上都被覆盖了一层绿油油的青苔,比旱季拍出来颜色丰富很多。
塔逊寺最有名的是一棵完全压垮东边寺庙的巨大古树,是吴哥地区最适合拍照的景点之一。
大家慕名而都来看这棵古树,进进出出的游客非常多,要拍到没人的照片只有等...
整座门被一个大树的根系完全覆盖,寺门与树融为一体,与门后的四面佛塔相互陪伴千年之久。
女王宫是吴哥艺术皇冠上一棵珍珠,寺内有世界上最好的石雕作品,女王宫保存的相当完好,寺内许多石雕都是三维的。雨季的女王宫娇俏优雅,清新脱俗,色彩比旱季柔和很多。
女王宫的历史比小吴哥还要悠久,最精华的中央殿装饰豪华,有大量的雕像,几乎完美。
圣剑寺是吴哥最大的寺庙之一,这里有错综复杂的供状长廊,精美的雕刻作品和常满青苔的巨石。圣剑寺保存也是相当完好的,东门外侧的护墙长了两棵巨型古树,树根盘结在一起。
一座奇特的希腊式两层建筑,到现在也不清楚它的用途。
相比热闹的南门,东门显得清净很多,老爸拍的这张照片里居然也能找到我...
老爸连我工作照也拍,在他镜头里我是这样滴...
然后我镜头里是这样滴...
雨季的小吴哥实在是太太太赞了,积水形成了池塘,小吴哥的倒影映衬在水中显得更大气了。
第一次没仔细找《花样年华》最后梁朝伟说秘密的地方,这次特地来补,爬到小吴哥最高的塔俯瞰内院就能看到这个地方了。
在小吴哥表演舞蹈的美女在补妆。
塔布笼寺之前已经单独写过一篇了:塔布笼寺全图集:聆听千年古树的心跳(点击文字链)。
这次来柬埔寨发现僧人比第一次来的时候少了很多,我想拍的人文片也没拍到几张,这天在巴肯山看日落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小师傅偷拍了一张...
雨季巴肯山的日落不是很美,没有看到整个太阳落入地平线。站在山顶上远远的可以望见洞里萨湖,下一篇单独写,和老爸在那里有非常刺激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