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实践得失录 经方临证得失录(五)

经方临证得失录(五)------"戴阳"案赵某,女性,34岁.2006.12.3.初诊:
    患者数日前罹薄感,自购抗病毒及解热止痛成药和一些常用的感冒药服用三日,流涕等症状虽得缓解,但觉头如物裹,畏寒肢冷,乏力懒言,昨晚赴沐浴中心,焉知其内所设大型暖气,进入后遂觉胸闷如窒,恶心欲呕,急忙穿衣回家,休息一个晚上,症状依旧,始来我处求诊.查其体温仅35.2度,呕恶依然,面部却绯红如妆,自觉有烘热感,时有汗出,汗出后又觉畏寒凛凛,观其舌质胖嫩色淡而舌尖微红,遂拟桂枝加龙牡附子汤加味予之:桂枝12(后下)    白芍12  熟附片10    炙草9    姜半夏12    云苓15    生龙牡各15    苏叶10(后下)嘱以生姜红枣为引    一剂
经方实践得失录 经方临证得失录(五)
2006.12.4.二诊:体温回升至36.6度,畏寒减轻,精神略有好转,但面部绯红及呕恶感依存,尽管程度上有所减轻,因其当时伴见轻微咳嗽咯稀痰,且口虽干而不欲饮水即饮亦欲热水,故于上方加干姜9 五味子6肉桂6吴萸6白蒄仁6  一剂
2006.12.13.三诊:自述前方服后,诸症似乎均有好转,但呕恶感始终没有消除,面部之绯红依然,因故辍药未服直至今日,现症为面部绯红自觉烘热,且觉精神疲乏"抬不起头",头晕畏寒,呕恶感较前有加重现象,全不思纳,昏昏欲睡,我分析其症似乎有气虚阳虚以及胃浊上泛和虚阳戴上几个方面,故药用党参黄芪白术炙草以补气,附片干姜以温阳,藿香砂蒄仁枳壳半夏以和胃,复用磁石以潜虚阳,应该说是"面面俱到"了吧:党参15  熟附片15    磁石(先下)30  干姜15    炒白术12    黄芪12    陈皮10    藿香6  砂蒄仁各5    炒枳壳12  姜半夏15    炙草8    姜枣为引    一剂
2006.12.14.四诊:上方服后,毫无寸效,诸证依然,至此,患者几乎丧失了治疗下去的信心,余危坐深思:明明据理用药何以乏效?必是文不对题,故有功败垂成之嘅也!思之再四,其头晕恶心呕吐面红,......一派上逆之象,又询其大便略干,这一切似属火热为患,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嘛,但又思火之为患每亢厉而急疾,其呕吐必为激荡而出,而此则温温欲呕;大便虽干而未至于燥,且细询之为初头硬而后又微溏,查其舌苔亦无干燥焦厚裂纹等象,口中虽干而并不欲饮!则此"逆上"之气既非火热为患,只有寒浊上逆乃能致此,此亦所以为前方不效之主因也.一念及此,仿佛有豁然开朗之感!而思治此证之方,则非吴茱萸汤而不能也!遂予原方付之(当时心中仍无十分之把握)观效再议进止可也:
  生吴萸15    党参25    生姜8片    大枣12故    一剂  2006.12.17.五诊自述服前方后----"奇效无比",诸证顿失,精神亦恢复大半,二日来,饮食渐复正常,只是感觉闻到油腻以及冷空气等刺激后仍有呕恶感,仍用原方一剂以资巩固可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7651/413751363972.html

更多阅读

中医实践医话录 中医医学实践体会录序

通淤煎:蒲黄2 姜黄2桃仁2琥珀2赤勺1泽泻1郁金1枳实1白术1。功用:健脾化淤,利胆利尿。治疗:肝硬化,脂肪肝,血管硬化,高血脂,冠心病,脑梗,脑血管病后遗症,心衰,跌打损伤等还有以后在实践中发现的意想不到的许多疾病。此方来历于《徐灵胎医书全集》

《医林改错》临证录 李继先著 世界名著经典语录

《医林改错》临证录李继先著本书收录了作者学用《医林改错》,在40余年临床实践中的见解、体会和经验。该书短而精,是再稿,第一稿在文革中已经流失,作者凭记忆完成了该书,是王清任研究书籍中的好书。目录一、王清任先生与《医林改错》二、

芍药甘草汤临证实践录 芍药甘草汤禁忌

作者:千江月芍药甘草汤加味临床新用--《郭维一老中医临证实践录》芍药甘草汤为仲景方,原载《伤寒论.太阳篇》,治疗误汗后发生的变证。清.程钟龄《医学心语》言及此方可治腹痛,吴遵程评赞本方为“真血虚挟热之神方”。该方由芍药、炙甘

经方实践得失录 我看乳业公关黑幕的各方得失

新闻背景:一起在网络上“风起云涌”的“商战”、一起牵动无数人神经的奶品质量安全事件,经警方调查,居然是一起“雇佣网络打手”用键盘和手指对竞争对手实施的商业诽谤案。10月20日下午,新华社“中国网”记者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

声明:《经方实践得失录 经方临证得失录(五)》为网友月冷绰影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