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掌握人心争乱的原因,就能找出对治之道“不尚贤,使民不争”,意即:不推崇杰出的人才,人民就不会竞争较量。“贤”代表比别人杰出。假如要表扬谁最孝顺或谁最有能力,人们就会竞争较量。“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意即:不重视稀有的商品,人民就不会沦为盗贼。“贵”是指重视。“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意即:不展示可欲的事物,人民的心思就不会被扰乱。“见”是指展示出来。让人看到很多可欲的东西,情况就不可收拾了。“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意即:因此之故,圣人在治理人民时,要简化他们的心思,填饱他们的肚子;削弱他们的意志,强化他们的筋骨。这几句话谈如何治理人民,可以分成两方面来看:第一,“虚其心,实其腹”。“虚其心”是指让心思简单一点,不要一天到晚都在算计。比如有人买彩券中了大奖,“不幸”被你得知之后,你的心思就变得复杂不安分、蠢蠢欲动,引发了欲望又消解不了,就形成困扰。“实其腹”是指把肚子喂饱。一般而言,人吃饱就不会有问题,没吃饱心思就会复杂,整天思索该怎么赚钱?怎么得到好东西?“心”与“腹”存在着对立关系,前者代表心思、念头,后者代表肚子。一个代表心,一个代表身,两者的差别在于:心里的欲望不见得会实现,但吃饱至少可以活久一点。老子认为,没有把握之前,先吃饱再说。第二,“弱其志,强其骨”。“志”即意志,就是坚持一定要怎么样。意志太强反而会让自己痛苦,所以要“弱其志”。“强其骨”,是指要增强筋骨,让身体健康,如此才能撑过天灾人祸。
不刻意做任何事,让一切自行走上轨道“常使民无知无欲”,意即:总是要让人民没有知识也没有欲望。“常”即总是。注意“无知无欲”这四个字,人的欲望都来自认知,认知若有错误,欲望就会偏差。比如认为人生以赚钱为目的,当然就会努力赚钱。反之,有正确的知识,欲望自然也会正确。老子写书的目的无非是希望人们有正确的认知或知识,有了正确的“知”,欲望才会正确。因此,这句话并不是要人民完全无知,而是从反面提醒人们不要有偏差的知、偏差的欲,要有正确的知、正确的欲,如同圣人一样。“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意即:并且使明智的人不敢轻举妄动。“知者”即明智的人,指的是善用智巧或自作聪明之辈,这类人并未悟“道”,因此所作所为难免“治丝益棼”,也就是理丝不找头绪,结果愈理愈乱。“为无为,则无不治”,意即:只要依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无为”二字也是《老子》的重点,意思就是不刻意做任何事,让一切自行走上轨道。老子认为,为政的人要“无为”;一般百姓则要学会“不争”。
有正确的知,必有正确的行有些学者认为本章鼓吹愚民政策,他们认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希望百姓每天都吃饱喝足、锻炼身体,不需要读书、思考,只要发呆,因为一思考,就会想要“有所为”,与人争,甚至想要为盗,然后民心就乱了。愚民其实只是老子的手段,目的是希望社会回归原来的和谐。为了避免人民陷于“争”、“盗”、“乱”的困境,他采取看似愚民的手段,目的则是“无为”与“无不治”。当然,这样的手段是虚拟的,这样的目的也只是空中楼阁,自古以来有谁能做到“无不治”呢?我们或许可以批评老子是过度的理想主义者,但是绝对不能说他主张愚民。综上所述,有正确的知就不会产生问题,若有正确的知,则必有正确的行,知与行是相连的,《老子》一书的宗旨就是要启发我们分辨何谓正确的知。我相信当人们把《老子》看完读懂后,观点将会变得非常正确,行动也会有明确的方向,一切困扰都会远离,也不会做出后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