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照顾临终病人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在我国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临终关怀的历史溯源吧。
临终关怀的历史溯源解析
(一)儒家的临终关怀思想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流派创立之始就与人的临终密切相关。古代社会最初称给富贵人家治丧葬礼的人为“儒”,迄至近代,名门富豪死了,仍然要当地文士学者,为死者牌位“点主”。儒家以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为其思想体系的内在主题。
儒家的临终关怀思想集中表现在“孝悌”上。朱熹诠释“孝梯”为:“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悌。”在儒家思想中,“孝悌”含义较广,既包括对父母和兄长的礼仪、赡养和临终护照,也包括居丧期应遵守一些礼俗。人的一生除病残和特殊原因外,一般无须子女的过多的照顾,特别需要关怀照护者唯临终阶段而已,孝悌在这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孟子在《离篓篇》中强调:“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送死”者,“送终”也。“送终”是个广义的名词,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临终关怀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二)道家的临终关怀思想
老、庄道家视人的生与死为自然规律。认为生死之间如环状相接,周而复始,具有永恒绝对的本体意义。老子曰:“出生入死”;庄子曰:“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志,息我以死。”表达了“生劳死息”的基本观点。就是说,活着就是奔波劳碌,而死亡,则是彻底的“休息”。基于这个观点,庄子一改人类“悦生恶死”的传统,主张“恶生悦死”。并认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悟出了生生死死相续相沿的规律。
道家的生死观也是十分酒脱达观的。道家酒脱达观的生死观,引导人们从整个宇宙看待个人的生与死。他们认为,个人须臾的生命对宇宙而言,只是来去匆匆,如同气的聚散。因此,个人活长活短,或生或死,对宇宙都没什么影响。这种“生聚死散”的生死自然观,使人安于生,顺于死,摆脱面临死亡的哀痛悲恋情绪,解脱生存的根本困扰。所以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老庄道家的死亡观有着广泛的死亡教育作用,使人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强烈的生死反差。当临终者或家属认识到不只自己或亲人会死,而是任何人都会死亡时,心理生死反差就会得到平衡,临终之际的心身痛苦就会减轻。
(三)佛教的临终关怀思想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海,死亡也是世间最为悲哀和痛苦之事。不过,佛教给死者以极大的希望:平日积德行善,临终之际亲友又能体贴入微地“临终助念”,就有希望“往生西天”,不然则“堕入地狱”。佛教又认为人的生死皆为有情:生时为“本有,临终刹那为”死有“,死后为”中有“,再轮回至初生刹那为”生有“。四有轮回,循环不息。因此在佛教的概念中,死亡不过是人在连续不断生死轮回中的一个阶段而已。人应顺随因缘,面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