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1452-1519)daVinci,Leonardo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人类智慧的象征。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5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最后的晚餐(修复图):这幅画是根据罗多维柯·伊尔·莫罗的要求,为圣·马利亚·德列·古拉茨埃教会的食堂绘制的。这是一幅集15世纪绘画大成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在作品中,作者同时解决了根据透视图法从一个视点捕捉现实空间的再构成,与根据事件出现时间的凝集这两个课题。将大体上呈正三角形的耶稣为中心,他的左,右两边各有6个弟子,他们每3个人为一组,从而使画面显现出丰富的,动的韵律。朝着耶稣从右起的人物依次是多马、大雅各、腓力、马太、达太、西门;在左边的是约翰、彼得、犹大、初得烈、小雅各、巴多罗买。众多弟子中,以呈惊愕状的叛徒犹大的姿态格外引人注目。画面呈现的是耶酥被他的弟子犹大出卖后被捕的第一天,与12个弟子共进最后一次晚餐时的情景。也就是《新约》《马太福音》26章中所说,当耶酥对弟子们说完“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我了”这句话后的瞬间。在这幅壁画的创作中,看重密度的达·芬奇,放弃了壁画技法,彩用蛋黄调和颜料的画法。由于颜料调和的失败,两年后画面已经开始剥落。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岩间圣母:这是达·芬奇在米兰最早创作的作品。画面中有机联系的人群形成了三角形的构造。锐角断石的岩石群中,生长着各种植物,显示了与社会上娇惯坏了的同时代画家们的自然表现本质上的不同。神秘的深遂与严肃的静谧支配了画面。画家在这里依据精密的明暗表现,显示了摇曳的光与空气,使画面形成了全新的一致。人们从而可以理解这样的评价,“不只是人物,如果不包含全部内容的画作,不能说是优秀的画家”。在这件作品中,画家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利用了油画的技法的特性,实现了出色的综合的自然表现。
圣安娜与圣母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为代表,将神还原为人,籍着歌颂为名,赋予神凡心、俗躯,以极精致、极深刻、极细微的表现描绘,以致不朽。绘画的优略首在传神,如果仔细观察,达芬奇的圣安娜与圣母子,三个人的眼神是各不相同,圣安娜是慈祥,圣母是摒弃感情的圣洁,而圣子则是超越年龄和活动的慈爱和坚毅。这种细致的刻画,将这一幅与其他家庭场景区分开来,看到他的人会第一时间感到它的与众不同,亦是不可言喻的神圣和光辉充满画面。
抱银鼠的女人:这是一件第一米兰时期的作品。由于模特的美貌、才气、内在的温柔、典雅,在10年当中,这位女性都是米兰宫廷的红人。她的名字是切契利亚·卡列拉妮。
母与子:这里画家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母爱的普遍人性。形象丰满,神态恬静,洋溢着一种年轻母亲的温柔的爱子之心。但圣母的脸部仍显露出达·芬奇所惯用的描绘公式,过分重视女性眼睛的块面结构(这在他以后的大量圣母像上都有表现)。圣母怀里的婴儿形象被画得很生动,但在这里仍然是色彩处理让位于解剖结构的合理性。总之,这一幅画是他前期肖像艺术的一个范例。这时期,达·芬奇所全神贯注的,正是他对人体描绘的科学研究。这一幅圣母像系蛋胶画法(即丹配拉),完成于1490年,有4wWW.aIhUaU.cOm1.9×33厘米,现藏于苏联艾尔米塔日博物馆。
圣母与圣婴: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
丽达与天鹅:题材取自于希腊的神话故事:斯巴达国王廷达瑞俄斯被兄弟希波科翁驱逐出国,在外长期流离后,他到了希腊中部的埃托利亚,埃托利亚的国王特斯提奥斯慧眼识英雄,不但收留了廷达瑞俄斯,并且把女儿——全希腊有名的美人儿丽达嫁给了他。丽达实乃海仙女,廷达瑞俄斯娶了丽达之后,竟然得意忘形,忘了向阿佛洛狄忒祭祀,于是遭到了阿佛洛狄忒的报复(看来神一样是不宽容的哟)。
圣施洗约翰:画作取材于圣经中的人物:布道者约翰奉上帝之命,将为耶稣受洗,当他舀起约旦河的圣水为耶稣受洗时,天空突然豁然开朗,有一鸽子形状的圣灵显现在被启开的天空中。从此约翰紧随耶稣布道,得名“施洗约翰”。画面上,漆黑的背景上,施洗约翰上身裸露着,而整个身子没入黑暗里,只有从右肩到胳臂、脸部、右手以及隐约可见的左手,暴露在照明之中。施洗约翰头发很长,宛如一个青年牧羊人,他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指向天空,脸上露出狡黠而神秘的微笑。这幅画虽属传统题材,人物和背景的描绘却前所未见。事实上,施洗约翰在茫茫黑暗之中指着天国,揭示了画家此时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基督受洗:这是一个基督教传统绘画题材,一天,耶稣来了,他要接受约翰的洗礼。约翰知道他是上帝的儿子,不敢为他施洗。经耶稣劝说,约翰给耶稣施了洗。在这幅画上,达·芬奇奉老师之命,只画了左侧两个小天使中左边一个,可是就这一个侧面形象的天使,从人物造型和脸部的神情表现来看,要比老师所画的其他几个人物生动得多。达·芬奇着重描绘的是一个天真无邪、毫无神秘色彩的儿童形象。儿童头部的卷发、身上的衣褶以及他与据说也是他画的后面的自然背景之间的和谐关系,给人以极其真实可信的感受。尽管是初露头角,但可以看出达·芬奇在人体结构与自然形象方面的深入探究,已经优于他的老师。色彩表现符合规律,形体的写实性十分强烈,因而给人以神态毕肖的印象。画布上这个跪着的小天使,目光炯炯有神,他认真而又好奇地注视着眼前所发生的事件。这一切似乎使他深入幻想的境界。当老师委罗基奥看了之后,也颇有自愧勿如的心情。自此以后,达·芬奇又被老师介绍给一位在陶器釉绘上有独特技艺的画家卢卡·德拉·波比亚,让达·芬奇进一步向这位色彩大师学习绘画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