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军形篇 中华文化—谋略篇 . 孙子兵法之四《军形篇》




中华文化—谋略篇 . 孙子兵法


第四《军形篇》

孙子兵法(军形篇) 

《军形篇》 作者:孙武

    《军形篇》第四篇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说详细一点,这一篇是议论战争的攻守问题,而着重又是议论如何造成一种守必固、攻必克,以求“全胜”的形势。全篇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一、提出在战争中实行进攻与防守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二、提出应先认清必胜的形势,然后用兵的原则。三、强调善于用兵的人应重视“修道而保法”,修明政治,严肃法度,以造成我方必胜的形势。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译文

  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捕捉战机攻胜敌人。做到不可战胜,就会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敌人出现空隙,就乘机击破它。因而,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不一定使敌人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测,但不可强求。

  若要不被敌人战胜,必须先要作好防守工作;能战胜敌人,就要进攻。采取防守,是因为条件不充分;进攻敌人,是因为时机成熟。所以善于防御的人,隐蔽自己的军队如同深藏在地下;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攻敌措手不及。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孙子兵法军形篇 中华文化—谋略篇 . 孙子兵法之四《军形篇》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打败敌人而普天下都说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好像举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见太阳、月亮不算眼明,听见雷霆不算耳聪一样。古代善于作战的人,总是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没有卓越过人的智慧,也没有勇武显赫的名声。他们进行战争的胜利不会有差错,之所以不会出现差错,是因为他们作战的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是战胜了在气势上已失败的敌人。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进攻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就能够主宰战争胜负的命运。

  兵法上有五项原则: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度产生于土地的广狭,土地幅员广阔与否决定物资的多少,军赋的多寡决定兵员的数量,兵员的数量决定部队的战斗力,部队的战斗力决定胜负的优劣。所以胜利之师如同以镒对铢,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攻击弱小的敌人;而败军之师如同以铢对镒,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强大的敌方。高明的指挥员领兵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这就是军事实力中的“形”。

  秦赵邯《郸之战》  秦赵《邯郸之战》  苏代 巧舌如簧  秦昭襄王   秦 武安君白起 军中白起  范睢  范雎再次说秦王
范睢这个时候就向秦昭襄王说了,他说:“秦军在长平之战中已经非常疲劳了,
我们应当休整,允许赵国割地求和。”
这个说法刚好迎合了秦昭襄王心中的疑虑。    范雎进谗言 白起拒战自刎   平原君赵胜  信陵君窃符救赵 信陵君窃符救赵
魏王的爱妾如姬窃取宫中的虎符 毛遂自荐 

战例一:秦赵邯郸之战

  战国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和赵国爆发长平之战,已经使得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和秦国争雄天下的资本,这为统一六国扫清了一个障碍。而秦昭襄王,在长平之战获胜后,接着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秦赵之间又爆发了邯郸之战。邯郸之战可以说是赵国生死存亡的保卫战,在这场战争中,秦王却没能抓住赵国元气大伤的大好机会,趁赵国国力虚弱一举把赵国灭掉。  

  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将白起下令进攻赵国都城邯郸。同时白起昭襄王报告,要求增粮灭赵。他提出两个理由,一是赵军主力被全部歼灭;二是赵国民心极端不稳。这时候,如果我们进攻邯郸,可一举拿下。报告交上去以后,秦昭襄王实际上内心很矛盾,主要原因就是长平之战虽然消灭了赵国45万生力军,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长平之战秦军自己也死伤过半,国内空虚,昭襄王这个时候对打不打是心存疑虑的。另外,赵国长平之战后,紧接着就要面临邯郸保卫战,赵国君臣极度恐慌。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就派一个重要的使者苏代到秦国游说,游说的对象是秦国的丞相范睢,他讲了两条理由,这两条理由让范睢就觉得不能马上灭赵。  

  第一,白起压范睢,说白起现在是南破楚国,北灭赵国,如果白起把邯郸拿下,赵国就灭了。白起前几年带了几万军队破了楚国,现在再灭了赵国,那白起的功劳就太大了。如果赵国被灭,白起的功劳应当是秦国第一,他的职务,应该给三公的爵位。这样一来,范睢虽然是丞相,也得屈居白起之下,这是利用了秦国将相之间的矛盾游说范睢。  

  第二条,得地不得民。秦国是不得民心的一个国家,假如现在白起把赵国灭了,赵国的老百姓,北边的逃燕国,东边的逃齐国,南边的逃魏国,将来占了赵国的土地以后,一个百姓也得不到。  

  这两条理由,特别是第一条,让范睢就动了心。所以范睢这个时候就向秦昭襄王说了,他说秦军在长平之战中已经非常疲劳了,我们应当休整,允许赵国割地求和。这个说法刚好迎合了秦昭襄王心中的疑虑。  

  刚好在秦国攻打邯郸的时候,白起有病了,不能出征,就派大将王陵,去攻打邯郸。王陵打得不顺手,就想用白起,白起不干。因为白起当时就主张长平之战结束后,立即攻打邯郸。结果昭襄王最后给他的命令是撤兵,撤兵以后,休整了几个月,再去攻打邯郸。白起说根本打不赢,所以白起不出征。白起讲了三点理由:第一,诸侯救兵将至,如果我们包围邯郸,诸侯的救兵到了,内外交加,我们肯定打不赢。第二,自身伤亡过多,秦军伤亡很厉害。第三,赵国殊死抵抗,你现在是打人家的都城,赵国的老百姓,他们的子弟在长平被活埋了45万,老百姓能让秦军打进去吗?所以这一仗,就在邯郸城下,僵持住了,秦国打不下来。白起表示“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秦王大怒,赐死武安君白起。  

 这个时候,赵国采取了三条办法。

  第一,全民总动员;这个不用说。

  第二,向魏国求救兵;赵国和魏国非常近,赵国这时候重要的一个人物,是平原君赵胜,他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所以他就写信要求来帮助他。魏国就立即派大将晋鄙,带了十万军队去援救赵国。秦昭襄王看到魏国的援军已到,就立即给魏王捎了个口信,说我打赵国,旦暮之间就能打下来,谁如果敢援助赵国,那么我拿下赵国以后,一定要移兵把他灭了。这把魏王给吓了,魏王就让晋鄙的军队停在边境,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观望。同时魏王还派了一个使者,潜入到邯郸城,劝赵王,他说秦和齐两国当年都曾经称帝,我们知道周代最高的天子称王,诸侯本来称公称侯,后来改为称王,而秦和齐两国曾经称帝,后来又撤消了。现在齐国已经衰落,不可能称帝,唯独能称帝的是秦国。秦国打你主要的原因,是想让赵国带头尊秦为帝,你只要尊秦为帝,秦国就不打你了。这时候,赵王和主政的平原君非常犹豫,恰恰这个时候,齐国有一个人来到邯郸,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义士,叫鲁仲连。他听说这个消息以后,通过平原君见到魏国这个使者,他说尊秦为帝绝不可取。他说你们魏王派你来,让赵国率先尊秦为帝,是因为他不了解这样做的危害。魏国的使者就问,尊秦为帝有什么危害?答曰两条,一旦秦国国君称帝,他可以任意撤换你赵国的大臣,把他讨厌的撤了,安上他喜欢的,那你赵国的大臣不是由赵王来任命,而是由秦国的国君任命,赵王能受得了吗?秦国一称帝,秦国的这个帝,就可以把它秦国的那些女人送到赵国国君身边当嫔妃,将来赵王身边都是秦国派来的间谍之花,你想想赵王的日子怎么过?这一说赵王就觉得不能尊秦称帝了。同时这个时候,信陵君在魏国内部积极开展活动,想游说魏王发兵,接着就发生了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夺了兵权以后,信陵君下了三条命令:
        1,父子俩个人同在军中的,父亲回家;
        2、兄弟两个人同在军中的,哥哥回家;
        3、独生子女在军中的,立刻回家。
    这一下子走了两万,剩下八万,但这八万人可以说群情振奋,可以说是八万精兵。  

  第三,向楚国求救兵。 平原君搬魏兵是写信去,搬楚兵是亲自出马,他在手下的门客中,想找20名随从,挑了十九个,挑不出来了。这时候有一个人,自我推荐,这个人叫毛遂。然后就发生了著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如此一来,两路大军都来了。  

  当然,从楚国也好,从魏国也好,他们的救兵走到邯郸都有一个时间,不能马上就到。在这种情况下,赵国都城邯郸实际上已经很危急了,邯郸城内已经拿人的骨头当柴烧了,易子而食。这时候,魏楚两国的援军还没有到,邯郸城已经危在旦夕,平原君就把整个家财全部散了,招募赵国都城的勇士,用重金招买了三千敢死队。这三千敢死队杀出邯郸,冲向秦军,和秦军同归于尽。秦军因为这一冲后退三十里。这三十里给邯郸赢得了时间,这样信陵君的军队到了,春申君的军队到了,两方面的军队攻打秦军。而秦军已经攻城攻了很长时间,疲惫不堪,楚国和魏国的军队内外夹击,一下子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国有一个将领,叫郑安平,郑安平在联军夹击之下,带领两万秦军投降,这在秦军军事史上很少出现,可见邯郸之战,以赵国的全胜而结束了。  

  赵国在长平之战损失45万人,紧接着邯郸保卫战,为什么能反败为胜呢?大体上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哀兵必胜,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主力全部被歼灭了,整个邯郸的军民是众志成城,殊死抵抗。这样的军队,你很难把他打败。

  第二,秦军混乱,秦军本身很乱,先想派白起,白起有病,派王陵,王陵打了败仗,再派白起,白起不干,再换将领,换了几次,秦军本身指挥就整个混乱了。

  第三,合纵成功,这一次,邯郸即将被秦国攻下,赵国,魏国,楚国,三国结成了生死同盟,以三国合纵之军,对付秦国一国之军,最后是打败了秦军,这是战国后期,非常有名的一次合纵之战。

  所以,长平之战以后,秦军休整了几个月再去打,赵国已经缓过气了,所以没有拿下来。如果秦昭襄王听了白起的意见,一鼓作气,在长平之战以后去攻邯郸的话,邯郸是很难守得住的。所以说,赵国的灭亡,应该是在秦昭襄王这时候就应该灭的,结果缓了这几个月,时局发生变化,没有完成,饮恨邯郸。

《孔子学堂》·“孙子兵法系列”之《形篇》

《孔子学堂》·“孙子兵法系列”之《形篇》

《孔子学堂》·“孙子兵法系列”之《形篇》

  在中国古代,“形”是“器具”、“器物”的意思,所以“形”字不仅指外在的“形式”,也指事物的内容。在《孙子兵法·形篇》中,“形”指的就是军事实力以及这种实力的外在表现。 

  军事实力是军队综合战斗力的具体表现,也是战争的物质基础。在军事斗争中,奇谋妙计固然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从根本上讲,强大的军事实力才是真正决定战争胜败天平上的砝码。不仅“伐兵”、“攻城”离不开一定的军事实力的巧妙运用,就是“伐谋”、“伐交”也必须要以雄厚的军事实力为后盾。 

  孙子对这一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在《形篇》中加以深入详尽的探讨,全面系统地论述军事实力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军事实力运用的原则和实力建设的方法、途径诸问题。 

大秦骑兵(兵马俑)

大秦骑兵(兵马俑) 

先为不可胜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既然敌我力量对比对战争胜负结果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孙子便提出了在军队作战中要努力确保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先为不可胜”、“不可胜在己”,做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在此基础上,则要积极寻求和利用敌人的可乘之机,即所谓“以待敌之可胜”、“不失敌之败也”,一旦时机成熟,便果断采取行动,乘隙蹈虚,以压倒的优势,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唯有如此,才是真正“能为胜败正”,成为战争胜负的主宰。 

  认识军事实力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不等于顺理成章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更不意味着能淋漓尽致运用和发挥自己的实力。孙子认为发展军事实力也有一个突出重点的问题,要抓关键,要选择好突破口,这叫做“有所为,有所不为。”而要正确选择突破口,核心问题是要对战略大势明了于心,具有超前意识。 

霍去病收复河西 - 王可伟油画   《霍去病收复河西》 - 王可伟油画

霍去病收复河西 

  汉朝时期,北方匈奴军事实力远远大于汉朝,特别是汉朝的军队兵种建设跟不上对匈奴战争的需要:汉朝的军队多是步兵(材官)和车兵(轻车),机动性不强,而匈奴几乎是清一色的骑兵,来无影去无踪,机动性好,战斗力强,所以汉兵同他们交手总是占下风,老吃亏。可见实力不足是汉朝在双方军事对峙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因素。汉武帝当上皇帝后,把军事实力建设放在第一位,尤其是有针对性地优先发展骑兵。在汉武帝之前的古代中国,车、步、骑、舟四大兵种之中骑兵是占第三位的,到了汉武帝手中,骑兵一跃而成为第一位,超过了步兵和车兵,这在中国古代军队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汉匈战争的最终结局更是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修道保法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修道而保法”,从政治上加以具体保证。所谓“道”,就是清明的政治,和谐的秩序,调动起广大民众和参战士兵的积极性,即《计篇》中所提到的“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从而造就同仇敌汽,举国一致,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理想政治局面。所谓“法”,就是严格的制度,正确的法纪.表现为:赏罚公正严明,上下井然有序,士卒训练有素,用人唯才是举,办事有章可循。由此可见,“修道而保法”的核心便是修明政治,严肃法制,提高军队的凝聚力,鼓舞民众的士气,为夺取战争主动权创造必要的条件。很难设想,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如果离心离德、一盘散沙,还能算是有实力,有前途的吗?指望它们打胜仗不啻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肯定会教人失望。 

 马谡失街亭

马谡失街亭(广播剧) 

衡量军事实力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预知胜负,是高明军事家指导战争的必有之义。孙子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在《计篇》中即开宗明义加以深刻的阐述。《形篇》的主旨是探讨军事实力地位作用以及运用原则,因此同样要把衡量军事实力列为重要的环节。孙子在这里提出了综合对比衡量双方军事实力的具体标准,这就是“度”、“量”、“数”、“称”、“胜”。即从双方的所处地域位置、地幅面积大小、物质资源丰瘠、兵员多寡等客观情况,来比较分析双方军事实力强弱关系,并进而预见战争胜负趋势。按孙子的理解,实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一方,是可以所向无敌、横扫一切的:“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孙子认为这种“度、量、数、称、胜”五个方面依次相生、层层递进,链条式的因果关系,具有法则的性质。所以要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就必须使自己的主观愿望符合这种客观的规则,紧紧围绕这个因果关系来从事自己的军事实力建设。 

 汉武帝刘彻 漠北大战 

汉武帝漠北大战 

攻守策略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一般地说,受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临战之前,双方的力量对比尽管有强弱之别,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作为战争指导者,根据战场情势的变化,采取相宜的攻守策略,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顺利实现敌我军事实力对比的转化。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采取适当的作战样式,仍是一大关键。通常的作战样式不外乎攻与守两种,两者各有自己的功能,一般地说,“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高明的军事家应该按照“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的作战规律,从自己军事实力条件出发,灵活主动地实施进攻或进行防御。若是实施防御,要善于隐蔽自己的兵力,“藏于九地之下”,令敌无法可施;一旦展开进攻,则要做到“动于九天之上”,使敌猝不及防。 

  总之,只有在攻守问题上真正做到因敌变化,随机处置,才算是完全掌握了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之精髓。这时候无论是实施进攻,还是进行防御,都可以得心应手,从容自如,无往而不胜,“故能自保而全胜”。孙子认为,这乃是正确运用军事实力的重要途径,能够进入用兵的理想境界:“战胜不忒”、“所措必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7351/242850223577.html

更多阅读

孙子兵法《军争篇》 孙子兵法军争篇读后感

军 争 篇*四十二.孙 子 曰: 凡 用 兵 之 法, 将 受 命 于 君, 合 军 聚 众, 交 和 而 舍*, 莫 难 于 军 争。军 争 之 难 者, 以 迂 为 直*, 以 患 为 利*。 故 迂 其 途, 而 诱 之 以 利, 后 人 发, 先 人 至*, 此 知 迂 直 之 计 者 也。* 注

孙子兵法军争篇读后感 《网络营销孙子兵法》军争篇

 一、网络营销要以迂为直  不管是企业和个人做网络营销主要就是为了给网站带来的最终的转化,或者销售产品和服务,虽然有些网络推广并不是直接给我们带来效果,但是长期的网络推广会给企业品牌和口碑带来很大的影响,让互联网上更多的

孙子兵法第七篇与投资 投资中的七条“孙子兵法”

     创业投资和行兵打仗一样,要讲究战术策略。孙子兵法凭借三十六计成为战争史上的经典兵书,其实在大众投资理财中,也有一些法门可以帮助小本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我们也可以视其为投资中的“孙子兵法”。  不要大量借贷投资 

孙子兵法虚实篇翻译 孙子兵法《虚实篇》原文及翻译,

《孙子兵法》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孙子兵法之《虚实篇》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虚实篇》作者:孙武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

声明:《孙子兵法军形篇 中华文化—谋略篇 . 孙子兵法之四《军形篇》》为网友爺安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