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目标定位不准。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技术是无所不能的,所以花费了许多精力制作多媒体课件,过分注重多种媒体的运用,而淡化了本学科的特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转移到课件的形式上而忽略课件真正所要传达的信息,出现主次不分的情况。
第二,探究研讨不深。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个繁杂而费时的工作,不少教师在刚开始设计时雄心百倍,想法颇多,一段时间后,逐渐丧失信心和兴趣,许多课件只是用PowerPoint制作一些简单的幻灯片来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现成的课件中寻找答案,学生没有问题意识,不能从表面现象来探究问题的本质,没有给学生一个经历知识形成和发现的过程,课堂上缺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那种即时的、富有灵性的交流,无法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网络知识与自己的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学生无法把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理解中形成个性化的见解,建构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三、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不强。开发多媒体课件需要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即教学专业知识、多媒体技术知识和多媒体画面艺术知识。换句话说,真正较好的多媒体课件,需要由教师、技术人员和美工三方面相互协作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师负责编写教学大纲;技术人员从计算机方面对教学大纲加以体现;美工从艺术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美化处理。但是我们现在很多教师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都是自己制作的,这样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明显有缺陷,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的技术问题无法处理,以至于造成课堂教学组织不严密、张弛度把握不好,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建议如下:
第一,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使用要恰到好处
在当今的教育中,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这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天天都用,教师在使用之前要清楚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多媒体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所以要牢记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为中心,努力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质。要避免将多媒体教学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尖”而滥用。从而丢掉粉笔、黑板,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传统教学的优势。实际上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而且重点内容还可以始终保留。但一味地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个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
第二,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整体性和层次感
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多媒体教学一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关注学习方法和思维创新,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促进的创新性与互动性,关注课程的实施与开发。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则为它们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媒体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整体性:其一,学生利用信息有效学习促进发展的教学目标;其二,教师利用信息寓教促学和与学共进的教学目标;其三,利用信息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展与生成的目标。
注重目标的多样性。具有整体特征的教学目标由其接受信息量的不同和其创新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无论什么科目,一堂课的内容可能是一些相关知识的集合,因此必须注重课堂中知识传授的整体性、连续性,这一点必须在课件中体现出来。一般来说,课件应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素材、练习三大部分,课堂教学内容是课件中的主干部分,相关素材用来丰富、补充说明教学内容中难以理解的部分,练习则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部分。如果在课件中缺少其中的某一部分,就会给人以比例失衡的感觉,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课件制作过程中,也要注意知识的层次性,使其条理清楚、循序渐进,这样不仅从外观上看脉络清晰,同时也能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
第三,加强课件制作与软件的应用水平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开发商争相开发出一些多媒体应用软件,如director、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在课件编制过程中,设计人员深切的感受到,一个优质课件的诞生,必须体现出:教学性、科学性、技术性、使用性和艺术性,并且这几部分比例要得当,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光靠某一个开发工具已不能满足要求,而必须依托多种工具的共同创作。一堂生动的教学演示课需要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精美课件,而一个堪称艺术品的课件能使课堂教学的演绎更加熠熠生辉。因此制作一个课件,需要图像处理工具、版面设计工具、动画片制作工具等多种应用软件的艺术雕琢,这样的制作出来的作品才能符合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创造出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当然,这就意味着个人的软件应用能力必须不断提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第四,加强课件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之后,学生常常被眼花缭乱的课堂教学形式所吸引,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却被抹杀了。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课件与学生之间的结合点。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在课件中的提供练习与反馈这一方式,以达到目的。但这还不够,因为它并没有达到多媒体技术的不可替代性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效果。在这一方面,我们今后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作进一步的和多方面的尝试,以期达到师生共同发挥创造力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发挥出来,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达到资源与技术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