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2]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浙派绘画”最早形成于明代,钱塘人戴进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和独特的风格创立了“浙派”,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以地别命名的绘画流派。自此,“浙派”和浙籍书画家饮誉海内外。明清以来,“浙派”书画经过徐渭、任颐、吴昌硕、潘天寿等历代大师的承接,已逐渐形成了一种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的独特笔墨形态,其产生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越了绘画流派本身。
“新浙派(绘画)”指的是中国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活跃在浙江杭州等地的,以杭州为活动中心的三代画家。
第一代代表人物有: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李镇坚、吴茀之等,其中潘天寿和陆俨少是领军人物。
第二代代表人物:方增先、吴山明、卢坤峰、刘国辉、童中焘、何水法等。
第三代代表人物:杨振廷、陈向迅、林海钟、张伟民、宋柏松、张伟平等。
潘天寿作品欣赏:
鹰石山花图 镜心 设色纸本 成交价:2.7 亿
介绍:综上所述,《鹰石山花图》以潘氏经典的满幅构图的框架结构布局,以大的框架撑满画面,在平面中进行画面空白的分割摆布,并着意弱化了传统中国画一直强调的墨色对比。尽管局部运用了很多边角的处理,但从整体看,画面的势加上题款、印章的位置的安排,都呈“井”或“口”字的状态,这要比传统构图的“S”形、“之”字形更具平面效果。追求画面结构的平面性,亦是潘天寿花鸟画构图的最大特点之一。综上所述,《鹰石山花图》以潘氏经典的满幅构图的框架结构布局,以大的框架撑满画面,在平面中进行画面空白的分割摆布,并着意弱化了传统中国画一直强调的墨色对比。尽管局部运用了很多边角的处理,但从整体看,画面的势加上题款、印章的位置的安排,都呈“井”或“口”字的状态,这要比传统构图的“S”形、“之”字形更具平面效果。追求画面结构的平面性,亦是潘天寿花鸟画构图的最大特点之一。
与《雁荡山花图》、《灵岩涧一角》等潘天寿最具代表性的馆藏级经典名作一样,作为了解其成熟时期花鸟画艺术体貌的重要参照标本,《鹰石山花图》自成画以来便为世之所瞩,各方展览、著录前后计约二十余次。《鹰石山花图》舍去了文人画逸笔草草的随性,在反传统呼声此起彼伏的大环境下,最大限度的将传统养分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开拓出全新的花鸟画创作体系。作品的画面构图,色墨呼应,景物的主次、斜正、疏密、虚实、穿插等要素的考量均新颖大胆、严谨精道而自成法度,使之呈现出明显的设计感、秩序感以及超越时代的审美趣味。
秃鹰 立轴 成交价:6848万
辛丑(1961年)作 荷塘翠鸟 手卷 水墨纸本 成交价:2098万
介绍:潘天寿花鸟画早年多得力于徐渭和吴昌硕,1928年他接赴“西湖国立艺术院”任教,并从此定居杭州。以此为分水岭,他开始有意识的摆脱青藤和缶翁的影响,其关注点开始转向八大、石涛。而单以花鸟画论,对于八大的追摹和研习,则几乎伴随了潘天寿此后的绘画生涯。
20世纪50年代后期,潘天寿进入艺术创作巅峰期以后,曾画过不少拟八大翠鸟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潘天寿即注重八大的格调意境和形式风格,同时又有意的与之拉开距离,以期变古人的传统图式为现代中国画的范本。均作于1961年深秋的《荷塘翠鸟》和《野塘清趣图》是极好的例子。这两卷在章法布局、构图状物、用笔用墨等方面几乎如出一辙,后者现藏于潘天寿纪念馆,前者画成之后即由寿公亲赠于高培明先生。今秋,得高氏后人信任,这件由其珍藏逾50年的《荷塘翠鸟》将首次现身于嘉德秋拍大观夜场之中。
《荷塘翠鸟》纯以水墨画成,卷写芜叶枯草,横塘墨荷,仰首翠鸟立于塘岸之上。构图上,本卷注重平面的分割,落墨处与留白处避免平均对待,着意于大虚大实,亦即“知白守黑”,十分讲究空白的处理。与寿公以往拟个山僧翠鸟的作品不同,本卷已脱离了在“似”与“不似”层面上做文章的纠结,而全然是潘天寿自己的面貌。画卷高情雅致,脱俗清新,与潘天寿同时期的巨幅山水花鸟相比,仿佛是完全不同的笔调情致。这里更多的是向内心的开拓,以作为他雄浑大气的无尽源泉。潘天寿的艺术生涯无不贯穿着内省和外视的矛盾张力,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依。
1960年作 堪欣山社竹添孙 立轴 成交价:1072万
介绍:按语:此帧系潘天寿六十年代的指墨精品。此图之妙处在于基本上采用传统中国画的图式,却以高超的指墨技巧勾画而成,指墨画如此细腻,尚属难得。通篇营造出一种令人向往的田园氛围,堪称逸品,令人爱不释手。此画体现了潘天寿的“常变之道”。先生云:“吾国绘画以笔为间架,以线为骨。”因此他主张以书法入画,在“沉着中求畅快,畅快中求沉着,与书法中‘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二语相参证”。所以尽管是指画,“骨法用笔”的道理也能看出是贯彻始终的。其运指细入毫芒,能在简略中见精工,粗放中见藴藉,至为难能。画面将占据“一角”的近景巨石和树竹起到画外有画的效果,篱笆院墙紧接其下,由门沿着弯曲的小路顺势通向倚山而造的屋宇,背靠的大石将人的视线又引回到近景的视点上,形成整个合抱的团势给人一种力量感。起、承、转、合安排的是如此精心,尽显丘壑,无比传神,将人家与环境灵活的融入一幅画面,体现出人在田园居住的动人境界,细细品味让人感受到中国画特有的形式美,表现出诗一般的意境。
鱼鹰 镜心 成交价:1036万
壬戌(1922)年作 长风白水图 镜心 成交价:914万
介绍: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大颐,别署阿寿、寿者、雷婆头峰寿者、古竹园丁、懒秃。室名听天阁。浙江宁海人。早年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师从李叔同、经亨颐。1949年后任浙江美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美协主席、省文联副主席。当代书画大师、美术教育家。擅长写意花鸟及山水,亦画人物,并长于指画。书法诸体皆精,尤长行书。篆刻章法奇险,用刀老辣,亦有独特面目。《中国近现代书画家辞典》P483。
按语:《长风白水图》是潘天寿二十六岁时的一幅指墨作品,作于一九二二年。两年前—— 一九二○年,他从浙江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因为经济的原因,本应继续深造的潘天寿无奈地返回了宁海老家,在他的小学母校正学高小当起了一名美术教师。一年多以后,经朋友能介绍,他又转入浙江孝丰(今浙江安吉县)高小任教。这期间,他与沈遂贞在当地举办了双人画展,《长风白水图》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一幅“天惊地怪”(吴昌硕)的作品。
此画横幅镜片,高52.5厘米,横167.5厘米,纸本设色。画中林木在秋风劲扫下折枝弯腰,残叶飘零,林间奔流的溪水由远而近,挟势而去。纵观全图,气息古雅,一股激越之气满溢全纸。此画题款为潘老自作绝句一首:残叶残叶千林摧,长风劲扫圆空开。奔流独许三万里,此水源从天上来。
此诗作,平仄自然,意境天成,切题而大气。一幅信马由缰的指墨山水经此绝句点题,精神立出,于是,观者不得不发一声惊叹:二十六岁的潘天寿从何而来如此完足的诗画之气?但这是另一篇文章的话题了。关于这幅画,有一段往事鲜为人知。
一、基本概况
潘天寿(1897-1971),现代画家、教育家。原名天谨,学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心阿兰若主持、寿者。浙江宁海人。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亦能书法、诗词、篆刻。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山人,布局奇险,用笔劲挺洗练,境界雄奇壮阔。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二、艺术特色与成就
擅画寓意花鸟及山水,远师徐渭、朱耷、石涛等人,近受吴昌硕影响;亦画人物,并长于指画。书法从锺繇、颜真卿、史孝山入手,后学秦汉、魏晋碑文,参以卜文猎碣。
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画谈随笔》、《顾恺之》、《治印丛谈》、《听天阁诗存》、《中国画院考》、《中国书款之研究》等;1962年在杭州、北京等地举办潘天寿画展,1964年在香港举办潘天寿书画展,1977年在杭州举办潘天寿绘画展览,198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潘天寿书画展。
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
潘天寿的出身与齐白石相似,自小就经受了农村劳动生活的锻炼。但其学养却近似于黄宾虹。而由于他晚齐、黄二十多年,所接受的教育比之齐、黄更多现代性。和齐、黄一样,潘天寿没有从师于某一著名的大家,也是博采众家,集诗、书、画、印为一,用自己的天赋、气质和后天的阅历统驭画笔,开拓出一条蹊径。他对传统下的功力也很深。马远、夏奎的雄健,戴文进的强劲,沈石田的老辣,八大的奇倔,吴昌硕的朴茂,他都有所吸收与研究。
在四十年代末,潘天寿的艺术走向成熟,至五十年代后期进入高峰期。正如许多研究者指出的,以这一时期的作品为准,他的风格和创造性可用他自己的印语来概括:"强其骨"、"一味霸悍"。"强其骨"就是以力胜。骨力、骨气是中国书画阳刚美的审美标准。
为了这个目的,潘天寿强化了线的表现性--"以笔线为间架,故以线为骨",线可刚可柔。元明清以降的文人艺术家强调的以书入画,多求线条的圆润、和谐、浑厚或秀雅,潘天寿则求方折、挺拔、生辣和雄劲。"潘天寿的画中之书与吴昌硕的画中之书不同。因为吴画不论在用笔和构图上主要是草书体或草篆体,大都化觚为圆。潘画不论在用笔和构图上则主要是隶书和魏碑体,大都化圆为觚。"几乎全以方折觚线构造形象,在画史上前无古人,因而他的"强其骨"就非一般"力能扛鼎"之笔力,而是铁骨铮铮的独特风格了。"强其骨"的另一特色是造型和构图上的雄阔险峻,多方正大折落;他画山,极少叠嶂重恋或平远杳杳,而是多取近景,结构一隅,选择出奇制胜的视角,在物象的配置上强调对比差。
小编微信13823221174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