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地生考试试题 素质教育概论 徐州市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421页 素质教育概论

徐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422页包过)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C)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2.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 (D) 以上都是

3. ()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C) 思维素质

4.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 (C) 同步性

5. 自主健康成长要求学生(),能在现实环境中找到社会需要、自己乐 为而又可为的奋斗目标。 (A) 健康成长

6.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 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A) 教育思想

7.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 (D) 以上都是

8. 在全社会倡导()之风,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 的大事。(D) 素质教育

9.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A) 课堂教育

10.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 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A) 活动课程

11.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 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B) 精神审美素质

12. 优良的()是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B) 教学环境

13.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 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C) 教育基本理论

14.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 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 (C) 现实教育

15.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 物。 (A) 素质

16.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 原因,即()才能实现。 (D) 内部矛盾

17. 任何素质的形成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决定了()必须与困难同 行。 (A)素质主体

18. 素质教育()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超越,它体 现着教育工作者的主观意志,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愿望。 (A) 目标

19.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D) 创造性

20. ()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 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A) 素质教育

21. 科学思维训练既应统一组织进行,又要体现个别性和个性化,而实 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运用()实习教学和科研锻炼。 (D) 社会

22. ()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C) 独立人格素质

23.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 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C) 集体学习

1

24. ()阶段的素质教育应当充分地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生 存能力,为其充分地发展自己并充分地参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D) 基础教育

25. 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 ()都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 (C) 发展潜力

26. ()是指与人们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 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A) 社会角色

27.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上得以体现。 (B) 教学内容

28. 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的基本属性是它的()。 (C) 工具性

29. 社会良性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而思想道德素质是 确保实现这种追求目标的重要条件。 (B) 道德规范

30. ()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 (B) 教师

(二) 多选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和信仰系统。

(B) 世界观

(D) 信念

2. 关于素质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教育理论界存在的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 是()。一是,这种观点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对人的“塑造”过程。二是,这一观点始于法国教育家卢梭,他以人类潜能为认识前提,把人的发展看成是这种潜能的充分实现。

(A) “塑造”说

(B) “个性潜能”说

3. 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个性潜能发展,学校除了在()等方面有计划地 大胆创新外,同时必须为此提供相应的服务保障条件。

(A) 课程设置

(B) 教学内容

(C) 教学模式

(D) 教学组织

4. 拓展关于身心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

(B) 通过增设新课程或以非学科课程的形式来充实现有课 程中难以容纳的内容

(D) 根据社会当前热点和焦点充实有关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

5. 课堂教学的地位与作用主要是()等等。

(A) 教师能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可以对尽可能多学生的素质发展施加影响

(B) 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可以避免容易出现的走弯路现象

(C) 学生彼此间程度相近,易于互相讨论切磋,共同提高,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6. 以下有关健康素质的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健康素质的形成离不开整个社会环境的有力支持

(B) 健康素质的形成需要学校的有力组织锻炼和社会大环境的有益引导

(C) 健康素质的形成需要每个人不断丰富相关知识,并将这方面知识内化成为主体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2

(D) 健康素质的形成,首先需要主体自觉树立健康的生命意识

7. 具体来讲,素质教育教学应确立的重要观念是()。

(A) 毕业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和核心产品,学校教育质量的 高低最终要通过毕业生质量来反映

(B) 中高等教育阶段,生源质量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办学质量的基本因素

(C) 教育追求质量,必须始终围绕和针对学生的客观情况

8.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动作技能领域来分可分 为()。

(A) 健康和运动知识

(C) 生活习惯

(D) 运动技能

9. 社会文化的核心包括()体系。

(A) 社会价值

(B) 社会规范

10. 成功的教育起码应符合的条件是()。

(A) 最大限度地增强受教育者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C) 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现实眼界

(D)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高度清醒和增强探索激情

11. 素质教育理论认为,()。显而易见,这样的以人为本,已经内在 地包含了社会的长远要求和根本利益。

(A) 个人是社会的个人,社会是个人组成的社会,个人和 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B) 在社会为本和个人为本之间,素质教育应当兼顾两端,有所侧重,力求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C) 作为素质教育本位的“人”,不是脱离社会、对立于社会的人

(D) 生活于社会之中、依托社会力量并以个人努力成果奉献于社会的人不仅要学会生存,而且要学会关心

12. 独立人格素质的地位作用主要表现在()。

(A) 独立人格是保证所有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B) 独立人格是立身取胜的必要条件

(C) 独立人格是充分发展自我的基础

(D) 独立人格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13. 从智育教育内容的角度讲,()。

(A) 幼儿教育阶段,一般应以娱乐和智力开发为主

(B) 小学教育阶段,一般以进入分门别类的知识教育和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为主

(C) 初中教育阶段,一般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14. 素质教育必须积极开拓和综合运用各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 传授,可通过()以及网络媒体、社区家庭等各种途径、方法和手段向学生全面传授知识。

(A) 教师课堂教学

(B) 广泛社会实践

(C) 丰富的生活锻炼

(D) 领导行为示范

15. 在如何开发儿童身心潜能方面,所出现的截然不同的观点主要是()。

(A) 在教育过程中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教育要求,认为这是 开发受教育者身心潜 3

能的重要途径

(B) 受教育者的天性是从先辈那儿继承而来的,丰富而纯真

(C) 尽量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和能力得以发挥

16.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具有的相对明确的标准是()。

(A) 志向追求明确

(B) 兴趣爱好拓展

(C) 思维活跃敏锐和信心勇气倍增

(D) 提高创造智慧

17. 设计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是()。

(A) 教育基本原理

(B) 发展理论

(D) 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18. 在目前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中存在着的突出问题是()。

(A) 违背课程开发规律,把校本课程变成浮华的外在装饰

(B) 背离学校办学理念,随意开辟校本课程

(C) 脱离校本课程的宗旨,将校本课程异化为高考科目的 延伸

(D) 在具体的校本课程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19. 改革现行教育,需要培养大批具有()等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人才, 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不满足于已有结论

(C) 不迷信权威的仲裁

(D) 不屈服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

20. 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

(A) 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B) 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C) 积累思维素材,培养思维情趣

(三) 判断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影响素质形成的两大环境因素,首先是自然和社会大环境,同时包括学校、家庭等具体的小环境。 (是)

2. 应试教育课程是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是素质教育活动展开的 基本依据,是实施应试教育的蓝图,内在地决定着受教育者素质发展的范围和水平。 (否)

3.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 (是)

4.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 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是)

5. 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是)

6. 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 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 (是)

7.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个人潜能”的原因。 (是)

8.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 (是)

9. 健康素质是指个体完满的身心、情感状态和由社会适应能力积淀升华 形成的一种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是)

4

10. 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是应试教育的追求。 (否)

11. 教育的最高追求是促使学生在现实社会环境里更好地成长,不仅益 于社会,而且利于自己。这是人类教育的最高理想,当然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主张。 (是)

12. 为了保证传授知识具有更高的价值,教育者必须努力做到用实际言 行证明自己传授的知识的正确性、有效性,绝不应在学生面前用自己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否定传授知识的价值与效用。 (是)

13. 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 础。(是)

14.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 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

15.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 (是)

16. 狭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 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是)

17.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只能是泛泛而谈,不会有相对明确的标准。 (否)

18. 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状态,首先取决于他们的民族历史和生产力 发展。 (否)

19. 素质教育第一要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实质是要求教育 者对传授的知识实现脉络贯通。 (否)

20. 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或理念,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不 存在什么素质教育模式。 (是)

21.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 内部的统一差异性。(是)

22.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 底蕴。 (否)

23. 在复杂多变的信息科学社会,只有具备健康体质的人,才能实现充 分自由生存和全面和谐发展,进而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否)

24. 有人认为教育教学重在技巧、方法,这种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否)

25. 精神教育是一种比科学文化、道德法纪等更远离具体事物和经济基础的社会生活现象。 (否)

26. 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否)

27. 从社会的角度看,思维素质是成就自我的根本条件之一。 (否)

28.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一切全由学生个人或 家庭承担,教育体系没有义务为此提供支持。 (否)

29. 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 的素质发展。 (是)

30. 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的基本属性是它的传播性和实用性。 (否)

素质教育概论试题

5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激活每位学生( )发展,使之明确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要比教给他们任何具体知识本身更重要。

A 学习潜能 B发展潜能 C 素质潜能 D个性潜能

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 )地学习。

A持续性 B自发性C开创性 D创造性

3、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看,()是指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主动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A科学内化B个体内化 C知识内化D教育内化

4、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

A给学生传授多少经验、知识 B开出多少实验 C培养哪些技能 D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5、()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A素质教育 B目标教育 C成人教育D高等教育

6、素质形成本身,就是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判断。

A精神价值B内在价值C外在价值D实际价值

7、()阶段的素质教育应当充分地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其充分地发展自己并充分地参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A科学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基础教育

8、()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A 个人品德修养B科学文化素质C独立人格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

9、教育思想或()始终同教育的根本职能、目的联系在一起。它是教育者对整个教育现象的总体认识,是对教育前提的深入思考、全面把握。

A施教思想 B教育水平 C教育经验D教育方法

10、1997年,国家教委在烟台市(),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成为全国范围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A 举办的“21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研讨会”B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C 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

11、()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

A施教态度B师德教育C学历教育D文化素质

6

12、经过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

A 适应时代、社会需要的共有素质B体现不同学生个性特点的独特才能

C为人类做出特有贡献,进行优秀的文化积淀 D 以上都正确

13、素质教育目标是稳定性与()的统一。

A 持续性B创新性 C 延续性D 发展性

14、全面传授知识即( )、方法和手段全面。

A授知内容 B授知途径 C授知对象 D 以上都正确

15、()正是通过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以认知图式为中介,对个体认知对象的选择、信息整理的规范以及对认知结果的解释等方面发挥支配和控制作用。

A德育B教育C培育D 以上都正确

16、在国家、民族、阶级和政党都存在的社会,影响人们正确行动的首先是()。

A 政治思想B思想素质C个人行为 D社会行为

17、()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

18、()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A文化素养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素质教育D思想道德教育

19、教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掌握特出的知识体系,所以素质教育并不否定知识传授。

A 素质教育B知识传承C 文化传承D知识信息传递

20、学校为学生接受、掌握、消化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是学生最终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重要环境。

A 自然 B 教室 C家庭 D社会

21、()在主动统合各类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社区教育

22、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

A劣势潜能B优势潜能C共性潜能D个性潜能

23、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方面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

A 素质发展B科学发展 C文化培养 D 个性潜能发展

7

24、完整的(),必须依据社会对人才的各种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按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他们成为相应类型、层次的人才提供教育机会、创造适宜条件。

A 道德教育B 科学教育C素质教育 D 文化教育

25、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 )。

A 学习潜能B课程潜能 C 教学潜能 D个性潜能

26、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是学校成员的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内部的()。 A环境氛围 B 精神作风C 教学风格D意识形态

27、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

A根本法则B基本路径 C 重要经历D 唯一方法

28、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前进的本领。

A 尝试实践B主动探索C实践探索D 健康成长

29、()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A 生产力发展B经济建设 C社会主义建设 D物质文化建设

30、()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和核心。教育学生做集体的小主人,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五爱”思想、优良品德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A社会主义B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D 人文主义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情感层面的听也可以分为()等状态。

A建构的听 B无感情的听 C共情的听 D 有感情的听

2、提高法纪责任素质的方法主要有()。

A 充分认识法纪责任的极端重要性B自觉按提高素质的一般要求行事 C创造有利于提高法纪责任素质的社会环境 D “民不告,官不究”

3、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没有任何统一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教育者可从()等方面努力。

A立足系统地知识考察进行知识传授B着眼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进行知识传授C站到学科、专业、课程等整个知识体系及其发展变化的高度去探索 D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

4、素质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具有的含义是()。

A 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为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作好心理上的准备B使学生作为现实生活世界而非虚拟世界的一名具体的成员而有尊严地生存 C要使素质教育与学校的日常生 8

活管理相结合 D 开展闲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闲暇素养

5、根据人类教育发展的总体走向,有学者将其分为()等阶段。

A “本源”教育时代B“元教育”时代 C “异化教育”时代D “复归教育”时代

6、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法是()。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学说为指导,特别是要以这些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B 适应经济、社会现状及其发展要求,选择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恰当内容和形式C全面理解和把握劳动技术教育的性质、意义、内容、要求,全面落实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D 因地制宜,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动技术教育新体系

7、素质教育的“教”需要确立的基本观念是()。

A教学服从教育观B教育服从人才观C人才服从质量观D 质量服从人生观

8、精神审美素质具体包括()等内容。

A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 B坚定昂扬的精神境界C求真自由的胸怀情感 D 准确地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良好品质

9、创造有利于提高法纪责任素质的社会环境的方法是()。

A加强宣传B搞好示范 C树立典型D 结合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法纪责任要求,让人们自觉提高法纪责任素质

10、一个学生在他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之前,对他影响最大的是()。

A给予他帮助的朋友 B 他的父母等家庭成员C和他朝夕相处的同学和经常来往的朋友

D 相应时段朝夕相处并不断培养他的老师

11、独立人格素质的地位作用主要表现在()。

A独立人格是保证所有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B独立人格是立身取胜的必要条件 C 独立人格是充分发展自我的基础D 独立人格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12、教育新思路构建的方法和模式主要是()。

A教的人选适合B教的内容鲜活C教的效果激活 D 教的方法灵活

13、以下有关素质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素质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物B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C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领导和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D 素质教育的实施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具有政策性的某种强制性的性质

14、对待自然、社会事物应()。

A 在一般审美的基础上,运用个人智慧、选择独特视角,尽情领略各种美的存在与风采B要注意艺术美、景物美、生活美、人体美等外显形式的美 C要善于发现人格美、精神美、科学美、道德美、心灵美等内在本质的美D 以一种良好的心态,自觉努力创造美,唤醒心灵美的情感

9

15、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

A爱国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D 社会主义思想

16、以下有关最佳点对接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最佳点对接是教育大纲的需要B 最佳点对接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C最佳点对接是适应学生成长阶段的特殊需要D 佳点对接是克服应试教育的根本途径

17、最佳点对接必须切实兼顾学生整体和个体差异两方面,特别要防止()倾向。

A以智力开发为主,忽略了娱乐的作用B超越教育阶段,忽视阶段特点C照顾了阶段的普遍性,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D 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18、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知识领域来分可分为()。

A学科知识B意会知识C能力知识D 信息知识

19、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A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 B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C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种知识D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20、应着重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包括将()的能力,为学生长大成人后的创造活动奠定基础。

A学科课程内部的知识进行重组 B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 C学科课程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D 家庭课程的内容与学校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停留时间最短的场所,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场所。错

2、人的潜能具有个别差异性,即具有不同的优势领域。是

3、人才是一切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基本依托,是所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是

4、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是

5、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是

6、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 是

7、素质教育试验的效果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和遗漏性。 是

8、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离开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学校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不可能的。 是

9、活动课程是学科性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是

10、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 错

11、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是

12、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就是判别某种教育活动是否属于素质教育的根本标准。是 10

13、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 是

14、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是

15、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是

16、施教态度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 是

17、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 是

18、素质教育充分肯定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生命价值的独特实现方式,都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各自的途径。 是

19、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作为“人”所必备的各种要素。 是

20、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错

21、家庭教育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是

2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是

23、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灵活性的 是

24、对素质教育的本质,除了从目的论上把握外,还需要进一步从方法论上把握 是

25、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是

26、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错

27、教材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努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因而,科学性和逻辑性是教材最重要的特点 是

28、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错

29、积极参与科研学术研究并形成独特收获,这是素质教育对每位教师提出的新的基本要求之一。 是

30、“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 错

答案:1D 2B 3B 4D 5A 6 B 7D 8C 9 A 10 D 11A 12D 13 D 14 D 15 D 16B 17 B 18 C 19 D 20 D 21 C 22 B 23 A 24 C 25 B 26 A 27 A 28 B 29B 30C

二、多选 1 ABCD 2 ABC 3 ABCD 4 ABCD 5 ABCD 6ABCD 7BC 8 ---13 ABCD 14ABC 15--20 ABCD

三、判断 1否 2 是 3 是 4--9是 10否 11---19是 20 否 21--25 是 26否 27是 28否 29 是 30否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

11

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高质效传递

(D)

2.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素质教育

(B)

3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 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教育思想

(A)

4. 在国家、民族、阶级和政党都存在的社会,影响人们正确行动的首先是()。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思想素质

(B)

5. 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加工。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教育内容

(C)

6.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错误!未

严于律己 12

找到引

用源。

(C)

7. 素质教育的()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适应社

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需要的新观念。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大课程观

(D)

8.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

等。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揭示事物本质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反映内在规律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符合客观实际

(C)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以上都是

(D)

9. 素质的形成过程表明,()是素质形成的关键环节。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知识内化

(A)

10.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

和,具体指教育者的施教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

错误!未

找到引

教育方法 13

用源。

(C)

1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

()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个体素质

(B)

12. ()是指建立在反复学习实践基础上的对学习本身

的一种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积淀升华成为主体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学习素质

(D)

13. ()正是通过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以

认知图式为中介,对个体认知对象的选择、信息整理的规范以及对认知结果的解释等方面发挥支配和控制作用。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德育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教育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培育

(C)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以上都正确

(D)

14. “元教育”又称(),指人类早期比较完整地体现

自身本真职能的原始教育,其本性是为人类服务,通过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实现环境改造,满足人的生 14

存需要。

(C) 本真教育

15.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形成、

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素质

(A)

16. ()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

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家庭教育

(B)

17. ()不仅能提高人生价值品位,而且能提高社会的

和谐进步程度。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健康素质

(A)

18. 全面传授知识即()、方法和手段全面。

(A) 授知内容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授知途径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授知对象

(C)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以上都正确

(D)

15

19. ()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他对教学过程

所进行的科学探索,体现着他独特的创造性。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教师

(A)

20. ()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知真理和崇尚优秀文化过程

中积淀升华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科学文化素质

(D)

21. ()不仅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发展的前提,也是社

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C) 法纪责任素质

22. 教育环境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创建一个具

有良好卫生条件的教育环境,就等于为学生筑起了一道有效抵御各种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坚固屏障。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生理素质

(B)

23. ()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自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

种性状,既包括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等精神因素,又包括主体将这些精神因素物化为活动成果的能力因素。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主体潜能

(A)

24. ()又称人工自然环境,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以

自然物为基础的加工改造,是自然环境与精神环境的中介。

错误!未

找到引物理环境

16

用源。

(C)

25. ()是活动课程构成的第一要素,预定着学生在一

定阶段的活动中最终必须达到的发展水平。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目标

(D)

26. ()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教师

(B)

27.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两个方面。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技术教育

(D)

28. 创设()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条

件。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民主

(D)

29. 素质形成本身,就是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

的()判断。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内在价值

(B)

30.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

的()。

错误!未

找到引同步性

17

用源。

(C)

(二) 多选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爱国主义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个人主义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集体主义

(C)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社会主义思想

(D)

2. 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现他的()。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个性潜能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个性特点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兴趣爱好

(C)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优势潜能

(D)

18

3.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它主要体现在()。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德育具有全面发展个性品德的功能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德育具有促进个体智能发展的功能

(B)

错误!未

找到引德育具有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

德性的过程中,使人们获得自我肯定、 用源。自我完善满足的本体功能 (C)

错误!未

德育具有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改造自 用源。我的功能

(D) 找到引

4. 要做到严于律己,铸树典范,就需要教师做到()。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首先要充分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追求目标必须崇高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克服阻力,坚持实践

(C)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竭力躬行,托以致远

(D)

5. 独立人格素质的地位作用主要表现在()。

独立人格是保证所有素质形成的重要

找到引因素 错误!未 19

用源。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独立人格是立身取胜的必要条件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独立人格是充分发展自我的基础

(C)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独立人格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D)

6. 高质效传递知识信息的具体方法丰富多彩,要做的主

要工作主要是()。

错误!未

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 用源。学效益

(A) 找到引

错误!未

加强学校与社会知识信息的沟通和图

用源。书资料的保障

(B) 找到引

错误!未

找到引 加强互联网络建设,实现整个知识信息 用源。便捷沟通和快速传递

(C)

错误!未

压缩、减少知识信息重复交叉等无谓损 用源。耗

(D) 找到引

7. 素质教育中的社会教化主要包括的内容是()。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传授学习技巧

(A)

错误!未

找到引传授生活技能

20

用源。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传递社会文化

(C)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D)

[

8.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

意()等几个方面。

错误!未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普及教育和个别教 用源。育相结合

(A) 找到引

错误!未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集体学习和自主学 用源。习、探索研究相结合

(B) 找到引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教学保障上要努力提供相应措施

(C)

错误!未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统 用源。一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相结合

(D) 找到引

9. 教育本质的核心是人的本性的发展,这是因为()。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教育活动本身是人的本性的表现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教育活动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人的本性

教育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21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

(C)

错误!未

有了人的本性的发展,才产生了教育的 用源。政治功能、生产功能

(D) 找到引

10. 素质教育概念应该把握的要点是()

错误!未它清晰地揭示了素质教育极其丰富复

杂深刻的内涵,囊括了自素质教育提出 用源。以来整个教育研究过程形成的主要共

(A) 识性观点 找到引

错误!未把素质教育与以往各种教育从本质上

区别开来,有助于化解和消除长期出现 用源。的各种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困惑与思想

(B) 迷惘 找到引

错误!未

找到引从总体上为所有从事教育的人们今后

“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指出了 用源。重要的努力目标、方向 (C)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外延

(D)

11. ()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忠诚职位,献身教育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尊重信任,深爱学生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竭力躬行,托以致远

(C)

错误!未

找到引严于律己,铸树典范

22

用源。

(D)

12. 教育学生做生活的小主人,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独

立生活,使学生()。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学会主动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学会消费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学会自理

(C)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学会交往

(D)

13. 教育是人的活动,是()。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以人为对象的活动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为了人的活动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自我认识、自我塑造的活动

(C)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自我改造、自我创造的活动

(D)

14. 以下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 23

是()。

错误!未

找到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

“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 用源。为应试而学” (A)

错误!未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 用源。要面向全体学生

(B) 找到引

错误!未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在教学方

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 用源。征,容易形成模式内化、拒绝内化等偏

(C) 差 找到引

错误!未

“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练 用源。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

(D) 找到引

15. 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

主要有()。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积累思维素材,培养思维情趣

(C)

错误!未

找到引把握变化的思维客体,不断对确立的思

维目标、程序和方法、手段等进行自我 用源。修正与整合 (D)

16. 教育机会平等所包含的含义是()。

错误!未

找到引受教育的资源分配平等

24

用源。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平等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教育结果的相对平等

(C)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受教育机会平等

(D)

17.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应从()抓起。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个人道德素质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思想道德素质

(B)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法纪责任素质

(C)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学习素质

(D)

18. 课堂教学的地位与作用主要是()等等。

错误!未

找到引教师能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可

以对尽可能多学生的素质发展施加影 用源。响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可以避免 容易出现的走弯路现象

25

(B)

错误!未

学生彼此间程度相近,易于互相讨论切 用源。磋,共同提高,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C) 找到引

错误!未

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压抑了学生 用源。素质的健康发展

(D) 找到引

19. 素质教育主张()。这就必须兼顾所有学生。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学生应各得其所、各展优长

(A)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所有学生都应公平享受教育权利

(B)

错误!未

使各具个性特点和优势潜能的学生都 用源。得到充分发展

(C) 找到引

错误!未

找到引

用源。不歧视或遗漏任何一位教育对象

(D)

20. 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是可行的,因为()。

错误!未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主动地、有目

的、有计划地进行文化知识、科学技术、 用源。道德品质、身心健康以及文明生活等方

(A) 面的教育 找到引

错误!未

找到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沟通以至融合,

将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供极为 用源。有利的条件 (B)

错误!未

找到引学校教育工作者具有系统的教育科学

理论和专门的教育工作的经验,能够担 用源。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任务 (C)

26

错误!未

找到引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

样关心,这样舍得投资,这样乐于接受 用源。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指导 (D)

(三) 判断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2.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

推理的一系列过程。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3. 对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围绕教

育起源问题展开的,它是当前这场教育变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4.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

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27

找到引用

源。(否)

5.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内化需要充分挖掘和积极发

挥学校的综合育人功能。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6. 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

首要任务之一。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徐州市地生考试试题 素质教育概论 徐州市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421页 素质教育概论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7. 闲暇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重要途径。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8. 个人、民族或国家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都必须具有崇

高昂扬、坚不可摧的精神。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9. 素质教育整个施教过程,时刻都应让学生那种出于真

诚的理想信念和对真理追求的微弱幼芽得到环境的 28

滋润、呵护,鼓励任何有普遍社会价值的独特愿望的萌生。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10. 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始终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11.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创造

性地学习。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12.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

质,这是推动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1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只能是泛泛而谈,不会有相对明

确的标准。

错误!未

找到引用

29

源。(是)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14.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

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15. 素质教育激活个性潜能的最高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

习成绩和动手能力。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1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对全体学生

和国民进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17. 特殊的人格素质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

人格品质。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找到引用

30

源。(否)

18. 家庭教育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19. 素质教育试验的效果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和遗漏性。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20. 教育者的施教态度与其职业道德密切相关。没有正

确的施教态度,就很难产生科学有效的施教方法。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21.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

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22.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根

本法则。因而,引领学生探索事物的特点与规律,自然成为施教的目的和标准。

31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23. 法纪责任素质的形成必须依靠教师自觉遵守法纪、

勇于承担责任,确保法纪在社会的神圣地位。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24. 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

的产物。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25. 要充分开发国家课程,首先要对国家课程有一个正

确的认识和基本的评价。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26. 不断提高生活审美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是提高精

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32

找到引用

源。(否)

27. “素质教育”的态度是带歧视性的选拔,以忽视少

数学生发展为代价来“优待”大多数学生。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28. 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

挥的领域和生长点。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29. 积极参与科研学术研究并形成独特收获,这是素质

教育对每位教师提出的新的基本要求之一。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30. 要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首先须完成基本的学习任

务,其次是建构完整的学习过程。

错误!未

源。(是) 找到引用

错误!未

源。(否) 找到引用

33

常州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 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素质教育

1.(职能)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P80

2.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教育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P112

3.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4.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5.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6. 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

7.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

8. (思想道德素质)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P26

9.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10. 在人的各种基本需要中,(学习)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因为人的各种需要都必须以学习的途径来满足。P83

11. 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发展潜力)都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P74

12. 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追求和根本出发点之一。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依靠成功的(教育)。149

13.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P59

A学以致用B学为我用 C真正将所学知识融入心灵D以上都是

14. (素质教育)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5.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知真理和崇尚优秀文化过程中积淀升华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P41

16. ()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P38C思维素质

34

17. 素质的(),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P212A自然属性

18. 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B),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82B自然规律

19. ()是辩证统一的。生理健康固然是生存的基础,但就现代社会而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加突出。P49B身心健康

20. 与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统一性(共性)的特点相比,()充分尊重并满足学校师生和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多样性),受到学校的广泛欢迎。P134

B校本课程

21. 素质教育目标不仅全面地反映(A)要求,而且顾及到受教育者生命整体的各个层次与方面。

A时代

22. ()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P98

D应试教育

23. 成熟的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操作和理念的()。P125D同一性

24. 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路。P115D内容

25. (D)是教育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体样式。249D教育模式

26.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P71B文化底蕴

27.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B优势潜能

28. ()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在目前阶段和可预见的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都不能离开它来谈素质教育。P190A课堂教学

29. ()又称人工自然环境,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以自然物为基础的加工改造,是自然环境与精神环境的中介。P214C物理环境

30. 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以发现,这就容易使人产生某些错误判断。85D隐蔽性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P250

B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C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D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2. 素质教育对活动课程的要求是B明确目标、内容和形式C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D通过评估促进制度化

3.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可以从()等方面去进行。P31

A大力宣传和践行“八荣八耻”

B广泛传播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D引导个体自觉加强修养锻炼

4.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知识领域来分可分为()。P109 A学科知识B意会知识C能力知识D信息知识

5. 以下有关学习素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P35

B学习素质越高,越善于学习,越容易获得社会对其学习的积极支持

C学习素质是成人素质的核心,是所有素质形成提高的必备条件

35

6. 以下有关现代学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P37

A从过程看,要持续学习,广阅博览,把握精髓,将传承与变革结合起来

B从结果看,不仅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各种能力的形成,而且包括学会追求学问,进行研究创造

C从内容看,科学学习不仅要大量获取书本理论,更要积极投身实践锻炼

D从学习方法看,不仅要深入刻苦地自学,更要主动与他人切磋交流,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

7. ()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P161

A忠诚职位,献身教育B尊重信任,深爱学生

C竭力躬行,托以致远D严于律己,铸树典范

8. 教育思想方法一般涵盖了()等。P137

B施教态度C教育思想D教育观念

9.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P7

A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

B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C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种知识

D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10. 活动课程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功能和地位是()。P204

A促进学生博学多闻,为系统学习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

B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向志趣、志向的跃升

D使学生在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独特的个性

11. 要树立健康的生命意识,应该做到()。此外,生活上养成习惯,持之以恒;计划上及早安排,终身实施等方面也是要注意的。P51

A思想上更新观念,高度重视B保健上必要投入,适宜实效C心情上拓展胸襟,追求平和D锻炼上统筹兼顾,见缝插针

12. 素质教育中的社会教化主要包括的内容是()。P88

B传授生活技能C传递社会文化 D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13. 要做到知识的脉络贯通可以参考()等原则。P169

A教育者必须把自己所教的知识体系搞清楚、弄明白,确切把握它的内涵和外延;并弄清各部分知识的地位作用

B弄懂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内容的学术渊源、演变发展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前景 C所教学科、专业与其临近周围知识体系的关联及相互影响

D所教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关联情况

14. 撰写科研论文是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具有的意义是()。P246

A将试验过程中的新发现展示出来,接受公众检验 B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也是一种召唤,召唤读者对本试验研究的理解、支持和合作C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

15. 竭力躬行,托以致远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讲应坚持做到()。P164 A教育者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视野,甘愿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无私地做学生超越自己的阶梯,自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教育者要积极挖掘一切教育潜力,尽自己的全部责任,为所有特殊学生的培养教育探索道路、研究方法、寻找对策,为他们顺利踏上自主健康成长之路贡献力量

36

C教育者躬行方向主要是深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增强托起的力量

16. 在目前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中存在着的突出问题是()。P135

A违背课程开发规律,把校本课程变成浮华的外在装饰 B背离学校办学理念,随意开辟校本课程 C脱离校本课程的宗旨,将校本课程异化为高考科目的延伸D在具体的校本课程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17.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等等。P172

A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C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18. 精神审美素质中的缺陷主要包括() p57

B精神素质缺陷D审美素质缺陷

19. 素质教育是一种“解放教育”,这意味着()。P76

A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主动需要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直接目的B应该允许学生怀疑、质疑,提出不同见解,提出反面意见

C学生的主体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活动中,也体现在管理活动、交往活动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生活中

20. 沟通是双向的,沟通的结果是(ABCD)。229

A第一层次是资源共享,既使社会教育资源能为学校教育使用,也使学校资源为社会教育使用

B第二层次将是相互融合,即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融合于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共同为国民素质的终身发展服务

C第三层次是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促进个性发展的同时力求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 D第四层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是92

2. 由于环境自身的两重性,因而对素质发展的影响也相应地具有两重性。是p211

3.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财富的差异。否

4.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否p71

5. 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是166

6.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根本法则。因而,引领学生探索事物的特点与规律,自然成为施教的目的和标准。是

7.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p163

8.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是112

9.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共通性。否p240

10. 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不可能是素质教育,也不可能在“应试教育”目标下实施素质教育。P102是

11.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即汲取—扬弃—创新。这是学习素质形成的基本过程。遗漏其中任何一段路程都不能真正形成学习素质。是p37

12. 严于律己是指经过长期的修养锻炼逐步铸就形成可以作为他人学习、效仿的楷模。否p165

13. 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p158

14. 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激活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培养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创造性。是

15. 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否

37

16. 教材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努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因而,科学性和逻辑性是教材最重要的特点。是p192

17. 活动课程的学科功能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对它的科学组织和管理。否p206

18.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67

19.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教学风格和校风上得以体现。否p22

20. 促使知识内化,使学生形成素质,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是p6

21. 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否p28

22.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p6

23.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否p78

24.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是p121

25. 法纪责任素质的形成必须依靠教师自觉遵守法纪、勇于承担责任,确保法纪在社会的神圣地位。否34

26.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成绩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是4

27.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是p87

28. 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是p212

2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优秀学生的教育。否72

30.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常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87(C) 思维和语言

2.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15 (B) 共享 (

3.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21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 学生观

4. ()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

力、动手能

和实践能力。98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应试教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 ()既是中央长期高度重视的基本内容,又是国民素质整体状况的重要体现。35(D) 科学文化素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元教育”又称(),指人类早期比较完整地体现自身本真职能的原始教育,其本性是为人类服务,通过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实现环境改造,满足人的生存需要。60(C)本真教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7.素质教育如果丧失了(),就意味着任何一种不相干的教育都可以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素质教育自身也就不复存在了。236 (C)统一性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8. 在知识深刻内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水平始终是影响该进程的关键之一,也是制约对知识深刻内化程度的重要因素。(A)科学思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203(A)活动课程

10.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

(A)根本法则 (B)基本路径 (C)重要经历 (D)唯一方法

38

11.()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B)心理健康教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2.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B)素质教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3.()是创造的源泉,它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思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4.()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92(C)素质教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5.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路。115 (D)内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6.()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精心设计教学。191B)个别化教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7.()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26 (D) 思想道德素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8.()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B) 经济建设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上得以体现。22(B) 教学内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 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追求和根本出发点之一。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依靠成功的()。(A) 教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1. 适当精简教育内容,主要是精简以学科课程为载体的教育内容。这首先是一个()(B) 教育观念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2.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A) 历史底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3. ()是教育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体样式。(D) 教育模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4. 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C) 教育内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5. ()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158 (D) 教育质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6.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进一步提升。(B) 忠诚职位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7.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的差异。72 (D) 文化底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8. 素质教育第一要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实质是要求教育者对传授的知识实现()。169

(B) 脉络贯通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9. ()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47(C) 素质教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0. ()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166(D) 博纳厚积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39

1. 深爱学生的表现主要是()。163

(B) 自觉消除或废止师道尊严 (C) 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D) 师生互相尊重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 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40

(A) 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B) 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C) 积累思维素材,培养思维情趣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200

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 以下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64

(A)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 (B)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 (D) “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塑造与潜能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和结合,意思是(),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67

(A) 以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B) 以科学方法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C) 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对受教育者进行塑造和完善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251

(B) 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C)

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 (D) 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7. 设计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是()。111

(A) 教育基本原理 (B) 发展理论 (D) 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8. 从形式结构的角度看,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包括()这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95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态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差. 知识内化有很多要求,但()是它的基本条件。

(A) 知识准确 (B) 知识全面 (C) 知识内化 (D) 知识丰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差. 从智育教育内容的角度讲,()。

(A) 幼儿教育阶段,一般应以娱乐和智力开发为主 (B) 小学教育阶段,一般以进入分门别类的知识教育和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为主 (C) 初中教育阶段,一般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D) 高中教育阶段,以为大学接受高深教育做好准备为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1.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意()等几个方面。22

(A)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普及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相结合 (C) 教学保障上要努力提供相应措施 (D)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统一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相结合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2. 精神素质是()。55

( (B)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灵魂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C) 不懈的目标追求和积极进取的深厚动力 (D) 主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支柱和重要源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3. 素质教育课程是()。125

40

(A) 内在地决定着受教育者素质发展的范围和水平 (B) 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 (C) 实施素质教育的蓝图 (D) 素质教育活动展开的基本依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4. 某项教育活动只有具备了()特征,才是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67

(A) 以人为本 (B) 面向全体 (C) 关注终身发展 (D) 突出主体精神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5. 教是促进自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140

(B) 教育是自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C) 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 (D) 每个人潜质里都有主动成长的特性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6.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

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等等。172

(A) 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 (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7. 科学文化素质与其他素质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41

(A) 文化素质是学习素质的必然反映,是思维素质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素质的深厚底蕴 (B) 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个体的学习素质、思维素质以及科学素质都很难提高 (C) 科学素质,既是文化、思维素质的重要牵引,又是文化、思维素质本身 (D) 科学文化素质是民族振兴和人们成才、成功的根本依靠和关键所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8. 精神审美素质具体包括()等内容。55

(A) 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 (C) 求真自由的胸怀情感 (D) 准确地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良好品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 撰写科研论文是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具有的意义是()。247

(A) 将试验过程中的新发现展示出来,接受公众检验 (B) 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也是一种召唤,召唤读者对本试验研究的理解、支持和合作 (C) 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 素质教育主张()。这就必须兼顾所有学生。9

(A) 学生应各得其所、各展优长 (B) 所有学生都应公平享受教育权利 (C) 使各具个性特点和优势潜能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D) 不歧视或遗漏任何一位教育对象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否230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是38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是2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 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否156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 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否11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是15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7.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素质发展方面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是127

4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8.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

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是1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 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

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品质的形成。否3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是9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2.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揭示事物本

质,反映内在规律,符合客观实际。是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3.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4.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是78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5. “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6.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个人潜能”的原因。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7.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判断素质的形成与否。对于人格独立性,实践检验尤其重要。是54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8. 进入新世纪,社会要持续科学地发展,其前提就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对前人智慧营养的充分汲取。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 高质效传递是指在应试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

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否18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1.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是71

22.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16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3. “素质教育”的态度是带歧视性的选拔,以忽视少数学生发展为代价来“优待”大多数学生。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4. 职业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的、一般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5.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6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6. 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条件。否19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7. 尊重、关怀、体贴学生,是教育试验的首要前提。是24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8. 对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围绕教育起源问题展开的,它是当前这场教育变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9. 当前思维研究的重点是把握现代思维的基本规律。是39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0.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任务之

一。是31

42

1. ()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B) 心理健康教育

2.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集体学习

3.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B) 精神审美素质

4. 社会良性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而思想道德素质是确保实现这种追求目标的重要条件。

(B) 道德规范

5. 思想素质涵盖面很宽,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思想素质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更要注重()思想素质。(D) 政治

6. ()不仅是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创新精神萌芽和成长的沃土。

(C) 实践

7. 教育与()具有天然的联系,原始教育与原始社会生活就曾融合在一起。

(C) 社会生活

8. 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B) 以人为本

9. ()是指与人们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A) 社会角色

10.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B) 素质教育

11. 我国实行的是高度()的社会主义领导体制。这一制度为我国社会的整体快速发展和全面和谐进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B) 集中统一

12. 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都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

(C) 发展潜力

13.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

(C) 真正将所学知识融入心灵

14.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传授知识,实行普及教育,努力创造教育机会均等,使所有学生乃至社会全体成员都从教育中受益。

(C) 素质教育

15. 教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掌握特出的知识体系,所以素质教育并不否定知识传授

(D) 知识信息传递

16. 教育环境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创建一个具有良好卫生条件的教育环境,就等于为学生筑起了一道有效抵御各种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坚固屏障。

(B) 生理素质

17.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43

(A) 活动课程

18. 在全社会倡导()之风,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事。

(D) 素质教育

1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的教育。

(C) 全体学生

20.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

(B) 优势潜能

21. ()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

(D) 高质效传递

22.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

(C) 现实教育

23. ()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在目前阶段和可预见的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都不能离开它来谈素质教育。

(A) 课堂教学

24.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 (C) 因材施教

25.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

(D) 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26.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这是推动国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C) 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27.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

(C) 同步性

28. 激活学生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

(A) 个性潜能

29. 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路。

(D) 内容

30.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者的施教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

(C) 教育方法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在确定心理教育内容时,需要防止的倾向主要是()。

(A) 仅仅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一种手段,过分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

(C) 单纯知识化倾向

(D) 心理教育孤立化倾向

2.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没有任何统一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教育者可从()等方面努力。

(A) 立足系统地知识考察进行知识传授

(B) 着眼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进行知识传授

(D)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

44

3. “文化底蕴”是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在文化发展史上经过千锤百炼而凝聚、升华成的一些最基本的()。

(A) 蕴藏于千姿百态的文化载体、文化现象深处的思想、精义

(B) 思想观念 (C) 价值准则 (D) 思维方式

6. 脉络贯通具体包括的含义是()。

(B) 对学科(专业)知识系统进行融会贯通和整体把握,准确判断其体系结构、精髓要点,正确把握各部分知识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作用

(C) 打通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知识界限,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把握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总貌和它们的内在关联、区别

(D) 把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的有机联系、主要区别

7. 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念很多,素质教育应服从()、人才培育综合观等人才观念。

(A) 人才作用重大观 (B) 人才成长时效观

8. 对待自然、社会事物应()。

(A) 在一般审美的基础上,运用个人智慧、选择独特视角,尽情领略各种美的存在与风采

(C) 要善于发现人格美、精神美、科学美、道德美、心灵美等内在本质的美

(D) 以一种良好的心态,自觉努力创造美,唤醒心灵美的情感

9. 以下有关精神审美素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精神审美素质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B)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精神审美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C) 不断内化精神审美方面的知识,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10. 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现他的()。

(B) 个性特点 (C) 兴趣爱好 (D) 优势潜能

11. 具体来讲,素质教育教学应确立的重要观念是()。

(A) 毕业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和核心产品,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通过毕业生质量来反映

(B) 中高等教育阶段,生源质量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办学质量的基本因素

(C) 教育追求质量,必须始终围绕和针对学生的客观情况

12. 学校物理环境包括()等方面。

(A) 绿化范围 (B) 校舍设施 (D) 校园布置

13. 学校教育环境的要求是()。

(A) 新建学校应设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及日照充分的地段

(B) 优化教室的自然环境 (C) 控制噪音 (D) 绿化校园

14. 以下有关尊重信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尊重信任是爱的具体体现 (B) 尊重信任是实现素质教育价值的保证

(C)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

15.以下有关能力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能力知识主要是创新和探索的知识 (D)能力知识是我国教育所欠缺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17.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保障措施有()。

45

(A)架设师生全面沟通桥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C)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创造知识深刻内化条件 (D)运用实验实习教学,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训练,搭建知识深刻内化舞台

18.在素质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特征具体体现在()等方面。

(A)人文学科以及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受到应有的重视 (C)培养“完整的人”的目的被普遍认同

19.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

(A)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B)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20. 美国教育家泰勒提出的著名的“目标模式”在今天看来,具有的不足之处是()。

(A) “先确定目的然后确定手段”的做法,在课程设计中未必可行,不应把目的和手段完全分开 (B) 忽视了在一定情况下进行点滴改进的必要性 (C) 像理解力、鉴赏力等重要的教育结果,是难以测量和清楚地观察到的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一校之魂,校长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 (否)

2.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

3.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是)

4. 闲暇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否)

5.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否)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

(是)

7.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否)

8.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是)

9.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

10.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或理念,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不存在什么素质教育模式。

(是)

11.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

(是)

13.教育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教育科学知识的总和。

(是)

14.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世界观、信念和信仰系统。

(是)

15.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46

(否)

16.推广相当于“克隆”,是探索和创新的继续,是发展的同义词。

(否)

17.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否)

18.活动课程是学科性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否)

19.19.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是)

20.尊重信任是实践素质教育教法的前提。

(是)

21.法纪责任素质,不仅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是)

22.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是)

2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光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否)

24.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 (是)

25.不断提高生活审美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否)

26.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否)

27.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是)

28. “行教”是指教育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教育影响学生。 (否) 180

29.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否)

30.校舍布置是构成校容校貌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状态。 (否) 214

素质教育概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是指创造形成一种催人奋进的良好环境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顺利成长,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保障综合育人。181(C) 环境教育

2. ()既是中央长期高度重视的基本内容,又是国民素质整体状况的重要体现。 (D) 科学文化素质

3.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71 (B) 文化底蕴

4. 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都是十分巨大的, 47

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 (C) 发展潜力

5.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者的施教方法和在此基础

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 (C) 教育方法

6. ()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C)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7.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 (D) 以上都是

8.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B) 忠诚职位

9. 劳动()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219

(A) 技术教育

10. 思想素质涵盖面很宽,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思想素质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更要注

重()思想素质。(D) 政治

11. ()是民族振兴和人们成才、成功的根本依靠和关键所在。(B) 科学文化素质

12. 课程的()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以多出人才、出

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A) 分级管理

13. ()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

流。(D) 高质效传递

14.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是()充分和谐的发展,它对于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

大的指导意义。(A) 智力和体力

15.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B) 闲暇教育

16. ()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232

(B) 家庭教育

17. ()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B) 大目标牵引

18.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18

(D) 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19. 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追求和根本出发点之一。要达到这种效果,

就必须依靠成功的()。(A) 教育

20.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B) 学生观

21. 社会良性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而思想道德素质是确保实现这种追求目标的

重要条件。(B) 道德规范

22. ()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

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B) 经济建设

23. 学校教育与()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 48

趋势

(A) 社会教育

24.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方面来,实现课程

内容的“素质化”。(A) 素质发展

25.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原因,即()才能实现。115

(D) 内部矛盾

26.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

义。 (D) 思想道德素质

27.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D) 创造性

28. ()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精

心设计教学。(B) 个别化教学

29. 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加工。166

(C) 教育内容

30. ()是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156

(D) 人才综合培养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竭力躬行,托以致远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讲应坚持做到()。164

(A) 教育者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视野,甘愿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无私地做学生超越

自己的阶梯,自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 教育者要积极挖掘一切教育潜力,尽自己的全部责任,为所有特殊学生的培养教育探索道路

、研究方法、寻找对策,为他们顺利踏上自主健康成长之路贡献力量

(C) 教育者躬行方向主要是深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增强托起的力量

2. 我国原有教学存在弊端较多,但从素质教育基本思想的角度看,主要是()等方面。152

(A) 过多关注于教 (C) 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D) 曲解健康成长的内涵

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具有的相对明确的标准是()。21

(A) 志向追求明确 (B) 兴趣爱好拓展

(C) 思维活跃敏锐和信心勇气倍增 (D) 提高创造智慧

4. 与全面振兴国家的要求相比,目前人们思想素质还存在的一些差距是()。29

(A) 认识偏颇,观念陈旧 (B) 社会公德不足

(C) 良心约束无力 (D) 视野短浅

5.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7

(A) 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

49

(B) 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

性的教学方法

(C)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

种知识

(D)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6. 教是促进自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140

(B) 教育是自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C) 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

(D) 每个人潜质里都有主动成长的特性

7. 社会文化的核心包括()体系。88

(A) 社会价值 (B) 社会规范

8. 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保障措施有()。15

(A) 架设师生全面沟通桥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C) 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创造知识深刻内化条件

(D) 运用实验实习教学,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训练,搭建知识深刻内化舞台

9. 脉络贯通具体包括的含义是()。169

(B) 对学科(专业)知识系统进行融会贯通和整体把握,准确判断其体系结构、精髓要点,正确

把握各部分知识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作用

(C) 打通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知识界限,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把握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总

貌和它们的内在关联、区别

(D) 把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的有机联系、主要区别

10.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

等等。172

(A) 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 (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

11. 校风包括()、考风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11

(B) 教风 (C) 科研风气 (D) 学风

12. 素质教育目标设计的依据主要从()方面考虑。111

(A) 理论依据 (C) 政策、法律依据 (D) 现实依据

13.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94

(A)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思想

14.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意()等几个方面。22

(A)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普及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相结合

(C) 教学保障上要努力提供相应措施

(D)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统一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相结合

15. 素质教育概念应该把握的要点是()2

(A) 它清晰地揭示了素质教育极其丰富复杂深刻的内涵,囊括了自素质教育提出以来整个教育研

究过程形成的主要共识性观点

50

(B) 把素质教育与以往各种教育从本质上区别开来,有助于化解和消除长期出现的各种对素质教

育的认识困惑与思想迷惘

(C) 从总体上为所有从事教育的人们今后“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指出了重要的努力目标、

方向

(D) 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外延

16. 教育新思路构建的方法和模式主要是()。177

(B) 教的内容鲜活 (C) 教的效果激活 (D) 教的方法灵活

17. 素质教育的“大课程观”是()。126

(A) “大教育”的组成部分

(B) 适应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需要的新观念

(C) 主要包括以实现人类文化传递和再生产为目的的学科课程

(D) 以潜移默化为途径的隐性课程

18.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动作技能领域来分可分为()。109

(A) 健康和运动知识 (C) 生活习惯 (D) 运动技能

19. 在现有课程中难以容纳的内容中,当前亟待充实的内容主要是()。122

(B) 营养教育 (D) 心理健康教育

20.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

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199

(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否)

2.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是) 87

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基本途径是一对一教学和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否) 22

4. 为了保证传授知识具有更高的价值,教育者必须努力做到用实际言行证明自己传授的知识的

正确性、有效性,绝不应在学生面前用自己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否定传授知识的价值与效用。(是)

5.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准绳,它决定社会精神文

明乃至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是) 27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否) 61

7.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

灵活性的。(是) 15

8.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17

9. 地方课程开发主体主要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授予区、县、学区以一定

的权力,调动其参与开发的积极性。(是) 133

51

10.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努力构建带有自己教育风格的教育模式,就是向“科研型”教师乃至

教育家前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 251

11.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教育体系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102

12. 独立人格素质作用于社会生活,来源于社会生产和劳动。(否) 54

13. 素质教育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之分,层次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是) 250

14. 校风,包括教风、学风、考风、科研风气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是) 11

15. 一个人最终素质的高低往往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单位是密切相关的。(是)

16. 个别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精心设计教学。(是) 191

7. 素质教育职能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是) 80

1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是) 190

19. 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的基本属性是它的传播性和实用性。(否) 192

20. 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是) 174

2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

(是) 95

22. 集体学习要鼓励学生按个人愿望、兴趣、爱好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形成特质,充分释放个

性和发挥潜能,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枝叶茂盛。(否) 23

23. 要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整顿校风、美化校园、提高教师素质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是)

24. 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否) 45

25. 作为人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总和,人的潜能包含着对人的活动产生积极影响的可能性,

蕴藏着人的无限丰富的创造性和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是) 83

26. 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是)

27.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是)

28. 教育内容中的综合和分科是严重对立,无法统一的。(否) 118

2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 67

30. 不接受教育的人,先天遗传好、个人志向高的话也是有可能成为高素质者的。(否) 140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A) 素质教育 (B) 目标教育 (C) 成人教育 (D) 高等教育

2. 所谓()就是说,每一位教育者都可以而且应当从事基于对教育规律独到理解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教育活动经过反复检验、完善、定型和升华,就成了超出教育经验层次的教育模式。

(A) 教无定法 (B) 学有所成 (C) 素质教育 (D) 教有所学

3.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的差异。

A) 社会地位 (B) 出身贵贱 (C) 文化高低 (D) 文化底蕴

52

4. 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能否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是衡量教法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

(A) 个性潜能 (B) 发展潜能 (C) 健康个体 (D) 个人理想

5.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A) 科学发展观 (B) 文化素养基本理论 (C) 教育基本理论 (D) 教育学原理

6.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物。

(A) 素质 (B) 品德 (C) 个性 (D) 能力

7. ()是指素质教育施教过程应重构学生培养的思路,寻求有利于促进他们自主健康成长的途径,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

(A) 素质教育改革 (B) 新课程研讨 (C) 新思路构建 (D) 新课改方案

8.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A) 深爱学生 (B) 忠诚职位 (C) 严于律己 (D) 铸造忠诚

9. 科学思维训练既应统一组织进行,又要体现个别性和个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运用()实习教学和科研锻炼。

(A) 劳动 B) 工厂 (C) 实验 (D) 社会

10.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方面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

(A) 素质发展 (B) 科学发展 (C) 文化培养 (D) 个性潜能发展

11.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

(A) 多样性 (B) 统一性 (C) 同步性 (D) 专一性

12. 劳动()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A) 技术教育 (B) 劳动教育 C) 道德教育 (D) 科学教育

13. ()是一切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教育体系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A) 教育方法 (B) 教育目标 (C) 教育成果 (D) 教育标准

14. ()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A) 基础教育 (B) 家庭教育 (C) 学校教育 (D) 社区教育

15. 对()的要求,实际上是对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要求。

(A) 课改教育 (B) 课堂教学 (C) 课程教育 D) 课改教学

16. ()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体现在教学方法中的指导思想。

(A) 启发式 (B) 注入式 (C) 引导式 (D) 开放式

17. 学校教育与()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A) 社会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现代教育 (D) 素质教育

18. 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

A) 人体需要 B) 自然规律 C) 社会规律 D) 刚性需要

19. 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以发现,这就容易使人产生某些错误判断。

(A) 显性 (B) 共通性 C) 差异性 (D) 隐蔽性

53

20.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A) 单一教学 B) 个性化教育 C) 因材施教 D) 素质教育

21.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

(A) 交换 (B) 共享 (C) 咨询 (D) 解答

22.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A) 活动课程 (B) 教学课程 C) 教育课程 D) 学科课程

23. 激活每位学生()发展,使之明确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要比教给他们任何具体知识本身更重要。

(A) 学习潜能 (B) 发展潜能 (C) 素质潜能 (D) 个性潜能

24. 素质教育()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

A) 基础 (B) 目标 C) 职能 D) 潜能

25. 在知识深刻内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水平始终是影响该进程的关键之一,也是制约对知识深刻内化程度的重要因素。

A) 科学思维 (B) 科学知识 (C) 科学文化 (D) 科学教育

26. ()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A) 素质教育 B) 科学教育 C) 培训教育 D) 应试教育

27. 在人的各种基本需要中,()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因为人的各种需要都必须以学习的途径来满足。

A) 生理 B) 社会 C) 生活 D) 学习

28. ()是活动课程构成的第一要素,预定着学生在一定阶段的活动中最终必须达到的发展水平。

A) 成效 B) 结果 C) 方法 D) 目标

29. ()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自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性状,既包括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等精神因素,又包括主体将这些精神因素物化为活动成果的能力因素。

A) 主体潜能 B) 主体精神 C) 精神素质 D) 道德素质

[分值:1.0]

30.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A) 课堂教育 B) 闲暇教育 C) 休闲教育 D) 野外教育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学校教育环境的要求是()。

(A) 新建学校应设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及日照充分的地段

(B) 优化教室的自然环境 (C) 控制噪音 (D) 绿化校园

2.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

(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B) 为个体素质发展奠定较高起点,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54

(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3. 个体的创造性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因此,()。

(A) 学校和广大教育者要转变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B) 应开展自主性实践活动 (C) 意处理好若干关系

(D)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旧的课程、教材、教法、教学手段、评价方法

4.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

(A) 爱国主义 B) 个人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思想

5.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某一层次教育目标的设计者,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处于决策层次的教育工作者要对全国或一个地区,乃至每一个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

(B) 学校领导者需要对本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

(C) 授课的教师需要对本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

(D) 每一位教师需要对本学科乃至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周密设计

6. 关于素质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教育理论界存在的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是()。一是,这种观点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对人的“塑造”过程。二是,这一观点始于法国教育家卢梭,他以人类潜能为认识前提,把人的发展看成是这种潜能的充分实现。

A) “塑造”说 (B) “个性潜能”说 (C) “潜能实现”说 D) “至善至美”说

7. 有关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的选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 (B) 教育应当通过生活世界帮助学生直面人生

(C) 偏重学科知识和学生自主选修内容传授 (D) 是针对现实教育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

8. 校风包括()、考风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

(A) 生活作风 (B) 教风 (C) 科研风气 (D) 学风

9. 拓展关于身心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

(A) 在现有课程中充实新的教育内容

(B) 通过增设新课程或以非学科课程的形式来充实现有课程中难以容纳的内容

(C) 根据教学大纲充实大纲内缺少的内容

(D) 根据社会当前热点和焦点充实有关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

10. 个体内化是在个体的活动中进行的、实现的,它是个体的内部心理结构同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对后者加以选择和适应的过程,主要包括()以及自我强化等内容。

(A) 观察学习 (B) 认知加工 (C) 角色扮演 (D) 主观认同

11.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

(A) 构建社会主义新课改的核心条件

(B) 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C) 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

(D) 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12. 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个性潜能发展,学校除了在()等方面有计划地大胆创新外,同时必须为此提供相应的服务保障条件。

(A) 课程设置 (B) 教学内容 (C) 教学模式 (D) 教学组织

55

13. 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和信仰系统。

(A) 人生观 B) 世界观 C) 欲望 D) 信念

14. 教育本质的核心是人的本性的发展,这是因为()。

(A) 教育活动本身是人的本性的表现

(B) 教育活动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人的本性

(C) 教育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D) 有了人的本性的发展,才产生了教育的政治功能、生产功能

15. 竭力躬行,托以致远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讲应坚持做到()。

(A) 教育者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视野,甘愿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无私地做学生超越自己的阶梯,自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 教育者要积极挖掘一切教育潜力,尽自己的全部责任,为所有特殊学生的培养教育探索道路、研究方法、寻找对策,为他们顺利踏上自主健康成长之路贡献力量

(C) 教育者躬行方向主要是深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增强托起的力量

(D) 处处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为他们尽快成才、形成素质和终身发展

16.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法是()。

A)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学说为指导,特别是要以这些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 适应经济、社会现状及其发展要求,选择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恰当内容和形式

(C) 全面理解和把握劳动技术教育的性质、意义、内容、要求,全面落实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D) 因地制宜,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动技术教育新体系

17.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应从()抓起。

(A) 个人道德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法纪责任素质 (D) 学习素质

18. 当前,法纪责任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的主要表现是()。

(A) 基层执法中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现象尚未根绝

(B) 我国长期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确立和走向依法治国的时间尚短,致使履行法纪的行动仍不够自觉

(C) “民不告,官不究”的思想根深蒂固,有些官、民在法纪面前存有侥幸心理,缺乏法纪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

(D) 执法执纪中“掺假”现象时有发生,法纪天平往往失衡

19. “文化底蕴”是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在文化发展史上经过千锤百炼而凝聚、升华成的一些最基本的()。

(A) 蕴藏于千姿百态的文化载体、文化现象深处的思想、精义

(B) 思想观念 (C) 价值准则 (D) 思维方式

20. 素质教育的“大课程观”是()。

A) “大教育”的组成部分

(B) 适应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需要的新观念

(C) 主要包括以实现人类文化传递和再生产为目的的学科课程

(D) 以潜移默化为途径的隐性课程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教育内容中的综合和分科是严重对立,无法统一的。

2. 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是应试教育的追求。

56

3.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

4. 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

5. 素质教育充分肯定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生命价值的独特实现方式,都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各自的途径。

6. 个性不仅是创造的前提,而且也是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7. 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

8.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9. 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

10.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准绳,它决定社会精神文明乃至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

11. 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12. 素质教育激活个性潜能的最高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

13.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

14. 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15. 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

16. 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德育联系较紧。

17. 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品质的形成。

18. 职业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的、一般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9.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成绩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

20. 狭义的社会生活指人类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广义的则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

21.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内在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22.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灵活性的。

23. 素质教育以学为本,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24.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25. 教育方法是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其总体包括教育的思想方法和操作运行方法两部分。

26.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教学风格和校风上得以体现。

27. 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

28.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

29. 心理是指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部分,包括情绪控制、自我感知、自我激励、认知他人、人际交往等。

57

30.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激活每位学生()发展,使之明确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

要比教给他们任何具体知识本身更重要。

学习潜能 (A)

发展潜能 (B)

素质潜能 (C)

个性潜能 (D)

[分值:1.0]

2.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

习。

持续性 (A)

自发性 (B)

开创性 (C)

创造性 (D)

[分值:1.0]

3.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看,()是指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

会学习,主动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

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

反应模式的过程。

科学内化 (A)

个体内化 (B)

知识内化 (C)

58

教育内化 (D)

[分值:1.0]

4.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

给学生传授多少经验、知识 (A)

开出多少实验 (B)

培养哪些技能 (C)

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 (D) 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分值:1.0]

5. ()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素质教育 (A)

目标教育 (B)

成人教育 (C)

高等教育 (D)

[分值:1.0]

6. 素质形成本身,就是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判断。

精神价值 (A)

内在价值 (B)

外在价值 (C)

实际价值 (D)

[分值:1.0]

7. ()阶段的素质教育应当充分地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其充分地发展自己并充分地参与 59

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科学教育 (A)

社会教育 (B)

家庭教育 (C)

基础教育 (D)

[分值:1.0]

8. ()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个人品德修养 (A)

科学文化素质 (B)

独立人格素质 (C)

思想道德素质 (D)

[分值:1.0]

9. 教育思想或()始终同教育的根本职能、目的联系在一起。它是教育者对整个教育现象的总体认识,是对教育前提的深入思考、全面把握。

施教思想 (A)

教育水平 (B)

教育经验 (C)

教育方法 (D)

[分值:1.0]

10. 1997年,国家教委在烟台市(),标志着素质教育开

始成为全国范围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举办的“21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研讨会” (A)

60

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B) 育的决定》 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 (D)

[分值:1.0]

11. ()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

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

施教态度 (A)

师德教育 (B)

学历教育 (C)

文化素质 (D)

[

12. 经过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

适应时代、社会需要的共有素质 (A)

体现不同学生个性特点的独特才能 (B)

为人类做出特有贡献,进行优秀的文化积 (C) 淀 以上都正确 (D)

13. 素质教育目标是稳定性与()的统一。

持续性 (A)

创新性 (B)

延续性 (C)

发展性 (D)

61

14. 全面传授知识即()、方法和手段全面。

授知内容 (A)

授知途径 (B)

授知对象 (C)

以上都正确 (D)

15. ()正是通过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以认知

图式为中介,对个体认知对象的选择、信息整理的规范以及对认知结果的解释等方面发挥支配和控制作用。

德育 (A)

教育 (B)

培育 (C)

以上都正确 (D)

[分值:1.0]

16. 在国家、民族、阶级和政党都存在的社会,影响人们正

确行动的首先是()。

政治思想 (A)

思想素质 (B)

个人行为 (C)

社会行为 (D)

[分值:1.0]

17.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

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 62

段。

应试教育 (A)

素质教育 (B)

高等教育 (C)

初等教育 (D)

[分值:1.0]

18. ()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

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文化素养教育 (A)

心理健康教育 (B)

素质教育 (C)

思想道德教育 (D)

[分值:1.0]

19. 教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掌握特

出的知识体系,所以素质教育并不否定知识传授。

素质教育 (A)

知识传承 (B)

文化传承 (C)

知识信息传递 (D)

[分值:1.0]

20. 学校为学生接受、掌握、消化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

件,()是学生最终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重要环境。 63

自然 (A)

教室 (B)

家庭 (C)

社会 (D)

[分值:1.0]

21. ()在主动统合各类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方面具

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庭教育 (A)

社会教育 (B)

学校教育 (C)

社区教育 (D)

[分值:1.0]

22.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

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

劣势潜能 (A)

优势潜能 (B)

共性潜能 (C)

个性潜能 (D)

[分值:1.0]

23.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

转移到着眼于()方面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

素质发展 (A)

科学发展 (B)

64

文化培养 (C)

个性潜能发展 (D)

[分值:1.0]

24. 完整的(),必须依据社会对人才的各种需要,面向全

体学生,按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他们成为相应类型、层次的人才提供教育机会、创造适宜条件。

道德教育 (A)

科学教育 (B)

素质教育 (C)

文化教育 (D)

[分值:1.0]

25.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 )。

学习潜能 (A)

课程潜能 (B)

教学潜能 (C)

个性潜能 (D)

[分值:1.0]

26.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是学校成员的精神面貌的集中

体现,是学校内部的()。

环境氛围 (A)

精神作风 (B)

教学风格 (C)

65

意识形态 (D)

[分值:1.0]

27.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

根本法则 (A)

基本路径 (B)

重要经历 (C)

唯一方法 (D)

[分值:1.0]

28. 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

识、理念,学会()前进的本领。

尝试实践 (A)

主动探索 (B)

实践探索 (C)

健康成长 (D)

[分值:1.0]

29. ()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生产力发展 (A)

经济建设 (B)

社会主义建设 (C)

物质文化建设 (D)

[分值:1.0]

30. ()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和核心。教育学生做集体的 66

小主人,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五爱”思想、优良品德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 (A)

个人主义 (B)

集体主义 (C)

人文主义 (D)

[分值:1.0]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情感层面的听也可以分为()等状态。

建构的听

(A)

无感情的听

(B)

共情的听

(C)

有感情的听 (D)

[分值:2.0]

2. 提高法纪责任素质的方法主要有()。1. 2. 3.

充分认识法纪责任的极端重要性

(A)

自觉按提高素质的一般要求行事

(B)

创造有利于提高法纪责任素质的社会环境

(C)

“民不告,官不究” (D)

[分值:2.0]

3.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没有任何统一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教育者可从()等方面努力。

67

立足系统地知识考察进行知识传授

(A)

着眼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进行知识传授

(B)

站到学科、专业、课程等整个知识体系及 (C) 其发展变化的高度去探索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 (D)

[分值:2.0]

4. 素质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具有的含义是()。

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为复杂多变的社会 (A) 生活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使学生作为现实生活世界而非虚拟世界的 (B) 一名具体的成员而有尊严地生存

要使素质教育与学校的日常生活管理相结 (C) 合

开展闲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 (D) 值观,养成良好的闲暇素养

[分值:2.0]

5. 根据人类教育发展的总体走向,有学者将其分为()等阶段。

“本源”教育时代

(A)

“元教育”时代

(B)

“异化教育”时代

(C)

“复归教育”时代 (D)

[分值:2.0]

6.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法是()。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

论的有关学说为指导,特别是要以这些理 (A) 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新情况,解

决新问题

68

适应经济、社会现状及其发展要求,选择 (B) 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恰当内容和形式

全面理解和把握劳动技术教育的性质、意

义、内容、要求,全面落实劳动技术教育 (C)

的任务

因地制宜,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动 (D) 技术教育新体系

[分值:2.0]

7. 素质教育的“教”需要确立的基本观念是()。

教学服从教育观

(A)

教育服从人才观

(B)

人才服从质量观

(C)

质量服从人生观 (D)

[分值:2.0]

8. 精神审美素质具体包括()等内容。

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

(A)

坚定昂扬的精神境界

(B)

求真自由的胸怀情感

(C)

准确地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 (D) 的良好品质

[分值:2.0]

9. 创造有利于提高法纪责任素质的社会环境的方法是()。

加强宣传

(A)

搞好示范

(B)

树立典型

(C)

结合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法纪责任要求, (D) 让人们自觉提高法纪责任素质

69

[分值:2.0]

10. 一个学生在他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之前,对他影响最大

的是()。

给予他帮助的朋友

(A)

他的父母等家庭成员

(B)

和他朝夕相处的同学和经常来往的朋友

(C)

相应时段朝夕相处并不断培养他的老师 (D)

[分值:2.0]

11. 独立人格素质的地位作用主要表现在()。

独立人格是保证所有素质形成的重要因 (A) 素

独立人格是立身取胜的必要条件

(B)

独立人格是充分发展自我的基础

(C)

独立人格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D)

[分值:2.0]

12. 教育新思路构建的方法和模式主要是()。

教的人选适合

(A)

教的内容鲜活

(B)

教的效果激活

(C)

教的方法灵活 (D)

[分值:2.0]

13. 以下有关素质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 (A) 素质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物

70

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B)

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领导和推进教育改 (C) 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素质教育的实施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具有 (D) 政策性的某种强制性的性质

[分值:2.0]

14. 对待自然、社会事物应()。

在一般审美的基础上,运用个人智慧、选

择独特视角,尽情领略各种美的存在与风 (A)

要注意艺术美、景物美、生活美、人体美 (B) 等外显形式的美

要善于发现人格美、精神美、科学美、道 (C) 德美、心灵美等内在本质的美

以一种良好的心态,自觉努力创造美,唤 (D) 醒心灵美的情感

[分值:2.0]

15.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

爱国主义

(A)

个人主义

(B)

集体主义

(C)

社会主义思想 (D)

[分值:2.0]

16. 以下有关最佳点对接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最佳点对接是教育大纲的需要

(A)

最佳点对接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

(B)

最佳点对接是适应学生成长阶段的特殊 (C) 需要

佳点对接是克服应试教育的根本途径 (D)

71

[分值:2.0]

17. 最佳点对接必须切实兼顾学生整体和个体差异两方面,

特别要防止()倾向。

以智力开发为主,忽略了娱乐的作用

(A)

超越教育阶段,忽视阶段特点

(B)

照顾了阶段的普遍性,而忽略了学生个体 (C) 差异

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 (D) 为主

[分值:2.0]

18.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知识领域

来分可分为()。

学科知识

(A)

意会知识

(B)

能力知识

(C)

信息知识 (D)

[分值:2.0]

19.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

问题是()。

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 (A) 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

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

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 (B)

究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

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 (C)

成提高的各种知识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 (D) 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分值:2.0]

20. 应着重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重 72

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包括将()的能力,为学生长大成人后的创造活动奠定基础。

学科课程内部的知识进行重组

(A)

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

(B)

学科课程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 (C) 进行重组

家庭课程的内容与学校课程的知识进行 (D) 重组

[分值:2.0]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停留时间最短的场所,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场所。

(是)

(否)

[分值:1.0]

2. 人的潜能具有个别差异性,即具有不同的优势领域。

(是)

(否)

[分值:1.0]

3. 人才是一切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基本依托,是所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是)

(否)

[分值:1.0]

4. 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 73

者的健康成长。

(是)

(否)

[分值:1.0]

5. 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是)

(否)

[分值:1.0]

6. 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

(是)

(否)

[分值:1.0]

7. 素质教育试验的效果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和遗漏性。

(是)

(否)

[分值:1.0]

8.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离开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学校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不可能的。

(是)

(否)

[分值:1.0]

9. 活动课程是学科性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 74

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是)

(否)

[分值:1.0]

10.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

遵循的。

(是)

(否)

[分值:1.0]

11. 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

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是)

(否)

[分值:1.0]

12.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就是判别某种教育活动是

否属于素质教育的根本标准。

(是)

(否)

[分值:1.0]

13. 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

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

(是)

(否)

75

[分值:1.0]

14.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

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是)

(否)

[分值:1.0]

15. 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

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是)

(否)

[分值:1.0]

16. 施教态度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

本上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

(是)

(否)

[分值:1.0]

17.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

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

(是)

(否)

[分值:1.0]

18. 素质教育充分肯定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权

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生命价值的独特实现方式,都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各自的途径。

76

(是)

(否)

[分值:1.0]

19. 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作为“人”所必备的各种

要素。

(是)

(否)

[分值:1.0]

20.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

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是)

(否)

[分值:1.0]

21. 家庭教育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

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是)

(否)

[分值:1.0]

22.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

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是)

(否)

[分值:1.0]

23.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 77

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灵活性的。

(是)

(否)

[分值:1.0]

24. 对素质教育的本质,除了从目的论上把握外,还需要进

一步从方法论上把握。

(是)

(否)

[分值:1.0]

25.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

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是)

(否)

26. 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是)

(否)

[分值:1.0]

27. 教材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努力反映现

代科技发展水平,因而,科学性和逻辑性是教材最重要的特点。

(是)

(否)

[分值:1.0]

28. 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 78

物。

(是)

(否)

[分值:1.0]

29. 积极参与科研学术研究并形成独特收获,这是素质教育

对每位教师提出的新的基本要求之一。

(是)

(否)

[分值:1.0]

30. “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

家都不存在。

(是)

(否)

常州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 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素质教育

1.(职能)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P80

2.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教育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P112

3.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4.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5.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6. 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

8.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

79

8. (思想道德素质)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P26

9.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10. 在人的各种基本需要中,(学习)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因为人的各种需要都必须以学习的途径来满足。P83

11. 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发展潜力)都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P74

12. 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追求和根本出发点之一。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依靠成功的(教育)。149

13.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P59

A学以致用B学为我用 C真正将所学知识融入心灵D以上都是

14. (素质教育)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5.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知真理和崇尚优秀文化过程中积淀升华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P41

16. ()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P38C思维素质

17. 素质的(),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P212A自然属性

18. 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B),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82B自然规律

19. ()是辩证统一的。生理健康固然是生存的基础,但就现代社会而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加突出。P49B身心健康

20. 与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统一性(共性)的特点相比,()充分尊重并满足学校师生和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多样性),受到学校的广泛欢迎。P134

B校本课程

21. 素质教育目标不仅全面地反映(A)要求,而且顾及到受教育者生命整体的各个层次与方面。

A时代

22. ()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P98

D应试教育

23. 成熟的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操作和理念的()。P125D同一性

24. 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路。P115D内容

25. (D)是教育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体样式。249D教育模式

26.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P71B文化底蕴 80

27.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B优势潜能

28. ()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在目前阶段和可预见的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都不能离开它来谈素质教育。P190A课堂教学

29. ()又称人工自然环境,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以自然物为基础的加工改造,是自然环境与精神环境的中介。P214C物理环境

30. 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以发现,这就容易使人产生某些错误判断。85D隐蔽性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P250

B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C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D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2. 素质教育对活动课程的要求是B明确目标、内容和形式C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D通过评估促进制度化

3.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可以从()等方面去进行。P31

A大力宣传和践行“八荣八耻”

B广泛传播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D引导个体自觉加强修养锻炼

4.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知识领域来分可分为()。P109 A学科知识B意会知识C能力知识D信息知识

5. 以下有关学习素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P35

B学习素质越高,越善于学习,越容易获得社会对其学习的积极支持

C学习素质是成人素质的核心,是所有素质形成提高的必备条件

6. 以下有关现代学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P37

A从过程看,要持续学习,广阅博览,把握精髓,将传承与变革结合起来

B从结果看,不仅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各种能力的形成,而且包括学会追求学问,进行研究创造

C从内容看,科学学习不仅要大量获取书本理论,更要积极投身实践锻炼

D从学习方法看,不仅要深入刻苦地自学,更要主动与他人切磋交流,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

7. ()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P161

A忠诚职位,献身教育B尊重信任,深爱学生

C竭力躬行,托以致远D严于律己,铸树典范

8. 教育思想方法一般涵盖了()等。P137

B施教态度C教育思想D教育观念

9.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P7

A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

B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C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种知识

D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10. 活动课程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功能和地位是()。P204

A促进学生博学多闻,为系统学习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

81

B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向志趣、志向的跃升

D使学生在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独特的个性

11. 要树立健康的生命意识,应该做到()。此外,生活上养成习惯,持之以恒;计划上及早安排,终身实施等方面也是要注意的。P51

A思想上更新观念,高度重视B保健上必要投入,适宜实效C心情上拓展胸襟,追求平和D锻炼上统筹兼顾,见缝插针

12. 素质教育中的社会教化主要包括的内容是()。P88

B传授生活技能C传递社会文化 D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13. 要做到知识的脉络贯通可以参考()等原则。P169

A教育者必须把自己所教的知识体系搞清楚、弄明白,确切把握它的内涵和外延;并弄清各部分知识的地位作用

B弄懂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内容的学术渊源、演变发展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前景 C所教学科、专业与其临近周围知识体系的关联及相互影响

D所教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关联情况

15. 撰写科研论文是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具有的意义是()。P246

A将试验过程中的新发现展示出来,接受公众检验 B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也是一种召唤,召唤读者对本试验研究的理解、支持和合作C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

15. 竭力躬行,托以致远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讲应坚持做到()。P164 A教育者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视野,甘愿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无私地做学生超越自己的阶梯,自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教育者要积极挖掘一切教育潜力,尽自己的全部责任,为所有特殊学生的培养教育探索道路、研究方法、寻找对策,为他们顺利踏上自主健康成长之路贡献力量

C教育者躬行方向主要是深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增强托起的力量

16. 在目前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中存在着的突出问题是()。P135

A违背课程开发规律,把校本课程变成浮华的外在装饰 B背离学校办学理念,随意开辟校本课程 C脱离校本课程的宗旨,将校本课程异化为高考科目的延伸D在具体的校本课程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17.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等等。P172

A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C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18. 精神审美素质中的缺陷主要包括() p57

B精神素质缺陷D审美素质缺陷

19. 素质教育是一种“解放教育”,这意味着()。P76

A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主动需要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直接目的B应该允许学生怀疑、质疑,提出不同见解,提出反面意见

C学生的主体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活动中,也体现在管理活动、交往活动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生活中

20. 沟通是双向的,沟通的结果是(ABCD)。229

A第一层次是资源共享,既使社会教育资源能为学校教育使用,也使学校资源为社会教育使用

B第二层次将是相互融合,即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融合于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共同为国民素质的终身发展服务

C第三层次是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促进个性发展的同时力求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 82

D第四层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是92

2. 由于环境自身的两重性,因而对素质发展的影响也相应地具有两重性。是p211

3.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财富的差异。否

4.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否p71

5. 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是166

6.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根本法则。因而,引领学生探索事物的特点与规律,自然成为施教的目的和标准。是

7.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p163

8.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是112

9.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共通性。否p240

10. 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不可能是素质教育,也不可能在“应试教育”目标下实施素质教育。P102是

11.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即汲取—扬弃—创新。这是学习素质形成的基本过程。遗漏其中任何一段路程都不能真正形成学习素质。是p37

12. 严于律己是指经过长期的修养锻炼逐步铸就形成可以作为他人学习、效仿的楷模。否p165

13. 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p158

14. 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激活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培养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创造性。是

15. 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否

16. 教材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努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因而,科学性和逻辑性是教材最重要的特点。是p192

17. 活动课程的学科功能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对它的科学组织和管理。否p206

18.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67

19.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教学风格和校风上得以体现。否p22

20. 促使知识内化,使学生形成素质,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是p6

21. 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否p28

22.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p6

23.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否p78

24.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是p121

25. 法纪责任素质的形成必须依靠教师自觉遵守法纪、勇于承担责任,确保法纪在社会的神圣地位。否34

26.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成绩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是4

27.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是p87

28. 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是p212

2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优秀学生的教育。否72

30.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83

常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87(C) 思维和语言

2.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15 (B) 共享 (

3.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21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 学生观

5. ()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

力、动手能

和实践能力。98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应试教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 ()既是中央长期高度重视的基本内容,又是国民素质整体状况的重要体现。35(D) 科学文化素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元教育”又称(),指人类早期比较完整地体现自身本真职能的原始教育,其本性是为人类服务,通过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实现环境改造,满足人的生存需要。60(C)本真教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7.素质教育如果丧失了(),就意味着任何一种不相干的教育都可以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素质教育自身也就不复存在了。236 (C)统一性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8. 在知识深刻内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水平始终是影响该进程的关键之一,也是制约对知识深刻内化程度的重要因素。(A)科学思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203(A)活动课程

10.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

(A)根本法则 (B)基本路径 (C)重要经历 (D)唯一方法

11.()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B)心理健康教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2.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B)素质教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3.()是创造的源泉,它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思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4.()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92(C)素质教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5.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路。115 (D)内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6.()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精心设计教学。191B)个别化教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7.()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26 (D) 思想道德素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8.()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B) 经济建设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上得以体现。22(B) 教学内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 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追求和根本出发点之一。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依靠成功的()。(A) 教育

84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1. 适当精简教育内容,主要是精简以学科课程为载体的教育内容。这首先是一个()(B) 教育观念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2.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A) 历史底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3. ()是教育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体样式。(D) 教育模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4. 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C) 教育内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5. ()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158 (D) 教育质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6.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进一步提升。(B) 忠诚职位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7.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的差异。72 (D) 文化底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8. 素质教育第一要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实质是要求教育者对传授的知识实现()。169

(B) 脉络贯通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9. ()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47(C) 素质教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0. ()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166(D) 博纳厚积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深爱学生的表现主要是()。163

(B) 自觉消除或废止师道尊严 (C) 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D) 师生互相尊重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 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40

(A) 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B) 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C) 积累思维素材,培养思维情趣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200

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 以下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64

(A)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 (B)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 (D) “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塑造与潜能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和结合,意思是(),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67

(A) 以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B) 以科学方法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C) 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对受教育者进行塑造和完善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251

(B) 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C)

85

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 (D) 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7. 设计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是()。111

(A) 教育基本原理 (B) 发展理论 (D) 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8. 从形式结构的角度看,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包括()这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95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态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差. 知识内化有很多要求,但()是它的基本条件。

(A) 知识准确 (B) 知识全面 (C) 知识内化 (D) 知识丰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差. 从智育教育内容的角度讲,()。

(A) 幼儿教育阶段,一般应以娱乐和智力开发为主 (B) 小学教育阶段,一般以进入分门别类的知识教育和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为主 (C) 初中教育阶段,一般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D) 高中教育阶段,以为大学接受高深教育做好准备为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1.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意()等几个方面。22

(A)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普及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相结合 (C) 教学保障上要努力提供相应措施 (D)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统一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相结合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2. 精神素质是()。55

( (B)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灵魂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C) 不懈的目标追求和积极进取的深厚动力 (D) 主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支柱和重要源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3. 素质教育课程是()。125

(A) 内在地决定着受教育者素质发展的范围和水平 (B) 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 (C) 实施素质教育的蓝图 (D) 素质教育活动展开的基本依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4. 某项教育活动只有具备了()特征,才是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67

(A) 以人为本 (B) 面向全体 (C) 关注终身发展 (D) 突出主体精神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5. 教是促进自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140

(B) 教育是自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C) 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 (D) 每个人潜质里都有主动成长的特性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6.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

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等等。172

(A) 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 (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7. 科学文化素质与其他素质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41

(A) 文化素质是学习素质的必然反映,是思维素质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素质的深厚底蕴 (B) 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个体的学习素质、思维素质以及科学素质都很难提高 (C) 科学素质,既是文化、思维素质的重要牵引,又是文化、思维素质本身 (D) 科学文化素质是民族振兴和人们成才、成功的根本依靠和关键所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8. 精神审美素质具体包括()等内容。55

(A) 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 (C) 求真自由的胸怀情感 (D) 准确地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良好品质

86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 撰写科研论文是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具有的意义是()。247

(A) 将试验过程中的新发现展示出来,接受公众检验 (B) 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也是一种召唤,召唤读者对本试验研究的理解、支持和合作 (C) 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 素质教育主张()。这就必须兼顾所有学生。9

(A) 学生应各得其所、各展优长 (B) 所有学生都应公平享受教育权利 (C) 使各具个性特点和优势潜能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D) 不歧视或遗漏任何一位教育对象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否230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是38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是2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 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否156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 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否11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是15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7.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素质发展方面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是12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8.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

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是1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 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

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品质的形成。否3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是9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2.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揭示事物本

质,反映内在规律,符合客观实际。是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3.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4.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是78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5. “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6.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个人潜能”的原因。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7.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判断素质的形成与否。对于人格独立性,实践检验尤其重要。是54

8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8. 进入新世纪,社会要持续科学地发展,其前提就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对前人智慧营养的充分汲取。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 高质效传递是指在应试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

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否18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1.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是71

22.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16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3. “素质教育”的态度是带歧视性的选拔,以忽视少数学生发展为代价来“优待”大多数学生。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4. 职业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的、一般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5.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6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6. 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条件。否19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7. 尊重、关怀、体贴学生,是教育试验的首要前提。是24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8. 对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围绕教育起源问题展开的,它是当前这场教育变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9. 当前思维研究的重点是把握现代思维的基本规律。是39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0.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任务之

一。是31

1. ()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B) 心理健康教育

2.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集体学习

3.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B) 精神审美素质

4. 社会良性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而思想道德素质是确保实现这种追求目标的重要条件。

(B) 道德规范

5. 思想素质涵盖面很宽,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思想素质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更要注重()思想素质。(D) 政治

6. ()不仅是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创新精神萌芽和成长的沃土。

(C) 实践

7. 教育与()具有天然的联系,原始教育与原始社会生活就曾融合在一起。

(C) 社会生活

8. 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B) 以人为本

88

9. ()是指与人们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A) 社会角色

10.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B) 素质教育

11. 我国实行的是高度()的社会主义领导体制。这一制度为我国社会的整体快速发展和全面和谐进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B) 集中统一

12. 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都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

(C) 发展潜力

14.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传授知识,实行普及教育,努力创造教育机会均等,使所有学生乃至社会全体成员都从教育中受益。

(C) 素质教育

15. 教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掌握特出的知识体系,所以素质教育并不否定知识传授

(D) 知识信息传递

16. 教育环境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创建一个具有良好卫生条件的教育环境,就等于为学生筑起了一道有效抵御各种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坚固屏障。

(B) 生理素质

17.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A) 活动课程

18. 在全社会倡导()之风,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事。

(D) 素质教育

1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的教育。

(C) 全体学生

20.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

(B) 优势潜能

21. ()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

(D) 高质效传递

22.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

(C) 现实教育

23. ()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在目前阶段和可预见的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都不能离开它来谈素质教育。

(A) 课堂教学

24.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 (C) 因材施教

25.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

(D) 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89

26.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这是推动国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C) 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27.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

(C) 同步性

28. 激活学生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

(A) 个性潜能

29. 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路。

(D) 内容

30.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者的施教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

(C) 教育方法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在确定心理教育内容时,需要防止的倾向主要是()。

(A) 仅仅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一种手段,过分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

(C) 单纯知识化倾向

(D) 心理教育孤立化倾向

2.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没有任何统一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教育者可从()等方面努力。

(A) 立足系统地知识考察进行知识传授

(B) 着眼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进行知识传授

(D)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

3. “文化底蕴”是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在文化发展史上经过千锤百炼而凝聚、升华成的一些最基本的()。

(A) 蕴藏于千姿百态的文化载体、文化现象深处的思想、精义

(B) 思想观念 (C) 价值准则 (D) 思维方式

6. 脉络贯通具体包括的含义是()。

(B) 对学科(专业)知识系统进行融会贯通和整体把握,准确判断其体系结构、精髓要点,正确把握各部分知识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作用

(C) 打通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知识界限,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把握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总貌和它们的内在关联、区别

(D) 把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的有机联系、主要区别

7. 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念很多,素质教育应服从()、人才培育综合观等人才观念。

(A) 人才作用重大观 (B) 人才成长时效观

8. 对待自然、社会事物应()。

(A) 在一般审美的基础上,运用个人智慧、选择独特视角,尽情领略各种美的存在与风采

(C) 要善于发现人格美、精神美、科学美、道德美、心灵美等内在本质的美

(D) 以一种良好的心态,自觉努力创造美,唤醒心灵美的情感

9. 以下有关精神审美素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精神审美素质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90

(B)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精神审美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C) 不断内化精神审美方面的知识,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10. 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现他的()。

(B) 个性特点 (C) 兴趣爱好 (D) 优势潜能

11. 具体来讲,素质教育教学应确立的重要观念是()。

(A) 毕业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和核心产品,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通过毕业生质量来反映

(B) 中高等教育阶段,生源质量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办学质量的基本因素

(C) 教育追求质量,必须始终围绕和针对学生的客观情况

12. 学校物理环境包括()等方面。

(A) 绿化范围 (B) 校舍设施 (D) 校园布置

13. 学校教育环境的要求是()。

(A) 新建学校应设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及日照充分的地段

(B) 优化教室的自然环境 (C) 控制噪音 (D) 绿化校园

14. 以下有关尊重信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尊重信任是爱的具体体现 (B) 尊重信任是实现素质教育价值的保证

(C)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

15.以下有关能力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能力知识主要是创新和探索的知识 (D)能力知识是我国教育所欠缺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17.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保障措施有()。

(A)架设师生全面沟通桥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C)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创造知识深刻内化条件 (D)运用实验实习教学,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训练,搭建知识深刻内化舞台

18.在素质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特征具体体现在()等方面。

(A)人文学科以及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受到应有的重视 (C)培养“完整的人”的目的被普遍认同

19.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

(A)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B)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20. 美国教育家泰勒提出的著名的“目标模式”在今天看来,具有的不足之处是()。

(A) “先确定目的然后确定手段”的做法,在课程设计中未必可行,不应把目的和手段完全分开 (B) 忽视了在一定情况下进行点滴改进的必要性 (C) 像理解力、鉴赏力等重要的教育结果,是难以测量和清楚地观察到的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一校之魂,校长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 (否)

2.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

3.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是)

4. 闲暇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否)

91

5.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否)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

(是)

7.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否)

8.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是)

9.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

10.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或理念,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不存在什么素质教育模式。

(是)

11.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

(是)

13.教育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教育科学知识的总和。

(是)

14.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世界观、信念和信仰系统。

(是)

15.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否)

16.推广相当于“克隆”,是探索和创新的继续,是发展的同义词。

(否)

17.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否)

20.活动课程是学科性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否)

21.19.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是)

20.尊重信任是实践素质教育教法的前提。

(是)

21.法纪责任素质,不仅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是)

22.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是)

2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光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否)

24.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 (是)

25.不断提高生活审美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92

(否)

26.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否)

27.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是)

28. “行教”是指教育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教育影响学生。 (否) 180

29.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否)

30.校舍布置是构成校容校貌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状态。 (否) 214

素质教育概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是指创造形成一种催人奋进的良好环境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顺利成长,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保障综合育人。181(C) 环境教育

2. ()既是中央长期高度重视的基本内容,又是国民素质整体状况的重要体现。 (D) 科学文化素质

3.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71 (B) 文化底蕴

4. 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都是十分巨大的,只

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 (C) 发展潜力

5.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者的施教方法和在此基础

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 (C) 教育方法

6. ()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C)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7.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 (D) 以上都是

8.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B) 忠诚职位

9. 劳动()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219

(A) 技术教育

10. 思想素质涵盖面很宽,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思想素质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更要注

重()思想素质。(D) 政治

11. ()是民族振兴和人们成才、成功的根本依靠和关键所在。(B) 科学文化素质

12. 课程的()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以多出人才、出

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A) 分级管理

13. ()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

流。(D) 高质效传递

93

14.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是()充分和谐的发展,它对于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

大的指导意义。(A) 智力和体力

15.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B) 闲暇教育

16. ()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232

(B) 家庭教育

17. ()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B) 大目标牵引

18.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18

(D) 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19. 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追求和根本出发点之一。要达到这种效果,

就必须依靠成功的()。(A) 教育

20.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B) 学生观

21. 社会良性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而思想道德素质是确保实现这种追求目标的

重要条件。(B) 道德规范

22. ()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

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B) 经济建设

23. 学校教育与()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A) 社会教育

24.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方面来,实现课程

内容的“素质化”。(A) 素质发展

25.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原因,即()才能实现。115

(D) 内部矛盾

26.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

义。 (D) 思想道德素质

27.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D) 创造性

28. ()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精

心设计教学。(B) 个别化教学

29. 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加工。166

(C) 教育内容

30. ()是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156

(D) 人才综合培养

94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竭力躬行,托以致远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讲应坚持做到()。164

(A) 教育者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视野,甘愿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无私地做学生超越

自己的阶梯,自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 教育者要积极挖掘一切教育潜力,尽自己的全部责任,为所有特殊学生的培养教育探索道路

、研究方法、寻找对策,为他们顺利踏上自主健康成长之路贡献力量

(C) 教育者躬行方向主要是深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增强托起的力量

2. 我国原有教学存在弊端较多,但从素质教育基本思想的角度看,主要是()等方面。152

(A) 过多关注于教 (C) 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D) 曲解健康成长的内涵

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具有的相对明确的标准是()。21

(A) 志向追求明确 (B) 兴趣爱好拓展

(C) 思维活跃敏锐和信心勇气倍增 (D) 提高创造智慧

4. 与全面振兴国家的要求相比,目前人们思想素质还存在的一些差距是()。29

(A) 认识偏颇,观念陈旧 (B) 社会公德不足

(C) 良心约束无力 (D) 视野短浅

5.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7

(A) 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

(B) 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

性的教学方法

(C)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

种知识

(D)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6. 教是促进自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140

(B) 教育是自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C) 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

(D) 每个人潜质里都有主动成长的特性

7. 社会文化的核心包括()体系。88

(A) 社会价值 (B) 社会规范

8. 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保障措施有()。15

(A) 架设师生全面沟通桥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C) 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创造知识深刻内化条件

(D) 运用实验实习教学,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训练,搭建知识深刻内化舞台

9. 脉络贯通具体包括的含义是()。169

(B) 对学科(专业)知识系统进行融会贯通和整体把握,准确判断其体系结构、精髓要点,正确

把握各部分知识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作用

(C) 打通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知识界限,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把握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总

95

貌和它们的内在关联、区别

(D) 把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的有机联系、主要区别

10.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

等等。172

(A) 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 (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

11. 校风包括()、考风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11

(B) 教风 (C) 科研风气 (D) 学风

12. 素质教育目标设计的依据主要从()方面考虑。111

(A) 理论依据 (C) 政策、法律依据 (D) 现实依据

13.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94

(A)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思想

14.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意()等几个方面。22

(A)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普及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相结合

(C) 教学保障上要努力提供相应措施

(D)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统一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相结合

15. 素质教育概念应该把握的要点是()2

(A) 它清晰地揭示了素质教育极其丰富复杂深刻的内涵,囊括了自素质教育提出以来整个教育研

究过程形成的主要共识性观点

(B) 把素质教育与以往各种教育从本质上区别开来,有助于化解和消除长期出现的各种对素质教

育的认识困惑与思想迷惘

(C) 从总体上为所有从事教育的人们今后“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指出了重要的努力目标、

方向

(D) 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外延

16. 教育新思路构建的方法和模式主要是()。177

(B) 教的内容鲜活 (C) 教的效果激活 (D) 教的方法灵活

17. 素质教育的“大课程观”是()。126

(A) “大教育”的组成部分

(B) 适应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需要的新观念

(C) 主要包括以实现人类文化传递和再生产为目的的学科课程

(D) 以潜移默化为途径的隐性课程

18.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动作技能领域来分可分为()。109

(A) 健康和运动知识 (C) 生活习惯 (D) 运动技能

19. 在现有课程中难以容纳的内容中,当前亟待充实的内容主要是()。122

(B) 营养教育 (D) 心理健康教育

20.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

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199

(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96

(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否)

2.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是) 87

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基本途径是一对一教学和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否) 22

4. 为了保证传授知识具有更高的价值,教育者必须努力做到用实际言行证明自己传授的知识的

正确性、有效性,绝不应在学生面前用自己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否定传授知识的价值与效用。(是)

5.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准绳,它决定社会精神文

明乃至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是) 27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否) 61

7.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

灵活性的。(是) 15

8.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17

9. 地方课程开发主体主要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授予区、县、学区以一定

的权力,调动其参与开发的积极性。(是) 133

10.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努力构建带有自己教育风格的教育模式,就是向“科研型”教师乃至

教育家前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 251

11.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教育体系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102

12. 独立人格素质作用于社会生活,来源于社会生产和劳动。(否) 54

13. 素质教育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之分,层次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是) 250

14. 校风,包括教风、学风、考风、科研风气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是) 11

15. 一个人最终素质的高低往往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单位是密切相关的。(是)

16. 个别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精心设计教学。(是) 191

7. 素质教育职能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是) 80

1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是) 190

19. 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的基本属性是它的传播性和实用性。(否) 192

20. 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是) 174

2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

(是) 95

22. 集体学习要鼓励学生按个人愿望、兴趣、爱好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形成特质,充分释放个

性和发挥潜能,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枝叶茂盛。(否) 23

97

23. 要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整顿校风、美化校园、提高教师素质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是)

24. 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否) 45

25. 作为人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总和,人的潜能包含着对人的活动产生积极影响的可能性,

蕴藏着人的无限丰富的创造性和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是) 83

27. 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是)

27.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是)

28. 教育内容中的综合和分科是严重对立,无法统一的。(否) 118

2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 67

30. 不接受教育的人,先天遗传好、个人志向高的话也是有可能成为高素质者的。(否) 140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A) 素质教育 (B) 目标教育 (C) 成人教育 (D) 高等教育

2. 所谓()就是说,每一位教育者都可以而且应当从事基于对教育规律独到理解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教育活动经过反复检验、完善、定型和升华,就成了超出教育经验层次的教育模式。

(A) 教无定法 (B) 学有所成 (C) 素质教育 (D) 教有所学

3.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的差异。

A) 社会地位 (B) 出身贵贱 (C) 文化高低 (D) 文化底蕴

4. 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能否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是衡量教法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

(A) 个性潜能 (B) 发展潜能 (C) 健康个体 (D) 个人理想

5.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A) 科学发展观 (B) 文化素养基本理论 (C) 教育基本理论 (D) 教育学原理

6.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物。

(A) 素质 (B) 品德 (C) 个性 (D) 能力

7. ()是指素质教育施教过程应重构学生培养的思路,寻求有利于促进他们自主健康成长的途径,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

(A) 素质教育改革 (B) 新课程研讨 (C) 新思路构建 (D) 新课改方案

8.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A) 深爱学生 (B) 忠诚职位 (C) 严于律己 (D) 铸造忠诚

9. 科学思维训练既应统一组织进行,又要体现个别性和个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运用()实习教学和科研锻炼。

(A) 劳动 B) 工厂 (C) 实验 (D) 社会

10.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方面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

(A) 素质发展 (B) 科学发展 (C) 文化培养 (D) 个性潜能发展

11.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

98

(A) 多样性 (B) 统一性 (C) 同步性 (D) 专一性

12. 劳动()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A) 技术教育 (B) 劳动教育 C) 道德教育 (D) 科学教育

13. ()是一切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教育体系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A) 教育方法 (B) 教育目标 (C) 教育成果 (D) 教育标准

14. ()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A) 基础教育 (B) 家庭教育 (C) 学校教育 (D) 社区教育

15. 对()的要求,实际上是对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要求。

(A) 课改教育 (B) 课堂教学 (C) 课程教育 D) 课改教学

16. ()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体现在教学方法中的指导思想。

(A) 启发式 (B) 注入式 (C) 引导式 (D) 开放式

17. 学校教育与()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A) 社会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现代教育 (D) 素质教育

18. 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

A) 人体需要 B) 自然规律 C) 社会规律 D) 刚性需要

19. 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以发现,这就容易使人产生某些错误判断。

(A) 显性 (B) 共通性 C) 差异性 (D) 隐蔽性

20.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A) 单一教学 B) 个性化教育 C) 因材施教 D) 素质教育

21.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

(A) 交换 (B) 共享 (C) 咨询 (D) 解答

22.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A) 活动课程 (B) 教学课程 C) 教育课程 D) 学科课程

23. 激活每位学生()发展,使之明确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要比教给他们任何具体知识本身更重要。

(A) 学习潜能 (B) 发展潜能 (C) 素质潜能 (D) 个性潜能

24. 素质教育()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

A) 基础 (B) 目标 C) 职能 D) 潜能

25. 在知识深刻内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水平始终是影响该进程的关键之一,也是制约对知识深刻内化程度的重要因素。

A) 科学思维 (B) 科学知识 (C) 科学文化 (D) 科学教育

26. ()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A) 素质教育 B) 科学教育 C) 培训教育 D) 应试教育

27. 在人的各种基本需要中,()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因为人的各种需要都必须以学习的途径来满足。

A) 生理 B) 社会 C) 生活 D) 学习

99

28. ()是活动课程构成的第一要素,预定着学生在一定阶段的活动中最终必须达到的发展水平。

A) 成效 B) 结果 C) 方法 D) 目标

29. ()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自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性状,既包括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等精神因素,又包括主体将这些精神因素物化为活动成果的能力因素。

A) 主体潜能 B) 主体精神 C) 精神素质 D) 道德素质

[分值:1.0]

30.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A) 课堂教育 B) 闲暇教育 C) 休闲教育 D) 野外教育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学校教育环境的要求是()。

(A) 新建学校应设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及日照充分的地段

(B) 优化教室的自然环境 (C) 控制噪音 (D) 绿化校园

2.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

(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B) 为个体素质发展奠定较高起点,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3. 个体的创造性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因此,()。

(A) 学校和广大教育者要转变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B) 应开展自主性实践活动 (C) 意处理好若干关系

(D)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旧的课程、教材、教法、教学手段、评价方法

4.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

(A) 爱国主义 B) 个人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思想

5.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某一层次教育目标的设计者,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处于决策层次的教育工作者要对全国或一个地区,乃至每一个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

(B) 学校领导者需要对本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

(C) 授课的教师需要对本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

(D) 每一位教师需要对本学科乃至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周密设计

6. 关于素质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教育理论界存在的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是()。一是,这种观点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对人的“塑造”过程。二是,这一观点始于法国教育家卢梭,他以人类潜能为认识前提,把人的发展看成是这种潜能的充分实现。

A) “塑造”说 (B) “个性潜能”说 (C) “潜能实现”说 D) “至善至美”说

7. 有关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的选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 (B) 教育应当通过生活世界帮助学生直面人生

(C) 偏重学科知识和学生自主选修内容传授 (D) 是针对现实教育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

8. 校风包括()、考风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

(A) 生活作风 (B) 教风 (C) 科研风气 (D) 学风

100

9. 拓展关于身心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

(A) 在现有课程中充实新的教育内容

(B) 通过增设新课程或以非学科课程的形式来充实现有课程中难以容纳的内容

(C) 根据教学大纲充实大纲内缺少的内容

(D) 根据社会当前热点和焦点充实有关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

10. 个体内化是在个体的活动中进行的、实现的,它是个体的内部心理结构同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对后者加以选择和适应的过程,主要包括()以及自我强化等内容。

(A) 观察学习 (B) 认知加工 (C) 角色扮演 (D) 主观认同

11.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

(A) 构建社会主义新课改的核心条件

(B) 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C) 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

(D) 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12. 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个性潜能发展,学校除了在()等方面有计划地大胆创新外,同时必须为此提供相应的服务保障条件。

(A) 课程设置 (B) 教学内容 (C) 教学模式 (D) 教学组织

13. 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和信仰系统。

(A) 人生观 B) 世界观 C) 欲望 D) 信念

14. 教育本质的核心是人的本性的发展,这是因为()。

(A) 教育活动本身是人的本性的表现

(B) 教育活动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人的本性

(C) 教育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D) 有了人的本性的发展,才产生了教育的政治功能、生产功能

15. 竭力躬行,托以致远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讲应坚持做到()。

(A) 教育者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视野,甘愿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无私地做学生超越自己的阶梯,自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 教育者要积极挖掘一切教育潜力,尽自己的全部责任,为所有特殊学生的培养教育探索道路、研究方法、寻找对策,为他们顺利踏上自主健康成长之路贡献力量

(C) 教育者躬行方向主要是深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增强托起的力量

(D) 处处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为他们尽快成才、形成素质和终身发展

16.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法是()。

A)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学说为指导,特别是要以这些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 适应经济、社会现状及其发展要求,选择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恰当内容和形式

(C) 全面理解和把握劳动技术教育的性质、意义、内容、要求,全面落实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D) 因地制宜,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动技术教育新体系

17.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应从()抓起。

(A) 个人道德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法纪责任素质 (D) 学习素质 101

18. 当前,法纪责任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的主要表现是()。

(A) 基层执法中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现象尚未根绝

(B) 我国长期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确立和走向依法治国的时间尚短,致使履行法纪的行动仍不够自觉

(C) “民不告,官不究”的思想根深蒂固,有些官、民在法纪面前存有侥幸心理,缺乏法纪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

(D) 执法执纪中“掺假”现象时有发生,法纪天平往往失衡

19. “文化底蕴”是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在文化发展史上经过千锤百炼而凝聚、升华成的一些最基本的()。

(A) 蕴藏于千姿百态的文化载体、文化现象深处的思想、精义

(B) 思想观念 (C) 价值准则 (D) 思维方式

20. 素质教育的“大课程观”是()。

A) “大教育”的组成部分

(B) 适应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需要的新观念

(C) 主要包括以实现人类文化传递和再生产为目的的学科课程

(D) 以潜移默化为途径的隐性课程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教育内容中的综合和分科是严重对立,无法统一的。

2. 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是应试教育的追求。

3.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

4. 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

5. 素质教育充分肯定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生命价值的独特实现方式,都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各自的途径。

6. 个性不仅是创造的前提,而且也是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7. 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

8.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9. 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

10.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准绳,它决定社会精神文明乃至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

11. 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12. 素质教育激活个性潜能的最高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

13.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

14. 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15. 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

16. 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德育联系较紧。

102

17. 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品质的形成。

18. 职业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的、一般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9.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成绩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

20. 狭义的社会生活指人类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广义的则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

21.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内在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22.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灵活性的。

23. 素质教育以学为本,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24.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25. 教育方法是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其总体包括教育的思想方法和操作运行方法两部分。

26.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教学风格和校风上得以体现。

27. 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

28.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

29. 心理是指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部分,包括情绪控制、自我感知、自我激励、认知他人、人际交往等。

30.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

常州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 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素质教育

1.()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P80

(A)基础 (B)目标 (C)职能 (D)潜能

2.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P112

(A)科学发展观 (B)文化素养基本理论 (C)教育基本理论 (D)教育学原理

3.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两个方面。P218

A社会教育B综合教育C德育教育D技术教育

4.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P137

A教育思想教育水平C教育经验D教育方法

103

5. (A)是指与人们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P89

A社会角色B社会定位C社会地位D社会身份

6. 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B)前进的本领。53

A尝试实践B主动探索C实践探索D健康成长

7. ()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P47

A义务教育B高等教育C素质教育D科学教育

8. ()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P26 A思想道德品质B历史思维C社会风气D思想道德素质

9. (D)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124

A文化素养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素质教育D思想道德教育

10. 在人的各种基本需要中,()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因为人的各种需要都必须以学习的途径来满足。P83

A生理B社会C生活D学习

11. 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都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P74

A个性潜能B品德修养C发展潜力D文化修养

12. 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追求和根本出发点之一。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依靠成功的(A)。149

A教育B课改C经验D方法

13.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P59

A学以致用B学为我用 C真正将所学知识融入心灵D以上都是

14. (B)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

104

15. ()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知真理和崇尚优秀文化过程中积淀升华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P41

A精神审美素质B个人品德素质C独立人格素质D科学文化素质

16. ()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P38

A学习素质B科学文化素质C思维素质 D思想道德素质

17. 素质的(),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P212

A自然属性B教育属性C科学属性D文化属性

18. 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B),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82

A人体需要B自然规律C社会规律D刚性需要

19. ()是辩证统一的。生理健康固然是生存的基础,但就现代社会而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加突出。P49

A心理健康B身心健康C生理健康D心灵健康

20. 与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统一性(共性)的特点相比,()充分尊重并满足学校师生和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多样性),受到学校的广泛欢迎。P134

A教育课程B校本课程C地方课程D课改课程

21. 素质教育目标不仅全面地反映(A)要求,而且顾及到受教育者生命整体的各个层次与方面。

A时代B历史C社会D现实

22. ()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P98

A素质教育B科学教育C培训教育D应试教育

23. 成熟的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操作和理念的()。P125

A共享性B公开性C发展性D同一性

24. 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路。P115 A教案B经验C成果D内容

25. (D)是教育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体样式。249

A教育方式B教学方法C教学模式D教育模式

26.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P71

A历史底蕴B文化底蕴C文化修养D社会积淀

27.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 105

A劣势潜能B优势潜能C共性潜能D个性潜能18

28. ()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在目前阶段和可预见的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都不能离开它来谈素质教育。P190

A课堂教学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文化教学

29. ()又称人工自然环境,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以自然物为基础的加工改造,是自然环境与精神环境的中介。P214

A家庭环境B校园环境C物理环境D社会环境

30. 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以发现,这就容易使人产生某些错误判断。85

A显性B共通性C差异性D隐蔽性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P250

A构建社会主义新课改的核心条件 B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C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D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2. 素质教育对活动课程的要求是()。P206

A适应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B明确目标、内容和形式C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D通过评估促进制度化

3.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可以从()等方面去进行。P31

A大力宣传和践行“八荣八耻”

B广泛传播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C鼓励学生增加体育锻炼,直接感受祖国强大的实力

D引导个体自觉加强修养锻炼

4.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知识领域来分可分为()。P109 A学科知识B意会知识C能力知识D信息知识

5. 以下有关学习素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P35

A学习素质与其他素质不同,没有“良恶”、“自主”与“外促”循环等特性

B学习素质越高,越善于学习,越容易获得社会对其学习的积极支持

C学习素质是成人素质的核心,是所有素质形成提高的必备条件

D学习素质越低,则越不容易导致社会对其学习的限制

6. 以下有关现代学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P37

A从过程看,要持续学习,广阅博览,把握精髓,将传承与变革结合起来

B从结果看,不仅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各种能力的形成,而且包括学会追求学问,进行研究创造

C从内容看,科学学习不仅要大量获取书本理论,更要积极投身实践锻炼

D从学习方法看,不仅要深入刻苦地自学,更要主动与他人切磋交流,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

7. ()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P161

A忠诚职位,献身教育B尊重信任,深爱学生

C竭力躬行,托以致远D严于律己,铸树典范

8. 教育思想方法一般涵盖了()等。P137

A施教对象B施教态度C教育思想D教育观念

106

9.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P7

A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

B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C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种知识

D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10. 活动课程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功能和地位是()。P204

A促进学生博学多闻,为系统学习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

B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向志趣、志向的跃升

C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D使学生在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独特的个性

11. 要树立健康的生命意识,应该做到()。此外,生活上养成习惯,持之以恒;计划上及早安排,终身实施等方面也是要注意的。P51

A思想上更新观念,高度重视B保健上必要投入,适宜实效C心情上拓展胸襟,追求平和D锻炼上统筹兼顾,见缝插针

12. 素质教育中的社会教化主要包括的内容是()。P88

A传授学习技巧B传授生活技能C传递社会文化 D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13. 要做到知识的脉络贯通可以参考()等原则。P169

A教育者必须把自己所教的知识体系搞清楚、弄明白,确切把握它的内涵和外延;并弄清各部分知识的地位作用

B弄懂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内容的学术渊源、演变发展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前景 C所教学科、专业与其临近周围知识体系的关联及相互影响

D所教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关联情况

14. 撰写科研论文是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具有的意义是()。P246

A将试验过程中的新发现展示出来,接受公众检验 B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也是一种召唤,召唤读者对本试验研究的理解、支持和合作C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D它是教育过程中师生生命流逝的一种“物化”形式

15. 竭力躬行,托以致远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讲应坚持做到()。P164 A教育者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视野,甘愿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无私地做学生超越自己的阶梯,自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教育者要积极挖掘一切教育潜力,尽自己的全部责任,为所有特殊学生的培养教育探索道路、研究方法、寻找对策,为他们顺利踏上自主健康成长之路贡献力量

C教育者躬行方向主要是深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增强托起的力量

D处处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为他们尽快成才、形成素质和终身发展

16. 在目前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中存在着的突出问题是()。P135

A违背课程开发规律,把校本课程变成浮华的外在装饰 B背离学校办学理念,随意开辟校本课程 C脱离校本课程的宗旨,将校本课程异化为高考科目的延伸D在具体的校本课程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17.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等等。P172

A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B对专业知识在专业岗位实际应用中的研用有得C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D缺

18. 精神审美素质中的缺陷主要包括() p57

107

A个人修养缺陷B精神素质缺陷C道德素质缺陷D审美素质缺陷

19. 素质教育是一种“解放教育”,这意味着()。P76

A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主动需要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直接目的B应该允许学生怀疑、质疑,提出不同见解,提出反面意见

C学生的主体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活动中,也体现在管理活动、交往活动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生活中

D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在学校的监管中由学生自主探索进行

20. 沟通是双向的,沟通的结果是(ABCD)。229

A第一层次是资源共享,既使社会教育资源能为学校教育使用,也使学校资源为社会教育使用

B第二层次将是相互融合,即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融合于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共同为国民素质的终身发展服务

C第三层次是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促进个性发展的同时力求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 D第四层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是92

2. 由于环境自身的两重性,因而对素质发展的影响也相应地具有两重性。是p211

3.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财富的差异。否

4.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否p71

5. 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是166

6.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根本法则。因而,引领学生探索事物的特点与规律,自然成为施教的目的和标准。是

7.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p163

8.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是112

9.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共通性。否p240

10. 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不可能是素质教育,也不可能在“应试教育”目标下实施素质教育。P102是

11.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即汲取—扬弃—创新。这是学习素质形成的基本过程。遗漏其中任何一段路程都不能真正形成学习素质。是p37

12. 严于律己是指经过长期的修养锻炼逐步铸就形成可以作为他人学习、效仿的楷模。否p165

13. 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p158

14. 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激活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培养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创造性。是

15. 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否

16. 教材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努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因而,科学性和逻辑性是教材最重要的特点。是p192

17. 活动课程的学科功能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对它的科学组织和管理。否p206

18.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67

19.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教学风格和校风上得以体现。否p22

20. 促使知识内化,使学生形成素质,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是p6

21. 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否p28

22.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p6

108

23.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否p78

24.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是p121

25. 法纪责任素质的形成必须依靠教师自觉遵守法纪、勇于承担责任,确保法纪在社会的神圣地位。否34

26.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成绩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是4

27.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是p87

28. 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是p212

2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优秀学生的教育。否72

30.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常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87

(A) 语言和学习(B) 思考与学习(C) 思维和语言(D) 思维和学习

2.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15

(A) 交换 (B) 共享 (C) 咨询 (D) 解答

3.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217

(A) 科学观 (B) 学生观 (C) 人生观 (D) 世界观

()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

和实践能力。98

(A)素质教育(B)科学教育 (C)培训教育 (D)应试教育

5. ()既是中央长期高度重视的基本内容,又是国民素质整体状况的重要体现。35

(A) 个人道德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法纪责任素质 (D) 科学文化素质

6.“元教育”又称(),指人类早期比较完整地体现自身本真职能的原始教育,其本性是为人类服务,通过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实现环境改造,满足人的生存需要。60

(A)异化教育 (B)本源教育 (C)本真教育 (D)复归教育

7.素质教育如果丧失了(),就意味着任何一种不相干的教育都可以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素质教育自身也就不复存在了。236

(A)专一性 (B) 多样性 (C)统一性 (D)独特性

8. 在知识深刻内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水平始终是影响该进程的关键之一,也是制约对知识深刻内化程度的重要因素。

(A)科学思维 (B)科学知识 (C)科学文化 (D)科学教育

9.()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203

(A)活动课程 (B)教学课程 (C)教育课程 (D)学科课程

10.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

(A)根本法则 (B)基本路径 (C)重要经历 (D)唯一方法

11.()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109

(A)文化素养教育 (B)心理健康教育 (C)素质教育 (D)思想道德教育

12.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高等教育 (D)初等教育

13.()是创造的源泉,它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思维 (B)思想 (C)学习 (D)创新

14.()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92

(A)个性教育 (B)社会教育 (C)素质教育 (D)学校教育

15.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路。115

(A)教案 (B)经验 (C)成果 (D)内容

16.()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精心设计教学。191

(A)个别教学 (B)个别化教学 (C)单一教学 (D)针对性教学

17.()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26 A思想道德品质 (B) 历史思维 (C) 社会风气 (D) 思想道德素质

18.()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A) 生产力发展 (B) 经济建设 (C) 社会主义建设 (D) 物质文化建设

19.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上得以体现。22

(A) 教学经验 (B) 教学内容 (C) 教学质量 (D) 教学方法

20. 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追求和根本出发点之一。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依靠成功的()。

(A) 教育 (B) 课改 (C) 经验 (D) 方法

21. 适当精简教育内容,主要是精简以学科课程为载体的教育内容。这首先是一个()问题。116

(A) 教育成果 (B) 教育观念 (C) 教育方法 (D) 教育经验

22.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

(A) 历史底蕴 (B) 文化底蕴 (C) 文化修养 (D) 社会积淀

23. ()是教育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体样式。

(A) 教育方式 (B) 教学方法 (C) 教学模式 (D) 教育模式

24. 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加工。166

(A) 教学经验 (B) 素质教育 (C) 教育内容 (D)教学方法

25. ()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158

(A) 学生成绩 (B) 素质教育 (C) 升学率 (D) 教育质量

26.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A) 深爱学生 (B) 忠诚职位 (C) 严于律己 (D) 铸造忠诚

27.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的差异。72

(A) 社会地位 (B) 出身贵贱 (C) 文化高低 (D) 文化底蕴

28. 素质教育第一要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实质是要求教育者对传授的知识实现()。169

(A) 经络通畅 (B) 脉络贯通 (C) 全线贯通 (D) 厚积薄发

29. ()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 110

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47

(A) 义务教育 (B) 高等教育 (C) 素质教育 (D) 科学教育

30. ()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166

(A) 深厚积累 (B) 宏约深美 (C) 厚积薄发 (D) 博纳厚积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深爱学生的表现主要是()。163

(A) 让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 (B) 自觉消除或废止师道尊严 (C) 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D) 师生互相尊重

2. 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40

(A) 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B) 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C) 积累思维素材,培养思维情趣

(D) 把握变化的思维客体,不断对确立的思维目标、程序和方法、手段等进行自我修正与整合

3.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200

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B) 为个体素质发展奠定较高起点,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4. 以下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64

(A)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

(B)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 (C) 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容易形成模式内化、拒绝内化等偏差 (D) “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

5.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塑造与潜能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和结合,意思是(),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67

(A) 以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B) 以科学方法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C) 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对受教育者进行塑造和完善 (D) 以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个体能动力为依据

6.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251

(A) 构建社会主义新课改的核心条件 (B) 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C)

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 (D) 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7. 设计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是()。111

(A) 教育基本原理 (B) 发展理论 (C) 实践经验 (D) 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8. 从形式结构的角度看,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包括()这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95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态度 (C) 道德素养 (D) 道德潜能

9. 知识内化有很多要求,但()是它的基本条件。

(A) 知识准确 (B) 知识全面 (C) 知识内化 (D) 知识丰富

10. 从智育教育内容的角度讲,()。

(A) 幼儿教育阶段,一般应以娱乐和智力开发为主 (B) 小学教育阶段,一般以进入分门别类的知识教育和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为主 (C) 初中教育阶段,一般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D) 高中教育阶段,以为大学接受高深教育做好准备为主

111

11.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意()等几个方面。22

(A)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普及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相结合 (C) 教学保障上要努力提供相应措施 (D)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统一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相结合

12. 精神素质是()。55

(A) 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高尚情操 (B)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灵魂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C) 不懈的目标追求和积极进取的深厚动力 (D) 主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支柱和重要源泉

13. 素质教育课程是()。125

(A) 内在地决定着受教育者素质发展的范围和水平 (B) 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 (C) 实施素质教育的蓝图 (D) 素质教育活动展开的基本依据

14. 某项教育活动只有具备了()特征,才是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67

(A) 以人为本 (B) 面向全体 (C) 关注终身发展 (D) 突出主体精神

15. 教是促进自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140

(A) 必要的教能激发学生个性潜能释放 (B) 教育是自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C) 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 (D) 每个人潜质里都有主动成长的特性

16.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

用有得等等。172

(A) 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 (B) 对专业知识在专业岗位实际应用中的研用有得(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 (D)

17. 科学文化素质与其他素质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41

(A) 文化素质是学习素质的必然反映,是思维素质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素质的深厚底蕴 (B) 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个体的学习素质、思维素质以及科学素质都很难提高 (C) 科学素质,既是文化、思维素质的重要牵引,又是文化、思维素质本身 (D) 科学文化素质是民族振兴和人们成才、成功的根本依靠和关键所在

18. 精神审美素质具体包括()等内容。55

(A) 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 (B) 坚定昂扬的精神境界 (C) 求真自由的胸怀情感 (D) 准确地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良好品质

19. 撰写科研论文是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具有的意义是()。247

(A) 将试验过程中的新发现展示出来,接受公众检验 (B) 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也是一种召唤,召唤读者对本试验研究的理解、支持和合作 (C) 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 (D) 它是教育过程中师生生命流逝的一种“物化”形式

20. 素质教育主张()。这就必须兼顾所有学生。9

(A) 学生应各得其所、各展优长 (B) 所有学生都应公平享受教育权利 (C) 使各具个性特点和优势潜能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D) 不歧视或遗漏任何一位教育对象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否230

2.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是38

3.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是21

4. 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否156

5. 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否112

112

6.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是153

7.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素质发展方面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是127

8.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

流、沟通服务。是15

9. 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

品质的形成。否35

10.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是

1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是95

12.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内在规律,符

合客观实际。是5

13.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14.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是78

15. “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否

16.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个人潜能”的原因。否

17.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判断素质的形成与否。对于人格独立性,实践检验尤其重要。是54

18. 进入新世纪,社会要持续科学地发展,其前提就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对前人智慧营养的充分汲取。是

1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

20. 高质效传递是指在应试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

能)传递交流。否183

21.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是71

22.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163

23. “素质教育”的态度是带歧视性的选拔,以忽视少数学生发展为代价来“优待”大多数学生。否

24. 职业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的、一般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

25.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6

26. 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条件。否197

27. 尊重、关怀、体贴学生,是教育试验的首要前提。是241

28. 对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围绕教育起源问题展开的,它是当前这场教育变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

29. 当前思维研究的重点是把握现代思维的基本规律。是39

30.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任务之一。是31

1. ()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B)心理健康教育

2.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集体学习

3.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 113

要意义。

(B) 精神审美素质

4. 社会良性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而思想道德素质是确保实现这种追求目标的重要条件。

(B) 道德规范

5. 思想素质涵盖面很宽,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思想素质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更要注重()思想素质。(D) 政治

6. ()不仅是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创新精神萌芽和成长的沃土。

(C) 实践

7. 教育与()具有天然的联系,原始教育与原始社会生活就曾融合在一起。

(C) 社会生活

8. 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B) 以人为本

9. ()是指与人们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A) 社会角色

10.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B) 素质教育

11. 我国实行的是高度()的社会主义领导体制。这一制度为我国社会的整体快速发展和全面和谐进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B) 集中统一

12. 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都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

(C) 发展潜力

13.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

(C) 真正将所学知识融入心灵

14.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传授知识,实行普及教育,努力创造教育机会均等,使所有学生乃至社会全体成员都从教育中受益。

(C) 素质教育

15. 教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掌握特出的知识体系,所以素质教育并不否定知识传授

(D) 知识信息传递

16. 教育环境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创建一个具有良好卫生条件的教育环境,就等于为学生筑起了一道有效抵御各种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坚固屏障。

(B) 生理素质

17.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A) 活动课程

114

18. 在全社会倡导()之风,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事。

(D) 素质教育

1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的教育。

(C) 全体学生

20.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

(B) 优势潜能

21. ()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

(D) 高质效传递

22.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

(C) 现实教育

23. ()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在目前阶段和可预见的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都不能离开它来谈素质教育。

(A) 课堂教学

24.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 (C) 因材施教

25.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

(D) 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26.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这是推动国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C) 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27.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

(C) 同步性

28. 激活学生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

(A) 个性潜能

29. 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路。

(D) 内容

30.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者的施教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

(C) 教育方法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在确定心理教育内容时,需要防止的倾向主要是()。

(A) 仅仅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一种手段,过分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

(C) 单纯知识化倾向

(D) 心理教育孤立化倾向

2.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没有任何统一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教育者可从()等方面努力。

(A) 立足系统地知识考察进行知识传授

115

(B) 着眼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进行知识传授

(D)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

3. “文化底蕴”是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在文化发展史上经过千锤百炼而凝聚、升华成的一些最基本的()。

(A) 蕴藏于千姿百态的文化载体、文化现象深处的思想、精义

(B) 思想观念

(C) 价值准则

(D) 思维方式

6. 脉络贯通具体包括的含义是()。

(B) 对学科(专业)知识系统进行融会贯通和整体把握,准确判断其体系结构、精髓要点,正确把握各部分知识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作用

(C) 打通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知识界限,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把握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总貌和它们的内在关联、区别

(D) 把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的有机联系、主要区别

7. 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念很多,素质教育应服从()、人才培育综合观等人才观念。

(A) 人才作用重大观

(B) 人才成长时效观

8. 对待自然、社会事物应()。

(A) 在一般审美的基础上,运用个人智慧、选择独特视角,尽情领略各种美的存在与风采

(C) 要善于发现人格美、精神美、科学美、道德美、心灵美等内在本质的美

(D) 以一种良好的心态,自觉努力创造美,唤醒心灵美的情感

9. 以下有关精神审美素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精神审美素质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B)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精神审美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C) 不断内化精神审美方面的知识,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10. 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现他的()。

(B) 个性特点

(C) 兴趣爱好

(D) 优势潜能

11. 具体来讲,素质教育教学应确立的重要观念是()。

(A) 毕业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和核心产品,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通过毕业生质量来反映

(B) 中高等教育阶段,生源质量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办学质量的基本因素

(C) 教育追求质量,必须始终围绕和针对学生的客观情况

116

12. 学校物理环境包括()等方面。

(A) 绿化范围

(B) 校舍设施

(D) 校园布置

13. 学校教育环境的要求是()。

(A) 新建学校应设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及日照充分的地段

(B) 优化教室的自然环境

(C) 控制噪音

(D) 绿化校园

14. 以下有关尊重信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尊重信任是爱的具体体现

(B) 尊重信任是实现素质教育价值的保证

(C)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

15.以下有关能力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能力知识主要是创新和探索的知识 (D)能力知识是我国教育所欠缺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17.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保障措施有()。

(A)架设师生全面沟通桥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C)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创造知识深刻内化条件 (D)运用实验实习教学,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训练,搭建知识深刻内化舞台

18.在素质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特征具体体现在()等方面。

(A)人文学科以及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受到应有的重视 (C)培养“完整的人”的目的被普遍认同

19.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

(A)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B)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20. 美国教育家泰勒提出的著名的“目标模式”在今天看来,具有的不足之处是()。

(A) “先确定目的然后确定手段”的做法,在课程设计中未必可行,不应把目的和手段完全分开 (B) 忽视了在一定情况下进行点滴改进的必要性 (C) 像理解力、鉴赏力等重要的教育结果,是难以测量和清楚地观察到的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一校之魂,校长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 (否)

2.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

3.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是)

4. 闲暇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否)

5.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否)

117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

(是)

7.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否)

8.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是)

9.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

10.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或理念,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不存在什么素质教育模式。

(是)

11.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

(是)

13.教育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教育科学知识的总和。

(是)

14.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世界观、信念和信仰系统。

(是)

15.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否)

16.推广相当于“克隆”,是探索和创新的继续,是发展的同义词。

(否)

17.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否)

18.活动课程是学科性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否)

19.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是)

20.尊重信任是实践素质教育教法的前提。

(是)

21.法纪责任素质,不仅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是)

22.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118

(是)

2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光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否)

24.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 (是)

25.不断提高生活审美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否)

26.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否)

27.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是)

28. “行教”是指教育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教育影响学生。 (否) 180

29.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否)

30.校舍布置是构成校容校貌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状态。 (否) 214

素质教育概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是指创造形成一种催人奋进的良好环境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顺利成长,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保障综合育人。181

(A) 课程教育 (B) 文化底蕴 (C) 环境教育 (D) 素质教育

2. ()既是中央长期高度重视的基本内容,又是国民素质整体状况的重要体现。35

(A) 个人道德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法纪责任素质 (D) 科学文化素质

3.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71

(A) 历史底蕴 (B) 文化底蕴 (C) 文化修养 (D) 社会积淀

119

4. 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都是十分巨大的,只

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74

(A) 个性潜能 (B) 品德修养 (C) 发展潜力 (D) 文化修养

5.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者的施教方法和在此基础

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137

(A) 教学经验 (B) 培训经验 (C) 教育方法 (D) 课改方法

6. ()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138

(A) 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变革 (B) 促使受教育者接受一段教育便能持续健康发展 (C)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D) 对教育前提的深入思考

7.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5

(A) 揭示事物本质 (B) 反映内在规律 (C) 符合客观实际 (D) 以上都是

8.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进一步提升。161

(A) 深爱学生

(B) 忠诚职位

(C) 严于律己

(D) 铸造忠诚

9. 劳动()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219

(A) 技术教育

(B) 劳动教育

(C) 道德教育

(D) 科学教育

10. 思想素质涵盖面很宽,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思想素质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更要注

重()思想素质。27

(A) 经济

(B) 科技

(C) 军事

(D) 政治

11. ()是民族振兴和人们成才、成功的根本依靠和关键所在。41

(A) 学习素质

(B) 科学文化素质

(C) 思维素质

(D) 思想道德素质

120

12. 课程的()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以多出人才、出

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

136

(A) 分级管理

(B) 学科管理

(C) 地方管理

(D) 学校管理

13. ()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

流。

183

(A) 高效快递

(B) 质量传递

(C) 高质课改

(D) 高质效传递

14.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是()充分和谐的发展,它对于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

大的指导意义。111

(A) 智力和体力

(B) 经验和能力

(C) 教学成果与升学成绩

(D) 个性和潜能

15.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228

(A) 课堂教育

(B) 闲暇教育

(C) 休闲教育

(D) 野外教育

16. ()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232

(A) 基础教育

(B) 家庭教育

(C) 学校教育

(D) 社区教育

17. ()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174

(A) 小目标牵引

(B) 大目标牵引

(C) 目标牵引

(D) 以上都不正确

121

18.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18

(A) 给学生传授多少经验、知识

(B) 开出多少实验

(C) 培养哪些技能

(D) 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19. 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追求和根本出发点之一。要达到这种效果,

就必须依靠成功的()。149

(A) 教育

(B) 课改

(C) 经验

(D) 方法

20.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217

(A) 科学观

(B) 学生观

(C) 人生观

(D) 世界观

21. 社会良性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而思想道德素质是确保实现这种追求目标的

重要条件。28

(A) 法律规范

(B) 道德规范

(C) 社会规范

(D) 以上都正确

22. ()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 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113

(A) 生产力发展

(B) 经济建设

(C) 社会主义建设

(D) 物质文化建设

23. 学校教育与()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230

(A) 社会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现代教育

(D) 素质教育

24.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方面来,实现 122

课程

内容的“素质化”。

127

(A) 素质发展

(B) 科学发展

(C) 文化培养

(D) 个性潜能发展

25.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原因,即()才能实现。115

(A) 外部矛盾

(B) 心理矛盾

(C) 教学矛盾

(D) 内部矛盾

26.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

义。

(A) 个人品德修养

(B) 精神审美素质

(C) 独立人格素质

(D) 思想道德素质

27.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153

(A) 持续性

(B) 自发性

(C) 开创性

(D) 创造性

28. ()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精

心设计教学。191

(A) 个别教学

(B) 个别化教学

(C) 单一教学

(D) 针对性教学

29. 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加工。166

(A) 教学经验

(B) 素质教育

(C) 教育内容

(D) 教学方法

123

30. ()是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156

(A) 人才培训

(B) 人才素质教育

(C) 人才综合推广

(D) 人才综合培养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竭力躬行,托以致远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讲应坚持做到()。164

(A) 教育者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视野,甘愿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无私地做学生超越

自己的阶梯,自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 教育者要积极挖掘一切教育潜力,尽自己的全部责任,为所有特殊学生的培养教育探索道路

、研究方法、寻找对策,为他们顺利踏上自主健康成长之路贡献力量

(C) 教育者躬行方向主要是深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增强托起的力量

(D) 处处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为他们尽快成才、形成素质和终身发展

2. 我国原有教学存在弊端较多,但从素质教育基本思想的角度看,主要是()等方面。152

(A) 过多关注于教

(B) 压抑了学生的潜能发挥

(C) 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D) 曲解健康成长的内涵

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具有的相对明确的标准是()。21

(A) 志向追求明确

(B) 兴趣爱好拓展

(C) 思维活跃敏锐和信心勇气倍增

(D) 提高创造智慧

4. 与全面振兴国家的要求相比,目前人们思想素质还存在的一些差距是()。29

(A) 认识偏颇,观念陈旧

(B) 社会公德不足

(C) 良心约束无力

(D) 视野短浅

5.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7

(A) 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

(B) 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

性的教学方法

(C)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

124

种知识

(D)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6. 教是促进自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140

(A) 必要的教能激发学生个性潜能释放

(B) 教育是自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C) 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

(D) 每个人潜质里都有主动成长的特性

7. 社会文化的核心包括()体系。88

(A) 社会价值

(B) 社会规范

(C) 社会生产

(D) 社会发展

8. 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保障措施有()。15

(A) 架设师生全面沟通桥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B) 全面开放设备精良的实验室

(C) 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创造知识深刻内化条件

(D) 运用实验实习教学,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训练,搭建知识深刻内化舞台

9. 脉络贯通具体包括的含义是()。169

(A) 实现在具体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全面而最有价值知识的目的

(B) 对学科(专业)知识系统进行融会贯通和整体把握,准确判断其体系结构、精髓要点,正确

把握各部分知识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作用

(C) 打通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知识界限,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把握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总

貌和它们的内在关联、区别

(D) 把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的有机联系、主要区别

10.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

等等。172

(A) 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

(B) 对专业知识在专业岗位实际应用中的研用有得

(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

(D)

11. 校风包括()、考风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11

(A) 生活作风

(B) 教风

(C) 科研风气

(D) 学风

125

12. 素质教育目标设计的依据主要从()方面考虑。111

(A) 理论依据

(B) 国外教学模式

(C) 政策、法律依据

(D) 现实依据

13.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94

(A) 爱国主义

(B) 个人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思想

14.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意()等几个方面。22

(A)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普及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相结合

(C) 教学保障上要努力提供相应措施

(D)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统一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相结合

15. 素质教育概念应该把握的要点是()2

(A) 它清晰地揭示了素质教育极其丰富复杂深刻的内涵,囊括了自素质教育提出以来整个教育研

究过程形成的主要共识性观点

(B) 把素质教育与以往各种教育从本质上区别开来,有助于化解和消除长期出现的各种对素质教

育的认识困惑与思想迷惘

(C) 从总体上为所有从事教育的人们今后“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指出了重要的努力目标、

方向

(D) 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外延

16. 教育新思路构建的方法和模式主要是()。177

(A) 教的人选适合

(B) 教的内容鲜活

(C) 教的效果激活

(D) 教的方法灵活

17. 素质教育的“大课程观”是()。126

(A) “大教育”的组成部分

(B) 适应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需要的新观念

(C) 主要包括以实现人类文化传递和再生产为目的的学科课程

(D) 以潜移默化为途径的隐性课程

126

18.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动作技能领域来分可分为()。109

(A) 健康和运动知识

(B) 能力知识

(C) 生活习惯

(D) 运动技能

19. 在现有课程中难以容纳的内容中,当前亟待充实的内容主要是()。122

(A) 道德修养教育

(B) 营养教育

(C) 生存教育

(D) 心理健康教育

20.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

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199

(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B) 为个体素质发展奠定较高起点,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否) 174

[分值:1.0]

2.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

(是) 87

[分值:1.0]

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基本途径是一对一教学和强化课堂教学研究。

(否) 22

[分值:1.0]

4. 为了保证传授知识具有更高的价值,教育者必须努力做到用实际言行证明自己传授的知识的

正确性、有效性,绝不应在学生面前用自己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否定传授知识的价值与效用。 (是) 10

127

[分值:1.0]

5.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准绳,它决定社会精神文

明乃至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

(是) 27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

(否) 61

7.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

灵活性的。

(是) 15

8.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

(否) 17

9. 地方课程开发主体主要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授予区、县、学区以一定

的权力,调动其参与开发的积极性。

(是) 133

10.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努力构建带有自己教育风格的教育模式,就是向“科研型”教师乃至

教育家前进的一条重要途径。

(是) 251

11.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教育体系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 102

12. 独立人格素质作用于社会生活,来源于社会生产和劳动。

(否) 54

13. 素质教育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之分,层次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 (是) 250

14. 校风,包括教风、学风、考风、科研风气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

(是) 11

128

15. 一个人最终素质的高低往往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单位是密切相关的。

(是)

16. 个别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精心设计教学。

(是) 191

17. 素质教育职能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

(是) 80

[分值:1.0]

1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

(是) 190

[分值:1.0]

19. 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的基本属性是它的传播性和实用性。

(否) 192

20. 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

(是) 174

2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

(是) 95

22. 集体学习要鼓励学生按个人愿望、兴趣、爱好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形成特质,充分释放个

性和发挥潜能,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枝叶茂盛。

(否) 23

23. 要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整顿校风、美化校园、提高教师素质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是)

24. 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否) 45

25. 作为人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总和,人的潜能包含着对人的活动产生积极影响的可能 129

性,

蕴藏着人的无限丰富的创造性和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是) 83

26. 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 (是) 18

27.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

(是)

28. 教育内容中的综合和分科是严重对立,无法统一的。

(否) 118

2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

(否) 67

30. 不接受教育的人,先天遗传好、个人志向高的话也是有可能成为高素质者的。 (否) 140

1. ()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B) 心理健康教育

2.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集体学习

3.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B) 精神审美素质

4. 社会良性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而思想道德素质是确保实现这种追求目标的重要条件。

(B) 道德规范

5. 思想素质涵盖面很宽,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思想素质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更要注重()思想素质。(D) 政治

6. ()不仅是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创新精神萌芽和成长的沃土。

(C) 实践

130

7. 教育与()具有天然的联系,原始教育与原始社会生活就曾融合在一起。

(C) 社会生活

8. 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B) 以人为本

9. ()是指与人们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A) 社会角色

10.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B) 素质教育

11. 我国实行的是高度()的社会主义领导体制。这一制度为我国社会的整体快速发展和全面和谐进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B) 集中统一

12. 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都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

(C) 发展潜力

13.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

(C) 真正将所学知识融入心灵

14.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传授知识,实行普及教育,努力创造教育机会均等,使所有学生乃至社会全体成员都从教育中受益。

(C) 素质教育

15. 教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掌握特出的知识体系,所以素质教育并不否定知识传授

(D) 知识信息传递

16. 教育环境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创建一个具有良好卫生条件的教育环境,就等于为学生筑起了一道有效抵御各种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坚固屏障。

131

(B) 生理素质

17.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A) 活动课程

18. 在全社会倡导()之风,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事。

(D) 素质教育

1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的教育。

(C) 全体学生

20.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

(B) 优势潜能

21. ()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

(D) 高质效传递

22.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

(C) 现实教育

23. ()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在目前阶段和可预见的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都不能离开它来谈素质教育。

(A) 课堂教学

24.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 (C) 因材施教

25.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

(D) 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26.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这是推动国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C) 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132

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8451/56500775625.html

更多阅读

2015年入党积极测验题 2016入党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入党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5分)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既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 党的思想路线是 一切从实际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2017 2017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  1、第二

保安资格考试试题 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教师资格试题

  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高其保教知识与专业技能很有必要。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教师资格试题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教师资格试题  一

声明:《徐州市地生考试试题 素质教育概论 徐州市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421页 素质教育概论》为网友沉鱼一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