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莫夫《在克里姆林宫》
为了忘却的记忆
——马克西莫夫和他的油画训练班
1993年冬天,当马克西莫夫在莫斯科逝世之际,这位享年80岁的前苏联艺术家的名字已经很少为中国的后学所知晓。如果我们在不经意中翻阅建国后的美术杂志,从诸如《起家》、《青年地下工作者》、《刘胡兰》这样一些代表50年代油画成就的作品中,就会发现它们均出自中央美术学院在1955-1957年开办的1个著名油画训练班,而这个班的指导教师就是马克西莫夫。
马克西莫夫(1913-1993)
康斯但丁·麦法琪叶维奇·马克西莫夫(1913-1993)出生在前苏联伊凡诺夫州沙特罗夫村,1935年他进入莫斯科美术学院(现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里亚日斯基教授的画室学习,毕业后执教于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油画系。他是前苏联“斯大林文艺奖金”的获得者,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1954年,中苏两国政府的文化部门通过互访和酝酿,1955年2月马克西莫夫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的指导教师和中央美术学院顾问抵达北京,以完成苏方派遣的美术教学和创作的援助任务。
马克西莫夫<>
这是新中国建国的初期,当时国际政治形势和经验使中国奉行“一边倒”的政策,通过“派出去”(公派留学生)和“请进来”(聘请专家)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中央美术学院开办由苏联专家主持教学的油画训练班亦由此而生。马克西莫夫这位学有所成、教学得法的苏联青年画家,历史性地成为上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界的中心人物之一。
马克西莫夫来中国时不过43岁,论年龄,在油训班里他也就比班长冯法祀稍大一点。马克西莫夫平易的教学态度、旺盛的工作热情、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幽默的语言表达,使大多是初探油画堂奥的学员为之折服。许多人回忆,马克西莫夫教学非常卖力,虽然他在华的工作重点是油训班,但他同时还兼顾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的业务进修。由于建国初期可供油画教学使用的图片比较匮乏,更看不到欧洲的油画原作,他就通过作画示范让大家了解油画的物理性能和表现技巧,凭着他娴熟的色彩造型能力,常常使学员们赞叹不已。无论是室内写生还是夏日骄阳下的外光写生训练,马克西莫夫总是与学员们肩并肩的工作,甚至像普通农民一样光着膀子汗流浃背,他在中国的许多作品大多就是这样和学员们一起完成的。
油画训练班的学员并不是通过全国报名择优选拔,而是由全国美术院校按分配名额选送报考,获得推荐的学生先到中央美院参加马列主义基础、文艺理论、素描、油画或水彩、口试各科考试。原拟招收20人,而实际上部分或全部参加课程学习的学员有21人,最终毕业的学员则为19人。学员大的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除张文新、尚沪生、俞云阶3人外,其余18人系统地接受了马克西莫夫的教学训练。这些学员包括冯法祀、詹建俊、靳尚谊、侯一民、于长拱、王德威、武德祖、袁浩、魏传义、王恤珠、王流秋、汪诚一、任梦璋、秦征、陆国英、何孔德、谌北新、高虹。他们中绝大多数经历了建国前的美术教育动荡时期和建国后的美术教育普及时期,也就是说他们在美术学习和创作上并非白纸一张,但对油画却还不了解或了解不够。通过马训班的严严训练,他们最后都成了新中国油画创作和教育的中坚。
马克西莫夫的教学理念,一般说来可以归纳为4个重点:一是重视写生,通过写生分析色彩和观察形体,强调油画本体技法;二是努力建立色彩对立统一的关系;三是在素描中强调结构;四是积极主张分析对象,而不是抄袭对象。他的油画教学主要由基础教学和创作教学构成,其中素描和色彩作为基础教学中的两部分,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在马克西莫夫看来,中国学员对油画造型规律和色彩规律都缺乏了解,也即是说,他们对于通过把握结构塑造达到三度空间中的形体的造型观念,以及通过把握色彩冷暖对比关系来协调色调的色彩观念,都缺乏理解和实践,所以他反复强调:“很多人画了很多明暗颜色,但没有注意结构以及由结构而导致的形的变化。”,他面对学员习作时会常常这样指出:“整个轮廓看上去还不错,还像对象,但是看内部的东西就感到不够,要注意肌肉之间的联系,要注意结构,要理解形是怎样形成的。”他还强调说:“只是素描似的画出来,油画的感觉就没有了。应该注意如何让颜色更丰富起来。”“我的意思是指正确的表现色彩关系,而不是指涂颜色。”
为了解决造型问题,马克西莫夫在第一学期就专门就结构开课,试图让学员从学理上明白:“结构就是构造、就是解剖、就是组成人的本质关系,所有体面和明暗只不过是结构构造的外在呈现,素描造型训练就是要透过形体现象抓取形体本质。”他从一开始就把“结构”咬定不放,这既体现出他本人对问题的明了,也体现出苏联素描教学的特点。这个特点既不同于中国的徐悲鸿,也有别于俄罗斯的契斯恰科夫。这个概念在50年代凸显在我国美术教学的框架之中,使之“建立1种有理性的秩序感、有规律的意识”,这对解决当时中国油画造型中的形象塑造大有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