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家乡小吃·水煎包
煎包比较普遍,似乎全省都有,早点晚餐都能买到,但能称得上水煎包的,仅家乡所独有,也许因为它是发祥地,至今还讲究传统做法。
“水煎包,考究多,肉选精,姜去皮,面挑好,葱用白。”就连调馅儿的作料面儿,也要亲手买来花椒、茴香,自己磨成。不论再忙,坚持人工剁馅,而不用绞肉机。一年四季,手工打馅,拌好好的馅儿不会马上就用,先用食盐和酱油腌上,第二天才能用,这样的包子馅儿,当然浸味、好吃。
有一次,我和几位朋友在西街口吃水煎包,味道特别鲜美,进去时知道是穆斯林兄弟开的,尝尝味道又鲜,便以为是羊肉馅儿,大家笑我,这是牛肉馅儿的。想来,牛肉常有一股土味,能做到这种份上,看来是下了一番功夫。
在那里吃包子要排队,这在当今市场上可是少见的现象,有的产品上门推销还没人要呢,更别说排队。在包子铺排队很有意思,案头放一根两寸宽的木条,谁来了就把自己的钱压上。
那边包子出锅,师傅大喊:“五块谁的?”
“要三块钱的煎包,再来一碗粥,在里面吃。”呼喊应答,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平底锅里先浇上一勺油,包子下锅,一锅多少个是一定的,包子都放在木板上,比如一板50个,下4板就是200个包子,多了也不放,保证均匀。
包子下锅后,只见师傅手持一把大勺,舀半勺子清水,抓把面,啪啪地搅了,把稀面水哗哗地浇在包子中间。锅盖盖严了,水咕嘟嘟开着,要不咋称水煎包子。
稍倾,水慢慢干了,包子熟了,刚才的稀面水变成了一层油皮儿,依托在包子周围,我们叫它“焦饹馇”,这种水煎包才是外地所没有的。
出锅前,师傅要抓起一把油壶,把半壶小磨香油洒在包子上,那动作极其夸张而潇洒,也是招揽顾客的一种把式。香油滚落在热锅上,激起一阵热气,热气飘到哪里,哪里就闻着喷香。
出锅的包子,不粘不破,上软下焦,乳白油黄,焦皮儿朝上,一层层摆在盘儿里,又好看又好吃。记得小时候,我吃完了包子,还专门找师傅要散落在锅里的“焦饹馇”,香脆可口。卖包子的佯嗔:“这是谁家的孙儿?”奶奶站在一旁笑……
传说是否可信,这“水煎包”的名字还是汉高祖刘邦给起的。一次刘邦的队伍败北,带着一支残兵往芒砀山退去,又饥又渴的时候,是一名老妇人将家中仅有的一碗稀饭和几个包子端给了他,刘邦吃了以后顿觉有了精神,称赞包子味道好,老妇人只说是家常便饭。刘邦问起做法,听得有趣,随口说,那就叫“水煎包”吧。
不就是一种“水煎包”吗,我觉得家乡的故事不能扒拉,顺着历史的脉络,一翻就是两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