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律与道德其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两者之间完全可以发展为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
B.法律不应当被民众畏惧,而应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来获得民众的认可,这是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
C.将道德与法律视为一体,这是国人很容易出现的认识弊端,其原因在于我们民族长期形成的固有思维方式。
D.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工商业社会生活的刺激,法律和道德实现了相对分离,各自凸显出其独特的内在价值和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D
【答案讲解】A.原文第一段的相关表述为“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原文中虽然没有“互为表里”的说法,但是,“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与“互为表里”是等值的。所以A正确。
B.原文第一段的相关表述为“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心’”,选项设置打乱顺序,用另一种方式重新组合,但意思没变,是正确的。
C.原文第二段的相关表述为“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一般而言,国人擅长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因而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道德与法律其实是相对分立的,但国人视为一体,显然是一种认识弊端,其原因正是长期形成的固化思维所致,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一致,是正确的。
D.原文第二段的相关表述为“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选项将“法律和道德实现了相对分离”的原因归结为时代的发展和工商业社会生活的刺激;原文则认为法律的独立性形成了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显然选项是倒因为果,是错误的。
【应考技术】1.第1题的答题区间一般在文本的前半部分,考生主要锁定文本的这个区间即可。
2.找到答题的原文相关表述后,不要做简单的信息比对,而是仔细理解其内涵,在于选项在文意上作出比较。
3.根据一般规律,往往你很容易判断为正确的选项,特别需要加以辨析,因为很可能落入命题者设置的理解陷阱。
【内容理解:原题2】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法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其与道德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在治国时应当以“依法治国”为主,但也应该积极发挥道德的辅助作用。
B. 道德治理的人文色彩浓郁,自由度大,缺乏清晰的程序过程,这一点与高度建制化的现代法律恰好相反。
C.法治与德治主次有序,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当然这只是仅限于治国方略上的需要,更多时候,两者是互相支撑的。
D.道德与法律遵循着历史发展的过程,有合有分,而社会主义法治则在不断扬弃中获得了一种“统一”的升华。
【参考答案】D
【答案讲解】A.原文第三段的相关表述为“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命题……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主次有序,依法治国是主体,以德治国为辅助,这是由法律与道德自身属性所决定的”,选项与原文意思相符。所以A正确。
B.原文第三段的相关表述为“道德治理则可能陷入混沌的非技术化、非建制化和非程序化状态”,换言之,道德治理的人文色彩浓郁,自由度大,缺乏清晰的程序过程,原文又说“现代法律是高度建制化的制度性事实,具有确定性、可预测性和程序性特征”,可见,选项中“这一点与高度建制化的现代法律恰好相反”也是正确的,因此,B正确。
C.原文第四段相关表述为“‘法主德辅’绝非否定道德的作用,而仅仅是指在治国方略的层面上,法治更适合作为主体,也更应该成为主体,而以德治国是建构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战略。”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一致,是正确的。
D.原文第四段的相关表述为“道德与法律从历史上的浑然一体,到近现代的相对分立,再到与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相辅相成,是一个‘正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在不断扬弃中获得‘统一’的升华”,整个语句的主语依然是“道德与法律”,选项将其易为“社会主义法治”,因此是错误的。
【应考技术】1.第2题的答题区间一般在文本的后半部分,考生主要锁定文本的这个区间即可。
2.本题题干是“理解和分析”,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读懂”程度,因此,答题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内涵分析。
【内容分析:原题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治的基础是道德,我们不应该一味凸显法律的威慑力,而是要力求让法治深入人心,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
B.中国古代喜欢将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这种模糊两者界限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C.治国重在法律而不是道德,因为在当代复杂社会形态下,要避免陷入混沌的德治之中,需要向国际社会看齐。
D.法律和道德各有价值和意义,“法主德辅”是建立两者相对分立的基础上的,强调法治,离不开道德的辅助和支撑。
【参考答案】C
【答案讲解】A.原文的相关表述在第一段“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赢得‘人心’、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等,据此可分析,A正确。
B.原文相关表述在第二段“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据此可推断“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故B是正确的。
C.原文相关表述在第三段“当命题转向治国方略,亦即究竟是‘依法治国’为主”,可见“治国重在法律而不是道德”,但原文说的“更有利于不同国家间互相借鉴”并非选项所说的“要向国际社会看齐”,而且前后无因果关系,因此C是不正确的。
D.原文相关表述在第四段“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是互为支撑的结合,也是主次有序的结合。法治是良法之治,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法治与德治主次有序”,据此可知选项的分析是对的,故D是正确的。
【应考技术】1.第3题的答题区间一般分布在全文,需要综合全文信息来答题。
2.本题的题干要求是“分析与推断”,侧重考查考生的“推断”能力,考生要特别注意读出文本之外的含义,不可轻易以表述的匹配度来判断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断句:原题4】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
B.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
C.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
D.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
【参考答案】B
【答案讲解】本题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考生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命题时的具体方法是,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整段文字中的两处断句错误,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另一个选项无错误。本题在C、D两项各有一处错误,C项“清华”属上句,相应地在“清华”后断开,整体应是“此官实自清华”;D项“稍久”属上句,相应地在“稍久”后面断开,相应的整体为“典选稍久”,A项则兼有这两处错误。B项没有错误,是正确选项。
【应考技术】1.确定选项中的两处不同断句处。
2.利用语法或句意判断正确的划分。
3.对比思考,逐步排除或确认答案。
4.联系上下文,最后确定答案。
【文化常识:原题5】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本指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B.郊天,在郊外祭拜天地,历代王朝把郊天作为吉礼首位,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郊天活动。
C.崩,古代把重要人物之死看得很重,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与诸侯之死称作“崩”。
D.缙绅,也作“搢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笏插在带间,后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参考答案】C
【答案讲解】这种题型,在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具有古代传统文化内涵的词语,对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的文化意义,要求考生选择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给出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
A.选项对受禅的起源与其性质在历史中的演变作了解释。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尧舜禹就是受禅制产生的部落首领。禅让制到禹终止,他建立第一个朝代夏朝,自此实行世袭制。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受禅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所以A正确。
B.选项对郊天形式、在古代朝廷礼仪中的地位、举行主体三方面作了阐述。郊天是在郊外祭拜天地的简称。古代天子自称受命于天,对天帝的祭礼是相当隆重的。古代认为天圆地方,所以郊天的祭坛为圆形。郊天是帝王家天下的象征,除了天子,其他任何人不得举行郊天活动,否则即被指责为“僭越”。历代帝王即位后,以祭拜天帝说明白已是正统王位的继承者。因此,郊天的礼仪在古代经久不衰,影响很大,历代制订礼仪,均把郊天作为吉礼的第一位,所以B正确。
C.选项对“崩”字所指向的对象作阐述。“从周代开始帝王与大臣之死称作‘崩’”有误。我国古代的身份等级尊卑分明,因而对不同人的死有着不同的说法,只有帝王或帝后之死才能称为“崩”,《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所以C项是错误的。
D.缙绅,也作“搢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是旧时官宦的装束,后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所以B正确。
【应考技术】1.看清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项”还是“不正确项”。
2.题目选择的词语多为“专有名词”,对该“专有名词”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的文化意义。考虑到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所以一般不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正确答案的设置。如果出现生疏的文化常识,则一般为正确选项。
3.调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联系前后文和该“专有名词”的文化内涵,最后确定答案。
【内容分析:原题6】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阳休之富有才华,明辨时势。他喜爱文藻,文学才华被人传颂;看到流离百姓聚集青州,他预料会发生变乱,劝族叔返京避难。
B.阳休之坦荡旷达,不在意同僚嘲笑。文宣帝郊祭天帝,阳休之穿两裆甲衣,手拿一白棍子,被魏收嘲笑,但他不以为意。
C.阳休之表里如一,真诚表达内心感受。文宣帝死后,魏收悲痛不已,阳休之只是皱眉忧愁,他以此表达了对魏收的不屑。
D.阳休之熟悉政术,善于举荐人才。皇上非常赞同阳休之对政治策略的建议;阳休之了解先朝掌故和氏族情况,能选用合适的人才。
【参考答案】C
【答案讲解】本题在命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的表述来对原文进行概括和分析。
A.先概括阳休之的才华与明辨能力,后用具体事件分析他才华为人称道与在青州之乱前表现出的明辨能力,所以A正确。
B.先概括阳休之的坦荡旷达,用文宣帝郊天时,阳休之的服装穿着被魏收讥笑,但阳休之不以为耻,阳休之依然谈笑风生情绪安宁,议论的人也佩服他的坦荡和旷达。所以B正确。
C.本项概括了对文宣帝的丧事,魏收悲痛不已,阳休之只是皱眉忧愁的事件。两人的不同表现反映了二人在文宣帝在世时的不同礼遇,而由此推断阳休之对魏收的不满则属于无中生有,所以C项是错误的。
D.概括了阳休之熟悉政术,善于举荐人才两方面,后用具体事件分析,皇上非常赞同阳休之的建议。阳休之记得很多先朝的掌故,熟悉氏族的情况,凡是他所选用的人才,没有不是才能和门第都很得当的,所以D正确。
【应考技术】1.人物传记出题,一般会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原因、作者评价态度、人物性格特点等”内容设置错误项。
2.阅读题目选项,找出选项内容在原文对应的区间。注意题目ABCD选项的内容和文章段落先后顺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准确找到选项内容对应的区间,缩小范围,有利于正确做出正误的判断。
3.该题目的构成是“概括+分析”,具体体现为“概括人物性格行为+分析具体的事例”,一般会在“分析具体的事例”设置错误项,学生的关注点应该聚焦此处。
【翻译:原题7】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昔为常伯,首戴蝉冕;今处骁游,身被衫甲。允文允武,何必减卿?
(2)魏侯时遇甚深,鄙夫以众人见待,佞哀诈泣,实非本怀。
【参考答案】
(1)我从前担任侍中,头戴蝉冕;现在我担任骁骑将军,身穿衫甲。我能文能武,怎么就一定比不上你的呢?(“处”“允”“减”译出各1分;译出大意2分)
(2)魏少傅当时得到的待遇很高,而鄙人我只是受到一般人的待遇,假装悲哀和哭泣,实在不是我的本意。(“众人”“见待”“佞”译出各1分;译出大意2分)
【答案讲解】第(1)小题的关键词有“处”“允”“减”这是从原文中找出的比较重要的地方。“处”可以翻译为“身处”或“担任”皆可。“允”有“大、极致”的意思,在此翻译为“能够”,语意上也可,如“允公允能”。“减”在此是“比不上”之意,翻译为“比……逊色”“不及”也可。
第(2)小题的关键词有“众人”“见待”“佞”。“众人”在此翻译为“一般人”“常人”“平常人”,在韩愈的《师说》中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就是这个意思。“见待”是一个被动结构,以“见”为被动标志,可以翻译为“被接待”“被对待”也可。“佞”意为“伪善的,伪装的”,此处可以翻译为“假装”“伪装”也可。
【应考技术】1.阅读需要翻译的文句,圈出有疑问的词语。
2.联系前后文,从句意连通的角度推测疑难词语的含义,确定疑难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先在草稿纸上拟写翻译的初稿,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对“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语序调整,对省略句进行省略成分的补充,对判断句、被动句要按照相应的翻译句式翻译。
4.工整转录到答题卷上。
(二)古代诗歌阅读【表达技巧:原题8】8.与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相比,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柳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手法简单,只是从视觉上写出雨后柳树的青青和清新之色;本词上阕在写柳时,则手法多样,表现在:①正面描写柳树的动态。“拂水倡条”,正面直接描写出柳枝随风拂水,轻柔多姿的状态。②用典。“几赠行人手”,暗用了“古人离别赠柳”的典故,点明离别之事。③比喻。“叶”如“眉”,“柳絮”如“白绵”,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柳叶和柳絮的颜色和形态。④拟人。把柳树人格化,“偏解皱”写出柳叶通人情。“因谁瘦”写出柳絮飘飞后枝干清瘦的形态。
【答案讲解】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全诗内容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客舍青青柳色新”是互文,一句用“青青”、“新”写出雨后柳树青翠的色彩,整个句子手法简单,只是从视觉上写出雨后柳树的青青、清新之色。
贺铸的《凤栖梧》也是一首送别词。作者托“柳”来表达感情。词的上阕极力写柳,为下阕的抒情奠定基础。此词开门见山,以问句的形式直接点出所写之物——柳。“为问宛溪桥畔柳。拂水倡条,几赠行人手。”这几句中只有“拂水倡条”是在直接写柳,写出了柳条轻柔,低垂水面,随风摇摆的状态,细致而动感强烈。“几赠行人手”运用“古人离别赠柳”之典故,表达对朋友的留恋。“一样叶眉偏解皱,白绵飞尽因谁瘦。”此句景中含情,把“柳叶”比作“眉”,写出“柳叶”之纤细;把“柳絮”比作“白棉”,写出了柳絮的色彩和臃肿的形态。柳枝因“白绵”飞去,才显得“瘦”,形象生动。“偏解皱”、“因谁瘦”运用拟人手法,把柳树人格化。“偏解皱”写柳叶如眉,偏偏懂得皱起,使景物情感化,生动传情;“因谁瘦”写出柳树上柳絮飘飞,枝干清瘦的形态。从描写手法来看,词的上阕运用了正面直接描写、用典、比喻、拟人等手法。
【应考技术】1.简化问题。第8小题的问题是“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柳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考生要注意“上阕”、“写柳方面”、“不同特点”几个关键词,经过分析后,此题实是考查“描写柳树的手法有什么不同?”考生理解到考题设问指向“描写手法”,答题方向明确了,难度也会降低。
2.分析描写技巧可以采用“局部到整体”的方法,即从“单个句”分析到“整体(上阕)”分析,理解了单个句子,整体的理解自然是水到渠成。
3.对有多种意象的写景句要重点分析。古人写景,善用技巧。考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揣摩,分析描写手法。
【思想情感:原题9】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离别后的思念和惆怅。离别之时,如眉柳叶,因离情皱起,柳絮飘飞,柳树因离情而清瘦,离人对酒长歌,悲伤欲绝,深刻道出离别的伤痛;“好去休回首”一句则满含对友人的劝慰;末尾两句写离别之后,浓郁、茂盛的柳树,在词人眼中稀疏如前,悲伤之中隐着深深的思念。
【答案讲解】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此词托“柳”言别离之情。
上阕极力写柳枝、柳叶、柳絮,营造了离别的悲痛氛围。溪畔景色美丽,送别本是司空见惯,词人却问柳树,让柳树通人性,懂人情,眉柳叶,因离情皱起,柳絮飘飞,柳树因离情而清瘦,离别之悲伤融,形象生动,句句透着词人和友人离别的悲伤。
下阕直接点明离别之事,送别宴上,对酒当歌,歌声唱断了长垂的柳枝,悲痛的离别之情异常悲痛。“饮酒饯别”是古人送别时常见场面,“好去休回首”,劝慰友人离别后勿要挂念,对友人真挚的感情显而易见。
末尾最后两句,“美荫向人疏似旧,何须更待秋风后”写离别之后,美丽浓郁的树荫对着人,稀疏的如同过去(还未长枝叶)一样,哪还需要到秋风吹过之后枝叶凋零呢?本是浓郁、茂盛的柳树,却在作者眼里稀疏如旧(未长枝叶),这两句极尽写出离别后的悲伤和愁苦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全诗既有直接抒情,还有寓情于景,抒情手法多样,感情沉重而悲痛。
【应考技术】1.关注景物描写,特别是一些常见的意象。如本词中的“柳”,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蕴含着诗人一些固定的情愫,建议考生要有意整理记忆。
2.对不同题材诗歌表达的情感要有积累。考生依据积累的情感联系诗句进行分析,实际是对积累的内容的筛选和对文本的进一步分析,有利于准确确定答案内容。
3.对一些特殊句进行透彻分析,如抒情句、修辞句等。特别运用了“用典”、“借代”、“比喻”等修辞的诗句,间接言明了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默写:原题10】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诗经·卫风·氓》中,“ , ”两句,描写女子出嫁后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毫无闲暇的情形。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抒发身在高处,不怕浮云遮目的豪迈气概的两句是“ , ”。
【参考答案】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答案讲解】《诗经·卫风·氓》的第五章叙述了女子婚后的操劳、虐待、兄弟的讥笑和自伤不幸。第(1)小题正是考查女子婚后的“操劳”的句子,“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根据句意即可得出答案。
《老子》为道家经典著作,荀子《劝学》为儒家名篇。第(2)小题考查“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劝学》中以“行路”来写积累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王安石《登飞来峰》写登上峰顶高塔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以及诗人自己的深切感受。全诗内容是:“飞来峰生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第(3)题考查诗中抒发诗人“不怕浮云遮目的豪迈气概”的两句,应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应考技术】1.考前三小时,花半小时重温64篇默写篇目,依据“前摄抑制”原理,突击式重温对于保持记忆有很大的好处,防止学生的“记忆短路”。
2.在做好第一步的前提下,开考就趁热先做默写题。
3.对于一时不会写的字,可以暂时放开,等待答题过程中的灵感突显。
4.默写以字迹清楚为答题第一原则。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的同学隔着围墙喊叫体育老师的名字,让老师感到受了侮辱,“我”虽没有喊,但内心充满了激越与快乐,这也是“我”跟着别人逃跑的原因。
B.“我”不敢爬进窗口,只是在等爬进窗口的邻居的顽皮的大男生,结果被抓,这一切都是大男孩告密并且将责任推卸到“我”身上的结果。
C.当被砸破玻璃窗的主人向“我”走来时,“我”没有跑,而是神情淡定和从容,说明“我”内心已经不再惶恐,决意要勇敢面对,勇于担当。
D.小说构思巧妙,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来凸显意蕴。前两个故事是时空不同,但故事意蕴相同;而最后一个故事,叙述形式相同,但故事意蕴突变。
E.小说的叙述视角非常独特,“我”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全知叙述视角,其目的在于体现故事的现实主义特征。
【参考答案】D C (答D给3分,答C给 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答案讲解】这道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分析与鉴赏能力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的重点之一。因此,本试题的设计,除了对小说内容进行理解概括外,主要从所选文本的思想艺术特色方面提出问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与D级。狼卷在这道题的命制上也有所创新,设置了2个整体性理解和分析的选项。纵观近三年的高考在这道题的设置,基本上都只有一个选项是对文本整体性的理解和分析的选项,以乙卷为例,如2015年的E选项,2014年的A选项,2013年的E选项。高考的这种设置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此狼卷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大胆的改进,但依然符合“稳中求变”的原则。
A项考查学生对于事实和动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判断能力。该项内容出现在文中的第一部分。面对体育老师的追赶,“我”逃跑的原因是内心胆怯,不敢面对,而不是“内心充满了激越与快乐”,而“我”内心充满了激越和快乐的原因是我们中的一个同学尖锐和高亢的叫喊声,所以A项的理解不正确,不给分。
B项考查学生把握语境,通过情节和人物行为的表层信息推断人物潜在的活动能力。该项内容出现在文中的第二部分。“这一切都是大男孩告密并且将责任推卸到‘我’身上的结果”,在文中虽然并没有直接表述,但是通过“那个大男生也在,一脸委屈地杵在那儿”和“我遭到了严厉的讯问”可以推测,是大男孩告的密,因此B项具有部分合理性,给1分。
C项考查学生通过把握语境来推断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该项内容出现在文中的第三部分。前两次“我”虽然没有做,但是因为内心胆怯而跑了,而这次我没有跑,并且神情淡定从容,说明我的内心在成长,不再惶恐,不再胆怯,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去担当,所以C项表述正确,但着眼于第三个故事,是一个局部性的考查,所以给2分。
D项考查学生对全文的抽象理解判断能力,是对全文的整体宏观的概括和总结。小说共分为三个故事,前两个故事虽然时空不同,但是意蕴相同,都是“我”最后跑了,而第三个故事虽然叙述形式同于前两个故事,却讲述了“我”没有跑。小说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来凸显文章的内涵和主题:遇事要有担当,这也是小说的深刻之处,因此D项的分析是正确的。由于是从文章整体的构思角度进行分析,表述正确,有一定难度,所以给3分。
E项考查学生对文本叙述视角的理解能力,是对全文的一个整体的分析和理解。透过小说,我们知道“我”的叙述视角并没有增强小说的亲切感,而更多的是增强小说的真实感;“我”也并非全知视角,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是一个有限视角;“我”的故事生活化,给人以现实感,但并不能说明是体现故事的现实主义特征。所以E项的这两项表述均不正确,故不给分。
【应考技术】1.选项的设定分为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局部分析的选项设定基本按照文章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整体分析的选项不会太多,一般2个,其中一个必是正确的,且是3分,因此要仔细辨别。
2.选项的设置一般包括文本内容和推论,在锁定相关文本内容后,根据上下文推敲相关推论的正确性。
3.作答这道题时,先从宏观上将选项分为整体分析的选项和局部分析的选项,整体分析的选项为3分选项,局部分析的选项为2分选项。
【性格:原题11(2)】(2)小说在刻画“我”这个形象时,突出了“我”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小说刻画了“我”一开始的胆小怕事、讲义气到后来的淡定从容、勇敢、诚实、做事有担当等性格特征。
②小说第一部分写“我”并未喊,却跟着别人一起跑,反映了“我”胆小怕事;
③小说第一部分写“我”不肯说出是谁喊的,说明“我”讲义气,不想做叛徒;
④小说第三部分写“我”没有砸碎玻璃没有跑突出了“我”的勇敢和淡定从容;
⑤小说第三部分写“我”没有跑并说出是谁砸碎玻璃,表现了“我”的诚实和敢做担当。
(性格特征3分,分析3分。答对任意三点性格特点给3分,根据性格特点分析到位给3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答案讲解】近三年的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都是考小说,并且主要围绕小说的四个关键要素(情节、人物形象、环境和主题)来考,其中人物形象近三年都有考查,侧重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但是都没有涉及到人物形象性格的变化。狼卷的这道题在把握高考命题重点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创新,突出了人物形象性格的变化,符合高考“稳中求变”的原则。这道题重点考查考生概括、分析和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小说的主要任务。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变化的“我”,因此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突出人物形象性格的变化。胆小怕事、讲义气是小说一、二部分的性格特征,淡定从容、勇敢、诚实、做事有担当是小说第三部分的性格特征。性格特征总分3分,答对任意3点性格特征3分,结合文本分析相应性格特征3分。
【应考技术】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特征,是重点备考题。近三年的全国卷(2013年、2014年、2015年)都有考查,是备考的一个重点。而这道题备考的难点在于让考生学会准确使用一些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特征的词语;
2.指导考生掌握一些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和技巧,如:通过人物的事迹、心理、语言、细节动作等。这就要求考生要善于分析文本,把握细节;
3.寻找文本中的相似关键词。小说人物形象的特征有时在文本中会出现相似的词语,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圈出体现人物特征的词语,以便在答题时参考或借用。
【标题:原题11(3)】(3)小说为什么要以“你跑什么跑”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结构方面:“你跑什么跑”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三个小故事通过这句话组成了意蕴完整的整体。②情节方面:“你跑什么跑”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使第三部分的“我”没有跑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③人物形象方面:当小学生时喊体育老师的名字,“我”被追而跑;和大男生到工厂玩,“我”被迫而跑,“你跑什么跑”也揭示了“我”内心的胆怯,没有勇气面对他人的过错。少年时代,路人砸破人家的玻璃,“我”这次不跑了,“你跑什么跑”揭示了“我”内心的勇敢与自信。④主旨方面:小说中前两个“你跑什么跑”和第三个故事中的“我没有跑”,二者形成了对比与反转,揭示了主旨,即做事要敢于“担当”。
(结构方面的作用2分,情节方面2分,人物形象方面2分,主旨方面2分,答出任意三点6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答案讲解】小说的题型一般可以分为概括类、作用类和探究类。近三年的全国卷(乙卷)基本都是按照这种模式进行命题,概括类三年考查的都是人物形象的特征;作用类,2013年考查的是小说形象的作用(2013年:“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2014年和2015年考查的是小说情节安排和设置的作用(2014年: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15年: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狼卷在本道题的设置上,充分结合小说的特点,遵循高考命题的原则,以小说题目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小说结构与内容关系的理解能力以及从整体上对小说艺术进行深入解读的能力,属于作用类题目。能力层级为D级。
“你跑什么跑”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对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以及主题的凸显都有一定的作用。小说构思巧妙,前面两部分的“你跑什么跑”,和第三部分的“我”没有跑构成一个整体,三部分形成“平行+反转”的立意,既推动了小说情节向纵深方向发展,给人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又通过对比凸显了人物性格变化,使“我”的性格由胆怯走向勇敢与自信,更加有力地彰显了小说的主题,即做事要敢于“担当”。
【应考技术】1.鉴赏小说题目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结构方面主要从线索和设置悬念的角度考虑;内容方面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考虑。
2.作用型的题目都可以从小说的四大关键要素入手,即从环境、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发展以及主题的彰显四个方面。
3.答案的组织不能仅仅使用套语,而应该结合文本体现出文本的特殊性。
4.题目如果有对应的表现手法,考生要答出来,这往往是得分点。
【探究:原题11(4)】(4)小说前两部分写“我”跑,最后一部分写“我”没有跑。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①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相对比,造成了情节的逆转,使情节戏剧化;
②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被人问跑的原因时的无言以对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敢于说真话相对比,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我”内心的成长;
③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跑被抓包庇同伴与最后一部分写“我”没有跑讲出真话相对比,突出“我”的勇敢和诚实;
④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相对比,有助于表现做事要有担当的主题;
⑤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相对比,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做事要敢于担当的肯定;
⑥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问题的张力,吸引读者阅读。
(每点2分,答对任意4点8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答案讲解】近三年的全国卷(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最后一道主观题无一例外地都是考查作者在情节构思及用意方面的综合探究型题目,有一定的难度,着重考查学生整体把握小说结构和主题的能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作品意蕴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狼卷在这道题的命制上符合高考命题的要求,也符合《考试大纲》里能力层级F级中的第二点要求: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这篇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用对比的方法。让读者在对比中感受人物的成长,反思人物的成长,达到凸显主题的作用。从整体看,作者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写“我”当小学生时喊体育老师的名字,被追而跑;在小说第二部分写和大男生到工厂玩,被迫而跑;在小说的第三部分写“我”青年时代,路人砸破人家的玻璃,这次不跑了。这是一个大的对比,形成“平行+反转”的立意,造成情节的逆转,使情节戏剧化,使作品富有张力,吸引了读者去反思,有力地表现了做事要有担当的主题。作者在大的对比下还善于设置一些小的对比,使小说的意蕴更加丰富。比如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话“那你跑什么跑呢!不知谁说了一句。我哑口无言。”第二部分的最后一句话“是呀,你跑什么跑!我自己问自己,也听不见自己的回答。”和第三部分的“我没有跑。我神情淡定。从未有过的从容。”的对比。通过这个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我”内心的成长。还有小说前两部分写“我”跑被抓包庇同伴与最后一部分写“我”没有跑讲出真话的对比,表现了“我”的勇敢和诚实。等等。
这道题目的前面一句“小说前两部分写‘我’跑,最后一部分写‘我’没有跑。”提示考生这样的安排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后一句提示考生要回答这样安排的作用。小说情节安排与构思的作用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思考。
【应考技术】1.充分审题,题目往往包含了命题者的出题思路,理解了命题者的出题思路便可以整理出相应的答题思路。
2.按照分值分点作答,8分的题目很可能有4点答案。
3.作者的用意与构思可以从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的角度去考虑。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是小说的四大关键要素,作者的构思与用意都要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
【内容分析:原题12(1)】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谭其骧读大学时由社会系转到外文系并最后转到历史系,就是因为自己的形象思维 能力很薄弱,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B.“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地名繁多,沿革复杂。”这句话不仅揭示了我国历史地理的特点,更强调了杨守敬绘图的必要性。
C.《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图幅全部以最近的地图为底图,凸显其时代价值;而它每册都编有地名索引,体现他们编图工作之细致。
D.谭其骧对钱大昕顶礼膜拜,但又质疑钱氏的思想,且发现了他的错误之处,这反映出谭其骧矛盾的心情和茫然的心理。
E.传主回忆了自己一生的学术追求及基本的求学态度,晚年仍表示有决心和信心做好学术工作,正如学者评价“为下一代无私地贡献出余年”。
【参考答案】 E、C(答E给3分,答C给 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
【答案讲解】A项分析概括基本正确,原文只是说“我这个人形象思维能力很差,而逻辑思维能力却比较强。”原文也提到传主转系的事,的确他转系与自身的思维能力有关,但并不是唯一原因,表述不够严谨,因此选A项得1分。
B项这句话介绍我国地理特点,强调的不是杨守敬绘图的必要性,而是传主谭其骧组织全面绘图的必要性,因此选B项者不得分。
C项原文相关表述为“所有的图幅都以最近的地图为底图,分色套印,古今对照,每册都编有地名索引。”该句子揭示这部地图集的特点,分析的内容合情合理,推断符合逻辑关系,不过分析的只是本文的一个局部表述,说出了本文的一个侧面,对于本文的客观性评价不足,因此选C项应该得分,但只能得2分。
D项原文相关表述为“反映出谭其骧矛盾的心情和茫然的心理”,表述不合适,其实顶礼膜拜与质疑并不是矛盾的,更不能说明他心理茫然,属推断过度,因此选D项者不得分。
E项既是对本文整体内容的一个概括,也是对本文和相关链接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传记最后一段概述他晚年的规划,这的确能印证相关衔接内容中葛剑雄对他的评价,该选项能准确、细致地覆盖本文和相关链接的核心观点,因此选E项者得3分。
【应考技术】1.回归文本相关区间。确定相应文本区间,不是简单的比对,而是理解性的比对,结合上下文语境,充分理解原句的意思,再做出可靠的判断。
2.区分各选项分数的差异。0分的选项属明显错误,1分的选项分析概括基本正确,不完全符合原文的意思,2分的选项对文本的一个侧面分析正确,3分的选项对文本整体内容的正确概括,包括对选文和相关链接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分析和评价。说得明白一点,若是对文本整体内容或形式的正确分析,则更可能是3分的选项。因此,把握好分差的本质,对做好选择大有裨益。
3.学会对选项进行对比分析。尤其是当不能清晰做出判断时,对选项进行对比分析,就更显必要。请记住:不要轻易排除某个模糊的选项。
【传主品质:原题12(2)】(2)本文的传主谭其骧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
①有自知之明,确定合适的努力方向,锲而不舍,终身以之。②注重集体研究与协作,善于与人分享学术研究成果。③不迷信权威,在研究领域有所成就。④肯下功夫,弥补弱势。⑤为学术而献身。他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将才华无私地奉献给学术。
【答案讲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本文和相关链接,自己梳理谭其骧学术研究方面的品质。
开头第2、3段提到“这一点我是通过数十年来的实践,深有自知之明的。”“但是一旦认定了一个方向之后,就该锲而不舍,终身以之,切不可见异思迁,看到哪一门走运了,行时了,又去改行搞那一行。”直接点出谭其骧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可贵的品质:自知之明、锲而不舍。
第4、5、6段主要陈述了传主编辑八部巨册《中国历史地图集》,最终得以编成,其最主要原因是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与他人分享成果。对应原文中的句子“没有兄弟单位的协作和我们研究所全体同志的努力,要完成这样一项艰巨、浩繁的任务是不可能的。一切为之作出贡献的同志都应该分享这份光荣。”
第7段主要讲述自己如何地不迷信权威,并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这很显然可得知传记具有不迷信权威的品质。
第8段中谈到自己记忆力很坏,但是自己也能学好历史地理,关键在于肯下功夫。相关衔接①概括性评价传主一生的学术贡献,总结出他为学术而献身的品质。
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5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
【应考技术】1.“荷枪负担”进文本。要求考生先了解问题,再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分析概括文本,是常考点。因此,在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梳理文本的思路,习惯性地概括文本的内容。
2.确定相应的文本区间。对可能能回答问题的区域要有敏锐的“嗅觉”,适当地做圈点勾画。对于能揭示其品质的现象、事例,以及直接点明其品质的句子,要格外关注,做好标记。
3.摘抄或转述相关词句。对能直接回答问题的词句,则可毫无手软地摘抄;对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词句,则需要自己智慧性地挖掘出来,并整合语言,精炼地表达。
【传记特点:原题12(3)】
(3)传记主要特点是真实,文中叙述的真实性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本文叙述了传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学术贡献,介绍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和著作成就,叙述的内容具有客观性。
②本文为自传,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自述在历史地理方面的成果,叙述的角度更显真切。
③引用历史地理专家葛剑雄对传主谭其骧的评价,侧面烘托了传主形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叙述的方式更显真实。
④语言表达比较客观,平实自然,没有任何修辞渲染,没有过多艺术的加工。
【答案讲解】该题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的文章内容、风格、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理解和鉴赏。考查点是文本叙述的真实性。对于叙述的角度,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有专门的知识介绍,考生要牢牢记住这类知识点,并熟练运用之,也请考生务必反思自己是否还存在知识盲区。
所谓叙述的真实性,即指文本在叙述内容的过程中,借助一定的内容和手段,使得读者更易觉得文本内容的可信可靠。答案分别从叙述的内容、角度、方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来说明传记叙述的真实性。叙述的对象是传主生活的经历和学术的成就,叙述的内容客观实在;叙述的视角为第一人称,让读者更觉得内容的真实性;叙述中引用专家的评价,进一步印证了传主回忆的内容较为客观真实;叙述的语言表达没有任何的夸张成分,也没有渲染的因素,叙述较为平易通俗,让读者觉得文本内容真切自然。
每点2分,答对其他任何三点即可得满分。
【应考技术】1.回忆有关叙述真实性的知识内容。要正确且全面回答这个问题,关键点在于掌握有关叙述的真实性方面知识。因此,梳理知识清单,不留知识死角,这对此时的考生来说显得尤为迫切。
2.结合文本进行分析。仅仅依赖于那些知识内容做答,那是不可能获得满分,改卷时会打压那种空套话,因此,答题要有强烈的文本意识,避免空洞地做答,要结合文本来分析套话。
3.答案具有层次感。回答问题要有较强的分点意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解析问题,使答案更为丰满,更具有层次感,避免答案的重复性。一般来说,答案每点2分,不过最好还是增加一个要点答案,这样更令人安心放心。
【探究:原题12(4)】
(4)谭其骧谈到自己学术成就取得的原因之一在于“不迷信”,但是开展学术研究,常常建立在相信别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学术研究如何处理“迷信”与“相信”的关系?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①谭其骧所说的“不迷信”,是不迷信学术权威,不迷信前人的研究成果。例如他不迷信杨守敬的学术成果,编纂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他佩服钱大昕和王国维,但又勇于质疑他们的研究结论;对于治理黄河的学者,他也敢于质疑,得出更为客观的研究结论。(2分)
②在学术研究时,我们确实不能盲目迷信前人的观点和结论。不迷信,才能发现问题,和前人的错误之处,时代不同,学术背景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掌握的资料不同,都要求我们对前人的观点不能亦步亦趋,而是要勇于求真,探究真理,实事求是,得出客观的结论。(3分)
③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全盘否定,现在的研究是建立在过去成果基础之上的。对于前人正确的研究结论,我们要相信,并积极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推进学术进步。例如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就吸收了杨守敬部分研究成果。(3分)
【答案讲解】该题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表面上来看,该题设置一个问题,但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三个问题:文中传主不迷信的具体表现在哪里?文中传主不迷信有何价值?学术上“迷信”与“相信”有何辩证关系?若是能这样细化这道探究题,我们就不难找到回答问题的思路。(1)首先应该解释“不迷信”的意思以及在谭其骧身上的体现,这在原文中有直接的事例佐证;(2)其次是正面分析“不迷信”的价值,文中也有直接的句子揭示,如“只有不迷信,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我并不迷信钱氏,因为至少在历史地理方面,我也发现了他的一些错误”,概括这两方面就可得出答案,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延伸思考,结合自己的思考,分析学术上“不迷信”他人的价值;(3)辩证分析“迷信”与“相信”的关系,对待他人的研究成果,我们不能走向任何一种极端,要吸收别人有益的成果,相信他人的研究成果,但也不能全相信,更不能迷信,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前人的成果,文中相关的材料事例可证明这种关系。树立正确的学术研究态度,促进学术进步。
【应考技术】1.细化问题。读懂题目的要求,揣摩考题的设计用意,把一道大问题解剖为多个小问题,这是一种解题技术,也是破解探究性问题的重要手段。细化问题可以驱散我们解题时的心头雾水,使得我们回答更为全面完整,
2.学会辩证思维。这是一个考查思维的时代,要求考生运用具体辩证原理深入透彻地分析、解决问题。对待一个问题的二元因素,不能片面看待,而应综合分析,把握分析问题的尺度,既要分析其积极价值,也不能忽视其消极影响,从多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避免观点看法的简单化、肤浅化和极端化,凸显思维的严谨。
3.分析要有理有据。学会对观点进行深入分析,使观点有道理支撑,也要结合文本具体事例或材料进行分析,甚至可能要拓展到现实生活,让道理有事实依据,这样的分析更为合理且有力。
4.“戴着镣铐”做答。探究题具有开放性特点,做答的空间较大,但不是随意做答,不能脱离缰绳,而是限制性做答,即回归文本来分析,结合现实生活来思考。
五、语言文字运用【成语:原题13】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有远大理想、有创造激情、有头脑且精神高扬的国民,而不是拾人牙慧、思想浅薄、斤斤于物质生活和低级趣味的民众。
B.故宫的戏曲文献文物数量之大、用料之优、工艺之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博物馆的收藏中首屈一指,且囊括了宫廷戏曲的方方面面。
C.在很多学校,虽没有公开的“重点班”与“普通班”、“快班”与“慢班”,但实际上家长和学生心里都十分清楚,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D.改革的红利大家都期待,但改革不会一挥而就,保持耐心也是对改革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改革,为改革献计出力。
【参考答案】D
【答案讲解】A. “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用在此句中强调的是要有创造精神和独立思想,不可一味地沿袭别人,人云亦云。运用恰当。B.“首屈一指”, 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引申为最好的。合乎语境。C. “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也指互相之间明白或共同认可一件事物,做出相同的判断。合乎语境。D.“一挥而就”指形容写字、画画、作文等很快就完成,不合语境,应改为“一蹴而就”。“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应考技术】1.快速浏览试题,题中出现的词语基本都很“面善”,你稳操胜券的信心更加坚定。注意,“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2.逐题细读,调动长期的训练积累,形成条件反射,尽快确定那些“面善”者与语境是否和谐,从而排查出明显运用错误或正确的选项。
3.不可大意,遇到似是而非的成语,必须从词义、色彩、对象、范围、搭配等方面仔细斟酌,避免落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
4.根据一般经验,若有个别“陌生者”,就认定它是正确项。因为出题者不会在非“常用”方面“坑”考生的。
【语病:原题14】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了我国首台具有体验交互功能的美女机器人“佳佳”, 不仅有和常人一般逼真的面庞,还能像真人一般和普通人交流。
B.中国男足奇迹般地获得了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12强赛资格,这是他们时隔14年,继2002年之后再度进入世预赛亚洲区最后阶段的比赛。
C. “互联网+创业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D. 漫游费被人形象地称为“化石费用”,就在于其是20年前2G时代的产物,可如今早已是4G时代,收取漫游费,道理上是很难说得通的。
【参考答案】D
【答案讲解】A偷换主语,将“发布了”改为“发布的”,或者在“不仅”前加上“佳佳”。
B语序不当,“这是他们时隔14年,继2002年之后再度进入世预赛亚洲区最后阶段的比”应调整为“这是他们继2002年之后,时隔14年再度进入世预赛亚洲区最后阶段的比赛”。
C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引导和推动”不能与“氛围”搭配,在“引导和推动社会”之后加“形成”。
【应考技术】
1.逐句审读四个选项,凭语感先排除最明显的有病句的选项。
2.考察句中是否有“标志性”词语,如否定词、双面词、关联词、指代词、介词、并列短语、数量短语等,再审察有没有在这方面设置“陷阱”,进一步明辨排除。
3.如果剩下最后两项难以定夺,再从六种语病类型出发,逐一排除,尤其注意有没有成分残缺(介词残缺)、结构混乱(杂糅)、不合逻辑(如时态矛盾、事理矛盾)等现象。
[请关注语文月刊公众号yuwenyue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