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的差别在于:汽车坏在路上,女人会打电话找丈夫,男人不会打电话找妻子。在女人完美的爱情模式里,男人最好十项全能;在男人现实主义的选择里,他们更知道各取所需。她以为自己会赢。
她暗自估算过,并非盲目;内外在条件;皆不输于对手;“秀外慧中”或者“白骨精”,搁在她身上,都不为过,甚至可以算作“全能型”选手;职场上应对自如、聚会中谈笑风生、腹有诗书眼观天下、厨房里端得出创意菜,虽然不太知道肉价涨没涨。
最终还是输了。赢家的胜算只在于:安稳。
男人多半是现实主义者,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们欣赏优雅卓越的女人,也愿意拥有这样一位红颜知己。可如若选她们做爱人,便费踌躇。自视甚高,难免有所苛求;聪慧干练,自然不好把握;平起平坐,乃至略胜一筹,多少给人压力。就像放进收藏夹里的那些个“天仙妹妹”,闲暇时愉悦一下身心,不必非得拿来敲打自己本就不十足的自信。男人要婚姻,要的是一份安稳,他们不希望自己的日常生活,潜伏着或明或暗的危险。
一个男人,可以风度翩翩、谈吐不俗地和你在烛光摇曳里共进晚餐,但他绝对不要天天在意衬衫是否洁白、坐姿是否挺拔,费尽心思博得红颜一笑,恶补时尚以应对不时之需……那是平庸生活里迷人的点缀,却不是日日都得面对的常态。
他们需要舒服自在、尽在掌握的平常日子。那些卓荦不凡的女子,可以用来倾慕、欣赏、品鉴,却不一定要娶回家。理想爱人和最终选择,时常不是一回事,男人们知道如何向现实妥协。他们很少指望身边的女人既是贤妻良母,又是知己红颜;既能侍伺生活所需,又能超然脱俗;既言听计从,又无所不知……只要符合他所看中的那些条件,长相不太差,教养合格,同时家世过得去,能相夫教子,就足够。职场精英或者合作伙伴,高档写字楼里一抓一大把;学养深厚、出口成章、三百诗词过目不忘,远不及一日三餐实惠。
作为社会认可与教化下的一家之主,男人们要的是一个追随者,而非仰慕者;一个配角,而非主角。选择的标准,不是完美无缺,而是哪个更合适,更能建设稳固的“大后方”。至于其他的人生诉求,完全可以在家门之外获得,大可不必在围城里的方寸之地一展身手。以至有些时候,他们要的不是某个特定的女人,而是征服的成就感。
爱情从来都不是男人的全部。它只是他们众多追求中的一个选项。并且,最好这一项,不要影响其他。妻子的选项之外,还有朋友、红颜知己、抑或情人,每一种选项,都定位清晰,只满足特定的“功用”,从不混淆,也不奢望。
女人不是。
她们时常当爱情是生活的全部,可以为了它不管不顾、舍弃一切——这是她们忠于爱情的证明,也因此被男人赞赏、被当作其他女人(她们也是以其他女人为榜样)的样板。她们的焦虑、不安、执迷不悔或者远走他乡,那些看似离谱的决定背后,往往是为情所伤。
爱情改变了女人的生活,不管是欣喜若狂还是伤心欲绝,至少,在某一个时间与空间,她的世界只有他,心甘情愿为他放弃一切,想要成为他不可或缺的唯一。我愿意为你被放逐天际,失去整个世界都不可惜。爱情将女人拘囿于两个人的世界——男人们感恩的理由,是她为我舍弃了太多,甚至没什么朋友,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日渐窄小逼仄。而忘记姓名、无法呼吸、在所不惜的“我愿意”,最终可能成为枷锁,是他必须抗争与打破的不愿意。
因为寄望对方是“全部”,所以,女人所要寻找的,时常是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完美爱人。他是她的伴侣、知己,朋友,也是理财师、羽毛球教练、导游、电脑工程师,汽车修理员……她希望他无所不能,无处不在,一旦有所偏差,便心有不甘。
男人的世界里,爱情只占据舞台的一隅,他不会让它侵袭其他领地。他们需要持久稳定的两性关性,以便在“拼杀”中无所顾虑,奋勇直前。但是,女人只是他们的大后方,绝不是要打拼的主战场。
所以,于女人而言,不要奢望爱情成就你的完美人生。生活的画布上,爱情是否刻骨铭心,是否精彩动人,并不取决于它是否居于画布的中央,或者,是否占据了整个画面。它其实是每一处风景,每一个细节的巧妙配搭,可能,只在并不起眼的角落,却无可替代、意味深长;也可能,并不是某个具体的场景,而是融入整个画面的主色调。
女人的舞台上,一旦只上演情感生活的独幕剧,平淡、枯燥、无味,将是必然的结局。你可以一厢情愿地当爱情为空气,他却可以离了它照常呼吸。男人们需要费心应对的事情很多,但最好不是婚姻里女人那些无休无止、理想化的要求。
想知道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爱情?转述那条广为传播的微博:“少年时,想碰到一个聂小倩,拼了性命爱一场,天亮前带着她的魂魄远走他乡。青年时,想碰到一个白素贞,家大业大,要啥有啥,吃完软饭一抹嘴,还有人负责把她关进雷峰塔。中年时,想要一个田螺姑娘,温婉可人,红袖添香,半夜写累了,让她变回原形,加干辣椒、花椒、姜、蒜片爆炒,淋入香油,起锅装盘。”
(责任编辑:余江波)
阅读(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