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满楼
陕西靖边以北的毛乌素沙漠中,一座灰白色的古城傲然耸立于茫茫沙海,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为“白城子”的统万城。尽管早已被废弃上千年,但在无边无际的黄沙衬托下,统万城依旧巍峨雄壮而险峻,如受伤的巨人般俯览过往的历史长河。但凡到此一游,游客在被这座规模庞大的旧日城池所震撼的同时,心中或许会充满了一串串的问号:统万城为什么会建在沙漠之中,是什么人又是怎么建的?为何最终会被废弃?
统万城与匈奴的南下与汉化
近日,陕西靖边县的统万城遗址内意外发掘出一个规模巨大的建筑基址,其四面斜坡的土木结构形式表明当时应为高大的楼阁式建筑。据推测,此建筑的建造年代应在唐末五代时期。由于统万城之前一直被认为是“匈奴故都”,这次的考古发现或将给这一定位带来全新的认识。据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邢福来介绍,统万城始建于十六国时期,这一区域在唐末时为拓跋思恭“靖难军”的控制范围,其置所夏州即如今的统万城。由此或可认为,统万城存在明显的历史分期而不仅仅是之前的单一定位——“匈奴故都”。
故事还要从当年知名的游牧民族匈奴说起。按《史记》、《山海经》等古籍的说法,匈奴人源出黄帝,为夏人之后裔,商灭夏后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从人种、语言等因素来看,此说大有可商榷之处,现姑妄听之)。自西周起,这些被冠以条戎、犬戎、鬼方等名称的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屡起冲突,如西周即被犬戎所灭,“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所要对付的林胡、林烦,似乎也是匈奴部落。公元前3世纪,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同时,匈奴同样崛起于北方,其单于的中央王庭及东部左贤王、西部右贤王,共同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两强必有相争,秦始皇之时即命蒙恬北击匈奴,收河套,“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秦朝日短,真正与匈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是在汉朝。汉初,韩王刘信投降匈奴,刘邦亲率大军征讨,因轻敌冒进而被匈奴冒顿单于的30万骑兵围困于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七昼夜。吃此大亏后,刘邦及后来的文、景诸帝均采用和亲政策以休养生息,直到汉武帝时,汉朝才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公元前127年,卫青收复河套地区;6年后,霍去病攻取河西走廊。公元前119年,卫霍联军分东西两路进攻漠北,卫青扫平匈奴王庭,霍去病北击匈奴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经此一战,单于及左贤王西逃东窜,右贤王所部投归汉朝(笔者先祖金日磾即当时的休屠王之子,兵败后没入黄门为奴养马,后被汉武帝提拔为重臣,因休屠部有祭拜金人习俗而赐姓金),被安置于甘肃武威、张掖一带,这也是匈奴的第一波汉化(汉武帝超次提拔金日磾恐怕也有笼络这批南归匈奴人的用意)。
之后,匈奴在与汉朝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再无昔日的威势。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南下附汉,后被安置在河套地区,这是匈奴的第二波汉化。公元89至91年,北匈奴被东汉和南匈奴联手击败,其中部分西迁辗转进入东欧(关于匈奴人是匈牙利人先祖的说法同样值得商榷),留居漠北的则与鲜卑等其他北方游牧民族混杂。至此,作为中原王朝重大威胁的匈奴不再作为一个整体存在。
统万城是怎样建成的?
东汉末期,南匈奴首领归附汉丞相曹操,后者将之分成五部。西晋“八王之乱”后,南匈奴五部大都督刘渊自称汉王(史称“前赵”或“汉赵”),并于 316年攻占长安,灭西晋,由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族群争战最为混乱的“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大幕。
除南匈奴外,迁居塞内的匈奴人又先后分解出屠各胡、临松卢水胡、铁弗匈奴三个重要分支集团。屠各胡与南匈奴散居于今甘肃、陕西、山西三省和内蒙一带,在“前赵”灭亡后,临松卢水胡又崛起于张掖一带并建立“北凉”。“北凉”灭亡后,由鲜卑人与匈奴人融合后产生的“铁弗匈奴”在刘勃勃(其先世与刘渊为近支)的率领下于406年建立大夏国。
作为匈奴与汉人的混血儿,刘勃勃自视匈奴为夏后苗裔,因耻祖先从母氏姓刘,乃改刘为“赫连氏”,因而历史上又称之为“赫连勃勃”。公元413年,赫连勃勃命叱干阿利为驭工大将,驱使十万民众用了6年的时间修建统万城。建成后,统万城城墙高10仞(约18米),周长约18里,共四门出入,城内复有皇城,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据说,统万城用的是“蒸土筑城法”,即用当地特有的白黏土、石英砂、碳酸钙掺以软糜子面和牲口血施夯板筑而成。驭工大将叱干阿为人残暴,其检验工程质量时,若锥子锥入城墙一寸,就将施工者斩杀并筑入城墙。在此威吓下,统万城城墙“其坚可以砺刀斧”,这或许是这座城池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保存至今的缘故吧。
当然,也有研究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台湾学者陈识仁即认为,统万城遗址城土的主要成分为石英、黏土和碳酸钙,其建筑工法必须经过烧制大量石灰;生石灰加水变成熟石灰时,会释放热气,不但温度升高,而且蒸雾弥漫,于是成了不谙此道的史家所称“蒸土筑城”;至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的说法,至少到目前为止,并未在城墙内发现人骨。据有心人的考察,统万城附近有一种白黏土,在用沙子和石灰按合理比例搅拌夯实后,居然达到了250号水泥的硬度。“白城子”目前所呈现的灰白色,或许即源于此。
王朝的长治久安,不在城墙坚固而在人心。赫连勃勃及后继者的残暴统治,最终令大夏政权只维持了二十几年时间。公元427年,北魏军攻破统万城。4年后,大夏首领赫连定被吐谷浑部族俘虏,夏灭亡。统万城被破后,崇尚节俭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看到皇城内穷极文采的精美建筑后,忍不住慨叹道:“蕞尔国而用民如此,欲不亡得乎!”
“五胡十六国”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所谓“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游牧半游牧民族,在这一两百年的时间里,各民族在北方大地上征战不休,由此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及混同,包括后来统一北方的北魏及隋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血缘混杂现象。南北朝后期,匈奴后裔所建立的各政权先后被攻灭,匈奴人也基本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至此,作为族名的匈奴也就日渐成为历史名词。
被湮灭的统万城
赫连勃勃打造统万城时,当地水草肥美,“临广泽而带清流”,是一个理想的建都地点。但在北魏攻克统万城后,城区人口尽被掠夺,周边置为军队牧地,原有的农牧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据《水经注》记载,此时的统万城“雉堞虽久,崇墉若新”,说明该城的保存还相当完整。
唐朝初年,朔方郡将梁师都据统万城叛唐称帝,国号梁,唐军将之剿平后,复以其地为夏州,统万城为州城。也就在这个时期,统万城一带开始被流沙侵袭,唐咸通年间许棠在诗作《夏州道中》中写到,“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形。
唐末“黄巢之乱”后,拓跋思恭因镇压起义有功而封为靖难军节度使,置所夏州即统万城。据研究员邢福来的介绍,“唐朝中央政府还赐姓拓跋思恭为李姓,改名为李思恭,而且靖难军节度使是世袭的,它的后代就到了李元昊的西夏。我们现在称之为西夏的这个国家为什么称为西夏,就是因为和他们的祖先在东边的夏州(即统万城)一带活动有关。”
北宋初年,统万城为西夏人所据。公元994年,宋军攻占夏州,由于担心党项人“据城自雄”,宋太宗下令迁民毁城,统万城头道城(即外廓城)城垣即毁圮于此时。至于现在仍大为可观的内城,或许因为过于坚固、拆毁太难而保存至今。经历了1600多年的历史风霜后,早已被荒沙围困的统万城雄姿犹在,随着近年来的环保治沙和旅游开发,这一古老的“匈奴国都”或将重新展现昔日的光彩。(刊于《海南日报》2013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