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概述
患者女性,78岁,因“反复胸闷、气短,伴心慌15年”入院。患者4年前因“双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20年前因“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
入院查体示,心率为80次/分,血压为120/60mmHg,呼吸19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双肺叩诊呈清音,未闻及明显干湿性音。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1cm处,心界叩诊左下大,心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脉搏短绌。右下肢轻度水肿。
正在服用华法林1.80mg(1次/天)、美托洛尔12.5mg(1次/天)、螺内酯20mg(1次/天)、呋塞米20mg(1次/天)、单硝酸异山梨酯50mg(1次/天)、复方消化酶1粒(1次/天)。
患者反复于各级医院就诊及治疗,平素服药治疗规律。入院各项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不能全面解释患者症状,面谈中发现患者神志清楚,能够合作,但不太愿意过多交流;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估(MMSE),患者MMSE评分为21分,属于轻度痴呆;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估得分为14分,属于轻度抑郁。
为进一步明确病情,请精神心理科会诊,以专业角度对患者进行评估,考虑存在睡眠障碍及轻度抑郁问题,建议给予的药物有氯硝西泮1mg(1次/晚)、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1次/天)、乌灵胶囊3粒(3次/天)。
3个月后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胸闷、气短症状好转,白天精力恢复,抑郁状态改善。
通过上述病例可以看出,对于初诊的老年患者,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应注意对其言语、表情、动作等进行系统观察,通过积极交谈了解其是否存在心理异常的表现,若有异常,须选择相应的筛查工具,进行初步精神心理评估。
老年人最常出现的精神心理障碍主要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等)、情绪障碍(抑郁、焦虑等)。
认知功能评估
老年人认知功能绝大程度上受年龄影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一般进展缓慢,不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会使患者逐渐丧失日常生活能力。
痴呆作为认知障碍的终末阶段,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诊断对延缓疾病进展极其重要。认知功能评估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痴呆的重要手段之一,除早期发现痴呆,正规全面的认知评估也有助于痴呆的诊断和鉴别。
可逆性痴呆(抑郁、躁狂)与不可逆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皮层下痴呆)的早期鉴别对于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