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教材专版
绝知此事要躬行
———透过两个案例片段看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
李
强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对孪生兄弟,彼此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那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就成为我们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领域。通过以下两个案例片段,笔者尝试对如何处理科学课中的预设与生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片段一:
在《磁铁的性质》课上,学生们尝试用磁铁去吸不同的材料(很多材料都是课前准备的,也有一部分来自学生),汇报交流了,我说:“来,说说你们的结果好吗?”
生:磁铁能吸铁钉、大头针、回形针。
师:其他组是否也都能吸呢?生:都能。
师:还能吸什么呢?
生:还能吸自动笔铁的部分和桌子铁的部分。
生:还能吸一元的硬币和五毛的硬币。
……
生:还能吸一毛的硬币。我一愣,一元的硬币是镍,都能吸,五毛的有些行,有些不行,可一毛的硬币都是铝做的,课前自己也试过了,都不行。于是我不假思索就否定了他:“不会,你自己搞错了吧?”话刚说出我就后悔了,应该
让他验证一下。其他的同学也都喊起来:不会的,不会的,一毛钱的硬币吸不住的,我们早就试过了!在我的教案中也早就确定一毛的硬币属于不能被磁铁吸引的一类物体。
没想到他居然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大声说:“一毛的硬币的确能吸,你们瞧!”
他举起用磁铁吸住的一毛硬币的一霎那,我尴尬的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怎么办?教师的威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沉默几秒之后,我才回过神来,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科学就是需要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谢谢这位同学!”
我走到这位同学的身边,拿起他的一毛硬币一看,原来是二!我!五年新版的硬币,也是镍币,还没看到过呢!看来我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啊。
反思:
在这个片段中,学生有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这是我最感到欣慰的,因为科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从教师的设计意图看,只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知道铁一类的物质能被磁铁吸引就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
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探究出现了矛盾,根据教师的准备,一角硬币是肯定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此时如何处理?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让这位学生在大家面前验证。虽然最后的结果证明教师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我从学生那里懂得了:我们备的不仅仅是教案,更应该备好学生。路培琦老师说过:不要把我们的科学课上成假装学生什么都不知道!有时侯学生比我们知道得更多!我们钻研的不仅仅是教材,更应该好好钻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因为自己原来的知识和经验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过时了。在充分的备课和备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预设和生成并不矛盾,充分的预设准备正是很好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前提。
在科学课的课堂上,教师不仅
!
科学课
&&
教科版《科学》教材专版
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通过教学后学生呈现的变化状态,则是评价性资源和下一个教学流程的基础性资源。有了这种“活资源”的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才会不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教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的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片断二:
执教《一天的食物》。
导入,记录一天的食物,再对自己记录的食物进行分类,再到对教师提供的食物进行分类,一切似乎进行得很顺利……当各组完成分类,我请其中一组上来展示,这一组按照荤、素的分类标准把食物卡片摆放好。
然后我就质疑:对他们的分类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我原本的意图是让学生说说其他不同的分类的方法和对这一组荤、素的分类是否有意见。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同学站起来说:“火腿肠不是属于荤类,因为它里面含有面粉,面粉是素类!”
我马上追问一句:“那你说火腿肠属于荤的还是素的?”
他不假思索就说:“素类。”这下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反对,纷纷举手表示不同的意见,有的说是荤类,因为有火腿;有的说是素类,因为有面粉,争执不下。
我发现这是一个极好的“头脑风暴”的机会,干脆让他们放开说,这时的教学已经脱离了我原来的
设计。
又一个学生起来说:“我认为火腿肠既不属于荤类,也不属于素类食物,而是荤素混合类的食物。”
我立即肯定了这位同学,并提醒大家找证据。
马上有学生说:“火腿肠的包装上就写了好几种配料,有火腿、盐、面粉等,的确是既有荤,又有素,属于荤素混合类食物。”正当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表示满意时,又有学生对面条产生了怀疑:“老师,我还有问题,我认为面条也是荤素混合类的食物。”
“是吗?”到此时,我自己也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了,“你有什么根据呢?”
“我从面条上闻到一股鸡蛋的香味!可能这种面条中含有鸡蛋!所以是荤素混合类的食物!”
“其他同学能闻到吗?”有的说闻得到,有的说闻不到,还有的说闻到了咸鱼的气味(咸鱼和面条放在一起)。
“怎么办?”
“能不能也把面条的包装袋找来看看,上面有配料表的!”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把面条的包装纸扔掉了,一急,也顾不上这是一节比赛课,就让后面的同学到仪器室的垃圾桶里找找看,听课的老师必定是一脸的茫然。幸亏仪器室就在实验室后面,那位同学匆匆忙忙地拿着包装袋跑上来,我松了一口气,马上在投影上出示了这种面条的包装袋:“一起看看有什么?”
生齐读:“有面粉、鸡蛋、香料。真的是荤素混合类食物。”
教师总结:“其实在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大部分是荤素混合在一起的,比如……”
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原来的设计意图是先让学生区分荤类和素类的食物,然后出示一种荤素混合类的食物,如青菜肉片之类的,借此引导学生认识荤素混合类的食物,再回过头来评价原来的分类是否还可以再科学些,分为荤类、素类和荤素混合类。可是我的确低估了学生,他们不仅提前发现了荤素混合类食物,而且已经会从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来分析食物的成分。那么我原来的设计只得作废。面对学生的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步伐,教师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随时调整自己的节奏,跟着学生走。不要被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环节束缚,实时调整,学生在不断生成,我们的教学活动也要不断生成新的方案。
由此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应该是教学过程中信息的“重组者”。学生动起来了,绝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来完成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记得中国古代诗人陆游有这么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意思我们都清楚,书本上的知识和学问是抽象的理论,要去亲身参加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变成自己的实际才干。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是如此,教案只是教师课前对教学过程一厢情愿的想法,只有付诸实践,才会发现学生其实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源。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
!&’(%##)!
&(
科学课!小学版)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