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风格 论诗歌语言四:语感

简论诗歌的语感

苗雨时

 

近来阅读网上诗歌,且不说内容如何,单从话语层面来看:有的畅达,有的艰涩;有的独特;有的寻常;有的有诗味,有的无诗味;有的引读者入诗,有拒读者于诗外……

诗歌语言风格 论诗歌语言四:语感

这使我想到了诗歌的语感问题。

语感,又有人称为语言直觉,似乎是很神秘的东西。郭沫若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在口,冷暖自知’,实在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说不清,还必须得说。专门研究语言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对“语感”有这样的解说:“人们常说‘语感’,这是个总的名称,里面包括语义感,就是对一词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当然也包括语言感,有的人学话总是学不像,就是因为对语言不敏感。”这段话说明“语感”的要素是:语义、语法和语音。

我们揣度,诗歌的语感,仿佛好像“疱丁解牛”的游刃有余。疱丁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诗人对于语言的运用,似乎也应达到此种出神入化的境界。

试举例:臧克家写《难民》一诗,开头两句是“日头坠在乌鸦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第二句曾三易其稿。第一稿写道:“黄昏里搧动着归鸦的翅膀”;第二稿改为:“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第三次才定稿:“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种情景:黄昏朦胧,归鸦满天,黄昏的颜色一霎一霎的浓,乌鸦的翅膀一霎一霎的谈,最后两者渐不可分,好像乌鸦的翅膀的黑色被黄昏溶化了。在此,我们不仅看到了诗人观察的精微,也体认到了他对词语性能的高度的敏感。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认知,所谓语言感并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它就是对词语的意义、范围、色彩、情味、语气等,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因为,诗歌是心灵语言,所以有人也称“语感”为“内心视力”。只有具备了语感,才能体味出语言的微妙和精湛,从而创造出立在纸上的富有神韵的文字。

诗歌的语感,是诗歌写作的基本能力。

而且,语感并不止于语感,它直接关系到诗人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既是个性与风格的基质,又是个性与风格的展现。古代诗人,李白的奔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拭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现代诗人,郭沫若的狂飚突进的雄奇壮阔,艾青的芦笛样的哀郁隽丽,田间的鼓点般的沉实直截等等,都是他们独具魅力的语感所使然。

诗人语感的养成,是一个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它是可以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经过逐步锻炼而取得的。取得之后,还应不断地更新、深入和延展,甚至有大的转变……

我们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一点,增强自己的语言觉识,正是提高我们的诗歌表现力,使诗歌更好地书写我们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和生命情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8451/162183799750.html

更多阅读

王充闾散文风格论 换个角度 王充闾

王充闾散文风格论(以下三篇文章是“辽宁省社科联科研立项资助项目、辽宁省委宣传部文艺研究支持项目”的研究成果。已收入《走向文学的辉煌—王充闾创作研究》(王向峰主编)一书,拟定于中国作家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一个作家作品风格的

浅释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下》四 和尚的佛珠是什么材质

(续上)[原文]师少顷又问,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大德且道阿那个是如来? 曰:某甲到此却迷去。 师曰:从来未悟,说什么却迷! 僧曰:请禅师为说。 师曰:大德讲经二十余座,却不识如来!其僧再礼拜,願垂开示。师曰:

一:看香密决;二:看出马香;三:看香头论吉凶;四:香普

一:看香密决香路大致分为十八个要点,以这十八个要点的搭配来翻译神意。  1 用香 选择黄色结实一尺二香,用草香,柏壳香,榆树皮香,不用高级香及其他颜色香。  2 点香 点香时香要根根分开的,不可粘连,点着完全,火苗上窜为吉,不要扇更不要吹,不

舞弊三角论 舞弊理论四因素

用舞弊三角论透析帕玛拉特事件  舞弊三角理论的基本原理  关于企业舞弊行为的成因,理论界提出了企业舞弊形成的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企业舞弊风险因子说等许多著名的理论。  其中的三角理论是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

声明:《诗歌语言风格 论诗歌语言四:语感》为网友月光易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