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哥说:“其实仔细观察周围的游人,会发现其实人们的旅行大多去往名胜古迹,来到大城市除了会感叹最初的繁华以外,更多是购物或是在灯红酒绿中寻欢作乐。我喜欢大城市,是因为大城市的包容,包容了新与旧,富有和贫穷,光鲜和肮脏。甚至觉得,没有对比的大城市不能称为大城市,只能归为类似中国的苍白的新区。如果大城市占据了地球上少有的地理咽喉或是风水宝地,又在历史上几经更迭,本身就堪称一本史书,那这样的城市就太迷人了。伊斯坦布尔就是这样的城市,你快接近她的时候,你在其中的时候,离开之后在你的回忆中,她都会给你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
撰文、摄影:韩松
言之不尽
伊斯坦布尔是有先天优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将其一分为二,东边是亚洲,西边是欧洲,北边是黑海,南边是地中海。在山海之间,城市本就有丰富的结构,高低错落,丰富而有序。大桥横跨,游轮货轮汽笛鸣响,还有盘旋,岸上人头攒动,似乎这座城市有种天生的能量,从古罗马到拜占庭,再从奥斯曼到现代土耳其。城市还是那座城市,历史和宗教却在变化,人们欣赏这座城市的视角也在不断丰富。现在的伊斯坦布尔是立体的,从桥上、空中看,从岸边、游轮上看,或是将自己丢在随便哪条街道上看,伊斯坦布尔都万般风情,八面玲珑。
巴拉特区
走在路上,男孩们的足球飞了过来,我一脚踢歪差点撞碎粉色小屋的窗户,引来身后窗口看热闹的祖孙的一阵笑声。前面墙角下几个留着胡子的大叔端着土耳其人喜欢的加糖红茶,打量着背着大包的我们,像是在猜我们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穿着长袍带着面纱的伊斯兰妇女似乎什么都没看见似的从一旁经过,留下黑色的背影。远处几个像放风的孩子,无论男女爬在树上墙上,任衣裤肮脏。在这条街的每一处的每一个人,都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男孩们用民居的山墙做球门踢球,房屋和矮墙的多变勾勒出复杂的空间,增加足球冲撞的不定性的乐趣;街角墙角限定了一个半开放的空间,大叔们选择这里坐下来喝茶,是因为这里既是不受影响的安静一隅,又是能观看街道上发生的事情的地方;窗前的祖孙居高临下,观察着一切,又参与着一切;伊斯兰妇女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走过,她们背影告诉我这里居住着不计其数的信徒;树上墙上疯狂玩耍的孩子们,怕是暴露了土耳其人本性中的热情、大胆和不羁;而作为路人的我,行走在曲折的步行空间,两旁矗立着各色房屋,获得前所未有的猎奇感和参与感……
这里是巴拉特区(Balat),在举世闻名的伊斯坦布尔历史城区法提赫(Fatih)中偏居一隅。从11世纪到最近,这里都混居着现代伊斯坦布尔最保守的犹太人、穆斯林、希腊裔人群。作为土耳其的经济中心,伊斯坦布尔自然免不了现代城市的发展,而巴拉特区在现代的洪流中保存下来。今天这里是伊斯坦布尔平民生活的缩影,而在我看来,正是这些平民的生活留住了巴拉特的魅力。
巴拉特区建在山坡上,砖石民居鳞次栉比,依次排开,其中会偶尔夹杂着奥斯曼式的老旧木结构建筑。这些房子多是三五层楼,狭窄的开间门脸,第二三层悬挑,勾勒出街道。走在上下曲折的街道上,你会惊奇地发现蔚蓝的大海会不经意从建筑之间的缝隙透过来。这些房子多被居民们粉刷得五颜六色,粉色、暗红、蓝色、绿色……不管什么样的地形陡坡,它们都挤挤搡搡奋力立足在街道两旁,像极了童话中的小镇。
街巷
伊斯坦布尔,意为“七座山丘的城市”,老城区的每坐山头都矗立着一座古老雄伟的清真寺,勾勒出整座城的天际线。远观清真寺下的城下町,便能将其街区的特点窥出几分。房屋多挤挤攘攘地植于山丘上,他们的不规整排布暗示着道路变化的多样与趣味性。
走进伊斯坦布尔老城的居民区,更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这里说复杂也复杂——曲曲折折的石铺路并不很宽,上坡下坡,左拐右拐,两条路就在某处不经意以奇怪的角度相交,相交也就因此有了奇怪的房子。没有主轴,没有中心,只是偶尔几座小清真寺的宣礼塔在提示着我行进的方向,虽然偶尔会有一辆辆汽车小心翼翼地驶入,但弯弯曲曲的道路告诉它们这里显然更适合步行;当然,这里说简单也简单——面朝大海的山坡,房子顺势排列,贴着地势,顺着地形,顺着石铺路随意为之,却有着神奇的秩序。不知道这里是先有路还是先有房子,总之你会知道,下坡离大海更近,上坡离大海更远。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
这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自发城市设计,“设计师”就是以往住在这里的任何一个人——也许是咄咄逼人的一家之主,也许是准备整修店面招揽客人的商贩,甚至也许是在饭桌上异想天开的孩童。每个人的想法、设计和生活习惯都影响着街巷的形成。而这些想法的来源正是左邻右里,自己生长的城市环境。土耳其人的热情、不羁,夹杂着伊斯兰带来的保守与坚定,形成了伊斯坦布尔街道和房子的性格,以及街道中发生的任何一件事。表面上看没有统一的道路规划和建筑设计,建筑却在长期的建造和更新中自觉统一,这次居民区成为它应该成为的那样。这种样子在伊斯坦布尔现代化的滚滚洪流中保存下来。
清真寺
说到伊斯坦布尔,最不能错过的便是那些黄昏时分矗立在山头的清真寺剪影。尖尖的宣礼塔与巨大的圆顶,这样攻守兼备的组合,高耸的体量与平缓的弧线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典型的拜占庭与伊斯兰的融合,穹顶脱胎与欧洲大陆的古罗马建筑,而宣礼塔则是伊斯兰文化的典型符号,这样的组合放在亚欧交汇处的伊斯坦布尔再合适不过。
结构复杂的伊斯坦布尔城似乎被七座高耸的清真寺统领着,成为城市的主心骨,探索老城似乎也是以清真寺为参照,从古朴壮丽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到宏伟华丽的蓝色清真寺,再到绿树成荫的苏来曼清真寺,再到眺望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耶尼清真寺,每座清真寺似乎都一样,细细体会却又各不相同。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的经济中心,哪怕这里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在土国法律中,任何新建的高楼大厦都丝毫不能破坏以清真寺为符号的老城天际线。
巨大的清真寺自不消说,那些隐藏在各个街区中的小型清真寺也许更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这些清真寺也大都呈现出明显的拜占庭风格,他们一方面点缀并衬托出街道的尺度,另一方面给来这里探索的游人很多意外的惊喜。在老城区的街巷时而豁然开朗,从楼宇之间看见博斯普鲁斯海峡,时而柳暗花明,在转角处偶然出现一座小巧的清真寺,一张一弛的心理感受我想正是这座古城的最大魅力吧。
博斯普鲁斯
就像谈论香港离不开维多利亚港,谈论伊斯坦布尔绝不能忽略博斯普鲁斯海峡。这道不宽的海峡将伊斯坦布尔一分为二,一边为欧洲,一边为亚洲,两岸山丘对峙,支流纵横,城市便在壮阔的山和蔚蓝色的海之间展开。对于我们来说,伊斯坦布尔的精彩也集中在了海峡两岸。
加拉太桥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一个海湾——金角湾,这里几乎是欣赏伊斯坦布尔最好的地方。其貌不扬的桥,分成上下两层,上面是公路和轻轨,下面是店铺,桥上垂钓的人依次排开,桥下游轮货轮鸣笛而过。成群的海鸥在上空盘旋,等待着钓鱼者风给它们一点果实。鱼腥味、烤肉味,汽笛声、海鸥声,轻轨叮叮声,海水的湛蓝,夕阳的金黄,伊斯兰妇女的黑袍,这一切色彩缤纷,五味俱全。我想伊斯坦布尔的魅力就在混搭和多彩,而这样的多姿多彩在博斯普鲁斯两岸上演得淋漓尽致。
如果乘船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北上,远离金角湾的喧嚣,会经过北部郊区优美的小镇,红顶房屋在山间海傍层层叠叠,好似一副优美的画卷。左右两岸看似并没不同,但东边是亚洲,西边是欧洲。贴着边境的行走总是很有意思。
再向北不久便可以看到黑海,登上山头,在古堡极目远眺,一边是雾蒙蒙的海,一边或许还能隐约看到缤纷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如此多元丰富,色彩缤纷,拥有自然和人文的各种天赋,恐怕只有伊斯坦布尔了。
韩松是一名建筑人文摄影师,2015年IPPA(全球iPHONE摄影比赛)人物类冠军。他喜欢观察和探索旅行中的各座城市,记录街道空间、建筑、人们的活动。现在自己经营着一个小型摄影工作室@原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